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
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aa59442e3f5727a5e962a1.png)
腰 英 台 区 块 不 仅 有 来 自 乾 安 次 凹 、黑 帝 庙 次 凹 的 烃 源 岩 ,自 身 烃 源 岩 也 很 发 育 ,具 有 充 足 的 油 源 条 件 。
* 收稿日期:2010-11-21 修回日期:2010-11-24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姜 颖 (1981-),女 (汉 族 ),吉 林 德 惠 人 ,工 程 师 ,现 从 事 油 气 地 质 综 合 研 究 工 作 。
50 西 部 探 矿 工 程 2011 年 第 9 期
图 1 腰 南 2 井 油 样 、岩 样 生 物 标 志 物 色 谱 - 质 谱 图
2.2 储 集 条 件 青一段沉积时期,由 于 湖 盆 扩 张 水 域 扩 大,保 康 沉
2011 年 第 9 期 西 部 探 矿 工 程 51
气 的 运 移 、聚 集 及 成 藏 也 提 供 了 有 利 条 件 。 2.5 发 育 多 种 类 型 圈 闭
1 构 造 及 沉 积 背 景 长 岭 凹 陷 位 于 松 辽 盆 地 南 部 中 央 坳 陷 区 ,发 育 乾 安
次 凹 和 黑 帝 庙 次 凹 ,是 松 辽 盆 地 南 部 青 山 口 组 烃 源 岩 的 主要分布区[2-3]。腰英台油田位于长岭凹陷中部 两 个 次 凹之间的构造鞍部大情字井低凸起的东南部。长岭凹 陷 地 质 结 构 相 对 简 单 、稳 定 ,坳 陷 北 部 地 区 ,东 西 方 向 上 总 体 表 现 为 双 超 式 、西 倾 箕 状 坳 陷 结 构 特 征 ,南 部 地 区 , 总 体 表 现 为 西 缓 东 陡 、东 倾 箕 状 坳 陷 结 构 特 征 。 南 北 向 上 坳 陷 表 现 为 南 超 的 地 质 结 构 特 征 ,依 据 长 岭 坳 陷 地 质 结构及地层的展布特 征,坳 陷 层 总 体 表 现 为 明 显 的 “东 西 分 带 、南 北 分 区 ”的 特 点 ,又 依 次 划 分 为 :西 部 缓 坡 带 、 中部凹陷带、东部陡坡 带,其 中 部 凹 陷 带 又 分 为 乾 安 次 洼、大情字凸起和黑帝 庙 次 洼,长 岭 凹 陷 西 南 发 育 大 型 保康-通榆三角洲体系[4],腰英台区块就处于其前 缘 相 带 。 精 细 的 沉 积 微 相 表 明 ,青 山 口 组 一 、二 段 沉 积 时 期 , 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 前 缘 水 下 分 流 河 道、河 口 坝、远 砂 坝等砂体类型,随着湖 盆 多 次 扩 张 与 退 缩,前 缘 砂 体 与 湖 相 泥 岩 频 繁 交 互 、叠 错 ,横 向 岩 性 快 速 变 化 ,为 腰 英 台 地区大面积岩性圈闭含油提供了基础。 2 油 气 成 藏 条 件 2.1 充 足 的 油 源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及控藏作用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及控藏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6fc5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4.png)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及控藏作用徐宏节;陆建林;于文修;王保华【摘要】长岭断陷火山岩厚度大,岩石类型多,相态类型齐全,储层发育.火山岩储层不受埋深限制,在深断陷具有良好储集能力,高孔低渗、低孔高渗特色明显;储集空间类型以气孔、溶蚀孔隙及与裂缝的组合为主,裂缝的存在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储层类型以双孔双渗为主,少数具有似均质渗流等特征.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有利相带是火山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风化淋滤及溶解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发育在断裂带附近构造高部位的火山机构成藏条件较为有利.%In the 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 volcanic rock formation is very thick.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and facies of rock. Reservoirs are well-developed.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volcanic reservoir is not restricted by burial depth. It is favorable for reservoir in deep fault depression,characterized by high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or low porosity and high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pa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bubble pore, solution pore, fissure and their combination. Fissures improve the seepage ability of reservoir. "Double porosities and double permeabilities" is the main reservoir type. Some reservoirs have homogeneous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formation of good volcanic reservoir i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Favorable facies belt is the foundation. Tectonic movement is the key. Weathering leaching and dissolving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The volcanic reservoirs near to the high position of tectonic fault are favorable for accumulation.【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1(033)003【总页数】5页(P239-243)【关键词】火山岩;火山岩相;储层特征;控藏作用;长岭断陷【作者】徐宏节;陆建林;于文修;王保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长春13006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2长岭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断陷带中南部,断陷层系火山岩发育,火山岩由于缝洞及气孔发育,储集性能好,是断陷层的主要储层,也是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长岭凹陷沉积微相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
![长岭凹陷沉积微相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d8bc442e3f5727a5e962f2.png)
Z e ln t 1 , 07 hni ge a. 2 0 ) a
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研 究 区青 山 口组 主要 发 育 三 角洲 相 和 湖 泊 相 。 根 据岩 心 、 井 和 测 井 等 资 料 进 行 了沉 积 微 相 划 录
⑤ 席状砂 : 是河 口坝和远沙坝沉积物经湖水冲 刷作用 , 而再分布于其侧翼所形成的薄而面积大的 砂层 , 其横向延伸 范 围广 , 布较稳 定 , 常为 粉砂岩 分 通 和泥质粉砂 岩 , 可见平行 层理 和波状 层理 。没有 明显 的旋 回性特征 , 电性特征呈齿状 , 起伏不大 ( 3 。 图 )
一
一
一
上
—
<
亨 8一 l 0 0
一
:= = - :
S3 Q
S C5
青
K2
K2 n q
l 9 0 0
白
= =
≥
一
\/ l
S C4
● _ ■
山 K 。 2 q
q n
—
专
≥ ≤ 乏
S Q2
~
SC3
测井曲线表 现为 中一 幅箱状 、 状或微齿 化的箱 高 钟
状、 钟状 。
② 水下分流问湾 : 为水下分 流河道之间的湖湾 地区 , 于低 能沉积环境 。以灰绿色或灰色 泥岩、 属 泥质粉砂岩为主 , 偶见粉砂岩薄层 发育水平层理 、 变形构造 ( 3 。测井 曲线 为低 幅齿形 , 中线平 图 ) 齿
麓 沉 与 提 地 s laeno V3o 期 积 特 斯 质 e a 0nt l o1. d 0 y ey J 2 i m gdhGo 1N y Ta g u . n 删
文章编号 :0 93 5 (0 )2 2 -8 10 —80 2 1 0  ̄060 1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青一段陆相页岩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特征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青一段陆相页岩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c8b14d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4.png)
摘要:针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青一段陆相页岩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
系统开展有机地球化学、分子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实验,明确研究区陆相页岩生烃潜力,
探讨沉积环境特征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青一段陆相页岩富含有机质,
Zhao Chenxu 1 , Li Zhongcheng 1, 2 , Guo Shichao 1 , Bao Zhidong 2 , Wei Zhaosheng 1 , Li Lei 2 , Wang Hailong 1
(1. PetroChina Jilin Oilfield Company,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A"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 / Ti and Sr / Ba,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paleoproductivity and the preservation
收稿日期:20220216;改回日期:20230928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项目“ 松辽盆地深部含油气系统研究” (2021DJ0205)
were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to clarify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of terrestrial shale in the study area,
and to explore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s.
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acb85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b.png)
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焦里力;俞昊;任涛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2011(033)003
【摘要】通过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研究,结合地震精细解释,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划分了青山口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沉积亚相、微相,进而对青一Ⅱ、青二Ⅳ层的15个砂体,单层厚度2~4 m的小层进行了精细刻画,形成了各个砂体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青一段和青二Ⅳ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少量河口坝;各小层河道交错叠置,但河道宽仅200~300 m.小层沉积微相研究对油田开发井网部署及提高储量动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6页(P249-254)
【作者】焦里力;俞昊;任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2+2
【相关文献】
1.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 [J], 余海洋
2.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作用 [J], 陈亚青;侯伟;樊太亮;王宏语;沈武显
3.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姜颖;柳忠泉
4.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 [J], 钟红利;蒲仁海;吴聿元;吴群;赵红旭
5.长岭凹陷沉积微相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 [J], 侯伟;樊太亮;王海华;张月巧;沈武显;王进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岭凹陷西南斜坡青山口组层序地层分析
![长岭凹陷西南斜坡青山口组层序地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a02647e518964bcf847c49.png)
东界 , 至 松南10 9井一带边 界 , 面积 约lIlk 1。所图油田 2‘ 图 ) ’ 啦 o 位于松辽盆地 长岭 凹陷南端 ,前期研究成果表明 该 区具有丰富的 油气 资源 ,是最有油气远景的区块之
自垩纪沉 积时期 。 由于松辽盆地 气候及物源供给条件的变化 ,长岭 凹 陷的构造 沉积演化及 其所 控制的 油
坳陷阶段的青山口组至嫩江组沉积时期是松辽盆地的主要成湖 期 ,根据 较大 的区域不整 合可 以将 青山 口组划分 为一个二级 层序
S1( T ) ( 2。 ‘ 图 )
23 3 ‘ . s 屡月
,
、
( 当于 青三段 。底 界面 为三角洲平原 砂体 ,顶界面 为滨浅 1 湘 湖相泥岩与三 角洲平原砂体 的沉积作 用转换面 界面之下 自然 电位
青山 口组底部以不整合面同泉四段 相接触 ,顶部以不整合面同姚 家组相接 触,泉头组沉积时期气 候干燥 ,以发育 大面积河流相沉积体系为特征 ,湖盆 水 体较浅 ,水域范围局限。
青山口组一 段地 层为水进体 系域沉
积。这次水进与全球阿尔卑期海侵相对 图 岭凹 西 姊l蟥 层 2长 陷 南 | 序
期 ,湖相泥岩分布范围较小 ,砂体分 布范围稍有扩 大,岩性组合为 黑灰色 及灰绿 色泥岩与 黑褐色 油页岩不 等厚互层 ,地层厚度 lo 6- 20 0m。 自然 电位 曲线基值低 ,具刺刀状 尖峰。青 山口组 三段沉积 时 期 ,湖 盆水退更 加明显 ,岩性组 合为棕红色 泥岩央浅 灰色粉砂 岩 、 质粉砂岩 不等厚互层 ,地层厚 ̄4 o6O 钙 o- om。 自 电位曲线 然
通过对长岭凹陷西南斜坡区地震资料解释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将长岭凹陷西南斜坡青山口组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并对不同层序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层序内部的油气生储盖组合规律及油气藏的类型进行了研究指出层序s水进体系域和s2s3高位体系域发育为良好的含油层段
东北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低孔-低渗油层井中化探模式
![东北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低孔-低渗油层井中化探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103f9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b.png)
东北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低孔-低渗油层井中化探模式任以发;胡俊;樊兆聚;彭柳【摘要】油田区位于东北腰英台区域性隆起带, 属构造复合性圈闭,岩性多为致密砂岩、细砂岩.油储层岩石孔隙度、渗透率普遍较低,属于低孔渗储层,储层为油水同层、含油水层.虽然在地质录井和气测录井中很难发现油水同层的低孔渗油气层,但是在井中化探录井中能发现它的特殊性,通过实践、研究、应用相结合,形成了如何判别油水同层的低孔渗油气层的井中化探录井新方法.【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6(030)002【总页数】5页(P129-132,140)【关键词】东北腰英台地区;低孔-低渗油层;油水同层;井中化探【作者】任以发;胡俊;樊兆聚;彭柳【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井中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录井方法,以预测和评价井中油气储层为目的。
结合腰英台地区储层特点,通过试油,找出井中油气化探录井判别油气层规律,提高井中化探录井技术。
运用气相色谱仪(包括色谱工作站)、荧光分光光度仪、油气显示评价仪等分析测试仪器,以钻井现场的快速分析测试为其核心技术,针对烃类在地层中油气不同的赋存状态,从众多的分析测试指标中优选出影响油气异常的主要指标,捕捉钻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地球化学信息,研究地下岩层中的烃类分布特征和组分变化,追溯烃类在生成和运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据此预测和发现油气层(藏)[1]。
这一项技术方法是建立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之上的。
该方法现场采集岩屑样品,经过清洗,现场分析物上气、酸解烃、荧光、热解等项目,反映了地层中烃类现实的存在情况,其特点是速度快,实用性强,抗工程干扰性好,预测和判断油气层(藏)的准确性高。
松南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及储层特征
![松南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及储层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290ba7901f69e314332949a.png)
天然气地质学收稿日期:2004-10-11;修回日期:2004-12-31.作者简介:任以发(1966-),男,山东冠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实验地质研究.E -mail :yzsry @s ohu .com .松南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及储层特征任以发,赵晓华,田培进,马惠杰(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根据最新的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和钻探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特征。
根据物性和岩矿报告,分析了该区块储层特征。
腰英台圈闭群是由多组走向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分割成不同的构造,即西部的斜坡带、中部的地堑和东部的地垒,各构造带内又被次级断层分割成不同的构造。
腰英台区块主要含油层系为泉头组顶部、姚家组和青山口组砂岩;储层样品平均渗透率为3.18×10-3L m 2,平均孔隙度为13.13%,平均含油饱和度为18.80%,平均含水饱和度为20.24%。
在腰英台区块,泉头组、姚家组和青山口组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近西,地层倾角4°~8°左右,整体呈现向东部一直抬高的缓坡单斜形态。
关键词: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储层特征中图分类号:TE 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5)02-0206-041 腰英台区块油田地质概况腰英台区块地处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的东北部,位于大情字井—老腰英台低幅隆起带与东部斜坡带的结合部(图1)。
腰英台圈闭群是由多组走向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分割成不同的构造,即西部的斜坡带、中部的地堑和东部的地垒,各构造带内又被次图1 松辽盆地南部构造单元划分[1]级断层分割成不同的构造[2]。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先后完成了300km 2的三维地震,钻探了二十几口探井,获得了较好的油气勘探成果。
根据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钻探资料,该区块储层为泉头顶部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近西,地层倾角4°~8°左右,整体呈现向东部一直抬高的缓坡单斜形态。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9960173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c.png)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钟红利;蒲仁海;吴聿元;吴群;赵红旭【摘要】文中通过沉积相分析、地震属性优选及测井约束反演,分析了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三角洲砂体的展布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砂泥岩总体呈薄互层分布,有利储集相带为青二段下部的三角洲前缘细-中砂,其次为青一段中部的破坏性三角洲席状浅滩砂,曲流河点坝砂体和决口河道砂体,平面上规模小,孤立分布;②由于泥岩含钙质,导致泥岩与砂岩的速度、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值接近,除自然电位测井外,其他测井系列对砂岩的识别效果不好,振幅类、波阻抗等地震属性也无法识别砂体;③砂岩发育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岩发育程度,振幅加速度属性能有效地反映不同微相骨架砂体展布,低加速度属性与井点高砂岩发育指数吻合较好,据此确定了青一段湖泊分布范围,识别出新的朵状腰西三角洲砂体.钻井验证其上发育厚约10m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中-细砂岩,单井产量高于其他地区.%Based on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seismic attribute optimization and well logging constraint inver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delta sand body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Yaoyingtai Oilfield is indentified, and conclusion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Qingshankou Formation is thin sand-mud interbed in general. The most favourable reservoir is grained-middle delta frontsandstone in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Relatively favorable reservoirs are destroyed delta front sheet shape sand body, point bar sand body and crevasse channel sand body of the first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Secondly, because mudstone contains calcium, sandstone and mudstone has similar seismic velocity,natural gamma-ray value and resistivity value. The other logdata,seismic amplitude and wave impedance attributes cannot be used to identify sandstone effectively except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s. Lastly, sandstone growth index can effectively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sandstone. The acceleration of amplitude is effectual in recognizing and predicting the sand bod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The lower acceleration of amplitude valu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higher sandstone growth index. Thus the ancient lake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was discriminated,and the lobe shape delta front sand body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west Yaoy-ingtai area was identified. The drilling proves that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is area developed grained-middle mouth bar sand body and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y with thickness about 10 meters. An exploration well drilled in this target area gains higher commercial oil output than other areas.【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1(046)003【总页数】6页(P471-476)【关键词】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砂泥岩薄互层;砂岩发育指数;振幅加速度【作者】钟红利;蒲仁海;吴聿元;吴群;赵红旭【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10011;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10011;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塘沽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腰英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内的乾安次凹与黑帝庙次凹之间的相对突起部位[1],油田主要产层之一的青山口组属于松辽盆地拗陷期的沉积。
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作用
![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2c250b02020740be1e9b1c.png)
油气 层 位 , 育 自生 自储 的岩 性 一构造 复合 油气 藏_ ] 发 3. 在前 人研 究 的基础 上[ 1 ] 根据 高分 辨率 层 序 地层 学 原 理 , 青 山 口组 划 分 为 3个 三 级 层 序 、 , 将 5 个 四级层 序.三级 层序 S 相 当于 青一段 和 泉 四段 顶部 , Q1 可分 为 S 1和 S 2四级层序 ; 级 层序 S 相 C C 三 Q2 当于青二段 , 分为 S 3和 S 4四级层 序 ; 可 C C 三级 层序 S 相 当于青 三段 , Q3 包含 四级 层序 S 5 C .其 中 S 2和 C S 3层 序 的上 升半 旋 回是该 区 的重点 产油 层位 . C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 4卷
Vo. 3 1 4
第 2期
No .2
21 0 0年 4月
Ap . 2 1 r 00
J OuRNAL OF DAQI NG ETROLEUM NS TUTE P I TI
长 岭 凹 陷腰 英 台地 区青 山 口组 沉 积 微 相 及 其 对 有 利 储 层 的 控 制 作 用
陈亚 青 。 ,侯 伟 ,樊 太 亮 ,王 宏 语 ,沈 武 显
(1 .中 国地 质 大 学 能 源 学 院 , 北京 10 8 ; 2 0 0 3 .中 国 石 油 华北 油 田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北 任 丘 河 025 6 相研 究 和数 据 统 计 , 析 青 山 口组 重 点 层 位 的 沉 积微 相类 型 和 分 布 特 征 , 其 对 储 层 控 制 作 用. 通 分 及
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0e6bd250e2524de5187e1c.png)
to in,g ie y s dm e t r h o y,t et p so e i e tr a iso h n s a k u F r io r ud d b e i n a yt e r h y e f d m n ay f ce ft eQi g h n o o mat n we e s
Ab t a t s r c :Ba e n t t i s of c r a s d o he s ud e o e s mpl s a l l gg ng d t r e nd wel o i a a fom h e t Ya o k f t e — t e W s — o bl c o h Ya i t iOi Fi l n t oy ng a l e d i he Cha gln g o he So n i g Sa f t ngl o Ba i i s n,c a om b ne t e s c fne i t r e a i d wih s i mi i n e pr t —
腰 英 台油 田行 政 区 划 属 于 吉林 省 松 原 市 前 郭 县 和乾 安县 , 造上位 于 松辽 盆地 南部 长岭 凹陷东 构 部斜 坡 带 , 邻 大情 字油 田, 接 乾安 油 田 ; 西 北 腰西 区 块 位 于腰 英 台 油 田西部 , DB 3 D 3 , B 7井 是 3, B 4D 3
作 者 简 介 : 里 力 ( 9 8 ) 女 , 级 工 程 师 , 事 油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科 研 工 作 。E mal ioi6 9 9 @ sh .o 焦 15一 , 高 从 — ij li7 9 7 o u cm。 :a l
基 金 项 目 : 国石 化 科 技 项 目 ( 0 0 1 。 中 P 9 8 )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坳陷层油气成藏耦合与成藏模式解析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坳陷层油气成藏耦合与成藏模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cb0a5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d.png)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坳陷层油气成藏耦合与成藏模式解析宫雪;沈武显【摘要】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tectonic settings, sedimentary sequence evolution backgrounds and geologic conditions fo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Yaoyingtai area in the Changling Sag was qualifi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tectonic-lithologic composite reservoirs. Region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were well coupled and composite traps were formed earlier than or at the same time as large scale hydrocarbon source maturation. Oil and gas generated and migrated into the nearest traps. Faults and sand bodies worked as migration channels and matched well with composite traps. By analyzing the collo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eries of north-south oriented normal faults and various types of sand traps, tectonic-lithologic reservoirs were mainly divided into six formation patterns. According to favorable reservoir area assessments, the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western ramp in Yaoyingtai area was predicted as favorable reservoir zone. Yaoyingtai area,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tectonic evolution patter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superposition, has a good prospect for billions of tons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tectonic-lithologic composite reservoirs.%从构造格局背景、沉积层序演化背景和油气成藏石油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资源条件.其区域油气成藏耦合关系良好,复合圈闭的定型期稍早于或同步于大规模烃源成熟期,油气生排烃后就近运移至复合圈闭中而聚集成藏,断层和砂体作为输导通道与复合圈闭相互优势匹配.在一系列走向近南北的正断层与各种类型砂体圈闭的相互配置下,详细解析认为其形成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主要有6种成藏模式.有利成藏区带评价预测出腰英台地区西部断坡带以东区域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受构造演化格局与沉积相带叠置关系的双重控制,腰英台地区具有亿吨级大中型整装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良好前景.【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2(034)006【总页数】7页(P575-581)【关键词】成藏耦合;成藏模式;复合油气藏;区带评价;腰英台地区;长岭凹陷;松辽盆地【作者】宫雪;沈武显【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1长岭凹陷是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南部的次级构造单元,形成了东南西三面隆起,北部平缓的“U”形凹陷,而大情字—腰英台低幅度隆起带又将长岭凹陷分割为乾安次凹、黑帝庙次凹,长岭凹陷东北部腰英台区块地处低幅隆起带与东部斜坡带的结合部,整体构造呈近南北向,倾向近西的单斜形态,因处于两次凹之间相对隆起部位而有利于油气运聚,油气源相对较为丰富。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50a543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e.png)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的报告,
600字
报告题目: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
报告内容: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是一个很重要的储层。
本区的储层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大部分地区十分稠密,但也具有部分非均质部分。
系统考察表明,这个区域有三个非均质特征,分别是层变效应、颗粒大小变化以及气体含量变化。
首先,层变效应,在该区域中存在明显的层变。
精细的井眼识别结果显示,在不同层段之间存在密度、厚度以及孔隙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其中孔隙度变化最为明显。
这表明,不同层段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
其次,颗粒大小变化,在该区域的青山口组中,颗粒大小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龙马溪储层沉积物中的粒度介于细砂和中砂之间,但在某些区域可能存在一些粗砂或者细粉的情况,这也表明了该区域的非均质性。
第三,气体含量变化,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在气体含量上也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
井眼测井检查表明,该区域的气体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性,在某些区域中气体含量更加丰富,而其他区域的气体含量就会相对较少。
这表明气体含量也可能成为影响该区域非均质性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具有明显的非均质特征,其中包括层变效应、颗粒大小变化以及气体含量变化。
这些特征可能会影响到该区域的勘探开发,因此在勘探开发前,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非均质性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该区域的资源。
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特征
![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6feedf2fab069dc5022019d.png)
rsl idct a teG oa i il e ut if l w s il tedl e oi teQ nsa k ursro eut n i e t th at z o yr nS o o e a ny h e ad p s ; h igh n o evi adh i la i u l d i ma t t e r
c n b i i d i t h et l i u fc e e o iin a d t e d la fo ts b a is d p st n,wh c e e o e n a e d vde n o t e d la p an s b a is d p st n h et r n u fc e e o ii o o i h d v lp d i diti tr h n e c oa i s ntr iti u a y t i a e r n lt d mir fc e srbua y c a n lmir f ce ,i e d srb t r h n l y rg a u ae c o a is,u d r t rditiutr h n e n e wae srb a y c a n l
Abta t ya a z gted lcr , e giga dsi c rfei S ouae f h nl gsg Q n s src :B n l i rl o w l l gn n e mi po l n u t rao a g n , ig— y n h i e lo s i C i a
4 at hn nrl xl ai n ee p et ueu G o gcl u e Gop o t , aj g2 0 0 ,C i .E s C iaMi a Epo tna D vl m n r 。 el i r y( ru )C .Ld N n n 10 7 hn e r o d o B a o aS v i a
长岭坳陷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长岭坳陷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15c33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3.png)
长岭坳陷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修安鹏;车燕;许世红;余海洋;姜颖;任凤楼;周红建;王德喜;陈云锋【期刊名称】《海洋石油》【年(卷),期】2012(032)001【摘要】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威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制油藏的聚集与分布;断裂一方面作为输导体系,另一方面控制着不同类型油藏的平面分布;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平面分布以及砂体的储集物性.最终指出了近源带、断裂带、砂体发育带三者叠置区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总页数】4页(P49-52)【作者】修安鹏;车燕;许世红;余海洋;姜颖;任凤楼;周红建;王德喜;陈云锋【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处,吉林长春13006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姜颖;柳忠泉2.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藏成藏主控因素 [J], 陈杏霞3.腰英台油田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r腰英台油田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孙云龙4.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J], 焦里力;俞昊;任涛5.长岭凹陷沉积微相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 [J], 侯伟;樊太亮;王海华;张月巧;沈武显;王进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英台油田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腰英台油田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edd65987c24028915fc3c9.png)
3271 基本地质特征1.1 构造表1为腰英台四个油气带的构造。
表1 腰英台四个油气带腰英台四个油气带西部低幅度构造带中部斜坡带中部地堑带东部地垒带含油区块:腰四、1号、2号、3号、4号1.2 沉积因为腰英台所在地理位置的湖水起伏频率较快,湖水经常冲刷岸边,造成岸边水面摆幅严重,加之湖岸线有较大的摆动幅度,导致各个区域,各个层位砂体的品类、特性、散布区域差别颇大。
首先,含油层段的特征不同:前三角洲沉积、曲流河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分别是青一段、青二段、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
腰英台油田上下结构可分为7组,其地层厚度在1900m到2300m之间,其中青山口组分为1、2、3段,是研究含油气层位最重要区域。
2 储层岩石特性与构造2.1 储集层岩石特性经过对大批的岩石薄片进行鉴定分析最终显示,青山口组是其腰英台油田主要的含油层,并且其主要含油段为1、2段,两段的岩石成分,青一段石英、长石、岩屑含量平均分别为32.91%、41.27%、23.69;青二段石英、长石、岩屑含量平均分别为21.2%、52.77%、17.9。
2 储集层构造其储集层主要是风化后的矿物和岩石碎片组成的碎屑岩。
其内部各个结构的特点和之间关系分别是:(1)碎屑颗粒结构特征为角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因其岩石颗粒直径在0.023到0.31mm,平均是0.067mm的颗粒大小分析便可知。
(2)胶结物和杂基结构,依据薄片镜下分析得知,储油层大多是颗粒装碎屑岩支撑,且含有颗粒的数目远多于基质,颗粒彼此间处于点接触、线接触、点线接触。
如果依据碎屑颗粒与填隙物彼此间的含量可分成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溶蚀胶结4种类型的胶结方式。
(3)据扫描电镜得知,腰英台油田分四种孔隙类型:裂缝、溶蚀孔、微孔、粒间孔。
粒间孔的孔径通常在20到40μm,具有相互连通的孔喉,也具有不通死孔,孔隙中主要是泥质与碳酸盐进行填充,并在颗粒表面进行分布且组成繁杂的孔隙网。
3 储层物性特征3.1 岩心物性分析表2为岩心物性分析。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分析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469c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3.png)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分析张美华【摘要】通过岩心观察、钻井分析及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物源体系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及半深湖—深湖四种亚相;存在三大物源方向:西北、西南和东南;青一段半深湖—深湖泥岩分布广,与三角洲体系相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储组合;依据沉积相带平面分布特征,长岭凹陷南部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1(000)020【总页数】3页(P149-151)【关键词】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有利区带【作者】张美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南部。
长岭凹陷白垩统地层按时间先后可分为断陷期、坳陷期和构造反转期层序。
其中青山口组地层处于坳陷期。
青山口组湖盆处于松辽盆地热沉降坳陷背景下,沉积体系发育稳定,厚度变化小。
青山口组为一二级层序单元,可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
青一段在盆地中部以灰黑、深灰色页岩夹油页岩为主,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灰色砂岩、粉砂岩间夹灰黑色、灰绿、棕红色泥岩。
青二、三段粒度明显变粗,在盆地中部为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在盆地东部则为杂色泥岩;盆地西部和西北部为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夹杂色泥岩,在盆地边缘地区分布有砂砾岩。
青山口组地层自下而上构成一个粒度由细变粗的反旋回。
古地貌特征控制了同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也控制了生储盖的空间配置关系。
选取残留地层厚度、地层剥蚀厚度、压实校正和同沉积期古湖水深度等参数,进行古地貌恢复,认为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为浅—中水深大型湖盆(图1)。
在进行古地貌恢复的基础上,结合砂地比值统计,ZTR指数,岩石矿物成分统计等参数,认为该时期存在三大物源体系,分布于湖盆的西北、西南和东南部。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3.1 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亚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本 区延伸到湖盆 中心 ,砂体的厚度较薄 ,自西南向北 东方向有减薄趋势 ,甚至尖灭,研 究区青一段 、青二段沉积 时期主要发育水下
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 口坝、水下分流间湾等沉积微 相,其中水下分流 河道 、河 口坝是最有利的储层发育 区,也为油气聚 集提供 良好 的储 集空间。青一段 、青二段 时期 沉积微相研 究表 明不同沉积 时期主 河道发 生变迁 ,物源方 向西移 ,不 同砂组平面上物源
好。
c
l
— _
.
:
—
席 状砂微相 :以粉砂 岩为 主 ,平 面上连片 分布很 广 ,但厚 度较 薄 ,一般2 m左右 ;由于受 湖水作 用较 强 ,砂 岩 中发 育 浪成 交错层 理、 波状 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及生物扰动构造 ;介形虫 、叶肢介 、 植 物叶片及黄铁 矿相当丰富;分选磨 圆好 。
沉积微相的研究是识别岩性圈闭的重要基础。根 据不同的勘探 程 度及不同的资料情况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为了更真实的反映地 下地质
带上的构 造低 部位 ,其 主要储 层沉 积 馓相如 下 :① 井段为 12.— 94 2 13. 9 1 m,视厚 度为 7 m,岩 性 为灰 色粉 砂岩 ,自然 伽 马曲线 呈箱 8 . 6 形 ,倾角资料显示为平行层理 ,沉积倾角施 密特 图指示古 水流方 向基 本 为南 西方向 ,方位20 ,为三 角洲水下分流河道 沉积。⑦井段为 3。 22.— 24 m,视厚 度为 l m,岩性 为灰色粉砂 岩 .自然伽 马曲 22 22. 6 3 _ 7 线呈指形 。倾角资料显示为水平层理 。沉积 倾角施密特图指示古水流 方 向基 本 为南 西 方 向 ,为 三 角洲 河 口坝 沉 积 。③ 井段 为23.— 31 7 23. 36 m,视厚度为4 m,岩性 为灰色细砂 岩 ,自然伽马 曲线钟形 , 1 . 4 倾角资料显示 为斜层理 ,古水流方 l指 向南西 ,方 位2 5 ,为三角 甸 5。 洲水 下分 流河 道 侧缘 沉 积 。④井 段 为 25.—26. 36 4 3 1 m,视 厚 度 为 6 5 m, . 岩性为灰色细砂岩 ,自然伽马曲线漏斗形 ,倾角资料显示 为斜 2 层理 ,古水流方向指向南西 ,方位25 ( ),为三角洲河 口坝沉 3。 图2
2 单 井 相 分 析
单井相分析是进 行岩相层 序研 究的主要 手段 , 也是进行沉积相平 面相划分的基础和前提 。本 次研究 中利用腰英 台地 区重点探井测井资 料、 岩性 组合 、 地震资料等 ,分析 了腰英 台地区沉积相 、亚相及微相
特征。 ( ) Z 0 井单井相 。腰南3 2 1 Y 32 0 井位于腰英 台地 区北 部一 号斜坡
曩 =科 技 2 1年 第5 0 1
石 油 地 质
长 岭 凹 陷腰 英 台地 区青 山 口组 沉 积 相
佘 海 洋
( 利 油 田 分公 司 西 部 新 区研 究 中 心 ) 胜
摘
要
长岭坳 陷腰英 台地 区在青一段和青二段沉积 时期 处于三角洲前缘 沉积 环境 ,以西南方向为主的三 角洲前缘砂体分支河道
1 测 井 相标 志 . 2
蔓 卓 — 亍 哥 1 {● 一 r
- 一
{
L _
l { . ’ f
L
{l1 -
:’
乞 蚕
塑 瓣
图3 YN4井储 屉 古 水 流 方 向指 示 图
i
图 2 3 2 主要 目的层 古 Yz0 井 水 流 方 向指 示 图
积。
} —一・ :“ {
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况 ,应多种信息综 合运用 。
11 微 相识 别 的岩 性 标 志 .
水下分流河道微 相 : 性由细 砂岩 、粉砂岩 及泥质粉砂岩组成 , 岩 垂向上具有下粗上细 的正 韵律 、多期河道叠加 。沿水流方向砂体呈条 带状 ,连续性好 ;垂直水流方向 ,砂体呈透 镜状 ,连续性差 。 分流问湾微相 :紫红 色、棕红 色、从绿色 、从色泥岩 ,粉砂质泥 岩夹薄层砂岩组成。 河 口坝微相 :岩性为细砂岩 、粉砂岩及泥质 粉砂岩 ,垂向上岩性 自 下而上 由细变粗具反 韵率。 远砂坝微相 : 砂岩 、泥质粉砂岩与泥岩呈薄互层 出现 ,仍 为反 粉 韵律 ,一般为2 4 — m,为河 口坝 的末梢部分 ,在平面上呈透镜 状孤立 分布 ;发育小型r- 交错层理 、波状 层理 、 6 c ' g 脉状层理 、 水平层理及生 物扰动构造 ;多见 叶肢介 、介形 虫 、植物化 石及黄铁 矿 ;分选 磨圆
和 水 道 明 显具 有 一 定 的 迁移 性 。
关 键词
青 山 口组
沉积 微 相 三 角洲 前 缘 单 井相
腰英台地 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 中央坳陷区长岭 凹陷 中部大情字井 低幅隆起的东端 ,其北临乾 安次 凹, 南临黑帝庙 次凹 ,处于两个 次删 之 间的相对隆起部位。晚 白垩世青山 L组沉积时期 ,长岭凹陷 东北 部 I 腰英 台一带为东北 倾的斜坡 , 青一段和青二段 沉积 时期处于三角洲 在 前缘沉积环境 ,以西南方向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分 支河道经本 区延 伸到湖盆中心。该区距物 源区较远 , 储层 的厚度较薄 ,单砂层厚度一 般不超过6 m,砂体 自西 南向东北在 该地区 减薄 ,甚至尖灭 ,钻井剖 面上表现为大套泥岩夹砂岩 的特征 ;砂体之问的连通性变差 ,物性也 变差 ,从而为研究 区形成岩性 圈闭或构造一岩性复合圈闭奠定了坚实
的 基 础 1 沉 积 微相 的识 别 标 志
目前从 区块的地震特 征来 看 ,利 用地 震相 划分相和 微相比较 困
难 水 下分流河道微相 和分流 河道问 湾微相在 某些剖 面上 可 以区分 开 。腰英 台地 区水下分 流河道微 相在地震 剖面上 表现为 中强 振幅反
射 ;分流河道问湾微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 中弱振幅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