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带青山口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带青山口组地层划分与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8024ce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c.png)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带青山口组地层划分与对比摘要: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发育多套含油储层,但储层厚度薄、相变快,地层对比难度较大,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对于储层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对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带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精确的等时地层格架,为指导有利区块的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带;青山口组;地层对比1 前言在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发育有萨、葡、高砂岩层。
但是该区砂岩单层较薄,横向变化快,主要目的层小层对比不清,对比难度大。
并且只有部分砂岩层含油,油层发育状况复杂。
因此,针对西斜坡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建立精确的等时地层格架和系统的、较精细的区域沉积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研究区位于北部西斜坡区,主要为泰康隆起带和西部超覆带,包括了西部超覆带东缘的一部分、泰康隆起带西北角和富裕构造带的西南一部分,整体上为一个平缓的东倾单斜,地层倾角较小,一般小于2°。
主要为裂陷、坳陷和萎缩褶皱期沉积的地层。
2 地层对比及划分原则进行地层对比首先要在陆相层序地层研究中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识别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
其次,在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础上,运用高分辨率对比法则进行地层的精确等时对比,建立高分辨率等时对比格架[1]。
对比的总原则是:①先进行较大基准面旋回的对比,然后依次进行较小旋回的对比;②一个完整基准面旋回、向上变细的半旋回及向上变粗的半旋回间可以互相对比,也可以分别与没有沉积的一个面进行对比,即所谓的岩石对比岩石、岩石对比界面或面面相对;③在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对比过程中,中期基准面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点是优选位置中要重点考虑的对比界面,以此转换点为起点,依次向上或向下作小层对比。
3 层序界面识别的标志及特征3.1 地质剖面上层序界面标志(1)代表性岩相类型及岩相组合特征。
层序界面在垂向地质剖面上岩性会有显著变化,当水体由浅变深或由深变浅,在水体转换的部位,岩性岩相会有明显变化特征,在测井曲线上,伽玛、电阻率等会有明显的转换[2]。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分析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469c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3.png)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分析张美华【摘要】通过岩心观察、钻井分析及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物源体系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及半深湖—深湖四种亚相;存在三大物源方向:西北、西南和东南;青一段半深湖—深湖泥岩分布广,与三角洲体系相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储组合;依据沉积相带平面分布特征,长岭凹陷南部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1(000)020【总页数】3页(P149-151)【关键词】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沉积体系;有利区带【作者】张美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南部。
长岭凹陷白垩统地层按时间先后可分为断陷期、坳陷期和构造反转期层序。
其中青山口组地层处于坳陷期。
青山口组湖盆处于松辽盆地热沉降坳陷背景下,沉积体系发育稳定,厚度变化小。
青山口组为一二级层序单元,可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
青一段在盆地中部以灰黑、深灰色页岩夹油页岩为主,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灰色砂岩、粉砂岩间夹灰黑色、灰绿、棕红色泥岩。
青二、三段粒度明显变粗,在盆地中部为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在盆地东部则为杂色泥岩;盆地西部和西北部为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夹杂色泥岩,在盆地边缘地区分布有砂砾岩。
青山口组地层自下而上构成一个粒度由细变粗的反旋回。
古地貌特征控制了同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也控制了生储盖的空间配置关系。
选取残留地层厚度、地层剥蚀厚度、压实校正和同沉积期古湖水深度等参数,进行古地貌恢复,认为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为浅—中水深大型湖盆(图1)。
在进行古地貌恢复的基础上,结合砂地比值统计,ZTR指数,岩石矿物成分统计等参数,认为该时期存在三大物源体系,分布于湖盆的西北、西南和东南部。
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3.1 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亚相。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33fa6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f.png)
青一段储层裂缝空间有 3 种形态:① 微裂缝
( 图 3f) ,从 CT 扫描建立的三维连通性模型显示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青一段储层全岩矿物分
析,确定 2 136 ~ 2 160 m 页岩岩相主要为黏土质页
岩相及混合质页岩相。 大安地区页岩的矿物组成以
黏土矿物、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及少量
长石类、铁矿类矿物。 黏土含量为 17% ~ 59%,平均
含 量 为 44%;石 英 含 量 为 4% ~ 24%,平 均 含 量 为
孔隙结构上的研究仍有空缺。 前人研究表明,松辽
盆地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资源量预测达 12. 68 ×
10 8 t,为纯页岩型页岩油,暗色泥岩厚度达 80 m,有
机质丰度大于 2. 0%,成熟度在 0. 7%以上,有机质
类型为Ⅰ型和Ⅱ1 型,热解数据显示生烃潜力大,
脆性 矿 物 体 积 为 44%, 具 有 非 常 可 观 的 开 发 潜
收稿日期:20221219;改回日期:202306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子课题“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油气分布规律与资源评价” (2017ZX05008-006) ;非常规油气省部
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 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双向封闭评价体系构建与保存-逸散模型建立” ( UOG2022-16)
DOI:10. 3969 / j. issn. 1006-6535. 2023. 05. 008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页岩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张 玥1 ,汤济广1,2 ,胡美玲3 ,秦德超1 ,冯 涛1
(1. 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0100;
2. 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100;
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1000 m以深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分析——以吉宁地1井为例
![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1000 m以深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分析——以吉宁地1井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6d69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5.png)
第40卷 第1期2021年03月 吉 林 地 质JILINGEOLOGYVol 40 No 1Mar 2021 文章编号:1001—2427(2021)01—29—5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1000m以深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分析———以吉宁地1井为例刘 哲1,代登亮2,朱小锋2,徐银波3,詹天宇2,姜福平2 1 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2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 130102;3 中国地质 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摘要:吉宁地1井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扶新隆起带,通过钻探取样、岩心测试分析得出,青山口组共发育4层油页岩矿层,埋深范围1299 90~1424 00m,矿体最大厚度2 2m,最小厚度1 0m,累计厚度5 6m,最低含油率35%,最高含油率5 2%,平均含油率4 16%,属于低等品质油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在3 33%~7 86%之间,平均值为5 44%;H/C(原子比)介于1 38~1 76之间,平均为1 57,O/C(原子比)介于0 10~0 14之间,平均为0 12。
有机质类型以I型为主,岩石热解峰温Tmax范围440~448℃,平均值为446℃,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岩石热解生烃潜量(S1+S2)范围34 15~61 72mg/g,属于好—中等烃源岩类型;发热量范围2574 87~3952 93(kJ/kg),平均值为3134 0kJ/kg;全硫质量分数范围为0 64%~2 14%,平均为1 23%,属于特低硫—中硫油页岩;灰分产率介于84 61%~88 21%,平均值为86 84%,属于高灰分油页岩。
关键词:松辽盆地;中央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吉宁地1井中图分类号:P618 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 01 20;改回日期:2021 03 12作者简介:刘 哲(1990—),女,吉林松原人,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AnalysisofqualitycharacteristicsofoilshaleintheQingshankouFormationinthecentraldepressionareaoftheSongliaoBasinat1000metersanddeeper:TakingJiningdiWell1asanexampleLIUZhe1,DAIDeng liang2,ZHUXiao feng2,XUYin bo3,ZHANTian yu2,JIANGFu ping21.InstituteofGeologicalSciencesofJilinProvince,Changchun130012,Jilin,China;2.InstituteofGeologicalSurveyofJilinProvince,Changchun130102,Jilin,China;3.OilandGasSurvey,ChinaGeologicalSurve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JiningdiWell1islocatedintheFuxinupliftzoneinthecentraldepressionoftheSongliaoBasin.Throughdrillingsamplingandcoretestanalysis,itisconcludedthatthereare4layersofoilshaledepositsintheQingshankouFormation,withtheburieddepthrangefrom1299 90mto1424 00m.TheMaximumthicknessoforebodyis2 2m,theminimumthicknessis1 0m,thecumulativethicknessis5 6m,thelowestoilcontentis3 5%,thehighestoilcontentis5 2%,andtheaverageoilcontentis4 16%.Itbelongstolow qualityoilshale;theorganiccarboncontentisbetween3 33%and7 86%.Theaver agevalueis5 44%;theH/C(atomicratio)isbetween1 38~1 76,theaverageis1 57,theO/C(atomicratio)isbetween0 10~0 14,theaverageis0 12,andtheorganicmattertypeisItype.ThepeaktemperatureofrockpyrolysisTmaxrangesfrom440℃to448℃,withanaveragevalueof446℃.Thesourcerockhasreachedthematurestage,andthehydrocarbongenerationpotentialofrockpyrolysis(S1+S2)range34 15~61 72mg/g.Itbelongstothegood mediumsourcerocktype;thecalorificvaluerange2574 87~3952 93(kJ/kg),withanaveragevalue3134 0kJ/kg;thetotalsulfurcontentrange0 64%~2 14%,withanaverageof1 23%,whichbelongstoextra lowsulfur medium sulfuroilshale;ashyieldisbetween84 61%and88 21%,withanaverage86 84%,whichbelongstohighashoilshale.Keywords:SongliaoBasin;centraldepression;1stmemberofQingshankouFormation;oilshale;JiningdiWell10 引言在常规石油能源消耗过高、价格持续波动以及国际石油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非常规油气资源,特别是油页岩资源的勘探开发显得日趋重要。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储集层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储集层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df15be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6.png)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储集层特征李占东;王义军;胡慧婷;王海生;张海翔;李阳;朱晓萌【摘要】泥页岩层系储集层的性质是决定页岩油藏存在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层系为例,对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含量以及储集空间特征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青一段泥页岩层系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含量大都在1%~3%),干酪根类型以I型和Ⅱ1型为主,且大部分泥页岩层系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脆性矿物含量适中,发育大量不同类型的孔隙,为排烃提供了有效的通道,也为残留在泥页岩层系中的油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青一段泥页岩层系整体含油性较好,估算页岩油资源量为78.37×108~97.97×108t.【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系;青一段;泥页岩;页岩油;储集层特征【作者】李占东;王义军;胡慧婷;王海生;张海翔;李阳;朱晓萌【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000;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大庆163255;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页岩气目前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而页岩油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般认为,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主要作为生油岩,或为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逸散的封盖层,而非油气储集层,故长期未被纳入油气勘探开发之目的层系。
但在大量钻遇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显示,证明富有机质页岩中存在页岩油资源[1]。
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图1)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空间及沉积环境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期对页岩油气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d7d4c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8.png)
第36卷第3期2024年5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6No.3May 2024收稿日期:2023-03-13;修回日期:2023-08-22;网络发表日期:2023-11-09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1ZZ10)及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成藏条件及甜点分布规律研究”(编号:2020ZX05A01)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何文渊(1974—),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100032)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6-1,国投大厦D 座。
Email :*********************。
通信作者:钟建华(1957—),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Email :957576033@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4)03-0001-18DOI :10.12108/yxyqc.20240301引用:何文渊,赵莹,钟建华,等.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2024,36(3):1-18.Cite :HE Wenyuan ,ZHAO Ying ,ZHONG Jianhua ,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n pores and micron fractures in shaleoil reservoirs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Gulong sag ,Songliao Basin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4,36(3):1-18.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何文渊1,赵莹2,钟建华3,4,孙宁亮3(1.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32;2.黑龙江省陆相页岩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712;3.东北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河北秦皇岛066004;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摘要: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背散射、二次成像及能谱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微米孔和微米缝进行了研究。
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cd1244f7ec4afe04a1df17.png)
油气 在运 移 过程 中不 仅对 构 造 圈闭偏 爱 , 只要 有 圈 闭存 在 , 运移 的油 气就 能 在圈 闭 中聚集 成近 生烃 凹陷 的
三角 洲前 缘相 带上 , 气 大规模 运 移期 已形 成 的各类 岩 油
性 圈闭 , 同样 能够 形成 大 的油气 藏 。
挡的砂体 向高部位尖灭形成 的岩性圈闭是有利 的油气
图 1 腰南 2井油样、 岩样生物标志物色谱一质谱 图
2 2 储 集条 件 .
孔 结构 分析 , 突 破 压 力 为 1 . 7 a 按 照 泥 岩 盖层 其 6 1 MP , 封 盖能力评 价 标准 , I 盖层 , 属 类 具有 较强 的封 盖能力 。 青 山 口组 一段 、 二段 顶部 均发 育一套 稳定 的泥岩层 为其 油层 提供 良好 的封盖 条件 。另外 , 青三 段发 育 以泥岩为
得两 侧 的砂泥 岩对 接 , 沟通 源 岩 与 储层 , 为 油 气垂 向 成 运移 的通道 ; 腰英 台地 区处 于 三 角 洲前 缘 沉 积环 境 , 发 育大 量 的水 下分 流河 道 、 口坝 、 河 远砂 坝等砂 体 , 同类 不
盖层 是油气 Leabharlann 藏 的重 要地 质要 素之一 [ , 区 内盖 6工 ] 层 条件 优越 , 主要 为厚层 的泥 质岩盖 层 。中部含 油组合 中青山 口组顶 部 , 一 、 段 中部 , 家组底 部发 育有 大 青 二 姚 套 泥岩 , 累厚 6 m, 0 单层 厚 度 大 , 岩 夹 层 薄 而少 , 砂 为青
的阻力 相 比要小得 多 , 因此 , 透性 砂 体 也 是该 区油 气 渗 运 移 的重 要通 道 ; 另外 多期构 造运 动形成 的不 整合 为油
21 0 1年第 9 期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f0249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8.png)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地震沉积学上的响应。
松辽盆地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齐家地区作为盆地内的一个关键区块,其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的发育和演化过程,为我们理解盆地内沉积体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本文首先将对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环境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沉积相的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沉积物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和沉积模式。
我们还将利用地震资料,对浅水三角洲在地震沉积学上的响应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地震反射特征、地震相分析和地震属性提取等,以揭示浅水三角洲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形式和识别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依据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沉积学研究和地震沉积学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区域地质背景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盆地内部构造复杂,沉积相带变化多样,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和储盖组合。
齐家地区位于松辽盆地的中部,是盆地内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
青山口组是该地区的一套重要地层,主要由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等沉积相构成。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齐家地区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气候适宜,有利于河流和三角洲的发育。
三角洲沉积体系是青山口组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具有浅水、多期次、分布广泛的特点。
这些浅水三角洲主要由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决口扇和沼泽等微相构成,形成了丰富的储油层。
在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齐家地区的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该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低渗透储集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低渗透储集层特征与主控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b6ceef14afe04a1b071de38.png)
HU Pe n g , BAO Zh i — d o n g ” , YU Xi n g — he , L I U Xu e — c h a o , H UA Z he ng — q i uபைடு நூலகம் ,LI U J u n— l i n g , HUANG Yu— x i n
o f t h e 3 r d Me mb e r o f t h e Qi n g s h a n k o u F o r ma t i o n i n t h e Qi a n b e i Ae r a ,C h a n g l i n g S a g
1 . S c h o o l o f E n e r g y R e s o u r c e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G e o s c i e n c e s ( B e q i n g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2 . C o l l e g e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P e t r o l e u m( B e i j i a g) ,B e q i n g 1 0 2 2 4 9 ,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8 0 2 ( 2 0 1 7 ) 0 2 — 0 3 0 8 — 1 1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2 8 0 2 . 2 0 1 7 . 0 2 . 0 1 4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9960173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c.png)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钟红利;蒲仁海;吴聿元;吴群;赵红旭【摘要】文中通过沉积相分析、地震属性优选及测井约束反演,分析了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三角洲砂体的展布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砂泥岩总体呈薄互层分布,有利储集相带为青二段下部的三角洲前缘细-中砂,其次为青一段中部的破坏性三角洲席状浅滩砂,曲流河点坝砂体和决口河道砂体,平面上规模小,孤立分布;②由于泥岩含钙质,导致泥岩与砂岩的速度、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值接近,除自然电位测井外,其他测井系列对砂岩的识别效果不好,振幅类、波阻抗等地震属性也无法识别砂体;③砂岩发育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岩发育程度,振幅加速度属性能有效地反映不同微相骨架砂体展布,低加速度属性与井点高砂岩发育指数吻合较好,据此确定了青一段湖泊分布范围,识别出新的朵状腰西三角洲砂体.钻井验证其上发育厚约10m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中-细砂岩,单井产量高于其他地区.%Based on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seismic attribute optimization and well logging constraint inver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delta sand body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Yaoyingtai Oilfield is indentified, and conclusion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Qingshankou Formation is thin sand-mud interbed in general. The most favourable reservoir is grained-middle delta frontsandstone in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Relatively favorable reservoirs are destroyed delta front sheet shape sand body, point bar sand body and crevasse channel sand body of the first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Secondly, because mudstone contains calcium, sandstone and mudstone has similar seismic velocity,natural gamma-ray value and resistivity value. The other logdata,seismic amplitude and wave impedance attributes cannot be used to identify sandstone effectively except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s. Lastly, sandstone growth index can effectively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sandstone. The acceleration of amplitude is effectual in recognizing and predicting the sand bod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The lower acceleration of amplitude valu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higher sandstone growth index. Thus the ancient lake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was discriminated,and the lobe shape delta front sand body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west Yaoy-ingtai area was identified. The drilling proves that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is area developed grained-middle mouth bar sand body and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y with thickness about 10 meters. An exploration well drilled in this target area gains higher commercial oil output than other areas.【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1(046)003【总页数】6页(P471-476)【关键词】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砂泥岩薄互层;砂岩发育指数;振幅加速度【作者】钟红利;蒲仁海;吴聿元;吴群;赵红旭【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10011;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10011;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塘沽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腰英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内的乾安次凹与黑帝庙次凹之间的相对突起部位[1],油田主要产层之一的青山口组属于松辽盆地拗陷期的沉积。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东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东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ad98e71168884868762d6cc.png)
Ab t a t s r c :Ex o a i ns f o c ni r s r oi h v a hive g e t u c s i t e s he pl r to o v la c e e v r a e c e d r a s c e s n he a t of t Ch ngl a i ng Fau tDe e son o heSo la sn i h a tf w e r .Ga sf un n t e Yi gc ng Fo m a i n I pr s i ft ng i o Ba i n t e p s e y a s si o d i h n he r ton i ma 1s Vo c n c r s r o ri he k y f r n t a a c umul ton Ba e n c e,l gg n nd t s nv we 1. l a i e e v i s t e o a ur lg s a c ai . s d o or o ig a e — tn t i g da a,v c ni e e v i s a l z d f o o i n a v l t d.Due t o po ost n e m e b— ola c r s r o rwa na y e r m rgi nd e a ua e o l w r iy a d p r a i lt iv。p r s a r c ur sa e welc nne t d i ola i o k,p o d n e a i e y go d c nd to o c u o e nd f a t e r l o c e n v c n c r c r vi i g r ltv l o o ii n f ra c — m u1 ton Es ca l n r olt nd u f t e e e i t m uhi e t pe o e n r c ur s i l di g ai . pe i ly i hy ie a t f , h r x s pl y s of p r s a d f a t e , nc u n bo h prma y on s g ne a e urn i g ne i t ge a d s c da y o s t a f r e a e lc ng. t i r e e r t d d i g d a e tc s a n e on r ne r ns o m d by lt r sa ki Re e v i a a e e s a e c o e y r l t d t oc nst s r o r D r m t r r l s l e a e o r k de iy,r t r t n bu i lde h Dif r n ola c f — a he ha ra pt . fe e tv c ni a c e a e d fe e t r s r oi o ii n du o d fe e c m po ii i s h v if r n e e v r c nd to e t if r nt o ston. Th ve fo a d o br a p s s e o r l w n ut e k ha e a e f v r bl o e e v rf m a i n.Be i e r a o a e f rr s r oi or to sd s,we t e — r y i fu nc e e v i o m a i .U nc n— a h r wo n ma n l e e r s r o rf r ton o f r te r lo be fca orr s r o rf r to o mii s a e a s ne ii lf e e v i o ma i n. Ke r s:pr e te y wo d op r is; r s r o r;r k a i s;vo c ni r c eev i oc f ce l a c o k;Yi c e Fo ma i ng h ng r ton;Cha gln u t n i g Fa l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50a543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e.png)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的报告,
600字
报告题目: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
报告内容: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是一个很重要的储层。
本区的储层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大部分地区十分稠密,但也具有部分非均质部分。
系统考察表明,这个区域有三个非均质特征,分别是层变效应、颗粒大小变化以及气体含量变化。
首先,层变效应,在该区域中存在明显的层变。
精细的井眼识别结果显示,在不同层段之间存在密度、厚度以及孔隙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其中孔隙度变化最为明显。
这表明,不同层段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
其次,颗粒大小变化,在该区域的青山口组中,颗粒大小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龙马溪储层沉积物中的粒度介于细砂和中砂之间,但在某些区域可能存在一些粗砂或者细粉的情况,这也表明了该区域的非均质性。
第三,气体含量变化,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在气体含量上也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
井眼测井检查表明,该区域的气体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性,在某些区域中气体含量更加丰富,而其他区域的气体含量就会相对较少。
这表明气体含量也可能成为影响该区域非均质性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具有明显的非均质特征,其中包括层变效应、颗粒大小变化以及气体含量变化。
这些特征可能会影响到该区域的勘探开发,因此在勘探开发前,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非均质性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该区域的资源。
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页岩储层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页岩储层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409d08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5.png)
钻油井岩芯样品进行了铸体薄片分析及氩离子抛光场
(2)微观裂缝。微观裂缝主要通过扫描电镜分析,
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油储层储集空
青山口一段页岩油储层中大量发育微观裂缝,裂缝类
间类型有孔隙和裂缝,孔隙主要为粒间孔、晶间孔、粒
型主要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不规则裂缝等,裂缝直
内孔等,
裂缝主要为横向纵向裂缝、不规则裂缝等。
(0.01~0.16)×10 μm 之间,
平均值为 0.014×10 μm ,主
及不规则裂缝。横向裂缝多在层间发育,多数顺着层
要分布在(0.01~0.03)×10 μm 之间。通过对青山口
理面或层理发育,尤其以泥岩为主,泥岩易碎,在取芯
组地层岩石样品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结果表明,青
或岩芯出筒的过程,容易出现人工裂缝;通过岩芯观
砂岩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可见少量炭质
2
碎屑、斑状黄铁矿、硅质条带等,岩石中发育微裂缝。
青山口组地层特征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地层由下往上分为青一段、青
青一段地层中泥页岩与砂岩互层,泥页岩厚度大,
二段、青三段,其中青一段地层中含有大量油页岩及介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反映沉积环境为半深湖—深湖环
形虫层,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
(上接第 67 页)
定性和可靠性,为油田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组成复杂,其分析速度快、精度高,对工作环境要求苛
刻。由于录井现场工作条件恶劣,加之转井过程中频
繁的拆装、搬运等,影响了气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使
得气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资料
的应用。录井仪器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综合录井仪气测
系统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校正,提升气测系统工作稳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界面地质特征研究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界面地质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08b90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3.png)
Abs t r act V o lu me, T h e 11th N atio n al Co n g re ss of t h e Pa laeo n to l og ical Soc iet y of C h in a (PSC) a ndT h e 27th A n n u al Co n fe r e n ce of PSC, Dongy a ng, N ov em b e r, 2013[184]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界面地质特征研究党毅敏1)丛杉2) 孔惠1) 曹维福1) 王树恒1) 黄清华1)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d a ngy imi n@p et ro ch in a.co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一厂,大庆163318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分布范围广,具有全盆地覆盖的特点,中国地质大学魏魁生等(1997)、南京大学林春明等(2005)、大连鸿元邓小霖等(20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习农等(2007)、长江大学胡明毅等(2008)先后对松辽盆地坳陷期地层进行了研究,从不同侧面总结了各主要界面地质特征,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本次研究工作的基础。
青山口组顶界面,即姚家组底界面,一般以姚家组底部的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作为其底界,以青山口组顶部灰绿、绿灰色泥岩作为其顶界。
区域上,青山口组顶界在盆地中央凹陷区多以浅灰、灰绿色泥岩为主,但在盆地边部,青山口组顶部岩性变化较复杂,滨北地区、西部斜坡区砂岩出现较为频繁,界线上、下岩性差异明显,均为砂岩与泥岩呈互层状,东南隆起区的青山口组上部则广泛出现紫红色泥岩,与姚家组底部的岩性构成一致。
电性上在盆地中央坳陷区,电阻率曲线呈明显的台阶式,由青山口组顶部的低平曲线跃迁至姚家组底部的梳状中高阻,界线特征非常清晰;但在盆地边部,界线上、下电阻率曲线均为梳状或细齿状,不易区别。
该界面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群变更界面,界面上、下生物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震积岩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火山事件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震积岩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火山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f7ce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5.png)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震积岩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火山事件王国栋;程日辉;王璞珺;高有峰【摘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南孔青山口组二、三段岩心中发育有4段深水震积岩,赋存在青二段底部到青三段底部的深湖砂岩薄夹层中.标志性震积构造有阶梯状断层、震裂缝、角砾状构造、重荷构造、砂球-砂枕构造(假结核)、液化扭曲变形构造、肠状构造、液化砂岩脉、假泥裂,均属同生-准同生期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缺少震浊积岩表明是原地震积岩.青山口组震积岩展示了震积岩的一个发育模式和沉积序列,该序列由地震作用强烈时期发育的液化变形下部单元和地震作用衰减时期发育的塑性变形上部单元构成.松科1井南孔青山口组中火山物质与火山灰夹层共生.在金6井、金65井相当层位有橄榄粗安岩、火山角砾岩发育,乾124井、乾109井有玄武岩发育,这些井均位于孙吴-双辽超壳断裂一线,表明在青山口期有构造-火山事件的发生,震积岩是构造-火山事件引发的地震在深水环境中的记录.松辽盆地青山口期有构造-火山事件的发生,显示坳陷阶段也存在相当规模的断裂活动和火山喷发.【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9页(P121-129)【关键词】震积岩;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震积序列;构造-火山事件;松科1井【作者】王国栋;程日辉;王璞珺;高有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1 引言位于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内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南孔揭示青山口组有准同生期-同生期震积岩发育,表明青山口期松辽盆地有地震活动发生并与构造活动相关联。
“震积岩(seismite)”指记录地震灾变事件的岩层(Seilacher, 1984;Spalleta and Vail, 1984)。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嫩江组油页岩特征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嫩江组油页岩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3188ba10a6f524cdbf857b.png)
通过样品分析测试,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厚度比
以往描述的厚度要大,因为有些含油率较高的油页岩 肉眼识别不出来,页理不发育,块状,过去却描述归为 暗色泥岩。
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按厚度、品位、埋深综合评价 排队由好到差依次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中央 坳陷区、西部斜坡区、北部倾没区。松辽盆地北部油页 岩含油率中等,灰分大,发热量低,埋藏相对较深,但盆 地内油田钻井多,资源量大,在大庆矿权区内,1000m 以内的页岩油预测资源量可达(300~350)×108t,是最 适合采用原位开采技术进行开采的地区。 2 油页岩地质特征 2.1 物理特征
根据松辽盆地北部钻井资料统计,油页岩元素分
析 的 H/C 比 值 介 于 0.98~1.44 之 间 ,O/C 比 值 介 于 0.04~0.13 之间,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 型为主;少部分 边缘相带属于腐殖腐泥型、腐泥腐殖型母质,其中青山 口组油页岩母质类型好于嫩江组油页岩母质类型,在 Van Krevelen 图版上主要分布于Ⅰ型、Ⅱ1型区域;干酪 根镜检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情况(图 1)。 2.3.2 有机质成熟度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七性特征及页岩油有利区优选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七性特征及页岩油有利区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8515f00a5f0e7cd184253624.png)
虫 泥岩 及含 粉 砂泥 岩 。泥岩 夹 砂质 、介 形 虫条 带或 薄 层 ,含介 形 虫泥 岩夹 薄介 形 虫层 ,分 布 在 古龙地
区 ;纯 泥岩 、页 岩层 段 ,全 区分布 。
1 . 2物性特征 样 品物 性 分析 结 果表 明 :松辽 盆地 北 部青 ~ 、
第6 3 卷 增刊
2 0 1 7年 4月
地质论来自评 G E O L O GI C AL R E VI E W
Vo 1 . 6 3 S u p p Ap r . , 2 01 7
松辽盆地北部青 山 口组一 、二段泥岩七性特征及 页 岩 油 有 利 区优 选木
李士超 n ,张金友 ,公繁浩 n ,朱恒 n , 白云风 2 )
后 备接 续领 域 。
异 常 活跃 区主要 在齐家 南 一 古 龙 凹陷 ,长垣 、三 肇基
本 无气 测异 常 。
1 . 4 . 2泥岩 s l 特征
.
松 辽盆 地 北部青 山口组一 、二段 泥岩 S 值 呈现
周 边低 ,凹 陷 内部 局部 发 育高值 区的特 征 ,青一 段 泥岩 s 1 总 体介 于 1 - 4 mg / g , 青 二段泥 岩 S 1 总体介 于
于 1 . 5 % 3 . 5 %,大于 2 . 0 %主要 分布 在齐 家凹 陷 、古
龙 凹陷及三肇 凹陷;青二段泥岩 T O C 总体 介 于
注 :本 文 为 中国地 质调 查局地 质调 查项 目 ( 编 号 :1 2 1 2 0 1 0 0 7 0 0 0 1 5 0 0 7 5 ) 的成果 。
周波 跳跃 。
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及意义
![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5030f0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3.png)
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及意义宋青磊;刘招君;胡菲;谢文泉;宋朔【摘要】Oil shale layers found in Fuyu--Changchunling area are popularly developed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of Songliao Basin.Most of them present brown and dark grey colo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orizontal bedding and massive bedding,which indicates their semi-deep to deep lak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ystemic test an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oil shale layers here have the charactertics of moderate calorific value,high ash content and low sulfur content with medium oil yields.The TOC content is 4.87% to 19.90% with the average value of 7.88%,which reflects the hig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the oil shale.The rock-ev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il shale layer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type I organic matter,and type II organic matter dom-inated secondly.The Tmax value of 437℃ to 449℃ indicates the immature to low-mature stage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oil shale.The distribution of thickness and oil yield of oil shale layers indicate that the2nd and 3rd oil shale lay-ers of the target strata both have the maximum thickness and the best continuity.Besides,the oil shale layers in boreholes ZK0809 and ZK3201 both have the relatively higher total thickness,while in the borehole SY9,the oil shale layers have the highest oil yield.%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发育多层油页岩,油页岩颜色主要为棕褐色和灰黑色,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揭示其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 第3期2011年05月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 nal of Jilin U niver sity(Ea rth Science Editio n)Vo l.41 No.3M a y 2011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董福湘1,陈玉魁2,季 超3,曲希玉41.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学院,长春 13002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长春 1300623.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质调查(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74.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摘要: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所图油田位于长岭凹陷中南部。
所图地区岩心、测井、地震剖面研究结果表明: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不发育的粒间孔、部分粒内溶孔和毛细孔,在301井区主力含油层段总体为中低孔隙度、特低渗透储层;该区青山口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较严重,为/泥包砂0类型,砂体的连通程度较差。
正韵律和复合韵律导致单砂层内存在粒度非均质性,构造特征导致渗透率的各向异性;该区青山口组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孔喉总体偏小,储层岩石的孔隙连通性不好,储层的孔隙分选较好,主要渗滤孔道集中程度居中,孔隙非均质性较弱。
储层内不同方向颗粒大小等差异,导致了该区渗透率的各向异性。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青山口组;所图地区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11)03-0622-07收稿日期:2010-10-22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2009GJB10038);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十二#五0规划项目(吉教科合字[2011]第245号)作者简介:董福湘(1967-),女,吉林农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质学教学与油气储层研究,E -mail:dongfux -iang2007@ 。
Assessmen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in Changling Sag,Suotu Region,S ongliao BasinDONG Fu -x iang 1,CH EN Yu -kui 2,JI Chao 3,QU X-i yu 41.Ex p loration and M ap p ing In stitu te Chang chun I nstitu te of Te chnolog y ,Changc hun 130021,China2.China Pe tr oleum &Chemical Corp oration ,Changc hun 130062,Ch ina3.East China M inera l Ex p loration and Dev elopme nt Bur eau ,Geolog ical S ur v ey (Gr oup )Co.L td,N anj ing 210007,China4.Colleg e of Ear th S ciences ,Jilin Univ ersity ,Ch angch un 130061,ChinaAbstract:Chang ling sag locates in Song liao Basin .s so uth of the central depr ession area,Suotu Region is located in south central Changling sag.Based on the drill co re reco rds,w ell logg ing data,seismic profiles,ro ck thin sections,data of physical pr operty,and H g -injectio n test data,this study fo cuses on the reservoir hetero geneity of Q ingshankou Form ation.T he results are sum marized asfo llow s.T he m ajo rity of spaces in the reservo ir s of Qingshanko u Form ation in Suotu reg ion ar e undeveloped interparticle spaces,intraparticle disso lved por es and unmatured pellet internal pores.T he main o i-l bearing m em bers in w ell 301area are dom inated by medium -lo w po rosity and ultr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T he lam ination factor and sandstone percentage by columnar section in the areaimply a strong macro scopic heterog eneity,w ith a type of /m udstone -w rapping sandstone 0and a w eak connectiv ity of sandstone.The no rmal rhythm and com posite rhythm lead to granular ity hetero geneity in the sing le sandsto ne lay er,and str uctures result in the heter ogeneity of perm eability,thus providing a strong per meability heterog eneity in the layers.The diverg ence of gr ain sizes in differ ent directions results in the heterog eneity o f perm eability in the area.H ow ever,a w eak hetero geneity is relatively show n in the hor izontal directio n.The m icro sco pic heter ogeneity in the ar ea is characterized by g enerally small size spaces,w eak reservoir spaces connectivity,goo d sorting ,m edium co ncentratio n of main infiltr ation passag ew ay,and w eak heterog eneity.Key words:reservo ir;hetero geneity;Qing shankou Form ation;Suotu area0引言长岭凹陷为/富油凹陷0[1-2],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东与东南隆起区相接,南与西南隆起区毗邻,西与西部斜坡区过渡,呈三面隆起向北延伸的/U 0型凹陷[3-4]。
所图油田位于长岭凹陷中南部,油田东部为华字井阶地,北为乾安次凹,西南为黑帝庙次凹(图1),在区域上是一个非常有远景的区块[5-8]。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与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岭凹陷已经进入到岩性油藏勘探阶段,而准确识别主要目的层段的储层特征对认识岩性油气藏的成藏特点具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该油田目前钻井40多口,具有低产能、低丰度、油层薄的特点,勘探、开发难度大,一直处于攻关阶段。
研究区青山口组为主要生油层和储集层,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因此,深入分析青山口组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对研究区后期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9-10]。
1储层岩性特征通过对Sn307、Sn303、Sn310、Sn305、Sn301、Sk1这6口井的162块样品薄片(其中有26块做了铸体薄片)资料进行分析,所图油田青山口组岩性主要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少量中、粗砂岩,其次为粉砂岩。
岩石碎屑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和岩屑,并含少量介屑,局部见有少量黄铁矿。
碎屑颗粒磨圆程度以次棱角状为主,少量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好。
颗粒之间以线状接触和凹凸接触为主,有压溶和重结晶现象。
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体积分数不超过15%,少量硅质。
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孔隙-接触式。
由于埋藏较深,成岩压实作用较强,物性较差。
所图油田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不发育的粒间孔,部分粒内溶孔和毛细孔,其次为渗透性粒间孔、粒内溶孔。
图1 长岭凹陷所图地区构造位置图Fig.1 The Structure position of Suotu area,Changling sag2储层物性特征2.1孔隙度所图油田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其他区块一致,均为陆相碎屑沉积的砂泥岩互层。
白垩系在本区发育7个组,从上到下分别为明水组、四方台组、嫩江组、姚家组、青山口组、泉头组和登娄库组。
本区主要含油目的层为青山口组的青二和青三段(表1),高台子(表中简称/高0)油层位于青山口组中上部。
623第3期 董福湘,等: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表1所图地区青山口组部分层位分层Table1The partial members of Qing shankou Form ation, Suotu region组段砂组小层备注青山口组青三段青二段高Ñ组高Ò组高Ó组高Ô组高Õ组高Ö组GÑ1GÑ2GÔ1GÔ2GÔ3含油目的层含油目的层含油目的层Sn301井区GÑ2层孔隙度较低,为9.6%~ 16.5%(表2)。
其中Sk3、Sk4、Sk3-2、Sk1、Db12、Sk2-3井附近储层孔隙发育相对较好(图2)。
GÔ1孔隙度数值为10.2%~14.6%,较低。
其中,Db12、Sk4、Sk1、Sk3-2、Sk3-3和Sn301井附近储层孔隙发育相对较好(图3)。
GÑ2、GÔ1、GÔ2层平均孔隙度为14.6%。
2.2渗透率Sn301井区GÑ2小层渗透率为(0.6~ 14.0)@10-3L m2,平均为8.9@10-3L m2(表2); Sk1、Sk3-2和Db12井附近渗透率值达到平均值以上,渗透性相对较好,而其他几口井的渗透率值都较低(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