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故都的秋_解读综述及教法举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 以 ,故 都 的 “秋 ”,其 实 是 郁 达 夫 的 “秋 ”,
52 备课·设计
名 作 述 评 /rbhz@163.com
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 生态度的“秋”。
2.感 情 基 调 :欢 喜 、清 静 ,还 是 悲 凉 ? 关于本文的感情基调, 多数人认为是 “悲 凉”。 对此,徐西前、赵文峰结合文本内容作了细 致分析:“写槐写蕊,首着一‘落’字。 写蝉写声, 首着一‘衰’字。 写雨写人,首着一‘叹’字。 写树 写枣 ,首 着 一 ‘风 ’字 。 故 都 之 秋 ,天 上 地 上 ,无 论 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 者的悲鸣,从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 ”⑧ 而朱晓芳则对郁达夫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 “无限眷恋与满心欢喜”进行了剖析:对生命“发乎 浓情的眷恋,使得郁达夫对于秋景、秋色产生了别 样的眼光,这眼光里分明闪烁着无限的欢喜”。 ⑨ 此外,还有人持“清静说”。 钱虹认为“‘清’ 与 ‘静 ’,正 是 解 读 与 领 悟 《故 都 的 秋 》的 奥 妙 所 在”,文章表现了“作者渴慕清净安宁、远避纷争 嘈 杂 的 ‘秋 士 ’心 态 ”,“一 种 完 全 宁 静 松 弛 甚 至 不无闲适的心态”。 ⑩ 我赞同“悲凉说”。 因为作品的感情基调是 可以通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 倾向来认识的。 那么,对故都的秋,作者是赞美 还是感伤哀怜呢? 对此,教参说:“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 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 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輥 輯 訛这 是 一 种较为中庸的观点,但有值得商榷之处:在一种 “忧郁、孤独”的心境中,作者怎么去“赞美”故都 的自然风物呢? 比如,我们能说韦应物写“独怜 幽草涧边生”是在赞美涧边幽草吗? 情从景出, 如果我们切实关注一下文中细腻描写的那些景 象— —— 牵 牛 花 的 蓝 朵 、尖 细 且 长 的 秋 草 、槐 树 落 蕊 、秋 蝉 残 声 、 息 列 索 落 的 雨 声 …… 这 些 景 象 , 显然跟“赞美”一词没有多少关联。 正如陈日亮 所 说 :“在 《故 都 的 秋 里 》,作 者 何 尝 对 种 种 衰 亡 的生命有过赞美与歌颂? ……他只是在抒写对 秋的悲凉的主观感受, 表现他作为一个文人的 审 美 自 觉 。 ”輥輰訛 所以,作者在文中所刻意表现的“种种衰亡的
2013 . 6
Leabharlann Baidu
《故都的秋》解读综述及教法举隅
■ 高冰峰
1934 年 7 月 , 郁 达 夫 挈 妇 将 雏 从 杭 州 上 青 岛 ,8 月 去 了 北 平 。 在 催 稿 的 情 况 下 ,他 于 17 日 晨起后随即写下了《故都的秋》。①该文虽为急就 章,但堪称现代散文经典名篇,长期以来都被选 作中学语文教材。
生命” 正好显示了作者对生命满怀感伤与哀怜的 情感态度,并由此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对比之下,“欢喜说” 也许是受了作者在首尾两段 中所抒发的“眷恋与向往”之情的误导,而“清静 说”则未能触及文本与作者心灵的深处。
3.悲 凉 美 的 来 源 :传 统 情 结 、身 世 性 格 ,还 是创作背景?
关于传统情结,孙绍振认为“郁达夫式的悲 秋 ,固 然 有 中 国 文 人 传 统 的 血 脉 ”,然 而 ,“历 代 秋 的 主 题 …… 都 是 把 秋 愁 当 作 一 种 人 生 的 悲 苦 来 抒 写 的 ”,“在 郁 达 夫 的 《 故 都 的 秋 》 中 , 传 统 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那就是秋天 的悲凉、 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世 人沉浸在其中, 并没有什么悲苦, 而是一种人 生 的 享 受 ” 。 輥 輱 訛 孙 先 生 这 一 见 解 是 很 敏 锐 的 , 但 用 “享受” 一类的词来描述郁达夫的秋心是否 恰当呢? 当作者坐在那一椽破屋中, 静对满院 的落花, 耳听秋蝉的哀鸣, 此时他心中更多的 应该是生命的哀感吧。 时世的艰难、 半生的沧 桑、 人事的流逝, 都足以让他在这秋日的景况 中唏嘘感慨、顾影自伤。 所以,我认为就悲秋情 结而言, 郁达夫有着对传统的变异, 更有着对 传统的皈依。
关于创作背景,张贺指出:形成本文悲凉美
备课·设计 53
2013 . 6
的“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特别 是 爱 子 龙 儿 的 夭 折 给 他 打 击 非 常 之 大 ” (1926 年 6 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 都 北 平 ,在 19 世 纪 末 卷 起 的 历 史 风 云 中 却 越 来 越显得衰老颓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 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 留下的都是 悲 伤 的 印 记 ”。 輥輳訛
生“以‘诵读’和‘品味语言’为媒介,结合自己有 关秋天的生命体验,在最感兴味的地方,谈谈在 作者笔下感受到了怎样的一个真切的秋天? ”。 围绕这一问题, 学生先后交流了对陶然亭芦花 之漂泊、钓鱼台柳影之孤瘦、秋天虫唱之凄婉、 玉泉夜月之清寒、潭柘寺钟声之清寂的感受,顺 次得出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在此基 础上结合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品读南国之秋与 北国之秋的差异;随后,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品味 槐树落蕊一节文字, 通过师生对话从中读出秋 之令人寂寥与伤感; 接着师生模仿闲人雨后斜 桥对话一节, 细细体味其中所蕴含的秋意与人 事沧桑感慨;最后,学生交流品读第三段所得的 悲凉感受,师生在此基础上探究得出“生命的昂 扬蓬勃是一种美,生命的悲凉陨落也是一种美” 这 一 结 论 。 輥 輵 訛
关于身世性格, 笔者曾撰文论及:“从身世 看 ,‘郁 达 夫 三 岁 丧 父 ,家 道 衰 贫 ’,后 来 又 经 两 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先后目睹了晚 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白色 恐怖的威慑,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 宪兵秘密杀害。 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从性格 看, 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忧伤孤 独的性格,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 他少年时代就 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 日本十年留学生活, 使郁达夫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 由 此 而 来 的 自 卑 感 。 回 国 后 , 他 说 : ‘1923 年 的 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 的志趣, 也使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 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 题 辞 》 )輥 輲 訛
然而, 多年来围绕此文的探讨与争论从未 停歇,见仁见智。 这足以证明此文有着多重魅力 和丰富内涵,为了更好地发掘其教学价值,本文 试就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做一梳理,请 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故都的秋》文本解读综述 1.表 现 对 象 :故 都 之 “秋 ”、郁 氏 之 “秋 ”、文 化之“秋”,还是生命之“秋”? 关于本文的表现对象, 钱理群曾说:“郁达 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深知其‘味’的文化 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体验)北京的秋天, 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 了真正的‘北京文化’(在他的笔下,‘北京人’对 待自然、生活的品尝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欣 赏者与表现者。 ”②也就是说钱先生认为此文的 价值在于更多地表现了故都之“秋”。 这种看法 可称为“故都说”。 陈日亮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融进了太多 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故都的秋,与 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的, 不如说是专属于郁 达夫的,全然只是郁达夫的秋”③。 这一说法则是 “郁氏说”。 “文化说”。 易前良认为,《故都的秋》“是从 数千年传统文化里流出的陈年佳酿”,“《故都的 秋》 最能打动我的就是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悠悠的态度, 以及由此而流露出的深切苍凉 颓唐的美”。 ④肖震山也持此说:“郁达夫散文笔
以上四种说法,“故都说”与“文化说”可为 一类, 侧重于对文本内容客观性的分析;“郁氏 说”与“生命说”又可为一类,侧重于对作者主观 性的体悟。
要解决这些分歧,我认为,首先应该尊重本 文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的根本属性, 即作者 是通过写故都及其文化之“秋”来抒发其主观感 受、表现其人生态度的。 郁达夫作品的风格,正 如温儒敏所言,“郁达夫别具一种生活的 ‘吟味 力 ’,他 以 自 身 体 验 乃 至 个 性 、气 质 去 咀 嚼 漱 涤 万物,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产生情感交流。 所以他 笔下的景致,与其说是自然景物客观的拍照,不 如说是抹上了主观色彩的风景画”⑦。 也就是说, 他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个性特点和抒情色彩。 而文本所叙写的主要是院落、槐树、秋花、秋雨 等寻常秋色, 但其间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主观感 受— —— 悲 凉 。
连老师的教法妙处在于:首先,设计了一个有 效的问题, 结合生活体验谈阅读感受的做法能让 学生有话可说;其次,注重语言品味、诵读体味的 教法很适合本文文辞优美、 情感深沉的特点;此 外, 在对话中有效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美学特质进 行的探究则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丰富了学生 的审美体验,也解决了本文解读的一个难点。 这种 教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但对教师的教学 功底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侧重, 主要是从文本之 外来探讨悲凉美的来源。 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不 妨采用综合法: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 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 作背景也有关。
二、教法举隅 《故都的秋》是深受语文教师喜爱的一篇文 章,该文的教学设计也非常多。 在此我挑选了两 种较有代表性的教法作一简介。 1.美 感 审 读 法 彭尚炯在执教该文时,“注意挖掘内在的美 学 因 素 ,引 领 学 生 进 入 审 美 的 境 界 ”,教 学 过 程 为:通过分析“愁”字字形(愁人心上秋)和引用 与秋愁有关的古诗词导入课文, 营造审美艺术 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欣赏 (欣赏课文中的 五幅写景画面、学生朗读片段、交流审美感受) →教师点拨, 升华学生审美感受 (点拨并提问 “作者为何要插入对牵牛花花色的赏评”“作者 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要 作细腻的描述, 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 适 当 补 充 背 景 知 识 )。 輥 輴 訛 彭老师这种教法关注了学生的审美活动,也 很能体现本文作为一篇美文的内在价值。 这种教 法的难点在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本文内在的悲凉 之美,重点则在于如何针对学生的朗读、交流给予 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 就教学内容看,这一设计 关注了文章的主体内容, 但对文章首尾的抒情和 比较衬托则未加关注,其实,这部分内容也有着丰 富的审美因素和情感内涵可供品赏。 2.对 话 生 成 法 连中国执教该文时采用了师生对话、 动态 生成的方法。 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首先要求学
三、我的教法 我曾采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教学 《故都的 秋》,选择的比较对象是作者在同一时期写的 写景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 教学步骤如下: 首先,学生整体感知两篇文章,初步把握两文 的内容和写法;其次,学生自主选择比较点, 围绕该比较点细致品读原文, 在文中找出相 应根据,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教师亦可根据 学情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比较点); 再次, 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追问点拨;最 后,师生汇总比较结果,归纳郁达夫写景散文 的特点。 附:比较鉴赏简表(表中《故》指《故都的 秋》,《江》指《江南的冬景》)
下北平的秋天……在本质上, 这是他对中国历 史的深刻体认,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对理想 主 义 与 浪 漫 精 神 的 执 著 守 望 …… 它 传 达 了 郁 达 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 ”⑤
梁平则持“生命之‘秋’”说。 他从南北之秋 的对比分析入手,认为《故都的秋》从“文思”看, 表现的“不是两种秋天,而是两种生命形态”;从 “主题”看,“不是向往故都之秋,而是向往如秋 的厚重人生”,“无论是故都之秋还是南国之秋, 只是作者借以感发生命的媒介, 它们本身并不 是文章的终点和主旨。 文章的最高意味在于,通 过故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象征性地表明 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并选择、赞美像故都之 秋一样‘清、静、悲凉’的生命形态”。 ⑥
52 备课·设计
名 作 述 评 /rbhz@163.com
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 生态度的“秋”。
2.感 情 基 调 :欢 喜 、清 静 ,还 是 悲 凉 ? 关于本文的感情基调, 多数人认为是 “悲 凉”。 对此,徐西前、赵文峰结合文本内容作了细 致分析:“写槐写蕊,首着一‘落’字。 写蝉写声, 首着一‘衰’字。 写雨写人,首着一‘叹’字。 写树 写枣 ,首 着 一 ‘风 ’字 。 故 都 之 秋 ,天 上 地 上 ,无 论 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 者的悲鸣,从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 ”⑧ 而朱晓芳则对郁达夫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 “无限眷恋与满心欢喜”进行了剖析:对生命“发乎 浓情的眷恋,使得郁达夫对于秋景、秋色产生了别 样的眼光,这眼光里分明闪烁着无限的欢喜”。 ⑨ 此外,还有人持“清静说”。 钱虹认为“‘清’ 与 ‘静 ’,正 是 解 读 与 领 悟 《故 都 的 秋 》的 奥 妙 所 在”,文章表现了“作者渴慕清净安宁、远避纷争 嘈 杂 的 ‘秋 士 ’心 态 ”,“一 种 完 全 宁 静 松 弛 甚 至 不无闲适的心态”。 ⑩ 我赞同“悲凉说”。 因为作品的感情基调是 可以通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 倾向来认识的。 那么,对故都的秋,作者是赞美 还是感伤哀怜呢? 对此,教参说:“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 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 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輥 輯 訛这 是 一 种较为中庸的观点,但有值得商榷之处:在一种 “忧郁、孤独”的心境中,作者怎么去“赞美”故都 的自然风物呢? 比如,我们能说韦应物写“独怜 幽草涧边生”是在赞美涧边幽草吗? 情从景出, 如果我们切实关注一下文中细腻描写的那些景 象— —— 牵 牛 花 的 蓝 朵 、尖 细 且 长 的 秋 草 、槐 树 落 蕊 、秋 蝉 残 声 、 息 列 索 落 的 雨 声 …… 这 些 景 象 , 显然跟“赞美”一词没有多少关联。 正如陈日亮 所 说 :“在 《故 都 的 秋 里 》,作 者 何 尝 对 种 种 衰 亡 的生命有过赞美与歌颂? ……他只是在抒写对 秋的悲凉的主观感受, 表现他作为一个文人的 审 美 自 觉 。 ”輥輰訛 所以,作者在文中所刻意表现的“种种衰亡的
2013 . 6
Leabharlann Baidu
《故都的秋》解读综述及教法举隅
■ 高冰峰
1934 年 7 月 , 郁 达 夫 挈 妇 将 雏 从 杭 州 上 青 岛 ,8 月 去 了 北 平 。 在 催 稿 的 情 况 下 ,他 于 17 日 晨起后随即写下了《故都的秋》。①该文虽为急就 章,但堪称现代散文经典名篇,长期以来都被选 作中学语文教材。
生命” 正好显示了作者对生命满怀感伤与哀怜的 情感态度,并由此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对比之下,“欢喜说” 也许是受了作者在首尾两段 中所抒发的“眷恋与向往”之情的误导,而“清静 说”则未能触及文本与作者心灵的深处。
3.悲 凉 美 的 来 源 :传 统 情 结 、身 世 性 格 ,还 是创作背景?
关于传统情结,孙绍振认为“郁达夫式的悲 秋 ,固 然 有 中 国 文 人 传 统 的 血 脉 ”,然 而 ,“历 代 秋 的 主 题 …… 都 是 把 秋 愁 当 作 一 种 人 生 的 悲 苦 来 抒 写 的 ”,“在 郁 达 夫 的 《 故 都 的 秋 》 中 , 传 统 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那就是秋天 的悲凉、 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世 人沉浸在其中, 并没有什么悲苦, 而是一种人 生 的 享 受 ” 。 輥 輱 訛 孙 先 生 这 一 见 解 是 很 敏 锐 的 , 但 用 “享受” 一类的词来描述郁达夫的秋心是否 恰当呢? 当作者坐在那一椽破屋中, 静对满院 的落花, 耳听秋蝉的哀鸣, 此时他心中更多的 应该是生命的哀感吧。 时世的艰难、 半生的沧 桑、 人事的流逝, 都足以让他在这秋日的景况 中唏嘘感慨、顾影自伤。 所以,我认为就悲秋情 结而言, 郁达夫有着对传统的变异, 更有着对 传统的皈依。
关于创作背景,张贺指出:形成本文悲凉美
备课·设计 53
2013 . 6
的“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特别 是 爱 子 龙 儿 的 夭 折 给 他 打 击 非 常 之 大 ” (1926 年 6 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 都 北 平 ,在 19 世 纪 末 卷 起 的 历 史 风 云 中 却 越 来 越显得衰老颓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 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 留下的都是 悲 伤 的 印 记 ”。 輥輳訛
生“以‘诵读’和‘品味语言’为媒介,结合自己有 关秋天的生命体验,在最感兴味的地方,谈谈在 作者笔下感受到了怎样的一个真切的秋天? ”。 围绕这一问题, 学生先后交流了对陶然亭芦花 之漂泊、钓鱼台柳影之孤瘦、秋天虫唱之凄婉、 玉泉夜月之清寒、潭柘寺钟声之清寂的感受,顺 次得出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在此基 础上结合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品读南国之秋与 北国之秋的差异;随后,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品味 槐树落蕊一节文字, 通过师生对话从中读出秋 之令人寂寥与伤感; 接着师生模仿闲人雨后斜 桥对话一节, 细细体味其中所蕴含的秋意与人 事沧桑感慨;最后,学生交流品读第三段所得的 悲凉感受,师生在此基础上探究得出“生命的昂 扬蓬勃是一种美,生命的悲凉陨落也是一种美” 这 一 结 论 。 輥 輵 訛
关于身世性格, 笔者曾撰文论及:“从身世 看 ,‘郁 达 夫 三 岁 丧 父 ,家 道 衰 贫 ’,后 来 又 经 两 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先后目睹了晚 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白色 恐怖的威慑,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 宪兵秘密杀害。 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从性格 看, 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忧伤孤 独的性格,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 他少年时代就 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 日本十年留学生活, 使郁达夫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 由 此 而 来 的 自 卑 感 。 回 国 后 , 他 说 : ‘1923 年 的 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 的志趣, 也使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 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 题 辞 》 )輥 輲 訛
然而, 多年来围绕此文的探讨与争论从未 停歇,见仁见智。 这足以证明此文有着多重魅力 和丰富内涵,为了更好地发掘其教学价值,本文 试就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做一梳理,请 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故都的秋》文本解读综述 1.表 现 对 象 :故 都 之 “秋 ”、郁 氏 之 “秋 ”、文 化之“秋”,还是生命之“秋”? 关于本文的表现对象, 钱理群曾说:“郁达 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深知其‘味’的文化 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体验)北京的秋天, 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 了真正的‘北京文化’(在他的笔下,‘北京人’对 待自然、生活的品尝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欣 赏者与表现者。 ”②也就是说钱先生认为此文的 价值在于更多地表现了故都之“秋”。 这种看法 可称为“故都说”。 陈日亮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融进了太多 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故都的秋,与 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的, 不如说是专属于郁 达夫的,全然只是郁达夫的秋”③。 这一说法则是 “郁氏说”。 “文化说”。 易前良认为,《故都的秋》“是从 数千年传统文化里流出的陈年佳酿”,“《故都的 秋》 最能打动我的就是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悠悠的态度, 以及由此而流露出的深切苍凉 颓唐的美”。 ④肖震山也持此说:“郁达夫散文笔
以上四种说法,“故都说”与“文化说”可为 一类, 侧重于对文本内容客观性的分析;“郁氏 说”与“生命说”又可为一类,侧重于对作者主观 性的体悟。
要解决这些分歧,我认为,首先应该尊重本 文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的根本属性, 即作者 是通过写故都及其文化之“秋”来抒发其主观感 受、表现其人生态度的。 郁达夫作品的风格,正 如温儒敏所言,“郁达夫别具一种生活的 ‘吟味 力 ’,他 以 自 身 体 验 乃 至 个 性 、气 质 去 咀 嚼 漱 涤 万物,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产生情感交流。 所以他 笔下的景致,与其说是自然景物客观的拍照,不 如说是抹上了主观色彩的风景画”⑦。 也就是说, 他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个性特点和抒情色彩。 而文本所叙写的主要是院落、槐树、秋花、秋雨 等寻常秋色, 但其间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主观感 受— —— 悲 凉 。
连老师的教法妙处在于:首先,设计了一个有 效的问题, 结合生活体验谈阅读感受的做法能让 学生有话可说;其次,注重语言品味、诵读体味的 教法很适合本文文辞优美、 情感深沉的特点;此 外, 在对话中有效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美学特质进 行的探究则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丰富了学生 的审美体验,也解决了本文解读的一个难点。 这种 教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但对教师的教学 功底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侧重, 主要是从文本之 外来探讨悲凉美的来源。 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不 妨采用综合法: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 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 作背景也有关。
二、教法举隅 《故都的秋》是深受语文教师喜爱的一篇文 章,该文的教学设计也非常多。 在此我挑选了两 种较有代表性的教法作一简介。 1.美 感 审 读 法 彭尚炯在执教该文时,“注意挖掘内在的美 学 因 素 ,引 领 学 生 进 入 审 美 的 境 界 ”,教 学 过 程 为:通过分析“愁”字字形(愁人心上秋)和引用 与秋愁有关的古诗词导入课文, 营造审美艺术 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欣赏 (欣赏课文中的 五幅写景画面、学生朗读片段、交流审美感受) →教师点拨, 升华学生审美感受 (点拨并提问 “作者为何要插入对牵牛花花色的赏评”“作者 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要 作细腻的描述, 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 适 当 补 充 背 景 知 识 )。 輥 輴 訛 彭老师这种教法关注了学生的审美活动,也 很能体现本文作为一篇美文的内在价值。 这种教 法的难点在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本文内在的悲凉 之美,重点则在于如何针对学生的朗读、交流给予 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 就教学内容看,这一设计 关注了文章的主体内容, 但对文章首尾的抒情和 比较衬托则未加关注,其实,这部分内容也有着丰 富的审美因素和情感内涵可供品赏。 2.对 话 生 成 法 连中国执教该文时采用了师生对话、 动态 生成的方法。 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首先要求学
三、我的教法 我曾采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教学 《故都的 秋》,选择的比较对象是作者在同一时期写的 写景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 教学步骤如下: 首先,学生整体感知两篇文章,初步把握两文 的内容和写法;其次,学生自主选择比较点, 围绕该比较点细致品读原文, 在文中找出相 应根据,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教师亦可根据 学情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比较点); 再次, 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追问点拨;最 后,师生汇总比较结果,归纳郁达夫写景散文 的特点。 附:比较鉴赏简表(表中《故》指《故都的 秋》,《江》指《江南的冬景》)
下北平的秋天……在本质上, 这是他对中国历 史的深刻体认,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对理想 主 义 与 浪 漫 精 神 的 执 著 守 望 …… 它 传 达 了 郁 达 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 ”⑤
梁平则持“生命之‘秋’”说。 他从南北之秋 的对比分析入手,认为《故都的秋》从“文思”看, 表现的“不是两种秋天,而是两种生命形态”;从 “主题”看,“不是向往故都之秋,而是向往如秋 的厚重人生”,“无论是故都之秋还是南国之秋, 只是作者借以感发生命的媒介, 它们本身并不 是文章的终点和主旨。 文章的最高意味在于,通 过故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象征性地表明 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并选择、赞美像故都之 秋一样‘清、静、悲凉’的生命形态”。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