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激振荡

∙分享

∙复制地址

∙转播到微博

∙..赞赞取消赞

转载自SunMan烈焰 2011年10月10日 17:25 阅读(0)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字体:中▼

o小

o中

o大

∙更多▼

o设置置顶

o权限设置

o推荐日志

o转为私密日志∙删除

∙编辑

如果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不加输入信号,输出端仍有一定的幅值和频率的输出信号,这种现象叫做自激振荡。

产生自激振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幅度平衡条件|AF|=1

2、相位平衡条件φA+φF=±2nπ(n=0,1,2,3···)

同时起振必须满足|AF|略大于1的起振条件

基本放大电路必须由多级放大电路构成,以实现很高的开环放大倍数,然而在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加负反馈,信号的相位移动可能使负反馈放大电路工作不稳定,产生自激振荡。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根本原因是AF (环路放大倍数)附加相移.

单级和两级放大电路是稳定的,而三级或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只要有一定的反馈深度,就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因为在低频段和高频段可以分别找出一个满足相移为180度的频率(满足相位条件),此时如果满足幅值条件|AF|=1,则将产生自激振荡。因此对三级及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必须采用校正措施来破坏自激振荡,达到电路稳定工作目的。

可以采用频率补偿(又称相位补偿)的方法,消除自激振荡。

常用补偿方法有:一、滞后补偿(电容滞后补偿、RC滞后补偿和密勒效应补偿);

二、超前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