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装置气密性检验.2021完整版PPT
适量的水,将导管出口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 将装置组装好后,从长颈漏斗向装置中注水,当长颈漏斗末端浸入液面后,将注射器与导管连接好。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直到球形漏斗液面高于启普发生器液
巾捂烧瓶底部,看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 面,做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
一、装置连接好后,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 握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 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上升一 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 热胀冷缩)
二、将装置组装好后,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从长 颈漏斗向装置中注水。当长颈漏斗内液面与锥形 瓶内液面存在高度差时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 高度差不变,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原理:压强差)
装置气密性检验
如图,将导管出口伸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试 管底部,看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 移开
手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 形成水柱。若捂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或毛巾, 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连接好装置,向B、C、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 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圆底烧瓶底 部,若B、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B、C、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则说明气密性 良好。
将装置组装好后,从长颈漏斗 向装置中注水,当长颈漏斗末 端浸入液面后,将注射器与导 管连接好。如果向右拉注射 器的活塞,在长颈漏斗末端有 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 良好。
(如果向左推注射器的活塞,在长颈漏斗内形成 一段水柱,也可以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如图二,检验其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弹簧夹, 在量气管里注入水,使装置左右两边形成液面 差,一段时间后,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 气密性良好。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直到球形漏斗液面高于启普发生器液
巾捂烧瓶底部,看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 面,做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
一、装置连接好后,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 握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 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上升一 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 热胀冷缩)
二、将装置组装好后,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从长 颈漏斗向装置中注水。当长颈漏斗内液面与锥形 瓶内液面存在高度差时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 高度差不变,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原理:压强差)
装置气密性检验
如图,将导管出口伸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试 管底部,看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 移开
手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 形成水柱。若捂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或毛巾, 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连接好装置,向B、C、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 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圆底烧瓶底 部,若B、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B、C、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则说明气密性 良好。
将装置组装好后,从长颈漏斗 向装置中注水,当长颈漏斗末 端浸入液面后,将注射器与导 管连接好。如果向右拉注射 器的活塞,在长颈漏斗末端有 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 良好。
(如果向左推注射器的活塞,在长颈漏斗内形成 一段水柱,也可以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如图二,检验其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弹簧夹, 在量气管里注入水,使装置左右两边形成液面 差,一段时间后,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 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PPT课件 图文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长颈漏斗与锥形瓶 注水法:通过注入水缩小气体体积增大压强。
夹紧弹簧夹,从长颈 漏斗处加水至浸没漏 斗导管口,若导管下 端形成一段水柱,一 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锥形瓶+注射器
抽气或吹气法:
1、先从长颈漏斗往锥形瓶内倒入 一定量的水,至淹没长颈漏斗下 端,导管上连接一个针筒。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 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气体受热膨胀法: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内部压强。
如图,这是初中化学中最简易的气体发生装 置,该实验装置由试管、烧杯和带胶塞的导 管组成。
。。。。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掌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移 开手掌后,导管末端有水上升形成稳定水柱不下落,证明装置不漏气。
用分液漏斗代替了长颈漏斗。因 为分液漏斗上有一个活塞,关上 活塞就可以防止气体从漏斗中逸 出。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 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 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各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一、原理
使装置内与外界产生压强差,再通过液面的变化或有无气泡产生来判 断装置的气密性。
2、往外拉活塞,若长颈漏斗末端冒出气泡 , 则装置气一段稳 定的水柱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打开止水夹,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从长颈漏斗中注水使 其下端液封,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 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下端液 封,然后再将导管一端接上注射器,把注射 器活塞往外拉,若有气泡均匀产生,说明气 密性良好。或往里推,并保持压强不变,若 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第44讲-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和量气装置的应用(课件)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 , 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
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知识重构
(8)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 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 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 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 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模型建构
(1)直接测量法 如图 A、B、C、D、E 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 装置可先通过调节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 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 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 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 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液体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模型建构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 a.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b.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c.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模型建构
气体体积的测定 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也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 (二者体积值相等)。
知识重构
装置气密性检验规范的书写格式:
(1)形成密闭系统:(加水液封或关闭活塞、夹好止水夹) (2)操作方法: (增大或减小体系内的压强) (3)实验现象:(出现液面差,并保持稳定) (4)结论:(则气密性良好或不好)
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知识重构
(8)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 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 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 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 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模型建构
(1)直接测量法 如图 A、B、C、D、E 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 装置可先通过调节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 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 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 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 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液体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模型建构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 a.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b.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c.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模型建构
气体体积的测定 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也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 (二者体积值相等)。
知识重构
装置气密性检验规范的书写格式:
(1)形成密闭系统:(加水液封或关闭活塞、夹好止水夹) (2)操作方法: (增大或减小体系内的压强) (3)实验现象:(出现液面差,并保持稳定) (4)结论:(则气密性良好或不好)
常见装置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一:基本方法
1、热胀冷缩法: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或热毛巾捂,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手松开水会倒吸形成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水压法:往容器内加水,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明气密性
良好。
3、吹气法:使用针筒往封闭容器内吹气或抽气,观察水柱
形成或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
二、基本步骤
1、形成封闭出口。(装置先密封是关键) 2、采用热胀冷缩法、水压法、吹气法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常见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实例:
采用热胀冷缩法: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圆底烧瓶若有气泡冒出,松 开手后水倒吸形成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采用水压法: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往漏斗内加水,再用弹簧夹夹住导管封闭装置,继续 往漏斗内加水,若观察到液面稳定不下降,说明装置秘密性良好。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先在U形管中加一定量的水,再连接好整套 装置,然后向上提右边管(乙管),形成稳 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2019年福州二检
关闭活塞,把干燥管底部伸入水中, 管内水面不上升,则说明不漏气。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如何检查装置于 气密性呢?
2019年厦门二检
向下推其中一个注射器活塞,另一注射器活塞会向外移动,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先从右管加水至两边液面相平,夹上止水夹, 再从右管加水,观察到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 明气密性良好。
热胀冷缩法:夹上止水夹,干燥管下端放入 水中,用手捂住干燥管,若有气泡说明气密 性良好。
水压法,夹上止水夹,干燥管下端放入水中,观察管内液 面低于管外液面,说明气密性良好。
1、热胀冷缩法: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或热毛巾捂,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手松开水会倒吸形成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水压法:往容器内加水,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明气密性
良好。
3、吹气法:使用针筒往封闭容器内吹气或抽气,观察水柱
形成或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
二、基本步骤
1、形成封闭出口。(装置先密封是关键) 2、采用热胀冷缩法、水压法、吹气法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常见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实例:
采用热胀冷缩法: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圆底烧瓶若有气泡冒出,松 开手后水倒吸形成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采用水压法: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往漏斗内加水,再用弹簧夹夹住导管封闭装置,继续 往漏斗内加水,若观察到液面稳定不下降,说明装置秘密性良好。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先在U形管中加一定量的水,再连接好整套 装置,然后向上提右边管(乙管),形成稳 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2019年福州二检
关闭活塞,把干燥管底部伸入水中, 管内水面不上升,则说明不漏气。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如何检查装置于 气密性呢?
2019年厦门二检
向下推其中一个注射器活塞,另一注射器活塞会向外移动,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先从右管加水至两边液面相平,夹上止水夹, 再从右管加水,观察到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 明气密性良好。
热胀冷缩法:夹上止水夹,干燥管下端放入 水中,用手捂住干燥管,若有气泡说明气密 性良好。
水压法,夹上止水夹,干燥管下端放入水中,观察管内液 面低于管外液面,说明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用针筒向外抽气,一段 时间后松开手,针筒回到 原来位置,则说明该装置 气密性良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 ①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体系 ②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 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
二、基本方法: 1、加热法: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内部压强。 2、注水法:通过注入水缩小气体体积增大压强 3、充气或抽气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装置内气体的量增 大或减小压强。 三、基本步骤:
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
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 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
检查量气装置气密性的
弹簧夹
量气管
方法是:连接好装置,
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
镀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水,若观察到 ,
铁皮
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
良好。
量气管中液面与左边液面形成高度差,一 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不变
M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 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撤去酒 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 的气密性良好。
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将活塞关闭后,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 用手指堵住装置D的导管口,打开活塞,若 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分液漏斗内的液面几 乎不下降(合理答案均可)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紧 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 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如果装置体积较大,用手捂住后 气泡不明显,可用 酒精灯微微加热, 导管口有大量气泡(此时不能说明气 密性良好,因为气体受热膨胀的程度 较大),停止加热后,导管口出现水 柱,说明气密性好
装置气密性检查专题课件 (24张PPT)
练习1:判断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 漏气的是( D )
练习2: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的是( A )
A
B
C
D
练习3:仅用下列装置,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 是( C )
练习4:(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
塞子
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
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图㈠装置 活塞
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
1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甲是科学
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请写
出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
。
组装好装置,打开止水 夹,将导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用手捂住集气瓶,如果导管 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内形 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表明 装置不漏气。
11.注射器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1.先打开活塞K,吸入部分空气 关闭活塞K,记下刻度,
2.然后推或拉注射器活塞, 3.若松手注射器活塞复原, 4.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2.怎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都可行吗?怎么操作? A
检查气密性
B
长颈漏斗内与试管内有稳定液面高度差,说明试 管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即装置不漏气。
5.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2)关闭图B装置中弹簧夹a 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b, 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 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 是否漏气?(填“漏气”、 “不漏气”或“无法确 定”) 无__法__确_定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
”的结论。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
方法是否可行? 否 (填“是”
量气管PPT课件
⑤待温度降至室温时,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 49mL; ⑥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4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
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面相平,关闭活塞, 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面高度差______(填“改变”或 “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面刻度之前,需进 行的操作是______; (4)计算此Al-Fe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 数点后3位);______; [实验反思]: (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过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B.没有冷却 至室温就开始读数 C.装置漏气.
[查阅资料]: 1、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生成H2,反应中对 应关系为2Al~3H2,Fe和NaOH溶液不反应; 2、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近似为0.090g·L-1.
3
[实验步骤]: ①______; ②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
③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5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 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
11使用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调节两管液面相平度或以上记录刻度1进行实验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次调节两管液面相平记录刻度2221
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1:向玻璃管中加 入适量水,若能形成稳 定的液面差,则说明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上(下)移 动量气管,若能形成稳 定的液面差,则说明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5源自61使用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
③调节两管液面相平, 并保证液面在“0”刻 度或以上,记录刻度1 ④进行实验
⑤待反应结束,装置 冷却到室温后,再次 调节两管液面相平, 记录刻度2
4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
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面相平,关闭活塞, 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面高度差______(填“改变”或 “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面刻度之前,需进 行的操作是______; (4)计算此Al-Fe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 数点后3位);______; [实验反思]: (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过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B.没有冷却 至室温就开始读数 C.装置漏气.
[查阅资料]: 1、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生成H2,反应中对 应关系为2Al~3H2,Fe和NaOH溶液不反应; 2、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近似为0.090g·L-1.
3
[实验步骤]: ①______; ②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
③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5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 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
11使用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调节两管液面相平度或以上记录刻度1进行实验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次调节两管液面相平记录刻度2221
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1:向玻璃管中加 入适量水,若能形成稳 定的液面差,则说明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上(下)移 动量气管,若能形成稳 定的液面差,则说明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5源自61使用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
③调节两管液面相平, 并保证液面在“0”刻 度或以上,记录刻度1 ④进行实验
⑤待反应结束,装置 冷却到室温后,再次 调节两管液面相平, 记录刻度2
防倒吸装置和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 方法2:先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使 长颈漏斗下段形成液封,将导管的另一端放 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 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 方法:向B、D中加水,使B中长颈漏斗下 端、D中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 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 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长颈漏斗下端出口 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在今年山东理综的试卷第30题,考了一个防倒吸装置,是用来回收氨气的,其中,第 四个装置:有多孔球泡。 我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个防倒吸装置,但正确答案没有选。
我想知道为什么
• 倒吸是因为有些气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水后 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这样溶 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影响实验。所以防倒 吸装置的关键是可以化解这种负压,使得装置 内外压强相等。 那个多孔球泡能不能达到这样 的效果呢?它可以增加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 加快溶解,但是不能化解内外压强差,所以不 选它。
•
•
方案中的A、E、H不能防止倒吸。
• 从装置的简约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 面的审美思考来看,使用G装置最好!
• 防倒吸用个漏斗倒扣就好了。 漏斗倒扣在溶液上,如果发生倒吸,溶液进入漏斗,由于漏 斗的容积比较大,溶液就会离开原来的液面,然后由于重力 的作用,就会落回。就防止了倒吸。
在导气管的末端连接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使倒吸上来的液体 不至于通过容器进入到容器后的导气管中去就行了。所以除 了选择像漏斗这样的大体积容器之外,还要注意漏斗放在烧 杯中的位置,不能深入太多,只要漏斗面和液面接触就行了
防倒吸视频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 在高考及平时的化学测试中,装置气密性检 查问题是考察热点,也是同学学习的薄弱环节。 主要有哪几类检查方法呢?
• 方法:向B、D中加水,使B中长颈漏斗下 端、D中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 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 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长颈漏斗下端出口 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在今年山东理综的试卷第30题,考了一个防倒吸装置,是用来回收氨气的,其中,第 四个装置:有多孔球泡。 我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个防倒吸装置,但正确答案没有选。
我想知道为什么
• 倒吸是因为有些气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水后 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这样溶 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影响实验。所以防倒 吸装置的关键是可以化解这种负压,使得装置 内外压强相等。 那个多孔球泡能不能达到这样 的效果呢?它可以增加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 加快溶解,但是不能化解内外压强差,所以不 选它。
•
•
方案中的A、E、H不能防止倒吸。
• 从装置的简约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 面的审美思考来看,使用G装置最好!
• 防倒吸用个漏斗倒扣就好了。 漏斗倒扣在溶液上,如果发生倒吸,溶液进入漏斗,由于漏 斗的容积比较大,溶液就会离开原来的液面,然后由于重力 的作用,就会落回。就防止了倒吸。
在导气管的末端连接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使倒吸上来的液体 不至于通过容器进入到容器后的导气管中去就行了。所以除 了选择像漏斗这样的大体积容器之外,还要注意漏斗放在烧 杯中的位置,不能深入太多,只要漏斗面和液面接触就行了
防倒吸视频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 在高考及平时的化学测试中,装置气密性检 查问题是考察热点,也是同学学习的薄弱环节。 主要有哪几类检查方法呢?
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PPT课件 人教版
知识应用: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思路: ① 制造密闭体系 ② 制造气压差
知识应用:
如图所示,分别推拉注射器活塞,各出现什 么现象,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长颈漏斗下端 有液柱上升
长颈漏斗下 端冒气泡
知识应用: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思路: ① 制造密闭体系 ② 制造气压差
问题解决: 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一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 过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 分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 诉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 十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挖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 最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 是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 篇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 差不多了。一直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 了,我三天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 看书,在任意两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同伴的钦佩。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 我的情绪越来越焦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更可怕的是,我的工作量明明 成倍地递增。我开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该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否达到实验目 的?为什么?
ppt课件
15
20题
•1.目的是什么? •2.原理如何? •3.A中的反应物能否是碳酸钠或
NaHCO3 4.F中收满气体后的操作
ppt课件
16
4.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思 路 5. 三位同学的实验结论能否达到实验目
的?理由如何?
规范: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气
干扰实验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21题
• 1.锥形瓶中发生了哪些反应?所有反 应是否都一定能发生?
• 2.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可能? 选择最少种数试剂证明.
6
巩固练习: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
加热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端用一导管连 接并将末端入水
注水法:将装置右端与橡皮管连接并用止水夹夹住,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里加水至不再流下,静置,液
柱高度不变
ppt课件
7
气密性检查: 走近2014高考
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
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
检验装置气密性 的方法
ppt课件
3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以下答案是否正确:
1.微热锥形瓶,若烧杯中的导管
末端的气泡产生,停止加热,有
水柱形成,说明…….
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
的活塞,若一段时间后水不再
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关闭弹簧夹,往漏斗中加水,
若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流下,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变 ,证明…….
ppt课件
8
反思:9月3号练习 21题(1)
ppt课件
9
变式练习一
ppt课件
10
巩固变式练习二
• 步步高大一轮P42 8T
ppt课件
11
答题模板
• 密封 • 变压 • 现象 • 结论
ppt课件
12
题22 思维导引
1.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用方程式表达反应的原理.(通读全题) 3.浸液棉花的作用?
ppt课件
4
基础回顾二
• 准确简炼的语言叙述:检 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 加水至形成一段液注,静置 一段时间,若高度差不变,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ppt课件
5
归纳总结:装置气密性检查
• 答题思路:
密封 增压 现象 结论 增压方法:
(1)加热法 (2)注水法
常见方法 长颈漏斗
ppt课件
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ppt课件
1
学习目 标
1.通过回顾检测简单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 (1)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答题的能力 (2)总结归纳气密性检查原理,方法
2.通过巩固及拓展练习加深对气密性基本 原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3. 通过对各种类型题的练习进一步体验
气密性检测方法的做题思路.
ppt课件
2
基础回顾一
•准确简炼的语言叙述:
ppt课件
15
20题
•1.目的是什么? •2.原理如何? •3.A中的反应物能否是碳酸钠或
NaHCO3 4.F中收满气体后的操作
ppt课件
16
4.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思 路 5. 三位同学的实验结论能否达到实验目
的?理由如何?
规范: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气
干扰实验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21题
• 1.锥形瓶中发生了哪些反应?所有反 应是否都一定能发生?
• 2.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可能? 选择最少种数试剂证明.
6
巩固练习: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
加热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端用一导管连 接并将末端入水
注水法:将装置右端与橡皮管连接并用止水夹夹住,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里加水至不再流下,静置,液
柱高度不变
ppt课件
7
气密性检查: 走近2014高考
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
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
检验装置气密性 的方法
ppt课件
3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以下答案是否正确:
1.微热锥形瓶,若烧杯中的导管
末端的气泡产生,停止加热,有
水柱形成,说明…….
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
的活塞,若一段时间后水不再
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关闭弹簧夹,往漏斗中加水,
若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流下,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变 ,证明…….
ppt课件
8
反思:9月3号练习 21题(1)
ppt课件
9
变式练习一
ppt课件
10
巩固变式练习二
• 步步高大一轮P42 8T
ppt课件
11
答题模板
• 密封 • 变压 • 现象 • 结论
ppt课件
12
题22 思维导引
1.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用方程式表达反应的原理.(通读全题) 3.浸液棉花的作用?
ppt课件
4
基础回顾二
• 准确简炼的语言叙述:检 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 加水至形成一段液注,静置 一段时间,若高度差不变,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ppt课件
5
归纳总结:装置气密性检查
• 答题思路:
密封 增压 现象 结论 增压方法:
(1)加热法 (2)注水法
常见方法 长颈漏斗
ppt课件
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ppt课件
1
学习目 标
1.通过回顾检测简单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 (1)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答题的能力 (2)总结归纳气密性检查原理,方法
2.通过巩固及拓展练习加深对气密性基本 原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3. 通过对各种类型题的练习进一步体验
气密性检测方法的做题思路.
ppt课件
2
基础回顾一
•准确简炼的语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