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机器人发展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机器人发展现状

新乡学院王辉

关键词:焊接机器人、微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发展、现状。

1焊接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当前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十分活跃。工业机器人先后经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机器人、第二代离线编程机器人,到现在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三个过程。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焊缝跟踪技术、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专用弧焊电源技术、焊接机器人系统仿

真技术、遥控焊接技术等七个方面

1.1焊缝跟踪技术的研究

国内外焊接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焊接机器人;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感器一般分为三类:并列双丝电弧传感器、摆动电弧传感器、旋转式扫描电弧传感器,其中旋转电弧传感器比前两者的偏差检测灵敏度高,控制性能较好。光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红外、光电、激光、视觉、光谱和光纤式,光学传感器的研究又以视觉传感器为主,视觉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量大,结合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最新技术,大大增强弧焊机器人的外部适应能力。激光跟踪传感器具有优越的性能,成为最有前途、发展最快的焊接传感器。

1.2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

针对弧焊应用,自动编程技术可以表述为在编程各阶段中,能够辅助编程者完成独立的、具有一定实施目的和结果的编程任务的技术,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编程质量和效率高等特点。离线编程技术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全自动编程,即只需输入工件的模型,离线编程系统中的专家系统会自动制定相应的工艺过程,

并最终生成整个加工过程的机器人程序。目前,还不能实现全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1.3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

多机器人系统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由若干个机器人通过合作与协调组合成一体的系统。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多机器人合作与多机器人协调。当给定多机器人系统某项任务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多个机器人去完成任务,如何将总体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机器人即机器人之间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当以某种机制确定了各自任务与关系后,问题变为如何保持机器人间的运动协调一致,即多机器人协调。对于由紧耦合子任务组成的复杂任务而言,协调问题尤其突出。智能体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力的工具,多智能体系统是研究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中,各个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智能子系统之间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或多个控制作业任务的技术。多机器人焊接的协调控制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

1.4专用弧焊电源的研究

一般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焊、MAG焊、CO焊)或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TIG、等离子弧焊)方法,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电源主要使用晶闸管电源与逆变电源。近年来,弧焊逆变器的技术已趋于成熟,机器人用的专用弧焊逆变电源大多为单片微机控制的晶体管式弧焊逆变器,并配以精细的波形控制和模糊控制技术,工作频率在20~50kHz,最高的可达200kHz,焊接系统具有十分优良的动特性,非常适合机器人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电源,如适合铝及其铝合金TIG焊的方波交流电源、带有专家系统的焊接电源等。目前,有一种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的焊接电源,可以更好保证焊缝熔宽和熔深的基本

一致,不仅焊缝表面美观,而且还能减少焊接缺陷。弧焊电源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其特点是焊接参数稳定,受网路电压波动、温升、元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小,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焊接质量稳定、成形良好。另外,利用DSP的快响应,可以通过主控制系统的指令精确控制逆变电源的输出,使之具有输出多种电流波形和弧压高速稳定调节的功能,适应多种焊接方法对电源的要求。

1.5仿真技术的研究

机器人在研制、设计和试验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运动学、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以及进行轨迹规划设计,而机器人又是多自由度、多连杆空间机构,其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十分复杂,计算难度和计算量都很大。若将机械手作为仿真对象,运用计算机图形技术与CAD技术和机器人学理论在计算机中形成几何图形,并用动画显示,然后对机器人的机构设计、运动学正反解分析、操作臂控制以及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障碍避让和碰撞干涉等诸多问题进行模拟仿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研发机械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6遥控焊接技术的研究

遥控焊接是指人在离开现场的安全环境中对焊接设备和焊接过程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从而完成完整的焊接工作。在核电站设备的维修、海洋工程建设以及未来的空间站建设中都要用到焊接,这些环境中的焊接工作不适合人类亲临现场,而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主焊接,因此需要采用遥控焊接技术。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对遥控焊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内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系统向大型、复杂、动态和开放方向发展的需要,国际机器人界都在加大科研力度,对机器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2微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微机器人学包括微型机器人和微动机器人[1]。两者相比,微动机器人技术发展较快,因为微动机器人的外形尺寸不必很小,它的大部分研究问题仍属宏观范畴。微动机器人系统是指末端工具在一个较小的工作空间(如mm尺度)内进行系统精度达到1~5μm或100 nm~1. 0μm的操作,被操作的主要对象是生物细胞、微电子元件、光纤等微观尺度的物体。该系统进行的操作是微细的,而装置本身并不是微型的,因此微动机器人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高倍频、高分辨率的显微视觉系统;对操作对象进行固定的作业平台及夹持设备;能够改变操作对象位姿的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手[2]。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外学者就已陆续研究出多种不同结构的微动机器人。在医疗应用领域,微机器人能有效地减轻病人在治疗时的痛苦,有极好的应用前景。2001年9月5日,世界第1台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伦敦研制成功[3],如图1所示。这台名叫“探路者”的机器人通过计算机控制,操作准确无误,可减轻病人在手术时的痛苦。德国PI公司也研制出用于脑部手术的微动机器人[4],如图2所示。美国纽约的ComellUniversity医学院已用微动机器人进行了动物的输精管手术实验。法国于1995年研制了一种医用管道微机器人,它的直径为1 cm,长度为3 cm,一端是可更换的头部装置。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制了一种主动内窥检查的微机器人,它的尾部带有电缆,其主体主要由支撑器和延展器组成,采用蚯蚓蠕动方式运动。意大利研制了用于结肠检查的携带主动内窥镜的微机器人,由母体、微型手臂、人机接口组成,母体由3个模块组成,其中2个模块起定位和支撑作用, 1个模块起伸缩作用。美国MIT生物仪器实验室研制了一台称作“纳米步行者”的3条腿无线微型机器人[3],可在亚原子级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它的每条腿由4个压电陶瓷电子管驱动,在连续运动时,还可以连续使用交替的三角形支撑,能够适应各种条件。图1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图2PI公司研制的脑部手术机器人美国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制出一种微型器蚂蚁[4],如图3所示。这个微小的蚂蚁体积只有16. 386 2 cm3,但是却集成了17个传感器,包括4个光敏元件、4个红外接收器、4个碰撞传感器、4个食物传感器和1个倾斜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