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请简述滑坡的防止措施。
请简述滑坡的防止措施。
滑坡是由于土地失稳而发生的地质灾害,对于山区和陡坡地区的
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减少滑坡的风险和危害,防止措施是必
不可少的。
首先是植被恢复。
在滑坡附近的土地上种植适当的植物,如灌木、乔木等可以防止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地的稳定性。
其次是建造护坡。
在有可能滑坡的地区,应该采取建造防护墙、
挡土墙和护坡等措施,来增强山体的稳定性。
此外,可以在滑坡附近
的地区铺设防滑网和排水设施,增强山体的排水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减轻滑坡负荷的措施。
例如,通过减少建
筑物和人口等可能加重滑坡的负荷,来减少对山体的损害。
总的来说,滑坡防止措施应该综合各种方案,以减轻滑坡发生的
风险和危害,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一、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1. 监测技术:滑坡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因此及早发现滑坡的迹象非常重要。
通过对滑坡周围环境和地形的监测,可以发现滑坡的异动,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常见的监测技术包括卫星遥感、GPS、激光雷达等。
2. 压实加固技术:滑坡的形成与土体的松散程度有关,因此压实加固是防治滑坡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增加土体的密度和抗剪强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的可能性。
常见的压实加固技术包括振动法、动力压实法、挤压桩法等。
3. 沉降控制技术:滑坡的发生与土体的沉降有关,因此控制土体的沉降也是防治滑坡的重要技术。
常见的沉降控制技术包括加固基础、垂直排水、水平排水等。
4. 填筑加固技术:填筑加固是一种常用的滑坡防治技术,其目的是加固土体并增加地形高度,从而减缓滑坡的运动。
常见的填筑加固技术包括导流填方、草皮覆盖、人工填筑等。
二、滑坡防治的处理方法1. 压实加固法:通过使用机械器械压实土体,可以增加土体密度,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控制滑坡的发生。
由于该方法一般需要进行局部开挖,因此成本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滑坡。
2. 补偿加固法:通过在滑坡上方建立混凝土墙或筏板桩,将土体后退的压力传递给深层土体,从而控制滑坡的发生。
由于该方法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型滑坡。
3. 防护建筑法:通过在滑坡下方建筑护坡墙、防护栏杆等设施,可以保护垂直于滑坡的建筑物不受滑坡危害。
该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型滑坡。
4. 稳定加固法:通过在滑坡上部采取钢丝网加固、喷砂加固等技术手段,增强土体的抗滑性能,从而实现滑坡的稳定。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滑坡。
综上所述,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非常多样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只有充分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滑坡的危害。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和滑坡灾害是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和具有较大危害的一种,针对这类灾害,应采取以下应急防治措施:
1. 加强预警和监测: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系统,利用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和技术,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们迅速转移。
2. 撤离和疏散:一旦发生崩塌滑坡灾害,应及时向可能受到威胁的居民发出警告,组织和引导他们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人员伤亡。
3. 封控危险区域:对于已经发生崩塌滑坡的区域,要立即封控危险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靠近,以免发生二次灾害。
4. 快速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挖掘被埋压的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5. 救援资金和物资保障:崩塌滑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常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复,应及时调拨救灾资金和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 疏散安置和灾后重建:对受灾的居民进行疏散安置,并及时组织相应的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房屋、基础设施和交通等。
7.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技能,掌握避险知识和技巧,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抗灾能力。
总之,及早预警、迅速撤离、快速救援和有效管理是崩塌滑坡灾害应急防治的关键措施,同时也要加强相关科技研究,提高预警能力和救援效率。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一、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工程治理方案。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滑坡原因分析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地震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滑坡的破坏机理中,常见的有岩土体的失稳和强度降低,或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
三、滑坡治理方法1. 变修地和增加支护变修地是指对滑坡处的地形进行调整,通过挖掘、填方等措施,减少局部地势的陡坡或洼地,使之变得平缓,并增加支护构筑物,以增强地面的稳定性。
2.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指通过排水井、排水管等措施,将地下水导流排除,以降低岩土体内部的水压,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
3.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采用荷载、抗拉材料等对岩土体进行加固,提高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4. 绿化植被通过植被植物,增加山体的抗蚀能力,减少雨水冲刷山体的机会,并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
5.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山体的位移、水位等参数,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地区因两年来强降雨,山地滑坡频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针对性地治理滑坡,当地政府制定了滑坡治理工程方案。
1. 首先对滑坡地区进行了土地调查和勘测,确定了滑坡地区分布情况和滑坡危险点。
2. 加强了滑坡地区的监测,建立了滑坡处的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地势变化和水位变化。
3. 通过变修地和增加支护的方式,对滑坡地区进行加固,并进行排水处理,将地下水及时导流。
4. 绿化植被化滑坡地区,增加地表覆盖,并防止雨水冲刷。
5. 实施土体加固工程,对滑坡处进行荷载和抗拉材料加固,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五、滑坡治理经验总结1. 滑坡治理需要科学论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2. 加强滑坡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简述滑坡的常见防治措施
简述滑坡的常见防治措施
滑坡是指地面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原因而发生的一种地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为了避免和减少滑坡对人类及其环境造成的影响,通常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1. 加固地质体:通过加固土体或石质体来提高地质体的稳定性,如加固土坡或石坡等。
2. 排水除湿:通过排除土体内部的积水和降低土体含水率来增强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3. 增加支撑:加强土体支撑来提高土体的抗滑能力,如加设护坡墙或钢筋网等。
4. 减轻荷载:减少土体上的荷载,从而减小其受力状态,如减少建筑物或车辆的重量。
5. 人工改善地貌:通过挖掘、填筑或植被覆盖等方式,改变地形地貌条件,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这些措施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实施。
同时,在预防和防治滑坡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和危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轻灾害的发生。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滑坡会给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伤害,其是地质灾害中较为常见的,因此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处理是尤为重要的。
本文对滑坡地质灾害和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滑坡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标签: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法;防治措施滑坡往往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越来越完善。
我们必须先要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并对加以分析,做好预防工作,并要综合考虑地质地形和周围环境状况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
一、滑坡概述(一)滑坡形成的过程滑坡的形成一般要经历蠕变阶段、蠕滑阶段、滑动阶段和停止阶段四个阶段。
1、蠕变阶段。
在滑坡形成初期,地表没有明显开裂变形的迹象,滑动面还没有形成,滑动面连带土体刚开始蠕变,并没有位移。
2、蠕滑阶段。
滑坡后缘弧型裂缝已开始形成,裂缝逐渐扩大并联通,滑动面从后缘、前缘逐渐向中间发育,滑动面并没有完全贯通。
到本阶段后期,滑动面上段有蠕滑变形,并没有整体位移变形。
3、滑动阶段。
后缘裂缝出现加速变形,滑动面已完全贯通,整体滑动开始。
由于滑动面上抗剪特性的不同,可能出现低速滑动、中速滑动和高速滑动。
4、滑动停止。
对中高速滑动而言经过一个滑动过程便进入停止滑动的相对稳定阶段,对低速滑动而言,滑动阶段与停止阶段间交叉进行,可能经历仅数天,甚至多达数年。
(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做好前期地质的勘察工作,未能避开大型的古老滑坡。
2、滑坡勘察技术水平不高,容易判断失误,导致治理工程的失败。
3、高边坡的数量较多,高度较大,又缺乏科学的预测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在施工之后出现了变形与滑坡。
4、治理方案上存在问题。
5、施工季节、程序和方法不科学,造成滑坡范围扩大或急剧滑动。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一)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的意义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可以引起改变斜坡外形和岩土的性质恶化,这些都是导致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浅析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和预测防治
浅析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和预测防治摘要: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过程或地质现象。
滑坡指的是依附于其内在软弱结构面(带)的地表边坡岩土体,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丧失了原来的平衡条件,而发生以整体或局部的位移的地质灾害现象。
滑坡灾害每年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同时还威胁当地受灾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一、滑坡的类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指的是地表土壤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滑移变形,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破坏的现象。
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防治滑坡地质灾害,以下将对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分类,并探讨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方法。
(1)滑坡成因分类1. 崩塌型滑坡:指土壤或岩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于失去内聚力而发生的大规模崩塌。
这种滑坡通常发生在陡坡或斜坡上。
,特征是滑坡体呈现出一个或多个坡面的崩塌形态。
崩塌型滑坡的滑动速度较快,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较大2. 蠕滑型滑坡:指土壤或岩石在水分作用下,发生渐进性的滑动。
蠕滑型滑坡通常发生在含有粘土的土壤中。
特征是滑坡体呈现出一定的变形和滑动迹象。
蠕滑型滑坡的滑动速度较慢,但滑动距离较大,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也不可忽视3. 滑动型滑坡:指土壤或岩石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外界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滑动。
这种滑坡通常发生在较平缓的山坡上。
特征是滑坡体呈现出一个或多个滑动面,滑动物质以整体块体的形式向下滑动。
滑动型滑坡的滑动速度较慢,但滑动距离较大,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2)滑坡物质组成分类1.土质滑坡:可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积层滑坡、堆填土滑坡。
滑面有圆弧形的,也有受控于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结构面而形成的直线或折线形滑面,如新老黄土界面,堆积体内部的堆积层界面,人工开挖面等。
简述滑坡的防治措施
简述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
的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
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滑坡、监测滑坡、治理滑坡三个方
面详细介绍滑坡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滑坡
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降雨等因素,合理规划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的位置和布局,避免在易发
生滑坡区域建设。
2.加强植被保护:植被能够增强土壤结构和抗冲性能,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分含量。
因此,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应进行植被保护或植被恢复。
3.加强排水措施:排水是预防滑坡的重要手段。
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应设置排水沟、排水管或井等设施,及时排除积水。
二、监测滑坡
1.地质灾害监测: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
滑坡迹象,采取措施避免滑坡事故的发生。
2.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地形变化和地质灾害隐患。
三、治理滑坡
1.加强支护措施: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应加强支护措施,如设置挡土墙、加固边坡等。
2.减轻荷载: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应尽量减轻荷载,如限制车辆通行、减少建筑物的重量等。
3.改善排水条件: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应改善排水条件,如设置排水井、排水沟等设施。
4.加固地基: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应采取加固地基的措施,如注浆、灌浆等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预防、监测和治理是防治滑坡的重要手段。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减少滑坡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的灾害事件。
为了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供对该领域感兴趣人士的参考。
一、山体滑坡的防治措施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地质灾害形式,对临近地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轻山体滑坡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固山体基础、改善地表排水系统、减轻山体压力、及时监测山体变形等。
二、地震的防治措施地震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其破坏力极大,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建造抗震建筑、改善土质条件、加强地震监测、加强对公众的地震教育和培训等。
三、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地下岩石溶解、开采活动或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原因引起的地表下陷现象。
为了减少地面塌陷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地表水排放管理、监测地下水位和地面变形等。
四、火山喷发的防治措施火山喷发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形式,对周边地区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减轻火山喷发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火山监测系统、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宣传和教育等。
五、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措施无论我们采取了多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事故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和实施一套紧急救援措施,以迅速响应和处置地质灾害事故。
紧急救援措施包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设施等。
结论:地质灾害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严重威胁,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其发生和影响,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这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管理。
希望本文所提及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能为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提供参考,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浅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质条件差异较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难题
02
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而技术的选
择和应用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资金和人力的限制
03
滑坡防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实际投入往往受
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创新治理技术,提高防 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科学治理和有效监控,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2
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 警
滑坡监测的方法
变形监测
通过测量滑坡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判断 其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地下水监测
监测地下水位和水量变化,分析其对滑坡 的影响。
应力监测
监测滑坡体内部应力变化,以及土壤压力 等参数,评估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危害
滑坡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如破坏耕地、 摧毁建筑物、堵塞交通、造成人员伤亡等。此外,滑坡还可 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等,对周边地区造成更大 的破坏。
滑坡的防治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防治滑坡,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自然平衡。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滑坡的防治可以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公众对滑坡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治意 识和参与度。
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支持
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滑坡防治工作,同时应出 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05
结论与展望
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
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交通中断、河道堵塞、水库失事、建筑物坍塌、城镇及厂矿掩埋等事故,影响着社会和生产的正常运转。
因而滑坡治理工程应运而生,出现了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滑坡治理工程。
根据防治滑坡的实践,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防治办法,分为绕避滑坡、排水工程、力学平衡和滑带土改良四类。
1、绕避滑坡滑坡危害严重,治理费用昂贵,因此在铁路和公路、厂矿与城镇选址时应充分重视地质勘察、地质配合选线,尽量避开大型滑坡和多个滑坡连续分布的地段,以及开挖后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
对于避不开的滑坡,应经过较详细的勘察,查明其性质、规模、目前的稳定状态,及人为工程活动作用后其稳定状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尽量少破坏其稳定性,如局部调整线路平面位置和纵坡,少填少挖。
2、排水工程2.1、地表排水工程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与地表水的危害有密切关系。
所以,设置排水系统来排除地表水,对治理各类滑坡都是适用的,对治理某些浅层滑坡,效果尤其显著。
常用的地表排水方法,是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 米以外,设置一条或数条环形截水沟,用以拦截斜坡上部流向斜坡的水流。
通常,沟深和沟底宽度都不小于0.6 米。
为了防止水流的下渗,在滑坡体上也应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布置成树枝状排水系统,使水流得以汇集旁引。
如地表条件许可,在滑坡边缘还可修筑明沟,直接向滑坡两侧稳定地段排水。
如果滑坡体内有湿地和泉水露头,则需修筑渗沟与明沟相配合的引水工程;当地表出现裂缝或滑坡体松散易于地表水下渗时,要及时进行平整夯实,以防地表水渗入。
另外,在滑坡地区进行绿化,尤其是种植阔叶树木,也是配合地表排水、促使滑坡稳定的一项有效措施。
2.2地下排水工程地下水通常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排除有害的地下水、尤其是滑带水,成为治理滑坡的一项有效措施。
滑坡地下排水工程包括截水盲沟、截水盲洞、仰斜(水平)孔群排水、垂直钻孔群排水、井点抽水、虹吸排水、支撑盲沟等工程措施。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摘要: 滑坡是一种地质作用,是地貌演化的一种方式,滑坡作用的结果可能造成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
因此,滑坡也是一种灾害。
本文结合河源蕉林坑滑坡,在分析库岸地质灾害灾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滑坡体;特征;防治措施滑坡是岩土体自重、构造力、渗透力等综合结果,指位于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以及水等外力作用下沿某一结构软弱面发生位移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
滑坡问题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属性。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及其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越来越多的滑坡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原因是在滑坡灾害高易发区所进行的切坡、加载、地下采矿、灌溉、水库工程建设等各种人类工程生活使得自然科坡的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加速了处于平衡状态或准平衡状态的斜坡体向不稳定性方面发展,从而导致滑坡的产生并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灾害。
1 工程概况蕉林坑滑坡位于东源县半江镇漳溪村委会蕉林坑自然村。
地理坐标:东经114°31′30″北纬24°02′10″。
此点交通不便,虽有便道与新丰县及新丰江水路相通,但路况差,雨季多断道。
蕉林坑滑坡,为一复活的老滑坡。
近十年来,由于降雨及小地震,时有活动,今年六月老滑坡中部又发生新的滑动,形成了三级错台及近百米长的拉张裂缝,错台高分别为3-4m、2m及1m。
裂缝带上的房屋均已塌毁和开裂变形,所幸无人员伤亡。
受威胁人口118人,直接经济损失9.6万元。
2 滑坡的形成条件分析2.1 地质环境条件蕉林坑滑坡位于丘陵区冲沟旁侧、滑坡舌伸到沟底挤压小河绕曲,海拔114m-206m。
滑坡区出露侏罗系下统(J1)的灰紫色、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及泥质页岩。
风化残积层厚度5-10m,局部较厚可达5-20m。
滑坡区断裂构造发育,大致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前者多被后二者切断。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滑坡,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用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
本文将对地质灾害滑坡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技术包括滑坡预警监测技术、滑坡治理技术和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技术。
滑坡预警监测技术是滑坡防治的基础,能够及时发现滑坡的预警信号,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该技术主要包括遥感监测技术、地震监测技术和GPS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能够通过航空遥感或卫星遥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变形信息,为滑坡预警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技术能够通过地震仪器监测到地壳运动,识别地质灾害滑坡的前兆信号。
GPS监测技术则可以连续、实时地测量滑坡体的变形情况,提供滑坡的实时监测数据。
滑坡治理技术是对滑坡危险源进行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工程措施和化学处理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通过植物的根系阻止土壤的流失和侵蚀,可以采用种植植被、加固树木等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和排水等手段,可以采用人工护坡、挡土墙、排水槽、减压排水孔等建筑物结构。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注入固化剂、无机土壤固化剂等化学物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技术是针对滑坡危险源制定合理方案的关键技术。
通过分析滑坡体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滑坡的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包括采取何种治理措施、如何修建防护设施等。
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土壤结构、坡度、地形地貌、降雨量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模拟计算和风险评估。
总之,地质灾害滑坡的防治需要包括滑坡预警监测技术、滑坡治理技术和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技术。
通过及时的预警监测,有效的滑坡治理和科学的防治方案设计,可以减少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指由地层内部或地表发生破坏性变化,导致地表土层失稳而发生的坡地滑移现象。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滑坡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
一、滑坡的形成机理1. 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构造作用的影响,地层易产生断层、节理等破坏带,进而形成滑坡。
2. 天气因素气候和降水是滑坡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降雨季节,地下水位上升,加重了地表土层的饱和度,容易发生滑坡。
3.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一大原因。
如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等会增加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二、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滑坡防治工作的关键。
通过对地质构造、土质特征、地下水位等进行全面的勘察分析,可以对潜在滑坡地段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
2. 监测预警系统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对于预防滑坡灾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位移监测仪器、地下水位监测仪器、倾斜监测仪器等,及时监测并预警滑坡地段的变化。
3. 土地规划与管理加强对潜在滑坡地区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分开发和疏失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工程治理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来加固和稳定滑坡地段,如植被覆盖、加固支护结构等,减轻滑坡的发生和危害。
三、滑坡防治的处理方法1.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和宣传方式,加强滑坡的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滑坡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定期检查维护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段,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修复病灶,减小滑坡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3. 疏散转移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对滑坡灾害地段的人员进行疏散转移,逃生避险。
4.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处理灾害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总结地质灾害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简单来讲,滑坡即岩土体在自身重力、外部压力、地质运动等多重作用下沿山体或土体斜坡向下滑移的自然现象。
该现象具有广发、多发的特点,是破坏地质环境、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类型之一。
结合既往案例经验可知,若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在人类活动区域内,将造成建筑损坏、人员伤亡甚至村庄淹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所以,有必要对滑坡的特点、成因展开研究探讨,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灾害防治思路。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防治措施1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作为一种地质灾害,滑坡现象的产生与地质因素存在高度关联。
首先,滑坡的典型表现是岩土体的滑移。
理论上讲,任何处在斜坡上的岩土体均有成为滑坡体的可能性。
而结合滑坡作用机理与大量灾害案例来看,结构强度低、剪切抗性差的岩土类型更容易发生滑坡,如各类碎屑岩、页岩、风化岩等。
其次,山体或岩体斜坡是产生滑坡现象的必要条件。
通常情况下,当斜坡的坡度处在10°~45°,最有利于滑坡灾害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若斜坡的上下两端相对陡峭,中部区域相对平缓,还将进一步提高滑坡的形成概率。
最后,即便岩土体位于滑坡上,若整体地质条件趋于稳定,也较难对岩土体形成有效的滑移作用力。
所以,滑坡地质灾害的易发、高发区域,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质构造不稳定问题,如断层、裂隙、风化严重、斜坡表面土质疏松软化等。
除地质条件本身的因素以外,外部扰动也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常见诱因。
从这一角度来讲,外部扰动诱因还可分为自然扰动与人为扰动两类。
其中,自然扰动因素主要包括降雨、降雪、地震、海啸、河流冲刷、地下水运动等。
例如,在雨水径流、冰雪融化的渗透侵袭下,岩土体将发生软化,进而导致其结构强度大大降低。
同时,基于重力作用,雨雪水会沿着斜坡自上而下持续流动,进而对斜坡表面岩土体产生带动影响,从而引发滑坡现象。
而人为扰动则包括所有破坏岩土体结构完整性与地质稳定性的行为,如爆破施工、建筑施工、采煤挖矿、边坡堆载、水库泄水等。
山体滑坡情况汇报治理措施
山体滑坡情况汇报治理措施近年来,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山体滑坡成为了一大隐患。
山体滑坡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及时了解山体滑坡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山体滑坡情况汇报。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山区地质灾害中,山体滑坡占比较大,尤其是在雨季和地震后容易发生。
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了土地的沉降和破坏,还会导致山体崩塌,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过去的几年中,各地山体滑坡频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二、治理措施。
1. 加强监测预警,针对山体滑坡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山体的监测预警工作。
利用现代化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对潜在滑坡点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周边居民进行疏散避险。
2. 加强土地整治,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工作。
通过植被的植被恢复和地质修复,加固滑坡地带的土地,减少土壤的流失和沉降,从根本上减少山体滑坡的发生。
3.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山体滑坡,我们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山体滑坡,需要有清晰的处置流程和应急救援方案,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加强宣传教育,山体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体滑坡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山体滑坡带来的伤害。
5. 加强政府管理,政府需要加强对山区地质灾害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山区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
三、结语。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土地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政府管理等多种措施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减少山体滑坡带来的危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体滑坡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山体滑坡是指在山体地形中,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山体发生大规模的土壤和岩石运动,形成滑坡现象。
山体滑坡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预防和应对山体滑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防治措施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预防措施1.地质勘察和监测:对潜在滑坡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山体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特征和潜在危险因素。
利用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和应力变化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提前发现潜在滑坡的迹象。
2.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植被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坡的发生。
因此,在潜在滑坡区域内采取针对性的植被保护措施,加大植被的种植和维护,有助于防止山体滑坡。
3.建设规范化:在山区进行建设时,严格遵守土木工程建设规范,采取合理的山地防护措施,例如修筑护岸、设置挡土墙等。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避免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集中在潜在滑坡区域。
4.控制地下水位:水是引起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建设排水系统、疏导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减少水对山体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滑坡的发生。
5.加强教育宣传:加强滑坡防治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山体滑坡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增强群众对于滑坡防治知识的了解,掌握应对山体滑坡的基本技能,以减少滑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对措施1.及早警报:建立滑坡预警系统,及早对潜在滑坡风险区进行预警。
当监测点发现预警信号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群发布警报,以便大家能够及时撤离避险。
2.疏散避险:发生滑坡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向滑坡来临的方向迅速疏散,并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等待救援。
3.抢险救援:滑坡发生后,组织专业的抢险队伍进行救援。
清理被滑坡垃圾堵塞的道路线路,迅速搜救被埋压的人员,及时处理伤员,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4.做好灾后评估:滑坡发生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滑坡灾害的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教训,提出防治建议,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地质体的移动,长期以来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掌握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
一、地质条件评价技术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技术,以确保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岩性复杂的地区,需要采用综合岩石力学方法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结合现场观测和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方案。
二、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在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例如现代建筑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地形模型等工具,对滑坡灾害进行结构设计,以确保防治措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同时,应考虑到施工方法、建造材料等各种因素,提高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预测与监测技术预测与监测技术是滑坡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调整,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监测技术被应用在预防工作中。
例如,全站仪、GPS、水平仪等能够精确测量位移变化和形变量,预测未来滑坡变形的趋势。
如需实时监测,可以布置遥感传感器等,通过网络传输提供数据支持。
四、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是滑坡防治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不同的滑坡形态和地质条件,采取控制、治理或排除的方式进行干预。
常见的方法包括:(1)控制调节法,例如增大坡脚的承载能力、采用人工填土,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2)工程控制法,例如加固和加筋土体、设置排水和防渗措施,以达到稳定、加固和增强地基效果。
(3)综合使用法,例如组合各种防治措施,以提高控制效果和防治能力。
总之,采用预测、评估和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减灾的目的,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该技术可以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应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滑坡和崩塌的预防和处置
滑坡和崩塌的预防和处置滑坡和崩塌是自然灾害中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现象,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有效处置滑坡和崩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置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滑坡和崩塌的预防1. 了解地质条件: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掌握地区的地质特征、构造背景、岩土性质等,为滑坡和崩塌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
2.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并预警滑坡和崩塌的风险。
3. 合理规划和设计: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科学规划和设计建筑物、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
避免在高风险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4. 加强土地治理和植被覆盖:加强土地治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例如植被覆盖、梯田建设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土壤的粘性和保持力,减少滑坡和崩塌的风险。
5. 强化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滑坡和崩塌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地质灾害的知识,提醒大家保持警惕。
二、滑坡和崩塌的处置1. 紧急疏散和救援:一旦发生滑坡和崩塌,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及时开展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迅速安全地撤离险地,并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
2. 制定灾后恢复方案:灾后恢复方案是保障灾区人民生活和经济恢复的重要措施。
在灾后尽快制定恢复方案,合理安排土地资源利用,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重建房屋和道路等,帮助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3. 加强土地监测和风险评估:灾后应加强对土地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土地的变化情况,预测滑坡和崩塌的发生可能性,为未来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灾害应对机制和紧急响应机制。
同时,加强多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应对滑坡和崩塌灾害。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针对崩塌滑坡灾害,以下是一些应急防治措施:
1. 建立监测系统:安装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变情况,提前预警。
2. 制定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协调机制、应急调度和救援措施等。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指导居民了解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
4. 分析评估风险: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灾害风险监测和评估系统,科学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5. 加强监管措施:加强对危险地质灾害点的监管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问题。
6. 建立避难场所:确定合适的避难场所,为可能受灾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
7. 加强救援能力: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提前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8.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机制,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应急防治措施,具体的措施还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灾害类型来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 滑坡是一种地质作用,是地貌演化的一种方式,滑坡作用的结果可能造成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
因此,滑坡也是一种灾害。
本文结合河源蕉林坑滑坡,在分析库岸地质灾害灾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滑坡体;特征;防治措施
滑坡是岩土体自重、构造力、渗透力等综合结果,指位于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以及水等外力作用下沿某一结构软弱面发生位移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
滑坡问题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属性。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及其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越来越多的滑坡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原因是在滑坡灾害高易发区所进行的切坡、加载、地下采矿、灌溉、水库工程建设等各种人类工程生活使得自然科坡的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加速了处于平衡状态或准平衡状态的斜坡体向不稳定性方面发展,从而导致滑坡的产生并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灾害。
1 工程概况
蕉林坑滑坡位于东源县半江镇漳溪村委会蕉林坑自然村。
地理坐标:东经114°31′30″北纬24°02′10″。
此点交通不便,虽有便道与新丰县及新丰江水路相通,但路况差,雨季多断道。
蕉林坑滑坡,为一复活的老滑坡。
近十年来,由于降雨及小地震,时有活动,今年六月老滑坡中部又发生新的滑动,形成了三级错台及近百米长的拉张裂缝,错台高分别为3-4m、2m及1m。
裂缝带上的房屋均已塌毁和开裂变形,所幸无人员伤亡。
受威胁人口118人,直接经济损失9.6万元。
2 滑坡的形成条件分析
2.1 地质环境条件
蕉林坑滑坡位于丘陵区冲沟旁侧、滑坡舌伸到沟底挤压小河绕曲,海拔114m-206m。
滑坡区出露侏罗系下统(J1)的灰紫色、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及泥质页岩。
风化残积层厚度5-10m,局部较厚可达5-20m。
滑坡区断裂构造发育,大致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前者多被后二者切断。
北东向断裂,活动性较强,现代小地震时有发生,特别是新丰江蓄水之后诱发了频度和强度都较大地震活动,本区地震基本强度为六度。
滑坡区为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富水地区,坡体内潜水层发育,由大气降水及构造裂隙水补给,以下降泉及地下迳流的形式向冲沟底部排泄。
2.2滑坡体的特征
滑坡体是一倒挂的钟形,长250m,宽平均匀100m,厚度约为10-15m,总下滑土方量为375000m3,属中层的中型滑坡。
主滑方向下220°-230°。
后缘高30m,坡度600,已生长一些灌木及小树(果树),山坡坡度约为350,
滑坡体上原有三级滑动平台,新发生了三级,共形成6级平台,其中:①②⑤⑥级较宽,属老滑坡错台,高度5-8m,③、④为新发生错台为3-4m及2m左右。
侧缘新形成了深2-3m陷落,沿北东40-500方向延伸,宽度4-5m,中间有羽状剪切节理,显示滑体沿侧缘相对向下部错动。
蕉林坑滑体坡纵断图如图1所示。
图1 蕉林坑滑体坡纵断面示意图
老滑坡后缘及第一错台,有蠕动变形,储水池外倾开裂,裂口1-2cm宽。
滑坡体有主、次二级滑动面,在剪出口处形成滑带水剪出带,沿剪出带有喜水植物,水芋头呈线状生长。
滑坡估计沿断裂面及外倾软弱夹层面发生,下部可见灰紫色全风化砂岩滑至黄色泥质页岩(全风化)之上,滑体由红粘土及全风化砂岩组成。
3 滑坡的诱发(作用)因素
3.1 自然因素
对山区而言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为降水。
通过地质灾害再排查及现场调查确定,该区域发生的滑坡均有较为明显的滑移面,滑移面作为隔水层使得地下水积聚,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重要来源。
降水渗入坡体并在潜滑面积聚,软化了滑动面的岩土,增高了地下水位和滑动面岩土的孔隙水压力,减小其抗剪切强度和阻滑力;滑体饱水增大滑体自重和下滑力:已开裂的坡体裂缝中灌水后还可产生静水压力。
3.2 人为因素
(1)坡角开挖
在工程建设中,在斜坡上开挖形成边坡而引起古老滑坡复活或新生滑坡的现象比较常见。
它主要是削弱了坡脚的支撑力、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场;对岩层顺层滑坡,开挖切断或削弱了岩层原有的支撑力;对古老滑坡,开挖主要是削弱了抗滑段的支撑力。
因山区绝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可用于修建房屋及公路的平地很少,随着村村通公路等基础建设项目的推进及新建住房等项
目的建设,切坡建房、切坡修路及其他形式的山体开挖或回填施工等现象较为频繁,形成了大量人工边坡且大部分人工边坡开挖后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到位。
(2)破坏植被
植被是山坡的保护层,其根系对表层土有加固作用,枝干和树叶减少降水的下渗,增加蒸发作用,减少坡体地下水量,对边坡的稳定是有利的。
大量开挖破坏植被,不仅对环境保护不利,对边坡稳定也不利。
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原生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树形高大,根系很深。
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大片的原生植被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种植的茶叶和毛竹林,且地表土体仍不断的遭受人为扰动。
4滑坡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及滑坡形成条件的介绍,我们不难得出治理滑坡的相关工程措施。
然而,一个滑坡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我们只有做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计算后,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
总的来说,治理滑坡应该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时处理的原则。
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4.1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在滑坡防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挡墙形式。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的墙背坡度一般采用1:0.25,墙后常设卸荷平台,墙基一般做成倒坡或台阶形,墙高和基础的埋深必须按地基的性质、承载力的要求、地形和水文地质等条件,通过验算来确定。
此外,为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开裂,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而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
该工艺施工方法简单,造价较低,对于小型土体滑坡较为有效。
4.2 抗滑桩
抗滑桩是穿过滑体深入滑床以下稳定部分以固定滑体的一种桩柱。
多根抗滑桩组成的桩群共同支撑滑体的下滑力,阻止其滑动,同抗滑挡墙相比,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大,支挡效果,对滑体稳定性扰动下,施工相对复杂,因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
在实际运用中抗滑桩经常与格构锚固结合使用,对滑坡体进行全面的治理
4.3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
(1)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2)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3)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4)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4.4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
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⑤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5 结束语:
总之,滑坡是地质灾害发育种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体,因此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不断完善防治体系、提高对灾害认识、加强工程管理、优化防治工程方案,加强对地质滑坡环境的监测预测,那么就能预防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黄润秋,许强.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科学出版社,2008
[2] 王多银;周世良;刘明维;肖盛燮.库岸地质灾害成因及其防护对策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