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来历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您介绍成都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以及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一、历史沿革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成都是蜀国的都城。
而蜀国后来被秦统一,成为秦朝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演变,成都成为了多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军事要塞和商业中心。
二、文化特色1. 风景名胜成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而闻名遐迩。
成都拥有川西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理特点,山水相间,景色优美。
著名的自然景点包括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而青城山则以其秀丽的山水和古老的道教文化而著称。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人文景观。
著名的锦里古街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另一个特色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豪华的餐饮、娱乐场所而吸引着游客。
2. 巴蜀文化成都是中国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巴蜀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反映在语言、饮食、戏剧和艺术等方面。
成都的方言属于巴蜀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成都方言在中国的喜剧演员中广泛应用,成为了国内流行的喜剧表演风格。
成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风味而闻名于世。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辣味和麻味而著称。
成都拥有众多的特色小吃,如麻辣烫、火锅和香辣干煸等,吸引了大量的美食爱好者。
四川地区的戏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成都的川剧以其激情四溢、豪放洒脱的表演风格而备受推崇。
此外,成都还有自己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蜀石雕、蜀绣等,展示了巴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艺术传统。
3. 梨园文化成都是中国梨园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梨园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而著名。
成都的历史

成都的历史开明王迁都成都【开明王迁都成都】公元前4世纪,古蜀国开明五世(一说九世)废帝号称王,迁都赤里(今成都上南大街一带),建立庙宇,成都首次成为都城。
秦惠文王灭蜀【秦惠文王灭蜀】公元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蜀国内乱,蜀王派兵伐苴侯,苴侯求救于秦。
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古蜀国灭亡。
张若筑成都城【张若筑成都城】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十月,秦惠文王派兵平定蜀国叛乱后,蜀守张若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九月完工。
成都城分大城和少城,城曲缩如龟,成都因此又名"龟城"。
文翁兴学【文翁兴学】西汉景帝年间(前156~前141),庐江文翁任蜀郡太守时,提倡教育,派人至京师太学学习,学成归来委以重任,并在成都城南修建石室学宫(在今成都石室中学),重奖品学兼优的学生,开蜀中官府办学之先河。
刘备成都称帝【刘备成都称帝】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刘备领军灭刘璋,自领益州牧。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蜀汉于公元263年被魏攻灭。
李特、李雄据成都【李特、李雄据成都】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十月李特率众攻占成都,建立农民政权。
公元306年,其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
公元338年其后继者改国号"汉",史称"成汉"。
"成汉"政权前后历6世,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国亡。
唐朝皇帝避居成都【唐朝皇帝避居成都】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因"安史之乱",玄宗入蜀避居成都。
玄宗返长安后,唐朝政府升成都为"南京"。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僖宗避乱入蜀,在成都居住3年。
浣花夫人卫成都【浣花夫人卫成都】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泸州兵马使杨子琳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奉诏入朝之机,乘虚突袭成都。
成都名称的由来

成都名称的由来“成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至迟在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频频见诸典籍。
《蜀王本纪》说:“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
”《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开明)九世有开明帝……开明王自梦郭移。
乃徙治成都。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这是对成都得名的一种最通俗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说法。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当时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
开明王朝的首都最初在郫县,到开明九世时,乃迁都至成都。
为什么开明王朝会产生迁都的想法呢?据《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因名之曰成都。
”原来是成都这个地方因为土地肥美,少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两年左右的时间又由集市衍变扩充为一座像样的城市。
这时候,成都的繁华热闹已经远远超过了郫县,所以开明王朝的统治者会把首都迁至这人烟辐辏(còu)的地方。
成都城所在地为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无论从交通还是自然生态条件看,都是十分优越的。
开明王朝在成都建都以后,秦国宰相张仪在此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龟城”,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成都城的城址都未发生过变化,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少有的一个特例。
成都得名的其它看法近年来,还有一些有关成都得名的新看法值得关注:第一种看法认为:成都乃是远古时期一个叫“成侯”的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所以称为“成都”。
《山海经》有这样的语句:“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
”因此成都的“成”字极可能是生息在成都的一个古族名或国名,成为戊与丁的合体,而戊代表斧钺的形象,丁象征箭或箭射中靶子的形象,说明“成”这个部族以善于射箭和使用兵器而闻名。
“都”当然是“成”这个部族的治所,也即政治、军事权力集中的地方。
第二种看法认为:“成都”两字是中原人对蜀语的一种音译。
当时古蜀人称自己的都城(成都)为“dudu”,也即蜀都的意思,因为古代的“蜀”字读音为“du”。
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即意指那是蜀国最后的都市,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是已近黄昏了一一就在古蜀开明王朝迁都不久,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古蜀国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
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

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四川,简称“川”,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其地名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1. 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相传,在秦朝时期,成都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临邛县(今邛崃市),而成都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秦昭襄王在此修筑了城池,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因此得名成都。
此外,成都还有别名为“锦城”,因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建立了蜀汉政权,为了纪念诸葛亮,人们将成都称为“锦官城”,而“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也成为了成都的代名词。
2. 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相传,这里原本是一个贫穷的藏族村落,村里有九个兄弟姐妹,他们为了让家乡变得富裕,便在村子周围的山上种植了九种不同的树木,这些树木长成后,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山洪的侵袭,使得村子得以安宁。
为了纪念这九位兄弟姐妹的功绩,人们将这里称为“九寨沟”。
3.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庄子曾经到此游览,他看到这里的地形和峨山相似,便将这里称为“峨眉山”。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此山时,看到这里的地形和峨山相似,便将这里称为“峨眉山”。
4. 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相传,在东汉时期,张道陵在此创立了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这里称为“青城山”(又名真武山)。
另一种说法是青城山因林木葱茏、四季常青而得名。
5.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相传,在唐朝时期,为了治理水患,唐玄宗派海通法师前来修建大佛,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座高达71米的大佛。
乐山大佛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成都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成都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成都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有许多,包括以下内容:
1. 龟化城传说: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
公元前311年,当时镇守成都的张仪、司马错着手修筑成都城墙。
传说张仪筑城时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张仪根据巫师的指点,沿着龟爬行的路线筑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龟城。
2. 金沙遗址:古蜀文明发展的一个巅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文物,展现了古蜀先民的智慧和艺术。
3. 古蜀国:古蜀国共有五个朝代,先后定都于瞿上、郫邑、新都、广都等地。
春秋末期,第五世(或第九世)开明王把都城迁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而命名为成都。
4. 秦朝统一中国后,灭亡了古蜀国,并在成都设立了蜀郡。
秦国在成都修筑了太城和少城两座城墙,并在太城内建立了官办学堂文翁石室。
5. 汉朝时期,成都经济十分繁荣,织锦业尤其发达,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
于是朝廷在成都专门设置锦官管理,并在成都城西南修筑“锦官城”。
6. 三国时期,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在成都称帝,宣称继承汉统,建立了蜀汉政权。
这一时期,成都是蜀汉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这些故事和传说展现了成都的历史和文化,也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四川成都的简介

四川成都的简介
成都,四川省省会,简称蓉,古称“锦城”,别称“蓉城”、“蜀都”、“锦城”,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平原历史悠久,
是中国四大蚕丛之首,战国时期的蜀国都城。
公元前316年设立
益州郡。
公元280年建成都郡。
公元618年至669年为唐朝的蜀州、治所在成都。
公元316年西晋建立后,改成都郡为成都国。
公元713年唐玄宗改为成都府。
公元892年唐朝末被叛将朱温攻陷,后唐灭朱温建都开封(今河南开封),改称东京洛阳为汴梁,成都成为当时的陪都。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北宋灭亡,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600余年,成都一直作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
成都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地带、四川盆地西部的边缘
地带、成都平原中部,处于东经101°44′—102°21′与北纬30°34′—30°55′之间。
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
—— 1 —1 —。
历经沧桑的城市之谜成都的起源探秘

历经沧桑的城市之谜成都的起源探秘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座城市傲立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变迁,它就是成都。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一个充满谜团的城市。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秘成都的起源,解开这座城市的谜团。
一、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成都所在的地区是蜀地,是古代蜀国的核心所在。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春秋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的居住活动。
巴蜀文化的形成与蜀地特有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成都地处西南山地和平川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使得成都具备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
这样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古代先民的多次迁徙与定居。
二、历经战火的迁徙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都曾多次经历了战争与迁徙。
公元前31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立了秦朝。
秦灭蜀后,成都成为了蜀郡临邛县的治所。
此后,成都作为蜀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然而,政权更迭带来了连续的动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的郡治。
此后,随着汉朝的东征西讨,成都成为了汉朝对付南方少数民族的前沿阵地。
这种战争状态让城市频繁地迁徙,成都的地理位置也不断发生变化。
三、东晋时期的繁荣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成都迎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这一时期,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繁荣,文化荟萃。
特别是当地政权对少数民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这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四、日本侵略时期的动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
成都也深受战火波及,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
由于战争引起人口流动和经济下滑,成都的城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动荡时期,成都人民依旧坚守家园,抵抗侵略,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改革开放与现代成都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崛起。
特别是1993年以来,成都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成都为什么叫成都?原来和周武王有关!

成都为什么叫成都?原来和周武王有关!随着《成都》这首歌的传唱,越来多的人知道成都这座城市。
那么,成都为什么叫做成都呢?翻阅历史,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和周武王有关。
(前316年,秦灭蜀)商朝末年,在今天成都平原居住的是古蜀国。
古蜀国是由鱼凫氏建立的。
相传,在成都有条马坝河,在古时候非常大,河宽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见底。
那时,河的南北两岸有两个部落,北岸是柏灌氏羌族部落,南岸是人土著冉族部落,南岸的百姓喜好水,都靠打鱼为生。
在南边的这个部落里,有个中年人杜宇,既聪明又勇敢,渔民们都很佩服他,就拥戴他当了打渔头,被百姓称作“鱼凫”。
这个部落的大王凶残贪婪,捐税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恼火。
杜宇也忍不住了,心一横,带领老百姓推翻了那个大王,重新建立了一个部落。
因为大家都是打鱼的,打鱼要用渔网、鱼叉,还要靠喂的鱼老鸹下水逮鱼,鱼老鸹是一种野鸭,古称凫,因而这个部落就取名叫鱼凫氏部落,那个杜宇当了大王就称为鱼凫王了。
从此以后,渔民们的税轻了,生活越过越好了,杜宇就被族人唤做了“蒲卑”,鱼凫王的心也越来越大了,把现今郫县那边的犀浦、花园、德源、彭州占了。
公元前1057年,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
古蜀国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攻破了古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
(成都)古蜀国的都城,最开始在广都樊乡。
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迁往今天的成都,构筑城池。
为什么叫做成都呢?《太平寰宇记》对这件事进行了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此后,成都这个名字就叫醒了,并且这么多年几乎一直延续着。
周王的迁都,让成都有了名字,但是周王最开始的都城已经没有历史痕迹了。
资料记载,西安古城西安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始于丰镐,位于今西安市西郊沣河两岸。
成都的历史沿革

一、成都的历史沿革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有确切记载算起。
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
(成都名字的由来)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
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
宋元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
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元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
成都造纸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
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
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
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设所在成都。
公元1654年,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
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改称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处以下设总处、文牍、法治、会计、调查、庶务六科。
1922年,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
1928年,设市政公所为市政府,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
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成都的来历

成都的来历
做为一名成都人,你知道自己家乡成都一名的来历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
成都在汉代的时候织锦业发达,锦官城成了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花,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三国时,这里又是蜀国的首都,简称“蜀都”。
成都之所以叫成都,和上述成都的别称一样,都有相似的典故---相传,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蜀郡。
在公元前3XX年,张仪和郡守张若对成都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按秦都咸阳建制兴筑了成都、郫城、临邛三城的城垣。
成都城周长12里,高7丈,东为太城,是郡守官舍区;西城为少城,是商业区,开店列铺,商业繁盛,成都在这一年才算正式建立。
经过长时经营,成都成为秦国有名的商业都市,来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再后来就叫“成都”了。
现在,你知道成都的来历了吧,你是否和我一样为我们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呢!。
成都名字由来简介(成都名称的来历)

成都名字由来简介(成都名称的来历)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成都名字由来简介的一些知识点,和成都名称的来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成都名字的由来成都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成都的名字怎么由来的成都名字由来成都地名的由来成都名称的来历成都的历史由来成都名字的由来1958年3月4日,毛主席下车就问:“成都是怎么来的?”同志们不能回答。
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期间,他批阅《华阳国志》《四川通志》等大量典籍,圈出成都由来的文章,印发与会人员。
谨循主席足迹,拓宽渠道回头瞧。
一、文献渠道蜀国应有史册,西汉司马相如、阳成子玄、严君平各有《蜀本纪》。
扬雄《蜀王本纪》:“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
”至于得名时间和理由,言人人殊。
两说蜀国奠都成都时间:一说蜀王杜宇将蜀都由郫邑迁到赤里,就是成都北门将军碑一带;一说开明氏九世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都成都西门将军衙门一带,《华阳国志?蜀志》:“开明氏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
”五猜成都得名由来:第一,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取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含义命名;第二,任乃强认为杜宇定名成都,昭示建国功成,可垂久远;第三,刘琳认为春秋末年,蜀国迁到成,改名成都,温少峰认为这是成侯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成族人的都城叫成都,解人甚至混同《山海经》成侯之山、成都载天山,成是生息在成都的族名或国名,成是戊与丁的合体,而戊为斧钺,丁象征箭或箭射中靶子;第四,中原人对蜀语的音译,蜀人称自己的都城为dudu,也即蜀都的意思,蜀方音du,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蜀国破灭,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第五,蜀地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因而部落叫崇墉,到开明王朝部族仍称崇庸或庸成,简称成,所以就称开明王朝的首都为成都了。
第一说,陕西的周太王怎么建都邑,和蜀都得名毫无关系,无非是乐史以封建大一统的中原笼头去套奴隶制的西南夷的马嘴,是典型的文化意淫症;第二说,更不成立,杜宇之前,蜀地早有城邦,不是建国才完成,哪个民族国家建立不是成功,不指望永存呢;第三说,有可能;第四说,以中原耳朵为主体,西蜀口音为客体,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第五说,蜀王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哈哈,地球上哪个日光扫瞄的有生角落发展到蚕丛活动时不会建立高墙城池呢,再说,城墉、崇庸或庸成,乃是殷商以后的词语,和老早的蚕丛氏有什么瓜葛,岳飞能帮张飞取乳名?书本上你争我吵,莫衷一是,从传闻到想当然,无论晋宋民共人,没有一个打钢鞭。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承载着繁荣、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在成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和文物,这些见证了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
一、古代成都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那个时候,成都地区已有人类聚居,并发展出较为原始的农业和手工艺。
而据史书《史记》记载,成都的历史起源要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
二、三国时期的成都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而成都在这个时期也崭露头角。
220年,蜀汉建立,刘备被封为汉中王并在成都建立都城。
这座城市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蜀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著名的文学家杜甫也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描绘了那个时期成都的繁华和景色。
三、明清时期的繁荣明清时期,成都迎来了更为繁荣的发展。
明朝时,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行政中心,政治与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
清朝时期,成都的繁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文化和教育中心。
成都的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都展现出了典型的川西风情。
四、成都的文化遗产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锦里、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等都是成都著名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古迹和文物不仅是成都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此外,成都的饮食文化也享誉全国,川菜的独特口味吸引了无数人的味蕾。
五、成都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
高楼大厦林立、交通便利、大型购物中心和现代化的建筑充斥着整个城市。
成都的发展在不断推进,但历史的积淀依旧可以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感受到。
六、结语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凭借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热爱。
这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融合了古老和现代的魅力。
成都古代叫什么

成都古代叫什么成都古代叫什么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代,成都的名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演变。
本文将深入探讨成都古代的称呼及其背后的历史渊源。
成都名称的起源与演变成都名称的起源成都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此外,《庄子》和《吕氏春秋》等古籍中也出现了“成都”这一名称。
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在战国时期的文物上发现了“成都”的铭文,如成都矛和吕不韦戈。
这些证据表明,“成都”作为地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使用。
成都的名称起源于战国时期,最早的记载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
书中提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这说明成都在当时已经是一个被人们所熟知的地名。
此外,《庄子》和《吕氏春秋》等古籍中也多次提到“成都”,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名称的古老渊源。
考古学家在战国时期的文物中发现了刻有“成都”字样的铭文,如成都矛和吕不韦戈,这些实物证据为成都名称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成都名称的演变随着历史的演进,成都的名称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秦代时,成都作为蜀郡的治所,其名称继续沿用。
到了汉代,成都成为了中国织锦的中心,因此有了“锦官城”或“锦城”的别称。
唐代时,成都因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而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一美誉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成都还曾有过“龟城”、“南京”、“西京”等别称,这些名称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在秦代,成都作为蜀郡的治所,继续沿用“成都”这一名称。
汉代时,成都因成为中国织锦的中心而获得了“锦官城”或“锦城”的别称。
汉代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立了专门管理织锦的机构“锦官”,以加强对织锦业的管理和生产。
唐代时,成都因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被誉为“天府之国”,这一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成都还曾被称为“龟城”、“南京”和“西京”,这些名称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成都古代别称及其历史渊源龟城“龟城”是成都古代的一个别称,这一名称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成都历史介绍

成都历史介绍成都历史介绍1、成都的地理位置和概况成都,简称“蓉”,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省会。
城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4'、北纬30°40'。
成都总面积约为14,378平方千米。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居于滇黔川渝高原的东缘,东临长江平原,西临青藏高原,北依三巴山和岷山,南界大宁山和雪峰山。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2、成都的历史沿革2.1 前秦时期成都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的春秋时期。
当时,成都是古蜀国的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2.2 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期,刘备将巴蜀纳入蜀汉,成都成为刘备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同时,成都也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
2.3 唐宋时期在唐朝和宋朝时期,成都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著名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过,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2.4 近代历史在近代历史上,成都成为了著名的川军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据点之一。
此外,成都还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的旅游企业——成都国际旅行社的发源地。
3、成都的文化与名胜古迹3.1 文化传统成都作为中国的古代文化名城,有丰富的文化传统。
蜀绣、川剧、火锅等都是成都的代表性文化。
3.2 名胜古迹成都拥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洛水古镇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成都的独特魅力。
4、成都的经济发展4.1 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成都的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
4.2 农业和农产品成都地处农业区,农业发达。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烟叶等。
5、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成都地图附件2、历史照片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历史沿革:城市从建城至今的发展历程。
6.2 文化传统:城市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
成都地名典故

成都地名典故典故大家应该都了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详细是店铺带来的成都地名典故的内容,欢迎欣赏成都地名典故1[锦官城。
]这个大家都知道,说这个是为了引出下一个。
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蜀锦在东汉是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色泽鲜丽,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因而有锦城之称,蜀汉在成都置锦官城,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
在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
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
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
”之后锦官城便成了成都的别称,代指整个成都。
成都地名典故2[车官城。
]大约在汉末至蜀汉年间,车官城落户成都,字面上就是造车的工厂,然而,在现今我们可以查阅的所有东汉王朝官方史料中,却绝少能看到对车官城的记载,汉王朝对它似乎一直讳莫如深。
有关车官城只言片语的史料,是晋代史学家常璩透露的。
常璩在《华阳国志》说,车官城并非一座孤立小城,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军营,将它拱卫其中。
常璩记载的是车官城的外部信息,城内到底是什么模样,从古至今却未曾有一名史学家披露过,显然,如果单单是个造车厂,汉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出动大军守卫它。
在东汉王朝的设想中,车官城被赋予了军事上的意义,东汉王朝作战用的战车,许多也是来自于此。
伴随着东汉王朝外交政策的起伏及与北方匈奴的交恶,越来越多的战车从这里走向了战场。
“闭门造车”这个成语,是车官城这个国家工厂最生动的写照。
后来也代指整个成都,但不及锦官城有名,可能还是和车官城的神秘有关吧。
成都地名典故3[花牌坊。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织人才。
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
一日他在茶铺吃闲茶,见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
叫化婆随即谢过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
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励,便重拾书卷,日夜攻读。
成都的发展历程

成都的发展历程成都,古名蜀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都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始于古代蜀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成都的发展历程。
成都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是公元前316年蜀郡治所,而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
公元前316年,蜀郡府迁至成都,将其改名为成都府。
西汉时期,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重镇。
而蜀汉时期,成都更是兴盛一时,绵延三国十六年之久。
三国时期蜀汉的兴起,使成都逐渐成为西南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都也曾多次遭受战乱所扰。
唐朝时期,成都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多次充当政权更迭的舞台。
五代时期,成都成为后蜀的都城,到南宋时期逐渐恢复繁荣。
而明清时期,成都成为四川行省的首府,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进入20世纪,成都的发展得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面貌焕然一新。
1980年代,成都率先推出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开放,成为四川省经济的支柱。
从此以后,成都开始发展以电子信息、现代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
2000年后,成都更是加强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2006年,成都获得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都江堰景区”和“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的认定,进一步推动了成都旅游业的发展。
2010年,成都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位居中国西部城市之首。
成都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距离中国内陆其他城市最近的城市之一,这使得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和商业中心。
同时,成都也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在城市建设方面,成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不断吸引着国内外人士。
成都的天府新区、世纪城、武侯祠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成都的历史故事

成都的历史故事
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1. 蜀汉三顾茅庐:公元208年,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加入,成为蜀汉的重要谋臣,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2. 唐玄宗逃难成都:公元756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因为政权危机而逃离长安,最终逃到了成都。
在成都的阳城中,唐玄宗仍然继续进行政务,被称为“阳城史宴”。
3. 锦里的故事:锦里是成都历史文化街区,原为唐朝的军事重镇,后来变成了商业区。
这里保存着很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成都的重要历史地标。
4. 成都吴哥窟:成都茂县石桥村的吴哥窟是中国南方地区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吴哥窟具有唐代的石刻艺术特色,保存完好,是研究唐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址之一。
5. 蜀绣的传承与发展:蜀绣是成都的传统手工艺品,源自唐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蜀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融合了诗、书、画、绣于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每个故事都展示了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论是古代帝王的往事,还是民间传说的故事,都给成都增添了许多神秘和魅力。
成都历史人文

成都历史人文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
自古以来,成都就是文化繁荣、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
本文将为您介绍成都的历史人文,包括成都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化艺术等方面。
一、成都的历史沿革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316年,成都成为了古蜀国的首都。
随后,历经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更迭,成为了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成都的历史沿革可以说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成都的名胜古迹1、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成都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民居区,是成都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有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是游客感受成都古风古韵的绝佳去处。
2、武侯祠:武侯祠是用来祭奠古代名将刘备的场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
同时,武侯祠也是成都文化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3、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区心脏地带的锦里古街,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保留了原有的古色古香的风貌,是游客领略成都古代文化的绝佳去处。
4、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流寓时的居所,也是云游四方杜甫晚年的归宿。
草堂间保存了大量杜甫的诗作和手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访和瞻仰。
5、文殊院:位于青羊区的文殊院是成都市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供奉的文殊菩萨被视为智慧和艺术的神圣象征,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
三、成都的文化艺术成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和集聚地。
成都的戏曲、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1、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
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川剧演出吸引游客和观众的参观。
2、蜀绣:蜀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细、细腻的手工艺而闻名。
成都的蜀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成都文化的瑰宝之一。
3、成都的美食文化:成都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四川菜堪称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宇王朝后期,来自湖北荆州的鳖灵受到重用,被任命为丞相。鳖灵很有才干,他关心国人疾苦,缓解了水灾的危害,政绩突出,深得人心,后来,杜宇把王位禅让给他,而自己则归隐到成都平原以西的山区中去。(相关备注:郫县望丛祠)
鳖灵当政以后,称丛帝。由于他的家族称为开明氏,蜀国历史进入开明王朝时期。这时,蜀国的势力进一步发展。鳖灵的继承者向北越过秦岭进攻秦国,东出三峡与楚国较量,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
都江堰选址恰当,设计科学,依地势自流灌溉,效益极高,是中外水利建筑史上的一项杰作,充分显示了李冰和古蜀先民们的才智。在修建过程中,民工们创造出筑堤的好办法:他们就近从山上砍来竹子,编成大竹笼,装满鹅卵石,垒成堤坝。用这个办法筑堤,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比从远处采运石料大大节省了开支,也便于翻修更新。
大约公元前四世纪初期,蜀国开明九世设立宗庙,建立礼乐制度,酿酒祭祀,进一步完善奴隶制的国家机器。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他把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内)迁到条件优越、位置适中的成都。从此以后,成都一直是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相关备注:金沙遗址、商业街战国船棺葬)
蜀王开明十二世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他在成都修建七宝楼,用珍珠帘子装饰宫殿。王妃死后,他征发五丁力士到很远的地方去取土,运回成都北门为她修筑巨大的坟墓。为迎娶秦国美女,他又派五丁力士向北开辟金牛道直通陕西咸阳。美女车驾途经梓潼,突遇山崩,美女及力士们都被压死。而蜀王对美女的死十分伤痛,对五丁力士的死却毫不惋惜。他的所做所为激起了蜀人的愤慨。蜀国社会矛盾加剧,国力迅速衰落下去。当蜀族在四川西部建立蜀国时,巴族也在川东建立了巴国。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为争夺土地和劳动力,不断进行战争。为加强对东北疆土的守卫力量,蜀王开明十二世把他的弟弟分封到葭萌(今广元昭化)当苴侯。谁知苴侯暗中与巴国交好,蜀王大怒,派兵讨伐。苴侯投奔了巴国。巴国估计蜀国要趁机进攻,怕自己抵挡不住,便向秦国求救。
Hale Waihona Puke 公元前285年,秦国第三次平定了蜀侯的叛乱。此后,秦取消蜀侯称号正式设置蜀郡,派郡守治理成都及附近地区。蜀郡的机构就设在成都城内。(未完待续)
大约在公元前276年,李冰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上任后,发现成都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但却常遭水旱灾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人民十分贫困。在弄清灾害原因后,李冰总结蜀人治水的经验教训,组织百姓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蜀亡后,秦国在成都设县。蜀王的继承者被降为蜀侯。同时以张若为蜀郡太守,负责治理蜀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都政局动荡不安,蜀国旧贵族多次发动叛乱。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公元前310年,秦国在蜀地修筑了成都、郫城和临邛(今天的邛崃市)三座城池。成都城墙共长12里,高7丈。城墙高大雄伟,上有望楼和专供射箭的地方。城内分为大城和小城(少城)两部分。成都城仿秦国都城咸阳修建,规格也与咸阳差不多。传说,刚开始筑城时,城墙一再坍塌。后来工匠们沿着一只大乌龟爬过的路线筑城,终于取得成功,所以成都又有“龟城”之别名。(相关备注:张仪筑城和龟城的由来)
秦惠王召集群臣研究。将领司马错说:“蜀国富饶,力量薄弱,巴国既然前来求救,机会难得,应出兵伐蜀。而且,灭蜀以后可以顺道把巴国也吞并掉。”秦王采纳了这一建议。公元前316年秋天,秦国派遣张仪、司马错和都尉墨率大军翻山越岭,沿金牛道南下伐蜀。蜀王领兵到葭萌迎战。两军交锋,蜀军大败。蜀王退回成都后,不敢久留,又逃到武阳(今彭山县东江口),被秦军追上杀死。蜀太子率残余力量退到逢乡白鹿山(今彭州市境内),也被秦军全部消灭。
大约西周中期,鱼凫氏衰落下去。另一支蜀族在首领杜宇率领下,打败鱼凫氏,逐步形成势力相当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杜宇自立为王,号称望帝,以郫(今郫县)为都城,并在瞿上(今双流牧马山)修建了行宫。杜宇王朝强大时,势力北抵汉中地区(今陕西西南部),南达今云南北部。蜀国与中央关系已相当密切,蜀王曾到镐京朝见周王。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周王朝的影响。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渠网两大系统组成。渠首建在今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上,由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要工程构成。分水堤坝在岷江江心,前端形似鱼嘴一样,把滔滔岷江分流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主流用于排洪排沙,内江供给灌溉用水;宝瓶口是人工凿开玉垒山后形成的一个引水口,内江的水通过这个形如瓶颈的狭窄通道流入渠道;在分水堤坝和宝瓶口之间有一道低矮堤坝,叫做飞沙堰。每到涨水季节,内江过量的洪水和大量泥沙便从这里排到外江去,确保了灌区的安全,从宝瓶口引入的水,通过四条宽大的干渠和密如蛛网的支渠灌溉成都平原的田地。这四大干渠(相关备注: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实际上成为了四条河流,除了引水灌溉外,还可以排泄洪水、行舟驶船、放送木筏。
相传,大约在商朝时,蜀族的一支在首领柏灌的带领下,从岷江上游沿着岷山和龙门山脉的崇山峻岭来到了成都平原的边缘,在今都江堰市灌口镇一带居住下来。(相关备注:青城山脚下的芒城遗址)以后,蜀族先民在首领鱼凫的率领下进入平原腹心地区,他们在河湖沼泽里捕鱼,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农作物,艰苦地对成都平原进行早期开发。(相关备注:广汉三星堆遗址)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基本消除,成为沃野千里、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是古蜀先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造,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作为这一工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李冰一直受到人民的崇敬。四川民间尊他为“川主”,许多地区修建了川主庙。相传夏历<?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6月24日是李冰诞辰日,每到这一天,到川主庙祭祀的人总是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