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来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传,大约在商朝时,蜀族的一支在首领柏灌的带领下,从岷江上游沿着岷山和龙门山脉的崇山峻岭来到了成都平原的边缘,在今都江堰市灌口镇一带居住下来。(相关备注:青城山脚下的芒城遗址)以后,蜀族先民在首领鱼凫的率领下进入平原腹心地区,他们在河湖沼泽里捕鱼,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农作物,艰苦地对成都平原进行早期开发。(相关备注:广汉三星堆遗址)



大约西周中期,鱼凫氏衰落下去。另一支蜀族在首领杜宇率领下,打败鱼凫氏,逐步形成势力相当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杜宇自立为王,号称望帝,以郫(今郫县)为都城,并在瞿上(今双流牧马山)修建了行宫。杜宇王朝强大时,势力北抵汉中地区(今陕西西南部),南达今云南北部。蜀国与中央关系已相当密切,蜀王曾到镐京朝见周王。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周王朝的影响。



杜宇王朝后期,来自湖北荆州的鳖灵受到重用,被任命为丞相。鳖灵很有才干,他关心国人疾苦,缓解了水灾的危害,政绩突出,深得人心,后来,杜宇把王位禅让给他,而自己则归隐到成都平原以西的山区中去。(相关备注:郫县望丛祠)



鳖灵当政以后,称丛帝。由于他的家族称为开明氏,蜀国历史进入开明王朝时期。这时,蜀国的势力进一步发展。鳖灵的继承者向北越过秦岭进攻秦国,东出三峡与楚国较量,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



大约公元前四世纪初期,蜀国开明九世设立宗庙,建立礼乐制度,酿酒祭祀,进一步完善奴隶制的国家机器。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他把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内)迁到条件优越、位置适中的成都。从此以后,成都一直是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相关备注:金沙遗址、商业街战国船棺葬)



蜀王开明十二世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他在成都修建七宝楼,用珍珠帘子装饰宫殿。王妃死后,他征发五丁力士到很远的地方去取土,运回成都北门为她修筑巨大的坟墓。为迎娶秦国美女,他又派五丁力士向北开辟金牛道直通陕西咸阳。美女车驾途经梓潼,突遇山崩,美女及力士们都被压死。而蜀王对美女的死十分伤痛,对五丁力士的死却毫不惋惜。他的所做所为激起了蜀人的愤慨。蜀国社会矛盾加剧,国力迅速衰落下去。当蜀族在四川西部建立蜀国时,巴族也在川东建立了巴国。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为争夺土地和劳动力,不断进行战争。为加强对东北疆土的守卫力量,蜀王开明十二世把他的弟弟分封到葭萌(今广元昭化)当苴侯。谁知苴侯暗中与巴国交好,蜀王大怒,派兵讨伐。苴侯投奔了巴国。巴国估计

蜀国要趁机进攻,怕自己抵挡不住,便向秦国求救。



秦惠王召集群臣研究。将领司马错说:“蜀国富饶,力量薄弱,巴国既然前来求救,机会难得,应出兵伐蜀。而且,灭蜀以后可以顺道把巴国也吞并掉。”秦王采纳了这一建议。公元前316年秋天,秦国派遣张仪、司马错和都尉墨率大军翻山越岭,沿金牛道南下伐蜀。蜀王领兵到葭萌迎战。两军交锋,蜀军大败。蜀王退回成都后,不敢久留,又逃到武阳(今彭山县东江口),被秦军追上杀死。蜀太子率残余力量退到逢乡白鹿山(今彭州市境内),也被秦军全部消灭。



蜀亡后,秦国在成都设县。蜀王的继承者被降为蜀侯。同时以张若为蜀郡太守,负责治理蜀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都政局动荡不安,蜀国旧贵族多次发动叛乱。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公元前310年,秦国在蜀地修筑了成都、郫城和临邛(今天的邛崃市)三座城池。成都城墙共长12里,高7丈。城墙高大雄伟,上有望楼和专供射箭的地方。城内分为大城和小城(少城)两部分。成都城仿秦国都城咸阳修建,规格也与咸阳差不多。传说,刚开始筑城时,城墙一再坍塌。后来工匠们沿着一只大乌龟爬过的路线筑城,终于取得成功,所以成都又有“龟城”之别名。(相关备注:张仪筑城和龟城的由来)



公元前285年,秦国第三次平定了蜀侯的叛乱。此后,秦取消蜀侯称号正式设置蜀郡,派郡守治理成都及附近地区。蜀郡的机构就设在成都城内。(未完待续)

大约在公元前276年,李冰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上任后,发现成都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但却常遭水旱灾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人民十分贫困。在弄清灾害原因后,李冰总结蜀人治水的经验教训,组织百姓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渠网两大系统组成。渠首建在今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上,由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要工程构成。分水堤坝在岷江江心,前端形似鱼嘴一样,把滔滔岷江分流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主流用于排洪排沙,内江供给灌溉用水;宝瓶口是人工凿开玉垒山后形成的一个引水口,内江的水通过这个形如瓶颈的狭窄通道流入渠道;在分水堤坝和宝瓶口之间有一道低矮堤坝,叫做飞沙堰。每到涨水季节,内江过量的洪水和大量泥沙便从这里排到外江去,确保了灌区的安全,从宝瓶口引入的水,通过四条宽大的干渠和密如蛛网的支渠灌溉成都平原的田地。这四大干渠(相关备注: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实际上成为了四条河流,除

了引水灌溉外,还可以排泄洪水、行舟驶船、放送木筏。




都江堰选址恰当,设计科学,依地势自流灌溉,效益极高,是中外水利建筑史上的一项杰作,充分显示了李冰和古蜀先民们的才智。在修建过程中,民工们创造出筑堤的好办法:他们就近从山上砍来竹子,编成大竹笼,装满鹅卵石,垒成堤坝。用这个办法筑堤,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比从远处采运石料大大节省了开支,也便于翻修更新。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基本消除,成为沃野千里、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是古蜀先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造,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作为这一工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李冰一直受到人民的崇敬。四川民间尊他为“川主”,许多地区修建了川主庙。相传夏历6月24日是李冰诞辰日,每到这一天,到川主庙祭祀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