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上册-7.1.1 电流 电压—电流 教案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7.1电流电压教案
第七章7.1 电流电压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学习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电流、电压是初中电学的基本概念,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是学生必须要学会的基本实验技能。
本节知识也是今后学习欧姆定律、电阻的重要基础。
在科学课上学生初步学习了电的相关知识,简单尝试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在化学课上已经学习了原子核的结构。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分两节课完成。
第一课时: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使用。
第二课时: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并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通过电流、电压概念的学习,初步认识通过类比来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
通过了解人体安全电压,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懂得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流。
知道电流是如何产生的,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电流的概念,记住电流的单位,能利用公式I=Q/t计算电流。
(2)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
(3)理解电压。
知道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原因,记住电压的单位。
记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
(4)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2、过程和方法(1)通过电流、电压概念的学习,认识类比的科学方法。
(2)经历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认识科学测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人体安全电压,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懂得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难点: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四、教学资源1、器材:学生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键、小灯泡。
演示器材:电路示教板、电池组、小灯泡、电键、二极管、小抽水机、涡轮。
2、课件:PPT课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错误使用。
3、录像或图片:原子结构示意图;不同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的大小;不同情况下电压大小的比较;电压表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流的概念及电流表的使用。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7.1 电流 电压 之电流 教案
7.1 电流电压电流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以及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流;2.理解电流的概念;3.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使用规则;4.能将电流表正确的接入电路,并能够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1、电流的形成: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2、电流方向:①微观角度: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宏观角度: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通过导体流向负极。
3、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通路。
要点二、电流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的大小的物理量,常用符号I表示。
2、定义:每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 It3、单位:在SI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①安培(Andre M.Ampere1875-1836):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 安培是个数学天才,年纪很小已学会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学;12岁开始学习微积分;18岁时已能重复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中的某些计算。
● 他不但创造了“电流”这个名词,又将正电流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
● 根据电流的性质发明了探测和量度电流的电流表。
● 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
②如果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就规定为1A,即1A=1C/s。
③单位换算:1mA=10-3A ,1μA=10-6A4、常见电流值:要点三、电流表1、电流表的结构①电流表的符号:②两个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③三个接线柱:甲图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 ”接线柱,标着“0.6”和“3”的为正接线柱;乙图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接线柱,标着“0.6”和“3”的为负接线柱。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七章《电路》第一节电流电压第二课时电压教案
电压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电压以及电压表的使用。
学生已经具备了电流、电流表的使用知识,对于电压和电压表的学习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来实现,因此本节课以学生为主。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有串并联电路、电流表的使用为基础,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能正确连接简单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本节课以已有知识电流的学习为引入,引导同学思考是什么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查阅资料得出结论进而引出本节课所学电压。
接下来介绍生活中各种电源的电压大小,感悟物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生活中电源的大小思考如何测量电压的大小?测量电压的工具电压表,学生由探究电流表的使用类比进行探究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探究电压表的使用过程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电压的定义 (2) 初步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认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水压与电压的对比教学,认识和学习类比的科学探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合作意识。
(2)通过探究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感悟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压表的使用 难点:理解电压的概念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2~4人一套):电源、灯泡、电键、电压表、导线若干。
2.演示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导线、电键。
3. 自制PPT 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情景I 视频演示通过水压与电压相类比,认识电压这一物理量。
活动I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材查找电压物理量、表示以及单位,分享电压单位的由来。
活动II 学生活动利用手中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 活动 Ⅲ 学生实验学生利用器材连接电路,探究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7.1电流 电压 --电压教学设计
7.1电压(课题)年级学期_____初三_________年级_____第一学期_______学期执教内容所在章节第__7________章第________1____节学时第_________1_____学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悟物穷理的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伏特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通过认识安全电压值,渗透“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
3. 通过介绍电池,渗透环保思想。
5、电源之父:伏特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善于思考、喜欢探求、勇于实践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很多电学的书,他的实验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
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发明了伏打电堆,这一神奇发明,对电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伏特被称为“电源之父”。
后人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把电压的单位规定为伏特。
6、出示常见的电源和常见的电压。
安全电压:不高于24V;干电池:1.5V等;安全用电法则;环保意识。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观察电压表(1)标示:V。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2)三个接线柱:“-”、3、和15。
标“-”的表示是“-”接线柱,另两个就是“+”接线柱。
所标的“3”“15”是表示量程的大小,使用时一定要用“一正一负”的接线柱。
(3)量程和分度值:接“-”和3时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
接“-”和15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
2、练习从电压表上读数。
3、电压表应如何使用?电压表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电压表并联在被测导体的两端(2)、选择合适的量程(0—3VA或0—15V)(3)、电压表的“﹢”接线柱应与被测导体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相连(4)、记录电压值时,应按所选量程读数。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7.1 电流电压 学案
7.1 电流电压根底知识 根底技能1.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1)电流的形成把小灯泡与干电池连接起来,小灯泡就持续发光;如果把导线断开,小灯泡就熄灭了。
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持续有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
导线、灯泡的灯丝都是由金属制成的,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也称为自由电子),平时它们的运动方向杂乱无章,在接上电源之后,电荷就定向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如下图,就像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流。
在电路中,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如下图。
水的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释疑点 何为“定向移动〞这里的“定向移动〞是指电荷向一定的方向移动,不能简单地说成电荷“移动〞,因为电荷无规那么的移动不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19世纪初,物理学家刚刚开场研究电流时,并不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终究是什么电荷在移动,当时就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电流的方向是人为规定的,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三点: (1)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一样; (2)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也可用以下图表示:【例1】关于电流的形成和方向,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D.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解析: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选项B、C、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A析规律电荷与电流方向形成电流的自由电荷既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但电流的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电路 7.1 电流 电压 电源电压》优质课教学设计_1
《电压》教学设计1.知道电压的作用,掌握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了解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能准确使用电压表,会准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在初步理解电源、电压、电流关系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及推理在物理探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与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准确使用电压表。
难点电压表的准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具准备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荷和电流,“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那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电压[探究]什么是电压?[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有小灯泡的最简电路图。
下面的学生按这个电路图连接实物,闭合开关,观察现象。
[生]小灯泡发光。
[师]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生]小灯泡不亮。
[师]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生]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
[师]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生]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师]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有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
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想想做做][师]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生]接入电路中的电池不同时,灯泡的亮度不同。
[生]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
[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生]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
[生]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电路 7.1 电流 电压 电荷电流》公开课_1
§15.2 电荷电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理解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理解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灯泡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规律的方法,知道电路图能够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性表达出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电流的形成及电流的方向的规定、电路的组成。
2、会根据实物图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课前准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发光二极管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图片:上海东方明珠、银川市和贺兰县的夜景。
教师:这些美丽的夜景,都与电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流与电路的知识。
(二)实行新课1、电流的形成及电流的方向(1)学生实验1:以小组为单位使桌上的小灯泡发光。
在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请同学们注意:①.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②.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③.最先使小灯泡发光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教师:小灯泡发光说明有了“电”的流淌路径,有电流通过,刚才同学们连接的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学生思考:(1)电流是怎么形成的?(2)电流方向是怎么规定的?(3))指出刚才所连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学生看书,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小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科学家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如下图)。
(2)学生实验2:连接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上册-7.1.1 电流 电压—电流 课件 优质课件PPT
例如:通过甲灯泡中的电流是0.2安,通过 乙灯泡中的电流是0.3安。问哪个灯泡中的 电流强? 答:乙灯中的电流强。
结论:电流是反映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二、一些用电器中的电流值:
普通灯泡 (0.1 — 0.3)A 电视机 (0.5 — 0.8)A 冰箱 1A 左右 电饭锅、微波炉 (4 — 5)A 空调器(5 — 10)A
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
没有击中。男孩子停下来,检查了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
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手。接着男孩子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
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 1、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的仪表
实物图:
A
-
0.6
3
电路图符号:
A
2、电路表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电流表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电
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被测电 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2)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 进,从“-”接线柱流出 (4)读数时,弄清楚所选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5)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
A - 0.6 3
准备知识: 1、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内存在 大量的( 自由电荷 )。 2、自由电荷( 定 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 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 电量的符号: Q • 单位: 库仑 符号: C • 1库的电量相当于6.25×1018个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7.1 电流电压 教案
7.1电流电压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电压表及相关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和电路中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知道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了解家庭电路电压与人体平安电压。
2、经历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正确掌握电压表测电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及小组交流讨论,认识科学测量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2学情分析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只进展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应用电学知识解决电学问题。
需要在学生不断实验的根底上,获取感性知识,形成初步的电学理论知识。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和根本掌握了简单电路的连接,已通过类比的方法学过了电流与电压的相关概念,掌握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使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所以本节课,学生学习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有了很好的根底。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动手实验和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并及时强化来突破难点,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电压表和学会电压表的正确使用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4教学过程【活动】正确使用电压表学生观看同学演示实验思考并答复教师的提问学生观看同学演示实验思考并答复教师的提问【活动】认识电压表比拟电表,并找出电压表交流讨论:认识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正负接线柱【活动】猜想与验证阅读课本内容,交流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1、猜想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2、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验证猜想内容。
【活动】了解常见电压值阅读课本P42:常见的电压值讨论需要记住的电压值【活动】正确使用电压表交流讨论:电压表应该怎样和被测用电器连接才能正确测量电压?【活动】学生实验在闭合电路中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归纳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填写活动卡的相关内容。
【练习】稳固与检测答复检测题或讨论答复谈自己的收获。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七章7.1 电流 电压教案
7.1电流 电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
知道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原因,记住电压的单位。
记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
(2)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2、过程和方法(1)通过电压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类比的科学方法。
(2)经历用电压表测电压,认识科学测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人体安全电压,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懂得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难点:电压的含义三、教学资源1、器材:学生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池组、电键、小灯泡,原电池。
2、课件:PPT 课件:电压表的错误使用。
四、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 情景 flash 动画演示水压形成水流,电压形成电流活动Ⅰ 应用1阅读教科书P42:不同情况下电压大小的比较。
关注安全用电问题。
活动Ⅱ 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活动Ⅲ 应用2①练习电压表的读数电压 活动Ⅲ 应用2 活动Ⅰ 应用1 情景 动画引入 活动Ⅱ 学生实验②找出PPT中电压表使用中的错误③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利用水压形成水流,电压形成电流相类比,引出电压(二)新课1、电压的作用类比分析:归纳结论: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介绍电压的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
(2)知识应用阅读教科书P42 不同情况下电压大小的比较。
关注安全用电问题。
2、电压表的使用(1)观察电压表类比观察电流表的方法,观察电压表。
并填写活动卡上的相关内容。
(2)阅读电压表正确使用方法P43。
(3)学生实验:完成活动卡P29 学生实验。
(4)知识应用:①练习电压表的读数②找出PPT中电压表使用中的错误③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测验1.电源正极有______正电荷,电源负极有_____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间产生了________。
2.电压是使电源正极________通过电路流向________与负极________中和;或者使电源负极________通过电路流向________与正极________中和。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7.1 电流 电压 电荷 学案
7.1 电流电压电荷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学习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习难点】:两种电荷的推导【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4.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6.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塑料等。
二、课内探究探究点一电荷1、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作。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叫作接触起电。
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叫作感应起电。
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2、完成有关问题: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选填“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3、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
单位是,简称,符号。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⑴、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的性质。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⑵、用专门的检验仪器。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上册7.1电流 电压 第一课时 电荷 电流 教案
7.1电荷电流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电荷电流》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七章《电路》第一课时内容,《教学基本要求》中要求理解电流,学习水平为B。
对电流的学习要求科学、全面。
而学生虽然在七年级《科学》里已经简单的涉及到电路的问题,但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电荷、电子、电荷量等概念,学生对电的印象较为抽象。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所熟知的静电现象入手,进一步学习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再进一步学习有关电流的相关内容。
本节内容为整章第一节,对学生后续有关电路的学习有比较深刻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对电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将学生前概念里的电形象化,为后续电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学生仍对奇妙物理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
同时,学生对电的认识仅停留在常识性的内容,对电的本质和规律没有认识清楚,例如对于电荷是如何产生、电流如何形成、如何比较电流的大小等不甚理解,更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和说明。
因此,本节内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讨论、交流归纳,对电学世界有个初步的入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现象及实质,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推理的方法。
(3)知道电荷量大概念及单位,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并能对其实质进行语言描述。
(4)通过“莱顿瓶”等系列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
对电荷种类多探究实验中能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逐步培养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现象及原因;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电流概念的形成性过程。
四、教学资源(1)学生器材:丝绸和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圆珠笔杆、梳子、纸屑、吸管、带有小孔的塑料杯、水槽、一次性手套、9伏电池(2)教师器材:摩擦起电器、莱顿瓶、吸管、一次性手套、丝绸和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吸管、铁架台、验电器两个、钢棒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主要围绕电荷、电流的形成原因、电流概念的建立展开。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册《7.1电荷 电流》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册《7.1电荷电流》教学设计2018-10-23【教材分析】从本课的编排上看,是继小学《科学》课中电学知识之后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论化学习,囊括了沪科版教材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第一节“摩擦起电”、第五节“怎样使小灯泡发光”和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的第一节“电流”的大部分内容。
知识点众多,覆盖面较广,如果只安排一课时来学习,就算有小学《科学》课上所学习的电学知识作基础,恐怕也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又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学实验,对电路连接既感兴趣,又不熟练,为了能给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机会和练习时间,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电荷、电流”这部分内容做如下两方面处理:一是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从电荷到电路再到电流;第二课时:从电路到电路图再到电流表。
二是确定本课的精度、深度和广度要求为“夯实基础、把控难度、适当拓展”。
从本课的类型上看,本节课具有双重任务,是一节既有概念教学又有规律探究的新授课,这类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
对于概念教学,怎样直观形象的引入新概念,怎样深入浅出的揭示概念的本质,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对于规律探究,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探究方法,有效开展探究过程,又要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归纳总结出规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给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质疑、去猜想、去设计、去验证,去分析,去总结,让学生成为规律主动“发现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从本课的应用上看,电荷电流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可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明辨是非,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用意识,做到先育人后教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了解电荷量的概念,知道电荷量的单位、符号○通过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去寻找第三种电荷,感受和领悟这一过程所运用的推理方法及质疑精神○体会运用类比法、实验法去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知识点向学生渗透正确的科学观,安全意识和团队意识【重点难点】电流概念的建立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通常会遭遇三个困惑,一是大量的自由电荷怎样从无规则运动到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的;二是电流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恰好相反的理解;三是电流概念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1 电流
一、教学任务分析
电流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电学基本规律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是在电荷知识的基础上对电学知识学习的延续和深入,也是下一节电压学习的前提。
“用电流表测电流”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流表这一技能,这一技能也是后续欧姆定律等电学知识学习的保障。
电流在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为B级。
本节课中学生对电已有感性的认识,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电流定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诠释它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一些电流的信息,在科学上也连接过电路,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但操作可能不够规范,通过规范实验操作,设计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类比等科学方法探究新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电荷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水流得出电流,在根据定义得出电流公式,通过公式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电流定义,学习使用电流表,主要采用学生实验,通过学生观察、团队合作等方法,了解电流表的构造,正确使用方法,达到会用电流表测电流这一技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流的定义。
2、会用电流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电流表的符号、最小分度值、量程及正确使用方法。
4、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水流类比到电流的过程,认识到类比法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经历从电路连接到实验测量、数据记录的过程,认识实验法、控制变量
法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尊重实验数据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流定义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技能
教学难点:理解电流定义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技能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电池、小灯两个、电流表、电键、导线若干。
2、教师演示器材:水流演示仪电池、小灯两个、电流表、电键、导线若
干,自制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流的定义及公式的简单应用;二是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本节课基本思路:首先创设情景,引出课题电流,接着什么是电流呢?教师通过演示水流仪实验,类比得出电流的定义,然后通过提问、讨论、交流,得出电流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随后通过小组活动观察电流表和连接电路,知道电流表的构造,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读数,实验过程中采用小组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同学们学习欲望,最后通过小组代表交流收获的形式来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突出的重点是电流的定义,用电流表测电流。
方法是:利用水流演示仪通过分析、类比得出电流定义,再根据电流定义描述,得出电流定义公式,通过公式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的定义。
利用学生观察电流表实物,来归纳电流表的主要构造,通过学生动手体验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学会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本节课突破的一个难点是:电流的定义,方法是教师演示实验水流演示仪,一根比较粗的管子,一根比较细的管子,相同深度,同时放水,可以看到粗的管子每秒钟流出水要多,可以类比到电流,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随后通过公式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大小与时间和横截面的电荷量这两个因素有关。
本节课突破的另一个难点是: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方法是“由感性到理性”,通过用大型的电路演示仪连接好电路,学生观察后对电流表连接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根据连接图,交流、归纳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学生根据使用方法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由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以达到学会测电流这一技能。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要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
活动Ⅰ:类比实验
通过水流演示仪实验,由水流类比到电流,从而得出电流的定义。
活动Ⅱ:思考与练习
通过电流公式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的定义
活动Ⅲ:学生实验
通过学生观察电流表并交流,让学生了解电流表的构造
活动Ⅳ:学生实验
通过学生正确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并正确读数,知道电流表正确使用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演示实验: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电路,通过电键断开或闭合使同一盏小灯变亮,问学生什么在变化?
引出课题“电流”
(二)新课
1、电流的定义
演示实验: 水流演示仪,从水桶中引出一根比较粗的管子,另一个水桶
中引出比较细的,比较相同时间内流出水量的多少?
学生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交流反馈本组的观察结果,进一步思考电流
的概念。
电流:每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符号:I
2、电流公式和单位
(1)电流的公式
I=Q/t
电流:安(A)电荷量:库仑(C)时间:秒(s)(2)电流的单位及换算
电流单位:安培符号:A
单位换算: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3)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大小
小型手电筒 0.2A 电视机 0.5A 电饭煲 3A
(4) 安全用电:1毫安,10毫安,100毫安对人的危害,注意用电安全。
3、电流表的构造
(1)提问:“电流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引出电流表
(2)学生实验:观察电流表
每组同学一个电流表,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结构,并交流观察结果。
电流表符号:
(3) 构造: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0----3A 最小分度值 0.1A
0--0.6A 最小分度值 0.02A
4、电流表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实验: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测电流,并正确读数。
(1)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2)使电流从电流表的“十”接线柱流入,“一”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三)总结归纳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完成评价,交流本堂课的学习体会
完成课后练习
八、板书设计
7.1.1 电流
一、电流
1、定义:每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公式: I=Q/t
3、单位:安培符号: A
4、常用的电流值:
5、安全用电:
二、电流表
1、构造: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0----3A 最小分度值 0.1A 0--0.6A 最小分度值 0.02A
2、正确使用方法:
(1)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2)使电流从电流表的“十”接线柱流入,“一”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