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圣才出品】
普通化学第一章
功和热都与途径有关,不是状态函数
功的分类 体积功 由于体系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能量, 称为体积功。 体系做功: W = -p外· ΔV 非体积功
体积功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 积功。如电功、表面功等。
1. 体系和环境
敞开、封闭、孤立
2. 状态和状态函数
1.1.5 热和功
1. 热 定义: 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称 为热,以符号Q表示。单位: J 或 kJ 规定: 若体系吸热,Q 0 若体系放热,Q 0
2. 功 定义: 除热之外,在体系和环境之间被传递的其它 能量,称为功,以符号W表示。单位: J 或 kJ 规定:
若环境向体系做功,W 0
状态函数的特征
体系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值一定 体系状态变化时,状态函数值的变化只与 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变化值为零
动画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
无机及分析化学
1.1.3 过程和途径
体系的状态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发生变 化,这种状态变化称为过程。 变化过程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具体形式, 我们把实现过程的每一种具体的形式称为途 径。
状态函数特征
5组基本概念
3. 过程和途径
恒温、恒压、恒容、绝热
4. 热力学能U
状态函数、具有加和性、绝对值不可测
5. 热和功
过程函数,正负号规定,体积功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
1.2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与反应热效应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 1.2.2 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1.1.1 体系和环境
1.2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与反应热效应 1.1.2 状态和状态函数
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通用】.ppt
(4)多重平衡规则: Kθ= Kθ1. Kθ2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 ΔrGm(T) = -RTlnK(T)
(2)ΔrGm (T)= RT lnJc/K
ΔrGm (T) = RT lnJp /K
(3) ln Kθ(T)=-ΔrHθm / RT +ΔrSθm / R
= ( ) ln K2θ
K1θ
➢ n=1,2,3,4,5,6等正整数,电子层分别用K,L,M,N,O,P表示, 称 为电子层的符号。
➢在氢原子中n值越大的电子层,电子的能量越高。但在多电 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则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两者决 定。
最新.课件
16
2.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0, 1, 2, 3, …, (n-1) ➢ l=0时(s轨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呈球形分布; ➢ l=1时(p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双球面,电子云 的角度分布的图为两个交于原点的橄榄形曲面; ➢ l=2(d轨道)及3(称f轨道)时,原子轨道的形状更为复杂。 ➢ 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电子层n的不同“电子亚层”。 ➢ n, l相同的各原子轨道属于同一 “电子亚层”,简称“亚 层”。
(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还原型形成沉淀 ,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 的相对大小。
最新.课件
6
4. 电动势E与△G的关系
-DrG =Welec,max
DrGm= --zFE 或 DrGmθ = --zFE θ
5.电极电势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E(O/R) O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
a O + z e - = b R (R=8.315 J ·K -1 ·mol-1 ;F = 96,485 C ·mol-1 ;T=298.15K)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_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_大气污染控制解剖
普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
通 化
大气污染控制
学
教
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 2.2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 2.3 化学反应速率 2.4 环境化学和绿色化学
本章小结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
2.1.1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
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自发 反应或自发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同样也伴有能量的变化,但情况要复
普 杂的多。
通
化
为此要考虑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所以要引进新的热
学
力学状态函数熵S 和吉布斯函数G。这样,只要通过热
教
力学函数的有关计算而不必依靠实验,即可知反应能否
案
自发进行和反应进行的限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反应的焓变
最低能量原理(焓变判据):
1878年,法国化学家 M.Berthelot和丹麦化学 家 J.Thomsen提出:自发的化学反应趋向于使系统 放出最多的能量。
△ rHm= 9.76kJ·mol-1
CaCO3(s) CaO(s)+CO2(g)
普
△ rHm= 178.32kJ·mol-1
通 化
H2O(l)
100 C
H2O(g)
学 教
△ rHm= 44.0kJ·mol-1
案
焓变只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因素之一,但
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放热有利于反应自发)
首页
上一页
学
教
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熵变的计算
熵值计算的参考点: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一章课件_热化学与能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1.2 反应热与焓
并不是所有的反应热都可以实验测定。例如反应: 2C(s) + O2(g) == 2CO(g)
为什么上述反应的反应热无法实验测定?
实验过程中无法控制生成产物完全是CO。
因此,只能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反应热。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2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1 几个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
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部分物质和空间。 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 空间。
开放系统 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首页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图1.1 系统的分类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2相
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称为相。根据相的概念,系统可分为:
q [q(H 2O )qb] [c(H 2O )m (H 2O ) Tcb T] (4 .1 8 12 1 80 4 )(8 29 .84 229 .13 )8 J
96J 9 9 0 .6k 9J
( 0 0 .5 ) g /3 .0 g 2 m 1 / o ( 1 ) l0 .0m 15 o 6 q V ,q m / 9 .6 k / 9 0 .0 J m 1 5 6 o .2 6 k 2 lm J 1 1 o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9
2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 程式。其标准写法是:先写出反应方程,再写出相 应反应热,两者之间用分号或逗号隔开。例如: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化学与金属腐蚀)【圣才出品】
②镉镍电池 镉镍电池的总反应为
6 / 6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6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1)电极电势代数值小 ①当该电极越易収生氧化反应,其还原态物质越易失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强的还原剂; ②该电极的氧化态物质越难得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弱的氧化剂。 (2)电极电势代数值大 ①该电极上越易収生还原反应,其氧化态物质越易得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强的氧化剂; ②该电极的还原态物质越难失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弱的还原剂。 2.反应斱向的判断 在原电池中,由亍 ΔG=-nEF,若 E>0,则 ΔG<0,在没有非体积功的恒温恒压条件 下,反应可以自収迚行。 3.反应迚行秳度的衡量 (1)KΘ 不 EΘ 的关系 在原电池的热力学讨论中,T=298.15K 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KΘ 不电池的标准电动 势 EΘ 的关系为 lnKΘ=nEΘ/(0.05917V)。 (2)分析反应迚行的秳度 当电池反应为所讨论的化学反应时,可通过该原电池的 EΘ 推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Θ, 从而分析该反应能够迚行的秳度。
电能势为 E 的电池反应 aA(aq)+bB(aq)=gG(aq)+dD(aq),其电势能表达式为
E E RT ln nF
c(G) / c c( A) / c
g a
c(D) / c d c(B) / c b
2 / 66
圣才电子书
①锌锰干电池
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为
Zn(s)
2MnO2
(s)
(NEW)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1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2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3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4部分 模拟试题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1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浙江大学编写的《普通化学》(第6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或反应中,哪一个是熵增的过程或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A.I2(g)=I2(l)B.H2O(s)=H2O(g)C.2H2(g)+O2(g)=2H2O(l)D.2CO(g)+O2(g)=2CO2(g)【答案】B【解析】熵增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B项由固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熵值增大。
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又变回初始态,则系统的( )。
[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A.Q=0,W=0,ΔH=0,ΔU=0B.Q=0,W=0,ΔH≠0,ΔU≠0C.Q≠-W,ΔU=Q+W,ΔH=0D.Q=-W,ΔU=Q+W,ΔH=0【答案】D【解析】ΔU、ΔH为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无关;Q、W为非状态函数,变化途径不同,数值不同。
普通化学 大学化学第二章
(3)在温度和聚集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的结构较 复杂的物质的熵值大于分子结构较简单的物质的熵值。 S复杂分子 S简单分子 如苯和甲烷。
(4)混合物或溶液的熵值大于纯物质的熵值。
S混合物 S纯物质
10
Hello!
熵 变 的 计 算 2NH3(g) 解: N2(g) + 3H2(g)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可按下式计算:
= -198.462J.mol-1.K-1
例题:计算合成氨反应在298.15K时的熵变。
11
吉布斯提出: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是: 熵 判 据 用熵变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是,对
在恒温恒压下,如果某一反应无论在理 于孤立系统: 论上或实践上可被利用来做有用功(W ), ΔS(孤) >0 自发过程 则该反应是自发的;如果必须从外界吸 ΔS(孤) =0 平衡状态 收功才能使一个反应进行,则该反应是 ΔS(孤)<0 非自发过程 非自发的。
r Gm (298.15K ) B f Gm, B 298.15K
B
2)利用物质的ΔrHm(298.15K)和ΔrSm(298.15K)求算: 先算出ΔrHm(298.15K)和ΔrSm(298.15K),再按下式求
出 ΔGT= ΔrHT-TΔrST ΔrGm(298.15K)= ΔrHm(298.15K) -TΔrSm(298.15K) 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是温度的线性函数,而熵变和焓变 是不随温度而变化的。 16
22
若反应是在任意状态下进行的; ΔrGm(T)又无法计算; 此时可用ΔrGm(T)作近似判断: ΔrGm(T) < -40kJ.mol-1 反应自发 ΔrGm(T) > 40kJ.mol-1 反应非自发 -40kJ.mol-1<ΔrGm(T)< 40kJ.mol-1 需具体分析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无机化合物)【圣才出品】
第6章无机化合物6.1 复习笔记一、氧化物和卤化物的性质1.氧化物和卤化物的物理性质(1)卤化物的熔点、沸点①卤化物的定义卤化物是指卤素与电负性比卤素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②元素周期表中氯化物熔点的规律a.I A族元素氯化物(除LiCl外)的熔点自上而下逐渐降低,II A族元素氯化物熔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多数过渡金属及p区金属氯化物熔点都较低。
b.同一金属元素的低价态氯化物的熔点比高价态的高。
③物质熔沸点的决定因素物质的熔点、沸点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晶体结构。
(2)离子极化理论①离子极化的定义离子极化是指外电场的作用下,离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发生相对位移,离子变形,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
②离子极化作用强弱a.离子的极化力第一,定义离子的极化力是指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而发生变形的能力。
第二,影响因素I.离子的电荷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II.离子的半径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
III.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外层8电子构型(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极化力弱,外层9~17、18电子构型的离子等极化力较强。
b.离子的变形性第一,定义离子的变形性是指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
第二,影响因素I.离子的电荷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数的增加,变形性增大。
如:Si4+<Al3+<Mg2+<Na+<F-<O2-。
II.离子的半径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
如:F-<Cl-<Br-<I-;O2-<S2-。
III.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外层9~17、18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小。
③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和熔点等性质的影响a.第II主族金属的氯化物,由于极化作用逐渐向分子晶体过渡。
b.过渡金属及p区金属的氯化物极化力较强,使氯化物具有自离子型向分子型转变的晶体结构,所以熔点、沸点比离子晶体的低。
c.较高价态离子电荷数多、半径小,极化力较强,氯化物带有更多的共价性(易偏向分子晶体)。
高价态金属氯化物比低价态的熔点、沸点低,挥发性强。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第2讲
克-克方程 克方程
d ln ps =
• 取不定积分: 取不定积分:
∆H vap RT
2
dT
∫ d ln ps = ∫ RT 2 dT
ln ps = − ∆H vap RT +B
11
∆H vap
• 取定积分: 取定积分:
p s (T2 )
∫ d ln p = ∫
s T1
T2
∆H vap RT
2
温度T/℃ 温度T pS/Pa 0 10 25 50 80 100
610.47
1227.7
3167.7
12333
47342
101325
21
[分析 根据公式 ,可以将 s对1/T进行作图 分析]根据公式 可以将lnp 分析 / 进行作图
ln p S 11 10 9 8 7 6 5 0.002 0.0025 0.003 0.0035 1/T
[解][1]
∆H vap 1 1 ps (T2 ) ln =− ( − ) ps (T1 ) R T2 T1
• T1=373.15K, ps(373.15)=101325 Pa, ∆Hvap=40670 J/mol, • 由此求得:ps(298.15)=3746 Pa。 由此求得: 。
19
∆H vap 1 1 ps (T2 ) ln =− ( − ) ps (T1 ) R T2 T1 T1=373.15 K, ps(373.15)=101325 Pa, ps(T2)= 95000 Pa, ∆Hvap=40670 J/mol, 可以解得 T2= 371.33 K。 。
22
• 由作图得到直线的方程为 :
5210.2 ln ps = − + 25.52 T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 大气污染控制
普 通 化 学 教 案
自发变化的方 向
平衡条件
判据法名称
熵增加原理
最小自由能原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注意: ΔG的物理意义:系统提供有用功的本领。 -ΔG = -w' T ΔS维持系统一定混乱程度所需 能量,不能利用。 ΔG 可以利用的能量
ΔH = ΔG + T ΔS
普 通 化 学 教 案
-ΔG = -w'max
普 通 化 学 教 案
(1) 具有单向性(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 (2) 有一定的限度 (3) 可用一定物理量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判据
例如: 气体向真空膨胀;
Δp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 Δ T 浓度不等的溶液混合均匀 Δc 锌片与硫酸铜的臵换反应等 ΔG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首页
自发过程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当借助 外力,体系恢复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 的影响。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还与给定的条件有关。
r Sm =
((25)) 或 2. .5 或
S (B)
B m
(2.4a)
B
式(2.5)表明,对于恒温、恒压的可逆过程, TΔS = qr = ΔH 。 所以 TΔS 是相应于能量的一种转化形式,可以与 ΔH 相比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1875年,美国化学家吉布斯(Gibbs)首先提出一个把 焓和熵归并在一起的热力学函数—G (现称吉布斯自由能 或吉布斯函数),并定义: G ≡ H – TS 对于等温过程:
普 通 化 学 教 案
首页
混合后 混合前 图2.3 混合熵示意图
上一页
浙大版 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29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浙大版 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பைடு நூலகம்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2)生成1.00mol 的HClH 2(g)+Cl 2(g) 2HCl(g)(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 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5℃25℃ -78℃25℃(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水溶液化学)【圣才出品】
(1)基本特点
对亍同浓度的溶液,沸点高低或渗透压大小的顺序为: A2B 或 AB2 型强电解质溶液>AB 型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其蒸气压或凝固点的顺序不沸点高低或渗透压大小关系相反。
(2)活度和活度因子 ①表观解离度
表观解离度是指由实验测得的解离度,丌代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实际解离率。
c.沸点、凝固点不蒸气压的关系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是由亍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所引起的。
③渗透压
a.半透膜
半透膜是指膜上的微孔只允许溶剂的分子通过,而丌允许溶质的分子通过的膜。
b.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使膜内溶液不膜外纯溶剂的液面相平,即要使溶液的液面丌上升,而在溶液
液面上所增加的压力。
c.反渗透
5 / 65
圣才电子书
2.酸和碱的解离平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应用热力学数据计算解离常数
以计算氨水的 KbΘ 为例,有
ln Kb
rGm
/
RT
27.081000J mol1 8.314J mol1 K 1 298.15K
10.92
Kb 1.81105
3 / 65
圣才电子书
②结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③特点
a.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足够大时,液面上挤满一层定向排列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单
分子膜。
b.溶液本体相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成疏水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的多分子聚集
体,称为胶束。
c.临界胶束浓度是指形成一定形状的胶束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
(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得:
q = - cs 鬃ms (T2 - T1) = - cs 鬃ms D T = - Cs 譊 t
式中,q 表示一定量反应物在给定条件下的反应热;cs 表示吸热介质的比热容;ms 表
C c m 示介质的质量;Cs 表示介质的热容, s
s s ;ΔT 表示介质终态温度 2 与始态温
度 T1 之差。
(4)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
2 / 108
圣才电子书
①化学计量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对于一般化学反应
0 vBB B
式中,B 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 为物质 B 的化学计量数。
a.化学计量数是量纲为一的量,对反应物取负值,对产物取正值;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热化学与能源
1.1 复习笔记
一、热化学 1.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 根据系统和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可将系统分为三类: ①敞开系统 敞开系统又称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②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③隔离系统 隔离系统又称孤立系统,是指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 (2)相 相是指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相与相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面,超 过此界面,一定有某些宏观性质发生突变。 ①固、液、气三相所具有的特点: a.气体能够无限混合,故只含气体的系统内只会存在一个气相; b.液相按照其互溶程度分为一相或两相共存; c.固体达到分子尺度的均匀混合时只有一个相,即固溶体;否则固体数量与相的数量 相同。
b.当涉及反应进度时,必须指明化学反应方程式;
c.反应进度实际上是以反应方程式整体作为特定组合单元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在
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且所得的值总是相
等的。
2.热效应及其测量
(1)热效应
化学反应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引起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包括反应热、相变热、溶解热
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U2-U1=q+w。 ③热力学能 热力学能 U 是指系统内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分子间势能,原子键能,电 子运动能,核内基本粒子间核能等内部能量的总和。 热力学能的特征: a.状态确定,其值确定; b.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c.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④体积功 体积功是指在一定外压 p 外作用下,系统的体积发生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体积功的 定义式为
b.强度性质
强度性质的量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多寡无关,不具有加和性。
③状态方程
状态函数 p、V、T 和 n 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 R=8.314J mol-1 K-1 。
理想气体方程也可以写成 式中,Vm 为摩尔体积。
pVm RT
和稀释热等。
(2)热效应的测量
3 / 10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热化学中,等温、等容过程发生的热效应称为等容热效应;等温、等压过程发生的热
效应称为等压热效应。
②当测定某个热化学过程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时,可测定介质的温度改变,再利用下式
c.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反应过程中
各相应物质实际转化的量。
②反应进度
反应进度 ξ 定义为
dx = dnB vB
式中,d 为微分符号,表示微小变化;nB 为物质 B 的物质的量;vB 为 B 的化学计量数。
a.反应进度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有关,而与选择反应系统中何种物质来表示无关;
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状态函数是指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①状态函数的特点
状态一定,其值一定;状态发生变化,其值也要发生变化;其变化值只取决于系统的始
态和终态。而与如何实现这一变化的途径无关。它具有数学上全微分的特征。
②按性质的量值是否与物质的数量有关,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
a.广度性质(又称容量性质)
广度性质的量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5 / 10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电子能是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所具有的能量。 2.反应热与焓 化学反应热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 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主要有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两种。 (1)等容反应热与热力学能 在等容、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dV=0,w´=0,所以
③在实验室和工业上,用弹式热量计精确测定等容条件下固体、液体有机物的燃烧反应
热效应 qV。
④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的方程式。
a.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明反应热的同时,还必须注明物态、温度、压力、组成等条件;
b.若没有特别注明,所说的“反应热”均指等温、等压反应热 qp;
c.习惯上,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在 T=298.15K,p=100kpa 下进行。
1 / 10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按相的组成来分,系统可分为单相(均相)系统和多相(非均相)系统。
③273.16K 和 611.73Pa 时,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被称为 H2O 的“三相点”。
(3)状态与状态函数
系统的状态是指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 p、体积 V、温度 T、物质的量 n 和组成等各种宏
二、反应热与焓 1.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 ①定义 在热力学系统中,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又称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发 生变化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与过程的热和功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表达式
4 / 10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 p外dV
w p外dV
式中,δw 表示微量功,dV 表示系统体积的微小变化量。 (2)热力学能的组成部分 ①平动能 Ut 平动能是与质点在三维空间的平行移动有关的能量。 ②转动能 Ur 转动能是质点环绕质心转动所具有的能量。 ③振动能 Uv 振动能是与多原子分子或离子中的组成原子间相对的往复运动有关的能量。 ④电子能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