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

文章开门见山的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金华双龙洞的自然景观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让学生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朴实。

另外在处理教材时要尤应注意,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要注意把以前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本文的学习当中来。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而且已经初步掌握了抓重点词语、句子品读感悟的方法。

(三)环境分析这堂课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进行,因此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策略更得当,教学方法更多样。

我充分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继续学习12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二)进一步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画出表示游览线路的词语,并且根据这些词语画出游览线路图。

2、让学生到前面来讲述线路图。

3、快速浏览课文,你喜欢哪处景物,找出有关语句和重点词语,谈感受。

4、书中的四处景物,学生先提到哪一处景物,教师就指导学生理解哪一处景物。

如学生提到路上的见闻,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1)理解“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句话。

(2)理解“一路迎着溪流。

”这句话。

如学生提到孔隙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1)根据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入孔隙时的感受。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课件出示厦门鼓浪屿图片)这迷人的风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谈话时,(课件出示金华双龙洞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

2.今天我们也一起随着叶圣陶先生一起到金华的双龙洞走一走。

二、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图片,揭示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2.结合课前预习,反馈预习成果,学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互相交流讨论。

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交待游程(板书)是游记的一大特点。

所到之处,叶老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叶老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平舌音“簇笋”,翘舌音“浙窄乳”等。

(课件出示词语)浙江一簇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杜鹃宽窄肩背移动额角陆续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上源3.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

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由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共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共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分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训练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避免第二课时容量过大,路上、外洞我放在第一课时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双龙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感受溶洞奇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内洞景象。

3、学习作者记叙、表达的方法,渗透游记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2、有感情朗读;3、展开想象,读写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孔隙的特点。

学习者分析:因为本班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家境不富裕,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阅历,因此,我在充分阅读的文本的基础上,出示有关双龙溶洞的图片,增加直观感受,并有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写话、复述课文。

丰富的课件制作,充分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外洞特点:1、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欣赏了沿途和外洞的景色,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过程?(板书:沿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2、泉水是作者的向导,谁能说说它的流经路线?(画泉水)迎着泉水,作者来到外洞。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背景。

2.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情节中的隐含含义。

2.运用语文知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2.录音设备。

3.图片或PPT展示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新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2.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故事。

第二课时1.分组讨论双龙洞的故事情节,每组呈现自己的理解。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第三课时1.学生背诵课文,注重语音语调。

2.小组合作,创作表演《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

3.学生表演,展示每组的表现。

第四课时1.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双龙洞故事的寓意。

2.设计综合性作业,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六、课后反思1.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学生对双龙洞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

2.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表现和合作。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体验课文的故事情节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双龙洞的奇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生词、长句以及把握文章结构方面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节奏和语气。

3.理解课文描述的双龙洞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指导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词短语、图片视频等。

2.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金华双龙洞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气,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节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孔隙”等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通过品词析句,把握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金华山的地理位置和双龙洞的传说。

2.激发学生对双龙洞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学生自读第一段,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1.学生自读第二段,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生自读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1.学生自读第四段,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回顾整篇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熟记生字词。

2.课外阅读关于金华山的其他文章,深入了解双龙洞的历史文化。

六、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课文主题:赞美祖国山川之美,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七、教学反思1.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避免一问一答式教学。

2.在品词析句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适合用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故事,领略双龙洞的美丽景色,激发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故事;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提高学生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故事;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2.进行角色扮演,表达个人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华双龙洞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山水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地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课文理解(15分钟)老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更深入地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故事。

第四步:角色扮演(20分钟)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小小话剧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五步:讨论交流(15分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金华双龙洞的想象和感受,可以展开热烈的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碰撞,丰富了解。

第六步:课文回顾(10分钟)对整堂课进行回顾,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巩固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对金华双龙洞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展示汇报形式呈现。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金华双龙洞的兴趣很高,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交流,学生的表现也比较积极。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一、教材分析该教材为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阅读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

此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家门口发现的一个双龙洞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有一些奇妙的事物,引导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人文地理和景观;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开展团队合作的能力;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4.引导孩子爱护环境,珍惜自然。

三、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短文来了解和认识新的地理景观,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和听力能力。

四、教学难点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复杂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们慢慢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并帮助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2.听说法:通过听故事和对话来提高孩子们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三步走法:通过先读文章,然后阅读理解加上答题,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教师通过地图让孩子了解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

2.教师解释“双龙洞”是什么。

3.提问:孩子们是否发现过新奇好玩的景点。

2. 教师阅读1.教师朗读短篇小说,并对孩子们进行语言和词汇的解释,以确保孩子们理解故事。

3. 阅读理解1.完成一些文字理解的练习,例如,所学词汇的使用,对文章的理解等等。

4. 小组讨论1.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所发现的新奇好玩的景点。

2.组内成员们以及外围的视听者可以分享和辩论自己的观点。

5. 作业布置1.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地区的特色景点,并进行标注。

七、教学评估1.老师可以依赖阶段性和小组性提交的作业来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更好地进行及时性评估和反馈。

2.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可以进行学科的综合性评估八、教学反思该教学计划通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提高了孩子们整体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023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8篇

2023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cai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风景伴着我们。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双龙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二、学习孔隙部分过渡:令人惊叹的是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会为这次游览增添许多情趣。

让我们到孔隙去看看吧!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

(好奇)(1)作者因为什么好奇?(船小、船进出孔隙的方法与众不同)(2)出示文字,练习朗读。

请大家看这句话,练一练试着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指名读,生齐读。

(3)船这样小,进出的方法又是这样特别,跟孔隙有关吗,说明什么?(生答师书:孔隙:窄小)2、过渡:穿过这样窄小的孔隙有怎样的感受呢?(1)出示文字,体会感受请同学们用心读这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害怕、紧张、危险)(2)你能把这种紧张、危险的感受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

(3)出示画面、文字:同学们练的好认真,我也想读一读。

(4)谁也想读,指名读。

(5)出示画面、文字:我们一起读,老师也为大家配上画面、音乐。

3、小结:出示画面:这正是古诗所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一种奇妙的游览方式,有水石奇观之誉。

4、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孔隙的奇妙。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传说中的文化与历史故事,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自主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2.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3.学生能够通过语文活动,实现对学习内容的主观认知和自主思考。

三、教学难点1.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展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与“双龙洞”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大家的探究之心。

2. 阅读理解1.教师给学生们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们阅读故事《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篇章,并发出答案。

2.回顾阅读时可以采用小组互助的办法,促进整个小组之间的合作和学习效率。

3. 话题讨论1.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2.例如:文章中的“双龙”与金华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4. 学生练习让学生们阅读一些与双龙洞有关的资料或文章,并要求他们在家里做以任意形式输出。

5. 总结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对故事及其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点明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2.学生能够自由思考和交流;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明显的提高;4.学生对民间传说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总结通过本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既能够使学生对于民间传说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因此,本学案的实施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度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空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以本课为例继续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课文联段成片的方法。

第1页共64页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生字。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到文章的过渡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我们学过那些叶老写的文章。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课外读过哪些叶老写的文章。

二、新授。

(一)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

全班齐读。

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出示会写的生字。

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

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和景点特色。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力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记金华的双龙洞》2.教学方法:(1)听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2)合作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3)合作探究,收集有关双龙洞的信息。

(4)设计手抄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次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次学的内容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讲解(15分钟)(1)朗读故事,让学生跟着朗读,了解故事情节。

(2)分组阅读,梳理故事情节。

(3)复述故事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

3.合作探究(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负责搜索有关双龙洞的信息,并记录成果。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出来。

(3)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理解双龙洞的风景。

4.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探讨,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双龙洞的特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让学生妥善表达自己的想法。

5.结课活动(10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开始设计手抄报。

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分享自己整理出的信息。

学生可以使用书法、绘画等创意方式进行展示。

四、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教学效果。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双龙洞的历史、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3.帮助学生们熟悉故事结构,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要素;4.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双龙洞的历史、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2.学习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故事结构;3.学习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要素;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2.合理运用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们了解双龙洞的历史、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2.阅读法: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故事结构;3.讨论法:通过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要素,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练习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对双龙洞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们了解它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然后,出示课文标题,并简单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

2.阅读课文让学生们默读或朗读课文,并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和词语。

3.阅读理解和故事结构分析1.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节。

引导学生们找出故事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和情节,了解故事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过程,梳理出故事的线索。

2.了解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并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表现他们的角色,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加强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的方式,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5.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向学生们展示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3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

2023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 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

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介绍课文及作者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

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 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①读音wān jiacute; rǔ sǔn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②新词孔隙突兀森郁进四、读熟课文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第二课时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一、说教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描写了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脉络清晰,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单元专题的内容是:“壮丽的祖国河山”,专题的学法是:“学习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教学目标:1、认识“浙、臀”等6个生字;会写“浙、桐”等13个生字;理解“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蜿蜒”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教学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因此,我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启发引导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做到“会学”。

在具体语段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重点词语品味法、朗读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在具体语段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讨论法、举一反三法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四至八自然段,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三、说教学程序(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之前我们游览过美不胜收的广西桂林,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尝试给课文编提纲。

2.通过语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

《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8.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

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

(“曲”读qū,不要读成qǔ)呈:显出,露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能领悟按游览顺序来叙述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13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24月14日,我在浙(zhè)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1 知识点详解 ☜2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3[①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chéng)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4[②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途中所见到的风光,描写得很细致,说明作者游览时的心情很愉悦。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③一路上溪流声为什么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5段导读: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在途中见到的溪流,听到的溪声,烘托出作者浓浓的游兴。

3①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自然地生长,所以花儿显示出了它的本性姿态,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

因此作者才这样说,同时作者也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4②看到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感到一片明艳。

5③精彩句解析:因为溪流随着山势在变化:溪流宽了,流得缓了,调子就低了;溪流窄了,流得急了,调子就高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罗店来到双龙洞口。

奠定了感情基调。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6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洞口和外洞的特点。

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给读者的印象更清晰。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tún)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7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shāo)微抬起一点儿,[④“稍微”“一点儿”说明了什么?运用假设句是为了说明什么?]67④“稍微”“一点儿”十分准确地说明了孔隙的小,非常逼真。

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⑤先写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险的特点。

准会撞破额(é)角,擦伤鼻子。

[⑤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孔隙的?]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过孔隙时真切地感受了孔隙的小。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wān)蜒(yán)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8[⑥“即使”一词在这里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内洞的景象,写出了“双龙洞”名称的来源。

在洞里走了一转[zhuàn],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内洞的大,用“十来进房子”做比,突出了内洞的大。

8⑥“即使”这个关联词起强调作用,即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石笋具体比做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它本身已经足够吸引人了,无需再比做什么了。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⑦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层次,明确写作顺序。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生搜集有关溶洞知识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江南山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你们知道吗,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也不同寻常,请你们把搜集的有关溶洞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出示投影:老师搜集的溶洞景观图片) 老师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很多奇妙的景观。

这神奇的溶洞就如同童话世界里的迷宫……二初读课文9⑦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1.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三汇报交流1.生字。

字音:孔隙.(xì) 走了一转.(zhuàn) 即.使(jí)字形:重点记忆“簇、臀、擦、蜿蜒”。

2.新词。

石钟乳:又名“钟乳石”,倒挂在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如钟乳,所以称“石钟乳”。

石笋:溶洞底部直立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

洞顶的水滴在洞底,水分蒸发,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由少积多,由下向上增长,形如笋状,所以叫石笋。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有几排,一排为一进。

3.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去双龙洞途中所见到的风光,及双龙洞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课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介绍的。

四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指名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分段。

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也可分为六部分。

分三部分见前面“课文详解”,分六部分见下面: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4月14日,“我”游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了路上的风光。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洞口和外洞。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由外洞过孔隙到内洞。

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写内洞。

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写“我”出洞。

五分段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1.驾驭课堂要灵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质疑,借助学生的提问进行讲解,通过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2.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展开想象,可让学生找一找句中的反义词,想想这些词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进一步体会作者按游览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课后第3题的幻灯片。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金华的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作者分别介绍了哪些地方?(沿途风光、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二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内容请你迅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或自己的话概括每一处景物的特点。

沿途风光——明艳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石笋三细读课文,体会特点,感悟写法1.你喜欢哪一处景物?请认真读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一处的景物特点写具体的。

2.反复读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体会好在哪儿。

四小组交流小组互相交流作者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及他当时的心情。

五集体汇报老师重点引导:1.写途中风光,以色彩描写来突出山里景色的明艳;写溪流抓住溪流的变化来突出小溪的欢快,衬托作者愉快的心情。

出示句子: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从句子中体会出,小溪依山而变,形变,速变,声也变,变化多,变化快,使人愉快。

引导学生想象小溪的样子,读出小溪的欢快及喜悦之情。

2.外洞:运用打比方和列举数字来说明外洞的宽敞。

3.孔隙:先写大小(容下一只小船),再写小船的进出,最后写作者乘船过孔隙。

出示句子: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体会孔隙窄小,只能平躺,一动不动,受“挤压”的感觉十分强烈。

请一个学生读这一部分,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随作者一起体会过孔隙的感觉。

4.内洞:感觉昏暗,随着灯光看到双龙,其次是石笋、石钟乳。

出示句子: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体会这些天然的景物本身就很美,就很值得欣赏;突出洞内石钟乳、石笋自然天成的独特之美。

读句子体会、想象其美景。

六回顾全文,引导发现同学们,我们随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尽情地领略了双龙洞的风光,也感受到了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独到之处。

可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在介绍双龙洞时还有一条暗含的线索,知道是什么吗?对,是以溪流为线索。

迎着溪流——从洞口流出——外洞从孔隙流出——内洞,靠右边流,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这样的线索,好像把我们带到溪流边,我们的脚步随溪流而移动,我们也好像亲临了双龙洞,这又是一处作者的独到之处。

七精彩复述,升华情感1.给你两分钟准备,练习复述你最喜欢的部分,以导游的身份讲述。

2.请同学们讲解所看到的景点,要吸引游客。

八总结全文1.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分别从内容、写法、情感上谈。

)2.老师小结:金华的双龙洞的确别具特色,特别是那一路的溪流,那只能容一只小船进出的孔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机会我们一定也去那里亲身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1.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让他们说说喜欢的原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背诵部分要教给学生方法,看看这部分描写了哪些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识记。

2.请学生复述课文游览的经过,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3 记金华的双龙洞1.看拼音,写词语。

江油一淡部依角伤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即.使(jí) 孔隙.(xì) 走了一转.(zhuàn)一簇.(cù)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至少写五个)氵:浙洞浓淡流扌:据擦扑打把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