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标准(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42038
课程名称:审计学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时数:64学时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财政与税收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培养熟知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能够熟练应用审计方法,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具有强烈的诚信、客观和公正、团队合作等意识并具有较高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助理审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

本课程的前驱课程为会计学基础、财务岗位核算、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纳税认知、财务管理等课程;后继课程为岗前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该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性质
《审计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财务会计核算方向的必修课程;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选修课程。

该课程是在中专《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审计基础》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与审计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国际、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课程理念
《审计基础》的课程目标追求理论和应用并重的理念。

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技术的教学中强调一致性,而在方法的具体应用方面则强调发散性,即在应用审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利用审计方法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具体而言,本课程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使学生对审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审计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相当必要。

(二)以基本概论和基本方法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打好基础,充分掌握这种工具就显得十分重要,课程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三)以经济学、管理学思想来培育学生的审计能力。

审计学中的基本思想与经济学中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加强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审计分析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审计创新意识的产生。

(四)强调审计分析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处理审计信息能力的高效和审计分析能力的提高。

审计信息技术是适应整个社会经济信息化到来而产生的技术手段,随着市场审计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经济对加工整理和挖掘审计信息需要量的扩大,审计学教学中,将审计分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审计处理的现代化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加强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合格的审计高级人才的客观要求。

(五)加强实践环节,实现审计教学的根本目标。

审计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审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训练以及审计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是不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前提,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必修课。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审计学,是我国审计理论、实践和教学的客观要求。

因此,本课程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主线,结合我国会计、审计的新内容,借鉴国际审计惯例和经验,结合典型的审计案例,全面讲述注册会
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奠定审计基础理论和知识。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审计学的具体业务流程即风险评估程序职业道德框架思路;
(2)掌握审计学的计量方法即审计抽样技术;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得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审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关键能力目标
(1)自主学习能力
(2)职业沟通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
(4)自我管理能力
(5)解决问题能力
(6)信息处理能力
(7)创新创业能力
(8)管理服务能力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改变以往《审计基础》课程中审计概念和基本理论所占比重过大 ,而案例较少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案例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自编的审计实验教材,提高学生的审计实务操作水平,增强其动手能力。

(二)为了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除了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外,增加审计案例教学,并将审计调查分析能力一并纳入考试范围,以便在一定程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料,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重要依据,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拓展其知识面。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教学资源配置
1.学习场地和设施要求
学习场地主要在多媒体教室。

主要配套的教学设施是计算机媒体方式。

即计算机结合大屏幕的方式传授课程教案、课程ppt模板的模式运行。

案例分析采用多媒体播放影片结合分组讨论的模式运行。

2.教师要求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审计方面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技能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还应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即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能力和应变能力。

3.教材教参及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的原则
a.适用性原则。

教材选用必须遵循高职高专教育与教学的基本规律,选用新教材应符合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深浅恰当、难易适中。

b.科学性原则。

所选教材的体系、编排符合认识规律,概念的说明、原理的论证、数据的引用、公式的推导等必须准确无误。

c.优先性原则。

应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

d.突出实践原则。

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发,专业课程应积极选用理论够用、实用性强的技能实训教材及案例分析教材。

e.多样性原则。

有条件的课程、专业应尽可能多的选用电子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等,以配合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推荐教材
a.《审计学基础》ISBN978-7-5106-0955-4戴生雷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社2012-1 (3)教学参考资料
a.《审计学》ISBN978-7-5017-9631-1王娜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1
b.《审计学:实务与案例》ISBN978-7-300-13291-4 李晓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3
c.《审计》 ISBN978-7-5141-1700-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4 六、指导性教学原则和考核评价建议
1.指导性教学原则
(1)本课程的制定是按照《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设置,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内容授课,教学采用案例分析、传统讲授、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通过课上讲解,理论联系实践,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变练,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让学生体验审计业务处理的部分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2.考核评价建议
(1)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突出职业、方法和社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作业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2)课程考核标准
附: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学项目设计学习情境 1:总论
任务 1
任务 2
学习情境 2: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任务 1
任务 2
学习情境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任务 1
学习情境 4: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2
学习情境 5:计划审计工作、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学习情境 6: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一、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审查各项经济业务为主线,结合职业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审计的技术方法的同时,还应把审计中查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在形式上更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示应图文并茂。

(4)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进行查账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

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实用、具体并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2)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 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审计业务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

三、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应用
实训指导书既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参加实训的参考书,所以在编制时必须注意可操作性,要求文字简练,脉络清晰。

(2)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做好审计工作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

为此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使学生在企业教师的带教下参与企业实践,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为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审计、稽核岗位审计员、稽核员创造条件。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三年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