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中国古代之生死观2008-05-20 07:541、儒家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汉代扬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谈生论死:孔孟生死观

谈生论死:孔孟生死观

谈生论死:孔孟生死观谈生论死:孔孟生死观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论语·卫灵公》: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先生,您讲的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

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

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

假如仁德与生命两者发生了冲突,该怎样处理呢?”孔子严肃地回答说:“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弟子恭敬地给孔子施礼,表示敬服。

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又问先生说:“仁德一定是很难得到的吧?我们应当怎样去培养它呢?”孔子回答说:“培养仁德可以从头做起。

比如说,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计,必须先有得心应手的工具。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大夫中的贤者去敬奉他;对于自己来说,就应该挑选那些士人当中的仁者交朋友。

这样,才会培养起仁德来。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孔子的学生都饿病了,不能起身。

子路气愤地对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困顿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顿时仍然能固守节操,小人困顿便会胡作非为。

”孔子说:“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儒家死亡观

儒家死亡观

儒家死亡观
儒家认为死亡是自然的、必然的生命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类生命的必然际遇。

儒家强调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珍惜生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追求人生价值。

儒家认为,人死后并不是彻底消散或消逝,灵魂会永存于人们的记忆和后代中,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不断地为社会、家庭和他人做出贡献,超越个人的一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为后人传颂,流芳百世。

儒家对待死亡的观念,强调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思考人生意义与价值,珍惜时间,传承文化,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儒家传统的生死观与我国安乐死的合法化

儒家传统的生死观与我国安乐死的合法化

儒家传统的生死观与我国安乐死的合法化[内容提要]:儒家传统的生死观是一种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生死观属于典型的“生命质量论”。

儒家的这种生死观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观念和意识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对当前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提供了意识基础和观念依托。

[关键词]:儒家;生死观;我国;安乐死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是近来学理界所广泛关注和论争的一个热点问题,[①] 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立法者的难点问题。

由于安乐死是一种直接冲击和挑战人类传统生死观的社会行为,各国理论界一直对其褒贬不一,而立法界也普遍对其合法化问题持审慎态度。

那么,在当代社会中,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呢?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显然不能单纯从某一个侧面去分析或论证。

笔者以为,安乐死合法化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耍性的,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都非常特殊的国度里,安乐死合法化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这是因为,我国社会长期以来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传统的生死观为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提供了意识基础和观念依托。

以此种认识为出发点,本文拟对儒家传统的生死观浅作探悉,并拟在此基础上对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儒家传统的生死观及其产生的原因1儒家传统的生死观首先,在对待生死方面,儒家特别珍视生命,因而是重生恶死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儒家的几位代表人物那里找到论据。

孔子曾经说:“未知生,焉知死?” [②]认为人应当谈生而讳言死。

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指出,“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③],认为生是人的本能欲望,而死则是人竭力所欲避免的。

而儒家的另外一位大师荀子则进一步强调:“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

”[④]就是说,生不仅仅是人一般的欲望,而且是莫大的、竭力追求的欲望;死也不仅仅是人通常所厌恶的现象,而且是人极端厌恶、极端惧怕的现象。

这说明,在几位儒家大师那里,生命是受到珍视的,而死亡则往往为其所忌讳。

儒家学者如何看待生命与生死

儒家学者如何看待生命与生死

儒家学者如何看待生命与生死导语:儒家思想如何看待生死的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每个人生活在人世间,感知宇宙天地,认识大干世界,生息序活的经验、文化、科学便构成了人类的文明。

然而,有“生”就有:“死”,“死”是每种有生之物的最终结局,“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命运,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

人一思到此,一念及此,便会恐惧不安,甚至万念俱灰,从而在人生中做出一些异常或反常的行为来。

生命是一部壮丽的乐章,死亡犹如一个休止符、对于人来说,这是最沉重的毁灭性的打击,是最不愿意接受的一个事实。

为了否定生命的界限,于是人就去追求生命的永恒无限,那么,人类用什么途径与办法超越死亡以及摆脱死亡的痛苦与恐惧呢?中国古代儒家的贤哲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用显扬精神价值的办法来超越死亡的途径。

儒家学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命是宇宙大化生生不息之大生命的表现形态之一,人生显露了宇宙的仁爱之心,人死亦为自然造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人的死亡既为自然,也是必然,任何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努力于道德的烙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水恒。

但是,要经由儒家提供的这条途径实现不朽,其前提是人们必须学会区别价值的大小,确立人生过程中哪种目标最值得去追求。

许多人把个人的私利私欲的获取视为最高价值,并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那么就决然不可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不朽了。

儒家的圣哲坚持认为,人类崇高的理念,如道德价值,是高于自我的生命价值的。

所以孔子教诲人们,凡是志士仁人,都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爱”,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爱”。

孟子则认为.保存自我的生命,是人人都追求的,实现仁义道德,也是人人都想做到的。

在二者不可以同时做到时,则应该舍弃生命而成全道德。

浅析儒家生死观

浅析儒家生死观

浅析儒家生死观作者:张珊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6期摘要:生命是我们生而有之、生而存之、生而伴之的。

对于生命的探讨从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入世态度来说,其生命观更是中国人民立身存世的根本向导。

本文从尊重生命、死而不朽、存顺没宁三个维度来浅谈儒家的生死观,审视生命的价值,积极入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尊重生命《易大传》里面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义”天下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这就是所谓《周易》之道,《周易》的一本一体,它就是变动不居、生生不息,不断地繁衍出新的东西,所以,天是乾元,它有大生之德;地是坤元,它有广生之德,这种广大悉备的生命创造精神,它其实赋予了我们人类。

所以我们人如何的和天地精神相匹配、相配合、相媲美,我们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宏大天性,全面地发挥天地赋给人的秉性和潜能,那就是我们就有一种刚健自强,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这就是儒家的尊生、重生,主动的一个传统,所以《中庸》里面说,圣人可以做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和天地鼎足而参,和天地相参。

人类的理性,所可以设想的天道,那是宇宙万物,人类生命的本源,那时我们人的价值源头,一旦我们充分的护持,我们自己的生命理性,我们就能够全面地发挥,天赋给我们的潜能,我们以平等的精神,接纳宇宙间一切的存在,万事万物,我们尊重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价值,尊重他物,尊重他人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各说其信,我们最终可以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奋勇拼搏,在现世,在凡俗的生活中,来实现人的价值、人的意义,所以儒家的仁学,儒家的志士仁人,他是用仁爱的仁,来界定我们天地人的人,所以,“仁者仁也”所以人在一定意义上他就是生命的感通,宋儒把它讲成像桃仁、杏仁这样的一个生命,中医讲麻痺不仁,那是不能感通,所以儒家他是要和天地人物我相互地感通。

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

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

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

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了。

儒家重视生命生前的价值,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

中国古代的文人,多数受其影响,因而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活着的时候,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把生命的价值作为对社会、国家的奉献,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这种思想,和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相结合,成为社会主流生死观,受官方认证。

如张思德、雷锋等虽然离开人世,因其生前的奉献。

达到精神的永存和不朽。

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

他们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

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

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道家重视活着这种状态,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长久、活得顺心,活的和自然相和谐。

更多的是把生命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讲究返璞归真。

对于个人生命的延续,也就是养生,有很多借鉴之处,也能使人生贴近自然,享受生命的寂静与安宁。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

生死关切,是人的基本焦虑,生死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

《礼记》曰:“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1] 参通幽明,究明生死,此儒教大道所系。

究幽明之际,知生死之道,是儒教的重大教义。

1)原始返终,知生知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 许多人依据圣人这两句话,便断定儒教只关注现世,不关注来世,重生不重死,言生不言死。

认为儒教不关注死亡问题,把死亡之事与鬼神之事悬置不论。

这是对圣言的误解,是对儒教教义的误解。

其实,儒教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死亡问题。

圣人以神道设教,生死之道、鬼神之道是儒教的重要内容。

对死亡问题的重视,与对死后世界的关注,是儒教教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教有自己的生死观,有着关于灵魂世界及神鬼之道的系统阐述。

这些观点和阐述详见于儒教经典与先圣先贤的言论之中。

这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既是入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

《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这里“明”是人间世界,“幽”则是人死后的世界,即神鬼的世界。

礼乐即“入世间法”,系指仁义礼智之性、“修齐治平”之道、“人伦纲常”之道;而鬼神之道,也就是出世间法。

依儒教教义,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一以贯之,悉统于天道。

入世间法就是“生”之道,“生”之道即人之道。

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相贯通,人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间的落实。

出世间法就是“死”之道,“死”之道即鬼神之道。

鬼神之道是天道天理在灵魂世界,在神鬼世界的落实。

故出世间法也与天道天理相贯通,神鬼之道亦是天道。

故依儒教教义,生之道即死之道,明之道即幽之道,人之道即神鬼之道。

幽明之道,生死之道都统于天道。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明有善恶,幽有屈伸;明有正邪,幽有清浊;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故知生即可知死,知人之道就可以知鬼神之道。

故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话并非不关注死亡,恰恰相反,这正是究竟之说,是对生死之道的大彻大悟。

儒家生死观.pptx

儒家生死观.pptx

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 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 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 罗伦:“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 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
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 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德之未修,学之未讲” “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讨论:
王云岭 WANGYL@ 2022/3/23
西方人的生死观是怎样的?
8
讨论
中国人为什么极度重视丧葬问题?比如置地造 坟、大办丧事、大量财物陪葬等。
一殡、葬殡葬的的含含义义
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也是文 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 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 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一作葬解,如 《荀子》:"三月之殡。 葬作藏解,如《礼记》: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 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鬼神交往术!
什么是鬼?有何特长?家住何方?上级领导是 谁?
“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万物死曰折, 人死曰鬼。”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礼记》
鬼有什么特长?
首先,厉鬼可以害人。 《左传》中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
依于人,以为淫厉。”要化解厉鬼害人,就得找 到安置他们的地方,“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先秦另外一种说法,是讲鬼魂住在幽都。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 些。”那幽都又在哪儿?《山海经》里也提到 幽都,貌似是在山里,跟昆仑山关系还非同一 般。《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 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山海经.西山 经》:“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北 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 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

儒家生死文化讨论

儒家生死文化讨论
如此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只在于生前,也不止 于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
它不是一昧地重生轻死,也不是简单地轻生轻死,而是 教导我们最终如何超越生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公 元 前5 5 1年( 周 灵 王 二 十 一 年 ) 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
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 以 己 言 , 战 国 初 年 成《论 语》一 书 。 公 元 前4 7 9年 卒 。春 秋 霸 局 时 兴 、 礼 乐 崩 坏 , 孔 子 曾 弃 官游说各国,颠沛流离只盼解决时弊,但一 人之力难挽狂澜。晚年他致力于整理典籍: 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其中影 响 最 巨 者 为 史 书《春 秋》, 由 于 执 笔 严 峻 无 私 , 令乱臣贼子畏惧。 学不厌、教不倦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基本治学 态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则 在 「行仁 」 , 从《论 语》 可见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从日常生活落 实儒家精神的教育理念。孔子过世后,学生 分散各地宣扬孔子学说,战国时代孟子更发 扬光大,以致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之道 成为立人、安邦、治国良策。
(二)儒家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儒家又重视家庭伦理、强调 孝道观念,并已深入人心,从而形成长远的中华文化现象,因此 在现代社会家庭人际关系中仍然是重要的价值。
(三)儒学研究的新路向 学重视社会理想的实践,因此儒学理 论建构应该着重与当代社会科学的结合,亦即儒学的经世济民之 学的强调与落实,建构之重点即在以儒家关怀社会的道德意识作 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价值指导原理。 至于传统儒学理论的研究, 则应重视儒家真理观的辩证,亦即当作为中华文化共同传统的儒 学与道佛两家进行义理辩证之时,儒学的真理观建构基地的探究 实为重点。
荀子作《荀子》一书,书中倡导化性起伪的思想,主张 隆礼重法﹐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必须经过圣王的教化 与自身的学习﹐才能知道善恶﹐行为合乎礼义。

儒道的生死观

儒道的生死观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哲学流派,它们对于生死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 儒家的生死观:
1. **强调人的责任与义务:** 儒家强调人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力实现道德、修养自己,以服务社会。

生死在儒家看来是个体责任的一部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2. **重视后代传承:** 儒家注重家族和社会的连续性。

个体的生死被看作是家族延续的一环,后代的教育和传统的继承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责任。

3. **追求“仁”:** 儒家强调“仁”的概念,即为善、为人,关心他人的福祉。

通过实践仁德,个体在有生之年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道家的生死观:
1. **强调自然和道:** 道家注重自然和道的观念。

生死被看作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是宇宙法则的表现。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与自然的变化对抗。

2. **无为而治:**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不逆自然而行。

对于生死,有时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度,认为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因此应该接受并顺其自然。

3. **强调个体修炼:** 道家注重个体的修炼,追求心灵的宁静。

通过超越对生死的恐惧,达到心灵的自由。

在一些道家经典中,也提到通过修炼达到长生甚至不朽的境界。

总体而言,儒家强调通过履行社会和家庭责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将生死看作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共同存在,并对社会价值观和个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源出周朝专司礼制(宗法等级制度仪礼)的“司徒”之儒家,独得周朝“尊礼”、“近人”道统的正脉嫡传。

生当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乱世的儒家“先师至圣”孔老夫子,一生以“克已复礼”——教化已不守旧制的世人克制自己、回归周朝礼制,为自己的使命。

孔老夫子对周礼向往至极,衷心赞叹:郁郁乎文哉!吾宗周。

[1]以梦见周朝开国元勋、礼制奠基者周公为最大的幸福。

他老人家一生唯以天下大事、万世功业为念,孜孜奔走列国,授徒编书,人生态度可谓积极至极,树立了儒家阳刚进取人生态度的身教典范。

对于人事以外的玄学问题、生死灵魂之秘奥,孔子没有多少论述,当然,这种不论述,是一种经过理性审视的理性实用主义,与释迦之不回答“十四无记”问题有某种可相比较之点。

孔夫子对生死问题、鬼神的理性实用主义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意谓人应把心思用于实实在在的人生问题上,不应过多考虑那些人智不可能解决的死后去向、鬼神问题。

孔夫子拒绝谈论怪、力、乱、神等神秘现象,对“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但对周朝传统的事鬼敬神之制,还是俨然维护的,教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当作鬼神就在面前,恭恭敬敬依古制民俗亲自参与祭祀鬼神,不可马虎,尤其敬畏天神,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3]不过他遵依周朝的原则,对鬼神“敬而远之”,耻于堕入那种鬼里鬼气的巫觋之流。

孔子也反对追求长生不死,有言曰:“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夫子读不释手的,是《周易》,这是依神明而行卜筮以占验吉凶之书。

看来,孔子绝非无鬼论、无神论、人死断灭论者,不过他不想当、也称不上鬼神问题的专家。

富阳刚之气的儒家,面对人不可能回避的死亡威胁,当然也会有所抗拒,其抗拒的方式,首先是在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中去创造“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之言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后汉人荀爽说:其身殁矣,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生死意识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论语》鲜明地表现了儒家思想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识和个人应以有限的生命尽力于社会大众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论语》儒家思想生死观生与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抗拒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在远古时代,因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医疗器械的缺乏,人之生命更为短暂,更为脆弱,故而更加关注生死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征战连年不断,动乱割据时时发生,人们的生命毫无保障。

于是,生死意识便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一、儒家对生命的观照儒家思想一向以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干预人生。

在儒家作品中,把握人生、勇于奋争、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句子、例子比比皆是。

《先进》中载有“季路问事鬼神”之事,孔子闪烁其词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生是一切的基础,连生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又有什么权利去谈及死亡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因此,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当积极生活,死后之事,死后在谈亦未晚。

刘向《说苑•卷一•君道》载:“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也。

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可见,孔子是忌谈死亡,主张积极生活的。

儒家认为,越是身处逆境越应平静乐观,努力保持自己高洁的本性,孜孜求学,以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从而完成人格的再一次飞跃。

孔子曾高度赞扬颜回耽于清苦的生活,“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在对学生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君子固穷”、君子“不汲汲于富贵”的肯定,对身处困境依然乐天知命的褒扬赞誉。

儒家所追求的不是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而是崇高充实的精神境界,因而,儒家学者不惧怕困苦,而把困苦看成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完善,一种磨练。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一、儒家生死观——重视今生——格物致知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

儒家的生死观是重视生的价值,回避死亡之后的事。

儒家认为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任何想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永恒。

二、佛教生死观——超脱轮回——涅槃成佛印度的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生死观方面,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一片苦海,所以生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更注重死后来世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涅槃成佛,脱离苦海。

除此之外,对于芸众生,佛教认为如果没有涅槃成佛,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一世一世,没有穷尽。

佛教的生死观点,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人开始更注重今生的行为,以超出轮回,解脱生死。

同时,印度佛教也渐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道教生死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道家的生死观是生道相合,养生全生,坦然生死。

道教吸收道家生死观中与道相合,又融合神仙道的长生理论,衍生出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永生观。

道教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为了保气而得长生,道教人士进行了长期的探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两种长生方法。

道教对长生不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死的一种抗争和超越,但其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长生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一些实践,却形成了中国丰富的养生长寿的许多方法。

儒家生死观研究

儒家生死观研究

儒家生死观研究生命问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之一,对生命哲学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各家哲学流派论述的一大重心。

有别于西方哲学中二分化的思维范式,中国哲学里的生命观普遍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和谐圆融,且关注现实世界的生生不息的思想特点。

这一点在儒家的生命哲学中便有很好的展现。

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最根本现象,通过对儒家生死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发掘儒家生命哲学的特性。

与一般的人生观侧重人生、死亡观侧重死亡不同,本文所指之生死观是立足于由“死”来观“生”,又立足于从“生”来看“死”,是对人之完整生命历程的整体交互观照。

在生死观的视野里,“生”是受“死”支配的,“死”又是由“生”来完成的。

生与死共同塑造有价值的生命历程。

没有死亡概念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人生充实的死亡是虚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观要解决的是人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是对终极关怀问题的探索。

不过,生死观比终极关怀问题更全面、更具体,它是终极关怀下的安身立命之学。

儒家的生死观是儒家以终极关怀为蕲向,对生与死及其关系作出的解释。

它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传统中国主导性的生死观。

一、生死价值观:成仁取义生死价值就是人活一生所要实现的目标,它是立足整个生命历程来思考的,其实也就是人的生命价值。

所谓价值,是指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作用或性质。

如物之价值即指物作为价值客体对人这一价值主体有具有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作用或性质。

衡量物的价值时,物是价值客体,人是价值主体,主、客是分明的。

而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具体地说,就是人作为客体满足自己作为主体需要的价值。

在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因此,必须将同一个人区分出哪些是价值主体、哪些是价值客体,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生命价值。

要区别生命价值的主体与客体,必须了解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不是生物本性。

人生而具有的是自然生命(或称生理生命),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舍此生命无以寄存。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生死是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认识生死是我们的生命课题。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未知生,焉知死”释义的探讨,对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生死观做粗略的分析,以期对生死做一定的了解。

标签:论语;孔子;生死观关于生死,一直是与人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逃避不去面对。

因此,从人类诞生至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停止。

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向死走去,是无法被人类所超越的自然规律。

人类对死亡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法获知具体的时代,但这不并不影响各时代的人去探索“生”与“死”。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

一一般的说法是孔子重视生而避谈死,确实,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死”的言论极少。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语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篇》)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颜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

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

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

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传统儒家的生死观,揭示其深厚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其生死观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理性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

本文将首先对传统儒家生死观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梳理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

接着,通过深入分析儒家经典文献,探讨儒家生死观的核心理念,如“生而知之”“死而不亡”等。

本文还将关注传统儒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以及其在面对生命伦理、死亡教育等现实问题时的启示作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二、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源于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体系,特别是他们对“仁”“礼”以及“天命”等核心观念的阐释。

儒家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应当顺应这一规律,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结。

儒家强调“仁”的理念,认为“仁”是处理生死问题的关键。

在儒家看来,“仁”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揭示了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即应当先关注现实生活,致力于实现“仁”的要求,而不是过分关注死后的世界。

儒家认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仁”,才能对死亡保持正确的态度。

儒家提倡“礼”的规范,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生死问题上,“礼”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一定的丧葬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人在面临死亡时应保持庄重的仪态,不惊慌失措,以体现个人的修养和“礼”的精神。

儒家还探讨了“天命”观念与生死观的联系。

儒家认为,人的生死是由天命决定的,个人无法改变。

然而,儒家并不因此而对死亡产生恐惧或绝望,而是强调人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际行动来顺应天命,实现个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即使面临死亡,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留下永恒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 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 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 罗伦:“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 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
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 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现在的殡葬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
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 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 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2020/3/2
殡殡葬葬之由之来由(来续)
灵魂观念: 中国人的鬼魂观念 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
阎王和地狱的佛教概念 道教泰山府君、丰都大帝传说 “六道轮回” “黄泉”、“幽都”、“地府” 奈何桥、孟婆汤、望乡台、牛头、马面、判官、
黑白无常 实现了顺利换届,完成了权力交接。阎王成了
最高主宰,泰山府君逐渐过气。
. 幽冥界与人间的关系
“有钱能使鬼推磨”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鬼难道跑来跑去不累嘛?
佛教传入以后,为了让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 借助本土道教和儒家信仰的概念,说我们佛教 里的鬼啊,住在地狱里,地狱呢就在泰山这里
道教一看,就你会借势,我不会么?魏晋南北 朝时,道教也把佛教的地狱改造了一下,挪为 己用。
:“罪结九幽,谪役东岳幽执泰山地狱之 中……长沦万劫,终天无解”。
“未知生,焉知死。” 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
有限之自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 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孟子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 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 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
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次,鬼能赏善罚恶。《墨子.明鬼》:“今若使 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 天下岂乱哉!”

鬼住哪儿?有四环五环学区房吗?
先秦的时候,关于鬼到底住哪,还没有统一的说 法。
有说住在黄泉的:郑庄公恨他妈偏心,帮着弟弟 造反,就对他妈武姜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意思就是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咱俩死了以后变鬼, 上黄泉再见吧。后来大臣颖叔考居中调和庄公母 子关系,“掘地及泉”,在地底下挖了个能看见 地下水的坑洞,让他们娘俩见面和好。

先秦另外一种说法,是讲鬼魂住在幽都。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 些。”那幽都又在哪儿?《山海经》里也提到 幽都,貌似是在山里,跟昆仑山关系还非同一 般。《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 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山海经.西山 经》:“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北 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 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
鬼神交往术!
什么是鬼?有何特长?家住何方?上级领导是 谁?
“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万物死曰折, 人死曰鬼。”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礼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鬼有什么特长?
首先,厉鬼可以害人。 《左传》中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
依于人,以为淫厉。”要化解厉鬼害人,就得找 到安置他们的地方,“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这么多鬼,怎么办哪!
幽都的鬼,上头是有领导的。

《楚辞.招魂》里说,管理幽都鬼魂的是个叫土伯 的神,凶得很。
东汉王充《论衡.订鬼》引用《山海经》的内容, 沧海之中的一座山上,有一棵宇宙无敌超级大桃 木,它的枝叶间东北方向,就是万鬼出入的鬼门 所在。管理万鬼的是两个神仙,一个叫神荼,一 个叫郁垒,这两人的画像,据说可以屏蔽恶鬼, 人们争相贴在门上,从此两个鬼boss成了门神。 这个门神的传说可比秦琼、尉迟敬德要早多了。
五斗米道又吸收了一些古代巫术的内容,生生 给鬼造了另外一个住处“丰都”,鬼boss又出 了一位“丰都大帝”。阴司地府的一大根据地 丰都,现在在重庆辖下。
据说现在中国叫鬼门关的地方,居然有七个, 分别在河北、河南、甘肃、云南、广西。加上 原来的黄泉、幽都、昆仑、泰山、地狱、丰都
幽冥界的领导班子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 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
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 的、问心无愧的。
儒家不以死为苦。 思考,儒家的苦是什么?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 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文天祥
的观念,自产生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 葬亲人的习俗。 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代(是传说中的人类祖先 盘古开天地的时代)凶礼中规定古之葬者,厚衣 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 人易之棺椁

17
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 — —《礼记·檀弓下》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
厉鬼害人
活人因为迷信鬼,也会对自己的同类下手。宋 朝时,荆湖南路、江南路、淮南路、两浙路等 地以及荆湖北路的峡州、广南西路的邕州、广 南东路的韶州都盛行杀人祭鬼的风俗。上述地 方的乡村,乡人平时诱拐外乡生人,将之杀死 祭鬼,诱拐不得就用自家奴仆,连奴仆都没有 的话甚至用自己亲生孩子替代,脔割烹炮,备 极惨酷。
“德之未修,学之未讲” “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讨论:
王云岭 wangyl@ 2020/3/2
西方人的生死观是怎样的?
8
讨论
中国人为什么极度重视丧葬问题?比如置地造 坟、大办丧事、大量财物陪葬等。
一殡、葬殡葬的的含含义义
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也是文 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 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 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一作葬解,如 《荀子》:"三月之殡。 葬作藏解,如《礼记》: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 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