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理论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第四章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四章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四章产权理论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对经济制度及其效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产权理论为主线,对第四章《产权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产权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规定了资源和收益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

产权的存在对于经济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不仅决定了资源的配置和经济权益的分配,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组织效率和创新能力。

因此,理解产权的性质、特征和变迁对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强化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产权的定义和性质、产权的决定因素、产权的变迁以及产权的制度设计。

首先,产权的定义和性质是理解产权理论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是一种特定的权限,它规定了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经济权益的归属。

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

私有产权是指资源和收益权归个人或企业所有,公有产权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私有产权具有明确的界定、完整的权益和自由的流转特点,而公有产权则具有权力集中、界定不清以及权益不明确等问题。

其次,产权的决定因素是影响产权性质和变迁的核心因素。

产权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所有权、承受成本和交易成本。

所有权决定了资源和收益权的归属,是产权制度的基础;承受成本是指个体为获取和保护产权所付出的成本,其高低决定了个体对产权的保护程度;交易成本是指在产权交换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包括信息获取成本、协调成本和执行成本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产权的性质和效率。

第三,产权的变迁是产权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产权的变迁是指产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变动和演变。

产权的变迁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着重要影响。

例如,从集体产权向私有产权的转变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而从私有产权向公有产权的转变则可能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

因此,深入理解产权变迁的规律和机制对于推进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非常重要。

最后,产权的制度设计是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产权理论文档

产权理论文档

产权理论什么是产权理论产权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个人或集体对物质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产权理论关注的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对资源所有权的规定和保护机制。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产权是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基础。

它对个人和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权的基本特征产权有以下基本特征:1.所有权:指的是对物质财产的拥有和支配权。

所有权的核心概念是对资源的占有,所有者有权对资源进行支配、使用和转让。

2.使用权:指的是对资源进行实际使用的权利。

使用权是所有权的一部分,所有者可以将资源租赁或授权给他人使用。

3.收益权:指的是对资源产生的收益进行享受的权利。

收益权也是所有权的一部分,所有者可以通过出租、销售或经营资源获取收益。

4.转让权:指的是将所有权、使用权或收益权转移给他人的权利。

产权的转让权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流动。

产权理论的重要性产权理论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1.资源配置:产权制度可以影响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

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理论通过研究产权权力的分配和运作机制,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2.经济增长: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产权权力的合理保护和有效运行可以促进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

3.社会稳定: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和公正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产权理论研究产权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为社会稳定提供理论指导。

主要的产权理论1.自由主义产权理论:自由主义产权理论强调产权的私有性和自由交易的原则。

它认为个人和私有企业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最有效地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国家干预产权理论:国家干预产权理论认为国家在产权保护和资源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主张国家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来确保产权的稳定和公正。

3.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强调制度对产权的影响。

它认为不同制度安排下的产权规定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兴流派,其基本观点是经济行为者与制度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探讨了产权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和属性,认为产权变迁是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因。

本文将介绍产权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产权的定义产权是指对经济物品或资源的控制权或支配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许可权等。

产权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与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密切相关。

经济活动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离不开产权的约束和规制。

产权的分类产权可以按照属权者、资源性质、产生方式、使用方式和应用对象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属权者分类:•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公有产权•集体产权2.按资源性质分类:•自然资源产权•人力资源产权•知识产权•资本产权3.按产生方式分类:•创造性产权•转移性产权•附着性产权4.按使用方式分类:•产权的授权使用•产权的合作使用•产权的控制使用5.按应用对象分类:•生产要素产权•商品与服务产权•生态资源产权产权的作用产权是现代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产权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产权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私有产权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使资源的使用者对自己的资源承担责任,同时对资源收益享有所有权。

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产权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机制,它刺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现代经济制度中,专利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出现,鼓励了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产权促进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产权关系的形成保护了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投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
利伯凯普:研究显示了另一个变量,即政府在私有财产权利形成过程中 的作用。研究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内华达州的矿产法从共有产权向私有产 权的法律规范的演变历史,认为其形成背后有强大的经济动力(矿产所 有者对政府机构进行寻租和游说等院外活动)。 莫梭:通过构建有两个参与人的博弈论模型,研究产权的起源和演变问 题。在没有产权和国家的自然状态下,假定两者的生产能力和战斗能力 存在差别时,参与人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自己投入劳动进行生产,要 么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当自己的劳动成果存在被掠夺的可能时,参与 人进行产出的激励会下降,社会总产出水平会下降。所以,只有当环境 参数和重复博弈能够使各方参与人都认为建立和遵守产权对自己是有利 时,产权才会建立起来,并得到有效的遵守。
第三章
产权理论
school
产权是一种社会 工具,具有节约交 易成本的功能。
本章要点
产权的概念、作用 理解科斯定理 区分价格和非价格资源配置的方式 巴泽尔、阿尔钦、德姆塞茨以及奥斯特罗姆的产权理论 案例分析


A
产权的起源与功能
B “公地悲剧”与科斯定理
C 巴泽尔与阿尔钦的产权理论
D 德姆塞茨与奥斯特罗姆的理论
2.产权的起源与演化
3.1.1 产权的起源
巴泽尔:认为产权是不断产生并不断放弃的,应该根据条件的变化进行 分析。在他的理论中,由于产权界定的成本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很 难进行清晰界定的。他把未能充分界定的产权成为公共领域,当它给人 带来的收益大于获得它的成本时,人们就愿意花费成本去获得对于这些 权利的私有产权。
MR/MC SMC
MC
MR
0
Q3
Q4
Q
3.解决办法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 应该由政府干预解决公地悲剧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对策: 明晰产权对外部效应及公地悲剧是一重要解决途径。

05产权理论

05产权理论

四、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


1、现代产权理论的产生
现代产权理论的突出代表者为科斯R· Coase)。他 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这正是正 统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核心),而是经济运行背后 的财产权利结构(这正是正统经济学所忽略的); 他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是数学、效用主义的边际分 析(这正是正统理论所采取的基本方法),而是典型 的制度分析,并通过对某些经济现象的分析来阐述 隐含在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运行规则及规定这些规 则的制度基础。
产权的特征



3、产权的明晰性与模糊性。产权明晰与产权模糊 都是指 “权利”边界确定而言的,任何产权,如 果其所有者是确定的并且是惟一的,那么这个产权 就是明晰的。但是有些产权,如社团产权(俱乐部 产权),所有者尽管是确定的,但是并不是惟一的, 这也容易产生产权的模糊性。 产权模糊有两种情况:一是产权归属关系不清,即 财产属于谁,未明确界定或者未通过法律程序予以 肯定;二是财产在使用过程中,权利归属不清。 产权的明晰是有条件的: (1)产权的明晰需要费 用。有些产权由于界定和实施所有权的费用太高而 不得不采用模糊产权的形式,如社团产权.(2)产 权的明晰需要一定的社会制度条件。
柯武刚 史漫飞:



在多数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组织都拥有和使用某些 资产的自主权(私人的、各自的财产)就个人来讲, 那样的资产包括他们的身体、技能和知识(生存权 和工作权)。个人还拥有一项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尊 重和保护的权利,即占有其劳动成果的权利。 在这类保护失效的地方,产权是不值钱的。那时, 很少有人会为提供他人所看重的东西而付出努力, 也很少有人会努力运用其财产来发现并供应价值更 高的物品和服务。 事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权状况。 因此:绝不能将产权混同于拥有的物品。产权不仅 能附着于有形资产,也能附着于可识别的知识上。

产权理论_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产权理论_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产权理论_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引言产权理论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探讨了社会中资源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在这个领域中,马克思和科斯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产权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本文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揭示两种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产权理论的背景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石,产权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私有制导致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拥有生产工具的所有权,而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剥削和剥夺了工人的劳动成果。

因此,马克思主张消灭私有制,将生产资料归还给整个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

2. 科斯的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不同,科斯强调产权制度在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私有产权制度能够激励经济主体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强调通过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产权理论的比较1. 对私有制的看法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剥削和压迫的根源,认为应该消灭私有制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他主张通过国家的集体所有制来取代私有制,实现工人阶级对生产资料的控制。

相反,科斯认为私有制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工作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2. 对产权制度的评价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权制度视为不公正和剥削的体现,认为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占有整个社会的财富。

他主张通过社会主义的集体产权制度来实现公有化和共享。

相反,科斯认为明确的产权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他强调私有产权制度在经济活动中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3. 对资源分配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剥夺了工人的劳动成果。

他主张通过废除私有制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反,科斯认为私有制可以激励人们进行创造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

• 4.明晰性与模糊性
• 产权明晰是指不同产权或不同主体的产权, 其边界应尽量明确。任何产权形式,如果 其所有者是确定的且是唯一的,那么这个 产权就是明晰的。
• 产权模糊的两种情况:
• ①产权归属关系不清,即财产属于谁未明 确界定或者未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肯定。
• ②财产在使用过程中,权利归属不清楚, 当产权出现分割、分离与转让等情况时, 财产各种权利主体变得不明确。
• ②.把产权看做是一种行为权,而不仅仅是 一种静态的所有权归属关系。
• ③.把产权视为一种经济性质的权利,视为 人们在使用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社会 性质的关系。
• 2.外延界定(从产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然后采取逐 一列举的办法来对产权的含义进行界定)
• 狭义:将产权界定为财产所有权,并进一步把财产所 有权归结为包含人对物的多方面权能的权利束。
• 私有产权的可分割性是指对特定财产的各 项产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
• 产权的可分解性是指权能行使的可分工性 和利益的可分割性。
• 产权可分割性应注意的问题:
• ①产权的可分解性不是无限度的,不是说, 产权可以无限分解,分得越细越好。
• ②不是任何一项产权都可以任意再次分解
• 3.可让渡性与不可让渡性
三.产权的形式
• 张五常:“产权结构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私 人产权为一个极端,共有产权为另一个极端。”
• 根据产权归属主体的不同产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 1.私有产权: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
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他可以将这些权利同 其他附着了类似权利的物品相交换,也可以通过 自由合约将这些权利让给别人,他对这些权利的 使用不受限制。
• ②.关于产权外延含义的界定

关于产权的理论

关于产权的理论

关于产权的理论【摘要】产权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产权的概念、种类和发展历史展开讨论,分析产权保护制度、转让规定、权能制度和激励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产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现行经济体制,还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产权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产权在经济中的作用,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产权概述、产权种类、产权概念、产权理论发展历史、产权保护制度、产权转让规定、产权权能制度、产权激励机制、产权的重要性、产权的保障措施、产权的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产权概述产权的核心是对资源的支配权,它包括对资源的使用、收益、转让等权利。

产权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资源配置、投资决策、市场竞争等方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护产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产权的确立和保护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支柱。

只有建立健全的产权制度和保护机制,才能保障个体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从产权概述中可以看出,产权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产权,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产权种类产权种类是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产权分为不同类型的权利。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产权主要分为所有权、用权和担保权三种种类。

所有权是指对物的直接支配权。

其主要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个要素。

在产权所有人行使所有权时,可以对物进行支配、使用和处分。

用权是指占有人或承租人对物的利用利益所享有的权利。

用权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使用他人的物,并在一定范围内获取利益。

担保权是指为了保障债权人债权要求的实现而设立的物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哪些社会强制力量? • 政府的力量,日常社会行动和通行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government, informal social actions, and prevailing ethical and moral norms )
• 选择的权利——select uses of…
• 物品有哪些用途?使用,收益,转让 • 为什么强调选择?
二、公地悲剧
• Picture a pasture open to all. It is to be will try to keep as many cattle as possible on the commons.
• 想象草原对大众开放,估计每个牧人(牛郎)都 会在公地饲养最多的牛。
公地的悲剧
Garrett Hardin 加勒特·哈丁
大纲
• 一、哈丁 • 二、公地悲剧 • 三、公地悲剧有解吗?
一、哈丁
Born Died Fields Known for 21 April 1915 Dallas, Texas September 14, 2003 (aged 88)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Ecology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essay)
产权的定义-产权的强度
• Its strength is measured by its probability and costs of enforcement which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informal social actions, and prevailing ethical and moral norms. • 产权的强度:由其执行的可能性和成本来衡量
经济理论与私有产权
• • • • • • • • • • 原来,发明私有产权是为获得专业化生产的巨大利益。 回忆:团队生产有收益(1+1>2),如何获得收益? 问题:专业化生产有巨大收益,如何获得收益? 竞争准则: 抢夺:抢劫,盗窃,弱肉强食,代价巨大 转让:有保障的可转让的私有产权,并不免费,甚至非常 昂贵 采用哪种方案? 圣经,Thou Shalt Not Steal(莫要巧取豪夺) 不当的竞争准则会导致专业化生产无法进行 产权是为竞争设置的最基本限制
社会成本问题
Ronald H. Coase 罗纳德·哈里·科斯
大纲
• 一、引子 •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内容 • 三、牛吃谷的例子
一、引子
• • • • • • • • 考虑这种情况: 室友在宿舍唱歌,而你在看书,唱歌让你无法安心看书。 有几种处理方式? (1)别唱了! (2)这里有十块钱,你去别的地方唱吧? (3)自己默默地带上耳塞。 (4)悄悄地,我走了…… 到底是室友拥有唱歌的权利,还是我拥有不被打扰的权利?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内容
假定钢厂的废水减少了渔民的利润,该钢厂可以安装一个过 滤系统来减少废水,或者渔民可以为废水处理厂的安装付钱。 工厂的利润 渔民的利润 无过滤,无处理厂 500 100 总利润 600
有过滤,无处理厂
无过滤,有处理厂 有过滤,有处理厂
300
500 300
500
200 300
800
经济理论与私有产权
• For the decentralized coordination of productive specialization to work well, according to the well known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 society with diffused knowledge, people must have secure, alienable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in productive resources and products tradable at mutually agreeable prices at low costs of negotiating reliable contractual transactions. • 根据著名的比较利益原则,在一个信息扩展的社会里,要 使生产专业化的分散协调得以顺利进行,人们就必须得到 有保障的可转让的私有产权,即以双方同意的价格,用较 低的交易成本对生产资源和可交易产品进行转让的权利。
农夫
• 农夫呢? • 如果成功使得养牛者将牛群从3头下降到2头,农夫总共损 失了多少? • 3美元的现金支出+3美元的谷物损失=6美元 • 从2头下降到1头,农夫总共损失了多少? • (3美元+2美元)的现金支出+1美元的谷物损失=6美元 • 从1头下降到0头,农夫总共损失了多少? • (3美元+2美元+1美元)的现金支出=6美元 • 我们发现,不管农夫养多少头牛,农夫总是损失6美元 • 边际收益不变,边际成本也不变,所以农夫种植规模不会 变。
农夫
• 有没有损害的情况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谷物生产已经 实现了最大利润,意味着谷物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农夫种的谷物数量为X。 • 问:在牛有权吃谷的情况下,农夫会改变谷物种植数量吗? • 不会。 • 虽然牛吃掉了谷物,农夫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的谷物减少, 但养牛者按照市价赔偿破坏的谷物,在谷物数量为X时, 边际收益仍然会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农夫种的谷物数量 仍为X。
产权理论
• • • • 观察产权 产权(阿尔钦) 社会成本问题(科斯) 公地的悲剧(哈丁)
产权
Armen Albert Alchian 阿门·阿尔钦
产权
• • • • • • • • 产权(property rights)=财产(property)+权利(rights) 关于权利(rights) 以下这些话,为什么听来的感觉不同? • “咱们一起去打猎吧” • “咱们一起去钓鱼吧” • “咱们一起到动物园去打猎去?”(!) • “咱们一起到超市钓鱼吧”(!!) • “咱们一起抢银行吧”(!!!)
边际分析
• 该厂商的最优生产数量是多少? 产品数量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1 8 2 2 8 4 3 8 6 4 8 8 5 8 10 6 8 12
• 假设前期固定成本为10,该厂商的最优生产数量是多少?达到 最优生产数量时,厂商获利多少? • 如果前期固定成本为15,该厂商的最优生产数量是多少?达到 最优生产数量时,厂商获利多少?
每个人的目标
• Specifically, can Bentham's goal of "the greatest good for the greatest number" be realized? • 明确地说,边沁(Bentham) 的目标:“最大数量的最大 利益” ,能否实现 ? • As a rational being, each herdsman seeks to maximize his gain。 What is the utility to me of adding one more animal to my herd? • 作为理性人,每名牛郎都期望他的收益最大化。牛群多添 一头,对我有什么好处?
养牛者
• 假设现在养牛者养3头牛,为了让养牛者将牛群数目减少 到2头,农夫愿意最高支付3美元。 • 思考:农夫将牛群从2头上升到3头,他: • ——养第3头牛的收益 • ——养第3头牛的成本 • 回忆:在谷有权不被牛吃的情况下,农夫将牛群从2头上 升到3头,第3头牛的收益和成本分别是多少? • 谷有权不被牛吃:直接成本;牛有权吃谷:机会成本 • 如果在谷有权不被牛吃的情况下,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那么,在牛有权吃谷的情况下,边际收益A仍然边际成本 B+3!牛群的最优规模仍然为3头。
700 600
现在,工厂利润为500,渔民利润为100,如何改善目前的 状况?
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指工厂和渔民的总利润最大化。
工厂有排放权
• 一开始,渔民的利润是100美元,工厂的利润是500美元。
• 渔民可以选择自己建一个处理厂,渔民的利润增加到200 美元,这种情况下,共同利润是700美元。 • 渔民还愿意为工厂支付不超过300美元来安装过滤设备, 工厂安装过滤设备只损失200美元,如果补偿有余,就会 愿意安装。 • 假设工厂和渔民同意通过让渔民向工厂支付250美元安装 过滤设备,这一讨价还价的解决办法达到了有效率的结果。 渔民获得250美元,工厂获得了550美元。
• 当各方能够无成本地讨价还价并对大家都有利时,无论 产权是如何界定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有效率的。 • 上述结论称作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三、牛吃谷的例子
• 假设农夫的养牛者在相邻的土地上各自经营,并且假定, 在没有栅栏的情况下,牛群规模的扩大就会增加农夫谷物 的总损失。 • 假定农夫的土地年栅栏成本为9美元,谷物价格为每吨1美 元,并假定牛群数与谷物年损失之间的关系如下 : 牛群的牛数 谷物年损失 每增加一头牛所造成的 (头) (吨) 谷物损失(吨) 1 1 1 2 3 2 3 6 3 4 10 4
养牛者对损害不负有责任 牛有权吃谷
• 假设农夫的养牛者在相邻的土地上各自经营,并且假定, 在没有栅栏的情况下,牛群规模的扩大就会增加农夫谷物 的总损失。 • 假定农夫的土地年栅栏成本为9美元,谷物价格为每吨1美 元,并假定牛群数与谷物年损失之间的关系如下 : 牛群的牛数 谷物年损失 每增加一头牛所造成的 (头) (吨) 谷物损失(吨) 1 1 1 2 3 2 3 6 3 4 10 4
•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对应的产量是厂商的最优产量, 在最优产量下,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或者最小损失。
养牛者对损害负有责任 谷有权不被牛吃 养牛者
• 养牛者将牛群从1头上升到2头时,需要向农夫支付新增谷 物损失2美元,即增加的边际成本为2美元;从2头上升到3 头时,增加的边际成本为3美元。 • 养牛者将牛群从3头上升到4头时,增加的边际成本为4美 元,总成本为10美元,这时,养牛者倾向于使用栅栏,因 为栅栏的成本为9美元。 • 考虑边际收益,假设在第3头牛时,边际收益A=边际成本 B+3,因此,养牛者会养3头牛。(B为养第3头牛的其它边 际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