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读法小组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1出示“老”字:大家看看这是个什么字?谁来说说你对“老”的理解。

2师:与大家理解得一样。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板书:16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看,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请用铅笔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巡视)画好的同学请举手。

2.出示多媒体课件:(品读)65岁那年,……(品读)老人拄着拐杖,……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在读中体会老人的老。

三、再读课文,品味“奇迹”。

1.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

出示:(品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继续交流了不起的奇迹……出示: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出示: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3.让我们再读读这些句子,品味奇迹。

四、自读课文,体会环境之险恶。

1.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到这是了不起的奇迹吗?请看——老人所处的环境。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你体会到了环境的恶劣?抓关键词。

(品读)2.齐读,在读中再次体会环境的险恶。

3.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五、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的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因此,本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来学习课文。

教学中我设计了“品读奇迹——感受环境——品析老人”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质疑,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相机介绍: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对比引导学生反思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已经不同了,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如诗如画的山林。

)3.引发质疑:这样的改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4.导入: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梁衡走进晋西北,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两幅不同的图画,旨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谁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主读文,结合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王崧舟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五篇

王崧舟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五篇

王崧舟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五篇【篇1】王崧舟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

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因此把学生学习重点放在阅读策略上,围绕略读导读关键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展开,在读找、讲、思、议的过程中,通过关键句,解读“青山不老”的两层意思。

(二)教学目标1、能借助鱼骨图,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评析语句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能用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提升阅读力。

3、能体悟老人的高大形象和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20__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衡写的人物报道:青山不老。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第二板块:出示单元导读页,明确学习目标1、首先我们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并画出来。

3、交流。

第三板块: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1、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得出这个观点的呢?请你边读边找关键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大题。

2、校对作业本题目。

我们发现这张鱼骨图的上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克服的困难,下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创造的奇迹,他所创造的奇迹其实就是——这片青山。

3、现在你能借助这个鱼骨图简要地说说文章写了关于老汉的什么事?作者在讲好这个故事的时候,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山是不会老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青山不老》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青山不老》教案、教学设计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力量,树立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韧性。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能够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7.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作业布置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词、短语,了解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3.课堂讲解: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互相交流心得。
4.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自然景观的壮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5.课堂活动:设计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课文情感,提高朗读技巧。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8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8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8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三番五次、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青山”,“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板书“不老”,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划出你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2)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1、反馈交流。

(1)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2)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

三、利用“阅读提示”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

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2)壹五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3)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风雨同舟、肆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重点难点: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十五课,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了人类应该热爱和珍惜土地。

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你又将获得哪些启示呢?二、检查预习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是吗?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的字、词、句预习情况。

(1)字词检查1、土炕肆虐盘踞淤泥2、治理参天的杨柳归宿3、风吹沙起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如臂如股绿风荡漾第一组强调:炕与坑的区别;虐字的写法:踞的读音。

第二组注意:参和宿的读音并掌握其他的读音;区分治和制。

第三组要求: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掌握和他们意思相近的词语和类似结构的词语。

(2)句的检查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第一句话掌握修辞手法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二句话要求读准,特别注意断句,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新授:1、过渡:字词句同学掌握的很扎实,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a、把握文章主要内容b、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把课文多读几遍,有人说读书就是煮书,煮书就是把课文读熟,熟烂于心,熟的像老师这样可以不看教材。

注意一边读一边结合阅读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好,在老师刚才的这段话中,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要求?(这一环节启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自由读书过渡:读书有时要把薄文读厚,有时要把长文读短,概括主要内容,就要把长文读短,这是一种概括能力。

来,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概括主要内容过渡:是啊,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3、通过学写环保格言,强化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朗读。

窗外是……。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风一吹……。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满眼绿波的林海在15年前是怎样的吗?出示图片。

2、将这寸草不生的黄土改造成满眼绿波的林海,是何方高人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上的一位老人。

(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字词检查:土炕、肆虐、盘踞、风雨同舟、归宿、恭敬、如臂如股、劲挺、淤泥、防风林带、林网、霜冻。

⑴ 读:指名读,齐读。

⑵ 默写:肆虐(一人黑板上默写)。

3、解意:有不理解的自己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理解奇迹老人创造怎样的奇迹,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1、从数字理解奇迹: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为什么?“一亩”有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 667_3700=2467900平方米=246.79平方千米这就是“奇迹”的意思。

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齐读。

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环境的险恶。

)出示晋西北大风、干旱、霜冻、沙尘现象的材料(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汉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7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7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这7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是来自于作者的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教科书光盘)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4、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书68页,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好,请读书吧!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

谁来认读生字词语。

强调:“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看课件理解一些难的词语)“肆虐”这个词不容易记住,我们起来写写吧。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山野、肆虐、山沟、奇迹、创造、绿洲、价值、造福。

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前学生预习: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晋西北”、“晋西北老人”、“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课文一、教学引入,初读课文1、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美国的印第安人对他们美丽的故土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6课《青山不老》,要去看一看我们中国晋西北的一位老人对自己的故土——家乡的大山的热爱。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地方,什么事?(1)分组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出示本课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找句子,并用“ ”打出重点词语。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一一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导语: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导语;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说说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青山不老》是当代作家梁衡的作品,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中,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过程和方法:1、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读题。

3、提出阅读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读——理解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自读自悟,读出自己。

(一)自读“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二)、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那我们先来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创造奇迹)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1】篇〗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懂环境之险恶1、出示词语:肆虐盘踞记载铁锹绿波劲挺价值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指名学生带读词语,然后请学生从这些词语中任选几个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故事发生在中国晋西北,这里以前的环境如何?指名学生交流[课前自学第二题]。

学生用“恶劣”一词概括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恶劣”程度还不够,恶劣中还有几分危险,圈出第二自然段“险恶”一词。

老师板书:险恶二、感受奇迹1、出示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引:有一个山野老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竟创造了这样一块绿洲。

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作者受到震撼把他称之为奇迹。

出示句子:十五年啊……奇迹。

老师板书:奇迹3、学生读句子,想想哪里体现了“了不起”?学生抓住数字,从老人“植树时间长”“绿化面积广”两个角度感受到了老人绿化家园的决心大,成绩突出,认为这很了不起。

4、过渡:这些数字概括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老汉创造绿洲真了不起。

快速默读课文,概括地说一说你还从哪些事中读出了老汉的“了不起”?学生交流概括老人十五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

老师板书: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5、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说一说“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三、理解“青山不老”1、过渡:出示第七自然段。

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这一奇迹让作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作者为什么从这一句话中选取了“青山不老”四个字作为文章的题目?默读课文,想一想,完成[课中共学第一题]。

3、小组交流汇报,全班补充。

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青山在以老人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护下会长青、常绿。

二是老人创造奇迹的精神永垂不朽,代代相传。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到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执着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5《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14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4、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2、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1、师: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去感受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出疑问:青山不老什么意思?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弄明白的一个话题。

在课题上加上一个醒目的问号。

(二)自读课文,初步理解青山不老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出示阅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青山不老什么意思?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青山不老的?(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青山不老。

1、课文中是写谁让这青山不老的?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长还是短?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齐读此句话,引导同学想象。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

)此时你觉得这位老人在你面前是什么样的形象?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无比崇敬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2、绿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晋西北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那么,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呢?大环境:自然条件恶劣;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苦。

3、此时,你认为青山不老仅指树木苍翠,绿意盎然吗?还指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默读课文,迅速在书中找一找。

理解重点句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合集六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合集六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合集六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重难点: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知识宫阅读闯关探新知闯关一:初读,扫清字词障碍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领悟不紧不慢闯关二:再读,知大意、理脉络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和生活条件的(),义无反顾地()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赞扬了(),()的精神和()的情怀。

闯关三:三读,细品味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走进青山,欣赏风光美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青山的总体印象:空气()、天空()、草原()。

1、我发现作者是通过这些景物依次描写出了青山的美丽风光:等。

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2、作者是为什么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3、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闯关四:四读,有提升(默读全文)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青山是不会老的”的意思?通关卡:(检测)同学们,让我们来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吧!(达标,时间为5分钟)听写词语知识宫闯关须知:1、自学闯四关,闯过一关,画一个笑脸。

2、没有完成任务先与同桌一起探究。

3、最先闯过四关的同学帮助没有完成导学案的同学闯关;同桌不能解决的,组内解决;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到小黑板上。

4、过关小组组长报到得分。

反思栏:我的不会、易错点是:已解决:待解决:欢迎来到演练场大显身手,相信你的大胆展示会给小组带来荣誉,给课堂带来精彩生成!加油啊!演练场展示提升秀技能演练一: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范文(3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范文(3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范文(3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案例1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的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的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的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经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共有两个: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这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如:我记得文章有这样一句话: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

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高年级文章幅长,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找准重点句,引导学生品读是一种常见教法。

如何避免学生在阅读重点句子时流于表面,避免学生眼中仅有棵树而忽略整片林呢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一次次研读,一层层地推进,也是一种常见策路。

这样的策略能让文章构成一个整体,让一个问题牽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的回答是:“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难道不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学生说出了他的理解: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老人创造出了奇迹。

可是,我没有就此罢休,还继续“穷追猛,问:创造奇迹的是些什么人那里的环境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联系上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等方式读懂吧,明年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的不容易,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于奇迹的理解就更加丰满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

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因此把学生学习重点放在阅读策略上,围绕略读导读关键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展开,在读找、讲、思、议的过程中,通过关键句,解读“青山不老”的两层意思。

(二)教学目标1、能借助鱼骨图,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评析语句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能用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提升阅读力。

3、能体悟老人的高大形象和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20XX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衡写的人物报道:青山不老。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第二板块:出示单元导读页,明确学习目标1、首先我们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并画出来。

3、交流。

第三板块: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1、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得出这个观点的呢?请你边读边找关键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大题。

2、校对作业本题目。

我们发现这张鱼骨图的上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克服的困难,下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创造的奇迹,他所创造的奇迹其实就是——这片青山。

3、现在你能借助这个鱼骨图简要地说说文章写了关于老汉的什么事?作者在讲好这个故事的时候,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3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分钟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

(板书:青山不老)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3分钟2、引导学生勇于讨论和交流对文章首次感性认识,尝试地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6分钟(先介绍晋西北的地理位置)师: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晋西北的一位老人;老——81岁、瘦小、孤单一人)(板书:人物、特征)通过初步的了解,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觉得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第【1】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导语: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导语;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来学习课文,能捕捉到文中重要的信息,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导入,以“地球”照片导入,突出中国沙化现象。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划出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

⑵、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2、反馈交流。

⑴、交流比较难读的句子。

⑵、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

预设点:
a、提到老人:老人的作用,因为老人的存在,青山永远郁郁
葱葱;(提到课文的主人公)
b、提到中心:青山喻老人,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艰辛和决心的精神)如青山,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没有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消失。

(表扬:你很会读书,通过一次读书就领悟到了课文的中心)
c、提到老人生活的环境很险恶。

⑶、提出质疑。

预设点:
a、词语的理解:土炕、晋西北(在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

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如臂如股、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

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当场解决)
b、句子的理解: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同学们,你们提出的这些不理解的句子,其实归结在一起就是要解决课文的重点“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不理解的句子含义就能领会了、
三、利用导读,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

那么怎么来读懂这么多的问题呢?在略读课文中,我们可以借助导读来帮助我们阅读课文,出示导读:
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我们,下面的课文写了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课件显示红色)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注意有的内容需要概括。

2、学生自学,教师适当提醒可以讨论一下。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预设交流点:
⑴、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抓住两个“全”字体会: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景色之优美。

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件展示)还允许学生可以与环境的恶劣作一下比较,突出老人的贡献
巨大。

这是老人创造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真切地感受一下。

⑵、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通过这些数字写出了老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通过3700亩林网与杭州体育场70亩作比较,想象老人种树的面积大,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奇迹。

(板书: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⑶、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点拨:指名读一读,学生简单从树的作用角度谈体会。

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4、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预设:
⑴、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险恶,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呢?(学习2自然段,这段可以放在前面学生读课文后对“青山不老”新的认识时就可以教学)
一齐读一读,观看课件。

这些图片出示的仅仅是一般的干旱、霜冻、沙尘暴,更可怕的是:结合注释学习“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读句子,说说解释,老人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的险恶,我们再来读一读。

⑴、我还知道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

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

读一读。

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

读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

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交流学生的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前面学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

⑴、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精神。


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

小结并指导朗读: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

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