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各知识点复习(4)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三维设计复习题3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09·广东高考)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A.地下水位下降B.河水流速减慢C.淤积速度加快D.出现侵蚀后退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意在考查考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
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在河口地带沉积而成,当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时,原有沉积平衡被打破,沉积量减少,而海浪作用相对加强,故会出现侵蚀后退现象。
答案:D2.(2009·广东高考)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
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水下沙坝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是因为河水在海水的顶托作用下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而成。
答案:B下面图1为我国华南某河流一河段曲流示意图,图2为该河流下游剖面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3为从上游往下游观看河道横剖面的流速分布图,该图最可能代表的横剖面水流速度的分布是图1中的()A.甲B.乙C.丙D.丁解析:图3中河的左岸水较深且流速较快,图1中甲、丙横剖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应该陡些、深些,流速应略快些;乙横剖面水流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右岸应该陡些、深些,流速略快些。
故选D。
答案:D4.下列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由图2可知,河流水位有时高于地下水位,有时低于地下水位。
故选A。
答案:A5.当河水处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水土流失B.滑坡C.咸潮D.凌汛解析:华南地区的河流如珠江等河水处于最低水位时,海水易倒灌,进入河口地区,出现咸潮灾害。
故选C。
答案:C读某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已知①、②、③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④、⑤、⑥是比①、②、③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据此回答6~7题。
6.受地形影响,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呈条带状分布的是()A.①B.②C.③D.⑤解析:山区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城市往往沿着山谷发展,并呈条带状分布,因此,只有②、⑤两城镇具有发展成条带状分布的可能,而⑤是比②级别低的乡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章 课时23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PPT课件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5
河流特征描述
答题指导5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
高或低,季节变化大或小,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为汛期,此时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流量
大或小、季节变化大或小
河流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流速
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慢
地形坡度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1.(2023·北京市丰台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针对训练
1
2
(1)描述尼加拉瓜的河流水系特征。(6分)
答案 河流较多,流程较短,流域面积较小,自西向东注入加勒比海。
针对训练
1
2
尼加拉瓜湖曾是太平洋伸进美洲大陆的一个海湾,随着岁月流逝,封闭成湖,并由咸水湖逐渐变成淡水湖。(2)推测尼加拉瓜湖的形成过程。(4分)
气候寒冷
易形成湖泊或沼泽
地势较低
可形成较大湖泊
断陷凹地
一、陆地水体
3.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陆地水体
讨论
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交接、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为地球上20%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一些地方,由于围垦造田、环境污染、工程建设、 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活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通过立法对湿地进行保护、恢复和重建,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复习题3
第三部分第十六章第2课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解析: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答案:A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析: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答案:C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在加大。
据此完成3~4题。
3.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B.本国汽车市场饱和,急需开辟海外市场C.中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靠近中国市场,利于产品本土化解析:中国汽车研发技术和生产技术并不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答案:C4.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迁出,肯定会削弱该区域的经济实力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C.产业转移改变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D.对转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产业转移可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答案:B(2010·临沂质检)下图为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图中1~8为扩展的顺序,其扩展过程可分为Ⅰ、Ⅱ两个阶段。
读图回答5~7题。
5.在Ⅰ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A.人口多、规模小的市场B.距离近的市场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D.距离远的市场解析:企业的扩展之初,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竞争力也不足,因此总是优先选择与企业距离近的市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答案 1.A 2.D 3.A阅读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分异图(图例中数字为外资投资比例,截止2010年),完成以下两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FDI在山东省的分布特点是( ) A.全省差异不大B.由北向南递减C.由沿海向内陆递减D.省会城市最具吸引力5.下列企业中对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是( ) A.钢铁工业B.粮食加工C.电子仪器D.海产品加工解析第4题,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最多,其次是省会周边地区,西部最少。
第5题,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因此以电子仪器装配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有吸引力。
答案 4.C 5.C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路
三地 理复习一般 可分为 i个 阶段 :第一轮全 面复
-I
习, 第二轮专题 复习 , 第三轮综 合训练 。第 一轮复 ’ ’习起 着开篇布局 、 石奠基 的作用 , 铺 其效果 的好坏 将直接影 响后面两 阶段 的复习 , 大程度上左右 着考生 很
炎
高考成绩 。 搞好 高三地 理一轮复 习 , 注意 以下几 方面。 应
( 程标 准 ) “ 课 和 考试 说 明” 考 生 的知识 和能 力要 求 , 真 对 认
落实基 础知识 既要 全面 , 又要抓 住重 点 , 即要突 出 主干知识 的教 学 。地理 学科 内容 多 , 考试 范 围广 , 如果 复 习时 不分重 点 , 均衡 用力 , 只能 是浅 尝辄 止 , 理 则 地 知识也得不到很好地 落实。因此 , 一轮复习 中应突 出重 点 、 点知识 , 难 就某些 主干知识 、 核心 问题深入挖 掘 、 钻 深研透 ,准确地理解 其内涵和外延 ;弄清其来龙去脉 、 适用范 围和条 件 ,挖 掘出知识点间 的横 向、纵 向联 系 , 及 时进 行拓展 延伸 , 进知识 的迁移发 散 , 以一定 的 促 并 线 索 将 相 关 知 识 整 合 ~ 起 , 建 知 识 体 系 框 架 , 成 知 构 形 识 网络 ; 应多层 次 、 多角度 、 全方位疏通 每一个 知识点 ,
1 究 两纲 . . 研 明确 复 习 目标
《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是对各科课程进行规范的纲 ( 领性文件 ,其思维 的角度和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 的开
展, 它不仅要对教学 的目标和教学 内容做 出清晰精确的规
定 ( 许 多 内容 点 有 量化 的标 准 , 如 多数 内容 点有 深 度 和 难
一 十
-+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考点复习01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考点复习01 第二地球上的大气第1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题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原创题)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中,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物理现象,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B.若在苏北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在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解析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温度不会太低。
2.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D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一般说,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解析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及月球上不存在大气,也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近日点与远日点是相对而言的,地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球体,地球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角、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距离有关,故近日点、远日点相差不大;早晨与傍晚时太阳高度角小,通过的大气层距离长,故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题组二:大气的水平运动(2010•嘉兴期中)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D ) 解析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4.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 D )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解析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匀,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状态。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单元复习测试题3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课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题组一:岩石圈物质循环(2010·河南豫南九校二次联考)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 B )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 B )①高压②石灰岩分布③岩浆活动④风化侵蚀作用强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题组二: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2009·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B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解析读图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4.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C,800 mm)(15°C, 900 mm)(7°C,5 mm)(23°C,2 900 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解析由上题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甲地与乙地年降水量接近,因此岩石风化深度两地大致相同。
题组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3)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
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
第2课时山地的形成题组一:地质构造的判断(2010·江苏样题)右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洋流讲义(含解析)-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洋流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重大时政热点(如航海、科研、水污染等)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图、模式图、海水等温线图,考查洋流的名称、性质、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洋流类型及世界主要洋流分布1. 洋流是指□1________常年、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运动。
2. 分类(1)暖流:从□2水温高的海区流向□3水温低的海区。
(2)寒流:从□4水温低的海区流向□5水温高的海区。
3. 影响洋流的因素□6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7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4. 主要洋流的分布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平洋D □8日本暖流、E 北太平洋暖流、F 加利福尼亚寒流、G □9东澳大利亚暖流、H 秘鲁寒流、I □10千岛寒流 A 北赤道暖流、B 南赤道暖流、 C □15________ 大西洋 J □11墨西哥湾暖流、K 北大西洋暖流、L □12拉布拉多寒流、M 加那利寒流、N □13巴西暖流、P 本格拉寒流印度洋Q 厄加勒斯暖流、R □14西澳大利亚寒流 5. 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①环流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②洋流性质:大陆东岸为□16________,西岸为□17________;西风漂流北半球为□18________,南半球为□19________ 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影响①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平衡。
举例: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20增温增湿,寒流:□21降温减湿。
举例:北大西洋暖流→②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
(2)海洋生物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举例:A.北海道渔场:日本22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B.北海渔场:□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C.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23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三维设计复习题13
第一部分必修①第一章第4课时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右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都在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解析: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答案:C2.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没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解析: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
答案:D人民网2009年2月12日电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3.9°N,126.6°E)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
据此回答3~4题。
3.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答案:A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解析:塔劳群岛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震源位于上地幔。
答案:B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完成5~6题。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解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经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因此地下波速发生变化的地方,其上下层物质的组成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
2011高考地理选择题题型分类突破及一轮考点精析精练题型
08地方时、区时、日界线和季节选择题【考点诠释】1.地方时的确定①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②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相差4分钟;③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图甲中A点、图丙中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乙中B点、图丙中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④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甲中D点、图乙中C点、图丙中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甲中E点、图乙中F点,图丙中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2.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10×两地经度差(1)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
(2)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3.区时的换算(1)确定时区: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必须先判断出该经度所处的时区。
方法是:已知经度÷15°,余数小于7.5°则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
[来源:学科网ZXXK](2)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采用知西求东加时区差,知东求西减时区差。
4.日期的判断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人为日期界线和自然日期界线(1)人为日期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指180°经线,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但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不等;该线东侧日期晚一天(为昨天),西侧日期早一天(为今天),如图(表)所示: (2)自然日期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该日期界线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但钟点固定,自该线向东至180°经线日期早一天(为今天),自该线向西至180°经线,日期晚一天(为昨天)如上图所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整理的自然地理知识点,请大家学习。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中华考试网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2011年高考地理热点及冲刺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地理热点及冲刺复习策略1.宇宙探索与极地科考(1)嫦娥二号发射(2)我国成功发射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3)第27次南极科考(4)第4次北极科考(5)其他:“神舟八号”飞船等2.全球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1)中国:我国南冻北旱、内蒙古的白灾、舟曲泥石流等(2)世界:日本地震和海啸、北美和欧洲暴雪、巴基斯坦洪灾、智利矿难、巴西洪水和泥石流、澳洲洪灾等3.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1)中国高铁的建设:京沪高铁等(2)中国跨海大桥的修建:青岛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等(3)跨区域调水工程:海水西调工程等(4)其他: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4.重大体育盛会(1)南非世界杯(2)广州亚运会(3)其他:5.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兴战略产业(1)中国经济圈建设:大北京经济圈、合肥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等(2)北京治理城市交通拥堵(3)资源与新能源开发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喀什经济特区成立(3)其他: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7.重大国际会议(1)G20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2)坎昆会议(墨西哥)(3)其他: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等8.我国领导人的重大访问(1)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2)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和巴基斯坦(3)温家宝总理出访欧亚四国(希腊、比利时、意大利、土耳其)9.其他:(1)我国的粮食安全(2)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备考:热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概况、结合政治历史了解其意义。
补充:2010年11月5日,“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设想。
该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
“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4.4 风力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花岗岩 风化壳
风蚀柱
沙漠
风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风力作用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风蚀地貌 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锦绣地理微信公众号
二、风成地貌
1.概念: 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地貌。分为风蚀地 貌和风积地貌。
2.分布: 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典型气候特征: 干燥多大风昼夜温差大
起沙条件 植被缺少、地表湿度小,无冰覆盖等
7.风沙危害与u 治理措施
(1)风沙活动的危害
沙埋
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风蚀 污染大气
破坏建筑物;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 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生产生活 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大单元专题复习
单元4:地球上的地貌
4.2 外力作用与地貌
锦绣地理微信公众号
课程标准 ①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课标及考情的分析,学习目标和备考建议如下:
学习目标: ①常见地貌的识别和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征。(重点) ②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重难点) ③能辨析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常见的河流地貌,并能分析其形成条件。(重点) ④能合理推导和解释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难点) ⑤知道地貌观察的顺序,明确地貌观察的内容。(难点) 备考建议: 1. 高考这部分内容考察是对常见的地貌类型的判读和认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环境特点, 特别要积累常见的地貌的主要典型分布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的积累。 2.高考这部分内容考查一般以景观示意图、示意图等地图形式出现,所以解题时要特别注重对景观示意图、 示意图等地图的仔细阅读,应用逻辑思维方法从中发现地貌判读的细节和推导分析其成因和演化过程。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三维设计复习题4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2课时山地的形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插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图中下伏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解析: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A为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2处地下为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对应于地下的背斜构造,即从1处向下钻井;C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为沙丘,则其迎风面为北侧坡面,故其常年风向为北风。
答案:B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于2009年2月19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
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
据此回答3~5题。
3.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解析:明确位置和板块边界即可回答。
答案:C4.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B.向东南方向C.向东北方向D.向西南方向解析:由经纬度可知该火山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所以火山灰向东南方向蔓延。
答案:B5.为了快速监测火山灰蔓延的区域变化,可利用的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力探测解析:利用遥感技术能快速获取动态事物的变化情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0-4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城市的合理规划
• 【解析】 第(1)题,该城市中心为商业 区,向外依次是住宅区、工业区,是集中紧 凑式布局。第(2)题,卫生防护带应建在工业 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处应建防护带, 但①处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 必要建防护带的地方是③地。第(3)题,①④ 间自西向东经过了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住宅区,同时穿越了河流和公路。在河流处 地租一般较低,公路处地租较高,而商业区 地租最高。 • 【答案】 (1)C (2)C (3)B
举例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商业区外围形成 住宅区,城市外缘 形成工业区
距离市中 心的远近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 市中心附近若通达 交通通达度 格或地租越高,反之 度低,则往往形成 则越低 住宅区 收入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 高、低级住宅区背 的常见原因 向发展 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 西方城市中的种族 大影响,还影响到商 居住区,如唐人街 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 、黑人区 变化
就近组织生活,各片 区相应布置生活设施 ,形成多个生活居住 区
居住用 地布局
有一个主要的生活居 住区,职工生活依托 中心生活居住区
工业用地连片布置在 工业用地 居住区外围,部分有 布局 污染的工厂布置在近 郊
城市用地分成多个片 区,相应布置工业区
城市形态 比较项目 优点
集中紧凑式
分散疏松式
评 价
可设置完善的生活服务 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易于保证城市环境质 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 量 节省投资 容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中小城市 彼此联系不太方便, 市政工程投资较高
• 点拨:不一定,可以为空地或河流等。不 能,卫生防护带内可以设置一些非公用性设 施。而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机 构设置在卫生防护带内会损害人们的健康。
要点聚焦· 导思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复习题5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1课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D.人类不合理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的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人类的活动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使环境问题加剧,尊重自然规律就会缓和。
答案:D2.(2009·广东高考)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北草原退化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解析:东北地区不会出现土壤酸化。
答案:B(2009·江苏高考)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3~4题。
3.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依旧,甚至更大;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但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没有明显优越性。
答案:B4.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析: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耕地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
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增加。
故选B。
答案: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据此回答5~6题。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条既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又能降低环境污染、缓解资源供给压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解析: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目前通过科技进步,发展经济、降低环境污染的途径,而不是唯一。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精华试题5
同步检测九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答案:1.B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以有效减轻热岛效应并能美化环境。
读“长江中游地区某城市化肥厂位置示意图”,完成2~3题。
2.对该城市化肥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化肥厂位于城区的北面,位于磷肥厂的东侧②化肥厂、磷肥厂、砖瓦厂集中布置在一起,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协作,可共同分享集聚利益③化肥厂的布置,既考虑了当地的风向又考虑了河流的流向,因而是合理的④化肥厂与城区间的河流,不能称为卫生防护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对下图的正确说法是①图中的河流可起到卫生防护带的作用②该图中,工业区布置在河流的北岸,商业区、住宅区则主要布置在河流南岸的城区内③化肥厂、磷肥厂排出的工业污水,会影响城区居民用水的质量④若河流流向与现实相反,则图中的工业区布置合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2.C答案:3.A化肥厂、磷肥厂布局在河流下游,排出的工业污水不会影响城区居民用水的质量。
若河流流向与现实相反,则图中的工业区布置不合理。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
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
据此完成4~7题。
4.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B.隔音、减轻噪声污染C.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D.美化城市环境5.假设某城市坐落在一组由向斜和背斜构成的地质构造上,若该城市打算修建地铁,单考虑地质构造因素,位置应该选在A.向斜中心处B.背斜中心处C.向斜与背斜的过渡处D.向斜或背斜的一翼6.磁悬浮列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新宠”,但目前还不宜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是A.占地面积太大B.安全系数太低C.造价太高,运费贵D.磁辐射污染严重7.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③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④发展高层建筑,腾出地块拓宽马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4.B高架公路经过人类活动区的两侧架设的屏障具有隔音、减轻噪声污染的作用。
2011届高考地理旅游地理分类汇编复习
16-旅游地理16-旅游地理0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自选模块)题号:11 科目:地理“旅游地理”模块(10分)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0(1(2①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③④⑤(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
(4分)题号:11 科目:地理“旅游地理”模块(10分)(1).B (2).C (3) .印度教;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
16-旅游地理0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41.(10分)旅游地理35°26'特旱重旱中旱轻旱(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6分)(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
(6分)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
(8分)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
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图11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景观图12 红树林旅游景区的浮桥(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12)。
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9分)12.(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复习题1
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2课时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0·潍坊模拟)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
据此回答1~2题。
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遥感技术是“视觉的延伸”,对某项事物的观测要利用的就是遥感技术。
答案:A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洪涝C.地震D.森林病虫害解析:地震是长期内力作用下岩层断裂,能量释放产生的,遥感是对地理事物的感知,却无法对一种作用力进行监测。
答案:C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多媒体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读上海市多媒体产业布局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企业密度等级是对专题地图进行叠加分析而生成,所用的信息技术是()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虚拟现实(VR)解析:GIS技术就是对不同的事物以专业图层的方式进行处理保存,并根据需要生成多图层的叠加。
答案:C4.关于上海多媒体产业集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市场影响自发形成②均围绕市、区政府驻地密集分布③交通区位优越④有良好的科学技术条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多媒体产业是属于高科技含量、高度创新内涵和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其分布要求有较高的科技条件和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
答案:B(2010·鞍山模拟)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此回答5~6题。
5.欲在巴黎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上图D区域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 A.河流的流向 B.地形的起伏C.人们的审美观念D.主体风向解析:为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污染,在布局中依据城市盛行风向,把工业区放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并用绿化带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路导引】 第(1)题,随着经济的发
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矿物能源的日渐枯竭使人们更加重视利用
新能源,新能源的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可
知柱状图为风电装机容量图,则折线图为
发电成本变化图。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
高,风力发电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风力
发电对环境污染少,有利于保护环境。第
h
8
•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 区域的地理背景,找h 到发展的优势条件, 11
•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积极
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
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
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
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
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
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
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
染和破坏。(2)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
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原因:
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周围山地及
h
10
高原影响,风力减弱。可再生常规能源:
•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
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
少答出两点)
h
14
• 【解析】 (1)正确掌握能源的分类;开
发新能源的意义,要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
度来考虑,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
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
气候变暖,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
续发展。(2)拉萨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
• (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 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 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 成本高、施工难。
h
17
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
h
12
• (1)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
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
h
13
•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 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 明理由。
•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 因素和不利因素。
• 有利因素:
(2)题,甲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高原,从自
• 第(3)题,乙地为四川盆地,距离冬季风 源地远且北部有东西向高大山脉的阻挡, 风力小,不适合建风力发电站。该地区有 众多的名川大江,水能资源丰富,属于可 再生的常规能源。
h
9
• 【答案】 (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 主
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
h
1
h
2h3源自h4h5
•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节选)读图和材 料,回答问题。
• 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 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h
6
•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 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 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 况、技术和环境因素h 分析其主要原因。 7
地势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等是该地
太阳辐射强度大的自然原因;重庆位于盆
地,阴雨天多,云雾多,日照时数少是光
h
15
• 【答案】 (1)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 •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 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 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 宜发展太阳能。 •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h,地势高,空气稀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