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戏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
主 讲:郑亚捷
80年代的戏剧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恢复和收获。 领会探索戏剧的探索和革新。掌握沙叶新、
高行健等的探索戏剧在舞台艺术上的创新。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第一节 概述
一、80年代戏剧的发展阶段
(一)现实主义传统恢复期(1977-1979) 《枫叶红了的时候》《曙光》标志着话剧创
贾 樟 柯
《 小 武 》 海 报

李小璋——张小理
手法上的尝试: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2.代表作《陈毅市长》(1980)
是一部“寄深意于现实”的戏剧:
(1)对题材和主题的开拓:“下马治国”
(2)人物塑造:政治家;社会公仆;诗人; 普通人 (3)结构:“冰糖葫芦式”
(4)浓烈的喜剧色彩
3.探索剧的代表作《寻找男子汉》(1986)
田 壮 壮
《 红 高 粱 》 海 报
四、第六代导演
9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导演 “第六代”的话题已形成,王小帅、 娄烨、张元、路学长、张扬、贾樟 柯等。第六代的成名作有《淹没的 青春》(1994)、《冬春的日子》 (l994)、《周末情人》(l994)、 《妈妈》(1990)、《头发乱了》 (1995)、《长大成人》(1995)、 《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1996)、 《小武》(1997)等。在第六代的 电影世界中,有演变中的城市,有 青春残酷物语,有边缘文化和边缘 人,有碎片式的现实体验,有广告 式的绚丽光影。
定性,强调剧场性(交流的戏剧)。
第九章
(二)重要剧作
80年代戏剧
1.《绝对信号》(1982)
(心理剖析剧)
心灵交流:小号—蜜蜂—黑子 艺术创新: (1)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方式:现实、回忆、
想像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2.《车站》(1983):多声部哲理象征剧 明显受到西方荒诞剧《等待戈多》的影响,
作的再生
《于无声处》《丹心谱》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二)探索、革新期(1980-1985)
1.理论上进行了戏剧观的讨论:
一是对戏剧功能的再认识
二是追求艺术方法的多样化
2.创作和舞台实践的探索
哲理剧《屋外有热流》 借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戏 剧技巧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民族歌剧《伤逝》剧照,1981年
三、高行健的戏剧探 索
80年代文艺上广泛的 创新要求,在戏剧创作和 演出上也得到表现,出现 了一批探索性的作品。 高行健的戏剧探索在 这一时期非常突出,他的 《绝对信号》、《野人》、 《车站》等作品,在当时 的大众文化生活中产生了 较大的反响。
高行健
第二节
一、第三代导演
《小花》剧照
三、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塑造老中国的影像 寓言。《一个和八个》(张军钊, 1983)和《黄土地》(陈凯歌,1984) 的异质展露,蓦然宣告了新电影的 莅临。而《盗马贼》(田壮壮, 1985)、《黑炮事件》(黄建新, 1985)、《孩子王》(陈凯歌, l987)、《红高粱》(张艺谋,l987) 的比肩而至,使第五代旋风般地完 成了自己的命名仪式。同时,第五 代导演真正掀开了中国电影的世界 之旅,张艺谋的《菊豆》、《大红 灯笼高高挂》,陈凯歌的《霸王别 姬》都走出了国门。
第九章
4.《约会》
80年代戏剧
富于生活真实感,却又糅合着巧合、 误会等喜剧情节,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 果。
5.《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
瑰丽的想象和浓重的哲理意味,表示 了对跨文化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问题
第九章
亲和相通
80年代戏剧
二、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
1.揭示了农民与地主在精神深处文化意识的
阶段
1.前期:社会问题剧
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揭露和讽刺某些丑恶 的社会现象,颂扬崇高的道德和思想。
2.后期:社会心理剧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二)沙叶新戏剧的世俗色彩 1.写都市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 2.浓重的生活感和喜剧色彩。 (三)重要剧作 1.成名作《假如我是真的》(1979)
小剧场运动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
戏剧改革运动。一些戏剧家不满于戏剧的
商业化倾向,提倡
小型业余的实验性演出,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提高戏剧的艺术质量并增强其社会作用。
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爱美剧”运动是小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第二节 探索戏剧
一、沙叶新的探索剧
(一)创作阶段:以1986年为界分为两个
2.艺术表现的多元融合:
写实的;象征的;叙述的 (第一人称;心 理外化)
三、朱晓平等的《桑树坪纪事》
1.融合多种戏剧体系、手法为一体: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四、高行健的探索剧
(一)高行健的戏剧观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
可以熔各种技巧、手法于一炉(完全的戏
剧)。
2.戏剧是剧场的艺术,必须承认舞台的假
艺术上完全背离了传统的情景戏剧,有明确 的象征意味。
3.《野人》(1985):多声部现Hale Waihona Puke Baidu史诗剧
四条线索:
生态问题、寻找野人、现代人的悲剧、《黑 暗传》的发现
思 考 题
1.沙叶新的探索戏剧在艺术上有何
创新?
2.高行健在探索戏剧方面取得了哪
些成就?
第一节
戏剧艺术探索
一、新时期之初的“社会 问题剧”
二、80年代戏剧的新特征
(一)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政治的
从属关系,而是从“人”的观念、从文化 的角度观察和表现人与生活,写出人的丰 富复杂性。
(二)创作上,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张
扬,表现在:突破写实时空,突破现实主 义陈规,大胆调用各种艺术手段,建构起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三、小剧场运动
“文革”后的一段时间, 戏剧创作和演出都十分活跃。 “社会问题剧”配合时势,表 现切近的社会政治问题,发挥 论辩和教育的功能,产生明显 的“社会效应“。这是当代戏 剧传统仍在延续的表现。
《于无声处》剧照
二、”戏剧危机“的讨论
”戏剧危机“的讨论涉及 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是对”戏剧“功能的再认识, 以调整那种戏剧是回答社会 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最好的 工具的流行看法,改变创作 上抢题材、赶任务、说教等 弊端。另一是”戏剧观“和 艺术方法的多样化。
电影艺术的代际嬗变
谢晋《天云山传奇》(1980)、 《牧马人》(l981)、《高山下 的花环》(1984)、《芙蓉镇》 (1986) ;凌子风《骆驼祥子》 (l982)、《边城》(l984) ;谢 铁骊《包氏父子》(l983)、 《红楼梦》(1985)等。
《天云山传奇》剧照
二、第四代导演
1982年,第四代导演显示出群 体轰动效应,他们的结构主体是 “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 电影学校的毕业生。《小花》 (黄健中,l979)、《城南旧事》 (吴贻弓,1982)、《邻居》(郑 洞天,l981)、《乡音》(胡柄榴, l983)等片打破了中国电影传统 的叙事模式,使中国银幕开始出 现非政治化的情感影像。第四代 另一个让人惊叹的代际特征是女 导演成批涌现,譬如张暖忻的 《青春祭》(1985)、史蜀君的 《女大学生宿舍》(1983)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