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
记叙的顺序和作用记叙的顺序和作用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刻插叙设计说明:1.版面设计要求:字体:宋体五号字。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均为2cm。
2.框架:提供的样案仅为参考,可加入学校和个人特色,但总体框架不应改变。
一、引入回顾几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羚羊木雕》《智取生辰纲》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篇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标出起止段。
(一)《娘》(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2)“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一一借!(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的线索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下面横线处。
(4分)(1)①,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
波澜再起。
(3)②,波澜又起答案:8.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②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意思对即可。
一处2分,共4分)要点归纳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依据例句格式3.抓住关键事件(二)、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试题精编第3页)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答案: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要点归纳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线索的概念: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他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统一整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的彩线2.线索的类别:人物,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事件,如《爸爸的花儿谢了》中的毕业典礼;实物,如《羚羊木雕中的》羚羊木雕;感情,如《藤野先生》中鲁迅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的感情变化,如《阿长与<山海经>》;人物的见闻和感受,如《最后一课》:还有时间、地点等。
3.找线索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文章线索的特征。
文章的线索有两个特点:一是贯穿全文,它连接所有的材料,像串糖葫芦一样,使材料成为一个整体;二是线索往往有明显的文字标志,而且表示线索文字会反复出现。
①题目中找②文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及表现人物情感、时空的重点词句③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另外,有的文章同时具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复杂记叙文多采用此法。
二、知识讲解知识点1、定义: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的需要,把已经确定好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
知识点2、记叙顺序的分类和作用(1)顺叙:即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有时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来写。
顺序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作用:文章条理清楚,容易明白。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作用: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3)插叙:在顺序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作用:①补充交代故事情节②解释悬念③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或为下文做铺垫④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4)补叙和平叙在初中阶段涉及不多,在这里不做讲解知识点3.如何判断记叙顺序顺叙:从抓关键词,顺叙一般从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程序的推进判定。
初中九年级记叙顺序教案
初中九年级记叙顺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顺序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运用不同的记叙顺序进行写作。
3. 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记叙顺序的概念和作用。
2. 不同记叙顺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记叙顺序的运用和转换。
2. 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作文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景色描写等。
2. 提问:你们觉得写作中还有什么重要的元素呢?二、讲解记叙顺序(15分钟)1. 讲解记叙顺序的概念:记叙顺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来组织材料和表达内容的方式。
2. 讲解记叙顺序的作用:记叙顺序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举例说明不同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篇范文,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记叙顺序。
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记叙顺序?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作文纸,让学生根据指定的题目进行写作。
2. 题目:请以“一天的校园生活”为主题,运用不同的记叙顺序,写一篇作文。
3. 学生在作文纸上进行写作练习。
五、学生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练习运用不同的记叙顺序进行写作。
2. 教师可以组织写作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记叙顺序的概念和作用,并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记叙顺序进行写作。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生展示和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并进行指导和反馈。
【精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公开课教案2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及作用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
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回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倒叙的顺序。
先把故事的结局(坐火车返回工作单位)提到开头来写;然后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即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到参加工作后,一路伴随着母亲的书签留言温暖成长的经历。
作用:运用倒叙,避免了事情的平铺直叙,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读者2、【2016洛阳一模】《枣香醉人》摘自《五年中考》P121,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
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
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
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第二题:文章第10、11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插叙了“我”童年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哥哥、妹妹一起打枣的事。
作用:回忆“我”快乐的童年,表现出浓浓的亲情,增添了生活气息。
使文章内容丰富,突出中心,为下文写“爷爷、奶奶”是“我”在老家的根做铺垫。
3、【2015上海宝山二模】《木伢的生日晚会》⑨木伢心里一热。
他们全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3000元。
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儿也不觉得累。
第7讲记叙文阅读3情节作用记叙顺序插叙作用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学生版)
第七讲记叙文阅读(三)情节作用记叙顺序插叙【学生版】一、情节作用二、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记叙顺序主要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顺叙①顺叙的定义: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使文章条理清楚。
②顺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倒叙①倒叙的定义: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同一件事情)。
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②倒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插叙【特殊中间段的段落作用】①插叙的定义:(另外一件事情)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补充、铺垫、照应、说明,使情节有起伏,人物形象更丰富,内容更充实。
阅读时应特别注意交代起讫点的关键语句,或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②插叙的作用:老柿树陈敏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
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
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
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
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
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
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交代及主题的突出。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如抓取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等。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记叙文。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答题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记叙文,并准确答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记叙文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
2.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
3. 采用练习法,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收集一些典型的记叙文文章,用于分析和讲解。
3. 准备教学PPT,包括记叙文的特点、阅读方法等要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交代,以及主题的突出。
3.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抓取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等阅读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记叙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6.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提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价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记叙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
2. 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阅读平台或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4.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记叙文主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分析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
3. 讲解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教授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一篇记叙文,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性训练和辅导。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其他教学内容,如诗歌、散文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记叙文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2.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4. 进行记叙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第二章: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重要性2.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人物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人物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人物描写,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第三章:记叙文的场景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场景描写的重要性2. 掌握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场景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场景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场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场景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场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场景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场景描写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场景描写,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第四章: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情节安排的重要性2. 掌握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情节安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意义2. 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情节安排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情节安排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安排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情节安排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安排方法和技巧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情节安排第五章: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重要性2. 掌握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意义2. 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3. 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表达方式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表达方式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表达方式,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第六章:记叙文的分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2. 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分析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自拟一个,并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第七章:记叙文的线索梳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线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线索梳理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线索梳理第八章:记叙文的写作手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写作手法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第九章:记叙文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修辞手法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修辞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修辞第十章:记叙文的写作建议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作的建议和技巧2. 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拓展方法3. 提高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的建议和技巧2. 记叙文写作的拓展方法3. 记叙文写作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是学习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 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记叙的顺序和作用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画人物形象,使其个性品质更鲜明,插叙设计说明:1.版面设计要求:字体:宋体五号字。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均为2cm。
2.框架:提供的样案仅为参考,可加入学校和个人特色,但总体框架不应改变。
一、引入回顾几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羚羊木雕》《智取生辰纲》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篇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标出起止段。
(一)《娘》(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2)“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一一借!(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解释记叙文的特点,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等。
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介绍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如抓住主题、理解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等。
4. 记叙文的评价和分析:教授如何评价和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内容,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5.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讲解如何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写作,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阅读和评价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和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设计记叙文阅读题目,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任务中的表现,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方面。
3.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计划1. 授课时间: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安排:第1-2课时: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
第3-4课时: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分析经典案例。
第5-6课时:教授评价和分析记叙文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
第7-8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第9-10课时: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和写作练习评价,总结复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记叙文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篇: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整体把握记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中心、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等);2.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3.理解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体会隐含其中的思想感情;4.赏析记叙类文章中的精彩词句(描写句、修辞句、有表现力的词语等);5.分析解说关键句段及主要写法的作用;6.通过联想、想象、评价等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运用。
复习方法: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
复习课时: 6课时第二课时复习目标: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在记叙类文章中捕捉、筛选重要信息主要体现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的变化;事情某一发展阶段,如起因、结果或情节的发展过程等;景物的特点及变化;叙事的线索、顺序、人称的变换乃至指出哪一处是伏笔、照应等等。
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信息,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就是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说到底,就是要把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要点挑选出来。
二、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一)出示典型题例(二)学生阅读文章并答题,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三)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讲析典型题例(四)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捕捉、筛选、概括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确认区域,即确认需要的信息所在的范围。
总的来说,阅读信息区域有三种情况:在某一自然段;在某几个自然段;散见于全文。
具体而言就记叙文来说,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我们一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原文中的开头或者结尾处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
第二步,确认词句,即确认承载所需信息的词语和句子。
在信息区域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中,往往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包含着试题指向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筛选工作,通过理解、分析、排除,以确认承载信息的那些重要的和关键的词语、句子。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常见的表达方式。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记叙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表达方式。
2. 记叙文的情节分析:学习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发展、冲突和高潮等要素。
3. 记叙文的人物分析:学习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人物关系等要素。
4. 记叙文的环境分析:学习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要素。
5. 记叙文的主题理解:学习如何理解和概括记叙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情节分析、人物分析、环境分析和主题理解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练习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引起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情节分析、人物分析、环境分析和主题理解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学习记叙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如悬念、抑扬顿挫、对比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
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视野、两类构造”
记叙文——记叙依次及作用(复习课)
一.复习目的确定根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阅读课文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肯定时间、肯定地点发生和开展,所以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把握文章记叙依次并体会它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依次考点)”试题来看,主要对该学问点考察,干脆或间接考试题常有。如:河南2015《滴水之恩》第一题按依次概括故事。
①从家返回途中,躺在卧铺上,她翻开没看完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后面,突然发觉书签上有几行字。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宏大感动。。。。。。回到自己所在城市那个晚上,她找出保藏了二十年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桥梁,从自己心开场,延长向那个遥远人儿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依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惹事。
倒叙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爱好。
(2)避开叙事平板单调(平铺直叙)增加文章生动性、可续性。
例如:朱自清——《背影》
运用倒叙,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是父亲“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绵绵情思。然后再细致叙写父亲背影,抒发了剧烈感情,使文章有波澜,避开平铺直叙。
例如:牛汉《我第一本书》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和二黄毛命运。
运用依次,要留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简单出现罗列现象。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务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局部提早外,其他仍是依次方法。
运用插叙肯定要听从表达中心思想须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当堂训练
【2016开封一模】 《爱是岁月书签》摘自《五年中考,三年模拟》P177,
【中小学资料】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的线索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①,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②,波澜又起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附:守桥葛俊康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记叙顺序与作用
——记叙文阅读专题——记叙顺序及作用【中考真题链接㈠】父亲的歌①父亲去世了,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中。
冬天的寒风吹过烟囱,发出“呜呜声,又令我想起那个晚上父亲教我听歌的情景。
②那时我大概五六岁吧。
那天夜幕降临后,我便爬上床。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窗帘划破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像有千万只鞭炮震响……我吓呆了,大声哭喊起来。
③很快,父亲来到我的床前,紧紧地抱着我。
他说:“你听!快听!暴风雨里有一支歌!我停止哭泣。
又一道电光,又一声炸雷。
“快听那鼓声!听它的节奏!”父亲说。
接着又传来鬼叫似的风声,他小声道:“我觉得咱们已听到悦耳的口琴声了,你听到了吗?”我仔细听着。
“没听到,”我轻声答,“我听这声音像竖琴。
”父亲抚摸着我的脸颊:“好,很好!现在,你闭止眼睛,试着爬上音符并骑到它背上去,它将带你到一个神奇的地方……”我闭上眼睛,非常细心地听起来。
我真的骑上了竖琴的音符,一直跨进了清晨。
这一觉睡得真香!④父亲是个古板的人,整天只知道工作,他没有演奏过乐器,甚至连一个音符也不识,但他喜爱音乐。
他有时会坐在日光里,用那台古老的留声机摇出轻音乐来,但几分钟后就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一天,我问他音乐停止后他做什么。
“噢,”父亲回答,同时把双手放在胸前,“当真正的音乐开始时,我在听自己的歌。
”我不太明白,疑惑地看着他。
“宇宙间的一切都有音乐,”父亲说,“音乐存在于季节变换中,存在于你心脏的搏动里,存在于快乐和痛苦中。
不要抵制它,要顺其自然,使它成为它自己的乐章。
⑤不久,我就听到了自己的乐章。
我在一所聋哑学校任教,遇到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有点耳聋的莎莉失去了学习听力的信心。
一天,当我和她一起练习听音乐时,我想起了父亲在日光室里说的那些话。
“莎莉,”我说,“我要把音乐关掉,但我希望你继续听。
”她有些不解。
“我不是要你用耳朵听,而是用心听。
当你的心叭响起音乐时,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听到美妙的乐曲。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目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安排:一教时教程:一、导入:二、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 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 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其安排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
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略) 4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
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见考标28页)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两种。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散文:(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特点:真实性强、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情感丰富。
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要素:人物、事件、环境、情感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抓住,预测内容细读开头,掌握主题分析人物,理解事件关注环境,感受情感提炼要点,概括总结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词语理解题句子理解题段落理解题文章主旨题人物分析题事件分析题环境描写题情感把握题5. 记叙文阅读练习与反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进行阅读练习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策略。
3. 练习讲解:针对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解答案及解题技巧。
4.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学生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学习内容。
2. 教辅: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
3. 网络资源:有关记叙文阅读的优质教学视频、文章等。
4. 参考书籍: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解析、策略指导等书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记叙文阅读的思考。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段(句)的作用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把握记叙文段(句)的作用逻辑顺序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某某中考“记叙文阅读【段(句)作用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首段(句)、中间段(句)、结尾段(句)、景物描写段(句)的作用。
分值2--4分。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段(句)的作用已有所了解,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问题,但是往往顾此失彼,对此类题的答题格式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开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中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结尾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4、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
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回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倒叙的顺序。
先把故事的结局(坐火车返回工作单位)提到开头来写;然后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即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到参加工作后,一路伴随着母亲的书签留言温暖成长的经历。
作用:运用倒叙,避免了事情的平铺直叙,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2、【2016洛阳一模】《枣香醉人》摘自《五年中考》P121,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
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
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
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第二题:文章第10、11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插叙了“我”童年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哥哥、妹妹一起打枣的事。
作用:回忆“我”快乐的童年,表现出浓浓的亲情,增添了生活气息。
使文章内容丰富,突出中心,为下文写“爷爷、奶奶”是“我”在老家的根做铺垫。
3、【2015上海宝山二模】《木伢的生日晚会》
⑨木伢心里一热。
他们全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3000元。
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儿也不觉得累。
老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