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题(满分150分,限时120分)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0分,每个0.5 分)1. 秦伯说(通__ __,________)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 __,________)4.距关,毋内诸侯(通___,_______ _)5.要项伯(通_ ___,________)6.不敢倍德(通__ __,_____ ___)7.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 __,________)8.燕王拜送于庭(通__ __,________)9.悟言一室之内(通__ __,________)1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__ __,________)11.山川相缪(通__ __,________)12.举匏樽以相属(通__ __,________)13.杯盘狼籍(通__ __,________)14.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__ __,________)1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__ __,________)16.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通__ __,________)17.偭规矩而改错(通__ __,________)18.忳郁邑余侘傺兮(通__ __,________)19.何方圜之能周兮(通__ __,________)20.进不入以离尤兮(通__ __,________)21.芳菲菲其弥章(通__ __,________)22.终老不复取(通__ __,________)23.曲终收拨当心画(通__ __,______)2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 ,_____)2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__ __,________)2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__ __,________)27.君子生非异也(通__ __,______)28.合从缔交(通__ __,________)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__ __,________)30.始皇既没(通__ __,________)31.而倔起阡陌之中(通__ __,________)32.赢粮而景从(通__ __,________)33.或师焉,或不焉(通__ __,________)34.与旃毛并咽。

必修一至必修五高考文言文实词练习

必修一至必修五高考文言文实词练习

必修一至五高考文言文实词练习※1、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苏武传》)※2、安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沛公安在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并序)》)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并序)》)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滕王阁序》)※3、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孔雀东南飞》)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过秦论》)※5、本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6、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并序)》)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滕王阁序》)※7、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荆轲刺秦王》)秦兵旦暮渡易水不敢兴兵以拒大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曳兵而走非我也,兵也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单于子弟发兵与战(《苏武传》)※8、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苏武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9、曾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0、察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11、朝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翻译句中重点实词100题-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多角度复习与练习

翻译句中重点实词100题-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多角度复习与练习

练习16:翻译句中重点实词100题翻译下列句中重点实词第1组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翻译: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翻译: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翻译: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翻译: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报告)5.齐孝公伐我北鄙。

翻译: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翻译: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壁垒)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翻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翻译: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翻译: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引次江北)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翻译: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翻译: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翻译: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翻译: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严惩不贷)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翻译: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翻译: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翻译: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登即相许和)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翻译: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可编辑全文】500个高考语文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练习版)老师用

【可编辑全文】500个高考语文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练习版)老师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500个高考语文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练习版)老师用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有二心)于楚也。

2、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这是)寡人之过(过错)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6、若亡( 使灭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您)。

7、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9、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

10、朝济( 渡河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满足 )之有?12、既东封( 把·····当作疆界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希望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15、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16、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17、秦将王翦破.赵。

(破:攻破)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进攻)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亲:亲近)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如果不是谒:拜见)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邑: 土地)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愿:希望更:改变)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深:刻毒)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想起顾:只不过)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善:好好的)27、然则..之耻除矣。

(然则:然而这样见:被陵:欺凌)..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忤:逆)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捶)30、请辞.决矣!(请:请允许我辞:辞别)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训练(而、何、乎、乃、其、且)有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训练(而、何、乎、乃、其、且)有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训练(一)——而、何、乎、乃、其、且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其”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4.下列句中“其”字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对下列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代词,它的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其:代词,它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都是代词,它的D.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代词,它的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而:连词,表转折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副词,才C.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而:连词,表顺承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且:表转折连词,却7.下列句中的“而”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A.又前而为歌B.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C.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知明而行无过矣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文言文实词翻译题

文言文实词翻译题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请根据句意解释其含义。

1.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曹刿论战》)2.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齐桓晋文之事》)3.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5.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请根据句意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楚人三闾大夫屈原,被谗去国,遂自沉汨罗以死。

(《离骚》)2. 然后秦王惊,自挞其胸,曰:“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3. 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离骚》)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请根据句意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文中的用法。

1.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2. 阻兵距暴,义不臣武。

(《烛之武退秦师》)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5.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请根据句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在文中的用法。

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离骚》)3.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5.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答案】一、1. 遭遇;2. 承受;3. 依靠;4. 毁灭;5. 同“岂”,怎么。

二、1. 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受谗言被逐出国外,最终投汨罗江自尽而死。

文言文实词翻译训练

文言文实词翻译训练

夫文言文,古之遗言也,虽历久弥新,然其词义深奥,实词繁多,非经训练,难以通晓。

故吾辈今试以实词翻译为题,以助学者深入浅出,洞悉文言之精髓。

一、实词释义实词,文言文中之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具有实际意义。

以下列举数例,以供参考:1. 名词(1)山:大山也。

(2)水:流水也。

(3)马:骏马也。

2. 动词(1)行:行走也。

(2)食:进食也。

(3)读:读书也。

3. 形容词(1)大:广大也。

(2)美:美好也。

(3)善:善良也。

4. 数词(1)一:一个也。

(2)二:两个也。

(3)三:三个也。

5. 量词(1)匹:一匹马也。

(2)束:一束竹也。

(3)石:一石米也。

二、翻译技巧1.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实词含义。

如:“子路,善也。

”(子路,善良之人。

)“善”在此处根据语境,应理解为“善良”。

2. 对应分析法:将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对应起来。

如:“孔子,圣人也。

”(孔子,圣人。

)“圣人”在现代汉语中仍指道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3. 词性分析法:根据实词词性,推测其意义。

如:“其山巍巍,其水潺潺。

”(那山巍峨,那水潺潺。

)“巍巍”和“潺潺”均为形容词,描述山和水的特征。

4. 拆分法:将实词拆分成若干部分,理解其意义。

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运行,犹如从中而出。

)“日月”拆分为“日”和“月”,分别指太阳和月亮。

5. 举例法:结合实际例子,理解实词意义。

如:“吾友张生,才高八斗。

”(我的朋友张生,才华横溢。

)“才高八斗”比喻才学过人。

三、翻译练习1. 翻译下列句子:(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总结实词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训练,学者应能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然而,学习之路漫漫,还需学者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方能精通文言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

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2.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3. 婴已而试补县吏。

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

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夏侯)婴,婴证之。

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4.其夕,上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晓犹未灭烛。

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见害。

5. 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

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

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

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6.真德秀,字景元,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

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

”7.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杨)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8. 庄名廷鑨,不甚通晓古今,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9.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刘)综权知孟州事。

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10.大德初,(虞集)授大都路儒学教授,除国子助教。

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11. (郭)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

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

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12. 贺兰祥字盛乐。

十四年,除荆州刺史。

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多珍异。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梁雍州刺史萧詧钦其节俭。

13. 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

(高)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

14.(潘)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

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15.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

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题(附完整详解答案)完整版.doc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题(附完整详解答案)完整版.doc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文言虚词练习(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

b苏教版必修文言文课文全译全练必修一劝学 2师说 6赤壁赋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18必修二六国论 22阿房宫赋 29念奴娇·赤壁怀古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7必修三离骚(节选) 39指南录后序 43五人墓碑记 49烛之武退秦师 55谏太宗十思疏 60廉颇蔺相如列传 65鸿门宴 73秋水(节选) 80非攻(节选) 82察今(节选) 84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 89寡人之于国也 93《黄花冈烈士事略》序 98蜀道难 103登高 105琵琶行 107锦瑟 110虞美人 112蝶恋花 114雨霖铃 116声声慢 118滕王阁序 120秋声赋 126必修五陈情表 131项脊轩志 136长亭送别 141报任安书 143渔父 150逍遥游 154兰亭集序 160劝学【课文全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1-5课内文言文同步训练及重要句子翻译(附答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3、夜缒..而出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焉.用亡.郑以陪.邻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7、吾其.还也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10邻之.厚,君之.薄也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既东..,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3、夫.晋,何厌之.有1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荆轲刺秦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高中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张老师

高中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张老师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②……则或咎其.欲出者……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

晚年病目,闭门闲居。

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

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

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D.①其.人少贱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虚词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虚词)1.(2021·全国甲卷)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

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

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2.(2021·湖南5月考前押题最后一卷)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余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耰白梃所在击杀之,无复遗类。

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王晏球传》)3.(2020·全国I卷)(苏)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4.(2020·全国Ⅱ卷)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

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5.(2020·全国Ⅲ卷)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

谨具封还内,请停。

”事遂不行。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6.(2019·全国Ⅲ卷)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7.(2019·浙江卷)(宗)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常考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常考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

武帝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

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

”帝美其言而止。

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

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

开皇初进爵为侯。

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

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

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

于是除名为百姓。

未几,卒于家。

(选自《隋书·卢恺传》,有删改)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

年二十始读书。

家贫,燃薪代烛。

耕陇上,辄挟册以诵。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

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

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

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

母丧,服阕,起故官。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

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

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

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

”(选自《明史·杨爵》,有删改)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集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集目

b苏教版必修文言文课文全译全练必修一劝学 2师说 6赤壁赋12始得西山宴游记18必修二六国论22阿房宫赋29念奴娇·赤壁怀古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7必修三离骚(节选) 39指南录后序43五人墓碑记49烛之武退秦师55谏太宗十思疏60廉颇蔺相如列传65鸿门宴73秋水(节选)80非攻(节选)82察今(节选)84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89寡人之于国也93《黄花冈烈士事略》序98 蜀道难103登高105琵琶行107锦瑟110虞美人112蝶恋花114雨霖铃116声声慢118滕王阁序120秋声赋126必修五陈情表131项脊轩志136长亭送别141报任安书143渔父150逍遥游154兰亭集序160劝学【课文全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docx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docx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第一册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 、朝济而夕设版焉。

.11 、夫晋,何厌.之有?12 、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 、唯君图之。

.1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 、以乱易整,不武。

.16 、吾其还也。

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17 、秦将王翦破.赵。

18 、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19 、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20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3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27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9 、请辞决矣!.30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 、终已不顾.。

32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

..35 、唯大王命之。

..36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37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38 、群臣怪之。

.39 、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0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41 、自引而起,绝袖。

..42 、拔剑,剑长,操其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苏教版必修文言文课文全译全练必修一劝学 2师说 6赤壁赋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18必修二六国论 22阿房宫赋 29念奴娇·赤壁怀古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7必修三离骚(节选) 39指南录后序 43五人墓碑记 49烛之武退秦师 55谏太宗十思疏 60廉颇蔺相如列传 65鸿门宴 73秋水(节选) 80非攻(节选) 82察今(节选) 84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 89寡人之于国也 93《黄花冈烈士事略》序 98蜀道难 103登高 105琵琶行 107锦瑟 110虞美人 112蝶恋花 114雨霖铃 116声声慢 118滕王阁序 120秋声赋 126必修五陈情表 131项脊轩志 136长亭送别 141报任安书 143渔父 150逍遥游 154兰亭集序 160劝学【课文全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 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3.词类活用(1) 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3)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4)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 “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5)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二、文言虚词1.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诃,表承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于(1)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 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3.倒装句(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师说【课文全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晚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

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

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3.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吾师.道也(动词,学习)(2)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4.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4)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2.之(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3.其(1) 代词,那些。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 代词,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 代词,他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5) 副词,表反问语气。

其.可怪也欤4.于(1) 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 介词,向。

而耻学于.师(3) 介词,对于。

于.其身也(4) 介词,从。

皆出于.此乎(5) 介词,被。

不拘于.时5.乎(1) 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 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译为“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 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4) 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也(1)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 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其可怪也.欤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之”)(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之”)3.倒装句(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4.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赤壁赋【课文全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