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小结

合集下载

期末古诗总结怎么写高中

期末古诗总结怎么写高中

期末古诗总结怎么写高中庚子年即将结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时刻。

在这个时间节点,作为一名高中生,总结过去一年的学习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而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既能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

下面,我将用一首小小的古体诗,总结我的期末考试经历,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一、过去的学习历程曾经躬耕读书地,才艺初开雏鸟难。

从高一开始的那个开学典礼,我便踏上了中学的征程。

那时,我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满怀憧憬地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初中的稚嫩已经渐渐远去,高中的课程与学习方式也让我感到有些陌生。

在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中,我饱受了许多困扰和困惑。

学科知识的深入和学习方法的转变,都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学校的舞台,有时感觉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有时却又像是一片漆黑的夜空,使人迷茫而无助。

二、初战告捷初次施展金戈铁马,甫一交锋胜已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摸索,我也逐渐进入了状态。

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外,我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和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

渐渐地,监考老师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在一次次小考中,我将自己的水平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

尤其是期末考试中,我成功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让自己开心满足,也为我们班争得了一份光荣。

三、遭遇困境第一次背一书百篇,红叶黄沙日渐然。

然而,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全面。

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学科上,我经常陷入迷茫和困惑。

背诵古文,阅读文章,研究典籍,每一次的背诵都如同置身于一片古老的红叶黄沙之中,遥远而璀璨。

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无尽的思考,让我犹如行走在一座迷宫中云游四方,困难重重。

四、砥砺前行锻炼此心或悲或喜,不敢停步向前迈。

然而,我从不退缩,因为我相信勤奋与汗水一定会换来成功的喜悦。

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攻克语文难点,补充词汇和古文知识储备。

同时,我也参加了各类文学社团和课外阅读,并广泛涉猎古文诗词。

古诗文总结

古诗文总结

古诗文总结
古诗文总结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主题:古诗文的内容主题非常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
送别友人、思乡怀人等。

通过对古诗文的主题进行总结,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

2.艺术手法:古诗文的艺术手法多样,包括象征、借景抒情、用典、对
仗等。

通过对古诗文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创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3.文化价值: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诗文的
文化价值进行总结,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4.语言风格:古诗文的语言风格独特,言简意赅,富有韵律感。

通过对
古诗文的语言风格进行总结,可以深入了解古代语言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5.历史背景:古诗文所处的历史背景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诗
文的历史背景进行总结,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总的来说,古诗文的总结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古诗文的特殊性,尊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避免过度解读和误读。

古诗词诵读教学工作总结(共8篇)

古诗词诵读教学工作总结(共8篇)

古诗词诵读教学工作总结(共8篇)(了解默写状况)三、完成《巩固练习》。

第6篇:古诗词诵读角逐活动总结暑假“读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诵读角逐活动总结本学期我们学校为把假期“读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的活动落到实处。

我们学校在9月9日进行了“古诗词诵读角逐”活动,在活动中全校同学全情投入,诵读热忱高涨,气氛深厚,角逐取得了较好效果。

我们的具体活动支配是这样的:一、拟订角逐方案,明确角逐形式在开学初,学校的领导班子制定了本学期古诗词诗歌角逐活动的方案,语文教研组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方案,要求及角逐形式,并告知各位班主任。

二、做好赛前预备,选择实行多种方法学习、积累、诵读古诗词。

1、首先利用各种资源来积累背诵古诗词诗歌,美景佳句结合,激发了同学深厚的兴趣,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假期“每日一诗”边欣赏,边朗读,边记忆,分类分批把握了这些古诗词。

2、号召同学收集古诗文的卡片、图画,并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的古诗文栏目来学习理解、积累古诗文。

3、利用《唐诗三百首》、《学校生古诗80首》等书籍来理解背诵古诗词。

三、进行了“古诗词诵读角逐”大会,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各班级充分预备的前提下,我们学校进行了“古诗词诵读角逐”大会,参赛同学不但娴熟背诵而且在记忆古诗词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确定的标准,部分同学还把古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学期通过古诗词诗歌角逐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学习古典诗词的热忱,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了同学的人文底蕴。

以后我们还会多进行这样的古诗词角逐活动,让古诗词这一文化珍宝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读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诵读角逐获奖名单一等奖:六一班二等奖:五二班三等奖:五一班六二班南蔡庄学校四二班第7篇: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总结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小结靖边三小宋丹丹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烂的明珠。

半个学期来,我们社团努力开展古诗的诵读活动,营造深厚的诵读氛围,现总结如下: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古诗意境赏析需寻意脉[5篇材料]

古诗意境赏析需寻意脉[5篇材料]

古诗意境赏析需寻意脉[5篇材料]第一篇:古诗意境赏析需寻意脉古诗意境赏析需寻意脉古诗意境赏析,表面是景与情的理解,最多再加上情景结合方式的把握。

实际上这样的赏析是不全面,也不深透的。

就古诗意境的营构来说,绝不仅是单靠意象就能直接传达出丰富细腻的情感,我们的古典诗人们,还注意到的意脉的融入。

孙绍振先生谈到古诗赏析时,说过这样一句极为重要的话:分析就是就是突破表层,把深层的意脉起伏揭示出来。

意脉决定情感的特殊生命。

那么什么是古诗的意脉呢?在笔者看来,古诗的意脉就是就是指潜伏在显性的表层的景语下面的起伏不定的勾连串通景与情的语言脉络。

意脉,有这样两种形态:一是线型意脉,指的是景与情、景与意之间存在着某种线性的相关性,以开合、正反、因果、假设、目的、转折、层进等逻辑呈现。

这种意脉在性质和量度上精密地相应,往往贯穿首尾,从而让全诗构成完整的统一体。

如:李益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由汴河水春景“开”,以“风起杨花愁杀人”合,借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扬花,遥寄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政治感受。

如: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由“冬”到“春”,由“寒”到“暖”,其意脉构成正反关系,表现了梅不同桃花之处:高洁守志。

如:江湜《山寺夜起》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前四句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这两方面成为不眠之因。

如: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画眉“林间自在啼”的情景,后两句则假设画眉笼中的处境,从而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自由的热爱与赞美。

如:陆龟蒙的《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苏轼东风破原词赏析]东风破苏轼

[苏轼东风破原词赏析]东风破苏轼

[苏轼东风破原词赏析]东风破苏轼一:[东风破苏轼]东风破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他的诗歌更是宋代的文学代表之一。

《东风破》原文:一盏离愁,孤单窗前白鬓头,奄奄门后人未走。

月圆寂寞,旧地重游,夜半清醒,烛光空留。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君去酒暖思念瘦,水向东流,三春如梦向谁偷,花开却错。

谁家琵琶东风破,琴幽幽,人幽幽,枫染红尘谁看透。

篱笆古道曾走,荒烟蔓草的年头,纷飞后。

《东风破》赏析:《东风破》本是古琵琶曲,而这首歌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东风破》模仿着人在西湖走的江南妩媚,旋律上使用了周杰伦罕用的中国调式,la si la so把乐句落在so上,符点打出中国古曲惯常的跳跃感,做足了古韵,琵琶滚动,二胡起舞。

还有一堆类似竖琴之类的柔和乐器翩翩作态。

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和有些类似“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表达的是当代少年的恋情,出来的化学效果是很微妙和奇妙的。

苏轼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正。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
从西晋灭吴角度:警告重新抬头的割 据势力,不要违背历史潮流。
从东吴覆灭角度:提醒骄奢腐败的唐 王朝要吸取教训。“兴废由人事,山 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借古讽今 寓情于景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拓展阅读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人伤己 分

怀古伤今
怀 人 伤 己
对比失落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 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 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 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 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
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
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 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 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 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 新亭对泣: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 藉卉(同“借”凭借、依靠;卉,花草的总称) 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 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乌衣巷:东晋高门大族的居住区。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 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鼎盛时代的 朱雀桥上衣冠往来车水马龙繁华一时。 王谢: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谢安。
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刘禹锡咏史怀
刘备

古诗文鉴赏总结范文3篇

古诗文鉴赏总结范文3篇

古诗文鉴赏总结篇一:古诗词鉴赏个人总结(适用新课标)古诗词鉴赏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一句概括,形象特点+社会属性(…的隐士;…的底层劳动妇女;…的书生)(2)结合全诗的句子进行分析,有描写手法的要鉴赏所用的描写手法(侧面,正面)(3)概括出形象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2.事物形象(咏物诗中)(1)一句概括,所描写事物的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哪句怎样表现了哪个特点)(3)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写出所咏之物中的所托之情(托物言志)3.景物形象(1)一句概括,诗句描写了一幅+(季节、地点、事件)+(什么样氛围特点的,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等)的图景(2)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所写之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鉴赏语言1.炼字、词、句(1)释义,“…”字在句中的含义是…;或“…”字的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2)把该字放回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2.鉴赏语言风格(1)点明语言特色(沉郁顿挫[常见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3)表达了人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鉴赏表达技巧1.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前人语句]、借事抒情)2.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实写和虚写(虚写:神仙鬼怪世界、梦境、已逝之情景、设想想象未来之情景)(3)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4)色彩变换描写(异色相衬,在答描写的景象时要注意)(5)视角变换描写(可设题如:全诗怎样体现“望”字的;描写景物很有层次,请分析)(6)白描(一般不着抒情和议论,常和简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相联系)(7)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小的场景化描写)(8)通过不同感官描写(嗅、视[注意颜色词]、声[注意拟声词]、触[注意动作词]、味)3.修辞方法(1)比喻(要注意暗喻,说清本体和喻体,注意它能化具体为抽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事物特点)(2)比拟(注意拟人,拟物[人拟物,A物拟B物])(3)对比(把…和…作对比,更加突出了…,表达了作者…)(4)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永恒衬无常[常见咏史诗],以无情衬有情[注意托物言志诗],虚实相衬,异色相衬)(5)象征(咏物诗中)(6)借代(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7)设问(片头设问,引起全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8)反问(加强语气,表达更加强烈的感情)4.构思方法(1)欲扬先抑,铺垫,照应,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研究报告课题古诗词鉴赏

研究报告课题古诗词鉴赏

编号:
XX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
学生课题立题报告书
研究主题古诗鉴赏
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学
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申请人(课题组长)陈安迪
指导教师:X正楷
立题日期:2011 年12月25日
XX省教育厅教研室制
XX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
(高年级学生用)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书
研究主题:古诗鉴赏
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学
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申请人(课题组长)陈安迪
指导教师:X正楷
开题日期:2012年3月5日
XX省教育厅教研室制
备注:填表要求与《立题报告书》相同
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组访谈表
(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
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组访谈表
(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
制表:XX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号:
XX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
(高一年级学生用)
学生课题结题报告书
研究主题:古诗鉴赏
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学
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申请人(课题组长)陈安迪
指导教师:X正楷
开题日期:2012年3月5日
XX省教育厅教研室制
研究性学习成果自评表。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商山早行》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商山早行》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商山早行》执教者: 陈旭兰授课班级:初三2班【教学内容】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商山早行》【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

2、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读懂诗意、品味炼字、把握意象【教学重点】读懂诗意、品味炼字、把握意象【教学难点】把握意象【教法学法】“六动”教学法、情境体验法、讲练法【教学媒体】希沃白板,视频、音乐【教学准备】希沃白板课件,学生预习并背诵《商山早行》教学理念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六动)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学定教驱动能动1.知识回顾2.告知学习目标1.回顾与梳理中考古诗词的考点和题型2.了解本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前置学习,以学定教把新学的内容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消除新知识的陌生感润泽点化生动互动导入新课:走近作者,了解背景一、读懂诗意第一次听,听准字音,听出韵脚;第二次全班诵读,读准节奏和轻重。

出示视频-首联引起共鸣思考并填空:(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2)这首诗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并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二、品味炼字探究:诗歌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句?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可否换成“思”?为何而“悲”?通过了解作者好写作背景,初步理解诗歌的风格一、学习第一种技巧学生能听出韵脚和读得熟练,读出感情;看视频初步理解本诗的感情基调思考并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意蕴二、学习第二种技巧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创设情景,引发兴趣通过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做到知人论世,为学习诗歌做知识准备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歌韵律/节奏/内容,从视频中获得背景知识以及诗歌首联的内容(1)学会通过诗歌内容来判断并能够分辨出“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2)学会通过诗歌内容来判断出故乡的画面和异乡的画面,并且能总结出相应的意境;学会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判断诗歌的“诗眼”,通过“诗眼”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并且根据诗歌描绘内容,来解答诗人情感的来由,从而深刻地感受诗歌内涵.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明确“悲”的原因及主旨律动灵动三、把握意象出示视频—不朽名句第二联练笔:诗歌的颔联描绘了一幅三、学习第三个方法观看视频,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当堂训练,拓展提升学生通过视频了解第二联在文学史上美传,从而更加充分地理解附:课堂练习《商山早行》课堂练习姓名: 班级:(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直接表现:间接表现:(2)这首诗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并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枫桥夜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枫桥夜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枫桥夜泊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鉴赏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

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胸中有丘壑,笔底自生花———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心得小结

胸中有丘壑,笔底自生花———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心得小结

撷英篇胸中有丘壑,笔底自生花———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心得小结欧元华(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高级中学)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古诗文必考内容之一,虽占分值不大,但其在语文复习和高考中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小觑的,无论是考试,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古诗词鉴赏都是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前一阶段的古诗词鉴赏复习做一个简单而粗浅的梳理总结与归纳。

一、读懂诗歌是前提,翻译诗句打基础———引导学生重读诗,疏通诗意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带的理科班学生大多急功近利,摆不正读诗与做题的位置。

要改变学生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就要先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明白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做题,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梳理诗意或翻译诗句始终是训练的起点和重点。

在具体的翻译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诗歌语序的调整古诗词由于受到字数、平仄、韵律的限制,常常不得不将语序颠倒,这种想象在古诗词中是很常见的。

因此,在翻译训练中,不能像文言文那样一字一字逐个翻译,而要调整语序,把握古诗整体。

2.合理的想象诗人常常会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而寻求语言包含的无尽韵味。

因此,很多时候,需要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才能将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翻译出来。

3.恰当的转换古诗词中有些地方,直接翻译出字面意思时,会与整首诗的意境不相符,这时往往就需要将这样的地方进行转换。

二、突破难点有方法,思维模式要建立———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建立答题模式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思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表明,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历年都很低,宁夏亦如此,据了解,宁夏2015年此题的平均得分只有1分多,只占本题11分的16.3%左右,得分率为历年高考最低。

这除了考生对古典诗歌阅读不多、理解不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生没有建立固有的思维模式。

如果在复习时,教师能帮助学生找准思维切入点,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思维模式,对于基础较弱或一般的学生而言,会使他们在答题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组织出比较规范的答案。

五下语文古诗期末总结

五下语文古诗期末总结

五下语文古诗期末总结一、《敕勒歌》《敕勒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史诗,通过对敕勒川草原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草原辽阔壮丽的景观,表达了歌咏者的豪情和爱国情怀。

这首古诗我们从音律、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学习,理解了北方的草原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二、《观沧海》《观沧海》这首古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海的博大与壮美。

我们通过欣赏、理解这首古诗,领略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意识到了要以谦虚的心态面对世界。

三、《将进酒》《将进酒》这首古诗是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表达了李白豪迈、激情澎湃的个性。

我们通过对这首古诗的背诵和欣赏,感受到了李白的豪气和魅力。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日常生活和饮酒文化的重要性。

四、《登鹳雀楼》《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北方秋天的壮丽景色。

我们通过欣赏、体味这首古诗,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壮丽。

同时,也学习到了古代士人的追求和境界。

五、《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是李白的作品,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壮美。

我们通过欣赏、理解这首古诗,感受到了李白的豪情与激情。

同时,也学习到了中国文人士子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六、《将进酒》的意境与《定风波》的气势通过欣赏、对比《将进酒》与《定风波》这两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与表达方式。

《将进酒》豪情澎湃,气势磅礴,而《定风波》则以细腻的描绘和奋笔疾书的手法表现出来。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诗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力。

七、创作古诗在本学期的学习当中,我们还进行了古诗创作的实践。

通过模仿和运用古人的诗歌技巧,我们有机会思索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感悟。

这既是对古人古诗艺术的致敬,也是锻炼我们的写作技能和文学素养的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本学期对古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对古诗的形式、技巧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更加懂得欣赏与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美丽多样性,也唤起了我们对文学的兴趣与热爱。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集锦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集锦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

它主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2(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3联系。

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代。

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4应考策略(1)准确指出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结合相关诗句具体阐释。

(3)明确指出此种结构特点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1情的写法)2(1(2,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3(4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

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5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6(7形象丰满、鲜明、生动。

形象生动;修辞方式(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古诗词特点、作用类似于一般文章中运用的辞格,此不再赘述。

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也要注意。

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应考策略鉴赏诗歌修辞类题目的注意事项:对修辞方法的鉴赏,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修辞方法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000字诗的赏析

1000字诗的赏析

1000字诗的赏析篇一:诗歌鉴赏——赏析炼字型 [1000字]千锤百“炼”的智慧——“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及形成】根据《考试大纲》表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都是来自课外。

纵观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在古诗词鉴赏题中所选的材料都是古代诗歌中知名度较高、内涵较丰富的唐宋诗、词及元曲;所选的题材来看,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诗和即事咏怀诗;从命题的角度来来,可分为: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概括);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对修辞方法的赏析;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对表现手法的赏析)等。

本节高考备考复习课主要是以古诗词鉴赏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中的“赏析炼字型”考题分析作为切入点,结合本校学生现阶段复习备考状况以及答题失分较为严重的症结所在,系统地分析考点设置、题型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此类题型的解答技巧,规范学生答题格式,加强学生在应试中正确解读诗歌后准确表述的能力。

【课时安排】约2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顾,思维翻新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与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明确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1分),使主题更加鲜明(1分)。

2.思考并讨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讲述了什么内容?从命题角度来看,考点设置是什么?3.小结: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

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

正所谓“诗眼”“词眼”,或能使诗词翻出新意;或能使诗词增添情趣,不仅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更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等等。

古诗词鉴赏的10大规律小结

古诗词鉴赏的10大规律小结

古诗词鉴赏的10大规律总结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对于那些摸不到规律的童鞋有福喽,下面这10大规律,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篇一: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

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

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wǎ得n 行人住?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1)诗诗的的前前两两句句,,有有版版本作本“作将“军将此去军必此 去封 欢必侯 哪, 一封士种侯卒?,何请士心简肯 要卒逗 说何留 明心” 理肯, 由与 。逗本留诗”相,比你与更本喜 诗(相2比)“你马更后喜桃欢花马哪前一雪种”?一句请在简艺要术说表明现 理上由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 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概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 之情。(点明情感)
课堂演练1
(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 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 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按景情 的顺序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1、先景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诗歌骨力雄健,气势浩 瀚,境界辽阔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 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用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 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 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 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 剧气氛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 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 无家。 【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 见怀之作】
欲抑先扬等,其主要作用是:①承上启下②铺垫下文 (3)转
转句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浅入深,从正到反, 思路的转折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
(4)合 “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①呼应开篇或全诗,圆合
首位②对比全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③以景结情,含蓄蕴 藉,余味无穷,古诗词“合”的方式很多,但基本上分为两 类:一是直笔明接,及直接抒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 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 歌的主旨
豪迈奔放,狂荡不羁;通 脱豁达,潇洒飘逸。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同特点是想象奇特,襟 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怀旷达
“起承转合”
(1)起 “起”句就是开头,其作用主要有两种:①点明主旨,统
领全诗,奠定感情基调;②托物言志,烘托铺垫,渲染衬托
(2)承 “承”的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
7. 山水田园诗
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 田园生活的向往;或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或 表现桂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 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他们的艺术 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能力
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
乱,忧国忧民
昂·登幽州台歌】
往往体现出“曲 细 柔”的特点,曲径通幽, 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 抽丝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 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 清照·武陵春】
9. 边塞征战诗
内容上,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征战之苦,或抒发卫国豪 情,或讽谏穷兵黩武,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俊伟见长,如 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鉴赏边塞诗,首先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盛唐边
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 无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还。”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 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如陈陶的《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 闺梦里人。”宋代,尤其是南宋,边塞诗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其次要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军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 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6. 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述为题材,借登高远望,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这类诗 歌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吊 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 建功立业,从而表达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含了深沉的怀古伤今 的忧患意识
形象生 动
含蓄隽 永
雄浑壮 阔
沉郁顿 挫
慷慨悲 壮
婉约细 腻
豪迈旷 达
通常通过动词的恰当使 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的使用来达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 【苏轼·赤壁怀古】
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言在 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 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 去体味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 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 昭陵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一绝】
4. 思妇闺情诗
思妇闺情诗主要有宫怨诗和闺怨诗两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 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
的向往。如王昌龄《怨歌行》;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 忧伤,或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5. 思乡怀人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都包含着由 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 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此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 亲人的牵挂。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 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有伤感, 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
梅花 高洁或不屈不挠
草木
菊花 松柏 燕子
隐逸 高洁 脱俗 高雅 冰雪
高洁 坚强 坚贞或富 有生命力
禾黍
爱情象征;世事变迁 莲
希望,荒凉,身份的卑 微 心志坚贞,品格高尚
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表达爱情
3. 典故类
投笔
弃文从武【班 超】
柳营
纪律严明的军营【周亚夫】
长城 楼兰 请缨 化碧 南冠
守边将领【檀道 五柳 济】
诗词鉴赏
要点一:古典诗歌分类鉴赏
1. 赠友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鉴赏时要关注送别 诗中的时空意象和常见事物,如离别诗中的“日暮”“斜阳”“月 夜”“清晨”“暮钟”等表明时间的意象和“长亭”“南浦”“客 舍”“曲江”“阳关”等表示地点的意象,以及“寒蝉”“杨柳”“浮 云”“孤舟”“浊酒”等表离别情意的物象。艺术手法上往往会直抒胸 臆,借景抒情,常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手法;或直抒依依不舍的离 情,情谊深长的感恩,孤寂惆怅的悲伤;或借诗一吐心中积愤,表明高 风亮节的志向,传达真挚坦诚的勉励等。鉴赏时应注意所写之景的色调 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
边境之敌【傅介 子】
东篱
杀敌报国【终 军】
三径
刚正受屈【苌 弘】
呵壁
囚犯【钟仪】
莼羮鲈 脍
隐者代称【陶渊明】
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情雅致 【陶渊明】 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渊明】
失意者发泄胸中的愤懑【屈原】
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张翰】
要点三:常考表达技巧及效果作用 1. 诗歌的抒情方式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鉴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 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
要点二:常考意象形象及象征
1. 离别愁苦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尺素 远方来信
鹧鸪鸟 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
月亮 思想或团圆
杜鹃 孤独悲苦,乡思乡愁
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 伤感
猿猴
凄厉,哀伤,孤寂,愁 苦
蟋蟀 怀念征人
梧桐 凄凉,悲伤
南浦 送别之地
丁香 愁思或爱恋情结

喻离别留念或指代故 乡
流水
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 感伤
2. 咏物抒怀类
2. 诗歌的描写手法
包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和正侧面结合
3. 诗歌的表现手法
包括用典,抑扬,象征,衬托,渲染,开门见山,曲笔入题,承 上启下,伏笔照应,铺垫悬念,卒章显志,以小见大,象征寄托等。
4. 诗歌的修辞方法
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借代,起兴等。
要点四:常见语言特色语言风格及效果
3. 论道说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以理趣见长,耐人寻
味。表达形式有借景说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有即事说 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有托物说理,如欧阳 修的《画眉鸟》。哲理诗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情于 景,常常借助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 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 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的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 理。
8. 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 喻,象征,兴寄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 一类诗歌,所借之物即是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 旨和形象的载体,情感上,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如李商隐的 《柳》;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如修睦注的《落叶》:“雨过闲 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 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2. 羁旅行役诗
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无定,往往容易 触景生情,感时生情,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独处,清明踏青, 暮春清秋,穷途日暮,自然而然会引发对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 辛苦和感伤,触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常 用的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明确作者写了哪 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感时 生情,借景显情,用典含情等三个特点
分类
平淡质 朴
清新优 雅
特点
语言力求朴素,于平淡之 中蕴含着深意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用 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 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
例句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 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 饮酒】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 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 【杨万里·小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