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儿童情绪的发展
儿童的情绪发展PPT课件
主观体验测量
第三页,共55页。
情绪发展的理论
学习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认知理论
生态学理论
第四页,共55页。
学习理论
Waston 经典条件作用:华生认为,婴儿的
爱、怒、怕三种基本情绪是先天的非条件 反射,无需学习。其他的大多数情绪反应 是儿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的。
被试:7—24个月的婴儿
处理:陌生成人
侏儒
儿童
结果:婴儿对陌生成人和侏儒更害怕。
由此得出,幼儿以脸部特征来判断人。
第三十四页,共55页。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
Thomas & Chess 婴儿身上观察到的9种不同 的气质类型 1、活动水平;2、节奏性;3、分心作用; 4、接近-退缩;5、适应性;6、注意广度; 7、反应强度;8、反应阈限;9、情绪质量
探索-游戏顺序的最大价值可能是发展了一 种对生活的强烈态度:今天的学习和工作 导致未来的收益和快乐。
第四十七页,共55页。
皮亚杰:三种主要游戏
第二十四页,共55页。
K.M.Bridges的情绪分化理论:儿童的情绪都 是从新生儿表现出来的弥散性的激动分化 而来。
孟昭兰的观点::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8 -10种基本情绪,它们在婴儿出生后逐步出 现。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婴儿的微笑
Phase 1: 自发微笑(0-5周) Phase 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Phase 3: 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6个
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情绪的内容不断丰富;
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强;
情绪更富有稳定性
第三十七页,共55页。
移情
移情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 绪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 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儿童的情绪发展课件
儿童情绪问题的识别方法
01
02
03
观察法
家长和老师通过观察儿童 的言行举止、情绪变化等 ,判断其是否出现情绪问 题。
交流法
与儿童进行沟通,了解其 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从 而判断其情绪状态。
测试法
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工具 ,如儿童情绪问卷等,评 估儿童的情绪状态。
儿童情绪问题的应对策略
提供支持
给予儿童情感上的支持 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惊讶与厌恶
惊讶
惊讶是一种中性情绪,表现为惊奇、意外和短暂的兴奋。儿童在面对新奇、出乎意料的事物或事件时,可能会表 现出惊讶的情绪。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探索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厌恶
厌恶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为反感、恶心和不快。儿童在面对不喜欢的食物、气味或接触某些人或事物时,可 能会表现出厌恶的情绪。家长需要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感受,并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厌恶情绪。
和安全感。
建立规则
建立家庭和学校规则, 引导儿童正确表达和处
理情绪。
心理咨询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 帮助,对儿童进行心理
疏导和治疗。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环境,加强亲 子沟通,提高家庭成员 对儿童情绪问题的关注
和支持。
05
儿童情绪发展的未来展望
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对儿童情绪发展 有一定影响,如焦虑、抑 郁等情绪特质可能与遗传 有关。
社会支持系统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关爱。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社区服务、志愿 者活动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和同理心。
社会文化价值观
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 健康的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8章 儿童情绪(韩宏莉201208)
Lucas帅气可爱,在镜头前一点都不怯生
Lewis等有关陌生人的研究
时间:1974。 被试:7—19个月的婴儿。观察婴儿对不同对象的 反应。 处理水平:陌生的成年男子、成年女子、陌生儿 童(4岁的女孩)、母亲,儿童自己在镜子里的像。 结果显示:陌生人不一定让婴儿害怕,儿童与陌 生人的距离越近,消极情绪越大;儿童与父母越 近,积极情绪越大。 婴儿对陌生儿童显示了积极的、温和的反应,他 们只是对陌生的成人感到害怕。
“诱发性微笑;逗引性微笑”:
美国伊林沃思:42天为临界点,不迟于56天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婴儿 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有更多的微笑 ,这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哭
在乳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乳婴儿的哭:生理性的啼哭;心理性啼哭 乳婴儿啼哭有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 理不适、感到无聊。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
哭和笑是婴儿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手段,是实现情 绪交流功能最重要的手段。
1.笑: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
笑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 生理性微笑):婴儿出生1-2天就有 笑的反应,往往与生理的满足有关 。一个月以内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周-4个月 ,他们对熟悉人 与陌生人的逗引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
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
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 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兔子与 吃饭) 系统脱敏法: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
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逐渐提高刺激强度)
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怯生
怯生:婴幼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 生 出现的时间: 7—12个月的儿童会出现几种明显的害怕,其中最典型的 就是对陌生人的害怕。
5—7个月,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出现一种严肃的表情
7—9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就感到苦恼了。
影响怯生的因素:
(1)父母是否在场--父母在的时候有陌生人出现的时候产 生的影响小。
儿童理智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高级情感)
特点: 1.人类婴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内驱力(7、8个月的婴儿 想自己站起来;3、4岁的孩子用积木搭小房子) 2.幼儿的理智感表现形式——‚好奇好问‛、‚与动作相 联系的‘破坏’行为‛。
3.小学生的理智感有了相应的变化:
开始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寻找乐趣,如解决难题十分高 兴,解决不了十分着急。高年级喜欢有一定难度、须动脑 筋的题目。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已产生不同的兴趣,但这种 分化尚不明显,也极不稳定。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对 这门课掌握得好坏都直接影响儿童对课程的兴趣与爱好
第八章
第一节
儿童情绪的发展
情绪的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儿童情绪的发展
儿童情绪的获得
情绪的组成成分;
1 、情境:儿童的情绪一定是某种情境引起的。儿童的年 龄不同引起情绪的情境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2、身体状态:一定的情绪会引起人的身体状态的变化。 不同的情绪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身体状态。 3、情绪表现:人在产生某种情绪后,会有一定的外部表 现,如脸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发音(如哭、尖叫)等情绪 表现的形式。 4、情绪体验:如高兴、悲伤等,体验在人直觉到情绪或 说得出情绪名称时发生。
(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需要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帮助 (一)提高认识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案例分析-孩子怕黑怎么办
• “我家小男孩,自小怕黑,9岁了,仍然不敢一人 夜独居一室,(除非开灯或者有人陪伴至睡着 为止),这令我非常担忧.请问应该怎么教育 他?”
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 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 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 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
– 让儿童自身参加活动。
1、气质
• 气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 • 气质分类有多种,其中以托马斯 (A.Thomas)和切斯(S.Chess)的类型学 说近期最受重视。他们按适应性、生活节 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将婴儿 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 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特点也经常地、强烈地影 响着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那些见人就笑、 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易得到母亲的欢心;而那些 不喜欢被人抱、不容易抚慰的婴儿则较少得到母 亲的爱。 • 但儿童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那些困难型和迟缓 型的儿童,家长要了解他们的气质特点,对他们 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使自己的教养方式适应儿 童的节奏。
母亲在场时
焦虑 矛盾型 母亲离开时 母亲返回时
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索的基地
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的极度的反抗 表现的很矛盾,想亲近母亲,又对母亲的离去生气,发脾气。抵抗母亲的温暖 性安慰。
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
亲子依恋的类型,是母子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母亲与婴儿交往的态度、行为以及婴儿本身的气 质特点,还有家庭关系等是影响婴儿形成不同 依恋类型的主要因素。
2、照料方式假说(Ainsworth,1979) • 婴儿的依恋类型有赖于他们所受到的照顾
• 促进安全型母子依恋的抚养方式:
– 敏感:对婴儿的信号能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 – 积极态度:对婴儿表现出积极的关心和爱 – 交互作用同步性: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在恰当的时 间、以恰当的方式作出反应,而且参与双方通常 能配合这种情绪状态的发展演进 – 愉快刺激和支持:对婴儿的活动给予密切的注意 和情感支持 – 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触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避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 任何时候不要神经质的尖叫 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学业)
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P182
1、沮丧 2、社会退缩 3、焦虑反应 4、青少年抑郁症
第四节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1)概念P183 (2)种类: 直觉的情感体验 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3)培养儿童道德感的发展P185
视崖实验(12个月)
3、婴儿的微笑
自发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
4、婴儿的哭
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 ——饥饿、痛 心理激活(1个月起) ——假哭 有区别的哭(2个月22个月) ——社会行为
5、婴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
社会化 婴幼儿情绪 的发展趋势 丰富和深刻化
情绪体验
有意识的情绪体验在一个人知觉到情绪 或说出情绪名称时发生; 语言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它为识别 模糊不清的内部感觉和区分各种感情提 高了工具;
二、婴幼儿的情绪
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新生儿有三种主要 情绪,即怕、怒和爱。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最 有代表性的理论。 伊扎德根据婴儿的表情来判断婴儿的情绪。
良好情绪的特征:
(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 (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 (3)情绪稳定; (4)能控制情绪冲动; (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 悦纳别人; (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 绪的困扰;
第五节 儿童情绪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
(一)保持和谐的气氛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课件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稳定,是否给予孩 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都会影响孩子的 情绪发展。
V严格 或放任不管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 。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理解、表达和调控方式。
社交环境
孩子与同伴的交往环境、与老师的互动等都会影响其情绪发展。
情绪涉及身体的感觉、认知的理解、情感的体验以及行为的反应,它是对我们周 围环境的反应,帮助我们适应和应对各种情况。
情绪的作用
情绪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通过情绪体验,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和 人物。
情绪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通过情绪体验,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 情感,从而发展出良好的社交技能。
01
02
03
易受感染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现容易 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特别 是父母和老师的情绪状态 。
强烈且不稳定
学前儿童的情绪反应强烈 ,而且容易波动,他们可 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哭 大闹。
自我意识不足
学前儿童往往不能完全意 识到自己的情绪,也无法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绪调节的特点
逐渐学会控制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更好 地适应环境。
问题:自闭症
总结词
学前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 为社交障碍、语言沟通困难和重复性行为, 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学习和日常生活。
详细描述
学前儿童自闭症通常表现为缺乏眼神接触、 语言沟通困难、不善于与他人互动等。这种 神经发育障碍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技能、学 习能力和日常生活,如难以建立友谊、沟通
问题:抑郁症
总结词
学前儿童抑郁症是一种罕见的情绪障碍,表 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活力,可 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儿童情绪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年龄而增加。
研究表明,3岁儿童比1岁半儿童微笑的总次数有所增加其中,儿童自己由于玩得高兴而笑起来的情况,即对自己的微笑,在1岁时占的比例较大,而3岁时很小。
换句话说,非社会性的微笑逐渐减少,而社交微笑则大为增加。
另有研究比较了4岁和8岁儿童在看电影时的社交性情绪表现。
结果也表明,8岁儿童比4岁儿童情绪交往的次数有所增加。
其中,4岁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是教师,而8岁儿童则主要和邻近的儿童交往。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
1~3岁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
例如,该年龄儿童有独立行走的需要,如果父母的要求和儿童自己的需要不一致,就会出现矛盾。
解决矛盾的方式常常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走,会感到愉快,否则就不愉快。
3~4岁儿童情绪的动因是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小朋友不和他玩,对幼儿也是一种痛苦。
(三)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
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生理表现,又和社会性认知有密切关系。
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情绪发展与情绪调节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情绪发展与情绪调节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情绪发展与情绪调节情绪是人类内在的心理体验,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情绪的发展和调节对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索儿童情绪的发展与调节,以及家庭和学校等环境对儿童情绪的影响。
一、儿童情绪发展儿童情绪发展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情绪经验及其表达能力的发展过程。
早期,儿童的情绪主要来自其生理需求,例如饥饿或不适,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学会了识别和表达更加复杂的情绪,如喜悦、恐惧、愤怒等。
情绪的认识和表达发展有赖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的成熟。
他们逐渐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情绪。
儿童还会逐渐形成对情绪的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儿童情绪调节儿童情绪调节是指儿童通过各种策略和技巧,以自主或借助他人的帮助,操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的能力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冲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情绪调节包括情绪的识别、评估和调整。
儿童需要学会识别不同的情绪,并理解这些情绪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评估自己的情绪是否适当,并通过应对策略来调整情绪。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寻求支持、转移注意力、积极思考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三、家庭对儿童情绪的影响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和调节的重要环境。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儿童情绪的形成和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情绪表达和调节风格对儿童情绪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理解支持的父母行为能够促进儿童情绪的积极发展。
此外,家庭也是儿童学习情绪调节技能的主要场所。
通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引导和示范,儿童可以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四、学校对儿童情绪的影响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对儿童情绪的发展和调节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的教育环境应提供让学生充分表达情绪的机会,并教导他们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情绪。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 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 • 二、婴幼儿的情绪
引起的刺激和事件
身体状态: 躯体的 生化的 神经的
表情: 脸部的 身体姿 态 说话的
体验: 知觉 概念化 标志情绪
四种情绪成分
二、婴幼儿的情绪
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 ●行为主义华生的观点: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
3、儿童害怕的年龄 6个月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恼怒和惧怕的情绪,研究人员认为,
这两种情绪对婴儿有生存价值,恼怒能使他激发更多的能量 去排除障碍,惧怕使他能躲避危险。
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 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 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 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练习与思考:
1、举例说明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 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请判断以下论点的正误: • ①出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 • ②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不分化的。 • ③中国婴儿与西方婴儿的情绪表现是相似的,中国幼儿与 西方幼儿的表情也是相同的。 • ④幼儿情绪情感的产生及其性质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 ⑤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烦躁,就说明他情绪上没问 题。 • ⑥5岁幼儿的告状和他道德感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 ⑦儿童自半岁左右能形成依恋后,他与人形成的依恋的性 质都是一样的。
第四节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的发展
– 直觉的情感体验 – 与具体的道德形象
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 意识到道德理论的
情感体验
朱智贤的研究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过程;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 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布里奇斯的观点:新生儿的情
第八章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2
3.表情的社会化
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
力都有所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
表情的能力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情绪情感的丰富化
1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2 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
你们喜欢张老师吗? 讨论 小班:喜欢,因为老师今天发给我一个大苹果。 小班:喜欢,因为张老师眼睛大大的,很漂亮。 大班:她爱我们,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还教我们学本
评
价:认为情绪是通过学习和观察获得
情绪学习过程停留在简单的分析
华生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 爱。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是笼 统的,还没有分化。
二 情绪的分化
(一)布里奇斯的理论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最有代表 性的理论。他认为: 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 哭的反应; 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 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 种情绪; 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第八章 第二节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婴儿情绪的发生于发展 (一)新生儿原始的情绪反应 头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 都可以成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它与生理需要是否 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是本能 的反3岁
其他研究也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 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学前儿童同老师的情感交 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往。
儿童发展心理学-情绪
第八章
林传鼎的观点:新生儿具备两种可以分辨 的情绪反应,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孟昭兰的观点::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8 -10种基本情绪;情绪的发展有规律。 情绪的发展:到2岁时,婴儿开始出现复杂 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骄傲等, 这些情绪与认知发展紧密相连,被称为自 我意识的情绪。
第八章
第八章
4、具体情绪的发展之婴儿的怯生
怯生:婴幼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 反应。图 怯生的发展: 4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会怯生;5-7个月表现出 严肃的表情;7-12个月表现出怯生。
第八章
婴儿的怯生
第八章
影响因素
父母是否在场 环境的熟悉性 抚养者的多少 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婴儿接受的刺激 陌生人的特点
从外部的、被动的向内部的、主动的转化
第八章
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 验。 发展:新生儿能探索环境;随着活动能力 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更多的情感体 验;小学开始兴趣产生分化,高中时明显。
第八章
美感的发展
美感:个体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 事物做出评价时的情感体验。 发展: 1、对美的模糊反应期(0-1岁) 2、美的本能创作期(1-3岁) 3、审美形式化时期(3-7岁)
第八章Biblioteka 第八章视崖实验(Visual-cliff )
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婴儿 就不敢向前爬 如果母亲向他微笑,大多数 的婴儿能够爬过视崖
第八章
3、具体情绪的发展之婴儿的微笑
阶段 1: 自发微笑(0-5周) 阶段 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阶段 3: 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2、情绪的识别
实验:新生儿对哭的辨别和反应。 第一组:真正的婴儿哭声 第二组:电脑制造的哭声 第三组:没有哭声 7-10个月的婴儿能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儿童情绪的发展 (2)优秀课件
第三节、儿童依恋的发展
婴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早期的情感关 系。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亲子依恋、同 伴交往、亲社会行为和自我发展等几个方面。
依恋是人的社会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那 么,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人的社会性的最早表现。
动物世界温馨的母子亲情
劳伦兹的“印刻”反应
“印刻”现象:年幼者在出生早期的关键期里,天生就能学会跟随并依 恋一个活动的目标(通常是母亲)。
2、恐惧
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 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 情绪,可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儿童 的恐惧可分为: (1)本能的恐惧:这是一种自出生就有的反 射性反应。这种恐惧多半由于大的声响、突然 位置变化以及疼痛等因素引起。
(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这是 一种由不愉快或痛苦的经验(如被开水烫 过、被猫抓过)所引起的惧怕反应以后(4 个月以后)。
1、依恋的定义
指婴儿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 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2、依恋表现:
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 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儿童情绪的发展 (2)优秀课件
第一节 情绪及其功能
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 (一)情绪及其基本功能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总是与某一个情绪相关的诱发事件有关。比如:惊奇是
由意想不到善意的事件引发的,愤怒是因为目标被干扰, 恐惧是危险的场景引发的,耻辱是因为自尊受到打击。 2、生理成分。比如:变化的心跳频率和脉搏、加速的呼吸、 出汗以及其他一些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功能。
1、新生儿的情绪
布里奇斯(K.M.Bridges,加拿大,1932) 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些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 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
儿童情绪的发展课件
02
儿童情绪的早期发展
0-1岁:基本情绪的出现
总结词
在婴儿期,宝宝开始出现基本情 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详细描述
新生儿通过哭声和面部表情来表 达情绪,随着成长,他们逐渐能 够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反应,如笑 、惊讶等。
1-3岁:情绪的分化与命名
总结词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区分不同 的情绪,并能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 感受。
儿童情绪的发展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儿童情绪的早期发展 •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 • 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 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 如何促进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儿童情绪发展课件旨在帮助家长和教 育者更好地理解儿童情绪的发展过程 ,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详细描述
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往往更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情绪波动。相反,家庭冲突和缺乏 父母关注可能增加儿童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家长的情感支持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发 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04
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认知再评价
总结词
认知再评价是一种情绪调节策略,指个 体通过重新评价情境或事件来改变对它 的解释和看法,从而改变情绪反应。
详细描述
孩子开始能够理解并表达更复杂的情 绪,如自豪、羞耻等。同时,他们也 开始能够命名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3-6岁:情绪理解与调节能力的发展
总结词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理解与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详细描述
孩子开始能够理解并调节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 共情他人的情绪。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情绪调节和解决冲突。
VS
详细描述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的情绪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
本文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探讨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婴幼儿期是儿童情绪发展的起点。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儿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反应,如饥饿、困倦和不适等。
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儿开始逐渐对外界刺激做出更有意识的反应。
他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高兴、生气、恐惧和痛苦等。
这种情绪的表达是婴儿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与父母和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基础。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幼儿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阶段。
3至6岁的幼儿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他们可以分辨和表达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生气和害怕等。
同时,幼儿也开始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过度激动或沮丧。
这种情绪调节的能力对于幼儿的社交和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进入学龄期,儿童的情绪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复杂化。
他们开始面临更多的情绪挑战和压力,如学习成绩、社交关系和自我认同等。
学龄儿童的情绪表达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可以通过语言、书写、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同时,学龄儿童也需要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如通过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应对挫折和困难。
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期是儿童情绪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青少年的身体和激素变化,如青春期的生理发展和性成熟等。
这些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波动和情绪不稳定。
外部因素包括社交关系、家庭环境和学业压力等。
青少年期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认同和独立性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面对和处理更多的情绪和挑战。
青少年需要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情境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习情绪情感的定义 • 回顾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情感的含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 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3.情绪、情感的性质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 需要为中介的
情绪、情感的关系
• 研究者(J .Strayer,1986)要求4一7岁的儿童回答: 什么事情使你们高兴、伤心、愤怒、害怕和惊奇? 儿童说出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七种:材料性质(如得 到一个新玩具);想象的东西(如妖怪);人与人之 间的事情(如被取笑);环境事件(如到迪斯尼乐园 去);成就(如考试得到优秀);食物(如吃蔬菜); 动物(如一只快死的狗)。
– 现代医学更是明确地提出所曾作过统计,发 现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 绪不好致病的占74%;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 占76%。
– 美生理学家爱尔玛的“气水试验”。
•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 影响,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支玻璃试管插 在有冰有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处在不 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的反应,结果发现, 既使是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 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悲痛时“气水” 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 有紫色沉淀。爱尔玛把人生气时吐出的紫色 沉淀注入大白鼠身上,只过了几分钟,大白 鼠就一命呜呼了,爱尔玛进而分析出结论: 人生气时会分泌出有毒性的物质。
二、婴幼儿的情绪
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 行为主义华生的观点: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 绪:爱、怒、怕。
•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观点:新生儿的情绪 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 的未分化的反应。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 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3个月时分化 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到6个月时,痛苦又进 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到12个 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到18个月 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
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 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
引起的刺激和事件
身体状态: 躯体的 生化的 神经的
表情: 脸部的 身体姿态 说话的
体验: 知觉 概念化 标志情绪
四种情绪成分
• 1.情境:当前的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 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的情绪。
• 联系: – 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 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人感情活动过程的两 个不同侧面,二者在人的生活中水乳交融,很难加 以严格的区分。
•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 的本质内容。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
• 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通过音调、音速、音高的变化来表现 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一般说来,一个人高兴时,讲话时会语调高昂, 节奏轻快,声音连续,语音高低差别较大;悲哀 时,讲话语调低沉,节奏缓慢,声音断续,语音 高低差别不大。
• 4.情绪体验,有意识的情绪体验在一个人知 觉到情绪或说得出情绪名称时发生。语言 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
–艾克曼(1975)通过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面部 不同部位在传达不同表情方面的不同作用。
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前额对表达惊奇最 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眼睛、 口唇和前额对表达愤怒最重要。
• 据统计,人的面部有80块肌肉,可表达 7000多种不同情绪。
• 肢体表情
肢体表情是通过四肢与躯体的变化来表现人的各 种情绪状态。
• 区别 • 从需要的角度看:
– 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 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
• 从发生的角度看: – 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的较晚,是人类 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 从表现形式看: – 情绪一般发生得迅速、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的变化,有明显 的外部表现,并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动摇性(变化快,不稳定)。而 情感是经过多次情感体验概括化的结果,不受情境的影响,并能控 制情绪,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 从研究结果上看出: • (1)各种情绪都可以由人与人之间的或环境的事
件引起;
• (2)伤心和愤怒情绪与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最密切;
• (3)高兴和惊奇常常由材料性质引起; • (4)想象或幻想的东西基本上与儿童害怕相联系。 • (5)7岁儿童与4岁儿童相比,由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作用及成就引起的情绪更多,而年幼儿童归之于 由幻想引起的情绪更多,表明随年龄增长,引起儿 童情绪的原因也在变化。
• 以呼吸系统为例,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 率乃至于呼气和吸气的比例都会产生明显变化;在 悲痛时,每分钟呼吸9次,高兴时17次,积极动脑 筋时20次,愤怒时40次,恐惧时竟达64次。
• 由于情绪的这种独特的生理特性,因而情 绪也就与一个人的健康发生密切关系。
– 我国古代就有:“喜伤心”、“怒伤肝”、 “忧伤气”、“思伤脾”、“悲伤肺”、“恐 伤肾”、“惊伤胆”之说
• 民间老人也经常讲:“心不爽则气不顺, 气不顺则病生。”
• 3.情绪表现,脸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发音 (如哭、尖叫)都是看得见的情绪表现形 式。
• 面部表情
–是指通过眼睛、额眉、鼻颊、口唇等肌肉的变 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是情绪表达的最重 要的方式。
–个体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取决于口唇、眉毛和眼 睛部位的变化以及眼睛的光泽。
• 引起情绪的刺激与儿童的认知水平有关。 有人利用皮亚杰的理论来预测刺激与情绪 的关系。
• 2.身体状态(身体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躯 体的、神经的和生化的变化,如心率改变、 出汗、血液里肾上腺素水平提高等等。不 同的情绪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身体状态,但 他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伴随情绪、情感的产生,有机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 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以及内外腺分泌的变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