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战国时代各国历史和被吞灭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战国时代:
秦自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法治天下。

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发兵魏国,夺回河西地区,改变了六国蔑视蛮荒之秦国的局面。

而在商鞅之前,六国正密谋联合攻秦。

秦后期的国君顺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芈月的稷儿)-秦孝文王(在位一年)-秦庄襄王-秦始皇-二世胡亥-子婴
战国初期:魏国超强,中期秦国稳步上升,齐国,赵国,燕国都有稳定强大时期,唯楚国乏力不振
韩:初都阳翟:河南许昌;灭郑后迁都新郑,在韩昭候申不害变法时也曾经强大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

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

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赵国:都城邯郸,初期疆域在山西中部,建国也是200余年
1.前333年修长城以御匈奴,从而想纵横七国。

2.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他发奋图强,不顾天下之议,改革军事,教民胡服骑射,
图灭中山,北略胡地。

3.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立太子何为王,是为惠文王,令其守国,而自号主父,率军西
北攻略胡地。

赵惠文王时,赵实力较强。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

这件事情让秦昭王(赢稷)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国相蔺相如以有瑕疵为由拿回和氏璧,完璧归赵。

4.公元前260年,秦、赵激战于长平,秦军大破赵军,史载坑降卒40余万,进围赵都
邯郸。

秦后期的东征主要障碍便是赵,两国征战互有胜负。

赵便成为秦的主要目标,廉颇率军抗之,秦不得进。

两军相持,赵国小粮缺,向齐借粮不成,向魏楚借兵不出,赵王只能选择决战。

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廉颇,这是秦军间谍活动的结果,标志着赵从战略防守向战略进攻的转变。

赵主力被围且援军一直打不通包围线,最后40万赵兵被坑杀,放走了250名年幼者。

白起也正是看到赵兵顽强的战斗力和熟练的单兵战术,才动了杀念。

这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手段最残暴的一次杀降。

白起摧毁了赵国的精锐武装,六国弱势已成。

长平之战之后赵元气大伤,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5.本来长平战后,白起已经布置好进一步进攻邯郸,但是时任秦相的范雎(雎家的雎)反
对,认为师老民疲,不宜连续作战;很多人认为这是因范白二人矛盾而找的说辞。

接着等秦国又伐赵的时候,白起又认为错过了时机,众诸侯又合纵了,而且拒绝出战(最终被赐死)。

魏信陵君救赵败秦,解邯郸围: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

赵平原君娶了魏信陵君的姐姐,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一隐士侯赢的计谋,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

6.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王翦之子攻取代,虏代王嘉,赵国灭亡。

魏:都城大梁是今天的开封,建国200余年
1.公元前403年韩、赵和魏脱离晋国(春秋时期),将其地三分而独立,晋国灭亡,史称
“三家分晋”。

2.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

魏文侯经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
等请教。

又任用法家的李悝为相,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为原则实行变法。

魏国经过变法国势强盛,先后以乐羊为将攻灭中山国,以吴起为将攻取秦国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五城。

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3.桂陵之战,孙膑大败庞涓,魏国由强转弱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向盟国齐国求救。

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

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是同窗好友。

但庞涓做了魏国大将后,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将他骗到魏国施以膑刑(去膝盖骨),欲使其永远不能领兵打仗。

后孙膑千方百计才逃出回齐国,并被齐威王重用。

孙膑终于得到一个向庞涓复仇的机会。

趁魏军主力出兵在外,国内防务空虚之际,直捣魏都大梁,迫使远在异国的魏军“释赵而自救”,史称“围魏救赵”。

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

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

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一说被俘后放回)。

4.马陵之战
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

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

故孙膑决定因势利导,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冒进,再图取胜。

齐军前锋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装怯战,掉头东撤。

在撤退途中,有意造成军力不断削弱的假相。

第一天造了10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5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3万人用的锅灶了。

庞涓以为齐军胆怯,三天中即逃亡了大半,这才壮起胆子,丢下辎重和步兵,只领轻车锐骑日夜兼程猛追,必欲全歼齐军,擒获孙膑。

齐军退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此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是个设伏的好地方。

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遂命士卒伐木堵路,并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

挑选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约定天黑后,见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写有字,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

两旁齐军看见火光,万弩齐发,伏兵四起。

魏军措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溃败,庞涓中箭,最后愤愧自杀。

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军主力,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桂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声威鹊起,称霸中原,孙膑亦名扬天下。

孙膑“围魏救赵”和“示假隐真”的战法,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兵家广泛推崇。

5.水攻灭魏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

最后魏国於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bi四声)攻破灭亡。

王贲先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

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

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三个月后,大梁城坏。

魏王假出降,魏亡。

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界线分明。

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魏国灭亡分析:
魏国灭亡最没有秘密性,最具必然性。

魏国历经八代君主,进两百年的大国只经历了八代,算是全露传承之稳定性最强。

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有限废除隶弄制,重新分配土地;颁布法令,法治取代人治。

只是广度和深度不能与商鞅变法相提并论。

后乐羊灭中山国,吴起攻取河西(黄河以西,甘肃武威张掖酒泉等地)
但是武侯开始错失贤才,吴起被逼魂公主,却令公主大堂之上羞辱吴起,吴起对婚娶不悦,辞婚,离魏。

从魏国流失的人才还有:商鞅、孙膑。

乐毅、张仪、范雎。

商鞅和孙膑实则都因庞涓阻碍而离魏,奸人在位,祸害无穷。

魏国的用人史几乎都是一条僵直的黑线。

一个国家在将近两百年始终重复着一个可怕的错误,其政治土壤之恶劣,其虚伪品性之根深蒂固不言而喻。

大争之世,何物最宝贵?人才
这种不惜才的土壤可能源自魏国王族的迷信,对冥冥之力产生依赖而衍生对人才的淡漠,对人为奋发有着某种程度的轻慢力图遇见未来命运的种种预测都极大影响当权者的现实抉择。

在那样的时代,执政群不受天命预言之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然则执政者以何种态度来对待预言是有极大回旋余地的。

华夏文明的智慧在于所有理论与手段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变化,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僵死界定。

这种互动性最终落脚于人的奋发有为。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固天命之实际只在人有德无德。

姜子牙踏破周武王占卜伐商吉凶的龟甲,不拘泥于天命。

墨家对人才和国家兴亡的逻辑讲的比较清楚:
第一:亲士急贤。

对待贤者不应该知识敬重还要立即任命重用。

第二:众贤厚国,不仅仅是一个人才还需要一批人才。

第三:尚贤乃为政之本
楚国:都城郢城遗址,位于荆州古城东北3公里处。

楚国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淅川一带,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

1. 春秋时期的霸主: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北抗齐桓公、宋襄公,
实为一代霸主。

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周室、邲之战大败晋国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2.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
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江苏北部,幅员广阔。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衣着褴褛而拓荒生存之后开创一片天地)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宣威盛世”时期。

3.楚怀王在即位后,开始重用屈原等大臣,针对主要弊政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却引来楚国
贵族一致性的反对,他主张抗秦。

日久,难以抵挡反对声浪的楚怀王遂意兴阑珊,变法终告失败。

前299年,楚怀王晚年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欲兴兵夺回楚王的楚国军队又为秦将白起击败,楚国国势迅速衰弱。

4.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
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

但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政变杀害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

楚灭亡之分析:
1.意识形态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楚国出身蛮夷,春秋时期撇开周王室自立为王,这
是对中原文明的无视和拒绝,大大减弱对中原文明的靠拢,使楚国走向一条固守传的道路,只求北上争霸而畏惧以中原变法强国为楷模的革新之路。

而秦国虽也饱受歧视但对这种歧视是强者对弱者的歧视。

故此,无论山东士人如何拒绝入秦,秦国都满怀渴求,终于等到商鞅这样的贤者。

2.军事上:楚国虽大但国家聚合力不够:庙堂决策力、征发动员之规模、兵器之精良等等
方面
3.体制上:大族分治。

各族享有经济和军事自治,无需向中央纳税。

燕国:国都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今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1.昭王鼎盛时期:昭王以乐毅为亚卿掌管国政,拜郭隗为师,处以优厚待遇,“卑身厚币
以招贤者”,“千金买骨”,燕国很快的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

其间最著名的有三个:苏秦、乐毅、邹衍。

通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本来微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

2.毁灭: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

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努力复兴燕国,而是寻
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帮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

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勇士一去兮不复还。

”之后荆轲刺秦王未遂。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据了燕国的多半。

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前222年燕灭于秦。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

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1.春秋时期: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

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


公元前391年,国相田和将齐国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

公元前386年,周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

后来齐康公病逝,姜姓吕氏遂绝其祀,齐国全部为田氏所统治。

史称“田氏代齐”,因为仅国君易姓,国名并未改变,故战国时代的齐国往往被称为“田齐”。

2.到威王、宣王(楚国也是宣威时期到达鼎盛)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
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

公元前353年,齐在孙膑带领下大败魏军于桂陵。

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

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

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3.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
70余城,杀死齐闵王。

齐国跌入谷底,府库财货被燕军掠劫一空,国力大减。

4.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田建即位,齐襄王夫人君王后辅政。

前249年,君王后逝
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

后胜为人贪婪,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备。

终于到五国灭亡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

5.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
领秦军伐齐,齐军措手不及,土崩瓦解。

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

齐国没有抗战便土崩瓦解的原因:
1.国民对国家绝望了,无动于衷;
2.齐人长期安乐,斗志弥散,雄武民气已经消失殆尽。

一百八十年的历史中后三分之一的
岁月是没有战争的。

在战国这样的风云激荡之际,一个大国五十余年没有战争无异于奇迹。

齐襄王流亡之际为灌园仆人,看中主人家女儿立即表明身份,从而与之私通。

其父深以为耻,终生不复见。

但之后对其父孝敬有加,大获贤名。

田健为其子,有着极其强烈的恋母情节,恭敬事秦,疏远诸侯,加上后胜作恶,最终导致亡国悲剧。

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国家生存之道在于对战争的常备不懈之中。

凡耽于幻想的偏安忘战无一不导致灭亡。

自秦王政十七年,秦国开始统一中国的战争,历史堪堪(渐进)十年,每灭一国都是惊心动魄的大战。

韩国虽小但是灭国后四年有一场复辟。

赵国最为惨烈,先有李牧与王翦相持激战年余;李牧军破后又有全境大战;国破后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权代国,坚持抗秦六年,直至举国玉碎,妇孺激愤砍杀。

燕国则先有刺秦,再有易水联军(燕代联军)大战,再度建立流亡政权直到山穷水尽。

魏国则是据守天下第一坚城大梁,拒绝降秦,直到黄河大水战淹没。

楚国老大长期疲软不堪,却在危亡之际中首战打破秦军,成对战国以来对秦军最大的胜仗之一。

再战也是举国之兵六十万对峙秦军六十万,直至战败,但是残部仍然各自为战。

唯独齐国没有一场真正的战争边轰然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