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友好,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张扬个性,启迪思维,激发创造潜能,自我感悟,形成语感,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自主发展,这应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为他们走进文本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外,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为了扫清学生阅读障碍,夯实基础,在本节课我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实施生字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合作学习,探讨交流的形式,想象说话.

3,通过感受相处时的快乐,分别时的不舍,初步体会动物间和谐,友好的交往,感受大自然融洽和谐的一面,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动物间和谐,友好的交往,感受大自然融洽和谐的一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驯鹿,小鸟头饰.

一、设置悬念调动情感

师板书:树.(生齐读.)生活中你都见过哪种树生活就是我们学习的大课堂,生活中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树.今天这节课老师再让大家认识一种特别的树.师板书完课题.(会走路的树)指名读,齐读.刚才读课题的时候有些同学满脸疑惑,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提问题.学生的疑问大致是:树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树究竟是什么……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这个美妙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在初读之前,先联系生活认识哪些树,然后提出学生感到好奇的问题---树怎么会走路呢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自己想办法记住.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生字词:

(1)看课后生字表,同桌互相检查.

(2)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读等.

(3)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学习生字不光要记住字音,还要记住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同桌交流.你觉得哪个字难记大家一起想办法.重点指导"趣,激,概."

(4)指导书写"概".先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概",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怎样写好这个字.师范写,指导,生描红,临写.

4,检查读文

过渡:生字词宝宝现在都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么再把它们带到课文中去,看能不能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5,读了课文,你知道"会走路的树"指的是谁谁把他当成会走路的树指名说,出示驯鹿的图片.仔细观察,你知道小鸟为什么会把驯鹿当成会走路的树吗指名说.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小鸟和驯鹿之间发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必须扎扎实实落实好.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书写指导.课堂上让学生想办法记住生字,独立观察生字书写的特点,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三、读中感悟放飞想像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好奇"一词.小鸟,你在好奇什么能把你的好奇读出来吗指名读.读完后给予简单的点评.是呀,多奇怪的树啊,金色的,还会走路,鸟儿们,你们喜欢他吗把你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告诉大家.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好奇地问问小树吧.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再通过自己反复读文解决这些质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并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这棵树会怎样对待小鸟呢请小朋友们认真的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看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样呢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来的

①生谈:重点抓住"当然可以""好一会儿""送""天天""许多""许多"等词语体会小鸟和小树之间深厚的友情.师适时点评.

②启发想像:假如你是这只小鸟,你跟着小树会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见到过哪些有趣的东西会知道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识……假如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带着小鸟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见到过哪些有趣的东西

③我们开个小小的读书会,赛一赛,看谁能通过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关心,爱护,以及他们之间的快乐相处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鸟和小树度过了那么多那么美好的日子,小鸟长大了,终于要离开小树了.假如你是这只小鸟,这时,你的心情会如何呢引读第四自然段.

启发想像:小鸟,就要离开"天天陪你"一起玩的小树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小树,你又会怎么回答呢指名说.孩子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它们的依依不舍.

4,老师好感动啊!偶然的相遇让你们成了好朋友,享受着友情带来的幸福快乐!孩子们,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1—4自然段,感受这幸福和快乐吧!

5,小鸟认识了这棵会走路的小树,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告别时,她知道这棵"小树"是谁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朗读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赛读中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想像说话训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过渡: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她又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把5-9自然段读读,并告诉老师你读明白了什么[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确定品读的句子,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2,交流.(教师随机点拨)重点抓住"常常提提,叫起来,激动"等词语体会小鸟与驯鹿爸爸之间的深厚友情.

3,同学们真了不起,从他们的对话中读懂了这么多.这段对话多么生动有趣,想不想分角色读读要想读好每个角色,可以结合文中的插图,想想他们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练习.

4,请两个同学登台表演,教师评价指导.

5,师生合作边表演边朗读.

[设计意图:"文贵自得",鼓励学生多读几遍,自己读懂,这比教师灌输的要记得牢;以演促读,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

四、赏读全文续编故事

1,请小朋友们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再次感受小鸟和驯鹿之间深厚的友情吧.

2,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浓浓的友情温暖着小鸟的心,温暖著驯鹿的心,也温暖着我们的心.美丽的小驯鹿带着小鸟回家,小鸟看见小驯鹿的爸爸,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们想像的翅膀,续编这个故事吧.把这个故事和你续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看谁的故事编的最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美读全文,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小鸟与小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感受大自然的美;课文的结尾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续编故事中,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全 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情景。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诗情淳厚、意境悠远、寓情于景。第一句写“春之景”:通过“春草初长、黄莺飞鸣、杨柳拂堤”三种典型事物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图。第二句则写“童之乐”:通过放学归来的儿童,迎着春风放飞风筝,尽情地、快乐地享受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诵读此诗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愫。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作者简介】 高鼎(1851-1861),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贺知章(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教学目标】 1.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4.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5.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当天本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预习要求:关心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腿, 去路的水花。 2、引学生一。 3、教小:首小了下雨之后,孩子去外活的情 况。一般来,孩子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天气好了孩子才能 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 4、板: 1、今天天气怎么() 二、天气符号 1、同学,今天你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呢? 学生一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言来描述今天的 天气,我可以最直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指学生符号,天气情况。 : A、天气晴朗,引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很厚,引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 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 3、学生笔开始的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教师小结:看了大家设计出来记录天气情况的简单符号,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大家的符号设计得非常的漂亮。 5、小提示:同学们,今天外面有风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 风大不大?(有风,但是不大)那我们怎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 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仅仅画上太阳,雨 点或者白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风等一些其他的因素,这样记 录的天气情况才更完整,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认识天气符号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 并且我们也设计了简单的符号,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同学们还遇到过哪些天气情况呢? 全班交流讨论。 雨天、下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天、大风天等等。 2、教师出示书本的第三页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图片 了解一些天气情况。 书本第三页上面的四幅图,分别是雪、雷雨、阴、雾四种天气。 3、认认识天气符号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天气瞬息万变,千变万化,所以,所以光

二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第一课红灯停绿灯行 第( 1 )周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活动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 2 )周 活动目标 使学生知道中国人民是勤劳、善良、纯朴、勇敢的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地自豪。 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是哪国人?互相说一说。揭题并板书: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民创造了哪些伟大的业绩?在小组内交流。 二、新授 1、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中国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1)教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2)让学生讲述自己看过的革命战争的影片,体会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 2、多媒体播放《故宫》介绍故宫在明清两代是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同时指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3,多媒体播放《长城》 (1)讲述长城修建的时间,长度等。 (2)讲述长城在古代的作用三、读一读:《我是中国人》,谈感受。 活动总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学习,学得更多的知识,掌握过硬的科学本领,将来用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地方课程教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 1 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过程与方法: 1.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 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 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 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 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 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 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是本课的立足点之一,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即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三) 活动二: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 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 (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3、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 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 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 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 (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这一科学概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二次复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 的口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 列式解答。 教学重点 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同一幅情景图,观察角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不 同。 教学方法 分析、练习、尝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数学,亲近数学。 36名同学做操

二次复备 1.如果每排9人,可以站几排? 2.如果每列4人,可以站几列? 3 .要想站成方队,每排()人,每列()人。 二、激活巧思维,送你金钥匙。 同学们,冬天来了,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伯伯 把劳动成果收回到自己的家里。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 起去王大爷家的小院里去看看,看看王大爷家今年收 获了哪些果实。(课件播放情境图)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农家小院”从中得到了哪 些信息?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和除法解决 的问题? 3?小组讨论,把结果记录下来,每小组请一名代 表交流。 4?交流后,整理信息。 (1)今年接了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南瓜, 需要装几筐? (2 )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玉米上有8根玉 米, 墙上挂了多少根玉米包? (3)有12只兔子,装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 笼子住几只兔子?

二次复备 (4)有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 (5)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黄瓜的高度 是青椒的几倍? 5.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不能把它们解 答出来呢? 6?小组内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小结:今天,我们参观了王大爷家的“农家小 院” 同时我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那 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问 题,希望大家去尝试解决。 三、尝试练习,初显身手。 完成课本第94页第1---2题。要求学生先看清图 意,再提出问题,然后解答。全班集体交流。 四、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1?玩足球的有32人,每4人一组。一共分成了 几组? 2.跳绳的同学有7人,每组有4人。跳绳的一共 有几人? 3.小红今年8岁,爷爷今年62岁,明年爷爷的 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完整版)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观察与比较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看、听、闻、尝、摸等一系列的方法。 2、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 3、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的了解事物。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水果若干、仿真水果若干、玻璃杯、滴 管、 酱 油、 自来水、 塑料桶、大毛绒玩具、小毛绒玩 具、 铅笔、橡皮、钥匙、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 物, 发现 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知道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利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揭示课题: 3、观察与比较 二、聚焦 教师引导:感觉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 (一)探索实践一 1、教师出示课本第31 页的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看谁找 得又快又准。 3、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颁发“火眼金睛奖” 。(二)探究实践二 1、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

(完整版)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 【科学教学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器材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课题:有磁性。 (二)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三)活动三: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5 课动物的家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帮助动物生活的制作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3、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 教法、学法实验讨论观察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天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到了家里。 1、提问: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认为你的家哪好呢? (2)动物们有没有他们的家? (3)它们的家建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色?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关于动物家的问题我实在太想知道了,你们呢?

2、今天我们就谈谈动物家的事情,好吗? 二、教授新课 1、提出问题(1)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些动物:课件出示几种熟悉的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分别都在哪吗? (2)各组讨论。 (3)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2、解答问题 1、汇报 XXXXX: 这些小动物的家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它们的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学习研究讨论。 3、教师小结:很多动物搭建的家都非常的有特色,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 4、课件:听奇奇讲故事。 (1)写一首关于家的诗。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 (2)、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帮它们安个家。 三、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教案 2011――2012学年度 第二学期 二年级

教学设计安排 教学内容设计者备注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一、交通工具 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改进自行车 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 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 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 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5.研究汽车车灯 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 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的分类 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

交通工具的发展 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观察、比较塑料袋 2塑料袋能什么 一塑料袋3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 4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 5减少白色污染 1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 2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 二镜子3制作一个万花筒 4用镜子反光 1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把钟表分类 三钟表3计时方法 4怎样知道时间 5古人的计时方法 6制作水漏 1比较瓶子的相同和不同 四瓶子2哪个瓶子装的水多 3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 1认识各种壶 五壶2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 3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 4壶还有哪些秘密 1把拉链分类 2确定研究问题 六拉链3研究拉链 4拉链还能用在哪 5拉链和扣子、绳子的比较 一认识水1.观察水2.研究水是会流动3.研究水是没有形状4.辨别哪一杯是水 二水的游戏1.毛细现象的游戏2.水面变化的游戏3.吹泡泡游戏4.小船游戏5.沉浮游戏 三水与生活1.认识水的用途2.调查喝水量和用水量3.了解北京地区缺水的原因4.节约用水的方法5.认识节水龙头6.设计节约用水宣 传画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 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修改补充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主要由《找春天》《笋 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在语文园地 里,有借助熟字认识新字的练习,有描写春天的对联拓展,有积累词汇 的练习,口语交际说说春天里的发现,并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 发现,展示台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还可以用硬笔书 法的形式写写搜集到的词句。宽带网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花的种类和 各个城市的市花。但是在本学期,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 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二、教材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2、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 3、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培养自己读书的 能力。 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 1、《找春天》……………3课时 2.《古诗两首》……………3课时 3.《笋芽儿》……………3课时 4.《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单四篇课文的语言都很优美,要让学生多读、细读、精读,让他 们在读中理解内空,体会感情,陶冶情操。其中三、四两篇课文,如果 学生有潜力、有兴趣,也可以鼓励学背诵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修改补充 2、本单元要求会写的39个生字中,有的生字(如“追”、“喊”、 “哥”、“骨”、“微”等)的笔顺、笔画,学生容易搞错,应注意细 心指导。第四课中的“谢”、“渐”、“微’,是三个左中右结构的生 字,要讲清这类字的书写要点(如每个字的各个部件都要写得相对瘦长 一些,挤得紧一点)总之.笔顺、笔画和生字书写的指导一定要抓住难 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也能 切实掌握。 3、《语文园地一》中第一题“我的发现”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初步感 知语言中的比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再说说了什么么像什么。只 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处,就要予以肯定。运用比喻的好处 和要求,也可以适当简单地讲一些,以加深理解和认识。在举例子的时 候,应尽理举一些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例句。这样处理,学生容易理解。 总之,要正确认识这次练习的宗旨,不能偏离教学要求。 4、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 里》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①这次训练在要求学生感知春天的基础 上,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想象,这在认知的思维领域,其要求是明显有 所提高的。②更注重对春天想象的一些新的“发现”。③一年级下册 的口语交际只要求“说”,而这次不仅要求说,还要求在说的基础上将 自己新的发现写下来。所以,本次训练的要求和形式及口语交际的角度, 与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都是有许多差异的。老师们一定要认识这 些差异,以便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5、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宽带网”,是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中新开设 的一个栏目,全册共安排了三次。这一栏目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语文 学习的时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训练时,应提前布置。并鼓励他 们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教学中则要让他们充分交流,并给以适当的评 点。

二年级下册《平移》教案

二年级下册《平移》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l页“平移”及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现象,能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平移。 2.能初步认、画平移后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能初步认、画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箱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这儿有个大纸箱,现在咱们要把它放列另一边,你们有什么方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另一边) 2.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把它抬起来搬到另一边,有的是用推的办法把箱子移到另一边。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刚才箱子移动这样的现象呀?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生活场景。(播放生活录像:电梯向上运行、电梯门向左右移开、推开拖式玻璃窗、拉抽屉、感应门等十个场景) 课件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启发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师:谁来说说这些物体是怎样移动的?移动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指名多个学生说一说) 4.师:像刚才的这些现象,物体沿着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出示课题)。 请大家齐读两遍“平移”。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再互相说一说,平移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什么特点? (小组互说,再指名说) 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么请你们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平移现象呀? 3.师:大家说得真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平移现象,大家都来做个爱观察、勤动脑的孩子,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发现。你们看,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要来考考我们了:下面出现的是不是平移,如果不是,那是为什么?(课件出示6个运动现象,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不是,为什么。)4.(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格子图,房子向上平移5格)师:大家再看,这是平移吗?(课件:跳出青蛙、长颈鹿、老虎三个动物)这三个动物都有不同的说法:青蛙说房子向上平移了8格,长颈鹿说房子向上平移了5格,老虎说房子向上平移了2格。他们都认为自己说得对!现在,你们来做个小裁判,判断一下到底谁说得对。 (小组活动:亲自在方格纸上照课件那样平移房子,判断哪个动物说得对。)5.师:多数小裁判们认为长颈鹿说得对,那你们是怎样数格子的?(学生说后教师肯定,并说明数平移几格的标准) 那其他两个动物为什么数错了?它们是怎么数的? 6.师:小朋友们掌握了正确的数法,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课件:房子向右平移7格)房子向哪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数的?(课件:房子向下平移6格)再看,向哪平移了几格? 7.师:大家数得这么准确,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要来挑战了。挑战一:黄色的小帆船向右平移5格得到哪个图,请涂上颜色。(练习、展示)8.师:成功挑战了练习一,有没有信心继续第二个挑战?(挑战二: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三、巩固提高 1.师:我们初步认识了平移现象,下面我们来做个平移的展示活动怎么样?请各小组讨论讨论,你们打算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平移,并且准备一下,准备好了就可以上来展示。 2.各小组展示平移动作。 四、学习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单元指要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

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透视: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

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电子备课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册数: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三) 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 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 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 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 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