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城乡人居环境 PPT

对点 演练
解析:城市中地势高的地段,受周围环境 干扰少,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在房地产 建设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愿意选 择地势高的地段。
答案:A
课前 演练
要点三 居住小区 1.居住小区是指达到一定的⑪__人__口__和⑫_用__地__规__模_, 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⑬__人__口__聚__居__区__。在居住小区内 设有基本的⑭_物__质__与__文__化___服务设施,居民不必穿越城市 主要交通线即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___私___密__—__半__私__密__—__半__公__共__—__公__共__空__间__逐__级___衔__接____的原则,
并且不同空间的 ___分__布___和 __比___例___应该适宜,不应该
栏
_相___互__干___扰__。
目 链
接
总之,在选择居住区时要先对其 ______环__境______进行评
栏
目
人们通常将社会要素归之为人、社会、建筑、
链
接
支持网络等几大类。
课堂 探究
1.图解人居环境概念与评价。
栏 目 链 接
课堂 探究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的居住环境,是与城乡居 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它不仅包括住宅、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空气质量、绿化美化、卫 生条件等硬件环境,而且包括家庭、邻里、居住 区的和谐和安全归属感等心理感受的软件环境。
课前 演练
要点二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 1.城市规划的要求。
(1)居住区选址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的⑦__规__划__要__求__。
(2)城市对一些⑧基__础__设__施__的中远期规划及其实施过程 又带动了相关区域房地产业的发展。
2.自然环境的⑨__适__宜__度__。
人居环境ppt

城市人Hale Waihona Puke 环境主讲人:卢野第二节
城市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工环境 三、人文环境
一、自然环境
河流汇合处
城市人居环境
地 貌
河谷阶地 平原或盆地底部 海滨、 海滨、岛屿 两大地貌单元分界处
一、自然环境
展 的 固 体 基 础 城 市 建 设 与 发 地 质
城市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二、人工环境
与 其 他 基 础 设 施 的 区 别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交通
运输性 o 运输子系统 o 对其他基础设施起 支撑作用
:
二、人工环境
环 境 舒 适 度 求 : 要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交通
o 通畅的道路系统 o 多样化的交通工具 o 便捷的换乘体系 o 舒适的交通景观
气 候
城市
二、人工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居住
o 住宅 o 交通 o 生活服务设施 o 绿地
二、人工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 市 基
o o o o o o
能源动力设施 交通运输设施 邮电通信设施 给水排水设施 环境保护设施 安全防灾设施
础 设 施
二、人工环境
服务的公共性和二重性 o 效益的间接性和综合性 o 系统性 o 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
城市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工环境 三、人文环境
一、自然环境
河流汇合处
城市人居环境
地 貌
河谷阶地 平原或盆地底部 海滨、 海滨、岛屿 两大地貌单元分界处
一、自然环境
展 的 固 体 基 础 城 市 建 设 与 发 地 质
城市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二、人工环境
与 其 他 基 础 设 施 的 区 别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交通
运输性 o 运输子系统 o 对其他基础设施起 支撑作用
:
二、人工环境
环 境 舒 适 度 求 : 要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交通
o 通畅的道路系统 o 多样化的交通工具 o 便捷的换乘体系 o 舒适的交通景观
气 候
城市
二、人工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居住
o 住宅 o 交通 o 生活服务设施 o 绿地
二、人工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城 市 基
o o o o o o
能源动力设施 交通运输设施 邮电通信设施 给水排水设施 环境保护设施 安全防灾设施
础 设 施
二、人工环境
服务的公共性和二重性 o 效益的间接性和综合性 o 系统性 o 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
《人居环境》课件1

经济发展水平、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服务水平、
安全感和归宿感等要素
健康人居环境的标准:良好城市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有机结合, 是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2.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概的念空:间房关地系产项的目总与和外在 客观事物 之间
外在客观事物:地表 自然环境 条件, 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人文条件
(构成)
自然 系统
人类
系统
基本系统
相互关联,相互影
社 居支会 住撑系 系系统 统统人工创造和建设的结果响环,境共的同整构体成人居
评价人 生 人态居 居环软硬境环 环质境 境量: :、包 包基括 括础住 生设宅 活施质 方与量 便公、 舒共适服程务度设、施水平等要素
在我国气候条件下满足居民采光需求的楼房布局措施是扩大楼间距离北方比南方楼间距离大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21世纪初我国居住小区将面临崭新的局面因为我国居住小区还将保存小区群居的特点但同时小区居住环境与条件又有确定个性化休闲化办公化的要求且要求较高的通信与物业服务较高的娱乐和消费需要以及较高的??根据材料回答住宅区的用地构成住宅区用地类主要内容住宅用指住宅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必须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为居住区内全体居民提供各类服务的公共设施用地包括住宅区商业服务业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场院道路用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主要道路占地和专为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而修建的场地公共绿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安排游憩活动设施供全体居民休闲娱乐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人居环境》课件2

聚居地区;工业区和港区主要是工作区;长途
客运站属于交通用地。第 (2)题,自然系统是在
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排除①;人类系统也有部
分自然形成的,排除②。
答案:(1)A
(2)D
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知识精析
地理区位值潜力。在满足 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典雅的 环境、安全舒适的居所和便利的交通,应是房 地产开发追求的永恒主题。
各类学校、近邻亲朋、文化氛围、个人发 展、物质需求
构成 要素 社会
评价内容 景观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社区文化、社 区治安、公共管理、邻里和谐、就业状况、 社会福利 房型设计、隔音设施、建筑质量、通风状 况、阳光采光、管道设施、结构布局、楼 层高度、建筑密度、住宅间距、住宅特色、 防火材料 室温控制、电力供应、卫生设施、垃圾处 理、电信服务、医疗保健、商业网点、排 水系统、智能网络系统
思考 3.住宅区和人居环境有什么区别? 【提示】 住宅区和人居环境都是指地球表面的 某一空间地域,人居环境这一空间地域可以大到 整个城市和整个乡村,小至家庭或邻里之间。而 住宅区仅仅指城市中用于居民生活居住的功能区, 城市除了住宅区,还有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 和文化区等空间地域。 住宅区是从土地利用方式角度界定的空间地域, 而人居环境却是从人地关系角度,强调以人为中 心,确定其内涵。
建筑
支持 网络
学以致用 1. 日照市提报的“日照市海滨生态绿化建设项 目”在荣获 2006 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的基础上,2008年又被建设部推荐申报“2008 年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完成 (1)~(2)题。 (1)为申请“2008年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 范例奖”成功,日照市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建设 人居环境( )
人居环境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要点一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
要点二
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05
人居环境改善的实践案 例
绿色建筑案例
总结词
绿色建筑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详细描述
城市规划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交通和公 共设施配置,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公共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如公园、图书馆、体育 馆等,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参与
社区文化建设
培育社区文化,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居民参与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人居环境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人居环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它经历了从原始的穴居、村落到现代的都市的发展历程 。
详细描述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居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人居环境也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发展。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智能化等方面, 以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03
人居环境的质量指标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指数(AQI)
用于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包括PM2.5 、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 水平。
健康影响
改善措施
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提高车辆排放标准等。
空气质量差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心 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水质
01
02
03
人居环境导论ppt课件

”。因为吉林四面环山,所以形成了类似“盆地”的
地理样貌,以至于吉林市的实际可发展面积很低。而同样地处吉林的长春,则因为广阔
的平原地貌,一跃成为了吉林省的省会城市。
可见地理位置不光影响的是人的居住环境,还会影响到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
家乡的简介与过去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urban construction
2100s Future
我希望有朝一日我的家乡也能 成为大城市,我希望我家乡的 每一片土地都能得到合理的运 用,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吉林的 美丽。
THANKS
感谢收看
中国 · 吉林市松花江河灯文化节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节日,有很多主题,建筑的,节日的,美食的等等等。而且这个 河灯节一年会办很多次,一次持续很多天,基本上不论什么时候走在吉林江边的夜晚, 江面上都会浮起很多精美的河灯,多的时候十几个,江面几乎都塞满了。
家乡的现状
The disadvantag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PART 4
家乡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
未来城市建设方向也正是往科学性、可行性、人本性、可持续发展性、利于生态环境等方向发展。
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
The core of future urban construction
No.1
With the person this
以人为本,让城市更人性化, 缔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 间形态。
家乡的现状
The disadvantag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吉林市的特色节日
《现代人居环境》PPT课件

精选课件
20
谢谢观赏
设计:许浩昂
精选课件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良好的人工环境(包括有: 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 宽广的林荫道系统;美丽的广场 (群);艺术的街道;喷泉群等)。
3)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 (包括有:杰出的博物馆;负有盛 名的学府;重要的历史遗迹;多 种图书馆及美好的音乐厅;琳琅 满目的商店橱窗;街道的艺术; 可满足多种内容游憩要求的大 游乐场;多样化的邻里等)。5
讨论
6
精选课件
6
讨论
7
精选课件
7
绘画农村规划效果图
8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9
户型二 一座豪宅旺三代((*^__^*) 嘻嘻……,这么像房产公司的广告?!)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15
小桥流水人家
精选课件
16
美丽乡村
精选课件
17
FLOUTING CLOUD SOFTWARE DEVELOPING TEAM
第2课 现代人居环境
美好、宜人的人居环境
主目录
泉都游记
小区规划
室内设计
设计练习
精选课件
1
1
恩平恒大泉都大门
精选课件
2
恒大泉都游记
2
精选课件
3
恒大泉都游记
3
精选课件
4
小区规划效果图
精选课件
4
宜人的人居环境要求: 1)良好的自然条件(包括有:
课件1:4.1 城乡人居环境课件

我们的人居环境,应当是绿荫掩映,温馨 宜人的城镇,人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漫步 于秀树繁花中,享受着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本节内容结束
人:人类个体本 身及其不断提高 的各种需求
建筑:主要包括 住宅和其他一些 人工设施
人居环境构成
支持网络:社会 服务体系及被套 设施
将大气、个人发展、通讯设施 、资源、文化教育、道路 、建筑物、邻里关系、村规民约、住宅等要素正确归类
二、人居环境的评价
1.不同国家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需求
生理需求
居 住 环 境
构成要素
评价内容
得分
自然 (20)
人 (20)
社会 (20)
环境安全、饮水水质、空气质量、自然景色、 人与环境关系
住区荣誉及文化氛围、各类学校、紧邻亲朋、 个人发展、物质需求
景观规划、社区文化及娱乐设施、社区治安、 公共管理、邻里和谐、
建筑 房型设计及结构布局、建筑质量、通风采光状 (20) 况、住宅特色、配套设施
• 城市规划的要求 • 自然环境的适宜度
• 社会环境的完善性 •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
房产选址的一些基本经验:
• 上风口原则——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口 • 高走原则——选在城中地势高的地块 • 近水原则——从市区到水边的区域 • 沿边原则——沿交通干线、河流沿岸、
行政边界等
选择居住区位置的方法:
首先要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满足自己的需 求
然后应考虑选择人居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 小区
模拟选房购房
张女士:商场营业员,家 庭月收入约3000元,希 望购买距市中心稍近一点 、生活便利的二手房
李先生:私营企业主,月 收入约6万元,有私家车 ,希望购买设施完备,环 境优美的别墅式新房
第2章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ppt课件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1 自然系统
自然:指整体自然环境,是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 自然系统侧重于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机制,运行原 理及理论和实践分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借鉴道氏“人类聚居学”,用系统的观 念,从分解开始,对人居环境从内容上 划分为五大系统:
——自然系统 ——人类系统 ——社会系统 ——居住系统 ——支撑系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我们借鉴道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存 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 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五大层次:
——全球 ——国家和区域 ——城市 ——社区(邻里) ——建筑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3 城市 城市问题最为集中,必须抓住整体性。
4 社区(邻里) 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中间层。
5 建筑 为“遮风雨”而建造的庇护所。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1 自然系统
自然:指整体自然环境,是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 自然系统侧重于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机制,运行原 理及理论和实践分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借鉴道氏“人类聚居学”,用系统的观 念,从分解开始,对人居环境从内容上 划分为五大系统:
——自然系统 ——人类系统 ——社会系统 ——居住系统 ——支撑系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我们借鉴道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存 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 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五大层次:
——全球 ——国家和区域 ——城市 ——社区(邻里) ——建筑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3 城市 城市问题最为集中,必须抓住整体性。
4 社区(邻里) 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中间层。
5 建筑 为“遮风雨”而建造的庇护所。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4.1《城乡人居环境》优秀课件PPT

宅和居完住善区•的社的服社会务会环设环施境境,的是还一完要种善有无好性形的的社环会境环,境能区,分的
规划
但•是消居费民者能处区处位感选受择到的的环心境理,趋向要求
小区内的地形小、如区水生内质活的、情空配趣气套、等措风。施向要等完情善况要良好
•思考:P72
城市中心地带土地租金高,如果进行 房地产开发成本太高,且市中心建筑 密度高,居住环境差。建筑在商业和 工业区之间既能方便居民上下班,又 能方面居民购物,且土地租金又不是
等通。风室条外件设差施,上但楼采房光要条有件一好定,的楼间房距之,间如果 的能间错距开可排相列对,缩期小间。距环可形相楼应房减布小局。中或心者与 角当活比地动南经场方线地小呈增,3大0因O,~此但6相0楼O同夹房高角之度。间的北容楼方易房太形其阳成间高距度
回音,噪应声该干更扰大较。重。
•居住小小区区内的道路应该做到: 顺而不穿,通而不畅。
自然
好(小区式管理、水电齐全等)
人 社会 建筑 支持网络
良好(老牌小区,信誉很高) 良好(治安良好)
一般(户型设计有点旧) 好(位于新城区中心)
活动P69:
讨论一下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理想模式中 人们的环境需求构成为什么会形成差异?
在发展中国家,居民的需求还主要停留在人的基本需求 的初级阶段,即生理和安全需求。发达国家生理和安全 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居住的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爱的需求和自尊需求成为主要。理想模式下,个人的 身心发展需求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人们在居住区内能
太高。
•阅读:房地产开发选址 的一些基本经验
•活动:模拟购房
每人限定30万元,但小榄镇内选 一个房子,说明为什么选那里。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是指达到一定的人口 和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
规划
但•是消居费民者能处区处位感选受择到的的环心境理,趋向要求
小区内的地形小、如区水生内质活的、情空配趣气套、等措风。施向要等完情善况要良好
•思考:P72
城市中心地带土地租金高,如果进行 房地产开发成本太高,且市中心建筑 密度高,居住环境差。建筑在商业和 工业区之间既能方便居民上下班,又 能方面居民购物,且土地租金又不是
等通。风室条外件设差施,上但楼采房光要条有件一好定,的楼间房距之,间如果 的能间错距开可排相列对,缩期小间。距环可形相楼应房减布小局。中或心者与 角当活比地动南经场方线地小呈增,3大0因O,~此但6相0楼O同夹房高角之度。间的北容楼方易房太形其阳成间高距度
回音,噪应声该干更扰大较。重。
•居住小小区区内的道路应该做到: 顺而不穿,通而不畅。
自然
好(小区式管理、水电齐全等)
人 社会 建筑 支持网络
良好(老牌小区,信誉很高) 良好(治安良好)
一般(户型设计有点旧) 好(位于新城区中心)
活动P69:
讨论一下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理想模式中 人们的环境需求构成为什么会形成差异?
在发展中国家,居民的需求还主要停留在人的基本需求 的初级阶段,即生理和安全需求。发达国家生理和安全 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居住的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爱的需求和自尊需求成为主要。理想模式下,个人的 身心发展需求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人们在居住区内能
太高。
•阅读:房地产开发选址 的一些基本经验
•活动:模拟购房
每人限定30万元,但小榄镇内选 一个房子,说明为什么选那里。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是指达到一定的人口 和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
人居环境ppt下载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
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覆盖75%县市区、 96%乡镇街道、89%村居 每行政村25个垃圾桶,每村2台收集车、2台转运 车,每乡镇1.6个垃圾中转站,每县1座垃圾处理场 财政条件较好的县,全部由县财政承担;财政条 件较差的县,由县、镇、村分级承担
污水处理设施
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每的送次VI的发P类共放型的享决特文定权档。有下效载期特为权1自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数每量月由发您放购一买次,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1自 随5每动 时次月共续 取发享费 消放文, 。一档前次下往,载我持特的续权账有,号效-自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T

久久为功实现 长期目标
严格执行脱贫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 成果经对起历史检验,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系
处理好统筹谋划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 因地制宜确定村庄整治类型 • 因地制宜分类确定整治任务 • 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 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主要针对人口相对较 多且集中分布、距离 集镇较远的村组
准确把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以“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广 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建设“十个一”的社 区活动阵地,即:每个社区一所市民学校、一个 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宣传文化法制中心、一个未 成年人活动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全民健身 场、一支100人以上的文艺宣传队或健身队、一 支50人以上的志愿者服务队、一组高标准的宣传 橱窗、一个社区警务室
第四部分
强化农村人居 环境工作保障
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保障
加
统
加
强
健
筹
加
强
强
村
全
兼
大
化
组
庄
投
顾
宣
监
织
规
入
突
传
督
领
划
机
出
力
考
导
管
制
重
度
核
理
点
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保障
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 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面向高中生时事教育教学 的权威刊物。 紧密配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要求,传递中央 精神,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 高中生答疑解惑,是高考时事复习的好帮手。
注重保 护留住 乡愁
课件3:4.1 城乡人居环境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 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开辟为 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 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其原因。
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 利于修建港口
8.下图是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亚宁花园区位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形、水质、空气、风向、植被等
3. 社会环境的完善性
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
4. 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势
1 在远离城市的郊区进行房地产开发,需要修路、 铺设上下水管道、煤气管道、架设电力和通讯系 统、建设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如医院、银行、幼 儿园、商店等。住宅的前期投入多,住宅价格升 高,但地价比较便宜。
2 在房地产开发中不仅要建设高质量的住宅和完 善的服务设施,还要有好的社会环境,居住区的 社会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是居民能处处感 受到的环境,如生活方便与否、居住的舒适程度、 社会秩序、人际交往、信息交流与沟通、邻里关 系、居民素质、文化修养等。
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美的环境、 安全舒适的居所和便利的交通,是房地产开发追求的永恒主题
第一节 城乡人居环境
一 、人居环境 二、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 三、 居住小区
一 、人居环境
1 人居环境:人类居住的环境,包括自然要 素和社会要素。
自然要素:大气、水、阳光、土壤、植物、 动物等。
社会要素:建筑、道路、基础设施、邻里关 系、社会管理、村规民约等。
a 傣家竹楼分上下两层,下层透空可饲养牲畜,同时还具有防潮、 防蛇虫等作用。这种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与当地的湿热的 气候特点相适应,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开辟为 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 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其原因。
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 利于修建港口
8.下图是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亚宁花园区位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形、水质、空气、风向、植被等
3. 社会环境的完善性
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
4. 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势
1 在远离城市的郊区进行房地产开发,需要修路、 铺设上下水管道、煤气管道、架设电力和通讯系 统、建设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如医院、银行、幼 儿园、商店等。住宅的前期投入多,住宅价格升 高,但地价比较便宜。
2 在房地产开发中不仅要建设高质量的住宅和完 善的服务设施,还要有好的社会环境,居住区的 社会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是居民能处处感 受到的环境,如生活方便与否、居住的舒适程度、 社会秩序、人际交往、信息交流与沟通、邻里关 系、居民素质、文化修养等。
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美的环境、 安全舒适的居所和便利的交通,是房地产开发追求的永恒主题
第一节 城乡人居环境
一 、人居环境 二、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 三、 居住小区
一 、人居环境
1 人居环境:人类居住的环境,包括自然要 素和社会要素。
自然要素:大气、水、阳光、土壤、植物、 动物等。
社会要素:建筑、道路、基础设施、邻里关 系、社会管理、村规民约等。
a 傣家竹楼分上下两层,下层透空可饲养牲畜,同时还具有防潮、 防蛇虫等作用。这种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与当地的湿热的 气候特点相适应,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_课件

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物质 技术条件越来越好,
追求 理想 人居环境的可能性日益提高
(构成)
自然 系统
人类
系统
基本系统
相互关联,相互影
社 居支会 住撑系 系系统 统统人工创造和建设的结果响环,境共的同整构体成人居
评价人 生 人态居 居环软硬境环 环质境 境量: :、包 包基括 括础住 生设宅 活施质 方与量 便公、 舒共适服程务度设、施水平等要素
经济发展水平、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服务水平、
安全感和归宿感等要素
健康人居环境的标准:良好城市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有机结合, 是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原则 展贸易,进行合作。因此,这些地段的房地产 岸、行政边
市场增值潜力大
界
住宅区的构成与居住地的选择
居住区规划用地构成分析示例
用地构成
用地面积(km2) 人均用地(m2/人) 百分比(%)
居住小区规划总用地 一、居住小区用地
1.住宅用地
17.11 14.26 7.54
8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有哪些?
2.房地产开发选址要遵循哪些原则?
【例证1】下图是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亚宁花园区位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亚宁花园建设有利的交通区位和社会 文化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地产开发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基本、最综合 的因素是地理区位,它包括:________区位、________区位和 ________区位。 (3)在本区治安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房地产开发的 前期投入____(少或多),单位面积住房造价____(高或低),其原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人居环境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支撑系统三个方面,对 该区进行评价。
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共24页文档

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END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END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程度的高低,在空间上,人居环境 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
人居环境不仅指一栋住宅、一座城市或一个乡村的形体,还指人类活动过 程,包括工作、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而进行的建 设工程。人居环境作为人类及其社会生活的容器是以自然为依托的,以自然界 的材料来建造,以自然界的能源维持运作,其形态随自然界不同影响因素的变 化而变化,人居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建设的产物,人类希望通过它来满 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理想。
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
1
目录
一、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 二、人居环境的特性 三、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演变分析
2
人居环境的内涵
人居是指发生有组织人类活动的地方,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一 般是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客观存在的总和。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 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 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4、多样适应性: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用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人 居环境系统来同步适应对总体环境的变化。
5
5、人文品质:体现对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个性美能赋予居民亲 切感、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并为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和趣味。
6、科学性:功能合理,设计逻辑性完整,材料要持久性、历史性、 安全性,因地制宜,应时而建。
8
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 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1)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侧重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机制、运 行原理及理论和实践分析。
2)人类系统。主要指作为个体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 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及原理、理论的分析。
3)社会系统。人居环境是“人”与“人”共处的居住环境。人居环 境在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上要适应“人与人”的关系特点,最终促进整 个社会的和谐幸福。
15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内容
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一起来发展起来的, 吴良镛最早参与了世界人居活动。在1993年,吴良镛在中国科学院技 术大会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之后他撰写了多部著作, 其中2001年10月出版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概括了我们前期发展,他指 出人民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 文化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研究,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 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理想的聚居环境。
吴良镛先生指出,人居环境科学是一次思想变革,是酝酿中的科 学革命,是一次社会运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建筑与相关学 科方面的崛起。
16
1、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与实践(1949年以前)
从中国文化发展来看,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基
本上体现了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特征,儒家的天人合一便构成
了中国传统居住及其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格。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居环境的特性
1、自然性:应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应尽量减少对 原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特色
2、地域性:应体现地方文化和民俗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原料、地域 气候和地形地貌的特点。
3、再生循环性:应对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 的消耗,体现减少使用,增加回收、循环使用的原则。
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里面
的篇章都是有关先民取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官宅活动的史实性
记述。后经长期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与基本追求
仍是“天人合一”,即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
,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于天时
地利人和兼备。悠长的封建社会中,不论是都城、军镇、皇
12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演变分析
1、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人居环境运动与国际组织的努力 3、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内容
①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与实践 (1949年以前)
②自给社区理论与实践时期 (1949~1978年)
③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1978年以来)
18
3、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1978年以来)
1)学术思想演变 1994年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
与发展白皮书》,第十章即为“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设6个方案领 域:
1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 2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能; 3改善人类住区环境; 4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 5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6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4)社区。社区的作用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建造住宅、提高环境意 识和进行环境管理与决策者或领导人合作,鼓励在社区管理方面实行 权利下放与公众参与。
5)建筑。建筑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生产力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应全面地看待建筑在国家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与广大人 民的生活环境的提高以及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
为了唤醒各国政府对解决人居问题的重视,联合国1976年在 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住区会议。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 坦布尔召开了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主题是:人人拥有适当的住 房以及发展可持续的人类社区。通过宣言制定出人居议程。2001 年在纽约召开了伊斯坦布尔人居特别联大。
根据人居议程,我们对世界人居环境发展有了一套指标体系 和评估标准,这些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逐渐为各个城市、各个地 方所吸收、所参考,同时从1985年开始第四十届联大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大家从这些主题就可以看到人居研究的重点。
宫等特殊功能的居住区,还是平民百姓的普通民宅营建都是
严格按照这一思想进行的。
17
2、自给社区理论与实践时期(1949~1978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始逐步全面变更“天人合一”的 传统思想与实践。不少苏联、东欧国家的规划、建设理论和 原则被搬到中国来,并且实实际际的应用于新的社区建设和 老的住宅区的改造之中。例如,住宅采用自给自足的小区概 念,住宅区按严格计划 建设成日常自给社区,布局接近工作 单位,特别是新建的工业区。
20
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其他部分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实践的理念: 清华大学据此对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进行了研究, 强调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 朱锡金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又进一步 提出“居住园区这一居住地构成样式”。 杨贵庆则对大城市周围地区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 展作了系统研究。 胡俊从探讨中国城市的模式与演进入手,认为城市适局 性程度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竞争新的主题内容。
21
总结
第一,人居环境科学是21世纪城市科学的重点研 究的领域,它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 第二,人居环境运动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建设国家, 也是一种文化的建设过程。 第三,目前来看,城市经济和城乡整体规划建设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让我们努 力发展人居环境科学,来迎接城市化的新挑战。
13
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正像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讲:“城市提供众多机遇的同时,也是人 们遭受痛苦的地方,随着贫民地区与广大舒适安全的富裕地区共同存在, 我们经常看到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世界领导人在同意签署千 年发展目标时做出承诺,致力于2020年前至少改善1亿贫民窟人口的生活, 实现这个目标将意味着应世界上严峻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挑战。”
7、创新性:运用新材料,体现新概念、新风尚、新特色。
8、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延续历史文脉,天人合一,材料环保, 造福后代,构建出一个生态园林与人文生态城市,让人们如生活在 山水田园中惬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6
人 居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的 基 本 框 架
7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 “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 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人居环 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 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 谐统一,或如古语所说“天人合一”。
3
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 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 成与发展有关,是多学科的结合,它的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 境。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 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 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 从政治、社 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 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 究, 而不像城市规划学, 地理学, 社会学那样, 只是涉及人 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为了应对这个方面的挑战,联合国人居署从2002年起在世界上开始举 办世界城市论坛,论坛讨论的问题是世界将进入城市时代,必须准备好迎 接这一现实和挑战。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有效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 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合作,改善城市财政、创新城市规划,为城市可持续 发展提供新手段。
14
人居环境运动与国际组织的努力
19
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继1994年在昆明召开“人居 环境与21世纪华夏建筑学术研讨会”后,1995年又主持了 “人居环境与建筑创作理论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这 个会议上,“人类人居环境”作为学术术语在我国正式被 提出。其主要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人、环境和自然共生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 2“绿色建筑”体系 3建筑与城市声、光、热环境与人体工效学 4现代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5中国地区性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6相关学科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人居环境不仅指一栋住宅、一座城市或一个乡村的形体,还指人类活动过 程,包括工作、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而进行的建 设工程。人居环境作为人类及其社会生活的容器是以自然为依托的,以自然界 的材料来建造,以自然界的能源维持运作,其形态随自然界不同影响因素的变 化而变化,人居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建设的产物,人类希望通过它来满 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理想。
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
1
目录
一、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外延 二、人居环境的特性 三、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演变分析
2
人居环境的内涵
人居是指发生有组织人类活动的地方,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一 般是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客观存在的总和。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 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 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4、多样适应性: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用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人 居环境系统来同步适应对总体环境的变化。
5
5、人文品质:体现对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个性美能赋予居民亲 切感、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并为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和趣味。
6、科学性:功能合理,设计逻辑性完整,材料要持久性、历史性、 安全性,因地制宜,应时而建。
8
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 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1)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侧重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机制、运 行原理及理论和实践分析。
2)人类系统。主要指作为个体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 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及原理、理论的分析。
3)社会系统。人居环境是“人”与“人”共处的居住环境。人居环 境在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上要适应“人与人”的关系特点,最终促进整 个社会的和谐幸福。
15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内容
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一起来发展起来的, 吴良镛最早参与了世界人居活动。在1993年,吴良镛在中国科学院技 术大会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之后他撰写了多部著作, 其中2001年10月出版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概括了我们前期发展,他指 出人民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 文化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研究,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 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理想的聚居环境。
吴良镛先生指出,人居环境科学是一次思想变革,是酝酿中的科 学革命,是一次社会运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建筑与相关学 科方面的崛起。
16
1、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与实践(1949年以前)
从中国文化发展来看,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基
本上体现了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特征,儒家的天人合一便构成
了中国传统居住及其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格。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居环境的特性
1、自然性:应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应尽量减少对 原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特色
2、地域性:应体现地方文化和民俗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原料、地域 气候和地形地貌的特点。
3、再生循环性:应对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 的消耗,体现减少使用,增加回收、循环使用的原则。
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里面
的篇章都是有关先民取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官宅活动的史实性
记述。后经长期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与基本追求
仍是“天人合一”,即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
,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于天时
地利人和兼备。悠长的封建社会中,不论是都城、军镇、皇
12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演变分析
1、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人居环境运动与国际组织的努力 3、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内容
①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与实践 (1949年以前)
②自给社区理论与实践时期 (1949~1978年)
③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1978年以来)
18
3、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1978年以来)
1)学术思想演变 1994年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
与发展白皮书》,第十章即为“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设6个方案领 域:
1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 2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能; 3改善人类住区环境; 4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 5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6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4)社区。社区的作用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建造住宅、提高环境意 识和进行环境管理与决策者或领导人合作,鼓励在社区管理方面实行 权利下放与公众参与。
5)建筑。建筑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生产力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应全面地看待建筑在国家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与广大人 民的生活环境的提高以及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
为了唤醒各国政府对解决人居问题的重视,联合国1976年在 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住区会议。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 坦布尔召开了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主题是:人人拥有适当的住 房以及发展可持续的人类社区。通过宣言制定出人居议程。2001 年在纽约召开了伊斯坦布尔人居特别联大。
根据人居议程,我们对世界人居环境发展有了一套指标体系 和评估标准,这些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逐渐为各个城市、各个地 方所吸收、所参考,同时从1985年开始第四十届联大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大家从这些主题就可以看到人居研究的重点。
宫等特殊功能的居住区,还是平民百姓的普通民宅营建都是
严格按照这一思想进行的。
17
2、自给社区理论与实践时期(1949~1978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始逐步全面变更“天人合一”的 传统思想与实践。不少苏联、东欧国家的规划、建设理论和 原则被搬到中国来,并且实实际际的应用于新的社区建设和 老的住宅区的改造之中。例如,住宅采用自给自足的小区概 念,住宅区按严格计划 建设成日常自给社区,布局接近工作 单位,特别是新建的工业区。
20
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其他部分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实践的理念: 清华大学据此对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进行了研究, 强调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 朱锡金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又进一步 提出“居住园区这一居住地构成样式”。 杨贵庆则对大城市周围地区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 展作了系统研究。 胡俊从探讨中国城市的模式与演进入手,认为城市适局 性程度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竞争新的主题内容。
21
总结
第一,人居环境科学是21世纪城市科学的重点研 究的领域,它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 第二,人居环境运动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建设国家, 也是一种文化的建设过程。 第三,目前来看,城市经济和城乡整体规划建设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让我们努 力发展人居环境科学,来迎接城市化的新挑战。
13
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正像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讲:“城市提供众多机遇的同时,也是人 们遭受痛苦的地方,随着贫民地区与广大舒适安全的富裕地区共同存在, 我们经常看到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世界领导人在同意签署千 年发展目标时做出承诺,致力于2020年前至少改善1亿贫民窟人口的生活, 实现这个目标将意味着应世界上严峻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挑战。”
7、创新性:运用新材料,体现新概念、新风尚、新特色。
8、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延续历史文脉,天人合一,材料环保, 造福后代,构建出一个生态园林与人文生态城市,让人们如生活在 山水田园中惬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6
人 居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的 基 本 框 架
7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 “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 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人居环 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 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 谐统一,或如古语所说“天人合一”。
3
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 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 成与发展有关,是多学科的结合,它的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 境。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 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 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 从政治、社 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 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 究, 而不像城市规划学, 地理学, 社会学那样, 只是涉及人 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为了应对这个方面的挑战,联合国人居署从2002年起在世界上开始举 办世界城市论坛,论坛讨论的问题是世界将进入城市时代,必须准备好迎 接这一现实和挑战。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有效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 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合作,改善城市财政、创新城市规划,为城市可持续 发展提供新手段。
14
人居环境运动与国际组织的努力
19
现代开放时期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继1994年在昆明召开“人居 环境与21世纪华夏建筑学术研讨会”后,1995年又主持了 “人居环境与建筑创作理论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这 个会议上,“人类人居环境”作为学术术语在我国正式被 提出。其主要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人、环境和自然共生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 2“绿色建筑”体系 3建筑与城市声、光、热环境与人体工效学 4现代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5中国地区性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6相关学科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