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讲义电路综合实验创新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1-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CE BEB E I R U U I ≈-≈beL C V r R R βA //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影响很大。
这门课程基础内容经典,但知识更新迅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强。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课程改革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新教法的采用、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对研究性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立体式学习仿真软件系统性思维1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多且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
学生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往往习惯于采用数学分析求精确解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应用体验和实例解读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面向应用的创新意识。
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课程的教学应该采用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电子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广泛吸收国内外高校的先进教学成果。
因此,课程的改革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理论教学侧重基础知识、实践教学注重具体应用、考核方式多元化。
2 课程内容体系的更新模电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而课内学时往往有限,因此应对课程内容体系加以更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更好的衔接。
课程内容整体可以分为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分立元件基本电路及其应用、集成运放及其应用。
每一部分适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基础知识部分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应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主要通过理论介绍及习题的方式进行教学。
电路模型及其应用这部分,主要通过应用体验与实例解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理论教学中对器件内部的工作机理、缺乏应用背景的解题技巧等不用具体展开,而对实际应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如电路的选择、器件的选型、各种电气机械的接口扩展方式等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详细展开;实践教学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型教学环节。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3.1 建设立体式学习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网络化教学应用方兴未艾,但是对于网上的海量教学资源学生常常感到无从选择。
模电实验讲义
8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实验三:基本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 Q 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 试方法。 3、要求课前预习,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相电综合实验台 2、模电二号实验板 3、TFG2030V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4、ATTEN 公司的 7020 型 25MC 数字示波器 5、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5、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四、实验原理及要求 4.1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原理如图 3.1 所示, 直流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通过调节 Rp 电阻获得不同的 Q 点 Q 点计算:
12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 OP07 集成放大器的应用。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含跟随器) 、加法、减法、积分等基本运算 电路的功能盒测量。 3、掌握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同(反)相迟滞比较器的电路原理和测量。 4、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相电综合实验台 2、模电三号实验板 3、TFG2030V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4、ATTEN 公司的 7020 型 25MC 数字示波器 5、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比例放大器的测量。 2、加(减)法器的测量。 3、积分器的测量。 4、电压比较器的测试。 5、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测试。 四、实验原理及要求 4 .1 比例放大器的原理及测试
模拟电路讲义华为公司传输业务部下册
模拟电路讲义华为公司传输业务部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华为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在通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传输业务部作为华为公司重要的业务部门,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而模拟电路在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输信号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电路在传输业务部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讲义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模拟电路在传输业务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模拟电路概述模拟电路是指用于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主要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解调等操作。
在通信系统中,模拟电路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同时也负责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在传输业务部的工作中,模拟电路扮演着连接传输介质与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之间的重要桥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运行效果和通信质量。
二、模拟电路在传输业务中的应用1. 模拟信号传输:在传输业务中,模拟电路负责将模拟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2. 模拟信号处理:传输业务部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往往需要对传输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等处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3. 数字与模拟信号的转换:在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模拟电路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
4. 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模拟电路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同时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还原为数字信号。
三、模拟电路在传输业务中的发展趋势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模拟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输业务部在积极采用新技术的也在不断优化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应用,以适应高速、大容量、长距离的数据传输需求。
未来,随着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模拟电路在传输业务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其性能和稳定性将会受到更高的挑战。
(完整版)模拟电路讲义
(3)输出回路的接法应使变化量iC 能够转化为变化量 uCE,并传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4)此外对实用放大电路还要求输入和输出信号要共地、直 流电源种类尽可能少、负载上无直流分量。
实用的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问题: 1. 两种电源
将两个电源 合二为一
2. 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不“共地”
共地,且要使信号 驮载在静态之上
直流分量:大写字母+大写下标;如:IB 交流分量:小写字母+小写下标;如:ib 瞬时值: 小写字母+大写下标;如:iB 直流分量+交流分量;如:iB = IB+ ib 交流有效值:大写字母+小写下标;如:Ib
总变化量(总瞬时值):是直流量与交流量的叠
加量,字母小写,下标大写,如:iB、iC、uBE、uCE
电流放大倍数 Ai = io/ ii
功率放大倍数 Ap = po/ pi
互阻增益 互导增益
放大 电路
io 2
+
RL
uo
–
2
电压增益 Au (dB) = 20lg |Au| 电流增益 Ai (dB) = 20lg |Ai| 功率增益 Ap (dB) = 10lg |Ap|
Ar=uo/ii Ag=io/ui
任何放大电路均可看成为二端口网络
1ii
io 2
RS +
+ ui
us –
– 1
放大 电路
+
RL
uo
–
2
us — 信号源电压 Rs — 信号源内阻 RL — 负载电阻
模拟电路应用实验—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四 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通用型线性运放μA741。
2、 应用集成运放构成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测定它们的运算关系。
3、 掌握加法、减法运算电路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2、 同相比例、反相比例电路的构成以及输出、输入之间的运算关系。
3、 加法、减法电路的构成及运算关系。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运放的线性应用——比例及加减法电路实验 1、反相比例运算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1所示,按图接线。
根据表3.1给定的u i 值,测量对应的u o 值并记入表3.1中。
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V i 和输出V o 波形及相位。
理论值: i ii f o u V u R R u 10101003-=-=-=注意:①当V i 为直流信号时,u i 直接从实验台上的-5~+5V 直流电源上获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u i 、u o 。
②当u i 为交流信号时,u i 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频率为1kHz 正弦波信号,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u i 、u o 。
(下同)图3.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表3.1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
2、同相比例运算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2所示,根据表3.2给定的u i值,测量对应的u o值并记入表3.2中。
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u i和输出u o波形及相位。
理论值: u O=(1+R f/R3)u i=11u i。
图3.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表3.2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
表3.2 同相比例参数测量3、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原理电路如图3.3。
根据表3.3给定的u i1、u i2值,测量对应的u o值,并记入表3.3中。
高教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课程讲义复习要点第4章教案3(4.3.3-4.3.4)
iE1 I
iE2
VT3
E I
RE
RB2
-VEE
思考:恒流源的恒定电流I如何求取?对差模输入信号, E点电位=?分析电路时,调零电位器RP如何处理?
讨论一
若uI1=10mV,uI2=5mV,则uId=? uIc=?
uId uI1 uI2
uIc
uI1
2
uI2
uId=5mV , uIc=7.5mV
⑤共模抑制比
注意:只要是单出电 路,不管输入方式如 何,如果有共模输入 信号,Ac的分析方法
KCMR
Ad Ac
Rb rbe 2(1 )Re
2 Rb rbe
完全相同。 总结四种
Re
Ac
KCMR
性能越好 电路特点
4.3.4 改进型差分放大电路
一、 问题的提出
如何提高共模抑
若电路参数理想对称,则对于双出电路
2 Rb rbe
②输入电阻
Ri=2(Rb+rbe)
③输出电阻
Ro=Rc
④共模放大倍数
因为双入电路无共模输入信号, 所以一般不必求Ac。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问题讨论:
Ad
1 2
(Rc∥RL ) Rb rbe
Ri 2(Rb rbe ),Ro Rc
(1)T2的Rc可以短路吗? (2)什么情况下Ad为“+”? (3)双端输出时的Ad是单端输出时的2倍吗?
制比?
Ac=0,KCMR=∞
对于单出电路
Ac
uOc uIc
Rb
(Rc // RL ) rbe 2(1 )Re
若Re=∞,则 Ac=0, KCMR=∞
调零电位器 实现0入0出
二、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的实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WB讲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上海科技学院2006年1月前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必须认真地对待。
为使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同时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特重新编写《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从而使学生既理论联系实践,又实践联系理论,真正为培养电子类专业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
本指导书共设有28个实验内容,既要求学生能在计算机上用电子工作平台(EWB5.0)进行软件仿真实验,又要求学生能在实验室里进行具体硬件的操作实验,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选做大部分实验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了低频电子线路和高频电子线路的主要实验,也涵盖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认真完成规定的实验,必将对加深理解《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书本知识起到极大的作用。
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多数是目前尚属比较先进的,因此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实验、生产实习乃至参加工作带来莫大的方便;为使学生能正常的实验,有些仪器和EWB5.0的使用操作方法编于本书的附录部分,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本书中的实验内容都由编者实际操作和测量过,同时也经过数届学生的使用,证明这些实验具备可操作性、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及与理论分析的基本一致性。
本次重编,除对原书中的个别错误之处进行改正外,还对部分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内容作较大的改动,以更适合我校实验室目前的条件。
由于改版时间仓促,仍难避免出现错误,请读者不吝指教。
周永柏2006.1电子技术实验的要求与方法实验要求一.实验前预习准备1.仔细阅读实验讲义及课本中的有关章节,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了解实验基本原理,熟悉实验线路、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2.明确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需记录的实验数据、将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元器件规格和各注意事项。
3.学生只有在认真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报告的基础上,才能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预习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电子技术课程“模电”和“数电”教学融合方法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模电”和“数电”教学融合方法探索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综合的、知识高度融合的课程,该课程并非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简单的相加,本文从实验教学方法融合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综合实验教学方面给出了知识高度融合的方法,达到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融合目的。
关键词:教学知识融合;项目式教学;综合性实验一、引言电子技术基础是人工智能专业(电子信息类)学生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工程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长期以来存在着实验教学薄弱,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现象[1]。
为配合各大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班级及其它专业班级开展电子技术课程,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程打散后再融合,成为一门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课时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两门课程各自60学时,共120学时,融合成90学时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容和要求没有改变,因此,为培养学生过硬的基础和强大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称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给出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二、电子技术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1.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均有各自的课程体系,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采取两个阶段教学过程,比如在电子技术授课的过程中,由于两门课程内容有各自的体系,教学内容不容易融合,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各种教材只是把两门课的教学内容堆在一起,上课时,还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各自讲解,没有加以融合;再比如在上课过程中,除了老师分别讲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老师们为了保持两门课程各自的课程体系,他们会主要讲解理论教学内容,从而却忽略了实践性内容。
即使在两门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中,老师们也只是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用于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理论性内容,忽而略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工程性。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Synopsis电路仿真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尹露目录实验一:共源极放大器性能分析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内容 (4)三、实验步骤 (4)1. 启动软件 (4)2. 电路原理图绘制 (5)3. 电路仿真 (5)四、实验电路图 (6)五、频率特性曲线 (6)六、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8)1. 实验器件参数 (8)2. 实验条件 (8)3. 仿真结论 (9)实验二:各类共源极放大器特性分析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内容 (10)三、实验步骤 (10)四、电路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1)1. 实验电路图 (11)2. 测量输出电阻电路图 (12)3. 仿真结果 (13)4. 结果分析 (14)五、用二极管连接作为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5)1. 实验电路图 (15)2. 测量输出电阻电路图 (16)3. 仿真结果 (17)4. 结果分析 (18)六、电流源作为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8)1. 实验电路图 (19)2. 输出电阻电路图 (20)3. 仿真结果 (20)4. 结果分析 (21)七、共源极作为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1)1. 实验电路图 (22)2. 输出电阻电路图 (22)3. 仿真结果 (23)4. 结果分析 (24)实验三:差分放大器设计 (25)一、实验目的 (25)二、实验准备 (25)三、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5)四、电路的设计要点 (25)五、实验内容 (26)六、实验步骤 (26)七、实验原理图 (26)八、实验电路图 (27)九、实验结果 (28)1. 幅频特性曲线 (28)2. 不同MOS管宽长比和电阻对应放大倍数 (29)3. 结果分析 (30)十、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1)十一、实验总结与感受 (31)实验一:共源极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schematic)设计输入方法;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模电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模拟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模电)是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模拟信号的传输、处理、转换和放大等基本原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模电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模电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践教学内容模电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拟电路基本元件及参数测量(2)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3)反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4)振荡电路的分析与设计(5)滤波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7)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2. 实践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设计法:鼓励学生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提高其创新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教学模式1. 分阶段实践教学模式(1)基础实验阶段:主要完成模拟电路基本元件及参数测量实验,使学生熟悉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2)综合实验阶段:完成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设计创新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课堂理论教学:系统讲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等。
(2)实验操作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设计创新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效果评价1.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设计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3. 课程体系评价通过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等环节,评价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效果。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河北工业大学课程教案学 院 ( 部 )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系 (教 研 室 )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课 程 名 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任课专业、年级、班级 测控、物理专业主 讲 教 师 姓 名职 称 、 职 务使 用 教 材 自编实验讲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总学时:20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测控、电气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应使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常用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课,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即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承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其动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写好实验报告,以备教师检查。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的实验联系是较为紧密的,特别是测控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测控电路》时,要用到本课程较多的基础知识。
因此,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加深理论知识尤为必要。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实验一:仪器仪表的使用课时安排 2学时主要仪器、仪表有:智能型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授课时间 第5 周、周 2、第4大节毫伏表、毫安表、双踪示波器、模拟电路实验箱等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仪器仪表的使用2.重点:双踪示波器、智能型信号发生器、毫伏表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教学资源: 实物☑课时安排2学时实验二:工作点稳定的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授课时间第6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的静态调试、动态测量。
要求正确连接电路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工作点稳定的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态、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静态工作点的调试与测量;动态指标的测量1、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输出电阻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 ☑教学资源: 实物☑实验三:射级输出器课时安排 2学时授课时间 第7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共集电极电路的特点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共集电极电路的组态、特点、正确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静态工作点的调试与测量;动态指标的测量1、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输出电阻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教学资源: 实物☑课时安排2学时实验四:差动放大电路授课时间第8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特点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静态工作点的调试与测量;动态指标的测量1、差模、共模电压放大倍数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教学资源: 实物☑实验五:比例求和运算电路课时安排 2学时授课时间 第9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由运放组成的基本单元电路,每项实验内容要算出理论结果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运放组成的基本单元电路组态、正确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 基本单元电路运算电路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教学资源: 实物☑课时安排2学时实验六:积分与微分电路授课时间第10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由运放组成的基本单元电路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积分与微分电路组成、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由运放组成的积分与微分电路输出波形的观测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 ☑教学资源: 实物☑实验七: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课时安排 2学时授课时间 第11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负反馈组态的判断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参数的测量2.重点: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的计算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教学资源: 实物☑课时安排2学时实验八:波形发生器授课时间第12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原理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锯齿波的观测、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方波、三角波波形的观测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 ☑教学资源: 实物☑实验九:电压比较器课时安排 2学时授课时间 第13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过零、迟滞比较器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过零比较器、正确正确使用仪器仪表2.重点:波形跃变点的观测、迟滞比较器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教学资源: 实物☑课时安排2学时实验十:整流、滤波、直流稳压电源授课时间第14 周、周 2第4大节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三端集成 稳压电源2、重点:整流、滤波、稳压管电路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见课时安排授课类型: 实验课☑教学方式: 指导 ☑教学资源: 实物☑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1-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 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 E )C EBE B EI R U U I ≈-≈电压放大倍数beLCV r R R βA // -=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输出电阻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2)实验二晶体管共射单管放大器 (9)实验三晶体管两级放大器 (14)实验四负反馈放大器 (16)实验五差动放大器 (19)实验六低频功率放大器 (24)实验七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28)实验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32)实验九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36)实验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40)实验十一串联稳压电路 (44)实验十二温度控制电路的调试(控温电路) (48)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电压、频率等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表、交流毫伏表等。
三、实验原理: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等,如下图所示。
(具体操作详见仪器使作说明书)1、示波器1. 有关仪器的电路原理和使用方法请参阅有关内容及实验室所提供的仪器使用说明书。
2. 示波器上波形的显示和观察(1) 扫描基线的显示接通示波器的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示波器的输入探头短接,预热约5 分钟后,依次调节辉度旋钮、垂直移位旋钮,即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再调节示波器的聚焦旋钮,可使扫描基线更加清晰。
对于单踪示波器,只有一条扫描基线,对于双踪示波器可显示一条扫描基线,也可显示两条扫描基线。
当需要观察的信号只有一个时,可将示波器的“垂直功能键”选在单通道的“通道 1 ”或“通道 2 ”。
这时,屏幕上只显示通道 1 或通道 2 的扫描基线。
当需要同时观测两个信号时,须将“垂直功能键”的“双通道”键按下,这时屏幕上将同时显示通道 1 和通道 2 的两根扫描基线。
一般正常使用的示波器,开机后在屏幕上会很快显示出扫描基线。
如果开机约 5 分钟后,还没有扫描基线出现,可能是由于“辉度”旋钮开的太小或者“Y 移位”旋钮的位置偏离中间位置太远而使扫描基线移到屏幕的有效范围之外。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一、实验目的(l)了解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及万用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和脉冲信号的有关参数。
(3)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电极和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等,如图1-1所示。
图1-l电子技术实验中测量仪器、仪表连接图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低频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人信号。
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电源。
晶体管毫伏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人、输出信号的有效值。
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2)晶体管毫伏表1台(3)双踪示波器1台(4)双路稳压电源1台(5)数字式万用表l块(6)微型计算机系统1套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稳压电源接通电源开关,调电压调节旋钮使两路电源分别输出+3Ⅴ和+12v,用数字式万用表“DCV”档测量输出电压的值。
分别使稳压电源输出+30v、±15V,重复上面过程。
2.晶体管亳伏表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交流小信号电压的电子仪表。
测量频率范围10Hz—1MHz,量程范围从1mV—300V,误差范围一般不超出5%。
使用时应注意根据被测信号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应以指针偏转不低于满量程的三分之一为宜。
输入端连线应注意区分信号端与接地端的正确接法。
从仪表上可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标准分贝值。
要注意量程与刻度值间的换算关系,以免产生读数错误。
3.低频信号发生器该仪器可输出正弦波、方波和矩形波,频率范围从10Hz—1MHz,可同时显示输出信号的有效值和频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