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类别名称
占建设用地比例(%)
中心镇镇区
一般镇镇区
R
居住用地
28~38
33~43
C
公共设施用地
12~20
10~18
S
道路广场用地
11~19
10~17
G1
公共绿地
8~12
6~10
四类用地之和
64~84
65~85
5.3.2 邻近旅游区及现状绿地较多的镇区,其公共绿地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所占比例的上限。
2.0.5 县域城镇体系 county seat town and township system of county 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城、
镇(乡)群体。 2.0.6 镇域镇村体系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of town
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 群体。
C5 商业金融用地 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银行、信用、保险等机构,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C6 集贸市场用地 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不包括临时占用街道、广场等设摊用地
生产设施用 地
独立设置的各种生产建筑及其设施和内部道路、场地、绿化等用地
M1
一类工业用 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无污染的工业,如缝纫、工艺品制作等 工业用地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
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
3.1.1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 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2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 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 向趋势;
村镇规划标准GB精编
书名:GB 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作者:本社出版日期:1994年4月1日出版社: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工业ISBN号:15112.14298开本:32开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施行日期:1994年6月1日一总则1.0.1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村镇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2.1 村镇规模分级2.1.1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
2.2 村镇人口预测2.2.1 村镇总人口应为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Q——总人口现状数(人);K——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n——规划期限(年)。
2.2.2 集镇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应按其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2.2.4 集镇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眷人数。
和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因素进行计算。
三村镇用地分类3.1 用地分类3.1.1 村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9大类、28小类。
3.1.2 村镇用地的类别应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的代号,适用于规划文件的编制和村镇用地的统计工作。
3.2 用地计算3.2.1 村镇的现状和规划用地,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
3.2.2 分片布局的村镇,应分片计算用地,再进行汇总。
3.2.3 村镇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村镇用地的计算单位为公顷(ha)。
《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doc30)(1)
书名:GB 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作者:本社出版日期:1994年4月1日出版社: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工业ISBN号: 15112.14298开本: 32开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施行日期:1994年6月1日一总则1.0.1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村镇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2.1 村镇规模分级2.1.1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
2.1.2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应按其不同层次及规划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级,并应符合以表2.1.2的规定。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表2.1.2村庄集镇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大型>300 >1000 >3000 >10000中型100~300 300~1000 1000~3000 3000~10000小型<100 <300 <1000 <30002.2 村镇人口预测2.2.1 村镇总人口应为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Q = Qo (1+K)n + P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Q——总人口现状数(人);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n——规划期限(年)。
2.2.2 集镇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应按其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2.2.3 集镇规划期内的人口分类预测,应按表2.2.3的规定计算。
2.2.4 集镇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2.2.4.1 建设项目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人口的发展规模。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标准是指对农村村镇进行规划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以下是村镇规划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土地利用标准:1. 综合布局:根据村镇规模和特点,合理划定行政、商业、居住、农业、工业等不同用地功能区域。
2. 基础设施:确保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可用性,并保障市民的出行需求,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电力等。
3. 绿地和景观:合理布局村庄内的绿地和景观,提供优美的环境和休闲空间,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二、建筑设计标准:1. 建筑高度:根据村镇规模和环境要求,确保建筑高度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不影响环境景观。
2. 建筑面积:合理控制建筑面积,避免用地浪费,并考虑到居住者的需求和生活便利性。
3. 绿色建筑:鼓励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标准:1. 生态保护: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保护村镇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污水处理:要求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达标,不对周边水源造成污染。
3. 垃圾处理:设立垃圾处理站点,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四、交通设施标准:1. 道路规划:根据村镇规模和交通流量,规划合理的道路网络,确保道路畅通,提高交通效率。
2. 公共交通:建设公共交通站点,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3. 步行和自行车道:合理设置步行和自行车道,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改善空气质量。
村镇规划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村村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村镇规划标准的落实和监督,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村民也要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农村村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区域内的村镇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镇体系规划的标准格式,包括规划的背景与目的、规划的范围与内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一、规划的背景与目的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是指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出发点,规划的目的是指规划编制的目标和导向。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该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该区域村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也可以明确规划的目标,如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等。
二、规划的范围与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是指规划所涉及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是指规划所包括的具体要素和措施。
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描述规划的范围,包括行政区划、村镇数量和分布等要素。
同时,也可以介绍规划的内容,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三、规划的原则与方法村镇体系规划的原则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方法是指规划编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这一部分,可以列举一些常用的规划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等。
同时,也可以介绍规划编制所采用的方法,如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
四、规划的实施与监测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是指规划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的具体实施工作,监测是指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介绍规划监测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总结:村镇体系规划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对于促进村镇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规划的背景与目的、规划的范围与内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等方面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村镇体系规划的标准格式。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编制和实施监测,可以为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村镇发展进行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旨在提高村镇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村镇规划标准是制定村镇规划的依据,对于保障村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良好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村镇规划的背景和意义村镇规划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村镇规划标准的制定还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在规划中,可以合理规划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村镇规划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村镇规划标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规范、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土地利用规划是村镇规划的基础。
规划中应合理划定农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建筑设计规范是保障居民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要求。
规划中应明确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用途等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美观性和适用性。
交通规划是村镇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规划中应考虑交通流量、交通方式和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确保居民的出行便利和交通安全。
生态环境规划是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规划中应明确保护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三、村镇规划标准的实施和挑战村镇规划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需要村民的参与和配合。
政府应加强对村镇规划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村民的规划意识和参与度。
然而,村镇规划标准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和技术投入有限。
因此,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次,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权和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也是制约规划实施的难点。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施行日期:1994年6月1日一总则1.0.1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村镇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2.1 村镇规模分级2.1.1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
2.1.2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应按其不同层次及规划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划分为大、中、小型2.2.1式中Q——总人口现状数(人);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n——规划期限(年)。
2.2.2 集镇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应按其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2.2.32.2.42.2.4.1 建设项目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人口的发展规模。
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增长数或增长率。
2.2.4.2 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宜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发展规模。
计算时应分析从业者的来源、婚育、落户等状况,以及村镇的生活环境和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增加从业人数及其带眷人数。
2.2.4.3 根据土地的经营情况,预测农业劳力转移时,宜按劳力转化法对村镇所辖地域范围的土地和劳力进行平衡,计算规划期内农业剩余劳力的数量,分析村镇类型、发展水平、地方优势、建设条件和政策影响等因素,确定进镇的劳力比例和人口数量。
2.2.4.4 根据村镇的环境条件,预测发展的合理规模时,宜按环境容量法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建设条件,以及环境、生态状况等因素,计算村镇的适宜人口规模。
2.2.4.5 村庄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可不进行分类,其人口规模应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因素进行计算。
《镇规划标准》
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1 总则1.0.1为了科学地编制镇规划,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可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镇 town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镇。
2.0.2镇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own镇人民政府行政的地域。
2.0.3镇区 seat of government of town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
2.0.4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0.5县域城镇体系 county seat town and township system of county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城、镇(乡)群体。
2.0.6镇域镇村体系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of town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群体。
2.0.7中心镇 key town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
2.0.8一般镇 common town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中心镇以外的镇。
2.0.9中心村 key village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
2.0.10基层村 basic-level village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3.1.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2、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3、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4、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是指对农村和小城镇进行合理布局、合理规划的一项工作,是实现农村和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村镇规划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农村和小城镇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村镇规划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各有特色,因此在规划村镇时,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合理利用和布局各种资源,使之成为村镇发展的有利条件。
其次,村镇规划标准应当注重村镇的功能定位。
不同的村镇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有的是农业生产重镇,有的是旅游休闲胜地,有的是文化传承之地。
因此,在规划村镇时,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村镇的功能定位,发挥其优势,促进村镇的特色发展。
另外,村镇规划标准应当注重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方面。
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村镇规划标准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在规划村镇时,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合理布局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好水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
最后,村镇规划标准应当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良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村镇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总之,村镇规划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村镇规划工作,加大对村镇规划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为建设美丽乡村、宜居小城镇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村镇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1总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村镇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要求1乡、镇域现状分析图比例采用1∶10000,较大的镇、乡可采用1∶20000,无航测地形图可利用时,也可用行政区划图代替。
图上应标明:1、现有镇、乡及行政村界线;2、现有集镇、行政村、工矿区及其它生产基地的分布位置、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3、主要自然资源、矿藏资源、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及范围,开发情况;4、主要工矿、乡镇企业及大型仓库分布位置;5、公路(含3~5米以上机耕道)、铁路、通航河道的线路走向,码头、轮渡、铁路汽车站场的分布位置及用地范围;6、现有河流及水利工程的分布位置,集镇、村庄、工矿区水源引水管道位置走向;7、发电厂、变电站位置及容量,电力线路(10万伏以上)走向;长途电话及电讯线路的走向与相关设施的配置;8、现有文化中心、影剧院、中小学、职业学校、医院卫生院、医疗站、供销社、综合商店、茶园旅社以及农贸市场等主要公共设施及建筑的位置、规模与用地范围;9、对总体规划有影响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等用地不良地段;10、其它用地的界定界线;11、附镇、乡所在区域位置及联系示意图;12、现状各行政村情况一览表。
上述内容较多,如图面负担太重,也可以分开表示,如现状图、用地评价图、资源农业区划及人口密度分区等和区域位置图。
2镇乡域总体规划图比例同现状图,图纸内容包括:1、镇乡域及集镇经济联系和服务范围内的中心镇、乡镇、工矿区(点)、农业生产基地、中心村及主要基层村的布点位置,注明镇、村性质类型及人口规模、主导行业等;2、主要工矿、乡镇企业、大型仓库、大型机构的位置;3、主要公共建筑及公共服务设施位置、规模及用地范围;4、各项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如道路网络系统、河网水系、供水网络、供电、通讯、广播的线路走向与相关设施的配置;5、有关防洪防灾等工程措施及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示意;6、其它规划用地界线及范围;7、规划集镇及中心村情况一览表((含所在位置、性质、功能分工、人口及用地规模、发展方向等)。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标准是指为了统一和规范村镇建设,保障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它涵盖了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土地利用方面的规划标准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村镇规划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合理划定建设用地、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保护农田和耕地: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定农田保护区,保护农田和耕地资源,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规划中应通过合理布局和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建筑设计方面的规划标准1. 保护传统建筑风貌:规划中应充分尊重和保护村镇的传统建筑风貌,保留和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2. 合理布局建筑空间:规划中应合理布局建筑空间,确保村镇的整体景观效果,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同时兼顾交通、环境等因素。
3. 提高建筑质量:规划中应提高建筑质量标准,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防火等能力,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三、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标准1. 完善交通网络:规划中应合理布局交通网络,确保村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畅通,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便利居民出行。
2. 健全水、电、气供应:规划中应合理布局水、电、气供应设施,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应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需求。
四、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划标准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村镇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提高环境卫生水平:规划中应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区域内的村镇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该规划涵盖了村镇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要点。
一、背景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是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而制定的。
其主要目标包括:1. 实现村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提高村镇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 优化村镇功能结构,提升村镇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3. 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4. 加强村镇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规划范围和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包括特定区域内的所有村镇。
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村镇空间布局: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确定村镇的空间布局格局,包括主城区、副中心和乡镇等级的划分,以及村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 村镇功能定位:根据村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村镇的功能定位,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
3.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4.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农村环境管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方面,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三、规划编制过程和方法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自然资源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2. 目标确定和方案制定:根据规划目标和要求,制定村镇体系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
3. 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根据目标和方案,确定村镇的空间布局格局和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规划图纸和规划方案。
4.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定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规划,包括投资计划、建设时间表等。
上海市村镇建设标准
上海市村镇建设标准一、建设规划1. 村镇建设应依据村镇总体规划进行,遵循城乡一体化、设施配套化、功能完善化的原则。
2. 村镇建设应合理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山水环境、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和景观效果。
3. 村镇建设应注重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护和传承,保持传统建筑风貌和特色。
二、建筑设计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注重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
2. 建筑设计应注重绿色建筑理念,采用节能、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3. 建筑设计应注重公共空间和绿化空间的布局和设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三、施工标准1. 村镇建设施工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过程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3. 施工过程应注重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
四、质量监管1. 村镇建设质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实行质量监督和验收制度。
2. 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材料检验、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工程验收应注重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五、环境保护1. 村镇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和控制开发强度,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
2. 村镇建设应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减少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的影响。
3. 村镇建设应注重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节能减排1. 村镇建设应注重节能减排,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村镇建设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减排措施,保护环境质量。
3. 村镇建设应提倡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七、安全卫生1. 村镇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卫生标准和规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村镇建设应注重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3. 村镇建设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理。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对村镇进行合理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村镇体系规划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规划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实现村镇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村镇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形成村镇网络体系;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3.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5. 加强村镇管理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二、规划原则村镇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 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5. 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实现农村社会公平和农民权益保障;6.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 村镇布局规划: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村镇的布局,包括主城镇、中心镇、普通镇和特色镇等不同类型的村镇,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体系。
2. 村镇功能定位:根据村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村镇的功能定位,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旅游、特色产业、服务业等,实现村镇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
3. 村镇发展规划:制定村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推动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村镇管理规划:加强村镇的组织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村镇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村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四、规划实施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2. 完善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规划意识和参预度;4.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经济保障;5. 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实施策略;6.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村 镇 规 划 标 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村镇建设研究会、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会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经建设部1993年9月27日以(93)建标(732)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村镇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规划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地址: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并抄送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 总则1.0.1系统制订和不断完善有关村镇规划的技术立法,是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各地、各部门编制和管理村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提高我国的村镇规划水平,使村镇规划更好地指导村镇建设工作,为广大村镇居民创造优良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0.2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工作,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工作亦按本标准执行。
村庄、集镇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制订统一的规划标准是考虑到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集镇逐步向镇建制和镇管村的体制过渡的发展趋势,使村镇的规划得以延续和衔接,避免因行政建制的变更而重新进行规划。
本标准使用"村镇"一词时包括村庄、集镇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
本标准使用"集镇"一词,其后未出现县城以外的建制镇时,其含义均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
村镇规划标准 最新
村镇规划标准最新村镇规划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村镇建设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标准。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村镇规划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针对村镇规划标准最新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村镇规划标准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土地利用方面,根据当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是在村镇布局方面,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遗产,合理规划村镇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动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构建美丽乡村。
其次,村镇规划标准的最新要求体现了对村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要求村镇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村镇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互利。
同时,也要求村镇规划要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最后,村镇规划标准的最新内容还体现了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要求。
一是要求规划编制要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
二是要求规划实施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三是要求规划宣传和教育要加强,提高公众对村镇规划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村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村镇规划标准的最新内容是在促进村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推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希望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深入学习和贯彻最新的村镇规划标准,共同推动我国村镇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上海市村镇建设标准
上海市村镇建设标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市农村地区也面临着村镇建设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村镇建设标准,旨在规范和提高农村地区的建设水平。
本文将从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绿化、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探讨上海市村镇建设的标准。
一、规划标准首先,上海市村镇建设注重科学规划,注重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
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村庄和村庄之间以及村庄与城市的互联互通。
二、道路标准在村镇建设中,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市要求道路的宽度和结构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此外,道路的环境美化和绿化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村镇道路的建设应注重人车分流,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三、供水标准供水是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上海市村镇建设标准要求村镇内的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并建立完善的供水设施和管网系统。
供水设施应满足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和消防等不同用水需求,确保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供电标准除了供水,供电也是村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上海市要求村镇供电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电力供应标准,并以农村电网建设为重点,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供电设施的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五、绿化标准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上海市村镇建设标准对绿化要求也相当严格。
要求每个村镇都要建设相应的公园、休闲广场和绿地,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此外,村镇建设还应保护原有的乡村景观,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六、环境卫生标准村镇的环境卫生对于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上海市要求建立规范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保持村镇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
12.镇规划标准
镇规划标准Standard for planning Of town GB 50188-20071 总则1.0.1为了科学地编制镇规划,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 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可按本标准执行。
1. 0.3编制镇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3.1. 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 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2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3 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4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3.1.3镇区和村庄的规划规模应按人口数量划分为特大、大、中、小型四级。
在进行镇区和村庄规划时,应以规划期末常住人口的数量按表3.1.3的分级确定级别。
3.2 规划人口预测3.2.1镇域总人口应为其行政地域内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应为户籍、寄住人口数之和,其发展预测宜按下式计算:Q=Qo(1+K)n+P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Qo——总人口现状数(人);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n——规划期限(年)。
3.2.2 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预测的数量为依据,结合镇区具体情况进行核定;村庄人口规模应在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进行预测。
3.2.3镇区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应按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村镇规划方案
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完善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强化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居民服务水平。
-加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4.产业发展规划
-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全文完)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3.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规划实施。
4.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
5.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实施质量和效果。
六、总结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村镇发展实际,旨在为村镇提供全面、科学、可行的规划指导。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村镇特色,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将为村镇居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环境,助力村镇实现高质量发展。
2.优化村镇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提高村镇综合竞争力。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规划方案合法合规。
2.以人为本原则:关注民生,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完善政策体系,提供政策支持。
3.加强资金保障,确保规划实施。
4.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参与度。
5.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六、总结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我国村镇发展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指导,促进村镇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村镇优势,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将为村镇居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图纸应取值到小
数点后两位
村庄用地计算表的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的
规定 集镇用地计算表的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一般 规 定
村镇建设用地应包括本标准表
村镇用地分类中
的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 对
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 大
尚未使用的土地
军事 外事 保安等设施用地 不包括 部队家属生活区 公安消防机构等用地
用地计算
村镇的现状和规划用地 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
分片布局的村镇 应分片计算用地 再进行汇总
村镇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 村镇用地的计算单位
为公顷
用地面积计算的精确度 应按图纸比例尺确定
的图纸应取值到个位数
的图
纸应取值到小数点后一位
镇不得选用
地多人少的边远地区的村镇 应根据所在省 自
治区政府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人均建设用地指 标
表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
人
人均建 设用地 指标级 别
允许调整幅度 人
一二
应增
一二
可增
二三
可增
二 三四
可增 减
三四
可减
四五
可减
五
应减至 以内
注 允许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的增减数 值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的通知
建标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建委 建设厅
有关计委 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要求 由建设部会同
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 村镇规划标准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
准 村镇规划标准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自一九
九四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 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技术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发布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联合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年月日
建标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类之和
村镇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建
设用地构成比例和建设用地选择三部分
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为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面积
除以常住人口数量的平均数值 人口统计应与用地统计的范围相
一致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按表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分级
的规定分为五级
表
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人均建设 用地指标
的规定
村镇用地的分类和 代号
表
类别代号 大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范
围
居住建筑用地
各类居住建筑及其部距和内部小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不包括中面宽度等于和
大于
的道路用地
村民居住宅用地 居民住宅用地
村民户独家使用的住房和附属设施及 其户间间距用地 进户小路用地 不包括 自留地及其它生产性用地
居民户的住宅 庭院及其间距用地
人
新建村镇的规划 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表 中第三级确定 当发展用地偏紧时 可按第二级确定
对已有的村镇进行规划时 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现状建设用地的人均水平为基础 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和
允许调整幅度确定 并应符合表
及本条各款的规定
第一级用地指标可用于用地紧张地区的村庄 集
总则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 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 创 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 县城以外的建制 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编制村镇规划 除执行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 家标准 规范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广场用地
公共活动广场 停车场用地 不包括各 类用地内部的场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类别代号 大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范
围
续表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各类公用工程和环卫设施用地 包括 其建筑物 构筑物及管理 维修设施等用 地
公用工程用地
给水 排水 供电 邮电 供气 供热 殡葬 防灾和能源等工程设施用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类别代号 大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范
围
续表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各类农业建筑 如打谷场 饲养场 农
机站 育秧房 兽医站等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不包括农林种植地 牧草地 养殖水域
仓储用地 普通仓储用地
物资的中转仓库 专业帐购和储存建 筑及其附属道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储用地
危险品仓储用地
其他居住用地
属于
以外的居住用地 如凌单身
宿舍 敬老院等用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类别代号 大类 小类
类别名称 公共建筑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 教育机构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
医疗保健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集贸设施用地
续表
范
围
各类公共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内部 道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政府 团体 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等用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因素 确定增加从业人数及其带眷人数 根据土地的经营情况 预测农业劳力转移时 宜按劳
力转化法对村镇所辖地域范围的土地和劳力进行平衡 计算规划 期内农业剩余劳力的数量 分析村镇类型 发展水平 地方优势 建设条件和政策影响等因素 确定进镇的劳力比例和人口数量
发展研究中心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年月 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目次
总则 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
村镇规模分级 村镇人口预测
村镇用地分类
用地分类 用地计算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一般规定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建设用地选择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 道路 对外交通和竖向规划
村镇用地分类
用 地分类
村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 居住建筑用
地 公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
路广场用地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绿化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 大
类 小类
村镇用地的类别应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的代号 适用于规
划文件的编制和村镇用地的统计工作
村镇用地的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
居住建筑用地的选址 应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 具有适 宜的卫生条件和建设条件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住建筑用地应布置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 向频率的下风侧以及水污染源的上游
居住建筑用地应与生产劳动地点联系方便 又不 相互干扰
居住建筑用地位于丘陵和山区时 应优先选用向 阳坡 并避开风口和窝风地段
居住建筑用地应具有适合建设的工程地质与水文 地质条件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村镇规划中的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道路广场及绿化用
地中公共绿地四类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
的规
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建设用地构成比 例
表
类别 代号
用地类别
占建设 用地比 例
中 心镇
一般 镇
中心 村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 共绿 地
四类用地之和
环卫设施用地
公厕 垃圾站 粪便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用地
绿化用地
各类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不包 括各类用地内部的绿地
公共绿池
面向公众 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如 公园 街巷中的绿地 路旁或临水宽度等于 和大于 的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提供苗木 草皮 花卉的圃地 以及用 于安全 卫生 防风等的防护林带和绿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
根据村镇的环境条件 预测发展的合理规模时 宜按 环境容量法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 建设条件 以及环境 生 态状况等因素 计算村镇的适宜人口规模
村庄规划中 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 可不 进行分类 其人口规模应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业剩余劳力的转 移因素进行计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淹没 发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 并应避开自然保护区 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
村镇建设用地宜避免被铁路 重要公路和高压输电线路 所穿越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居住建筑用地
村民宅基地和居民住宅用地的规模 应根据所在省 自 治区 直辖市政府规定的用地面积指标进行确定
道路和对外交通规划 竖向规划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供电工程规划 邮电工程规划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村镇防洪规划
附录 村镇用地计算表 附录 村镇用地分类名称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建议性 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存放易燃 易爆 剧毒等危险品的仓储 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要镇对外交通的各种设施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