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程标准学法指导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1.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正确理解古

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2.通过图示法理解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2.四大区域

地区

项目

山东地区山西地区江南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地区分布

河南崤山以东,史

称中原

河南崤山以西

特点

经济最发达,是最

重要的粮食产地

是传统的农业

区之一

人口稀少生产技

术落后

是传统畜牧区或半农

半牧区地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与山东、山西相

比,经济实力相

差距大

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3.区域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知识点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第一次高潮

(1)时间:两晋之际。

(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3)影响: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2.第二次高潮

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3.第三次高潮

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

(1)初步开发:①时间:孙吴、东晋、南朝时期。

②表现: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2)加速发展:①时间:中唐以后。

②表现: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

(3)南移完成:①时间:南宋时期。

②表现: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3.影响

(1)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

(2)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知识拓展] 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

(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

(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图示巧记] 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

[知识拓展] 我国古代北方人口三次南迁的共同点

(1)三次高潮都发生在政权交替之际,统治阶级内乱之后,政局混乱之时。

(2)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3)南迁的原因都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战乱以及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

[图示巧记] 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主题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史料探究]

1.汉代司马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

史料

思考据史料分析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是哪里?简述这一地位形成的

原因。

答案山西和山东经济区。原因:长期以来是政治中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

2.南方得以开发

史料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一岁或稔①

,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②,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注:①指丰收之年。②杞梓:指木材。仞:满足的意思。

思考史料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答案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3.人口的南迁

史料

思考“靖康之变”后人口大量南迁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为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促进南北方文化的相互融合。

4.经济重心南移

史料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①。”

——《陆游集》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人

口数比例人口/户

占全国人

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注:①体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思考史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北宋南方户口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史论形成]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2)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3)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等以增强实力。

(4)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5)经济因素: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6)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较快发展。

2.影响

(1)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3)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5)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

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