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浙江国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华维松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勘察院汪永森一、概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物基础设计有着明显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机器基础上部作用有由机器传来的动力。
由于这种动力引起基础本身的振动,甚至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振动。
国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CTB50040-96)(以下简称《动规》)确定的机器基础设计要求是使基础由于动荷载而引起的振动幅值,不能超过某一限值。
这个限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由于基础振动所产生的振动波,通过土体的传播,对附近的人员、仪器设备及建筑物不产生有害的影响。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动力荷载,按其动力作用的时间形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旋转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往复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瞬态脉冲动荷载(冲击荷载)。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除了要保证相邻基础不受其动力作用而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外,还要求动力机器基础本身能满足下式要求:fP≤γf式中:P——基础底面地基的平均静压力设计值(KPa )——地基承载力的动力折减系数;γf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动力基础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1、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及轮廓尺寸图等;2、机器自重及重心位置;3、机器底座外郭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4、机器的扰力和扰力矩及其方向;5、基础的位置及其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图;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试验资料。
其中第6条就是地质勘察部门所要提供的资料。
动力机器基础勘察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提供一般建筑勘察所需的岩土试验成果外,还要提供地基动力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9项:①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②地基土动弹性模量;③地基土动剪变模量;④动泊松比;⑤天然地基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⑥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⑦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⑧天然地基竖向阻尼比;⑨桩基竖向阻尼比。
设备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设备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李向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2期摘要:工厂的运转离不开大量的专业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工业企业的设备不断出新,对设备基础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怎样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工艺要求又节约甲方投资的设备基础是我们每个结构设计人员一直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设备基础;埋深;配筋;动力计算;螺栓孔;施工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工厂的运转离不开大量的专业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工业企业的设备不断出新,对设备基础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怎样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工艺要求又节约甲方投资的设备基础是我们每个结构设计人员一直研究的问题,笔者对设备基础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 设计原则任何设备基础首先都应满足生产工艺的使用要求,它必须是该设备的可靠支承,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对临近设备的正常使用不能产生影响。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设备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 设计条件要做出好的设计,首先要把设备基础条件吃透:设备的荷载分布情况、动荷载情况、基础顶面模板图、顶标高、预埋件和预留孔情况等。
其次要收集设备周边的资料,例如场地的地质勘查报告、基础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它设备基础情况等。
每一个条件都决定了基础的某个数据,忽略其中一项就有可能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4 设计要点⑴基础的埋深,结构构造的要求设备基础的顶面标高由设备条件确定,底面标高则由结构专业确定。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设备基础宜浅埋。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下面简称《基础规范》)5.1.2条,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采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根据《基础规范》5.1.4条,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机械设计优秀员工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机械设计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机械设计优秀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机械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
回顾过去,我在机械设计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坚定信念,热爱本职工作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自从我踏上机械设计这片热土,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工程师。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对机械设计的热爱,坚信自己的选择。
这种信念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
二、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机械设计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技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此,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1. 理论学习:我认真学习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热力学等专业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参与项目实践,不断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3. 技能培训:为了拓宽视野,我参加了各类技能培训,如CAD、CAE等软件操作培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机械设计工作中,我始终保持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
1. 改进产品设计: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我提出了多项改进方案,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破解技术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主动承担技术难题攻关任务,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3. 开发新技术:我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四、团结协作,共创辉煌机械设计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始终与同事们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综述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综述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动力设备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必备设备,包括发电机组、电机、风机、车辆引擎等。
如何进行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是保证动力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概述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是指在动力设备安装前,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适的处理,使之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振动和功率等。
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材料和构造形式的选择、基础尺寸的计算、基础的抗震设计等。
二、基础材料和构造形式的选择基础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重量、振动频率和土地条件来确定。
常用的基础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
1.混凝土基础:应用广泛,成本较低,施工方便;但其抗震性能较差,需配合地基改进。
2.钢筋混凝土基础:优秀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成本较高,施工较复杂;但是,如果固定不当,可能造成技术问题。
3.钢结构基础:适用于大型高架设备,垂直荷载高,承载力强,但需要大量的钢材,成本较高。
此外,还可以采用玻璃钢、树脂等耐腐蚀材料作为基础。
基础的构造形式主要有:平面基础、带支架的平面基础、浅基础、桩基础、桥式基础等。
选择合适的基础构造形式对于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三、基础尺寸的计算基础尺寸的计算主要包括设备、基础和地基之间的配合大小。
基础的尺寸应该足够承载动力设备的自重和工作荷载,主要包括长、宽、高、深四个方面,这取决于设备的大小、种类、形状和使用环境等。
基础尺寸的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布局,确保设备与基础的匹配,使之能够承受力学效应,匹配合适的地基。
2.基础的尺寸应根据设备规格和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3.基础的尺寸还需要考虑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确保设备的安全。
四、基础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降低地震对机器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引言机械系统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动力学分析与设计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动力学基础1. 动力学简介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力产生的运动,包括力的作用、质点运动和刚体的运动。
了解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对于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行为至关重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公式 F=ma 表明力(F)等于物体质量(m)乘以加速度(a)。
这个定律在机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动力学模型为了将机械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分析简化,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一般基于质点或刚体的运动原理,通过力学和数学的知识建立起来。
常见的模型包括弹簧振子、单摆等。
二、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1. 动力学方程为了描述机械系统的运动,我们需要建立动力学方程。
这个方程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原理推导而来。
通过解动力学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机械系统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重要参数。
2. 运动稳定性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稳定性是指系统在特定约束下是否保持平衡或稳定。
通过分析动力学方程的解,我们可以判断机械系统的稳定性。
这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三、机械系统的动力学设计1. 动力学参数的优化在机械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优化动力学参数。
例如,在传动装置中,通过调整齿轮的模数、齿数等参数,可以实现最佳传动效果。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通过减少惯性矩等手段,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 动力学仿真和优化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我们可以进行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和优化。
通过建立模型和设定参数,可以模拟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行为,进而优化设计方案。
四、案例分析以某工业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设计为例,我们将进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传动比、转速和扭矩等参数,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传动效率。
机械培训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械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名机械行业的从业者,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机械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机械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往,我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
而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
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
例如,在数控机床操作环节,我们亲自操作了各种机床,了解了机床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故障排除技巧。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我对机械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团队协作的力量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机械行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一个人很难掌握所有知识。
因此,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每个小组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组成。
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攻克难题。
这种团队协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研究效率,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三、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也在不断进步。
作为一名机械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也意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四、对机械行业的热爱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机械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这个领域。
机械行业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设备动力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设备动力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又将过去,回首这一年的工作,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在设备动力公司的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这里,我想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在这一年中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在这些项目中,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成功地完成了许多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其次,我在这一年中也积极参与了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团队中,我和同事们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贡献。
最后,我在这一年中也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工作。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并努力进行改进和提升。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
总的来说,我在这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公司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设备动力公司的明天,我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分析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分析动力设备以安装工艺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基础地面动力设备与楼面结构动力设备。
但是无论哪种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比较大的振动,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墙体开裂、设备的地脚螺栓脱离地面、影响吊车运行等[1]。
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就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动力设备的基础进行设计。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进行如下分析,以期为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完善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流程第一,以样本与规范为基础对基础设备的外形进行确定;第二,以设备样本为基础对设备静力荷载分布、扰力大小、扰力方向和扰力频率进行明确;第三,对基组总重心的规范性与基础地面形心偏心距的规范性进行核实;第四,对基础的自振频率进行计算,尽量避免其在共振区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让其完全脱离共振区是不实际的,只能通过合理的计算让其尽量的远离共振区。
第五,对基础振幅进行计算,对其范围的规范性进行检验。
第六,对框架式基础和墙式基础,要对结构在动力作用下承受的能力进行计算,如不符合要求,要对其进行修改。
二.扰力类型分析设备类型不同,扰力形式也不同。
以设备扰力与水平面的关系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垂直往复振动、绕垂直轴扭转振动、水平往复振动、绕水平轴扭转振动[2]。
如果设备结构比较复杂,上述扰力形式也会发生耦合现象,比如设备出现水平往复振动扰力,其偏心有可能就会发生水平扭转转动。
在耦合作用下,各个方向上的扰力与频率及各个类型的扰力与频率会相应的增加,设备振动频率的分布范围会扩展,设计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
因此,在对动力设备进行基础设计时,要尽量避免耦合现象的出现。
三.频率计算动力设备基础设计中对于频率的计算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实测,其二是理论计算。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的可靠性比较高。
但是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于频率计算的主要方法还是理论计算。
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标准
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标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标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动力设备啊,就好比是机器的心脏,要是设计得不好,那整个机器就别想好喽!就像人要是心脏有毛病,那还能活蹦乱跳吗?肯定不能啊!咱先说说这尺寸吧。
尺寸可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大了浪费材料,占地方,小了又带不动,那可不行。
就跟咱穿衣服似的,太大了松松垮垮不精神,太小了嘞得难受,得合身才行!这动力设备的尺寸就得像量身定制的衣服一样,合适得很呐!再讲讲这材料。
那可得挑好的呀!不能随随便便找个材料就往上用,那不是瞎糊弄嘛。
好的材料就像好的食材,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你用差的材料做动力设备,那不就跟用烂菜叶做饭一样,能好吃吗?能耐用吗?所以啊,这材料可得精挑细选,不能含糊!还有这结构设计,也是重中之重啊!你想想,要是结构不合理,那不就跟盖房子歪歪扭扭一样,随时都可能倒了。
一个好的结构设计,能让动力设备运行得稳稳当当,就像走在平坦大道上一样顺畅。
要是结构乱七八糟,那可就像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得要命,能行嘛!动力设备的散热也不能小瞧啊!它工作起来就跟咱跑步似的,会发热呀。
要是散热不好,那不就跟人跑完步不透气一样,难受死了。
所以得给它弄个好的散热装置,让它能舒舒服服地工作,别热坏了。
咱设计动力设备的时候,还得考虑它的兼容性呢!不能说这个设备只能跟这一种东西搭配,那多局限啊!得让它像个百搭小王子一样,跟啥都能配合得好好的,这样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呀!还有啊,别忘了给它做些防护措施。
就像人出门得穿衣服戴帽子一样,不能让它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面,容易受伤啊!给它加上点保护壳、防护罩啥的,让它安安全全的。
总之呢,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标准可太重要了!这可关系到整个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啊。
咱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咱自己的宝贝一样。
只有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都做好了,才能让动力设备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浅谈钢结构楼面动设备基础设计
1 . 动 力机器 的分类
动 力 机器 通 常 按 机 器 在 运 转 时 产 生 的 动 力 特 性 分 类 。很 多 机 器 运 转时产生 的动 力并 不大,例如多数金属切削机床 ,中、小型电动机等 ,
无需特殊考 虑动 力问题 。但有的机器运转时产生较大动 力,必须 专门 考虑动 力问题 ,如设计不 当,不仅影响机器本身的正常运转 ,而且使 工作人 员操作 条件恶 化 ,影响身心健康 ;同时 ,过 大的振 动通过地基 土传到 附近房屋 ,影 响人们 的正常工作和 生活 ,造成精密机床、仪器 仪 表 不 能 正 常 使 用 。这 类 机 器 称 为 动 力 机 器 。各 类 动 力机 器 的动 力和 振动是不 同的,可根据振动特点分为周期性作用的机器和 间歇性作用 或 中击作用 的机器 。 Βιβλιοθήκη 2 . 动力机器基础 类型
块式 、框架式及墙式是动 力机器基础 的三种 结构类 型。 块式基础用得最广泛 ,适合多种类型的机器 ,如曲柄连杆 类、锻 锤 、电动机、轧钢机和金属切削机床等。基础设 有坑、沟、洞 ,以便 安装机器 、布置设备和管道 ,或维修 等用 ,其位置和尺寸 由机器制造 厂提供 。块式基础的刚度很大 ,振动主要 由地基弹性变形引起。 由底板 、顶板、立柱构成 的框架 式基础 。立柱之间供 附属设备安 放 。在 顶 板 安 装 机 器 r a T作 平 台。对 于 高 转 速 的机 器 ( n > 3 O O O r / m i n) , 可 不 考 虑 地 基 弹 性 影 响 。框 架 式 基础 的 动 力计 算 按 多 自由度 体 系 ,采 用 结 构 动 力 学 方 法 。 容 许 振 动 用 振 幅 控 制 即便 产 生共 振 ,只 要 振 幅 满 足容 许 值 要 求 就 可 以 。 墙 式 基 础 是 以横 墙 代 替 框 架 式 基 础 中 的横 向 框 架 。 墙 厚 一 般 为 1 / 6 - 1 / 4墙 高 ,因而刚度较 大。破碎 机多采 用此类基础 。在两垛墙 之 间的空间设置运输皮带和漏斗。动力计算时 ,在 与水平扰 力相垂 直的 方向,如墙 的净高不超过墙厚 4倍 ,可 当作块式基础计算 。否则两个 方 向均 按 框 架 式 基础 计 算 。
电气岗位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我有幸从事电气领域的工作已经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对电气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电气岗位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电气行业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智能化、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为电气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下是我对电气行业发展的几点认识:1.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随着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为电气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 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这将进一步提高电气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绿色环保成为发展趋势: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绿色环保成为电气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电气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电气工程师的职责与挑战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我们的职责是负责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和感悟:1. 严谨的工作态度:电气工程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较多,因此,在工作中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都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2. 持续学习:电气行业技术更新迅速,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要关注行业动态,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 团队协作:电气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工程师共同协作。
在团队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同事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4. 沟通能力:电气工程师需要与客户、供应商、施工方等多方进行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解和矛盾。
三、电气工程师的成长之路1. 基础知识学习:电气工程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电路、电机、变压器、控制理论等。
设备动力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设备动力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所在的设备动力团队取得了不少成绩。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我也努力地为团队的成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年终总结中,我将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为未来的工作制定更好的计划。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
在工作中,我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在技术方面,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团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会因为个人情绪而影响到团队的合作,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技术方面,我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针对自己的不足,我已经制定了一些改进的计划。
首先,我会更加注重个人情绪的管理,避免因为情绪影响到团队的合作。
其次,我会加强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团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努力,为团队的成功继续努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设备动力团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感谢公司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我会继续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综述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综述摘要:动力设备以安装工艺为基准,可以分为路面动力设备和房屋构造动力设备两类。
但一切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墙面开裂、设备地脚螺丝距地、危害起重设备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方案采用的是科学的办法设计动力设备。
小编融合多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动力设备设计展开了下列剖析,以求对动力设备设计的完善产生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动力设备;安装工艺;设计一、动力机器基础的定义动力机器设备的设计与别的零部件设计明显不同,其核心区别取决于动力机器设备的上部得到了机械设备传达的动力的功效。
这一动力也会引起自已的振动,也会影响到周边建筑物振动。
国家标准《动力设备基本设计标准》(CTB50040-96 (下称《动规》 ) )所规定的机械结构设计基本要求动载荷所引起的振动震幅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
二、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原则和规定(1)应考虑机器与基础以及地基土的共同作用;(2)动力基础不宜与建筑物基础相连接;(3)如基础振幅超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限值,或对周围人员、设施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用合理的消振、隔振措施;(4)基础应避免不均匀沉降;(5)基础设置在整体性较好的岩石时,应采用锚桩或锚杆基础;(6)机器底边缘至基础边缘应保留一定的距离;(7)动力基础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一定的规定;(8)基础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9)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机器,应设置永久沉降点;(10)机组的总中心与基础底面形心宜位于同一垂直直线上;(11)机组的自振频率与机器的转动频率之比应小于0.75或者大于1.25,即便机组在运转时离开共振区;(12)动力机器基础不宜直接建于可液化的土层上。
三、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步骤(1)资料收集: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外形尺寸、底座形式、管道、重心位置、自重、环境对振动的要求;(2)由机器振动特点确定基础形式;(3)按机器的布置要求、地基承载力初设其外形尺寸、埋深,最终确定合理方案;(4)静力验算包括荷载与地基沉降验算;(5)动力验算包括动力计算和确定动力参数;(6)强度验算、配筋。
基础工程课后感悟
基础工程课后感悟
作为一名学习基础工程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基础工程课程让我认识到了工程师的责任和使命。
工程师不仅仅是设计和构建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人,更是承担着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通过学习工程案例和实践操作,我意识到工程师需要具备严谨的思维、细致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基础工程课程也让我明白了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工程师具备快速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这也让我明白了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保持对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敏感性。
基础工程课程还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往往涉及到多个团队和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员。
作为一名工程师,必须要能够与不同的人有效地交流和合作,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课程中的小组作业和项目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处理分歧和冲突。
基础工程课程让我对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有了
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指南_概述及解释说明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指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是指在各类机械设备、装置和系统中,为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而进行的设计过程。
良好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能够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减少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损失,同时满足安全要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阐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相关步骤和方法。
首先将介绍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对设备运行的重要影响,接着讨论坚固稳定性、合理布局以及材料与制造选择等基本原则。
然后将详细说明确定需求和规范、进行荷载分析和计算以及设计合理尺寸与结构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最后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指南,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重要概念、原则和方法,以便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掌握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风险,实现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2.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重要性2.1 提高性能和效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一个合理设计的基础可以确保机器在运行时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产生所需的功率输出。
通过考虑荷载、材料和结构等因素,我们可以确保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能量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2.2 减少故障和损失良好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可以帮助减少故障和损失。
当机器没有适当的支撑或固定时,可能会导致共振或不均匀分布荷载,这可能降低机器的寿命,并增加维修次数和成本。
而合理的基础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风险,延长设备寿命。
2.3 满足安全要求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还需要满足安全要求。
一个合格的基础设计应考虑到机器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振动、噪音、热量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基础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降低事故风险。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浙江国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华维松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勘察院汪永森一、概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物基础设计有着明显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机器基础上部作用有由机器传来的动力。
由于这种动力引起基础本身的振动,甚至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振动。
国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CTB50040-96)(以下简称《动规》)确定的机器基础设计要求是使基础由于动荷载而引起的振动幅值,不能超过某一限值。
这个限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由于基础振动所产生的振动波,通过土体的传播,对附近的人员、仪器设备及建筑物不产生有害的影响。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动力荷载,按其动力作用的时间形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旋转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往复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瞬态脉冲动荷载(冲击荷载)。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除了要保证相邻基础不受其动力作用而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外,还要求动力机器基础本身能满足下式要求:P≤γff式中:P——基础底面地基的平均静压力设计值(KPa)——地基承载力的动力折减系数;γf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动力基础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1、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及轮廓尺寸图等;2、机器自重及重心位置;3、机器底座外郭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4、机器的扰力和扰力矩及其方向;5、基础的位置及其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图;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试验资料。
其中第6条就是地质勘察部门所要提供的资料。
动力机器基础勘察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提供一般建筑勘察所需的岩土试验成果外,还要提供地基动力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9项:①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②地基土动弹性模量;③地基土动剪变模量;④动泊松比;⑤天然地基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⑥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⑦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⑧天然地基竖向阻尼比;⑨桩基竖向阻尼比。
设备动力科实习工作总结
设备动力科实习工作总结
在设备动力科的实习工作中,我收获颇丰。
这段时间让我对设备动力科的工作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参与设备动力科的日常工作,学习了许多实用的知
识和技能。
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设备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如何进行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这些都对我的专业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设备动力科的实习工作中,
我和其他实习生以及员工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些项目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调团队合作,如何分工合作,使得整个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这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设备动力科的实习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对设备动力科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
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
叶菲
【期刊名称】《建筑节能》
【年(卷),期】2005(033)006
【摘要】通过对振动基本公式的分析,谈到计算参数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调整基组固有频率的措施.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叶菲
【作者单位】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6
【相关文献】
1.框剪、框筒结构桩筏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 [J], 袁琳;轩维山;马庆楠
2.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 [J], 赵建宁
3.浅谈高大多跨连拱渡槽槽墩及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 [J], 谢林
4.工业建筑动力设备基础设计 [J], 赵晋
5.实施动力设备及机房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几点体会 [J], 高峻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设备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摘要:利用对振动基础公式的研究,联系到计算参数选取时需注意的事项,以及改动基组固有频率的方式。
关键词:基组固有频率、扰力频率、固有频率的调整一、前言化工厂的动力设备种类繁多,例如有高低压气体压缩机、大功率水泵、回转炉、电机、离心机、破碎机等,依据工艺要求组装在底层独立基础或者楼层结构上。
从对处理厂房振动问题的意义上来说,土建结构专业更渴望将其建在地表上。
对扰力十分大(规定为15kN)的动力装置,若不采用特别办法,不宜组装在与厂房主体结构连接的楼层上。
即便是和操作层同标高的框架式(或墙式)基础(如大型破碎机)也应当自成系统,与厂房主体结构设缝分开。
有关规定声明当厂房内建设低频且扰力相当大的装置时,需要采用措施预防其与厂房结构产生共振,对建有锻锤类厂房的屋面还应当考虑因为振动导致的额外负载。
长期以来,《梯形钢屋架》(G511)国家标准规定总是采取此种方式来考虑存在较大振动装置车间的屋面额外负载问题,此方法简便、经济适用,受到设计人士的追捧。
实际操作中因为振动导致的问题屡见不鲜。
例如装置自身不能正常运作、地脚锚栓被拔出、墙体开裂、预应力大型屋面板衔接缝间填充材料脱离、影响吊车运转等,严重时可导致厂房报废。
合理设计振动装置基础是确保装置安全工作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是工业建筑构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里着重描述地面上动力装置基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二、扰力类型各种动力装置所引起的扰力方式是不一样的。
依照装置扰力事项对于水平面的关系,可划分成如下4种:垂直来回振动、水平来回振动、绕垂直轴的扭曲振动和绕水平轴的扭曲振动。
对于一些结构运转复杂的装置,以上基础振动也许还会产生耦合现象。
在动设备基础自身大小设计不合适时,也有可能令装置传递的基本振动产生耦合(如水平来回振动扰力的偏心便会导致水平扭转振动)。
若产生耦合,则必然会令各方位、各种类的扰力及频率对应升高,每个振动频率分布范畴将被拓展更广,导致设计困难。
所以设计中应可能避免因为基础自身因素产生的耦合。
后续将讲到的设计步骤三的目标之一就是预防此类状况的出现,如制约基组重心、形心偏心距,预防地基受动力扰动疲劳而出现基础整体倾斜等其他现象。
三、振动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步先回想两个振动运算中最基础的概念和公式。
它们有助于理解规范文件和从概念上指点设计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圆频率的计算公式为:公式(1)式中:k—硬度常数(也称回复力常数),说明施加在质点同时顺质点振动方向令其发生单位位移所需要的力。
单位为N/mm、kN/m等;—柔度常数,说明施加在质点上同时顺着质点振动方向的单位力所发生的位移。
和硬度常数k互为倒数,即;m—振动体的质量,针对动力装置基础为基组(基础、上部装置和参加振动的设备的总称)的质量。
单位为kg、t等;---质点在2秒时间内所作的振动次数。
单位是弧度/秒,经常简化为1/秒(1/s)。
系统的自振频率f=/2,说明1s时间内所作的振动次数,单位是周/秒,即所讲的赫兹(Hz)。
国外计算软件输出数据中偶尔也使用英文缩写cps(cycles per second)表明。
从公式(1)中能够知道,仅仅和结构本身特征相关。
施加在结构上的扰力或地面的力都无法令其产生变化。
公式(1)虽然仅仅对于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这种最简易的理想模型得到的结果,但别的种类扰力存在下的有阻尼及无阻尼振动,也全部满足此公式所表现出的振动的基础规律:即加强结构硬度及增强束缚,原有频率增加;增大质量,原有频率降低。
(2)单自由度无阻尼结构在简谐力t影响下,其振幅为:公式(2)因公式(1)得:,代入公式(2)可知:公式(3)上式中即类似于将扰力幅值当作静力负载施加在质点m上时导致的位移,即是动力系数。
从上式可知,当时,,即产生所说共振。
针对实际构型,因为有着阻尼的产生,将会遏制振幅的无限变大。
阻尼的影响仅仅是共振时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实际设计中如绕过了共振区(工程设计上,通常将的范畴规划至共振区),于是可以忽视阻尼的影响。
公式(2)仍然是隔振计算分析的基础公式。
四、频率计算中的误差问题结构的自振频率能依据实测或理论运算决定。
通过现有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条件相似时得到的数据也许最为可信。
许多重要的工程都经过此测试,为以后的设计积攒了珍贵的资料。
如相关资料收集了山东铝厂和郑州铝厂的部分厂房和构筑物的自振频率测试结果。
实际工程设计中大部分采用的频率值还是理论计算值。
计算机软硬件的迅猛发展以及有限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和速度。
很多大量应用成熟的结构计算软件已使得动力计算这一过去在结构工程计算方面非常复杂和费时的问题,从计算角度来看已不再成问题。
例如地基(或某一平面结构的支座)的变形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这一利用计算程序的计算是很简单的,如采取手工计算便是一件十分精细而又繁琐、耗时的工作。
频率的理论运算值与实测值时常出现误差,通常在A20%,有时可到A35%。
设计中需注意到不利条件的作用,参数的选择应该使设计结果是偏向安全的。
所以准确掌握运算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对振动的影响就变得特别重要。
当作设计原则提出:在机器扰力圆频率低于基组竖向原有频率时,基础埋深和地面对基础硬度的影响应少考虑;而当机器扰力圆频率高于基组竖向固有频率时,基础埋深和地面对基础硬度的影响需充分考虑。
这类原则表现了应有的灵活性和概念引导设计的重要性,是对设计人士的警示。
五、设计步骤设计时需依装置表知道装置是不是动力装置,依照装置专业条件图检测是否有装置振动参数没作说明的,同时落实减振事项。
动力设备装置基础的设计步骤:1依据装置样本和标准对基础结构的标准敲定基础的形状大小。
2依据装置样本敲定装置静力负载的分布以及扰力大小和方向、扰力频率。
3审核基组质子中心和基础底面形心的偏差距能否符合规范标准。
两者偏差尽量减少最好重合。
4计算基组的自振频率,确定是否位于共振区,设计时尽量避免在共振区作业,若扰力和振幅都较小,能确定没有不良情况存在时,在共振区作业也是可以的。
实际上联合基础或多谐振动的频率散落范畴较大,完全绕开共振区是不经济也是很难做到的。
5计算基础振幅,审查是不是在标准偏差范围内。
在扰力的频率大于基组的频率时,另需要检验经过共振区时的振幅是不是符合装置样本对该片段的要求。
6针对框架式、墙式基础,验算结构在动力影响下的负载能力。
在不符合以上某条时,就应该更改设计重新验算,直到符合为止。
六、调整机组固有频率的方法为减少引起较大振动,需更改基组的原有频率。
装置基础形式有大块式(仅考虑地基的形变,不考虑基础自身形变)、框架式(通常仅考虑框架本身的形变,不考虑地基的形变)和硬度处于二者中间的墙式基础。
不管结构形式怎样,更改基组原有频率概念的出发点都是公式(1),即在硬度和质量上找方式。
针对仅承载竖向扰力的天然地基上的大块式基础来说,研究更改机组原有频率的方案:由于大块式基础其结构近乎理想材料,所以运算时只考虑地基的形变。
即觉得地基的硬度就是基组的硬度。
采取抗压硬度系数Cz运算地基的硬度,其物理意义是地基表面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均匀的单位下陷时所需要的力,单位是kN/。
因公式(1)可算出基组原有频率=,S为基底面积。
这样能够知道,为绕开共振区,当扰频相对低时,就需升高。
从上述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如果要降低,在设计时需要设计成底面积小,但埋深要大(以增加质量m)。
然而需要小心,细而高的基础时常会导致基础顶面水平振幅增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也能够知道,对桩基在动力装置基础中的运用须有慎重的态度。
如甘肃一工程设计中(临近黄河,是软土地基),多层厂房基础采取钢筋混凝土浇灌桩,而破碎机基础采取了水泥搅拌桩,搅拌桩顶与基础底面中间设置有碎石褥垫层,两个无法共同工作,降低了破碎机基础的水平振幅,同时节约了成本,通过多年运转没有不良问题出现。
常碰到的压缩机基础的调频方式很具突出性,活塞式压缩机的转速通常小于1000转/min(即一谐扰频小于16.7Hz),是中低频设备。
为增加基组的原有频率,需要降低埋深。
而有时因为厂房地基较深,所以针对功率低于100kW的小型压缩机,有时会把其建在夯实的土层上。
另需考虑到,土层产生的振动密实对基础长期工作的影响。
土层以外设备基础和混凝土地坪间不留缝,目的也是增加其原有频率。
而针对转速高于3000转/min(即扰频大于50Hz)的离心式压缩机基础,基组原有频率为较小,则多将基底与紧邻厂房基础设在相同标高,同时与混凝土地坪间留缝分离。
而针对冲击机器基础,减小振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增加基础的质量或者采用隔振方式。
七、其他虽然规定无法完全严格地指明装置基础和厂房基础一定分离,但是除了扰力的确十分小、完全有把握不会对厂房存在影响时,都不可将其临近。
在此问题上不可过分看重计算数据,因为如果导致厂房振动,解决将非常困难。
上世纪60年代,辽宁大石桥某矿破碎车间因破碎机基础与厂房柱基础连接,剧烈的共振令生产不能展开,即使通过多次解决但效果仍不好,最终还是将厂房推掉建设。
如在设计国外某水泥厂时,因为破碎机距离框架柱基础较近,而不得不将柱基础去除,用托柱地梁替代,虽然使造价上升,但清除了麻烦。
此外,针对扰力较小且满足规定的标准时,一些动力基础也能够忽略不计算,详细要求在某些有关标准(主要是行业标准)中有清楚地表达。
针对重要的基础,应当在设计时就提前策划可供未来选取的调频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还需注意,也存在某些振动是因为装置自身的组装不行、隔振无效导致的。
如在某铝厂解决电机振动问题时,查出其原因是因为内电机的几条皮带中的一条破损,为节约成本,没有把全部皮带替换,因为新旧皮带的形变不一样,令转动时电机主轴偏心,因此导致振动。
八、结论动力装置基础设计和非动力装置基础相比较,远远的比其繁琐复杂。
计算上存在许多可变因子,且如果产生问题其解决也十分困难。
为避免问题产生,运算时的参数选值应当需设有余地。
而针对重要的基础尽可能预先策划调频方案。
参考文献:[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建筑振动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01期[2] 胡少伟苗同臣:《结构振动理论及其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0期[3] 王志从张宇:《设备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24期[4] 严霁:《振动设备基础的分析与讨论》,《山西建筑》, 2008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