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文化》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朝的文化》
资源1: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陇之民还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从秦穆公到孝公再到昭王、庄襄王及至始皇,从百里奚、商鞅到范雎、李斯,就是这一精神的突出体现者。秦人的事功精神源远流长,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与秦文化的叛逆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追求事功的精神,决定了秦人在强国之路上采取法家的主张而绝弃儒学。同尚武精神一样,秦人的事功精神也有反面因素,那就是非道德主义倾向,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秦人处理邦交,攻伐时,往往背信弃义,翻云覆雨,如秦对楚怀王的欺骗及造成屈原的悲剧就是明显的例子。这种行为与道德准则大相径庭,虽然使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也使六国人更加痛恨秦的统治。这就使秦的统一只是国土的统一,而人心反而在一次次的军事与政治胜利中丧失殆尽,并且在统一大业完成后,始皇帝仍不肯收敛事功的程度,大兴土木,强征人民成边长城,严刑苛政,最终使统一帝国的崩溃一发而不可收。
——刘林智:《秦的崛起与秦陇文化的关系》,载《光明日报》,2004-
01-02 资源2:简要地讲,秦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异质有三:一是“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也就是一大家子男女老幼住在一间屋子里,无男女长幼,上下尊卑之分。二是尚贤不分亲疏贵贱。山东六国也变法,也“选贤与能”,但是,这种“贤能”之士,绝大多数都是和国君有着血缘关系的王室贵族,如齐桓公时的相管仲,虽然也是举于士,但他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齐国的重要大臣,都与齐国国君有着“亲戚”关系;晋文公的相,狐偃,就是音文公重耳之舅,与晋同祖;楚国的用人制度也是“旧族,爱亲戚”,所以吴起任楚令尹,实行变法,最后不得不身死法废。而秦国之尚贤,不分亲疏远近,秦国之王室贵族“无军功,虽富贵而不得芬华”。三是君位继承长期不分庶。如前所述,秦人首领和国君之继承,始终没有丢掉”择勇猛者而立之”的传统,即便是在吸收了中原文化之后,也没有彻底改变这一君嗣习俗。秦孝公、秦庄襄王,秦二世,都是按这一传统而继承君位的。此外,秦人在吸收周文化的同时,大量吸收了游牧的戎狄民族的文化,并与各自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立、质朴、尚武、彪悍、粗犷、坚韧的
民族性格。秦俗与关东六国习俗差异很大,秦人墓葬多为东西向,葬式为卷屈特甚的屈肢葬,有别于六国流行的南北向仰身直肢葬。从秦兵马俑服饰中可以看出,秦人的服饰与胡服极为相似,尤其是骑兵的服饰,其靴属于皮革制作,窄袖短腰仍以带钩具带束腰,并取前开襟形式,甲衣也长及腹廊,这种装束均便于乘骑作战。秦将军俑所戴曷冠,也是胡人习俗。
——王琪玖、孙杨、李任斯茹:《秦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性转换》,
载《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资源3:和以农业文明为基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伦理道德为准则,以保守中庸为特质的中原文化相比,秦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开放性。秦人来自于东海之滨的东夷族,是以“调训鸟兽”而见长的马背上的民族,由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所以它的文化起点,就与农耕民族不同;又由于这个部族有着东迁西来的族群迁徙经历,长期与西戎相争相战,为了族群的繁盛而不断地寻求生存之道,所以与超稳定的农耕部族相比,其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文化心态也比较开放。我们认为,秦部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悲剧性的部族,也是一个英雄的部族,屡仆屡起,而且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对新鲜的与族群生存与发展有用的东西都善于主动拿来,是典型的拿来主义者的心态。比如对周文化的主动吸纳,秦武公对中原文化中的人殉制度,以及对郡县制度的吸纳,还有秦穆公的招降纳叛、尊贤敬老,秦献公初祖禾、今吏初带剑,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始皇接受儒家的礼乐文化,等等,都可以看出秦人善于扬弃,主动吸纳中原文化和文明的开放进取精神。特别是秦人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天下,统一中华文明更显示了秦的天下情怀。应该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围绕的主题就是“一天下”,和用什么方法”一天下”,走向统一,是天下人心所向。孟子的“定于一”,苟子“四海之内若一家”,韩非的专制集权思想,都是统一要求的表现。诸子百家争论的,主要是由谁统一,用什么方法统一。秦人是实用主义者,功利主义者,重实干,不争论。
——王琪政、孙杨、李任斯茹:《秦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性转换》
载《西安杜会科学》,2011年第5期资源4:功利性是春秋战国之际每个文化族群和邦国所共有的,这一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改为“自诸侯出”诸侯国都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打着各种仁义的旗帜,所谓出师有名,攻城掠地,兼并诸侯,损人肥己,称王
称霸。秦部族在夏商周时期,都有着被逐放到“西垂”、与戎杂处的经历,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与戎秋相处,高寒苦焦的西垂地区,对于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占有,存在着有则生、无则死,。强则生、弱则死的生存国境,所以秦人事事追求功利。《魏策三》中也记载有这样的:唪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成见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同知也,非所施厚积德也。”在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根本找不到“德”“仁”“义”这一类表示道德伦理意义的字眼,而最多的是“吉””凶”“祸”“福”“利”“害”等与宗法伦理道德毫不相关的概念。对这个功利性秦人并不避讳,公然自陈。公元前580年,秦桓公为了暂时与晋国和解,就与刚刚即位的晋厉公订立了以黄河为界的“令孤之盟”。但是,秦桓公回国后不久就背弃了盟约,鼓动狄人和楚人一起攻打晋国。他对楚国的国君说:“我虽然和晋国有交往,但唯利是图,别的什么都不顾。”正是由于秦人急功近利,重事功,有时候未免利令智昏,如秦晋崤之战,就是秦穆公贪功,轻信间谍的话,不听蹇叔之言,以致孟明视等三个大将被俘。还有秦武王野心勃勃,欲“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及至到了周东都洛阳,问鼎周室,在东周宫庭内耀武扬成,举鼎受伤而死。
——王琪玖、孙杨、李任斯茹:《秦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性转换》,
载《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资源5:秦文化可以看成是军国主义的扩张文化,其军事性特征极为明显。秦国军制,比别国完备。秦国实行了“军功爵"的政策,“连坐”法,“告奸”法,以军功升进,土兵出外作成,打胜的有赏,打败的有罚,所以人人奋勇,为求军功。《苟子·议兵》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而且秦国军事人才辈出,如吕不韦,商鞅,都不仅是安邦之文臣,更是治军之能将。商鞅、吕不韦都曾经多次领兵为将,攻略魏楚之地,张仪破六国之从约,范雎以远交蚕食韩魏;此外如自起、王翦、王等,皆一代名将,为秦统一作战,建立赫赫军功。尤其是商鞅变法,移风易俗之后,秦国民众普遍具有了好战、重战、乐战的心态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正如《商君书》中所说的那样:“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韩非子·初见秦》中也记载了当时秦人尚武尚战的精神,其中说秦人“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