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燃烧热_能源》参考教案
1.2 燃烧热 能源 教案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教案)
燃烧热能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燃烧热的概念。
2、了解资源、能源在社会生产中的意义。
3、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燃烧热的概念
三、知识结构
(一)燃烧热
1、定义
2、意义
3、计算
(二)能源
1、定义
2、新能源
四、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复习热化学方程式,逐渐过渡到本节内容。
1、燃烧热
定义:101Kp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产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烈,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投影:理解燃烧热时注意:
(1)完全燃烧
(2)燃烧热通常由实验测定
(3)可燃物必须时1mol
(4)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可燃物前的系数,与焓变一致2、研究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反应时放出的热烈多少,以便控制反应数量和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投影例题
4、能源
定义:能够提共能量的资源。
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
组织学生看投影,了解新能源的现状、发展情况。
教学设计1:1.2燃烧热 能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
[板书]一、燃烧热1.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1) 在101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因此,既要关注哪些氧化物是稳定氧化物,还要关注物质的状态必须是稳定的状态。
(2) 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 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4)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负值。
例:H2(g)+ O2(g)=H2O (1);=-285.8kJ/mol[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投影]例1 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_____,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分析讨论]10g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Q=m·c(t2-t1)=500g 4.18 10 kJ·g ·C (62.4-18)C=92.8kJ,则1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硫磺的燃烧热为297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S(s)+ O2(g)=SO2(g);=-297kJ/mol[投影]例2 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又已知H2O(1)=H2O(g);=+44kJ /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是多少kJ?[分析讨论]1mol乙硼烷燃烧放出热量为649.5kJ/0.3mol=2165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1);=-2165kJ/mol1molB2H6(g)燃烧生成气态水时,热化学方程为B2H6(g)+3O2(g)=B2O3(s)+3H2O(g);=-2033kJ/mol ( =-2165kJ/mol+44kJ/mol 3),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为0.5 mol,它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为:-2033kJ/mol 0.5mol=-1016.5kJ。
《燃烧热_能源》名师教学设计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主讲教师:金佳丽
核心素养:通过对燃烧热的认识,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
2.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3.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课堂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热的概念。
难点:燃烧热的概念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多媒体与黑板、课本三者结合,交流讨论与独立思考结合。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1、概念
2、应用
二、能源。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2燃烧热、能源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下方文件为赠送,方便学习参考第三节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人教高二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教学设计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教学任务难度并不大,
主要讲述了两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关于燃烧热的问题, 主要是介绍了燃烧热的化学定义, 为上一节反应热和热化学方
程式问题作补充,为本章下一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做准备。另外燃烧热的还是描述能源物质的重要
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要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去掌握新时代下知识、 信息获取的
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教学资源的呈现直接化、具体化,大范围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
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教师去设计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讲练结合,
让学生来解决问题,真正的把学生变为教学的主体。
式的书写,并且课后的训练题学生大都完成的很好,达到了对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的目的。
基于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模式,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了拓展、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行
丰富,让学生运用现代的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以合作互动、资源共享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主动
探索知识、解决知识的能力,实现了学生主动性、教师主导性的教学理念,同时强化了学生节约能
归纳、总结、整理 学会归纳、学会知识网络化
随堂训练 教师指导、点评、补充
答题、回答、演排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知识
1、完成课外强化训练题; 课后作业 2、课后探究: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
中起的重要作用
训练、探究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让学生认识 到化学的魅力, 形成对环境和能 源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九、教学板书
物理量,可以为我们选择合适的能源提供有用的数据,为可实现合理使用能源,充分利用能源,节 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相应依据。燃烧热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重难点。
学案3:1.2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课标要求1.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课标解读1. 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及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作用。
3.了解如何节约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燃烧热1.定义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kJ/mol,ΔH<0。
2.意义例如:C2H2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表示在101 kPa时,1 mol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1 299.6 kJ的热量。
思考交流1.(1)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其燃烧热变吗?(2)如何配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提示】(1)燃烧热指1 mol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无关。
(2)先把可燃物的系数定为1,再配平其他物质。
能源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1.分类(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为非再生能源。
(2)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
2.地位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思考交流2.怎样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示】 ①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燃烧热的理解及计算【问题导思】①燃烧热中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指什么?【提示】 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最稳定的氧化物。
②燃烧热如何表示?【提示】 a .ΔH =-Q kJ/mol b .燃烧热为Q kJ/mol 。
③如何计算可燃物的燃烧热? 【提示】 燃烧热ΔH =-QnkJ/mol 。
1.对燃烧热的理解(1)反应条件:25 ℃和101 kPa(书中给出的燃烧热数值均为此条件下测得)。
学案4:1.2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4.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1.燃烧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燃烧热,其单位常用________。
在理解和计算燃烧热时要注意:(1)在进行燃烧热的计算时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为计量标准。
(2)必须是可燃物______燃烧,且生成______的化合物。
例如在25 ℃、101 kPa时1 mol C 燃烧生成CO气体时放出的热量______C的燃烧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又如在25 ℃、101 kPa时,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H2的燃烧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源概述能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发展水平。
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解决的办法是开源节流。
思考1.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如何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2H6(g)+5O2(g)===6H2O(g)+4CO(g) ΔH1=-1 559.8 kJ·mol-1,对吗?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燃烧热的正确理解及其与中和热的异同比较1.对燃烧热的正确理解(1)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其ΔH<0。
(2)101 kPa时,纯净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 完全燃烧应生成CO2 (g),而不是CO,因CO可继续燃烧生成CO2,并放出能量。
燃烧热能源教案

燃烧热能源教案【篇一:人教-选修4-燃烧热能源教案1】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探究建议:①调查与交流:家庭使用的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炉等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②查阅资料: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未来新型能源。
③讨论:太阳能储存和利用的多种途径。
④查阅资料并交流:“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
⑤讨论:选择燃料的依据。
⑥查阅资料并交流: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燃烧热。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讲述]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板书]1.定义:在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1)在101 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 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l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2(g)十1o2 (g)=h2o(l);△h=-285.8kj/mol 2[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投影][思考与交流]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汇报]1、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2、表中较理想的燃料是:氢气、甲烷、甲醇等。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中和热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学会燃烧热的简单应用 (2)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中和热的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实验、讲解、学生互动、教师引导、针对训练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燃烧热、中和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根据化学反应热量的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热量的变化可以用反应热来表示,可从物质能量的角度和化学键的角度来理解反应热,并用热化学方程式表达。
【过渡】由于化学反应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多种,例如:燃烧热、中和热等。
【板书】一、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 -1表示。
注意事项:(1)限定条件:101 kPa (2)限定燃料的物质的量:1 mol (3)完全燃烧 (4)稳定的氧化物 (5)放出、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 2(g),H→H 2O(l),S→SO 2(g)等。
例1:能表示25℃时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s) +21O 2 (g) =CO(g) ΔH= - 110.5 kJ/molB.C(s)+O2 (g) =CO 2(g) ΔH= - 393.5 kJ/molC. CO(g)+21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D.2H 2(g)+O 2(g)=2H 2O(l) ΔH= - 571.6 kJ/mol E.H 2(g)+21O 2(g)=H 2O(g) ΔH= - 241.8 kJ/mol 2、表示的意义:例如C 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 -1,表示在101 kPa 时,1 mol C 完全燃烧生成CO 2时放出393.5 kJ 的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 能源》上课教学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源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燃烧热、热中和热相关概念和计算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能源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效应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引入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
(一)、反应热1、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H=-241.8kJ/mol表示1mol气态H2与(1/2)mol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
(三)燃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
2、注意:必须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
例如:1mol碳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不是燃烧热,CO不稳定,可继续燃烧生成CO2。
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而不是110.5kJ/mol。
3、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教学设计9:1.2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1.知道燃烧热的涵义,能正确书写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如何选择燃料。
3.通过查阅资料能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4.知道并体会节能与提高能量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5.初步学习数据的几种表达方式,能够识图并画出示意图。
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热的理解和计算探究建议:查阅资料、交流探究。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注:强调第6点)①标聚集状态(s、l、g 、aq)②右端标热量数值、符号和单位。
∆H:吸热用“+”,放热用:“—”。
③系数单位是“摩”,可用分数,但热量值要相应变化。
④在25℃、101 KPa下不注明温度和压强;不在需25℃、101KPa下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⑤不需要注明反应的条件(点燃、加热等)↑、↓(6)反应逆向进行,其反应热的数值与正反应相等、符号相反.【设疑引入】根据化学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分为多种,如中和热、燃烧热、溶解热等。
什么是“燃烧热”呢?它的含义是什么?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一. 燃烧热1.定义:在25℃,101 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理解要点:①研究条件:25℃,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⑤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C → CO2(g)、H → H2O(l)、S → SO2(g)3、表示的意义:如: 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正值)用∆H表示时,为负值。
含义: 在101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时,放出890.3 kJ的热量。
教学设计8:1.2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资源、能源、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研究燃烧热的实际意义。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热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难点: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手段查阅资料、点拨探讨预习探究1.反应热可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25 ℃、101 k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为kJ•mol-1。
2.能源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
它们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有污染。
互动课堂(一)情景导入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那么不同的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相等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燃烧热。
﹙二﹚合作探究[板书]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探究1] 阅读教材指出燃烧热的概念。
[板书]1.定义:在25 ℃、101 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问题] 解释H2 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所表示的含义:实验测得25 ºC,101 kPa 时 1 mol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的热量。
燃烧热能源教学设计

舒兰一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案
授课人
马春艳
课题
§1.2燃烧热能源
预讲授时间
②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③CH4的燃烧热为ΔH=-890.3kJ·mol-1。
2.表示方法:
语言表述——“正的数值”
符号表示——△H时要带“—”
对比课前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求
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应以1mol物质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通过练习巩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讲练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将本节知识梳理、归纳
2012 年7月10日
第 1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以及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燃烧热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燃烧热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板
书
设
计
§1.2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单位:kJ·mol-1
以小练习为契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归纳燃烧热概念的要点。
要点:
结合实例分析燃烧热的表示方法:
CH4(g) +2O2(g)=CO2(g)+ 2H2O (l)
教学设计7:1.2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燃烧热的概念;(2)了解资源、能源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3)常识性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表达:教育学生能源、环境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教学难点燃烧热的概念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1.定义: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二.能源1.定义: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3.新能源介绍:(1)太阳能(2)氢能(3)地热能(4)风能教学过程【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讲解】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板书】1.定义:在101 kPa 时,l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概念要点【投影】注意:(1) 在101 kPa 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 C 完全燃烧应生成 CO 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 H 2 燃烧生成液态 H 2O ,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S 对应的是 SO 2 等。
(2) 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 1 mol 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 2(g)十21O 2 (g)===H 2O(l) ΔH =-285.8 kJ•mol-1【强调】燃烧热其ΔH <0【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讲解】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高一化学教案:燃烧热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燃烧热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教案:燃烧热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化学教案:燃烧热教案
1.2 燃烧热能源学案(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3.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热的概念及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难点: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燃烧热的计算。
1.燃烧热
(1)概念
25℃、101kPa 时,1_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1。
(2)意义。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教案设计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课标要求1.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课标解读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及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作用。
3.了解如何节约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教学地位本节第一部分是关于燃烧热的问题,主要是介绍了燃烧热的化学定义,为本章有关反应热的相关内容做准备,另外燃烧热还是描述能源物质的重要物理量,可以为我们选择合适的能源提供有用的数据。
第二部分是关于能源,介绍了能源的主要种类如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另外就我国的能源现状进行了介绍,能源利用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能源危机而采取的相关措施。
这一部分中还介绍了部分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
●新课导入建议热气球的动力就是燃烧器,没有方向舵,它的运动方向必须是随风而行。
不同高度、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风向都是不一样的,想调整方向就需寻找不同的风层。
热气球的升和降与球体内气温有关,球体内气温升高,气球浮力增大,气球就上升;球体内气温下降,球体产生的浮力小于球体自身重量和载重,气球就开始下降。
热气球燃烧器的燃料通常为石油液化气,其成分为丙烷和丁烷,已知每摩尔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 221.5 kJ的热量,你能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吗?【提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1.5 kJ·mol-1。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燃烧热”,并完成【思考交流1】。
(2)看教材P8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能源”,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的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1、2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燃烧热能源教案

燃烧热能源教案热能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或核裂变等能够释放热能的过程产生的能源。
其中,燃烧热能源是一类主要来源于化学反应的热能源。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燃烧热能源的特点以及燃烧反应的原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设计一个燃烧热能源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目标与重点本次燃烧热能源教案的目标是,使学生:1.了解燃烧热能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掌握燃烧反应的原理及其发生过程;3.掌握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了解燃烧热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燃烧热能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燃烧反应的原理及其发生过程;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教学过程设计1. 温故知新:“化学反应”与“能量”回顾学生先回忆化学反应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然后探讨能量的概念,了解能量的不同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特别是,要对热能的概念有充分了解并理解“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2. 燃烧热能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了解了能量和热量的基本概念之后,接着要介绍燃烧热能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这包括:什么是燃烧热能源、燃烧热能源的分类以及燃烧热能源的能量来源等。
3. 燃烧反应的原理及其发生过程了解了燃烧热能源的基本概念之后,必然要对燃烧反应的原理及其发生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需要让学生先掌握燃烧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然后,重点介绍燃烧反应的发生过程,即燃烧反应的三要素(燃料、氧气、点火源)和燃烧反应的速率等方面。
4.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了解了燃烧反应的原理及其发生过程之后,学生大致上就掌握了燃烧反应的基本特点。
接下来,要教他们如何书写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需要让学生一步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标准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熟练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是必须的。
5. 燃烧热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应该对燃烧热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介绍。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集:1.2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燃烧热,中和热,能源教学重点与难点:燃烧热的概念教学过程:1、燃烧热1)定义:在25℃,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 ②•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③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
如: C→CO2(g)、H → H2O(l)。
[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A.C(s)+O2(g)===CO(g);ΔH=110.5 kJ/molB.C(s)+O2(g)===CO2(g);ΔH=-393.5 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D.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 1 mol 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2、燃烧热的计算及应用[例题]1.在101 kPa时,1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 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3.97×104 kJ2.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
《燃烧热、能源》8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学习目的]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
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案一、复习巩固1.100 L 100 mo·L-1 H2SO4溶液与2021L 100 mo·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表示其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是。
g+O2g===2H2OΔH=-5716 J·mo-1,该反应中ΔH表示的意义2是。
若燃烧1 mo氢气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1, 生成气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1和ΔH2的大小关系是;ΔH1=;ΔH1表示的意义是。
3。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用肼N2H4作燃料,N2H4与NH3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肼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用拉席希法制备肼,是将NaCO和NH3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生成肼,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3发射火箭时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4 g N2H4g在上述反应中放出71 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二、燃烧热与能源1.反应热是,常用符号表示。
燃烧反应都是反应,其反应热为值。
已知 4 g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 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能源是能提供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以及柴草等。
化石燃料包括、、,按其。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燃烧热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1燃烧热的概念是、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是。
2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J·mo-1,或ΔH=-89031 J·mo-1,它表示25 ℃、101 o-1。
②它们的不同点:燃烧热概念中可燃物一定为1 mo,生成物不一定为1 mo;中和热概念中,反应物不一定为1 mo,但生成物水一定为1 mo。
《燃烧热_能源》教案

《燃烧热_能源》教案教案:能源中的燃烧热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热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燃烧热的计算方法;3.能够利用燃烧热计算能量转化;4.了解不同燃料的燃烧热;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燃烧热的计算方法;2.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燃烧热仪;2.实验材料:石油醚、植物油、酒精等燃料;3.PPT或黑板、粉笔;4.实验记录表和观察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的燃烧、火柴的燃烧等,激发学生对燃烧热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燃烧热吗?在能量的转化中,燃烧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与能量有关的燃烧现象。
2.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解释燃烧热的概念和定义,以及燃烧热的计算方法。
着重解释燃烧热与反应的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3.实验操作(30分钟)3.1实验前准备:将石油醚、植物油、酒精等燃料准备好,并将每种燃料的质量分别测量出来。
准备好燃烧热仪,并将温度计插入实验装置中。
3.2实验操作步骤:3.2.1将实验装置中的石油醚倒入燃烧热仪容器中,使用打火机点燃石油醚,记录下温度的变化。
3.2.2重复上述操作,分别使用植物油和酒精进行实验,并记录下温度的变化。
3.3实验记录与观察: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每种燃料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并观察不同燃料燃烧后的反应现象和能量的转化情况。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燃料的燃烧热,并讨论不同燃料的燃烧热与其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总结出燃烧热的特点和不同燃料的燃烧热的差异。
5.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展示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热能发电等,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小结本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所学知识,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强调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教学目标:
1、掌握燃烧热的概念;
2、了解资源、能源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
3、常识性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教学重点:
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燃烧热的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讲]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板书]1.定义:在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活动] 讨论、归纳概念要点
[投影]注意:
(1) 在101 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S对应的是SO2等。
(2) 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 可燃物以l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 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
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 2(g)十2
1O 2 (g)=H 2O(l);△H=-285.8kJ/mol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讲]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投影]
[思考与交流]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
1、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2、表中较理想的燃料是:氢气、甲烷、甲醇等。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点击试题]例1、10 g 硫磺在 O 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地,放出的热量能使 500 g H 2O 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热化学方程式为 。
[讲] 10 g 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 Q = m·C(t 2-t 2)=500 g × 4.18 × 10-3kJ/(g·C )(62.4-18)C = 92.8 kJ ,则l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g
mol g kJ 10328.921-⋅⨯=-297 kJ/mol ,硫磺的燃烧热为297 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 2(g) = SO 2(g);△H=-297 kJ/mol
[投影]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板书]二、能源
1、定义: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思考与交流]有人说我国已探明的煤和石油储量已足以使用好几百年,我们根本不必要节约能源?(发表自己的见解)
[讲]权威部门的最新测算显示,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
我国能源的利用率却很低,矿产资源利用率为40%一50%。
例如,1994年我国1000美元GDP耗煤2.041标吨,是日本的13.7倍,德、意、法的8.7倍,美国的4.6倍,印度的1.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4.7l倍。
如此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讨论]新能源的要求与探索
(让学生讨论、想像,激发使命感和求知欲)
[投影]1、要求:产生能量高、经济、污染少。
新能源有: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等。
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
[板书]2、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讲]在现有的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那些储量更丰富、更清洁、可以再生的新能源,并惊奇地发现,这些新能源大多数与我们日常生活一直息息相关。
人们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它们,只不过今后我们将采取新的方式利用它们。
[板书]3、新能源介绍:
(1) 太阳能
[讲]其实在各种类型的新能源中,并不是都像核能一样让人感到很神秘,其实大多数新能源离我们很近,比如太阳能。
大家想一想,太阳能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太阳是一颗不断发光发热的恒星,其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请看这样一个数字,地表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燃烧550万吨煤炭时的能量,是太阳给与了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成了自然界中复杂的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地表景观……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日常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太阳能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太阳能在利用时的不足之处,即非常分散,必须制造出一些装置来收集太阳能。
[投影]
[板书](2) 氢能
[讲]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极有前途的二次能源。
氢能有许多优点:氢的原料是水,资源不受限制;氢燃烧时反应速率快,高发热值大;更突出的优点是氢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最干净的燃料。
另外,氢能的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
液态氢已被用作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中的能源。
1980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辆
氢能汽车。
1985年原苏联也利用Ti、Fe、V合金氢化物进行了用氢气和汽油作为混合燃料的汽车的试验,若在汽油中加入质量分数约为4%的氢气,则可节油40%,废气中的CO也可减少90%。
预计不久的将来,氢能不仅可以广泛地作为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的动力,而且可以成为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
[板书](3) 地热能
[投影]
[讲]地热能约为全球煤热能的1.7亿倍。
地热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地下蒸汽或地热水(温泉);另一种是地下干热岩体的热能。
利用地热能发电,在工业上可用于加热、干燥、制冷与冷藏、脱水加工、淡化海水和提取化学元素等;在医疗卫生方面,温泉水可以医治皮肤和关节等的疾病,许多国家都有供沐浴医疗用的温泉。
[板书] (4) 风能
[讲]同太阳能相似,风能也早已被人们熟悉和利用,现代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变得越来越具有魅力。
有哪位同学知道,人们是如何利用风能的?
[小结]早期人们只是简单地把风能通过一定的装置转换成机械能,如风帆助航。
近代人们则将风能应用到了发电、供暖、通讯、灌溉、制冷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例如丹麦约有600个中心通讯站用风机供电,这样既可节煤、油、气,又可以清洁环境;美国、日本等国正在积极研制风帆货船,以使古老的帆船获得新生。
今后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再提到风车可能就不再只是荷兰的专利了。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硫酸与1mol Ba(OH)2 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在25℃、101kPa下,1 mol 硫和2 mol 硫燃烧热相等
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0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2、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
A、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C、乙酸是一种再生能源
D、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板书设计: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在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二、能源
1、定义: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3、新能源介绍:
(1) 太阳能(2) 氢能(3) 地热能(4) 风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