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数学第四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捐书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捐书活动
活动名称:小学数学教案捐书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
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活动时间:XX月XX日
活动地点:学校XX楼XX教室
活动参与者:全体小学师生
活动安排:
1. 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热情参与公益事业;
2. 组织学生清理家中闲置的数学教辅教材、习题册等书籍,并带到活动现场;
3. 学生们将捐赠的书籍整理分类,准备好接待需要帮助的学生;
4. 活动现场设置义卖区域,将捐赠的书籍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将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学生,
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源;
5. 活动结束后,统计募集到的书籍数量和募集到的款项,并制作报告公示。
注意事项:
1. 捐赠的书籍应为数学教辅教材、习题册等与数学学习相关的书籍,不能捐赠其他科目的
书籍;
2. 捐赠的书籍要保持完好无损,且内容应清晰可读;
3. 学生在活动中要积极参与,做到文明捐赠、整齐排列、互相合作;
4. 捐赠款项将全部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源,确保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学生。
活动结束后,学校将会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表彰,并对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让爱心传递,温暖更多的人心。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愿我们的爱心永不止步,让爱传递,让世界更美好!。
2023年《捐书活动》教案
2023年《捐书活动》教案2023年《捐书活动》教案1【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节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册六单元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正确计算。
在学习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时,学生能够根据前面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的知识经验和百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的经验进行估算和计算。
【研究主题】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2、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在我们国家里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有爱心,他们给希望小学的孩子捐了很多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
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
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一年级捐了118本书,二年级捐了104本书,三年纪捐了95本书。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捐书活动》教案及反思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赵加红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用竖式计算。
135+592= 548+253=2、口算。
118+104= 109+98=师生小结方法。
二、创境激疑导入新课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播放PPT)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
三、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先学。
(1)出示本节课目标,师生齐读。
(2)出示自学指导,生自学。
自学指导:1、根据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估计一下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3、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自己列出式子,想想有哪些计算方法。
(2)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连加法该如何用竖式计算?尝试做一做。
2、后教。
(1)交流估算方法。
(2)交流用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板演生交流算法:1.个位上8加4再加5,8和4得12,再加5得17,向十位进1。
2.十位1加9加0,再加进上来的1,可以把9和1相加得10,加进上来的1,一共得11,向百位进1。
3.百位1加1再加上进上来1,得3,结果得317。
(3)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三个数连加时,要注意两点:1、把能凑满十的数先加,可以使计算简便;2、哪一位上相加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生独立做一做。
4、比一比,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让学生观察书18页第一题,想一想书中给了那些信息?(1)谁花的钱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张阿姨花了多少钱?李叔叔呢?(3)如果每种商品只买一个,买哪三种商品能获取大礼包?2、用竖式计算727+114+86 397+304+120475+260+149 292+450+108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连加,同学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哪些细节?(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去。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3.1捐书活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的作用,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2.学习内容分析:连加法的数量关系学生早就熟悉,理解也比较容易,本节课所呈现的“捐书”情境的数量关系也很简单,只是每个数据都比较大,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掌握计算的方法,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特别是计算过程中出现连续进位的情况,提醒学生要多加注意,养成认真计算、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的大致范围。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难点:利用连加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放鞭炮。
(2)用竖式计算。
23+21+34=16+38+24=揭示:用竖式计算连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导入新课师:在我国还有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
课件出示: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师:这些小朋友们在贫困的环境中仍然努力用功读书,他们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捐书、学习用品等。
师:淘气的学校举行“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课件出示:板书课题:捐书活动通过课前谈话引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北师大版第四册《捐书活动》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第四册《捐书活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捐书活动,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捐书活动的结果。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捐书活动的场景。
2.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张白纸、彩笔、剪刀等。
3.教学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别的数学课,这节课的主题是“捐书活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活动的背景。
(播放捐书活动的课件,让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2.情境创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捐书活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班级捐书活动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师:从这个统计表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班共有40名同学参加了捐书活动,每个同学都捐了2本书。
那么,我们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呢?3.探索交流师:请大家用你们手中的学具,4人一组,合作计算出我们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每个小组都计算出了结果,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在黑板上)师:大家发现,每个小组的计算结果都是80本。
那么,我们班一共捐了80本书。
4.拓展延伸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捐的这些书将会送到贫困地区的学校,那里的孩子们非常需要这些书。
那么,如果我们班再捐20本书,一共会捐多少本呢?师:请大家用加法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教师记录)师:那么,如果我们班有10个同学不捐书,一共会捐多少本呢?师:请大家用减法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教师记录)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加法可以计算两个数的和,减法可以计算两个数的差。
师:没错,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有用。
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解决很多问题。
6.实践应用师:现在,请你们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优秀)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优秀)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课堂设计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
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说学情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注意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同时也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做了铺垫。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通过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方式来解决三个问题:1.哪个年级捐的多一些?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三)达标检测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题(“练一练”第1、2题),促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八加与减(二)第一课时捐书活动教学目标:1.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甚至巧妙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重点: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准备:直尺和草稿纸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巩固旧知):师: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很多的爱心活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展示照片)这是我们学校的什么活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统计表)这里就是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生搜集信息)师:你们能提出哪些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呢?回忆一下,用竖式计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来用以前的计算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我们学校低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独立列式2、估算:你是怎么估计的?3、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个别孩子板演}4、交流算法,互相评价5、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自己探索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其实啊,无论用怎样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计算准确,有没有同学计算出现了失误的?大胆说说你错在哪?(肯定、表扬:诚实、勇敢!感谢:正因为有了你的问题,同学们计算时才会更加注意) 6、试一试:“我们学校高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先估算,然后独立练习,小组交流算法(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做完了的同学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座说一说)(2)小组汇报三、我能行计算比赛p75 1.用竖式计算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根据你的经验,用这种方法计算时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想提醒大家的?(两至三人谈)四、联系生活、发散延伸57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你们想不想收到爸爸妈妈送的礼物呢?商店里有很多儿童商品,如果这次爸爸妈妈让你自己去挑选购买,只能买三件,你想买些什么?该付多少钱?如果你买的商品限制在100元以内,钱够用吗?如果不够,你打算怎么办?五、小调查:调查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填写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doc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76-77【教材分析】《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以及知道凑整和估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本课中,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学习三位数连加的计算,并会运用连加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本课教材通过“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再通过交流,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利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几张照片。
(课件出示)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穷,只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吗?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也想献爱心,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捐书活动”。
揭示课题:捐书活动【设计意图1在这个情境中,既引出了课题,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读取信息,提出问题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我们先来看看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
课件呈现:建设小学捐书情况年级数量/本-年级118二年级104三年级951.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建设小学一年级捐了 118本书,二年级捐了 104本书,三年级捐了 95本书。
2.根据图表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预设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预设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预设3:\三年级-共捐书多少本?预设4: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板书: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捐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培养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第四册《捐书活动》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第四册《捐书活动》数学教案北师大版第四册《捐书活动》数学教案一、说教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根底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学习万以内的连加法,为后面的学习构建根本的学习思路,同时也能开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材把连加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情境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实在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理念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单一的算法和技能训练,比拟枯燥。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创设生动详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结合详细情境,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利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才能目的:结合详细情境,开展学生的估算才能。
3、情感目的:利用情景、协商、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
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根底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教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开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理论探究、观察比拟、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捐书活动》优秀教案
(3)解决第三个问题。
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4)现在我们已经具体的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四年级一共捐书310本,那么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多多少本? (出示课件)
2、总结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三位数连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法时可以怎样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先把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可以直接将三个数加在一起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三位数连加运算
2、揭示课题:捐书活动
三、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
你能从中找出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解决第二个问题: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
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口算练习
二、情境导入
1、出示贫困山区学生图片,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四、巩固练习
1、计算题
2、应用题
五、总结
(捐款、为他们买文具、捐衣服、捐书本)
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
《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捐书活动精品教案 (1)
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二年章节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课题捐书活动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并选用不同的算法。
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活动一:(情境呈现)1、让学生说说为了读到更多的大家喜爱的图书,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捐书活动)2、接着呈现建设小学与民族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捐书情况统计表。
(大屏幕导出两个统计表)3、引导学生读取统计表中的信息。
说说从表中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相机组织学生探究下面两个问题:(1)、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2)、民族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学生说出可以进行捐书活动。
5分探究活动二:(问题探究)1、重点引导学生对问题(1)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探索(1)、列出算式——“118+104+95=”A: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演练。
B:小组成员互当小学老师,说说算法。
(要求能让小组成员听明白道理。
)10分(2)、估计结果(3)、尝试计算(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巧算。
只要学生采用的方法合理、正确,都及时予以肯定及表扬。
)(4)、让学生说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算法就是最好的算法。
)2、方法应用:对问题(2)的解答。
先估算,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109+102+98=”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从中渗透教育。
)C:集体交流。
巩固与拓展1、摘果子游戏。
(将题目写在卡片上,分小组计算。
(每一组做2题))2、做“练一练”的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探讨购物方法,最后集体交流。
数学捐书活动课件教案及反思
数学捐书活动课件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数学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
四、教学方法:1. 案例解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数学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讨论互动法:通过讨论学生对数学捐书活动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
五、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Excel软件。
3. 数学捐书活动案例资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幻灯片展示数学捐书活动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数学捐书活动吗?它有什么意义和目的呢?”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和讨论。
【案例解析】1.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介绍数学捐书活动的背景和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数学捐书活动对社会有何影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数据统计与图表制作】1. 告知学生将进行一次数学捐书活动,让他们搜索并记录一些相关数据,如捐书人数、捐书数量、捐赠图书种类等。
2.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
3. 组织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分析图表含义和趋势。
【总结与反思】1. 综合学生对数学捐书活动的了解和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2. 提出反思问题:“你觉得数学捐书活动对你个人有何影响?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和建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数学捐书活动的感想和建议,可以包括对活动的反思和对自己的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捐书活动》数学第四册教学设计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
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
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教师可以启发,例如:
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1.想一想: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2.列式:118+104+95=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估算。
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二)拓展应用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录机,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来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2)如果妈妈带1000元,想买着三样东西,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呢?
(3)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其中的哪种商品吗?
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继续完成下面的问题买糖。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