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社会学(P1)

1、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3)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孙本文)

一是总和说,即把社会学与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是综合说,即强调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加以综合而得出的

三是普遍说。即认为社会学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把社会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是平等说。即认为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处于平等的位置上

五是共通说

(二)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历史唯物论:特殊与一般

与单科性学科:综合与单科

与综合性学科:特殊与特殊

与科学社会主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社会学的功能(16)

一、认识和改造社会

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三、构建和谐社会

3、唯实论和唯名论的区别和典型代表(8)

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其研究方法是从个人行为的细节上,或者从其行为中可能推知的事项上加以

研究。典型代表是以洛克和古典经济学家们为代表的个人主义的功利主义;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的社会学。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虽然是有单个人组成,但是自从人与人组成一个集体后,社会所产生的现象都是由于集体的行为和活动所产生的,而不能再还原为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现象。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典型代表是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4、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0)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二、文化的结构和功能(P90)

1、文化的构成要素(96)

一、象征符号

二、价值观念

三、规范体系: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主要有社会习俗、

民风民德、乡规民约等。正式规范主要包括规章制度和法律。

四、物质文明

2、文化的分类(93)

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

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精神文化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三、主文化与反文化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三、消费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按照布希亚的批判性理论基调,消费社会就是一种符号性虚假社会。

1、消费社会制造出一个“丰盛的假象”,实质上却是结构性匮乏的表现。丰盛不是建立在财富之中,而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具体交流之中,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中。

2、消费不等于数量和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是一种系统的符号操控行为或总体性观念实践。

3、消费社会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平等和同质化。在消费社会中,不平等并未减少,而是转移了。在知识上的消费有教育程度的差异,在职业上有工作类型的差异,在权利上有参与政策程度的差异。

4、消费可以先行于生产而非仅仅是生产决定消费。贷款买房,贷款购物即是如此。

四、人的社会化 (P102)

1、社会化的概念、类型、主体(102)

概念: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始终的长期过程。

类型: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

2、角色分类(118)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分类:(119)自己看书,会判断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内的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3、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乔治·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生命历程理论

五、社会互动 (P127)

社会互动的概念、类型、有关理论

概念: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类型: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

有关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社会交换论、本土方法论

六、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P205)

1、中国古代社会分层蕴含的文化思想

上九流,出安入仕;中九流,风水阴阳;下九流,出入自如

2、西方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211)

马科斯·韦伯的“三位一体”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名利权)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他将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三个标准之间,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强化,存在密切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它们之间并不必然的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一方面,虽则各自独立,也并不意味任何社会情势下着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势往往把某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