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11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1.为什么说“教师即研究者”?
答:教师作为有自己特定思想和认识能力、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被动的“教书匠”形象,代之以积极主动的“教育家”形象。教师要向科研要质量,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之所以说“教师即研究者”,其主要原因如下:
(1)教师的工作环境作用
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这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所不具备的,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教育问题的感知和解决有助于教师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理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科学研究的问题来源,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实际的教学。
(2)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学生的文件,如考卷、作业、作文、周记等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亲密,能从调查和询问中得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本身的问题作对比,有利于教育研究。
(3)教师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这些优势是专家学者所不具备的,教师应当增强信念,很好地发挥优势。教师可以
将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和问题解决方法结合,将理论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的改进,从而体现教育研究的效益性。
2.教师的教育研究为什么说属“行动研究”?
答: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它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在教育领域中,行动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和“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之所以说教师的教育研究属于行动研究,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研究符合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为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发展成课题,设计出解决方案,并逐个实施,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其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2)在教育行动中研究
这一特点指出了教师教育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教师教育研究的情境就是教育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其研究过程,就是教育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教育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提高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3)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这一特点指出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者的主体。中小学教师之间,及其
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显著特点。
总之,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研究者的主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的应用者是行动研究者;研究的过程重视协同合作;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和立即应用性,因此教师的教育研究属于“行动研究”。
3.如何分析和把握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答: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拟方案、实施尝试、反馈评价、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是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如图11-1所示。
图11-1教师行动研究过程示意图
(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2)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用自我追问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
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
(3)拟定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制订初步的计划,明确问题的核心原因,确定重要因素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此外,还要收集资料,与其他人交流与合作,查阅相关文献和必要的理论学习等,不断修正方案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回到确定问题和分析问题上,重新界定和分析问题,最后形成更为可行的可能性行动策略构想。
(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通过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但在实践尝试的过程中,不只满足于先定的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应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作具体的分析,通过及时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行动策略。
(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这一阶段需要对行动结果进行反馈、评价和修正。这就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做出全面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
(6)归纳总结
这一阶段是把整个实际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行动研究的总结应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
4.试以下列案例为素材,设计一个研究计划。
一位初一班主任发现本班学生在消费方面出现了攀比的苗头,如比花零钱。许多学生将零用钱用于购买磁带,课间议论的是流行歌曲和歌星,至少有一半学生最崇拜的人是某歌星。
除购买磁带外,校园内的人情消费见涨。同学、朋友过生日请客、送礼,各类节日互赠礼品等,有些孩子还开始关注名牌消费。在学校要求上学穿校服的情况下,有的学生比穿名牌旅游鞋。
该教师进行了消费来源调查,孩子们的钱来自家长给的零用钱。有家长定期给孩子的,也有孩子从家长手里软磨硬泡要来的,有用压岁钱的,还有长辈、亲戚给的钱,孩子积攒起来用于自己的消费。针对学生的消费观,面对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娇惯,教师感到有必要进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何做家长的工作,使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进行教育。
提示:
(1)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您选择的课题是什么?
(2)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3)你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4)列出一个行动研究的方案。
答: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1)如果我是这位班主任,我会选择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我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是:学生出现的攀比现象不利于其健康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的养成,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审美情趣。
(3)我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包括:首先分析学生产生攀比的消费心理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策略。
(4)行动研究的方案
学生消费观念转变的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