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溪流域水环境基本情况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流域环境概况

3.1流域概括

3.1.1流域整体概括

古田溪位于我省东部,地理位置于东经118°35'至119°00',北纬26°25'至28°00'之间,属闽江干流中游北岸支流之一。其发源于屏南县境内鹫峰山脉南麓,即屏南县岭下乡,源头为长桥溪,在平湖附近汇入长潭溪后称古田溪。其干流分别流经屏南县的屏城、长桥乡、古田的平湖镇,途经新舫村汇入古田溪一级水库,是古田水库的重要水源,由古田溪水库而下,南出半坑亭、龙亭、流经闽清县桔林乡后洋,于古田县水口镇注入闽江。流域面积1794km2,河道长123km,平均坡降6.6‰,古田溪干支流河道特性见表3.1.1,古田溪流域地理位置图见图3-1。

流域内山峰耸峙,沟壑纵深,最高峰位于上游屏南境内的东峰尖,海拔1820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向西南倾斜,域内呈三高两低,状似W形地势。地表切割强烈,水系非常发育,多山地、盆地、平原狭小,除在河谷之间呈现有小片冲击盆地外,大部分是低山、丘陵,其中最大的盆地古田县旧城关已被开发成古田溪一级水库。

表3.1.1 古田溪干支流河道特性表

流域北部属上游区,主要包括屏南县路下、五溪、门里、柏源、岑洋、高溪等村,上游地带急剧下切,形成典型的V字型河谷地貌,河道蜿蜒曲折,狭窄陡峭,水流湍急,落差较大,人烟稀少,生态资源丰富。

流域中部包括古田县的凤埔乡、平湖、吉巷乡、大桥镇、泮洋乡五个乡镇及闽清县桔林乡的部分乡村。本区为低山区,山峦重叠,河谷表现为壮年期的峡谷形态,两岸峭壁挺拔,江中岩石裸露,礁石起伏。域内支流密布期间,水资源较丰富,雨量充沛,水能条件优越,发电地形条件好。平均海拔较高,耕地较为分散,垅排田占大部分,易旱、易涝,主要靠引水灌溉,农业耕作以中单晚稻为主,兼种经济作物和食用菌。

流域南部属下游区。主要包括湖滨乡、松吉乡和新城镇。下游河段河面较宽,河床较缓,流速平稳。本区是古田县工业、商品粮、蔬菜产区,地势相对较低,旱涝灾害较重。区内有古田溪梯级电站(装机25.6万kW)。新城镇地势平坦,交通

方便,是古田县行政机关所在地,是古田县政治、军事、工业、经济和文化中心。

3.1.2《修编报告》涉及的支流水系概况

本次修编报告主要包括古田干流、长潭溪、达才溪、长桥溪、柏源溪、淮溪,古田溪流域水系分布见图3-2,各支流主要情况见表3.1.2。

表3.1.2 规划修编涉及主要支流的基本特征

42

3.2自然环境概括

3.2.1水文气象

(1)水文雨量

东亚季风和夏秋季台风带来大量太平洋水气为本流域的主要水气来源。据1956年-1990年计35年雨量资料系列分析结果,选用流域内16个雨量站为依据站,按等值线法算得,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1890-1450mm,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算得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深为1690mm,降水总量29.96亿m3。

本流域位于鹫峰山脉南段,地势由西北向西南倾斜,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古田县旧镇一带为锋面雨高值区,降水量在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上变化较大;流域内平均最大年降水深是1973年的2186mm,最小是1971年1114mm,相差近1倍。单站最大降水量为旧镇1975年的2640mm,最小降水量为古田站1971年的898.4mm,两者比值近3倍。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在0.15-0.19之间,由北向南部递减。

降水量在年内主要集中在3月至9月,其量占全年的80%,3至6月的降水量由锋面雨形成,占全年50-55%;7至9月由雷雨、台风雨形成,占全年的25—30%,可见,锋面雨是本流域水资源的主要补给量。

(2)径流特性

本流域径流由降雨形成,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深在1550~750mm,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65mm,其等值线形态与降雨等值线相似,由北向南递减。径流年际变化较降雨量大。从实测文资料分析,各站最大与最小径流深之比在2.0-3.9。全流域较枯水年份为1971年,年径流深为433mm,其中以莲桥站变化较大,最大年径流深为1998年的1435mm,最小为1971年的361.1mm,两者之比约4倍。

本流域径流年内分配较为集中,3-9月的径流占全年的约80%,3-6月锋面雨对径流的影响大,其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7%,其中5-6月约占全年的37%,其次为7-9月的雷雨和台风雨的影响,其径流量约占全年的25%。枯水季径流锐减,

10月至翌年2月共5个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8%。

(3)蒸发

流域内古田蒸发站实测多年(1959年-199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02.0mm,周宁县七步站823.9mm,南平十里庵站1017.9mm,闽候县竹岐站1029.9mm。据《福建省地表水资源》分析成果,经分析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980-1020mm 之间,变幅较小。

干旱指数是区别各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以各地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之比求得。以E-601型蒸发量代替蒸发能力求得古田站干旱指数0.64,邻县(市)七步站0.41,十里庵站0.611,竹岐站0.69,全流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在0.60-0.67之间,变化不大。根据流域内主要水文站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分析,流域蒸发量由东部向西部递增。

(4)泥沙

本流域河流含沙量少,达才水文站实测资料(1965、1967年)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0.149L/m3,接近全省0.1L/m3~0.5L/m3,最大年平均含沙量是最小年平均含沙量的2.78倍,沙量年际变化更大,最大年输沙量为最小输沙量的7.14倍。

(5)水质

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环保意识的增强,流域内产生严重污染的工厂企业其废水已经达标排放,原有的一些污染大户如下游古日县化肥厂、造纸厂及其他一些小型纸厂等企业已经关闭停产,古田溪总体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古田人工湖、古田溪上游支流、干流的水质基本符合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但部分河段及水库受城市污水、农村面源污染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影响,水质污染依然较为严重。污染河段主要集中在古田县城周围及古田溪干流下游水库,古田县城规划区内的护城河、新丰溪、吉兆溪水质均为Ⅴ类水或超Ⅴ类水质,古田溪二级电站水库的水质为Ⅳ类水质,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部分小溪地表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