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新整理
无线话筒电路
带稳压电路的调频无线话筒电路给大家介绍一种结构简单、发射距离可达200米以上的无线话筒,一般的初学者都能制作成功。
一、电路原理(见下图)该电路由三部分组成:1.音频放大部分;2.高频振荡部分;3.稳压部分。
信号由话筒MIC注入三极管VT1的基极,经VT1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经C2耦合至高频振荡电路VT2基极,然后经天线发射出去。
此电路的工作频率在85~104MHz之间。
二、元器件的选用MIC选用高灵敏度的驻极体话筒,VT1为9013H,β≥125。
VT2为2N3866;β≥90,L1、L2用∮0.71mm漆包线在普通圆珠笔芯上分别密绕4匝和10匝,C4、C5、C6采用瓷片电容,误差±5%。
三端稳压器用LM7806电源,用9V电池,电路板可自制。
三、装配与调试电路装配较简单,只要元件无损坏,一装即可成功。
电路焊好后,再把天线焊上去,天线用0.5米的收音机天线,调试时把话筒放在音源处,然后人离开话筒5~6米远,打开FM收音机,调节选台旋钮,如果收到的是混浊不清的谐波,可用起子调节振荡线圈L1的间距,L1间距大时频率升高,反之则降低,这时收到的就不是带有谐波的声音了。
若想增大发射功率,可改变发射天线的长度,或将VT2发射管换成34D50三极管,R4电阻换成4.7kΩ,此时发射距离可再增加约100米。
对于一个业余的无线电爱好者来说,得到一个好的调频发射电路,如同拾到珍宝,但是在书中的电路因为其中有许多实际原因,不能得到充足的发射功率,现在我来介绍一个功率满意的电路。
我们先来看电路图:电路十分简单,不需调试,只要确保元件接对,没有虚焊,短路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其功率约为60mw,所以比较大吃,一般建议用充电电池,不但其可以提供大流,而且经济,比较理想的选择。
但我并不主张用变压器供电,因为其需要很高的滤波电路。
自制简易无线调频话筒的电路图做为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可能都经历过做无线话筒的经历,说实话做成功时那个兴奋啊,我记得,当时我用9018高频三极管做了个发射距离不到50m,可我抱它整整睡了一个晚上啊,第二天又了一个,配合两台收音机,做对讲机用啊。
无线话筒原理分析篇
无线话筒原理分析篇:下面的就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电路非常简洁,没有多余的器件。
高频三极管V1和电容C3、C5、C6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的振荡器,对于初学者我们暂时不要去琢磨电容三点式的具体工作原理,我们只要知道这种电路结构就是一个高频振荡器就可以。
三极管集电极的负载 C4、L组成一个谐振器,谐振频率就是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根据图中元件的参数发射频率可以在88~108MHZ之间,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收频率,通过调整L的数值(拉伸或者压缩线圈L)可以方便地改变发射频率,避开调频电台。
发射信号通过C4耦合到天线上再发射出去。
R4是V1的基极偏置电阻,给三极管提供一定的基极电流,使V1工作在放大区,R5是直流反馈电阻,起到稳定三极管工作点的作用。
这种调频话筒的调频原理是通过改变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容来实现调频的,当声音电压信号加到三极管的基极上时,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容会随着声音电压信号大小发生同步的变化,同时使三极管的发射频率发生变化,实现频率调制。
话筒MIC可以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这里我们用的是驻极体小话筒,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同时这种话筒工作时必须要有直流偏压才能工作,电阻R3可以提供一定的直流偏压,R3的阻值越大,话筒采集声音的灵敏度越弱。
电阻越小话筒的灵敏度越高,话筒采集到的交流声音信号通过C2耦合和R2匹配后送到三极管的基极,电路中D1和D2两个二极管反向并联,主要起一个双向限幅的功能,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只有0.7V,如果信号电压超过0.7V就会被二极管导通分流,这样可以确保声音信号的幅度可以限制在正负0.7V之间,过强的声音信号会使三极管过调制,产生声音失真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CK是外部信号输出插座,可以将电视机耳机插座或者随身听耳机插座等外部声音信号源通过专用的连接线引入调频发射机,外部声音信号通过R1衰减和D1、D2限幅后送到三极管基极进行频率调制。
所以这个套件不但可以做一个无线话筒,而且还可以做一个电视机无线耳机使用。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电路图及原理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来源:滕州科苑电子作者:未知字号:[大中小]编者按: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该话筒语音清晰度较高,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MIC输出的信号先送到BG1管进行放大,其中R1和C1是附加的高音预加重电路。
C2和C3是BG1管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其值用得较小,是为了衰减低音,提升中高音。
BG1管输出端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3、D4与C4、R7的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内阻变小的特性对强信号起限幅作用,而正常强度的信号不受影响,同时对话筒与扬声器之间的正反馈引起的啸叫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话筒信号经BG1放大后,通过L5加到IC内部的变容管上,对高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可得到较大的频偏。
C7、C8和C9、L1组成调频信号调谐电路,其工作频率在88MHz~108MHz之间。
IC的第脚输出的高频信号经L2和C10调谐选频后送C11再耦合到BG2管进行射频放大(BG2可用一般的超高频管)后,向空间辐射调频的话筒信号。
整机装在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的外壳内。
MIC用一根80cm长的单芯屏蔽软线引出,此话筒引线兼作发射天线。
C13输出的高频信号用电感L4与地隔离,接到屏蔽线的外层。
MIC装在一个合适的乳胶管内,再用一个领带夹与乳胶管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话筒夹在胸前靠近衣领处,机器挂在裤带上,使话筒线展开,其发射效果最好。
L1、L2、L3用∮0.5mm左右的漆包线在直径为5mm的圆棒上绕5圈,L2上有一抽头。
L4、L5和L6可用普通小型色码电感。
调试时先调L1的松紧度,使收音机在FM段能收到该调频话筒发射的信号,再调C16使信号更强。
最后将收音机天线缩短后调L3,使发射距离最远。
如有简易场强计配合调试,能调到效果最佳。
本机频率稳定,一次调好后使用数月不会漂移。
本人使用4.5V电源时,发射—接收距离25米之内无方向性,用调频收音机收听,感觉就像是一个调频广播电台。
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上传者:dolphin 浏览次数:1869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大致几个大的部分:1。
调频接收及变频:由IC1 (BA4424),本振回路(Q1,Q2)及外围元件组成。
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
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话筒是卡拉OK不可缺少的,如果将有线话筒改为无线话筒,演唱时更加潇洒自如,本文介绍的话筒不管是用手拿着,还是放下,它都不会发生频偏现象,而且造价低廉,简单易制。
工作原理:本话筒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无线话筒电路基本相同,但连线及音质效果大有改进。
电路见附图,V1与L1、C2、C3等构成FM高频振荡电路,调整L1、C2值可改变工作频率。
C3是维持振荡的反馈电容。
话筒信号不像以往那样从三极管基极输入,而是将话筒接在发射极上,当话筒自感电流随声音大小变化时,V1的工作电流也会随之变化,V1节电容Cbe同时变值, Cbe与C1串联后再与LC回路并联,因此,实现了调频。
MIC的这种接法完全避免了音频信号经过耦合电容的失真,因此,本话筒的频响范围宽,音质纯正,工作稳定,即使手触天线也不会影响LC振荡频率。
元件选择制作:振荡管V1选择fT>1000MHz、Icm≥100Ma、β值较大的高频管,如C3355、C3358、BFR96等。
9018的Icm只有50mA,但是可根据实际选用;MIC选用600Ω的动圈式话筒,目前中高档有线话筒多为此类;L1内径为5mm,用Φ0.5mm漆包线空芯绕5T而成;发射天线可直接使用成品天线,也可自制:线圈部分内径为1cm,空芯绕15T并拉长至3cm,直伸部分为7cm,用热缩胶套装上加热而成,也可用一根约10cm的软导线代替。
安装与调试:元件安装完毕,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用一台袖珍调频收音机作接收机。
值得注意的是带射频输出的VCD严重干扰接收效果,因此,必须给射频调制器加装电源开关,使用AV端子播放节目。
调节FM接收机及L1匝距,使收发频率相应,必要时将C2换值。
收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由大插头输送到VCD或扩音机进行功率放大。
发射距离与收音机的灵敏度有很大关系,但一般都≥10米。
如图所示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用驻极体话筒制作有线麦克风许多废旧电器上都有驻极体话筒,如录音机、电话机等。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七款无线话筒电路图)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七款无线话筒电路图)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一)无线话筒线圈L1匝间距离变近和换容量大一点的电容关联会使发射频率变低;要使发射频率变高,就需要采取相反的措施。
和L1并联的电容变化范围不可以太大和太小,否则发射频率会偏到离谱,甚至不会产生高频发射信号(电路不会起振)。
如果你想要更远的传输距商,请给收音机和无线话筒增加更好的天线,并适当升高无线话筒的电源电压。
简易型无线话筒中的L2用铁线短路;调节增强型无线话筒中的L2、L3可以使距离会达到最远。
选用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强的高档收音机可以进行更远距离的接收。
频率:88MHz到108MHz距离范围:20到50米(1V---15V)供电增强型的原理图:频率:88MHz到108MHz距离范围:100到300米(1V---15V)供电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二)频率:88MHz到108MHz距离范围:20到30米3V供电。
该电路(见图)采用电容反馈振荡器,其频率稳定、可调。
它的反馈信号是以电容分压的形式,将振荡管的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
其中Re为直流负反馈电阻,C3为隔直耦合电容,Ce为发射极旁路电容。
L、C1、C2、C组成谐振回路。
由于C2相当于接在晶体管BG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又构成了由C1、C2分压的反馈式电路,反馈信号取自C2上的电压。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1/2π,其中C=C1C2/C1+C2。
制作点评该调频话筒简单易作,比较适合初学者仿制。
在空旷地区,本电路发射距离为20~30米。
长时间工作频率有较大的偏移。
信号的谐波含量多,对邻频会产生干扰。
在具体制作时,MIC最好不要用软导线引出,而要将其焊牢在电路板上。
电感L可在Φ0.3mm圆棒上绕5-7匝脱胎而成,在调好匝距后,用高频蜡固定。
在判断电路是否起振时,可用以下简法。
用普通指针万用表AC2V挡,任一表笔悬空,另一表笔接触天线,若发现指针有摆动,说明电路已起振,即可做拉距调试。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三)频率:70MHz到120MHz 距离范围:20到30米 9V供电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四)频率:88MHz到108MHz 距离范围:100到200米 3V供电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五)图中BG1及外围元件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MIC产生的音频电压使BG1的结电容发变化,在高频情况下,即使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偏。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发布: | 作者: | 来源: luzhongguo | 查看:3175次 | 用户关注: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 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无线调频话筒
每套无线话筒由若干部袖珍发射机(可装在衣袋里,输出功率约0.01W)和一部集中接收机组成,每部袖珍发射机各有一个互不相同的工作频率,集中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各部袖珍发射机发出的不同工作频率的话音信号。
它适应于舞台讲台等场合。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及电路一个调频无线话筒和一台带有调频接收的收录机(或调频收音机)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可以实现无线传输,这样在家里可以边走边唱卡拉ok.,还可以在大教室里辅助教师授课等。
本无线话筒电路设计合理、造型美观大方、传声距离可达20~30米、使用寿命长、经济实惠、耗电小。
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装配使用。
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图1是wxh02型无线话筒的电路原理图。
该电路主要由驻极体话筒和一只高频三极管90l 8组成。
三极管vt外围元件l、c4、c5等外围元件组成高频振荡电路。
驻极体话筒BM 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通过电解电容C1耦合到vt的基极,对高频等幅振荡电压进行调制,经过调制的高频信号通过c6,由天线向外发射。
R3、R4是VT的直流偏置电阻,r4组成直流负反馈电路,使得vt的工作更加稳定。
l和c5决定振荡频率,f=1/2π,调整l 的匝数及间距可改变振荡频率。
R1为驻极体话筒的供电电阻。
二、元器件的选择三极管vt除可以使用9018外,还可以选用截止频率高的高频三极管,如3dg80等。
c2、c3、c4和c5应使用稳定性好的高频瓷介电容,尤其是c5一定要保证质量。
驻极体话筒采用优质的话筒。
振荡线圈l需自制,制作方法是在直径为φ5毫米的直柄钻花上用φ0.5毫米的漆包线平绕4圈后即成。
其它电阻采用图l所示的参数即可。
三、安装制作wxh02型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见图2。
在安装制作前,请用万用表筛选一下各个元件的质量,有条件的话将各瓷片电容用电容表测量一下电容量,这样就万元一失了。
安装的先后顺序是电感线圈、电阻器、电容器、高频三极管、话筒和拨动开关、电池卡子。
将电阻器、电容器等元件分类集中安装的目的是减少差错和防止元件的丢失。
调频无线话筒发射电路分析
调频无线话筒发射电路分析小功率语音调频发射电路广泛应用于无线话筒(无线麦克风)、无线教学扩声器、无绳电话及对讲机等设备。
专业调频无线话筒发射器电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综合了本模块各单元电路知识,通过学习掌握调频发射基本组成与原理。
无线话筒因摆脱了传输电缆的束服,使用灵活方便而被广泛采用。
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3-14所示,实物如图2-3-15所示。
图2-3-14 一种调频无线话筒发射电路组成框图图2-3-15 调频无线话筒发射器由于调频占用频带较宽,国内典型的调频无线话筒工作频率常选在甚高频VHF频段的169-260MHz和特高频UHF频段690-960MHz上。
这里介绍的无线话筒工作在甚高频VHF的180-260MHz。
下面结合附录调频无线话筒电原理图分析图2-3-14中各部分的作用:1.音频放大部分话筒音频放大选用MC358集成运放,因领夹话筒线也作发射天线,L1、L2为隔离高频信号的电感,对音频信号感抗较小可视为短路,C1为预加重电容,进行高频提升。
2.压缩电路压缩扩展是一种依靠“掩蔽”效应来提高无线系统信噪比的双重音频处理过程。
它由DBL5020专用信号处理IC电路实现音频信号的压缩,压缩比率为2:1,在接收机中的扩展器以1:2的反比率放大以恢复音频信号的原始动态。
压缩扩展电路用于提高无线话筒系统的信噪比。
3.音码电路在无线话筒发射音频信号的同时,加入一个听不见的32KHz超声波导频信号。
由32kHz晶体Y2和MC358集成运放组成超声波振荡器。
接收机中的静噪电路能识别这个导频信号,接收机只有在检测到这个导频信号时才输出音频,从而有效的防止来自其他发射器的无用信号、噪声以及来自无线话筒电源通断时产生的射频噪声。
业界常称此导频信号为音码。
4.锁相环压控振荡调频电路无线话筒要保证在温度、湿度、供电电压、振动、冲击等各种环境因素变化下稳定工作和获得良好的音质,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稳定度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 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 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该话筒语音清晰度较高,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MIC输出的信号先送到BG1管进行放大,其中R1和C1是附加的高音预加重电路。
C2和C3是BG1管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其值用得较小,是为了衰减低音,提升中高音。
BG1管输出端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3、D4与C4、R7的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内阻变小的特性对强信号起限幅作用,而正常强度的信号不受影响,同时对话筒与扬声器之间的正反馈引起的啸叫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话筒信号经BG1放大后,通过L5加到IC内部的变容管上,对高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可得到较大的频偏。
C7、C8和C9、L1组成调频信号调谐电路,其工作频率在88MHz~108MHz之间。
IC的第脚输出的高频信号经L2和C10调谐选频后送C11再耦合到BG2管进行射频放大(BG2可用一般的超高频管)后,向空间辐射调频的话筒信号。
整机装在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的外壳内。
MIC用一根80cm长的单芯屏蔽软线引出,此话筒引线兼作发射天线。
C13输出的高频信号用电感L4与地隔离,接到屏蔽线的外层。
MIC装在一个合适的乳胶管内,再用一个领带夹与乳胶管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话筒夹在胸前靠近衣领处,机器挂在裤带上,使话筒线展开,其发射效果最好。
L1、L2、L3用∮0.5mm左右的漆包线在直径为5mm的圆棒上绕5圈,L2上有一抽头。
L4、L5和L6可用普通小型色码电感。
调试时先调L1的松紧度,使收音机在FM段能收到该调频话筒发射的信号,再调C16使信号更强。
最后将收音机天线缩短后调L3,使发射距离最远。
如有简易场强计配合调试,能调到效果最佳。
本机频率稳定,一次调好后使用数月不会漂移。
本人使用4.5V电源时,发射—接收距离25米之内无方向性,用调频收音机收听,感觉就像是一个调频广播电台。
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上传者:dolphin 浏览次数:1869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大致几个大的部分:1。
调频接收及变频:由IC1 (BA4424),本振回路(Q1,Q2)及外围元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