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话筒电路集锦

合集下载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电路图及原理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电路图及原理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来源:滕州科苑电子作者:未知字号:[大中小]编者按: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自制简易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详解

自制简易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详解

自制无线话筒-电路图-制作过程全解本文转载于/hamradio/20081029/134.html本人前后成功制作过四种电路的调频无线话筒,距离从 20米到五面米不等。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本人初一时制作的第一款调频无线话筒,元器件少,易于调试是这款电路的最大特点,有效距离 20米左右。

读此文章后略觉有些不妥之处,对此进行少量修改红字部分,本意并非不尊重原作者,只是怕读者多走弯路,不敬之处还请谅解。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Array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无线话筒的电路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C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

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8只元件。

C1为10PF瓷片电容器C2为10uF电解电容器R为lk 1/8W碳膜电阻k为拨动开关V为高频三极管9018(这个三极管选择十分重要一定要选高频的,9018为超高频三极管频率可达1G 此外也可选8050功率大些想提高发射距离时可考虑,但静噪方面不如9018小)BM为小型驻极体话筒 L为空心线圈。

1.发射极(e)2. 基极(b)3.集电极(c)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

它的外形和测试方法见图2,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话筒越灵敏。

图 2 驻极体话筒检测L 是空心电感线圈。

用直径 0.5毫米的漆包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 10圈(12圈)。

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 3)。

三、焊接电路 图 4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

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

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话筒是卡拉OK不可缺少的,如果将有线话筒改为无线话筒,演唱时更加潇洒自如,本文介绍的话筒不管是用手拿着,还是放下,它都不会发生频偏现象,而且造价低廉,简单易制。

工作原理:本话筒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无线话筒电路基本相同,但连线及音质效果大有改进。

电路见附图,V1与L1、C2、C3等构成FM高频振荡电路,调整L1、C2值可改变工作频率。

C3是维持振荡的反馈电容。

话筒信号不像以往那样从三极管基极输入,而是将话筒接在发射极上,当话筒自感电流随声音大小变化时,V1的工作电流也会随之变化,V1节电容Cbe同时变值, Cbe与C1串联后再与LC回路并联,因此,实现了调频。

MIC的这种接法完全避免了音频信号经过耦合电容的失真,因此,本话筒的频响范围宽,音质纯正,工作稳定,即使手触天线也不会影响LC振荡频率。

元件选择制作:振荡管V1选择fT>1000MHz、Icm≥100Ma、β值较大的高频管,如C3355、C3358、BFR96等。

9018的Icm只有50mA,但是可根据实际选用;MIC选用600Ω的动圈式话筒,目前中高档有线话筒多为此类;L1内径为5mm,用Φ0.5mm漆包线空芯绕5T而成;发射天线可直接使用成品天线,也可自制:线圈部分内径为1cm,空芯绕15T并拉长至3cm,直伸部分为7cm,用热缩胶套装上加热而成,也可用一根约10cm的软导线代替。

安装与调试:元件安装完毕,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用一台袖珍调频收音机作接收机。

值得注意的是带射频输出的VCD严重干扰接收效果,因此,必须给射频调制器加装电源开关,使用AV端子播放节目。

调节FM接收机及L1匝距,使收发频率相应,必要时将C2换值。

收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由大插头输送到VCD或扩音机进行功率放大。

发射距离与收音机的灵敏度有很大关系,但一般都≥10米。

如图所示简易无线卡拉OK演唱话筒电路图.用驻极体话筒制作有线麦克风许多废旧电器上都有驻极体话筒,如录音机、电话机等。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 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七款无线话筒电路图)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七款无线话筒电路图)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七款无线话筒电路图)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一)无线话筒线圈L1匝间距离变近和换容量大一点的电容关联会使发射频率变低;要使发射频率变高,就需要采取相反的措施。

和L1并联的电容变化范围不可以太大和太小,否则发射频率会偏到离谱,甚至不会产生高频发射信号(电路不会起振)。

如果你想要更远的传输距商,请给收音机和无线话筒增加更好的天线,并适当升高无线话筒的电源电压。

简易型无线话筒中的L2用铁线短路;调节增强型无线话筒中的L2、L3可以使距离会达到最远。

选用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强的高档收音机可以进行更远距离的接收。

频率:88MHz到108MHz距离范围:20到50米(1V---15V)供电增强型的原理图:频率:88MHz到108MHz距离范围:100到300米(1V---15V)供电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二)频率:88MHz到108MHz距离范围:20到30米3V供电。

该电路(见图)采用电容反馈振荡器,其频率稳定、可调。

它的反馈信号是以电容分压的形式,将振荡管的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

其中Re为直流负反馈电阻,C3为隔直耦合电容,Ce为发射极旁路电容。

L、C1、C2、C组成谐振回路。

由于C2相当于接在晶体管BG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又构成了由C1、C2分压的反馈式电路,反馈信号取自C2上的电压。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1/2π,其中C=C1C2/C1+C2。

制作点评该调频话筒简单易作,比较适合初学者仿制。

在空旷地区,本电路发射距离为20~30米。

长时间工作频率有较大的偏移。

信号的谐波含量多,对邻频会产生干扰。

在具体制作时,MIC最好不要用软导线引出,而要将其焊牢在电路板上。

电感L可在Φ0.3mm圆棒上绕5-7匝脱胎而成,在调好匝距后,用高频蜡固定。

在判断电路是否起振时,可用以下简法。

用普通指针万用表AC2V挡,任一表笔悬空,另一表笔接触天线,若发现指针有摆动,说明电路已起振,即可做拉距调试。

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三)频率:70MHz到120MHz 距离范围:20到30米 9V供电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四)频率:88MHz到108MHz 距离范围:100到200米 3V供电简易无线话筒电路图(五)图中BG1及外围元件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MIC产生的音频电压使BG1的结电容发变化,在高频情况下,即使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偏。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调频无线话筒制作-自制无线话筒时间:2008-10-29 15:15生产商:Web-free 代理商:woto 浏览数:6201次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 无线话筒的电路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C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

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8只元件。

C1为10PF瓷片电容器C2为10uF电解电容器R为lk 1/8W碳膜电阻k 为拨动开关V为高频三极管9018日BM为小型驻极体话筒L为空心线圈。

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

它的外形和测试方法见图2,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话筒越灵敏。

图2 驻极体话筒检测L是空心电感线圈。

用?0.5毫米的漆包线在圆珠笔芯上密绕10圈。

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圆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3)。

三、焊接电路图4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图3 线圈L的绕法图4 印刷电路板1.将各元件引脚镀锡后插入印刷电路板对应位置。

各元件引脚应尽量留短一些。

2.逐个焊接各元件引脚。

焊点应小而圆滑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焊接线圈时,注意不能使线圈变形。

3.用一根长40-60厘米的多股塑皮软线做天线。

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另一端自然伸开。

四、电路的调试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

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发布: | 作者: | 来源: luzhongguo | 查看:3175次 | 用户关注: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无线话筒电路图大全: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高性能双频无线话筒接收电路

高性能双频无线话筒接收电路

> 技术资料> 无线接收高性能双频无线话筒接收电路快速瓶劲识别-更好的负载测试方法制作优质无线话筒是许多读者的愿望,但业余条件下要制作高性能的接收机并不容易。

笔者另辟途径,利用废旧汽车收放机中的调频收音部分,增加一块XR1075音频处理器,重新设计印刷板,制作了一套稳定可靠、电性能优良的双频无线话筒收发系统。

发射部分采用BA1404专用调频发射集成电路。

本机电原理见下图,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由图可知,该电路由四部分,即调频头、中频放大、音频处理及电源组成。

基本原理由天线感应的信号从调频头的脚输入,经内部高放、本振混频后从脚输出10.7MHz的中频信号,由C1输入至T1进行中频预放后经JT1滤出10.7MHz中频信号送至IC1的脚,由内部限幅、放大、鉴频后解调为音频信号从脚输出,由C8耦合给T2进行放大,以满足IC3的电平要求。

音频信号从IC3的脚输入,经内部分频延时数字处理后从脚输出。

IC1的脚为2.25V基准电压源,脚为调谐指示输出,在本电路中用作静噪。

其原理是:当脚有10.7MHz的中频信号输入时,该脚为低电平,T3截止,IC3脚的音频信号无衰耗地输出;反之脚为高电平,电源经R11、D2、R13给T3提供偏置,T3饱和,使音频信号通过T3的c、e极入地,以此达到静噪的目的。

L1、C组成10.7MHz选频网络,它也是IC1第二中放的负载,C2、C3为中频旁路电容,W1、W2分别为音频处理器的高音和低音增益调节电位器,其原理可参见《电子报》的有关文章。

安装与调试找两台坏汽车收放机(要求调谐器内含调频头),从中取出线路板及调谐器,焊下10.7MHz滤波器JT1、中频滤波器(外形似中周,磁帽一般为淡蓝色),TA7640、调频高频头(外形见附图右上角)等关键部件为备用。

根据机壳尺寸制作一块印刷板,印刷板应采用环氧板且大面积接地,准备就绪即可焊装元件,T3和T6待整机调试好后再装上。

接通电源(以一路为例),测量IC1的脚电压应为6.5V左右,调频头脚应为6V,脚0.15V左右(M47型表测量,数字表测量则为1.9V),调整R1和R10使T1、T2集电极电压均为3V左右。

简易便捷易制的Fm发射器电路集

简易便捷易制的Fm发射器电路集

简易便捷易制的Fm发射器电路集9018简易调频发射器电路上图中的发射器线圈是用1.0mm的漆包线在3.2mm的钻头上绕6-8圈,可覆盖88-108MHz,7圈时在100MHz附近。

距离不是很远,<100米(开阔地带)!虽距离不远,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本无线话筒电路设计合理、造型美观大方、传声距离远、使用寿命长、经济实惠、耗电小,非常适合普通FM调频收音机接收使用。

振荡线圈L的制作:在Ф5mm的直柄钻花上用Ф0.5mm的漆包线平绕4T脱后即成。

振荡线圈L的调整:打开收音机(置于FM段)和话筒开关,然后手持话筒,一边对话筒讲话一边调收台旋钮,直到收音机中传出自己的声音为。

如果在整个频段(即88~108MHz)仍收不到自己的声音,仔细拨动振荡线圈L,拨动时只需拉开或缩小线圈每匝之间的距离,调整时应仔细。

若调整线圈的松紧仍无凑效应将L焊下来增加一匝或者减少一匝(因电子元件参数的影响),重新焊上后继续上述调整。

在准备安装制作前,请用万用表筛选一下各个元件的质量,有条件的话将各瓷片电容测量一下电容量,这样就万无一失,一装即成功。

在焊接时要保证质量,不能出现虚焊、假焊、错焊。

1)高频三极管V1和电容C3、C5、C6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的振荡器2)C4、L组成一个谐振器:谐振频率就是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根据图中元件的参数发射频率可以在88~108MHZ之间,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收频率,通过调整L的数值(拉伸或者压缩线圈L)可以方便地改变发射频率,避开调频电台。

发射信号通过C4耦合到天线上再发射出去。

3)R4是V1的基极偏置电阻,给三极管提供一定的基极电流,使V1工作在放大区。

4)R5是直流反馈电阻,起到稳定三极管工作点的作用。

5)话筒MIC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

6)电阻R3为MIC提供一定的直流偏压,R3的阻值越大,话筒采集声音的灵敏度越弱,电阻越小话筒的灵敏度越高。

7)话筒采集到的交流声音信号通过C2耦合和R2匹配后送到三极管的基极。

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

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

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无线话筒用途:1、无线话筒:用户在唱歌、讲话或者表演时可以360度的任意转动和移动,不会有电线绊脚、扯后腿。

2、无线广播:老师在讲课时进行现场转播,可以无数学生用收音机收叫讲课,大大LED发光二极管广告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无线话筒用途:1、无线话筒:用户在唱歌、讲话或者表演时可以360度的任意转动和移动,不会有电线绊脚、扯后腿。

2、无线广播:老师在讲课时进行现场转播,可以无数学生用收音机收叫讲课,大大的增加了听课人数。

3、无线叫卖器:在街上推销商品时,用无线话筒叫卖具有一定新颖性,会收到比普通话筒好的广告效果。

4、无线*:具有比较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可在远处用收音机耳机收听,不用担心现场碰面而尴尬。

5、无线抱警器:实现一定距离的无人值守。

例如可以在二楼*一楼之门锁声音,起防盗报警器的作用。

6、无线电子门铃:由于可以无线传播声音,因此也可以无线传播门铃声音,配对还可以改装成无线对讲机。

7、无线电子乐器:将口琴、二胡、吉它等乐器声音用收音机接收,或者用功放扩大播出,可更好欣赏音乐。

8、电子助听器:通过调节收音机或者话筒的音量,将声音放大后再送入耳机,可以有效的改善老人听力。

9、声控小彩灯:将大功率功放输出端的音箱改接成瓦数相当的6V、12V汽车电灯泡,调节音量合造位置。

10、读书记忆增强器:和助听器类似,将话筒对准自己,听自己的读书声来排除外界干扰,起集中注意力作用。

11、小型广播电台:适合学校、工厂等单位自行举办各种节目,可以播放音乐、新闻、通知等,用收音机听。

12、电视伴音转发器:看电视时用耳机听可以不影响别人睡觉,但受耳机线长控制。

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

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

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9018三极管组成的无线话筒电路图: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无线话筒用途:1、无线话筒:用户在唱歌、讲话或者表演时可以360度的任意转动和移动,不会有电线绊脚、扯后腿。

2、无线广播:老师在讲课时进行现场转播,可以无数学生用收音机收叫讲课,大大LED发光二极管广告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无线话筒用途:1、无线话筒:用户在唱歌、讲话或者表演时可以360度的任意转动和移动,不会有电线绊脚、扯后腿。

2、无线广播:老师在讲课时进行现场转播,可以无数学生用收音机收叫讲课,大大的增加了听课人数。

3、无线叫卖器:在街上推销商品时,用无线话筒叫卖具有一定新颖性,会收到比普通话筒好的广告效果。

4、无线*:具有比较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可在远处用收音机耳机收听,不用担心现场碰面而尴尬。

5、无线抱警器:实现一定距离的无人值守。

例如可以在二楼*一楼之门锁声音,起防盗报警器的作用。

6、无线电子门铃:由于可以无线传播声音,因此也可以无线传播门铃声音,配对还可以改装成无线对讲机。

7、无线电子乐器:将口琴、二胡、吉它等乐器声音用收音机接收,或者用功放扩大播出,可更好欣赏音乐。

8、电子助听器:通过调节收音机或者话筒的音量,将声音放大后再送入耳机,可以有效的改善老人听力。

9、声控小彩灯:将大功率功放输出端的音箱改接成瓦数相当的6V、12V汽车电灯泡,调节音量合造位置。

10、读书记忆增强器:和助听器类似,将话筒对准自己,听自己的读书声来排除外界干扰,起集中注意力作用。

11、小型广播电台:适合学校、工厂等单位自行举办各种节目,可以播放音乐、新闻、通知等,用收音机听。

12、电视伴音转发器:看电视时用耳机听可以不影响别人睡觉,但受耳机线长控制。

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分析

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分析

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分析1整体方案话筒输出的音频信号被低频放大电路(AF AMP)放大,通过频率调制(FM:Frequency Modulation)电路变为FM波。

FM波再进一步经过高频放大电路(RF AMP)进行功率放大,就可以作为电波由天线发射出去。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频率调制电路。

所谓FM就是用调制信号(拟由电波载运的信号)对载波以频率偏移的方式进行调试,如果想用调制信号(在这里就是声音)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就需要用到FM,原理图如下所示:图1 FM原理图调频无线话筒的整体实际原理图如下所示:图2 实际原理图2 单元电路的分析过分析可以确定出调频发射电路的方框图如下:图3 单元电路框图调频发射电路主要由话筒MIC,调频振荡器,隔离缓冲级和高频功率放大器四部分组成。

(1)话筒MIC:驻极体小话筒,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信号。

话筒底部有两个接点,用两根粗铜丝焊牢在PCB印制电路板上。

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

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

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

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

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并且,外围电路中需要有相应的偏置电阻为其提供偏置。

图4话筒MIC电路(2)调频振荡器低频小信号部分只是将调制信号不失真的略作放大,直接调频发射系统中,调频振荡器的电路形式主要有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抗管调频、变容二极管调频。

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的优点是提高了振荡器中心频率的稳定性;电抗管调频电路与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相比,要复杂一些。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

FM(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该话筒语音清晰度较高,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MIC输出的信号先送到BG1管进行放大,其中R1和C1是附加的高音预加重电路。

C2和C3是BG1管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其值用得较小,是为了衰减低音,提升中高音。

BG1管输出端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3、D4与C4、R7的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内阻变小的特性对强信号起限幅作用,而正常强度的信号不受影响,同时对话筒与扬声器之间的正反馈引起的啸叫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话筒信号经BG1放大后,通过L5加到IC内部的变容管上,对高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可得到较大的频偏。

C7、C8和C9、L1组成调频信号调谐电路,其工作频率在88MHz~108MHz之间。

IC的第脚输出的高频信号经L2和C10调谐选频后送C11再耦合到BG2管进行射频放大(BG2可用一般的超高频管)后,向空间辐射调频的话筒信号。

整机装在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的外壳内。

MIC用一根80cm长的单芯屏蔽软线引出,此话筒引线兼作发射天线。

C13输出的高频信号用电感L4与地隔离,接到屏蔽线的外层。

MIC装在一个合适的乳胶管内,再用一个领带夹与乳胶管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话筒夹在胸前靠近衣领处,机器挂在裤带上,使话筒线展开,其发射效果最好。

L1、L2、L3用∮0.5mm左右的漆包线在直径为5mm的圆棒上绕5圈,L2上有一抽头。

L4、L5和L6可用普通小型色码电感。

调试时先调L1的松紧度,使收音机在FM段能收到该调频话筒发射的信号,再调C16使信号更强。

最后将收音机天线缩短后调L3,使发射距离最远。

如有简易场强计配合调试,能调到效果最佳。

本机频率稳定,一次调好后使用数月不会漂移。

本人使用4.5V电源时,发射—接收距离25米之内无方向性,用调频收音机收听,感觉就像是一个调频广播电台。

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上传者:dolphin 浏览次数:1869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大致几个大的部分:1。

调频接收及变频:由IC1 (BA4424),本振回路(Q1,Q2)及外围元件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话筒电路集锦几款无线话筒电路编者按: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电路中V1、C2--C6、R2、R3及L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主要由C3、C4和L1的参数决定,其振荡频率为44~54MHz,该信号从L1的中心抽头处输出,再经过C7耦合至V2放大,由C8和L2选出44~54MHz 的二倍频信号,即88-108MHz,,此信号由C9耦合至V3进行功率放大,V3由3只3DGl2三极管并联组成,可扩大输出功率。

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80-100mA。

组成V3的三只3DG12可加上适当的散热片,以防过热。

制作时L1~L3用0.31mm漆包线在直径3.5mm圆棒上单层平绕。

图3为一种实用的50m调频型无线耳机发射部分电路。

该电路分为振荡和信号放大部分。

L1、C2-C5、V1等组成与黑白电视机高频头本振电路类似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频率稳定性好,长时间工作不跑频,实践证明,业余情况下,采用该改进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完全能胜任。

笔者用电烙铁直接烙焊V1的集电极数秒钟后,在三极管的温度很高的情况下,用普通收音机接收仍很正常,无跑频现象。

振荡器的频率主要由L1和C2决定,通过微调L1,可以覆盖88-108MHZ范围。

音频信号经R6、C11耦台至V1的基极,V1的e、b极间电容随音频电压的变化而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实现频率调制。

该电路中L,~L3用0.31mm漆包线在中3.5mm圆棒上单层平绕。

诵过调整L1匝间间距微调振荡频率,再微调L2、L3的匝间间距以谐振子振荡频率,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图4为晶振式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J.、VD1、L1、C3~C5、V1组成晶体振荡电路。

由于石英晶体J的频率稳定性好,受温度影响也较小,所以广泛用于无绳电话及A V调制器中。

Vl是29~36MHz晶体振荡三极管,发射极输出含有丰富的谐波成分,经V2放大后,在集电极由C7、L2构成谐振于88-108MHz的网络选出3倍频信号(即87~108MHz的信号最强),再经V3放大;L3、C9选频后得到较理想的调频频段信号。

频率调制的过程是这样的,音频电压的变化引起VD1极间电容的变化;由于VD1与晶体J串联,晶体的振藩频率也发生微小的变化,经三倍频后,频偏是29-36MHz晶体频偏的3倍。

实际应用时,为获得合适的调制度,可选择调制频偏较大的石英晶体或陶瓷振子,也可以采用电路稍复杂的6-12倍频电路。

若输入的音频信号较弱;可加上一级电压放大电路。

由于1.5km调频发射机(见图1)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天线参数稍微变动时,都将发生跑频现象,再则,由于是单管自激振荡发射,工作电流较大,当工作数秒钟至数分钟后,三极管的温度升高引起极间电容发生变化,也会带来振荡频率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是振荡频率降低),有时频漂竟达0.2--1MHz。

用作调频广播或远距离遥控报警时工作可靠性较差,但元件少,成本低,调试容易,适合初级爱好者作发射实验。

2km调频发射机(见上期附图2)采用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电路,级间相对独立,频率的稳定度优于单管自激振荡发射的1.5km发射机,但开机数分钟后,仍有0.2-0.4MHz的频漂,这主要是由于V3的工作电流较大,温升高,引起极间电容发生变化,此变化通过C9引起C8与L2组成的谐振网络参数发生变化,加之V2温度升高后也引起C8与L2组成的谐振网络参数发生变化,此变化通过C7传递给C3、C4、L1、C5、C6、V1等组成的主振级,最终使振荡频率也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也是振荡频率降低),实验时可加强三极管的散热,减小级间耦合,可将C9、C7的容量减小,同时选择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但频漂仍较严重。

上期附图3所示的无线耳机发射器,由于采用了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较图1、图2所示的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在电视无线耳机等保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很适宜。

上期附图4所示的晶体振荡式发射机由于采用了晶体,所以频率稳定性很好,但应用于调频广播和无线耳机时,调制的频偏较LC振荡器小得多,在用收音机收听时,音量较小,声音不圆润,一般更适合频偏较小的无绳电话及对讲机等电路中。

声表振子已广泛用于各种无线遥控及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的发射机中,但频率在88~108MHz的声表振子难以购到,而各种性能优秀的频率合成的发射机制作比较麻烦,有兴趣者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41期第五版(TGF-10型调频广播发射机数字频率合成器调制单元电路剖析)一文,该广播级发射机采用通用的摩托罗拉频率合成器专用芯片MCl45152P作为核心,通过外接拨码开关可获得84~108MHz的高稳定度频率。

调频立体声发射机(电路见图5)本电路的核心器件为立体声专用芯片BAl404。

很多调频立体声模块均将BAl404和外围元件封装在一个塑料或金属外壳内制成,只露出电源输入、音频输入、射频输出引线,只要了解BAl404以后,就知道调频立体声模块内部是怎么一回事了。

来自音源的立体声音频信号经R1、R2、R5、C1、C3、C5(R4、R3、R6、C2、C4、C6)组成的网络耦合到BAl404。

经IC内部左(右)声道放大,再进行平衡调制,调制后的复合信号从IC的第14脚输出,后与第13脚上的导频信号通过B9、C15,B10、C16、C17构成的网络进行混频,混频后的复合信号进入IC 的12脚,对比的⑧、⑨、⑩脚,C20--C22及髓组成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进行调频,IC的⑩脚上已调制的射频信号经内部放大后从第⑦脚输出,经C18、L2选频后送至天线TXl。

要实现调频立体声,BAl404的⑤、⑥脚需外接38kHz晶体,但业余制作时的确很难购得38kHz的专用晶体,所以在无该晶体的情况下,可以参考虚线内的电路,用分立元件制作一个38kHz振荡器,该38kHz信号经过R8、C10送人IC第⑤脚。

制作时,Ll可用收音机中频变压器ITF—2—1、TTF-2-2或TFF-2-9等,同时注意引脚的连接不要搞错,③脚接地,②脚接V1的发射极,①脚为反馈和输出脚。

通过调整其磁芯可以获得频率较稳定、幅度足够高的38kHz信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8宜选0.33uF的涤纶电容,不宜选择瓷片电容,因为瓷片电容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振荡频率不稳,调频立体声工作不正常的现象。

由于BAl404的高频荡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所以频率的稳定性较差,于是本电路不用原来的高频振荡器,改用外接频率较稳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方法,可满足业余调频广播和调频无线耳机的要求。

如ZN-2001型调频立体声无线耳机的发射部分就采用了改进后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立体声复合信号经V2电压放大后,通过C26、R14直接加在V3基极实现频率调制。

其特点是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用螺丝刀在机壳外调整L4的电感量,使其能在88~108MHz范围内自由调节,避开当地调频广播电台的频率。

该机另一特点是:电路板上巳留有1--5W功率扩展部分,如校园广播时就可将该部分的元件装上,调试后即可投入使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该无线耳机在增加功率后,仍然采用机上的鞭状天线发射;则强烈的射频信号将产生自身干扰;造成声者失真,有交流声或无声,所以一定要通过50欧专用的通信电缆将射频信号在室外发射。

在装调功率扩展部分射,可以用如图5所示的射频检测器调整各级谐振状态。

将射频检测器的输入端(1k电阻的一端)先接在前级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调整集电极上的电感线圈,使射频检测器输出端的电压最高,然后按同样的方法逐级向后级调整,再检测天线端,最后统调各级电感线圈,使输出电压最高,即告完成。

与红外无线耳机相比,调频立体声无线耳机的主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可以隔着墙壁正常使用,而红外线耳机则不能。

另外,普通红外线耳机无立体声功能,所以调频立体声无线耳机更适用,欣赏音乐时,更悦耳动听。

若安装了室外天线,即使很微弱的射频信号也能传很远,所以制作一副良好的天线比单纯提高发射功率有效得多。

制作一副水平极化、全向发射的天线比较麻烦,且一般的调频广播电台也采用水平极化方式,为了不产生干扰,所以笔者在此为读者介绍一种组装简易,效率较高的垂直极化天线。

由于人在移动时用耳机线兼作收音机天线收音时,耳机线是垂直的;汽车收音机的天线也近似垂直,所以垂直极化更适合移动接收。

该天线采用通信机专用的50欧伞状天线,如图6所示,天线座上有4根或7根振子,每根长约0.75m,垂直的一根为发射天线的主振子,斜着向下的3根或6根振子共同组成模拟地,它们之间的角度是均匀的,主振子与组成模拟地的各振子之间的角度也按要求固定了,整个天线的阻抗为50欧,10MHz带宽内增益约2dB,驻波小于1.2。

许多场合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所以可以参考田7的电路,增设几个元件即可实现发射机的无线数字化传输。

来自:共同成长888 &gt; 《电子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