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老期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本)】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义:对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研究,考察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发展:连续、系统的变化(稳定、有序、相对持久)。

纵向: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横向: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揭示普遍模式与个体差异what、时间表when、解释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机制why3.目的:描述解释优化发展4.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既体现出量的积累(连续性),也存在质的飞跃(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个体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不同关键期/敏感期: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在关键期/敏感期内,个体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影响,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该时期以后,某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语言、规则形成、情绪控制、同伴社会技能具有年龄特征:年龄阶段划分:0-2、3岁,2、3岁-7岁,7-12岁,12-18岁,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奠定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直接推动,《一个婴儿的传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出版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学问世: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本我——受本能驱动的人格成分: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遵循现实超我——内化了的道德规X形成的人格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随着性成熟,性驱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聚集到另一个部分,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进入了性心理发展的新阶段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性本能集中于口唇,通过吮吸、咀嚼、咬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性器期(前生殖器期),3-6岁:快感来自对性器官的刺激潜伏期,6-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青春期,11、12岁起:性冲动唤醒不足难以证实或证伪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强调社会文化(而非性本能)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要实现健康的心理适应,需要解决不同时期的八种心理社会冲突。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笔记(免分分享)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笔记(免分分享)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林崇德<br /><br />第一章<br />概念<br />1. 二因素理论p10<br />2. 复演说p18 -p19 +p187<br />3. 比率智商p19<br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br /><br />简答、论述<br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br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 02 年论述。

<br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br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br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br /><br />第二章<br />1. 格式P23<br />2. 同化和顺应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br />3. 平衡过程P26<br />4. 客体永存P30<br />5. 守恒P32 02 年名词<br />6. 心理社会危机P40 01 年名词<br />7. 同一性P217<br />8. 观察学习P43<br />9. 内化P44 -P45<br />10. 最近发展区P46<br /><br />简答、论述<br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br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br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br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br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br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br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br /><br />第三章<br />1. 组群效应P49 02 名词<br />2. 序列研究P51 01 名词<br />3. ABAB 设计P57<br />4. 跨文化研究P52<br />5. 文化公平测验P56 -P53<br /><br />简答论述<br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br />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br />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br />4. 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 -P58<br />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P56<br /><br />第四章<br />1. 同nuan 双生子P64<br />2. 异nuan 双生子P64<br />3. 伴性遗传P62<br />4. 低体重儿P65<br /><br />简答论述<br />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 -P65<br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 第一段概括<br /><br />第五章婴儿期(出生-1 岁)<br />1. 髓鞘化P70<br />2. 无条件定向发射P71<br />3. 视崖实验P88<br />4. 前语言思维P92 02 年名<br />5. 依恋P95<br />6. 陌生情景P98<br />7. A 非B 错误P93<br />8. 抓握放射P72<br />9. 双向性原则P100<br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P95<br />简答论述<br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 -84 P85 举例<br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 年论述P96 -98<br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 年论述pp<br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 年简78<br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br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 -P101<br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P81<br /><br />第六章幼儿期(1 -3 岁)<br />1. 第二信号系统P105<br />2. 模仿性游戏P108<br />3. 单词句P110<br />4. 直觉性行动思维P117<br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br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br /><br />简答论述<br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 -P106<br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16<br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br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 简答P112<br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 -P123<br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br /><br />第七章幼儿期(3 -6.7 岁)<br />1. 平行游戏P133<br />2. 积极词汇P139<br />3. 消极词汇P139<br />4. 自我中心言语P141<br />5. 内部言语P140 01 、02 名<br />6. LAD P146<br />7. 他律道德02 年名词P161<br />8. 自律道德P161<br />简答论述<br />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 -P135<br />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 -P143<br />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 、P143<br />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62<br /><br />第八章童年期(6 -12 岁)<br />1. 中介缺失P173<br />2. 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br />3. 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br />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 选P166<br />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场依存性
(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场独立性
(独立性强,不易受暗示)
* 身体顺应测验 * 棒框测验 * 镶嵌图形测验
性格与身心健康
精神 刺激 因素
特殊 性格 特征
强迫性神经症
谨小慎微 求全求美 墨守陈规 优柔寡断 敏感多疑 拘谨呆板
癔症
情绪多变 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易受暗示 容易激动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完美人格”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变化,性官能从旺盛到衰 减的时期.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年 后期随年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种
影响效果。 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面细节,注
重实用。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解释。
9.9
3.6
化学奖
人 数
3
10
19
20
16
13
10
(91人) % 3.2
10.9 20.8 22.1 17.6 14.3
11
医学奖
人 数
3
6
18
34
15
13
14
(103人) % 2.9
5.8
17.5
33
14.6 12.6 13.7
总计
人 数
15
34
70
68
53
37
28
(305人) % 4.9
11.1
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多采用积极的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要获得繁衍感,避免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 第十一章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 第十一章

(二)中年人身体健康的维护
1、合理的营养与饮食 2、运动
二、更年期(p371-372)
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一般是指个体50岁前 后(女性早些,男性晚些)由壮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 这是衰老的起点,即老年期的一切生理和心理开始暴 露的起点。由于男女性别不同,人的体质情况和外界
环境条件不同,每个人进入更年期的具体年龄和更年
(一)职业发展特点
1、从心理角度讲
2、从医疗卫生保健角度看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二)职业适应的表现
1、首先取决于成人早期对职业的选择 2、取决于事业心
3、工作中职务的升迁与工作类别的变化
4、人际关系
三、中年人的人际关系
(一)亲子关系 (二)婆媳关系
四、中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中年人生理、心理所遭受的威胁
1、生理上
2、心理上
(二)中年人的身心健康
第11章
中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年龄界定 二、基本特点
(一)中年期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时期 (二)中年期是一个负重的时期 (三)中年期是一个有成就的时期 (四)中年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 (五)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与欲求发展的时期变化
期的长短也各不相同。
(一)女性更年期(围绝经期)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变化主要有如下临床表现:
1、焦虑,患者疑虑重重,怕衰老,担心因记 忆力减退而影响工作。 2、悲观,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特别是 一些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妇女。 3、个性及行为改变,多疑、自私、唠叨、急 躁甚至不近人情,无端心烦意乱,有过度兴奋与 好斗倾向。抑郁也较常见,伴有身体疲劳和不适, 甚至有自杀念头等神经官能症表现。
(二)男性更年期
第三节 中年期认知的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是()的观点。

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答案】C【解析】抑制衰退理论由Hasher和Zacks提出,认为抑制主要负责控制工作记忆并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防止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干扰有关信息的加工;二是防止那些不再相关的信息继续留在工作记忆中,二者一起影响着有关信息的编码和提取。

随着个体的衰老,这两种抑制机制的效率逐渐下降,干扰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减少其有效工作容量,降低活动效率,从而导致整个认知过程的衰退。

2.老年人采用一些助记方法,其记忆力可能表现并不差,这说明老年人()。

[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再认能力下降B.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C.记忆力没有减退D.信息加工速度慢【答案】B【解析】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

从编码过程而言,老年人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

如果提醒他们使用记忆策略,其记忆力表现得并不是很差。

从提取过程而言,和回忆相比,老年人的再认能力下降得不是太多。

因此,老年人“知道”很多事情,只是不能很快地把这些事情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3.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2005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B.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C.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D.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答案】C【解析】老年丧失期观认为从出生到成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

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称做“发展”。

这种观点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并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4.老年人长时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和组织加工的效率降低。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再认能力减退B.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C.回忆能力明显减退D.理解性加工能力减退【答案】B【解析】在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方面,老年人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组织性加工的效率降低。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教材,由林崇德编写。

本教材旨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第一部分: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包括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然后,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包括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

接着,介绍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

第二部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首先,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然后,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学习、情绪和人格等。

接着,介绍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

第三部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介绍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和评估等。

然后,介绍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接着,介绍工业心理学,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组织行为等。

最后,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

第四部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首先,介绍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变量操作和数据收集等。

然后,介绍观察研究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地观察等。

接着,介绍调查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等。

最后,介绍统计分析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

第五部分: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本部分主要展望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首先,介绍心理学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讨论心理学在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接着,探讨心理学在教育、医疗和社会领域的发展前景。

最后,总结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PPT课件
第29页/共42页
数目守恒(6~7岁)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A
B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第30页/共42页
• 形式运算阶段
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
第31页/共42页
四、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 究
互相重叠的。
第26页/共42页
• (二)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27页/共42页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前概念分阶段(2-4岁) • 直觉思维分阶段(4-7岁)
第28页/共42页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 守恒性 • 滞差(水平滞差和垂直滞差) • 可逆性 • 整体性 • 思维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 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p39) • (一)操作条件反射 • (二)发展观 • (三)强化理论运用于教学
第15页/共42页
•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一)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模仿(p41-43)
第16页/共42页
• (二)儿童的心理发展观——认知行为主义:三元交互作用
P
B
E
第17页/共42页
第2页/共42页
• (一)人格发展理论 • 意识的三个层面
第3页/共42页
• 意识 • 前意识 • 无意识
意识层次结构
第4页/共42页
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 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 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 源,按快乐原则行事。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第一章绪论所谓发展有多种含义。

一般人们理解为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

但严格意义上、发展尤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环境或学习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量变也可是质变。

而生长通常用于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是从卵子受精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

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成熟比前两者更为复杂,它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成熟,即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备状态,生长即告停止;其二为心理成熟,包括智能的成熟、情绪的成熟和社会性的成熟三个方面。

简言之,成熟是指随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变化,成熟排除了练习和经验。

一般说来,成熟不但确定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和速度。

但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会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会静静地流逝着。

人的发展也会有起有伏,有激流涌进,有平静流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人从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个体的发展除了依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变,到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心理学(psychology)不仅是一门认识世界的科学,也是一门了解、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对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林崇德版

发展⼼理学知识点归纳林崇德版发展⼼理学:就是个体发展⼼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成熟直⾄衰⽼的⽣命全程中⼼理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简⽽⾔之,是研究毕⽣⼼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年龄特征:指个体在⼀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理特征。

图式: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结构,是⼈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较的⽅法。

纵向研究设计:⼜称“追踪研究”,是对同⼀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法。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起的研究⽅法,他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

世代效应:⼜称“代群效应”、“群体效应”、“同层⼈效应”,指由于个体出⽣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扰效应,即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

巴宾斯基反射:胎⼉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这个反射活动直到婴⼉出⽣六个⽉后才消失。

摩罗反射:⼜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

当胎⼉或新⽣⼉突然受到了强声刺激及新⽣⼉感到⾝体突然失去⽀持时,会先仰头、挺⾝、双臂伸直、⼿指张开,然后弯⾝收臂,紧贴前胸,作佝偻状。

习惯化范式:⼜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指婴⼉对多次呈现的同⼀刺激反应速度逐渐减弱,乃⾄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婴⼉在习惯化形成后,若换⼀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依恋:是婴⼉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客体永久: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童开始认识到⼀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他依然存在于某个地⽅,我们将⼉童的这种认识能⼒叫做客体永久。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指⼉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精品文档]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精品文档]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精品文档]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什么是老龄与老化?简述老化理论、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及其对我们的启迪。

答:(1)二者的定义①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但历龄(历法年龄)或时序年龄,即按出生年月计算的年龄,是各学科一致通用的。

发展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里的年龄指历龄。

②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2)有关老化原因的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类:①损耗理论,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②遗传程序理论,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这类理论主要有差错灾难说、免疫能力下降说、内分泌衰退说、体细胞突变说和代谢残渣积蓄说等。

(3)两种老年心理发展观①传统的观点认为: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直到成年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成年以后,有一段稳定的时期,然后便开始衰退,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这种变化只能称做“老化”而不能叫做“发展”。

②心理发展观为毕生发展观。

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的新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以德国的巴尔特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

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4)两种发展观的启迪①传统发展观认为人的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衰退,就个体心理变化的总的趋势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这种观点把人主要看做生物有机体,过于看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做单向的、不可逆转的,以个体生物机体的成熟期作为心理发展或衰退的临界点,从而否定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11.2 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老龄与老化?简述老化理论、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及其对我们的启迪。

答:(1)老龄与老化老龄是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2)老化理论①遗传预设理论该理论认为身体是按照基因决定的正常发展时间表而衰老的。

这类理论主要有预设衰老说、内分泌说、免疫说和进化说等。

②可变速率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化是因人而异的随机过程。

主要有磨损说、自由基说、生活速率说以及自体免疫说等。

其中大多数理论认为老化是生物系统偶然的错误或环境对生物系统的损坏造成的,另一些理论则强调新陈代谢的内部过程可能对老化的速率有直接而持续的影响。

③新近理论该理论吸取了遗传程序和生命过程变异理论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能量资源只能维持到繁殖,繁殖以后,身体中的剩余能量不足以继续维持身体细胞和系统在分子水平上的完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随机发生的恶化超越了身体的修复能力,从而使个体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3)老年心理发展观①传统发展观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直到进入青春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青春期过后,进入稳定的成年,然后便开始衰退,老年期各种心理机能处于衰退阶段,不再发展,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而不是“发展”。

②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巴尔特斯,基本观点包括:a.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即从胚胎形成到衰亡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发展不仅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

b.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早,衰退也较早;反之亦然。

有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而有的则很快衰退,有的却很少变化。

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内,不同的心理能力可以处于不同的发展方向。

c.任何一种心理或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1书籍信息作者:林崇德主编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3-1版次:2页数:501字数:490000印刷时间:2009-3-1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7包装:平装[1]2内容简介本书是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其主要任务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辩证发展观。

在结构上,本书首先论述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主要理论、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然后分别阐述了胎儿、婴儿、幼儿、小学儿童、青少年、成年早期个体、成年中期个体、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在内容上,本书既反映了世界当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新趋势,又反映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

3编辑推荐心理发展贯穿于生命全程,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的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人类的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又是有阶段性的。

应该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起来,将相对主义的开放和理想化的终点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既科学地解释生命全程的心理持续发展趋势,又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4目录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进展[要点小结][思考与练习][拓展性阅读导航]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要点小结][思考与练习][拓展性阅读导航]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第三节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第四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第五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要点小结][思考与练习][拓展性阅读导航]第四章胎儿的生理一心理发展[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第一节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第二节胎儿生理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胎儿期的心理卫生[要点小结][思考与练习][拓展性阅读导航]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内容提要]……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第九章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第十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第十一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林崇德版)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理发展)【圣才出品】9.2 课后习题详解1.成年早期个体⼼理发展的⼀般特征及主要发展课题有哪些?答:(1)成年早期个体⼼理发展的⼀般特征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青少年时期个体⽣理发展达到了⾼峰,⼼理也趋向初步成熟。

进⼊成年早期后,个体进⼊稳定期。

②智⼒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发展进⼊全盛时期。

思维⽅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性。

在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达到⾼峰,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

③恋爱、结婚到为⼈⽗母18~35岁是恋爱、结婚、养⼉育⼥的年龄段。

④创⽴事业到紧张⼯作成年早期的个体进⼊了现实阶段。

现实阶段始于18岁,这时个体开始选择职业,并在⼀定领域内实现⾃⼰的愿望。

个体所选择的职业⼀般是和兴趣、能⼒、价值观联系在⼀起的,于是职业必然成为个体的⼀个⽴⾜点,并成为实现⾃我价值的重要⼿段。

(2)成年早期个体的主要发展课题张⽇昇认为,成年早期个体的发展课题应该包括以下⼗个⽅⾯:①对⾝体的发育,特别是对因性成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②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母并⾛向独⽴;③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性的性别⾓⾊;④对新的⼈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⑤正确认识⾃⼰在社会中的⾓⾊,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⑥树⽴作为社会⼀员所必须具备的⼈⽣观和价值观;⑦掌握作为社会⼀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⑧选择职业及⼯作适应;⑨恋爱、结婚及婚姻适应;⑩成就感的获得与⾃我实现。

2.成年早期个体的认知特点有哪些?答:(1)在观察⼒⽅⾯成年早期个体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的特点;⽽且在实际观察中,观察的⽬的性、⾃觉性、持久性进⼀步增强,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明显提⾼。

(2)在记忆⼒⽅⾯成年早期个体的机械记忆能⼒有所下降,但成年早期的前⼀阶段是逻辑记忆能⼒发展的⾼峰期,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容量也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内容: 1.老年期记忆的变化及解释原因 2.老年期丧失观与毕生发展观的
不同 3.认知活动中最明显的变化 4.老年期的年龄阶段.
谢 谢!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老年期又称年晚期,一般指60岁以后.
第一 单元
老年 期心 理变 化观
一、老年期丧失观
将老年期看成是“老化”“衰退”
主要是:心身健康,经济基础, 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
依据:
1、人完全当作生物的个体,心 理也随着生理的衰退而衰退
2、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 不可逆转的
3、认为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 的依据,是普遍适用的。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记忆,再认和 回忆都明显下降。
原因是老年人不善于用记忆策略,另 外也是因为知识提取不出来。(随年龄 的增长记忆明显下降)
机制:
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因 为中枢神经老化。
另一种观点,工作记忆容量变 小,不能同时进行多种活动,速 度也很慢。
五、思维的年老变化
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多数老年人仍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所有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普遍下降 表现出去自我中心的特点
二、毕生发展观 基本观点: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2、不同的心理机能发展和衰退的速
率也不一样 3、发展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构成 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 期的 认知 发展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最早出现)
主要表现:感觉阈限升高。这种 变化是缓慢的。
1、视觉退化
晶状体弹性变小,是调节能力下 降。
2、听力下降
50岁后,听力开始下降,言语 听觉理解力在20岁以后就开始下 降,老年后下降更明显。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味觉阈限增大,味觉多样性也衰退, 60岁后嗅觉的辨别能力也减退,70岁 急剧衰退
总体说:60岁后认识过程的退行 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 势.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四、死亡的来临 自我整合,获得完善感的过程。
死亡的过程: 1、否认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抑郁 5、接受
第四 单元
老年 期的 心理 卫生
第四节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思想上,生活上) 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坦然面对死亡
第三 单元 社会 性的 变化
一 、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生活的重要变化—退休
适应过程分为: 1、期待期 2、退休期 3、适应期 4、稳定期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1、夫妻关系 2、与子女的关系 3、与朋友的关系
三、人格的变化
1、不安全感: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 个方面。
2、孤独感:权势失落,家庭关系中的 失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