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旧精魂

合集下载

三生石的故事

三生石的故事

三生石的故事篇一:三生石故事三生石故事考辨严春华,1979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唐人小说《甘泽谣·圆观》讲述了一个三生的故事,唐代士家子李源与僧人圆观交好,二人同游蜀州,行至三峡一地,见几个妇女负瓮汲水,圆观望而泣下,李源追问其故,圆观遂道妇女中有孕妇者是其托身之所,已孕三年而未娩,今见之,则命有所归矣。

并告李源更后十二年,己之再生会于中秋月夜与其在杭州天竺寺相见。

是夕,圆观亡,而孕妇产矣。

三日后,李源去该家相认,襁褓果致一笑。

十二年后李源再次践约赴杭州天竺寺重与圆观后身牧童相见。

是时已为牧童的圆观歌竹枝二首,演绎了一段三生情谊的佳话。

三生石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代表前世缘分的特定意象,故事中圆李二人再次相会的地点杭州天竺寺亦有著名的三生石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著名景点。

故事中圆观所歌“三生石上旧精魂”那句诗自此成为典故,但是随着这一故事的流传,有关“三生石”故事的源头的说法却不尽相同,故事的主人公即有“圆观”和“圆泽”两种说法,“圆泽”一说,最早出现在苏东坡所作《僧圆泽传》一文中。

为什么相隔时代并不久“圆观”一名会演变为“圆泽”呢,对此,宋人就已经产生了疑惑,与苏东坡同处北宋时期的惠洪在其《冷斋夜话》中就明确提了出来:“唐《忠义传》李澄之子源??与道人圆观游??东坡删削其传,而曰圆泽,而不书岳麓三生石上事。

赞宁所绿为圆观,东坡何以书为泽,必有据,见叔党当问之。

”此后明朝的钱希言在《戏瑕》,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都关注到此事,如《戏瑕》“三生石上事”条云:“宋人小说中,惟圆泽三生石上事,是苏长公撰,却类唐人文笔,今《广记》中已阑人矣。

后阅《冷斋夜话》,乃知唐人元有《忠义传》,载李澄之子源,与惠林寺道人圆观游,托生锦裆妇人家,却后十二年,如角而叹于孤山月下。

苏长公删润其语,而曰圆泽,其实非长公笔也。

”认为将“圆观”改为了“圆泽”的宋人小说,似为唐人所作,因而怀疑其非苏轼所撰。

四库全书所录《甘泽谣附录》之《东坡删改圆泽传》中对这个问题给出的这样一个猜测:“此疑其因甘泽字,而误书,后人又因而人集耳。

三生石的故事

三生石的故事

三生石的故事说起三生石,有的朋友不一定晓得,但说起缘定三生则很多人就知道了。

夫妻或情侣之间山盟海誓的时候很容易想到下辈子还要找对方,那个就是缘定三生了。

其实,在中国文人骚客的思想里,三生石是极负盛名的一块石头,简直可以媲美《红楼梦》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顽石了。

关于三生石,其实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说的是富家子弟李源公子,从小富贵侈豪,闻于一时。

由于父亲光禄卿李登在战乱中死去,从而体悟到了人生的无常,于是发誓一生不做官、不娶妻、不食肉,并且把家捐献出来改建成惠林寺,自己就住在寺里修行50余年。

寺里的住持是一个圆泽的禅师,把寺产经营得非常好,又懂音乐,衣食不愁。

李源和他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促膝谈心,常常是一谈就是从晚上到第二天早晨,没有人知道他们谈的什么内容。

有一天,李源和圆泽禅师相约一起准备到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去游玩,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而圆泽禅师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

但李源坚决不同意。

圆泽只好依了他,并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他们一起走水路,船行到了南浦(今武汉市南)的时候,在岸边,他们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用瓮打水,圆泽一看她就唰唰流下泪水,伤感地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啊。

”李源吃惊地问圆泽禅师原因,禅师说:“这个妇人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了。

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到时候会以一笑为作投胎的证明。

等到十三年后的中秋之夜,你去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再和你见面。

”李源一听后悔莫及,只得为圆泽禅师准备洗澡更衣的水和衣服,到了黄昏的时候,圆泽沐浴更服后就死了,李源赶到河边看见的妇人家里听说那妇人真的在那个时辰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露齿微笑起来,李源就把这一切前因后果告诉了王氏,王家于是出钱把圆泽的遗体安葬在山下。

三生石上的三首诗

三生石上的三首诗

三生石上的三首诗一、原文:《三生石上旧精魂》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二、衍生注释:1. “三生石”:是一种传说中的石头,它被认为与前世、今生、来世的缘分相关联。

许多传说里面,人和人之间三世的因果缘分都会在三生石上有所体现。

2. “旧精魂”:这里指前世的灵魂或者精神。

大概是说从前就存在的灵魂又来到了今生的世界。

3. “莫要论”:不要谈论的意思,有一种往事不必再提,或者这段往昔不必言说的感觉。

4. “情人”:这里不一定是指爱人的那种情人,更像是有缘之人,可能是挚友之类的关系。

5. “此身虽异”:即虽然身体已经不同了,表示经过轮回转世之类的状况,身体已经改变。

三、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围绕着三生石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前世今生缘分不灭的主题。

情感上,有着一种对于前世缘分在今生延续的感慨与欣慰。

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人开篇点出“三生石”和“旧精魂”,直接把读者引入到一种神秘的轮回氛围之中。

使用了一种非常含蓄的情感表达,“惭愧情人远相访”的“惭愧”用词很微妙,表现出一种对于有缘人远来探访的惊喜又略带不安,好像害怕对方失望,毕竟自己已经“此身虽异”,但是紧接着“性长存”又再度肯定了灵魂或者内在的永恒性,让那种缘分在无论何种境遇下都不可磨灭的信念传递出来。

四、作者介绍: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圆泽禅师。

他是一个佛门中人,圆泽禅师深通佛法,对禅学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的这首诗伴随着“三生石”的传说流传开来,他应该是一位对世间缘分、轮回等有着深刻感悟的智者,将自己在佛门的感悟融入到诗歌当中,用非常简洁且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出来。

五、运用片段:1. 场景一:退休老人重逢聚会在一个宁静的小镇花园里,一群退休的老人正在举行一场温馨的重逢聚会。

他们曾经是同学,多年后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但重聚的那一刻仿佛时间倒流。

这时,其中一位比较文艺的老人站了起来,说:“咱们就像那三生石上旧精魂啊,虽然这么多年过着不一样的生活,身体也随着岁月变化了不少,但咱们的情谊就像诗里说的‘此身虽异性长存’,今天重聚可真好,咱们以前那些风花雪月的年少之事就别老念叨了,珍惜现在重聚的时光啊。

三生石上旧精魂好句

三生石上旧精魂好句

三生石上旧精魂好句
“三生石上旧精魂”出自明·孙蕡的《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

原句为:三生石上旧精魂,化作阳台一段云。

词客有灵应识我,碧山如画又逢君。

花边古木翔金雀,竹里香云冷翠裙。

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时节雨纷纷。

以下是十个“三生石上旧精魂”的好句:
三生石上旧精魂,缘定三生不悔过。

三生石上旧精魂,执念深深化蝶痕。

三生石上旧精魂,回首往事泪满襟。

三生石上旧精魂,百转千回情未泯。

三生石上旧精魂,演绎世间真情深。

三生石上旧精魂,历经风雨情未变。

三生石上旧精魂,相遇相知相守心。

三生石上旧精魂,真情不变至永恒。

三生石上旧精魂,感天动地泣鬼神。

三生石上旧精魂,千年轮回永流传。

三生石上旧精魂,历经风雨仍相依。

三生石上旧精魂,执子之手共白头。

三生石上旧精魂,真情不变万世长。

三生石上旧精魂,缘定三生不分离。

三生石上旧精魂,一曲红尘共长歌。

杭州灵隐寺(10)

杭州灵隐寺(10)

杭州灵隐寺(10)【34】呼猿洞杭州灵隐寺虽然去过多次,但有一个地方以前一直未到,那就是呼猿洞。

相传灵隐寺创始人慧理禅师言飞来峰为印度天竺飞来,恐人不信,从洞中呼出黑、白两猿为证,故称呼猿洞。

古时灵隐天竺一带多猿猱,据南宋志书记载:六朝刘宋时(420-479)灵隐寺智一法师曾蓄猿于山间,他还善啸,有“哀松之韵”,每当他临涧长啸,则众猿毕集,时人称其为“猿父”,并设有饭猿之台。

“冷泉猿啸”是元代钱塘十景之一。

历史上,曾有无数名人留有呼猿洞的诗句。

唐朝宰相、诗人李绅至灵隐看到的是“寺多猿猱,谓之孙团弥”,并诗云:“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西湖梦寻·呼猿洞》中,为呼猿洞写有一对子:“生公说法,雨堕天花,莫论飞去飞来,顽皮石也会点头;慧理参禅,月明长啸,不问是黑是白,野心猿都能答应。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陈洪绶《呼猿洞》:“慧理是同乡,白猿供使令。

以此后来人,十呼十不应。

明月在空山,长啸是何意。

呼山山自来,麾猿猿不去。

痛恨遇真伽,斧斤残怪石。

山亦悔飞来,与猿相对泣。

洞黑复幽深,恨无巨灵力。

余欲锤碎之,白猿当自出。

”呼猿洞除了岩洞外,还有很多石刻造像。

看了呼猿洞的介绍,更是坚定了要去瞧一瞧的决心。

沿飞来峰脚冷泉溪继续西行,出灵隐寺景区西门,来到法云弄。

呼猿洞在法云弄附近。

法云弄也称法云古村落,现归一家高端酒店管理。

安缦法云度假酒店占地14公顷,酒店道路石板与鹅卵石铺就,路旁古树参天,流水潺潺,幽静又充满野趣,是一家顶级的度假酒店。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楼,零零落落掩藏在绿荫下,来到这里就像是走进“18世纪的中国村落”,建筑土墙瓦顶,木结构,石材走道与地板。

据说酒店人员与客人的比例是5:1,可想而知,这酒店的价格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据说是杭州最贵的酒店。

来这里住宿的都是“安缦痴”(Aman Junkies),Aman酒店开到哪,他们就会跟到哪。

“安缦痴”们对遥远文化的好奇,对极度放松的渴望以及对创造力和精致设计的欣赏,使得他们总是在寻找不同的安缦度假村来体验。

三生石探谜

三生石探谜

三生石探谜
“三生石畔悟三生,真性不朽思永恒。

今生知遇来世盼,幽魂一缕证前盟。

”杭州三天竺法镜寺旁的“三生石”,是有着浓厚宗教色彩和佛门灵气的神圣巨石。

“三生”静观着红尘与阴间中那些准备喝“孟
婆汤”、等待轮回转世而投胎再世
的人们。

据传,神圣奇特的“三生石”
能照出人们前世模样和来世影像。

在人们的心目中,前世的因缘、今
旁老树古藤、茶园竹林,一片翠绿色,
真是大自然生态毓秀,融合历史人
文精神之美,尽是一派佛家净土氛
围。

这里位于与飞来峰相连的莲花
峰东麓,远处碧绿的茶蓬缀满山坡,
文/葛许国。

三生石传说中英翻译

三生石传说中英翻译

三生石the Stone of Three Incarnations“三生石上旧因缘”一语,知道的人很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出处。

考《甘泽谣》云:“唐有李源者,京洛人,父憕,死安禄山之乱。

源悲愤,不仕不娶。

居惠林寺三十年,与僧圆泽(或作圆观)友善,相约游蜀峨眉山。

源欲自荆州溯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

源不可,曰,吾已绝世事,岂可复道京师哉。

泽默然久之,曰,行止固不由人。

(选的出行路线由不得自己,这句话从路线问题想到命运,个人命运不是由自己决定的)Many people know the Chinese prover b, “the old Karma is on the Stone of Three Incarnations ”,but only a few people know its provenance. A sentence in 《Ganzeyao》(甘泽谣)has been textual analyzed, “ A people who named Li Yuan, lived in Luoyang, the capital city of Tang Dynasty. His father, Li Deng, died from An Lushan Rebellion. Liyuan felt distressed and indignated, and he decided neither to become a government official nor get married. Liyuan lived in Huilin Temple for 30 years, he was a good friend of Monk Yuanze (or Yuanguan). They planned to visit Mount Emei of Shu.( Sichuan province). Yuan wanted to go upstream through the gorgy from Jingzhou, while Ze wanted to choose Xiegulu of Changan. Yuan objected to it, ‘I have already secluded from the secular affairs, how could I return to the capital?’ Ze kept silence for a while, and then said, “The road can’t be chosen on my own.”遂自荆州入蜀,路次南浦。

贾宝玉就是乾隆皇帝(一)

贾宝玉就是乾隆皇帝(一)

贾宝⽟就是乾隆皇帝(⼀)贾宝⽟就是乾隆皇帝(⼀)《新话红楼》⼀书中,列举了⼤量证据,证明贾宝⽟就是乾隆皇帝。

则其要点现摘录如下:1.宝⽟是“龙种”、“活龙”在中国⽂化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为真龙天⼦。

故宫太和殿是龙最多的⼀个殿,太和殿的龙象征着⾄⾼⽆上的皇权。

《红楼梦》第九回:宝⽟和秦钟到贾府学堂上学,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丁与些亲戚家的⼦弟,俗语说的好,“⼀龙⽣九种,种种各别。

”未免⼈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物在内。

[蒙双⾏夹批:伏⼀笔。

]作者巧借俗语,点出“学中”⼦弟都是“龙种”,那宝⽟也是龙种⽆疑。

批语“伏⼀笔”点出其中奥秘,所谓“龙种”,就是皇帝的“种”,那学中的⼀窝⼦⼦弟都是皇帝之“种”。

第⼗九回,宝⽟的奶母李嬷嬷去看望宝⽟,见宝⽟不在家,丫鬟们只顾玩闹,⼗分看不过。

李嬷嬷责怪了⼏句,“⼜问道:‘这盖碗⾥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说毕,拿匙就吃。

[庚⾠双⾏夹批:写龙钟奶母,便是龙钟奶母。

]……”“龙钟奶母”就是“龙种”奶母,⽽“龙种”的奶母,当然是⽆所畏惧,我⾏我素了。

弘历他爹是雍正皇帝,雍正是龙,弘历当然是“龙种”了。

第⼆⼗五回,马道婆和赵姨娘聊天说起贾环,“赵姨娘听说,⿐⼦⾥笑了⼀声,说道:“罢,罢,再别说起。

如今就是个样⼉,我们娘⼉们跟的上这屋⾥那⼀个⼉!也不是有了宝⽟,竟是得了活龙。

[甲戌侧批:赵妪数语,可知⽟兄之⾝份,况在背后之⾔。

]”脂批已明确告诉读者宝⽟是何⾝份了。

程⾼本上却把“也不是有了宝⽟,竟是得了活龙”这句最重要的话删去了,可见,程⾼本的出版是个政治阴谋。

第四⼗三回,王熙凤过⽣⽇,宝⽟却溜出府去,带着茗烟到⽔仙庵去上⾹,“那⽼姑⼦见宝⽟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般,忙上来问好,命⽼道来接马。

”《红楼梦》中数次点出宝⽟是“活龙”、“龙种”,⽩纸⿊字写在书⾥,这是任何⼈都⽆法抹杀的证据,也是考证《红楼梦》的唯⼀前提。

脂砚斋明确指出“赵妪数语,可知⽟兄之⾝份”,这已经明⽩⽆误的告诉读者宝⽟是皇上。

许仙白娘子的搞笑句子

许仙白娘子的搞笑句子

许仙白娘子的搞笑句子1. 关于“白蛇与许仙”的唯美爱情诗句有哪些1. 更待西湖彻底干,此间应有再生缘。

2. 咏白蛇传事白蛇初下峨眉山,坐对青峰结翠鬟。

白蛇初见西湖水,游女如花彩云里。

不慕繁华不为恩,自爱西湖万种春。

谁知波上同舟子,便是三生石上人。

雨露初结湖上缘,还依湖水作家园。

解炼金丹图济世,便是鸳鸯亦是仙。

可怜琴瑟有人妒,悲歌却起无声处。

都缘佛子太愚执,肯信鸳鸯能独宿。

柔肠有愤亦如雷,千里江南一片哀。

零雨暗从阊阖下,海潮飞压镇江来。

虹霓缭乱与云低,百万鱼龙天上嬉。

最怜意气倾肝胆,同行妙手空空儿。

雷峰塔下重门闭,想见报仇心未死。

到今岁岁有余波,广陵潮吞金山寺。

沧海桑田谁复记,雷峰亦已当风屺。

更待西湖彻底干,此间应有再生缘。

3. 半是凡心半是仙,蛾眉空付一千年。

断桥难断尘寰事,西子湖畔续前缘。

4. 当代·九彩鹿时逢端午说许仙,邂逅借伞红线牵。

心诚情动白娘子,也因厚道也在天。

5. 白素贞一峨嵋一跃到西湖,浓抹清妆恋画图。

借伞雨中心已许,红楼招作女仙夫。

6. 二法海心歹伎俩多,夫妻恩爱受煎磨。

险峰采得灵芝草,水漫金山怒斗魔。

7. 三可憎法海举金钵,更恨雷峰锁白娥。

喜得小青三昧火,一家又唱镜圆歌。

8. 许仙雨中借伞结奇缘,不慎曾迷雾与烟。

法海枉施伎俩尽,情经劫后更婵娟。

半是凡心半是仙,蛾眉空付一千年。

断桥难断尘寰事,西子湖畔续前缘。

小青率性质天真,出生入死侠胆存。

拔剑欲斩窝囊废,不解白姊百日恩。

最恨伤天法海蛮,佛禅扫地恶迹斑。

深扼白娘亏一篑,未能灭顶漫金山。

叹服前人凄丽篇,蛇心原本也缠绵。

湖边又耸雷峰塔,活该二字应永传。

9.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江南水柔人情长,自古情长多伤心。

10. 白是木芙蓉的白。

一滴水就可以这样沉淀褪去千年的污秽在纯白的纸张上。

将今世慢慢湮开注定的尘劫要我与你相见。

11. 天予多情不予长相守,空自凝眸春风笑人瘦。

【美文共赏】三生石上旧精魂(林清玄)

【美文共赏】三生石上旧精魂(林清玄)

三生石上旧精魂文/林清玄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历经两朝而不改变,读来令人动容。

它的大意是说,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

李源不同意。

圆泽只好依他,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了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了三年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

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没有心思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过去了;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访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住问道:“泽公,你还好吗?”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面的日子。

”随即又唱了一首歌: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三生石的诗句

三生石的诗句

三生石的诗句
1、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2、彼岸花开开彼岸,忘川河畔亦忘川。

奈何桥头空奈何,三生石上写三生。

3、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4、叹十年波浪,悠悠何补,三生石上,种种无缘。

白发来呵,朱颜去也,一曲狂歌落酒边。

5、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

6、向三生石上纵挥犀。

回首不胜魂断,夕阳芳草萋萋。

7、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8、三生石上精魂。

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

9、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

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

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

西湖摩崖“石”头记

西湖摩崖“石”头记

西湖摩崖“石”头记编者按:西湖群山怀抱,历来受文人墨客青睐,四时来游来访,并留下众多诗词歌咏。

本期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是西湖周边各山各峰中带“石”的摩崖题刻,共计十六处,或许这是西湖山石受追捧的最佳佐证。

“飞来石”不在飞来峰,“五云石”不在五云山,南屏山竟然也有一处“三生石”,西湖群山里的石头就是这般神奇。

下面跟着历代瑰丽诗文,走进七座山峰里藏着的十六处题刻,是为西湖摩崖“石”头记。

吴山“吴山特耸,左江右湖。

登昊天阁可挹钱塘海门,太虚楼俯瞰湖阴,湖山悬嵌槛外,障画排空。

山之石多甃,秀巧如太湖怪石。

使造物者置之大江,濯以海潮,沙土空尽,宜有奇丽妙观。

然而瑞石山玲珑瑰洁,百状萃奇,洞崖窈窕,孤峰峭削,犹巧石垒甃,固有如江潮之所啮蚀者矣。

”——明.王叔承《武林富春游记》“吴山为石窟,是石必玲珑。

”——明.张岱《西湖寻梦》“……然吴山叠 ,天挺神皋,左江右湖,得趣较倍,乃复约登吴山。

……玲珑一峪,叠石而成,腻过太湖,巧胜桂林,洞虚得月,径曲留云,丽堪揽胜,幽足采真,初疑神工鬼斧,何以刓刻至此,及谛观之,满山石骨皆然,此偶为风水所漂露耳……”——明.王士性《五岳游草.登吴山记》飞来石“西湖未洗吴山月,风雨飞空卧石龙。

”——佚名题句飞来石“飞来峰顶一拳石,从彼飞来忽住此。

殊形诡态性翩跹,景纯未得穷其理。

”——清.乾隆《飞来石》“道经吴山,遂登瑞石紫阳庵。

且诵且穿空翠亭,上望江楼,下看秀石,又名飞来石,峭拔玲珑,窦逗可转折。

眉公云:一拳便是名山。

此则名山便是一拳矣。

”——明.汪砢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虎卧石堆云石“七宝出坳古迹埋,林间奇石尚嶙峋。

岩名垂腹枵然大,空洞知容几辈人?”“……余游七宝山,俯视出坳,颇多奇石,遂扪萝而下,见有净鉴池、镂玉岑、还冲洞、颐真洞、鳌峰、虎卧石、堆云石、垂腹岩,皆有字镌石上……”——清.朱彭《吴山遗事诗》其一并序鳌头石苍屏石寿星石“弧南老人星,亭亭立岩岫。

只解看归云,所以静者寿。

”——清.朱彭《寿星石》通天石宝石山“隋书志石甑,吴越封宝石。

《甘泽谣》中的「三生石上 」

《甘泽谣》中的「三生石上 」

东坡删改圆泽传(并跋) 雒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憕居第。禄山陷东都,憕以居守死之。子源,
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憕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 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 日,人莫能测。一日相约逰蜀青城、峨眉山。源欲自荆州溯;泽欲取长安, 斜口谷。源不可,曰“吾已断世事,岂可复道京师哉。”泽黙然久之,曰 “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而汲者,泽 望见而泣曰,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妇人姓王氏, 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者。公当以 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 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 乳,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且以语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源遂不果行, 反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后十二年,自雒适吴,赴其约。至约所, 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 论。惭愧情人逺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嘑问泽公。不答。曰“李公真 信士。然俗缘未断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见。”又歌曰“身前 身后亊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 去不知所。之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諌议大夫。不就,竟死 于寺中,年八十。
予按,苏公集载《圆泽传》,岀自袁郊所作《甘泽 謡》,其事则即“圆观”,特入《唐书·李憕传》数 语耳,方疑公以“观”为“泽”,未考所本。后数日, 偶见惠洪述“观道人三生为比丘”条下,亦以为疑, “欲问其说于叔党”,则当时人固已疑之矣。赞寜在 宋初,最称博学,去袁郊未逺,所録亦称“圆观”, 其“岳麓三生石”亊及“源入蜀之明年,儿始生”, 又与郊记不合,是未甞见《甘泽謡》。各书所闻也, 今并録于后。予家有刘松年“三生图”、元人楷书 “圆泽传”,又与坡公稍异。上有赵松雪鍳籖、题名、 僧二十人诗篇,最后吴匏庵跋语,皆作“圆泽”,无 一人称“观”者。岂后人因坡公所定,不复为异欤? 惟《神僧传》则称“圆观是从《甘泽謡》删定”也。

李惟清文言文翻译

李惟清文言文翻译

李惟清生于明末乱世,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状,感慨万分。

他虽身陷困境,却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在这动荡的年代,他毅然投身于抗清斗争,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奔走呼号。

以下为李惟清所著《南浦集》中的一篇文言文,名为《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破山寺后禅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心乐事谁家院?应笑我,少年时节,空悲切。

【翻译】在破山寺的后禅院,昔日王谢堂前的燕子,如今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吴宫的花草掩埋了幽深的路径,晋代的衣冠成了古墓。

三生石上的旧精魂,欣赏美景、享受快乐的地方在哪里?应该嘲笑我,年轻的时候,空悲切。

李惟清在这篇诗中,以破山寺后禅院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破败、世道沧桑的感慨。

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寓意着昔日的荣华富贵已经不再,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暗示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两句,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

吴宫的繁华已经消失,只剩下花草掩埋的幽径;晋代的衣冠人物已经化为古墓,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诗的最后两句“三生石上旧精魂,赏心乐事谁家院?应笑我,少年时节,空悲切。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三生石上的旧精魂,代表着过去的自己,而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院。

诗人自嘲地表示,自己年轻时空悲切,如今应该笑自己。

李惟清的这篇文言文,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辞藻,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一面。

在这动荡的年代,他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同时,他的诗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三生石的相关爱情故事典故

三生石的相关爱情故事典故

三生石的相关爱情故事典故三生石上旧精魂主人公:李源圆泽发生地:下天竺寺旁莲花峰下发生时间:唐朝三生石是映证前生、今生、来生的,这块石头已经成了杭州最有名的石头,江南江北的青年男女为了盟信而来寻访,要找到它并不容易,因为太不扎眼而常常被高涨的期望所忽略。

它是因为唐代文士李源与和尚圆泽之间的奇异感情而得名的,它现在让人想到李安的新电影《断臂山》。

唐朝洛阳有个名士叫李源,与僧人圆泽结为莫逆之交。

有一天,李源突然想叫驴友圆泽一起去峨眉山玩。

圆泽沉默良久,不愿拂了李源的一片热心,同意了。

两人游山玩水,十分高兴。

走到一岔路口,可以选陆路,也可以选水路入蜀,李源兴致勃勃地要求坐船,说坐在船上看风景,那是另外一种雅兴。

圆泽沉默了良久,同意和李源走水路。

船行山退,一路风景果然奇丽。

两人点点评评,十分尽兴。

船到南浦的时候,圆泽看到江边有一个顶着瓮汲水的女人,止住了笑语。

渐渐便有泪光在眼中闪现,他对李源说:“躲不过了,这位妇人就是我要投生转世的所在。

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

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生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脸相迎作为证明。

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李源又是悲伤,又是讶异,再问情由,圆泽已经坐化了。

李源想起圆泽这一路上的迟疑,心里明白了一半。

他收住悲戚,三日之后,等在农妇家门外,果然听到了新生婴儿的啼哭,他从窗外看到这孩子冲着他笑。

李源这时再也不能不相信圆泽生前的话。

十三年后,他如约前往杭州。

在灵隐天竺道上等着了已化为牧童的圆泽。

圆泽坐在牛背上对他唱了一首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唱完,那牧童向李源点点头,骑着牛慢慢往树林的茂密处走去,身影湮没在一片云雾中。

李源看到这幅场景,哽咽难语,他在原地伫立良久。

此时落日熔金,暮云合碧,山风渐起。

这样的相见,一人已经透彻,一人却还在红尘痴缠,真有断肠之感。

三生石上旧精魂读后感

三生石上旧精魂读后感

三生石上旧精魂读后感《三生石上旧精魂》是一部由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这部剧以唐婉和李凌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了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展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在观看这部剧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对于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首先,这部剧通过唐婉和李凌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与激情。

唐婉和李凌在剧中扮演了两个不同朝代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与激情。

在剧中,唐婉和李凌用诗词来表达彼此的情感,这种用诗词来表达爱情的方式,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其次,这部剧通过穿插古代文学作品,让人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在剧中,不仅穿插了许多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品,还展现了这些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通过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让人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这部剧通过唐婉和李凌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唐婉和李凌的爱情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却是永恒的。

他们用诗词来表达彼此的情感,用行动来诠释爱情的真谛,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通过这部剧,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与激情,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总之,《三生石上旧精魂》是一部展现了古代文学魅力和韵味的电视剧,通过唐婉和李凌的爱情故事,穿插古代文学作品,让人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这部剧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与激情,还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这部剧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让人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三生石下歌曲背后的故事

三生石下歌曲背后的故事

唐代隐士李源,住在慧林寺,和住持圆观交好,互为知音。

两人相约去四川峨眉山游玩,圆观想从道长安,从北部陆路入川。

在李源的坚持下,两人从从长江水路入川。

在路上河边遇到一个怀孕三年的孕妇。

圆观看到这个孕妇就哭了,说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愿意走水路,因为他注定要做这个妇人的儿子,遇到了就躲不开了。

他和李源相约在13年后杭州三生石初相见。

当晚圆观圆寂,孕妇也顺利产子。

十三年后,李源如约来到三生石,见到一个牧童唱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与之相认,牧童说他就是圆泽,但是尘缘未了,不能久留,唱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完就离去了。

实话,一开始就是被名字吸引的,关于三生石的故事,一直在我们的文化中流传,这里面的寓意其实是中国人对宇宙时间和空间最朴素的宗教观点。

三生即是前世、今生、来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自己的宇宙哲学观念,小编还听过一种说法,所谓三生石,是中国儒家、佛教、道学三教共同影响下孕育的文化观念。

不管三生石的名称是因缘什么,但是三生石的故事,我打小听到大,一直都是美的。

后来慢慢三生石又被慢慢冠以爱情概念,也更赋予了另外一种美。

读这个故事,在加上听谭震演奏的
三生石箫曲,可以说又给美润色了几分,这样我们的感受就不是单一的,箫曲、三生石的故事和我们读者听众三者共鸣。

三生石上旧精魂

三生石上旧精魂

三生石上旧精魂
唐朝安禄山造反,李源的父亲守东都,人称李都督,安禄山逼破了洛阳,就把李都督杀了,后来安禄山的儿子想夺位,把他父亲又杀了,而他弟弟又把他杀了,唐朝的人马就借这个机会把他们收拾了。

李源是个居士,信仰佛教,他把住宅、田地改成了寺庙,请圆泽禅师担任住持。

这李源居士想朝峨嵋山,邀圆泽禅师一块去,圆泽想走西京到四川,走旱路,而李源不愿意到西京见到熟人,想走武汉水路到四川。

圆泽禅师是过来人,李源他不知道圆泽的想法。

他们到汉口坐船走了几天,水上起了风,就把船靠岸边休息,村庄这男男女女的到河边洗东西,圆泽禅师看到一个穿黑衣服的妇女过来了,他就哭起来了,这李源就问他怎么回事,圆泽禅师说:我之所以不愿意走这条路,就是怕见这个妇女啊,这个妇女怀孕已经三年了,就是等我去投胎,假若不见没有事,这见了就不行了,一定要给她当儿子了。

事已至此,圆泽禅师就对后来的事情作了安排,他说再过十二年,到杭州天竺山前边我们会面。

明天我生下来,你要到我家里去看,我见到你时会笑起来,以此为证。

圆泽禅师安排完之后就走了。

这一来,李源也没有心思朝山了,就回家了。

时间说话很快,一晃过了十二年,八月十五要在杭州会面,李源来到天竺山那里,看见一头牛,上面骑了个小孩,笛子吹得哇哇响,这小孩一见李源就说: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行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长存。

李源一听,知道这是师父,就上前合掌,小孩就说:李居士,你真守信。

一勒牛鼻子上桥头走了,一边走一边说: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就是说骑牛的小孩已经不是江边的那个小孩了,那个小孩已经死了,又在杭州投胎,这个骑牛的小孩走了又要死,再到瞿塘投胎。

18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18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18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
性常存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唐.圆泽
圆泽禅师与儒生李源是好朋友,两人相约出外旅行,圆泽希望走山路,李源执着要走水路。

圆泽叹息:「果真因果轮回不可勉强。

」只好取道水路。

在水边遇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妇女在洗衣服,圆泽一看,命中注定逃不了。

原来这妇人已怀孕多年,就等圆泽来投胎。

圆泽就对李源说:「业报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旅行,希望十三年后,杭州天竺寺外,我们有缘再相见。


洗衣妇回家后,就生下了一个小孩。

一晃十三年过去,李源如约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吟唱: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欲回烟棹上瞿塘。


李源一听,知道牧童就是过去的故人。

这首诗偈说明佛性不变,人在五趣六道里流转,是真真实实的。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我们在三生石上走过,都是有情人、有缘人,是赏月吟风的好朋友。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不要以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为乌有,人是死不了的。

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们如果对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转、六道轮回,只要播种功德,总会有美好的来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石上旧精魂
说《红楼梦》的情与悲
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几千年人情世道的大总结,是官宦世家由盛而衰的一面镜子,也是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部含着笑与泪的悲剧。

在小说中看到了天地、看到了人生、看到了自己,到头来不过是梦一场。

作者版本及其它
四大名著《红楼梦》当为首,复杂的人物关系图、深刻的主旨内涵、以及诗化性的叙述描写,注定了她的成就不一般,也注定了她成为一门显学,也注定了她之于中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地位。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琴圃、芹溪。

据悉,其先祖曹玺,是顺治的亲信侍臣,曹玺妻子是康熙的乳母,其祖父曹寅少年作过康熙的“伴读”,后曹玺任江宁织造。

一方面为宫廷置办各种御用物品,一方面还充当皇帝耳目,访察江南吏治民情。

其后,曹寅、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均担任过这一要职。

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织造款项亏空”罪名被革职抄家。

少年生长在南京的曹雪芹,经历过一段富贵豪华的贵族生生活,大概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全家迁回北京,之后家族衰败,生活潦倒,处境困顿。

晚年专心从事《红楼梦》的写作与修订。

乾隆二十七年(1762)除夕,抱病遗终离开人世,留下一部未完成的《红楼梦》。

《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流行于市面,本名《石头记》,后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名《石头记》为《情僧录》。

东鲁孔梅溪则题名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多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八十回本大多由脂砚斋、畸笏叟等署名评语,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

从属于这个系统的有,甲戌本(1754),残存16回;已卯本(1759),残存41回又两个半回;庚辰本(1760),残存78回;甲辰本(1784),存80回,书名第一次正式题为《红楼梦》。

另有列藏本、戚蓼生序本(又称“有正本”,即有正书局于1912年石印的戚蓼生序本)等。

《红楼梦》全书120回,后四十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成的故事,以活字排印出来,书名《红楼梦》,通俗称“程甲本”。

第二年,程高二人对小说进行“补遗订讹”,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由此《红楼梦》结束传抄时代,得以广泛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最新刊本《红楼梦》中,其版权页正面刊出
《红楼梦》(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将后四十回的版权从程高二人手中中拿下,以无名氏代之,这是需要注意的。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
“木石”是爱情观,“金玉”是婚姻观。

在《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中,小说以封建王朝下史王贾薛四大相互联姻的封建家族为叙事大背景,以荣宁二府的兴衰为叙述线索,将太虚幻境中未做完的梦投射到人间,叙写了大观园中宝玉与众多女子之间的似虚似实、似有似无的青春年少的时光,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纠葛为脉络,将生命的真实体验诗化的表现出来,深入地描绘了上至皇宫,下至乡村的广阔历史画,最终以悲剧收场。

女娲补天没用上的一块无材仙石,留在大荒山无稽崖情埂峰上,听了一僧一道谈论云山雾海神仙玄幻、红尘荣华富贵之事,动了凡心,想要到世间耍一耍,后来幻化成了通灵宝玉,也即宝玉出生时含在嘴里的那块玉石。

石头幻化的物质实体是通灵宝玉,其精神本体却是贾宝玉,同根异体。

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绛珠仙草即为林黛玉。

神瑛侍者动了凡心要去凡间,绛珠仙子为报答恩情,就也要求去凡间,用自己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

两人其实在前世已经有恩遇,后世以情相报。

贾宝玉的神格前身世神瑛侍者,其性格前身则是青埂顽石,同体异根。

“补天顽石”与“通灵宝玉”即是一体,是贾宝玉精神性格的化身,在与林黛玉相处时他所体现出的是顽石的性格,与薛宝钗相处时以玉的气质对之。

由于其前世神格的原因,“木石前盟”象征玉黛爱情,由于薛宝钗带有一僧一道送的一块金锁,在现世(今生)与贾宝玉的爱情被称作“金玉良缘”。

一个是前世的恩情,一个是今生的结缘。

神瑛侍者与顽石宝玉的前世今生纠葛在贾宝玉一个人身上,精神实质与肉体灵魂相互纠葛,谁也屈服不了谁,但同时谁也屈服了谁,面对黛玉一心一意,面对宝钗一心一意,最终他尊崇了内心,选择了前世神格中留下的记忆,也对俗世的爱情观进行了无声批驳,但却在现实的牢笼中无法逃脱,尊崇了现实,内心与现实相互纠葛与妥协,让这块玉石最终走向了悲剧,也这就是人世与人生。

如梦如幻万境归空
秦式之丧、元春省亲,一悲一喜,梦幻无常。

无论是选择林黛玉或是选择薛宝钗,宝玉都是一个真实的人。

在大观园里的“女儿国”中,每一位女子各有特点,在宝玉面前这里的每一位女子都得到真正的尊重,他每每感叹这些女子将要离开大观园,由此而哀叹起来。

花袭人是他的丫鬟,也是他初试云雨的人,听说
她打算着要走,宝玉为了她情愿答应最不喜的“读书功名”,足见宝玉对待这些所谓“丫鬟”的态度,真心的与她们玩、与她们耍她们当做一个真正的人。

在太虚幻境中,宝玉跟随警幻仙子看了正副十二钗,里面每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都是悲剧,除了巧姐。

这些女子在世道、男人面前都成了悲剧,唯独快乐的时光却是在大观园里与宝玉玩耍的时候,是宝玉让她们真正体会到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的快乐。

“太虚幻境”“孽海情天”本是二位一体:“情缘皆幻”,本欲警“幻”,反而启“幻”,本欲以“幻”警人,终则以“幻”启蒙。

但在警幻仙子的引导下,宝玉学会了云雨,由此顽石宝玉与神瑛侍者真正堕落成人,在这一刻宝玉开始真正褪去神格,实现了他在青埂峰与赤瑕宫的梦幻,最终还为泡影。

“宝玉”之“玉”,兼有玉石二性,本性是石,幻形玉。

也是书中的一根暗线,砸玉、看玉、叹玉、失玉、络玉、送玉等一系列事情。

“玉”之为洁(实体与精神),象征宝玉的纯洁情操,宝玉、黛玉、妙玉皆此;“玉”之为欲,象征宝玉的情感和人生追求。

由此“石—玉—石”的历程却寄寓作者“空—色—情—色—空”的人生观。

关于《红楼梦》有太多可说的,以后慢慢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