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_3 印度学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7.3 印度学案
7.3印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扎实基础——我独思,我收获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阅读课本P30-31页回答下列问题)1、位置: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欧大陆部,西临海,南临,东临。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度数)到______(度数)之间,________带(温度带),_________纬度(低中高纬度)。
2、邻国:印度西北毗邻;北邻、和国,其中是内陆国的有、,有不连续国界的是;东北与、接壤;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3、在右图中填注: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巴基斯坦、中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恒河、印度河、北回归线、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恒河平原。
4、地形:北部:,中部:,南部:。
5、人口: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亿,在世界上是第人口大国,该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了措施。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我合作,我收获★印度人口增长特征★1、读P32图7.36“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说出印度的人口增长具有什么特征?2、根据P32页活动材料,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扎实基础——我独思,我收获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阅读课本P33 -34页回答下列问题)1、印度以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一年分为______两季。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我合作,我收获1、结合印度的位置和地形思考,印度的冬季风相对干燥,而夏季风能带来丰沛降水的原因?2、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阅读P35活动材料回答)(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生长习性有何差异?(2)读图7.42,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征。
(提示:从位置和地形区两个方面回答)(3)结合上题答案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印度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增长趋势(出示P32图7.36 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
课堂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结合P33活动1、2小题内容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认识印度的气候特点,探究印度水旱灾
害频繁的原因
(1)读图认识印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2)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探究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堂活动:P35活动1、2、3。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答疑解惑。
新学案课堂达标选择题1--6小题
六、练习及检测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新人教版
思考回答
[导入新课]
一、文明古国(概况)
展示有关印度音乐,舞蹈及宏伟建筑。让同学思考:这是那个国家?再请同学说说有关印度的古文明。
读南亚地形图回答: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印度)。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请同学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东北喜玛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
3、农业
水稻沿海地区,东北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恒河上游
棉花西南
黄麻东北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高科技工业
课后反思
本节课课堂效果好,气氛活跃
印度
教案
学科
七年级地理
课题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
主备课人
年级
Hale Waihona Puke 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2、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
能力目标
1、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2、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教授新课]
二、印度人口问题
(结论: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所需?
读印度人口的增长图。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发现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长2.6亿1991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1.6亿)
三、地形、气候和农业
1.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为什么?
情感与
价值观
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印度多样的地域文化魅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印度,是七年级地理下册7.3节的内容。
教材从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亚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学生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印度有更全面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对印度的美食、文化和节日等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特点。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3.印度的人口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特点。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包括印度地理位置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
2.收集印度的美食、文化和节日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准备一些关于印度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已知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
同时,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简要讲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分发印度地图,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印度的主要河流、山脉、城市等地理特征。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并简要说明原因。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案新人教版
印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
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特点,理解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印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4.了解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理解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资料,分析归纳印度人口增长、气候、粮食作物分布、软件外包产业分布的规律和特点,增强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2)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3)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收集与印度相关的信息资料。
2.学生准备准备好地理教材、地图册等学习用具,提前了解与印度相关的信息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国家地理一般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环境问题四部分内容。
在学习印度时,主要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找到印度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人地协调、合理发展的观念。
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对知识的初步感知;通过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自我归纳总结,凸显个性发展;通过自我诊断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查缺补漏。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通过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补充、完善,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探究,可以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体验,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年级地理下册《7.3 印度》教学案1 新人教版
4.完成地理填充图20页。
图片导入
(一 )印度的自然地理状况:
自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并完成学案:
在印度图中填出:
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
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恒河,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
(二)印度的人口
1自读教材31-32页,了解印度人口特点.:
印度人口达到________ ,仅次于_______ ,居世界第_______ 位。
《7.3 印度》
教学
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3.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印度的水旱灾害、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
难点
分析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
课前
展示
激趣
导入
探究
新知
展示汇 报
实践创 新
每节一 练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课标解读】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3.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内容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是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
国家内部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联系与差异、发展与演变需要探讨、分析才能获得结论。
印度这节课突出了国情与特色,侧重于宗教与文化、人口与环境、经济与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涉及到的大量图表、资料、实例等地理素材需要处理,难度相对会大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和印度的粮食生产状况。
2、能利用地图说明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运用地图说明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地区分布,分析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地图和资料,了解印度粮食生产有大量进口到自给自足的变化原因。
2.通过对印度工业的发展与工业部门今昔的变化,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后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状况的实例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了解印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教学难点】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板图、收集到的材料 (或课件) 辅助教学,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引导启发,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教学准备】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挂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收集的相关资料(或课件)、课前用彩笔板出印度工业分布空白图。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学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
第三节印度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运用地图资料,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以农业、工业为例,举例说明印度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4.通过阅读资料,运用实例、数字说明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
学习过程一、图说位置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印度主要邻国及临海位置2.海陆位置观察印度濒临哪些大洋和海域。
3.相对位置二、漫话人口人口数量※分组讨论:粮食生产的自然优势地形组:读课本31页图7.34“印度的地形”,从地形角度分析哪些地形区适合种粮食?为什么?气候组:读课本33页图7.38“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印度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特点是什么?水热条件如何?三、地图推理推理一资料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印度的地形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推理:、两种图例分别代表哪种粮食作物?推测依据是什么? 推理二资料: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1.仔细观察图中箭头分别代表1月、7月哪个月份的风向?分别是什么季风?2.判断季风异常时1~4会出现什么灾害,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热2.孟加拉湾阿拉伯印度洋亚洲3.众多二、1.第二2.优势: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国内消费市场巨大劣势:资源紧X,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三、推理一:小麦和水稻。
水稻分布于降水丰沛、地势平坦的地区;小麦喜温凉,比较耐旱。
推理二:1.略。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2.异常1会出现水灾,西南季风停留时间长;异常2会出现旱灾,西南季风停留时间短;异常3会出现水灾,因为西南季风势力强;异常4会出现旱灾,因为西南季风势力弱。
初一春季《地理》(人教版)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
2.学习任务:
(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巩固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的方法。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学会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一国家的人口特点的方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1)通过图文资料,结合印度的自然环境背景,分析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通过资料,说明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主要粮食作物及生产的不稳定性,思考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依据材料,了解印度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
(3)对照印度的水稻和小麦分布图、地形图、气候统计图,找出印度水稻、小麦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对应关系;巩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案例的基本思路。
(4)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3.学习准备:
观看微课,利用课本和地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邻国和首都。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印度的人口方面的概况。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的自然特点,说出印度发展农业和工业的实例;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
[教材分析]《印度》一节是初中世界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南亚面积最大国家的。
由于印度在古代文明、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地理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极具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本期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建立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框架结构的知识学习体系,但缺乏对区域地理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的学习经验;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讲述“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第二课时讲述“迅速发展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特点;2、能够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气候类型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服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我们应珍惜和爱护人类的家园;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2. 通过对印度人口问题、水旱灾害的原因等学习,培养学生认识到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
7.3 印度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印度地理位置、周边主要国家
2.了解印度的气候与农业特点
3.了解印度经济特点
二、学习任务
1、合作探究主题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小组抢答】快速说出印度在亚洲的位置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任务1中回答。
1.分析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2.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
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
1.对照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3.对照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
3、合作探究主题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任务3中回答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这些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是软件产业中心。
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4.课堂小结
三、课后自主应用
完成《7.3印度自主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材内容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印度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印度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对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地理特征。
2.运用地图、图片、资料等,直观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印度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提问:“印度有哪些自然资源?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如何?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如何?”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印度的地理特征,分析印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从印度人口问题带来的利与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并进一步理解人类要控制人口生育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印度首都、地形特点。
(2)印度人口的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口的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实施时间:
2014年2月 日 星期 到星期
五、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刚刚看到是有关那个国家的视频?上次是日本,想想看,在学习日本的时候都学到了什么?
…...
【教学过程】
1.(过度)学习印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我们需要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首都、地形、河流、经济发展状况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印度最为突出的问题——人口问题。大家觉得印度会有怎样得人口问题呢?
7.现在打开学案和教材,根据大家刚刚所听到的和你们在视频中所看到的,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 题。
8.(合作交流)现在请小组合作交流,统一你们的答案,3分钟之后要小组合作展示讨论成果。
10.个别小组合作展示。
【教学小结】
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加分鼓励。
现在,我们来回顾以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4.自然地理事物:
(1)最北端是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2)南面有一条河流——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位于恒河平原上,恒河的上有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中下游由于气候(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影响主要种植的是水稻。
(3)继续向南是一座高原地区——德干高原,主要种植小麦。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站:
第二人口大国
通过几张印度人口的图片和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探究印度的人口问题。
1.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2.谈谈你对印度人口未来增长趋势的看法。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了解印度人口众多,居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过程与方法
运用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人口增长一定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重点、难点
印度的人口压力
教学方法
图像分析法、启发质疑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读图判读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分析,明确印度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并紧紧围绕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开展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了解印度采取因地制宜相应对策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教
学
流
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西游记》,请同学说说前往西天取经,“西天”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代的哪个国家?
设疑:为什么玄奘去印度不走最近的路线呢?
同学回答:印度
带着设疑的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展示《西游记》唐僧师徒的图片并播放其主题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世界的
第二人
口大国
地理位置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地形
利: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弊: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利:雨热同期
弊:水旱灾害
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广阔
河流:恒河水源充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环
境与粮
食生产“绿色革命”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迅速发
展的服
务外包
产业
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较低
英语普及信息
技术发展早
优势条件
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小等
地位:“世界的办公室”
以软件外包产业为主
人口现状
影响
政策
南亚面
积最大
的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临太平洋的半岛国家
发源地:班加罗尔
空间分布的变化:向西部沿海扩散(21世纪)
第三节印度
➢知识网络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
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的发源地
B.不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人口世界第一
D.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广大
③环境压力不大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包括()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是人口大国
C.都是临海国
D.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4.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A.恒河
B.印度河
C.湄公河
D.湄南河
读图1“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完成5~8题。
5.印度迅速崛起的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孟买
B.新德里
C.加尔各答
D.班加罗尔
6.印度软件外包产业迅速发展,因此印度被形象称为()
A.世界工厂
B.世界办公室
C.世界加油站
D.世界原料基地
7.下列属于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是()
A.利润少
B.资源消耗大
C.效率低
D.信息技术含量高
8.21世纪初该国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扩散至()
A.东部沿海
B.西部沿海
C.北部地区
D.东北地区
9.从亚洲的地理分区来说,印度位于()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10.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
1.读图2 “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和“南亚盛行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印度地处 带和 带,气候类型是 。
(2)从乙图中的A 图中可知,此时印度盛行 (方向)风,此风来自 洋,带
来丰富的降水。
结合甲图可知此时为印度的 季,时间为每年的 月至 月。
(3)从乙图中的B 图中可知,此时印度盛行 (方向)风,此风由 吹向 ,降
水稀少。
结合甲图可知此时为印度的 季,时间为每年的 月至 月。
(4)综上所述,对印度降水产生较大影响的是 (方向)风。
当它来得早,退得晚的时候,易
发生 __灾,当它来得晚,退得早的时候,则会出现 ____灾,降水极不稳定,所以 ____灾害频繁。
甲
A
B
乙
图2
2、读图3“印度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印度地形分布略图”和“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
①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结合甲图和乙图可知,水稻主要分布在
平原和半岛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
甲
丙
乙
图3
在高原的西北部和平原的上游。
②结合甲图和丙图可知,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_____________毫米;小麦主要分布地区的年降
水量大致________ __毫米。
两种农作物的分布区的降水量大致以毫米为界。
(2)据图分析,影响印度的农作物分布的因素有、等。
(3)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开展“绿色革命”以来,由“饥荒之国”变为“余粮之国”试分析实行该革命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