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肺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 关键 词】 慢性 阻 塞性肺 疾病 ;肺 性脑 病 ;护 理体 会
中图分类号:R 7 . 43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 14(0 2 3 0 柏一 2 6 1 8 9 2 1)1— 3 0 颤等症状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医师。观察呼吸的深浅、频率和节 律。痰量及性状痰量的多少及颜色的改变,可直接反映感染的程度及
3 ・I床护理 ・ 4 0 I 6 i
一
Ma 0 2, o . 0 No 1 y2 1 V 1 , .3 1
旦 发现低血压应立 即抢救 :马上停 止超滤 。如 血压不 回升 ,马上补
环 ,对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 、肺水 肿 、肝功 能衰竭等严重 并发症亦 非常有效 ,避免 了单纯灌流时患者 的低温 问题 。人是一个生 物. 心理. 会的有机 整体 ,生物 因素与心理 社会 因素 之间总是 互相联 社
【 要 】 目的 探讨 对慢 性 阻 塞性肺 疾 病并 发肺 性脑 病 患者 护理 体会 。方 法 对 2 0 摘 0 7年 1月至 2 1 年 1 0 1 2月收治 的 2 O例肺 性脑 病 患者 实施 下 列护 理 方法 病情观 察 、心理护 理 、给 氧指 导、严格 控制 感 染、饮食护 理 、详细记 录 2 h出入量 、出院指 导。结 果 显 效 l 例 , 效 4例 , 4 5 有 无效 1 。结 论 对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临床 治疗 和护 理过 程 中应 严 密观 察病 情 ,做 到早 发现 肺 性脑 病 ,实施 有 效 的护理措 施 可提 高肺性 脑 例
呼吸困难 ,发绀、胸痛 、烦躁等症状 时,要警惕 并发气胸 闭 。
索用量 。
紧缺 ,医疗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在综合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 综合干预措施较难全面开展 ] . 4 。大多数医院缺乏专职心理医师,医
肺性脑病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例 , 器 官 功 能 衰 竭 6例 , 染 性 休 克 4例 。 多 感
2 病 情 观 察
2 1 肺 性 脑 病 早 期 症 状 的 观 察 入 院 后 尽 快 了 解 病 人 的 一 般 . 情况 ( 职业 、 化 程 度 、 气 性 格 、 活 习 惯 、 为 、 言 、 庭 情 文 脾 生 行 语 家 况 等 ) 以利 于 交 流 沟 通 和 观 察 。多 数 肺 心病 病 人 出现 肺 性 脑 病 , 前都有睡眠昼夜倒错 、 脾气 性 格 改 变 、 绪 反 常或 行 为 错 乱 的表 情
良好 的生 活 工 作 习惯 , 服 不 良嗜 好 , 作 时 注 意 劳 逸 结 合 , 克 工 适 当活 动 , 免长 时 间 过 度 用 脑 。注 意 饮 食 , 制 体 重 , 制 胆 固 避 控 控 醇 、 肪 和糖 的 摄取 量 , 吃 豆 制 品 、 鲜蔬 菜 和 水 果 , 过 适 当 脂 多 新 通 的饮 食 和 运 动 来 除 去 多 余 的 脂 肪 , 减轻 心脏 负 担 。控 制 高 血 压 、
加 强 防 癌 健 康 教 育, 别 是 对 高 危 人 群 更 应 提 高 他 们 的 认 特 识 和 自我 保 健 能 力 : 意 饮 食 营 养 的 平 衡 、 偏 食 ; 食 要 多 样 注 不 饮
化 , 免单调 , 不长期服用 同一种 药物 ; 食要适 度 , 过饱 ; 避 也 饮 不
2 讲 究 卫 生
注 意 改 变 不 良 的生 活 方 式 , 避 免 高 脂 肪 、 维 生 素 及 低 纤 如 低 维 素 膳 食 , 止粮 食 霉 变 , 止 烟 熏 、 度 油 炸 等 不 良享 调 方 式 , 防 防 过
改 变 过 硬 、 热 、 烫 的 饮 食 习惯 , 减 少 癌 症 的诱 发 因 素 , 除 过 热 以 戒
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病例四:重症肺炎患者
要点一
总结词
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容易引发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患者患有重症肺炎,伴有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由于病情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以 避免发生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病例五: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
总结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并发肺性脑病。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
遵医嘱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04
肺性脑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戒烟
吸烟是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危 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有效降
低患肺性脑病的风险。
控制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也是肺性脑病的危险 因素之一,采取措施减少空气 污染,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 活动等,有助于预防肺性脑病
疗水平。
长期管理及随访
定期随访和复查
对于已经确诊的肺性脑病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了解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坚持药物治疗
肺性脑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和用法。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性脑病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肺功 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恐惧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
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肺部感 染的机会。
预后及转归
预后改善
随着病因的有效控制和呼吸功能的改善,肺性脑病的预后逐渐改善。
转归多样
肺性脑病的转归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则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详细描述
该患者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多年,病情复杂多变。由 于肺功能逐渐下降,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以控制病情发展。
谈肺性脑病的护理进展体会
谈肺性脑病的护理进展体会【摘要】目的: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部疾患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 临床以大脑弥漫性功能障碍症状为主,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及血气分析可见PaO2、PaCO2、PH值的改变,本病死亡率较高,因此,护理上通过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恰当的治疗与护理,可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
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对肺心病患者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积极采取措施,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果:降低了肺性脑病患者的死亡率,为我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结论:肺性脑病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高质量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肺性脑病;护理体会;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对肺性脑病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多,从早年的单纯抗感染、输氧,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肺心病监护病房和机械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但病死率仍然高达32.5%~77%。
归根结底都是针对肺脑的定义而采取的相应对策。
我院自2006年4月~2001年4月,共收治62例肺性脑病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严格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着重讨论由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引起肺脑的护理进展概况。
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95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合并心衰28例,合并2个以上器官损害13例。
2 早期临床表现的观察早期多在夜间发生,,患者有睡眠昼夜倒错现象或脾气性格改变、情绪反常。
末梢循环障碍,出现发绀。
因脑部水肿出现眼球结膜充血,眼角处结膜水肿。
后期病情加重可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昏迷等。
3 护理进展3.1 保持呼吸道畅通非常重要,病人要2小时翻身一次,同时拍背排痰,也可半坐位,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给予药物化痰,适当饮温开水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或雾化吸入。
病情严重行气管切开畅通呼吸道,有呼吸机插管的病人应及时吸痰。
3.2 合理吸氧持续低流量吸氧(1-2升/分),检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患者考虑面罩吸氧,呼吸衰竭者可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避免高流量吸氧,避免氧中毒诱发肺脑。
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肺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是由于肝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下是一些建议:1.临床观察:(1)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变化,如混乱、迷茫、短暂的意识丧失等。
(2)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肌阵挛、震颤等。
(3)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氨浓度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
(4)观察患者的腹胀和腹泻症状,以及黄疸和皮肤瘙痒等体征。
2.护理:(1)保持患者的安全,特别是在意识状态改变的情况下,预防跌倒和其他意外事故。
(2)提供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刺激和促进患者休息。
(3)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氨浓度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4)控制患者的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5)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6)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和溃疡的发生。
(7)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与患者交流并鼓励其参与适当的活动。
(8)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肺性脑病的知识,包括疾病的自我管理、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等。
此外,对于严重的肺性脑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来治疗肝功能衰竭。
在手术前的准备期间,护理措施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后的护理则包括皮肤护理、防感染、药物监测和饮食控制等。
护理团队应密切合作,以保证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肺性脑病的护理措施
肺性脑病的护理措施摘要肺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
本文旨在介绍肺性脑病的护理措施,包括了呼吸管理、神经系统监测、液体管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内容。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1. 呼吸管理肺性脑病患者的呼吸管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应经常监测,并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定期进行呼吸道吸引和清洗,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呼吸支持设备,如呼吸机和氧气治疗装置。
•注意使用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如呼气末正压(PEEP)和吸入氧浓度,以避免气压伤和氧中毒。
•高风险患者可考虑采取俯卧位通气,以改善氧合。
2. 神经系统监测及早发现和监测患者神经系统状况对于肺性脑病的护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持续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等。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如神经肌肉传导速度(NCV)和脑电图(EEG)等。
•如有必要,及时请示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如颅脑MRI等。
3. 液体管理合理的液体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包括输入和输出。
•遵循医嘱,调整液体的种类和速度,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避免过度补液和容量负荷,以减轻心脏和肺的负担。
4. 营养支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患者康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考虑通过鼻饲或经胃管饲喂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如体重、血液检测等,以调整营养方案。
5. 预防感染肺性脑病患者常常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容易发生感染。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操作无菌。
•避免交叉感染,如隔离患者、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定期评估其疗效和耐药性。
护理肺性脑病患者应注意观察些什么
护理肺性脑病患者应注意观察些什么引言肺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
该病变主要由于肺病变引起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脑组织缺氧所致。
针对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观察要点1. 意识状态肺性脑病患者由于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常常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反应性和认知功能。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定向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2. 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评估其病情变化至关重要。
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
肺性脑病患者往往伴有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加快和深度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症状。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发热、心率异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3. 咳嗽和呼吸状况肺性脑病患者的呼吸系统常常受到损伤或限制,在观察时需要特别关注咳嗽和呼吸状况。
观察患者的咳嗽频率、咳嗽质量和咳嗽痰液情况。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咳嗽加剧、呼吸困难或咳嗽产痰量增加等症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氧合情况肺性脑病患者由于肺功能受损,常常存在氧合不足的情况。
观察患者的氧合状态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测氧饱和度(SpO2)来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一般来说,正常人的氧饱和度在95%以上,如果患者的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改善氧合情况。
5. 体位和卧床时间肺性脑病患者在长时间卧床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体位和卧床时间。
定期翻身和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同时,还要观察是否存在压疮和卧床相关肺炎等并发症。
6. 水电解质平衡肺性脑病患者常常因呼吸窘迫和药物使用等原因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尿量、血钠、血钾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电解质异常。
肺性脑病的早期观察和护理
内容摘要: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发生与呼吸衰竭所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早期脑组织为可逆性障碍,晚期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变性等器质性改变。
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避免进入严重阶段,从而降低死亡率。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发生与呼吸衰竭所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早期脑组织为可逆性障碍,晚期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变性等器质性改变。
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避免进入严重阶段,从而降低死亡率。
多数肺心病患者发生肺性脑病前都有昼夜倒错或性格改变,情绪反常和行为错乱等表现,如暴躁、烦躁不安、精神萎靡、表情淡漠、抑郁、沉默少言、兴奋抑郁交替出现,随地大小便、不穿衣裤、打骂人、易哭笑、定向力和计数能力下降、走错病房或病床、讲话吐词不清、答非所问、多语、胡言乱语等。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临床观察,尤其夜间,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要考虑早期肺性脑病的可能,及时寻找诱因并及时反馈医生作出相应处理。
对已经发生肺性脑病的病人注意观察意识障碍,判断病人是嗜睡、昏睡、朦胧和昏迷,判断昏迷程度,以积极配合医生救治和精心护理[1]。
2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情应仔细,尤其是夜间。
因为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大脑皮层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促进呼衰的发生或加重,而且夜间睡眠对脑部血流相对缓慢,可加重脑缺氧的程度,从而使肺功能进一步下降而诱发肺性脑病。
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温的突然下降是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肺心病患者多有呼吸道感染,故常有持续地发热。
如发现患者体温不升、多汗、四肢末梢冷时,应注意有无休克。
这与大量出汗和高碳酸血症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及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有关。
有严重缺氧或酸中毒症状的患者,可出现血压上升,而应用人工呼吸机的患者在短期内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则可引起血压下降。
观察呼吸时应认真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呼吸浅快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呼吸深长一般多为酸中毒。
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体会
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09-01-05T16:05:02.107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07年12期供稿作者:周家荣[导读]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未经积极治疗出现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未经积极治疗出现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就诊时患者除呼吸衰竭的症状外,还出现烦躁、失眠、躁动或神志淡漠、谵语、间歇性抽搐、嗜睡、昏迷、精神错乱等神经精神症状,该病预后差。
现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的49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将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9例病例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50~92岁,平均71岁。
1.2 发病特点:①此病以老年人为主,长期咳嗽、喘息、心慌,近期加重伴感染或用镇静剂不当、过量吸氧等。
②男性多见;③常于气候突变、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发病。
2 观察及护理2.1 观察:①首先要熟悉和详细了解病史,细心观察病情;②患者早期可有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头痛、烦躁不安、脉搏洪大有力、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体温正常或增高、呼吸浅快,后期可有呼吸浅慢或潮式呼吸,神志恍惚、谵语、无意识动作,有时出现嗜睡与高度兴奋、多语相交替;严重者眼底视网膜血管扩张、巩膜出血、神志模糊以至昏迷等症状;③神经系统检查: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低下,锥体束征阳性;④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6.65kPa,pH值<7.25,动脉血氧分压<8kPa。
2.2 护理2.2.1 基础护理⑴休息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坐卧位;对烦躁、精神失常应特别护理,专人守护,加床栏防坠床。
并禁用镇静剂,以免加重病情。
⑵饮食营养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的饮食,如鱼肉末、牛奶、禽蛋、新鲜蔬菜等;合并心衰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昏迷、拒食患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或静脉输入多种氨基酸、脂肪乳剂、高渗葡萄糖、血液制品等,以补充体内营养需要。
肺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肺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肺性脑病是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慢性胸肺或脊柱疾病引起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
对肺性脑病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现对临床60例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6月—2009年6月发生肺性脑病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0~83岁,平均(58.4±11.6)岁,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
呼吸道感染38例、气道不畅12例、电解质紊乱5例、酸碱失衡3例、氧疗不当2例。
1.2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面颊、指(趾)等处明显紫绀、多汗、神志恍惚、嗜睡、睡后不易叫醒,即使叫醒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球结合膜明显充血水肿,瞳孔缩小或忽大忽小,重者可发生昏迷。
血氧分压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血清钠、电解质正常,机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中枢神经对缺氧十分敏感,如缺氧持续5分钟以上,便可造成机体脏器不可逆的损害,其中以中枢神经最敏感.故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高碳酸血症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及脑血管扩张、充血、脑血流量增多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而引起脑间质水肿,使颅内压增高,或由于呼吸性酸中毒时细胞外钠离子、氢离子转向细胞内,使脑细胞内发生酸中毒,造成脑细胞内酶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功能失调。
以临床上观察二氧化碳分压越高神经精神症状越明显。
1.3 治疗治疗上应控制肺部感染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与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慎用中枢抑制药物。
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是治疗肺性脑病的关键。
过度兴奋或癫痫发作的病人可用地西泮肌内注射。
2 护理对呼吸科患者意识障碍的护理重点是改善通气功能,并区分肺性脑病与其他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意识障碍.2.1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定时开窗,以保持空气流通。
肺性脑病护理小技巧
肺性脑病护理小技巧*导读: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患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它主要是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神经障碍、神经系统综合征。
临床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情绪反常、行为错乱、神志逐渐不清、谵妄、甚至昏迷等。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患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它主要是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神经障碍、神经系统综合征。
临床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情绪反常、行为错乱、神志逐渐不清、谵妄、甚至昏迷等。
本组通过对120例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护理观察,特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观察重点1.1 神经、精神症状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低氧血症、CO2潴留和酸中毒三个因素共同损伤脑血管和脑细胞是最根本的发病机制。
CO2潴留使脑脊液H+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降低脑细胞的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可引起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等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
一旦发现,应该及时通报医生给予处置。
1.2 呼吸、血压及脉搏脉搏直接反应心脏的代偿功能及心肌的功能状态,应严密监测脉搏的速率、节律及强弱,脉搏不规则时应及时观察心率,有严重缺氧或酸中毒早期可能出现血压上升,而应用人工呼吸患者因短期内排出大量的CO2则可以引起低血压。
同时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特别注意患者的咳嗽、咳痰和喘息声。
当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往往咳嗽加重,痰液不易咳出,因而使细支气管被分泌物阻塞加重,进一步造成通气功能与弥散功能降低而导致肺性脑病。
因此,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对于老年患者,夜间更应加强巡视,警惕因冷空气刺激导致呼吸道平滑肌痉挛,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的发生。
1.3 体温临床上一般持续高热,但是到了晚期,皮肤温度骤然下降,体温不升是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如发现体温不升,多汗、四肢末梢冰凉时应注意有无休克。
1.4 尿量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尿量及尿液的性状,并做好记录。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气分析、脑电图等)进行综合 评估。
02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观察指标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 模糊、嗜睡、昏迷等症 状,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
呼吸功能
监测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等指标,判断是否 存在呼吸困难或呼吸衰
竭。
循环系统
监测心率、血压、血氧 饱和度等指标,评估循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 动、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心理调适
向患者介绍心理调适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心理 疏导等,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05
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评 估
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意识状态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症状,判断病情严重 程度。
血气分析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情况,为 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方法
神经心理测试
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评估其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等方 面的变化。
肺部功能评估
通过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评估肺性脑病的 严重程度。
出院病情恢复情况,
为出院后的护理提供指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 护理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肺性脑病的概述 •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 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 肺性脑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 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评
估
01
肺性脑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肺性脑病23例的观察及护理
肺性脑病23例的观察及护理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1]。
通过精心护理,及早发现肺脑的早期征兆,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病程转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院收治肺心病患者并发肺脑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66~84岁,平均75岁。
全部病例基础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经精心护理及治疗后,治愈15例(65.22%),好转4例(17.39%),死亡4例(17.39%)。
2 观察及护理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1.1 神经精神改变:如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时,在做好各种监护的同时配合医生做适当的处理。
加强安全保护,病床要避开窗边和安装护拦,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
昏迷患者应注意观察昏迷程度及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嗜睡患者应注意是否容易唤醒。
护士要及时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说明病情,配合治疗及留陪,同时派专职护士守护。
如患者出现行为过激,暴躁不安时忌用吗啡、巴比妥钠等抑制呼吸中枢的镇静药和麻醉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
2.1.2 生命体征变化:对肺脑早期发现有较大意义。
(1)体温:体温突降是肺脑早期的症状之一。
肺脑早期由于高碳酸血症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及儿茶酚胺分泌而导致多汗,可使体温下降,23例中体温低于36 ℃的患者有12例(52.17%)。
(2)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当患者出现脉搏细弱,速而无力,血压不稳定,呼吸节律不整齐并伴颜面口唇紫绀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2.2 夜间观察和护理:肺脑患者常常在夜间出现病情加重,嗜睡及昏迷患者易与熟睡混淆。
因此夜班护士必须做好床头交接班,详细了解白天病情变化及目前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浓度及导管是否通畅等。
密切巡视病房,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脉搏、心律。
如发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搐、紫绀加重等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2例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肺性脑病 诱因 护理
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胸肺等疾病引起的神经精神综合征,通常伴有呼吸衰竭而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肺性脑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多发生在呼吸功能衰竭的基础上,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气道不畅、以及镇静剂应用与给氧不当,因此,对肺性脑病早期病状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于2016年4月~2016年3月对收治的22例肺性脑病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6年4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2例肺性脑病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52~78岁,平均60.5岁,符合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标准以及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脑诊断和分级标准。临床表现为神志恍惚、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重型者表现为半昏迷、昏迷、抽搐以及病理反射阳性。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合理使用抗生素 常规应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对昏迷或嗜睡者加用纳络酮维持治疗,如果呼吸抑制明显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2 结果 22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和治疗后,好转19例86.4%,死亡3例13.6%,其中死于呼吸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 毕业论文网 3 护理体会3.1 严格控制感染 临床上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积极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护理人员一定要准确及时地收集标本。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减少探视人次,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1]。同时要加强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协助患者定时翻身,1次h,要保持床单清洁整齐,防止压疮的发生。同时加强口腔护理,2次d 还要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用1 5000呋喃西林250 ml膀胱冲洗,2次d,每周更换导尿管,以预防逆行感染。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做好祛痰工作,使痰液及时排出,对痰量多而又无力咯出的患者,应协助患者咳嗽,同时防止窒息并禁止使用强镇咳剂。对卧床患者要定期指导其做深呼吸运动,协助其翻身拍背,使无效咳嗽变为有效咳嗽。对部分痰液黏稠不易咯出的患者可以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及化痰药物,或者协助医生通过支气管纤维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对吸氧的患者要密切注意氧气的流量,因为氧疗不当是肺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氧疗不当多数是由于患者家属对氧疗的误解,错误认为吸氧浓度越大越好,结果造成呼吸抑制,所以对患者的家属也要进行有关医学和护理知识的宣教[2]。 作文 zuowen 3.3 保持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紊乱也是肺性脑病重要的诱因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如患者进食少或者不能进食者,还有消化道并发症出现如呕吐、腹泻,还有应用了利尿剂的患者。所以对肺性脑病患者一定要密切注意观察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做好诊断和相应的处理,包括合理地安排输液,正确地补充电解质,及时用鼻饲补充有关电解质等。3.4 行为障碍的护理 当患者出现肺性脑病早期症状时,应及早认识同时尽快告诉医生,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病房,以免出现意外。早期肺性脑病患者常有头痛、失眠、烦躁或躁动等精神障碍,护士应更加体贴并关心患者,以亲切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让患者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3]。护理人员要去除病房内的不必要的设备和危险物品以免患者伤人和自伤。对于行为异常、肌肉震颤、定向障碍等的患者,要安排给予上下床活动、洗脸、喂饭、喂药、排泄、休息等项目的护理。输液、输氧时,要防止患者无意识拔掉输液管、输氧管等。3.5 饮食护理 肺性脑病的患者宜采用低热量、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饮食。对有心衰合并四肢水肿的患者可以给予低盐饮食,或给予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对于应用排钾利尿药的患者应鼓励多进含钾药物,以避免因为电解质失衡而诱发肺性脑病的症状加重。 毕业论文 4 小结 肺性脑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部分患者对疾病控制后的治疗和生活缺乏信心,护理人员把细微的心理护理做到患者需要之前,应要在每天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痰液是改善通气的重要措施。只有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精神症状,并立即正确处理,才能使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5 参考文献[1] 王改琴,党飞荣.预见性护理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6,156:104.[2] 王军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与肺性脑病的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93:359.[3] 赵德芳.纳络酮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6,4825:52.
2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观察护理
2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观察护理目的探讨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观察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确诊的21例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性脑病患者,对其进行观察护理。
结果经过抗生素控制,长期氧疗(LTOT)、营养支持,有18例好转,3例死亡,常见转好率为85.7%;14例重症治疗后好转12例,重症治疗好转率为85.7%。
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应该进行有效控制感染外、肺脑合剂、必要时可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标签: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性脑病;临床护理气管、支气管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火症,属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
该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咳痰、喘憋,复发率高,病情进展缓慢[1]。
本组研究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确诊的21例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性脑病患者,对其进行观察护理。
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确诊的21例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并发性脑病患者,对其进行观察护理。
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在46岁~72岁,平均年龄为(56.9±2.4)岁;本组选取的患者中,均有慢支病史,时间在6~24年,平均病史为(14.3±2.3)年;从临床表现看,慢支急性发作者1例,慢支合并肺气肿者2例,慢支合并哮喘者2例,慢支合并肺心病者16例,主要症状有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咳痰、喘憋等。
1.2方法首先,进行跟进评估,加强对其持续低流量吸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机械通气,并根据病情进展观察、处理,注意禁止对患者进行镇静剂注射。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作者:张晓凡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02期摘要肺心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之一,肺性脑病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总结了2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通过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肺性脑病;临床观察;护理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
本病病情变化快,临床护理复杂。
因此,减少肺性脑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资料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肺心病患者78例,出现肺性脑病22例(28%),年龄41~82岁,好转15例,无变化3例,死亡4例,病死率18%。
方法:①积极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遵循持续低浓度、低流量的给氧原则。
②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③常规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
④解痉、平喘、祛痰,如应用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等。
⑤对昏迷或嗜睡患者加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支持治疗,呼吸抑制明显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临床观察尽早发现肺性脑病先兆:肺性脑病早期多在夜间发生或加重,以00:00~4:00为最高,所以要及时与患者沟通,观察患者意识及性格:如有无情绪反常,行为错乱、记忆减退、表情淡漠、焦虑或抑郁、嗜睡、睡眠时间长、不易叫醒、谵妄、狂躁等。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黏膜的观察:①患者如出现头痛、肌肉痉挛、两手扑翼样震颤、视物不清、眼球运动障碍,显示肺性脑病的发生。
②口唇、舌尖、耳廓、指端是观察发绀的最好部位,当患者有中、重度呼吸衰竭时发绀加重。
此外,球结膜充血、水肿亦为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应仔细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①呼吸:严密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及深浅度,特别要注意患者的咳嗽、咳痰及喘息声。
呼吸喘急说明细支气管充血、狭窄或痰液阻塞。
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者, 应协助患者 翻身 、 叩背 , 指导患 者深吸气后有 意识地 咳嗽 ,
以利排痰 , 使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饮水 , 必要 时静脉补液以
稀释痰液。
[ 刘娅. 2 ] 宫颈癌患者心理 护理 【.当代护士 ( 术版 )20 ,7 : J 1 学 ,0 5 ( )
( 稿 日期 :O O 0 — 4 收 2l一32 )
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 。 34 密切观察病情 。除观察血压 、 . 脉搏 、 呼吸 、 心率外 , 还
需记 录 2 4h出入 液量 , 一定要 注意观察 电解质紊乱 的表 现 , 及 时做好诊 断和处理 。合理安 排输液 , 补充 电解 质 , 控制输液速
肺性脑病常发生在呼吸功能严重不 良的基础上 , 因镇静剂
应用 与给氧不当及肺部感染 而诱 发 , 因而 , 对肺性脑 病早期症
状 的观察与护理是 治疗成功 的关键。 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 中的
监护外 , 还要及 时和患 者家 属取得联 系 , 明病情 , 说 让家属配合
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3 护 理 要点
3d ,直至残余 尿量小于 10m ,拔管后指导患者定时排空膀 0 L
胱。
31 严格控制感染 , . 积极配合 医生使用有效 的抗菌药物 。 术后 禁食 ,待 排气后改为 流质饮 医生选用抗 菌药 物主要是根 据细菌培养 、药敏结果 和经 验用 药, 抗菌药物有各 自不 同的特性 , 有些抗 菌药物是浓度依赖 性
1 临床 资 料
治疗 , 并请家属 陪护 , 同时派专职护理人员守护。 43 在患者 出现 脾气性格 改变 、 绪反常 、 . 情 暴躁 时 , 以 应 说服劝导 的 口气 , 配合必要 的治疗 , 并 切不可用镇静剂 使患者 安静 , 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 , 使患者 昏迷。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胸肺或脊柱疾病引起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6.4%[1]。
因而,对肺性脑病进行认真的臨床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2008年1月~2010年1月通过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痰病、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49~81岁,平均65岁;原发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诊断标准。
48例均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意识恍惚、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重型者呈半昏迷,昏迷、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
治疗方法:均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祛痰。
合理使用抗生素,常规应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对昏迷或嗜睡者加用纳洛酮或者醒脑静微泵维持治疗。
呼吸抑制明显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结果48例患者中,经抢救后好转34例(70.8%),死亡14例(29.2%),其中死于呼吸衰竭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感染性休克4例。
讨论病情观察:⑴肺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多数肺心病患者出现肺性脑病前都有睡眠昼夜倒错、脾气性格改变、情绪反常或行为错乱的表现,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要考虑到早期肺性脑病的可能,及时寻找诱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⑵生命体征观察:①呼吸:表现在呼吸节律、频率及幅度的改变,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时呼吸变弱,呈嗜睡状态。
②体温:晚期肺性脑病患者,机体反应差,体温常在36℃以下,甚至体温下降。
③脉搏和血压:缺氧早期,脉搏加快,血压上升。
中度缺氧时血压下降,脉搏减慢。
若脉搏短促、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则提示严重缺氧或感染加重和休克,应密切监测,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⑴严格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和加重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例肺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患者的症状观察与护理方法,寻求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1例肺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与分析。
结果:经综合抢救与精心护理,除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7例好转出院。
结论:对肺性脑病患者加强病情观察与有针对性地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对症采取积极治疗,从而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标签:肺性脑病;患者;观察护理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呼吸衰竭所引起的高碳血症、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脑组织pH下降等一系列内环境紊乱的脑部综合征,是肺心症严重并发症之一[1]。
该病发病后进展较快,病情危重,预后差,死亡率高。
对此,应加强对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早发现,早处理,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项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大大降低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7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肺性脑病患者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60岁以下2例,61~69岁8例,70岁以上11例,平均69.8岁。
患者以呼吸衰竭为主20例,以心力衰竭为主1例。
经治疗痊愈或好转17例,治愈率81%,死亡4例,死亡率19%。
2 病情观察
2.1 神志的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特别敏感,神志的变化可反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
肺性脑病患者初期常表现为嗜睡、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低下、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神志恍惚,重者精神错乱、烦躁不安,当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肌肉震颤现象。
2.2 瞳孔的观察
肺性脑病患者当脑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常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患者可出现球结膜充血水肿,双侧瞳孔不等大或缩小。
2.3 呼吸、心率及血压的观察
必须加强对肺性脑病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强度的观察,如呼吸深浅不一或呼吸暂停,常是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如呼吸深而快,则提示有酸中毒的情况发生。
肺性脑病患者由于严重缺氧使肺动脉压增高,导致右心负担加重,会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甚至心跳骤停。
2.4 大小便的观察
肺性脑病患者呼吸衰竭引起肺脑的同时,常伴随多个系统脏器的损害,当肾功能受损害时,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24小时尿量。
肺性脑病患者可因呼吸功能不全引起应激性溃疡或酸中毒,从而刺激胃肠黏膜而出现呕血、黑便。
3 护理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畅通非常重要[2],肺性脑病患者因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故应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由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叩拍背部,借重力和振动的力量,促使痰液排出。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能使痰液充分稀释,其雾化常用支气管解痉药、祛痰药,可加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如以上措施仍不能解除呼吸道阻塞时,应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术后必须加强气道护理,保持气道湿度,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2 正确氧疗
采取控制性氧疗法,以保证肺性脑病患者脑组织的有氧代谢,但又要防止因缺氧迅速解除而消除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而使呼吸转为抑制。
给氧时应注意:采用鼻导管给氧,插入深度为9厘米,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每24小时更换导管1次,从另一侧鼻腔插入,持续低流量1~2升,低浓度24%~29%给氧。
定时添加湿化液,保持湿化液的温度,以34~37℃为宜。
注意观察用氧后疗效。
如气急、紫绀减轻,心率减慢,神志好转,结合血气分析,PaO2升至7.32kpa,而PaCO2无明显上升时,则达到抢救的初步目标。
3.3 绝对卧床休息
对呼吸困难患者予半坐卧位,对精神异常患者加床栏。
专人守护,对极度烦躁不安患者不宜使用约束带,以免因患者挣扎而加重缺氧。
可给予小剂量安定5mg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一定要慢,每分钟控制在1mg以内。
同时应选大血管作穿刺点,勿使药液外漏,注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和心率情况,以免引起心血管抑制和呼吸骤停。
忌用抑制呼吸中枢的镇静药,如杜冷丁、苯巴比妥钠、吗啡等。
3.4 及时正确配合医生用药
及时正确配合医生应用呼吸兴奋剂、脱水药和利尿药,肺脑是应用呼吸兴奋剂的适应症,特别在氧疗过程中效果更佳。
给药时速度不宜快,脱水药用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20~30分钟滴完。
根据心衰情况使用利尿药和西地
兰。
3.5 执行呼吸系统的一般护理
鼓励少食多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的饮食,昏迷者给予鼻饲[3]。
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保持皮肤干燥,出汗多时及时用温热水擦洗并换上干净衣服。
床单清洁,平整,昏迷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处保持血运良好,预防褥疮。
口腔护理每日2次,预防口腔感染。
保持大小便通畅,神志清醒后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解除思想上的顾虑及身体上的痛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体会
通过对21例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本人体会到,护理人员在护理肺性脑病患者时,应随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争取抢救时间,使病情得以控制,病人转危为安。
同时,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方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恢复,减少甚至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晶.肺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0).
[2]石淑娟.谈肺性脑病的护理进展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 ,(21).
[3]郭斌.肺性脑病23例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