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细菌检测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标准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标准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措施来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举措。
为了监测手卫生效果是否达到标准,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标准。
以下是手卫生效果监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1.手卫生环境监测标准:为确保手卫生环境的卫生状况符合要求,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手卫生设施的布局合理性和功能完善性:检查手卫生设施是否设置在便利顾客和员工使用的位置,设施是否完备,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2)清洁与消毒情况:检查手卫生设施和工具的清洁与消毒情况,包括水槽、洗手液、纸巾等是否干净卫生,是否有明显污染和异味等。
(3)废弃物处理情况:监测废弃物箱的摆放位置是否合理,废弃物处理是否及时、无异味和细菌滋生。
2.手卫生操作监测标准:为确保手卫生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手部清洁步骤和方法:监测员工是否按照规定的步骤、方法进行手部清洁,如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搓手指缝等。
(2)水温与时间控制:监测手洗水温是否在适宜范围内,时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清洗彻底且有效杀灭细菌。
(3)手部清洁频率:监测员工进行手卫生操作的频率是否达到要求,例如在关键环节、进食前后等及时进行手部清洁。
3.手卫生效果评估监测标准:为确保手卫生效果达到标准,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使用荧光染料:通过涂抹荧光染料,检测员工的手部清洁程度,观察是否有染料残留,从而评估手卫生效果。
(2)细菌培养:取样员工的手部细菌培养,检测细菌数量,评估手卫生效果。
(3)问卷调查:向员工和顾客发放问卷,调查手卫生操作的自觉性和满意度,以了解手卫生效果。
在监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评估,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结果可作为改进手卫生措施、提高卫生水平的依据,从而为预防疾病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手卫生工作有所帮助,提供指导和参考。
手卫生监测标准
手卫生监测标准手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官之一,而手卫生的重要性也无可忽视。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减少感染的风险。
为了确保手卫生达到标准,监测手卫生的指标和标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卫生监测的标准以及其意义。
手卫生监测是指对手部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部清洁程度达到卫生标准。
手卫生监测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手部清洁度、手部消毒操作的正确性、手部皮肤的状态和手部肥皂、洗手液使用的合理性。
首先,手部清洁度是手卫生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保持双手清洁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关标准通常要求手部清洁度达到一定水平,可以通过检测残留的细菌数量来评估。
常见的手部清洁度监测方法包括使用琼脂平板、营养琼脂平板和培养基等进行菌落计数。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评估手部清洁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手部消毒操作的准确性也是手卫生监测中的重要指标。
手部消毒是常用的防止疾病传播的手段之一。
标准通常规定了手部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并要求操作者必须正确执行。
监测手部消毒操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观察操作者的动作和使用特定的试剂进行评估。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使用紫外线灯观察手部消毒操作的覆盖范围和使用含有荧光染料的试剂来检测手部消毒的效果。
此外,手部皮肤的状态也是手卫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手部皮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手部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监测手部皮肤的状态可以通过观察手部皮肤是否有伤口、干裂或其他异常情况来评估。
如果手部皮肤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清洁度和消毒效果下降,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最后,手部肥皂和洗手液的使用也是手卫生监测的重要内容。
标准通常规定了手部肥皂和洗手液的性质、使用方法和频率等。
监测手部肥皂和洗手液的使用合理性可以通过观察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来评估。
过少的使用量或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影响手部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综上所述,手卫生监测标准包括手部清洁度、手部消毒操作的正确性、手部皮肤的状态和手部肥皂、洗手液使用的合理性等方面。
车间员工手部和空气菌落总数限量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 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培养基和检测用具的准备:无菌水稀释液培养基: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无菌棉签:医用棉签经121℃,30min 杀菌后备用。
试子棒:约150mm长,一端缠吸水棉头,无菌包装。
用具:平皿(直径90mm),无菌取样袋,吸管( 1ml、10ml). 剪刀、洒精棉3.1 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 样品采集:(1) 取样频率:a) 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 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 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15 min 。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员工手部 接触面等微生物检验规程
1 目的
本制规范用于控制洁净区域内员工手部、产品接触面(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台面、容器、工位器具表面)、工作服的细菌总数,验证清洁卫生情况与消毒液的效果,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司生产、实验的洁净区域。
3 职责
质量部微生物实验员对此规范负责。
4 取样频率
4.1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4.2全厂统一放长假(5天以上)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4.3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
拭检验。
4.4新产品试产,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4.5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4.6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4.7员工手部:在更换消毒液种类,进行新消毒液验证时进行;日常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测;每次检人数
为2人~10人。
5 操作程序
5.1操作人员手部微生物污染检测
5.1.1实验材料
灭菌生理盐水、营养琼脂培养基、恒温培养箱、旋涡混合仪、酒精灯、超净工作台、灭菌棉签、压力蒸汽灭菌器、微量移液器、一次性无菌移液吸头、灭菌棉签、9cm双碟平皿。
5.1. 2培养基的配制:。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程序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大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记录表》
《医院感染非重点科室(大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记录表》
《食堂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记录表》
附表:各类环境下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项目
执行标准
菌落总数
医务人员手
卫生手消毒后
GB 1598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2
注:如手上未有消毒剂残留,可采用专用的采样培养基,接触按压采样。
3标本保存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 h。
4检测方法
采样管混匀,每10 ml送检标本中无菌条件下吸取50 μl液体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置36℃±1℃恒温箱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如使用专用培养基采样,则直接置36℃±1℃恒温箱培养48 h。
5结果计算
医务人员手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总数(N)×采样液稀释倍数/60。如使用专用培养基采样,则医务人员手菌落总数(cfu/cm2)=N/接触面格数。
6注意事项
(1)采集时间为医务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后和从事医疗活动前。
(2)采样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平板上发现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溶血的菌落或氧化酶阳性(+)菌落,或院内发生感染则要求作细菌鉴定,其具体细菌鉴定参见细菌鉴定操作程序。
WS/T313-2009
≤10 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
≤5 cfu/cm2
1目的和意义
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同污染物品或病人接触,可能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暴发。通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可以了解医务人员手部细菌污染情况,评价手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ICU病房环境要求及常用消毒检测
ICU病房环境要求及常用消毒检测一、ICU病房环境要求ICU(Intensive Care Unit)病房是为危重病患提供密切监护和治疗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病患的安全和健康,ICU病房的环境要求十分严格。
以下是ICU病房环境的一些常见要求:1. 温度和湿度控制:ICU病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2-25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避免细菌滋生。
2. 空气质量控制:ICU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并且要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超标。
3. 噪音控制:ICU病房应尽量减少噪音干扰,以帮助病患休息和康复。
4. 光照控制:ICU病房应提供适宜的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以满足病患和医护人员的需要,并且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刺激。
5. 防护措施:ICU病房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包括洗手设施、防护面具、手套、隔离衣等,以保护医护人员和病患的安全。
6. 室内装饰:ICU病房的室内装饰应简洁、清洁、舒适,避免过多的装饰物品和刺激性气味。
7. 设备设施:ICU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监护仪器,以满足病患的治疗和监护需求。
二、常用消毒检测方法1. 空气质量检测:常用的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菌落总数检测、霉菌检测和空气中有害气体检测。
菌落总数检测可以通过采集空气样本,培养后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来评估空气中的细菌污染程度。
霉菌检测则通过采集空气样本,培养后观察和计数霉菌的数量。
有害气体检测则可以使用气体检测仪器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 表面消毒检测:常用的表面消毒检测方法包括接触法和刷拭法。
接触法是将消毒剂涂抹在待检测表面上,经过一定时间后,使用菌落计数法来评估表面的细菌数量。
刷拭法则是使用含有缓冲液的棉签或拭子,在待检测表面上刷拭,然后将拭子放入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最后通过菌落计数法来评估表面的细菌数量。
3. 水质检测:ICU病房的水质检测主要包括自来水和洗手池水的检测。
人员手细菌检测记录
人员手细菌检测记录一、检测目的二、检测方法1.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大肠杆菌培养基等。
2.将待检测的人员手部表面样本用无菌的棉签或拭子进行采样,并将样本划线均匀涂抹在培养基表面。
3.将涂有样本的培养基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一般为37℃,48小时。
4.增殖细菌产生的菌落会在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斑点,根据不同菌种的特征进行鉴别。
三、检测记录内容及要求1.检测日期和时间:记录检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进行跟踪和分析。
2.检测人员信息:包括被检测人员的姓名、岗位、工号等,以便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照比较。
3.检测部位:明确检测的手部具体部位,如掌心、指尖、指甲等,以便了解不同部位的细菌状况。
4.检测结果:记录菌落的数量和类型,根据不同细菌数量的阈值进行评估。
5.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卫生状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采取措施: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加强手部卫生教育、定期检测等。
7.复查记录:记录对纠正措施的复查结果,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四、检测结果及分析根据人员手细菌检测记录的评估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1.低污染:手部细菌数量在较低水平,表明手部卫生状况较好,但仍需要保持卫生习惯和定期检测。
2.中等污染:手部细菌数量在适中范围,可能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建议加强手部卫生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检测。
3.高污染:手部细菌数量超过阈值,存在显著的卫生问题,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加强卫生管理,避免传播疾病。
五、改进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必要的。
一些常见的改进措施包括:1.提供良好的手部卫生设施,如洗手液、干燥器等,方便员工进行手卫生。
2.加强员工的手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定期进行人员手细菌检测,持续关注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卫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手卫生检测指标
手卫生检测指标
手卫生检测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预洗前手部细菌总数:用手取样后,在不加任何处理之前,测定手部细菌总数。
2. 洗手前手部细菌总数:使用无菌采样棉球或拭子,在手部清洁但未使用消毒剂之前采集样本,测定手部细菌总数。
3. 洗手后手部细菌总数:在充分洗手后,在手部取样,并测定手部细菌总数。
4. 手部细菌移除率:测定洗手前和洗手后手部细菌总数,并计算出细菌移除率。
5. 手消毒过程监测:通过监测手消毒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消毒时间和方法,确保手消毒过程达到规定的标准。
6. 手部病原体检测:检测手部是否带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培养监测分析
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培养监测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携带情况及细菌种类,监测其洗手效果,评估其执行手卫生的意义。
方法:对急诊科共2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部细菌培养检测,分别在洗手前及洗手后进行采样。
细菌鉴定及药敏主要由VITEK仪器完成。
结果:洗手前手部中位菌落数为2 CFU/cm2,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为1-3.75 CFU/cm2。
洗手后中位菌落数为0 CFU/cm2,IQR为0-0CFU/cm2。
同洗手前比较,洗手后菌落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显示菌种分布较为广泛,以葡萄球菌属及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为主检出多重耐药菌3株。
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操作中手部存在一定程度细菌污染,而正确洗手及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清除细菌,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手卫生;医院感染;细菌医务人员手卫生关系到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已成为共识。
而急诊科涉及面广,医护人员手部可能更易受到外源性污染,由此有必要加强其手卫生情况的监测。
本文就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及细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同时监测其洗手效果,评估其执行手卫生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9年3月,对我院急诊科共计20名医护人员(随机编号为A-T)进行医疗操作过程中洗手前及洗手后手部细菌的采样。
采样方法按照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具体步骤为被检人员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部分剪去,放人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1.2 细菌学检查菌落计数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操作由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完成,主要以VITEK仪器法结合手工分析,操作参照2011CLSI标准。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
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细菌菌落总数的合格标准。
普通手卫生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²,而外科手消毒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²。
这意味着在手卫生消毒后,每平方厘米的手部皮肤上,细菌的数量不应超过这些标准。
此外,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还应考虑不同环境下的手合格标准。
例如,在Ⅰ类和Ⅱ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²;在Ⅲ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²;在Ⅳ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应≤15cfu/cm²。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手部卫生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达到一定的卫生标准,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标准是确保手部清洁和卫生,减少细菌数量,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和公众都应遵循这些标准,并定期进行手部卫生检测,以确保手部的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手上细菌观察实验报告
手上细菌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手上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了解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手部清洁与卫生。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实验用手套- 洗手液- 培养皿- 无菌匙- 洗净的双手2.2 实验方法1. 穿戴实验用手套,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2. 将洗好的双手分别拍在两个培养皿上,使手的表面与培养皿完全接触。
3. 将两个培养皿分别倒扣放在温暖、阴暗的地方培养。
4. 分别使用实验用手套和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5. 在观察实验结束后,记录和比较手部细菌数量。
三、观察结果经过两天的培养,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未洗手的培养皿中,出现了大量细菌的生长,并呈现出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状,甚至形成了一层膜状物质。
- 经过洗手液清洗后,培养皿上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斑点状物质的颜色也较为浅淡。
- 使用实验用手套进行操作后,培养皿上的细菌数量更少,几乎没有斑点状物质的形成。
四、分析与讨论1. 细菌生长与手部卫生密切相关。
经过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未洗手的培养皿上细菌数量大量增长,且形成的斑点状物质较多。
这说明手部的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迅速繁殖,而未洗手时,手上的细菌会在培养皿上生长繁殖,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2. 洗手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洗手液具有杀菌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观察结果表明,经过洗手液清洗后,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斑点状物质也褪去一部分颜色。
这说明使用洗手液可以去除手部的细菌,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3. 实验用手套的防护作用。
实验用手套的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有效减少手部与环境接触,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观察结果显示,使用实验用手套操作后,培养皿上的细菌数量更少,几乎没有斑点状物质的形成。
4. 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手是人体最容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也是细菌感染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保持手部清洁与卫生的重要性,仅仅依靠洗手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清洁,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手消毒检测的合格标准
手消毒检测的合格标准一、引言手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有效的手消毒可以显著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手消毒产品的合格标准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手消毒产品的合格标准进行探讨,包括手消毒产品的成分、杀菌效果、安全性等方面,为手消毒产品的生产和监管提供参考。
二、手消毒产品成分的合格标准1. 酒精含量手消毒产品的主要成分通常为乙醇或异丙醇,酒精含量是评估其杀菌效果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标准,手消毒产品中的酒精含量应不低于60%才能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
手消毒产品的酒精含量合格标准应设定为60%以上。
2. 辅助成分除酒精外,手消毒产品中通常还包含甘油、双氧水等辅助成分,这些辅助成分的质量和配比也需要符合一定标准。
甘油含量应在5%~10%之间,并且双氧水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安全标准。
三、手消毒产品的杀菌效果合格标准1. 杀菌率手消毒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杀灭手部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其杀菌率是评估其效果的关键指标。
根据相关要求,手消毒产品的杀菌率应达到99.9%以上,对于特定耐药菌种,其杀菌率需符合相应的抗菌规范。
2. 杀菌速度除了杀菌率外,手消毒产品的杀菌速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合格的手消毒产品应在几秒钟内迅速杀灭细菌,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消毒手部。
四、手消毒产品的安全性合格标准1. 皮肤刺激性手消毒产品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消毒用品,因此其皮肤刺激性是重要考量指标。
合格的手消毒产品应该通过皮肤刺激性测试,确保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或过敏反应。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手消毒产品中常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以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五、手消毒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1. 符合国家标准手消毒产品的生产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生产的手消毒产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2. 质量稳定性手消毒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检测也非常重要,要求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杀菌效果和外观品质。
车间员工手部和空气菌落总数限量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培养基和检测用具的准备:无菌水稀释液培养基: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无菌棉签:医用棉签经121℃,30min杀菌后备用。
试子棒:约150mm长,一端缠吸水棉头,无菌包装。
用具:平皿(直径90mm),无菌取样袋,吸管(1ml、10ml).剪刀、洒精棉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1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微生物检测表
签收确认
广州华侬化妆品有限公司 员工手部、灌装间机器及工作台面微生物检测报告 版本:A/0
温度℃: 采样时间及日期: 员工姓名 工作内容
湿度%: 采样地点
细菌总数 (CFU/只手)
检验日期:
霉菌 (CFU/只手)
结果判定
企业: 员工手部细菌检测标准≤300cfu/只手, 霉菌不得检出。 机器设备内表面细菌 ≤10 cfu/100 cm2,霉菌不得检出。 工作台及机器表面细菌菌落数应≤20 cfu/ cm2,霉菌不得检出。 附则说明:采样方法、检验方法参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检测人员: 检测报告日期: 生产副总 技术部 审核: 生产主管 审核日期: 灌装班长 灌装QC
手的细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上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2. 掌握采样、培养、计数和鉴定细菌的方法。
3. 提高无菌操作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手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和场所都可能携带细菌。
通过采样、培养、计数和鉴定细菌,可以了解手上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为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与用具:无菌棉签、无菌生理盐水、酒精灯、酒精棉球、无菌培养皿、接种环、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细菌鉴定试剂盒等。
2. 试剂:营养琼脂、伊红-美蓝琼脂、革兰氏染色液、生化试剂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用无菌棉签在右手掌、手背、指尖、拇指等部位轻轻涂抹,采集细菌样本。
2. 制备菌悬液:将采集到的细菌样本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使细菌均匀分布在溶液中。
3. 接种:将菌悬液涂布在营养琼脂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分别用于细菌总数和革兰氏染色。
4. 培养与计数:将接种好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用接种环挑取平板上的菌落,计数。
5. 革兰氏染色:将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
6. 细菌鉴定:根据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结果和生化反应,对细菌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总数:本次实验共检测到细菌总数为2.5×10^4 CFU/cm^2。
2. 革兰氏染色结果:大部分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少数为革兰氏阴性菌。
3. 细菌鉴定:通过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结果和生化反应,鉴定出以下细菌:- 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
-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等。
六、实验结论1. 手上存在多种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较为常见。
2. 通过无菌操作和实验技能,可以成功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细菌。
3. 了解手上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非常重要,以防止污染和误差。
2. 细菌鉴定需要综合考虑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结果和生化反应,以提高准确性。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方法介绍
监测目的
监测频率
医院内部监测主要目的是了解医护人 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识别存在的问 题,为改进手卫生措施提供依据。
医院内部监测的频率可以根据医院规 模、患者数量和手卫生措施的执行情 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或 半年进行一次监测。
监测方法
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 患者反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监测,同 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 工具和指标。
02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方法
直接观察法
总结词
直接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手卫生行为来评估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详细描述
直接观察法通常由专业的观察员或研究人员进行,他们会在医疗场所如手术室、病房、门诊等,观察医务人员的 手部清洁、消毒和手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并记录下来。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最直接和客观的数据,但需要大量的 人力物力投入。
合格标准
手部细菌数量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如手部细菌总数不超过 一定数量,主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不应 检出。
保障患者安全
手卫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的手部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 康和安全。通过监测手卫生依从性,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不 当的情况,从而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从多个维度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评价,为改 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3
跨国研究合作
加强国际间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的研究合作,共享 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推动全球手卫生水平的提 高。
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搭建国际性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应用,推动监测技术的创 新和发展。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人员手部细菌检测,采用涂抹法:
被检人双手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这是原液,需不需要想GB 4789里面稀释几个梯度培养呢?或者还是直接将被剪掉的棉球放入培养基内直接培养?请同行加以指点,在此感谢了!
不能将棉球放到培养基里面培养,这样根本没办法计数。
将棉签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取1 ml到平板中,再到平板(45℃的培养基约15ml)。
37℃培养48h,计数。
假如手很脏,细菌很多,则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后,取1ml到9ml无菌生理盐水中(相当于10倍稀释),再取1ml该稀释液到灭过菌的平板中,再倒入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