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自动驾驶标准征求意见书

自动驾驶标准征求意见书

自动驾驶标准征求意见书尊敬的相关部门:我写信是就自动驾驶标准征求意见书提出我的观点和建议。

自动驾驶是未来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将在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出行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制定自动驾驶标准时,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自动驾驶技术必须确保乘客和其他道路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应当具备高度可靠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并能提前识别并避免潜在的危险情况。

此外,自动驾驶车辆应考虑突发状况下的人工干预能力,以便驾驶员能够在必要时控制车辆并保证安全。

其次,互通性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厂商开发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应能够互相进行协作和交互。

统一的通信标准和接口规范将有助于不同车辆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引入类似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体系,以确保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第三,法律和监管机制需要跟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目前,自动驾驶法律和监管的制定尚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确保自动驾驶车辆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有关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并不断更新以适应技术进步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和赔偿机制,以确保在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

最后,公众参与是自动驾驶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自动驾驶技术涉及到广大公众的生活和安全,因此他们的声音和意见应被充分重视。

在制定自动驾驶标准时,应该广泛征求公众的看法和建议,并提供透明的信息和沟通平台,以便公众了解和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来。

综上所述,当制定自动驾驶标准时,需要考虑安全性、互通性、法律和监管以及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

我希望我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并期望未来的自动驾驶标准能够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谢谢您对我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敬礼。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1.概述2.功能要求2.1地理环境模拟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能准确模拟各类城市、乡村、高速公路以及特殊路况的地理环境,包括道路宽度、曲线半径、坡度、交通标志、信号灯等元素,以便对不同路况下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测试。

2.2环境感知模块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环境感知模块,能够模拟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获取的数据,并生成点云、图像数据等,以供自动驾驶系统处理和决策。

2.3自动驾驶控制模块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提供自动驾驶控制模块,能够模拟车辆的加速、刹车、转向等操作,并根据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输入指令,进行车辆控制。

2.4车辆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精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模拟车辆的运动、加速度、制动过程等,以提供真实的车辆行驶感。

2.5性能评估与优化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提供丰富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等,同时,还应提供能够对控制算法进行优化的工具,以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

2.6精确的仿真时间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精确的仿真时间,能够准确模拟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时间变化,以保证仿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技术要求3.1高性能计算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高性能的计算能力,能够处理大规模复杂场景的仿真计算,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实时数据处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并通过高效的算法,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自动驾驶系统。

3.3多模态数据模拟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支持多模态数据(如图像、点云、声音等)的模拟和处理,以更全面地评估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3.4分布式计算架构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能够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并行计算和通信,以提高仿真效率和可扩展性。

3.5开放式接口与标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开放式接口,能够与各类自动驾驶系统、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无缝对接,同时,还应符合行业标准,以提高平台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7 道路交通信号灯 GB 50647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2 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3 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CJJ 15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3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A 47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GA 802 机动车类型 术语和定义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ICS 01.110 T04
T/CMAX
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T/CMAX xxx-xx—xxxx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automatic driving vehicle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II
T/CMAX xxx-xx—xxxx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的通用要求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进行自 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的平台或系统,目的是指导模拟仿真测试平台进行规范化建设,平台的 试对象主要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低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可参考使用。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发 布
目次
T/CMAX xxx-xx—xxxx
前 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通用要求 ................................................................................................................2 5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3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 第1部分:通则与术语(征求意见稿)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 第1部分:通则与术语(征求意见稿)

ICS43.040.1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团体标准XXXT/XXX-XXX-2020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第1部分:通则与术语Test methods for functions of automateddriving system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and terminology(征求意见稿)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参考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我国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及用户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第1部分:通则与术语1 范围本规范的制定是用于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研发测试与验证。

本规范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的测试场景、测试方法及要求,旨在建立自动驾驶产品在安全性验证方法上的共识,引领并统一行业的测试方法与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M类车辆和N类车辆。

本规范不适用于低速汽车、摩托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 **************************3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 Connected Vehicle(ICV)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3.2测试车辆Vehicle Under Test(VUT)提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需在国家或省市认可的从事汽车相关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验证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

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搭建及其应用研究

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搭建及其应用研究

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搭建及其应用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需求分析 (7)2.1 自动驾驶系统组成与功能需求 (9)2.2 仿真测试平台性能需求 (10)2.3 仿真测试平台硬件需求 (12)2.4 仿真测试平台软件需求 (13)三、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搭建 (14)3.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16)3.2 传感器仿真模块设计与实现 (17)3.3 控制系统仿真模块设计与实现 (18)3.4 通信系统仿真模块设计与实现 (20)3.5 路径规划与决策系统仿真模块设计与实现 (21)3.6 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四、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应用研究 (23)4.1 仿真测试流程设计 (24)4.2 仿真测试方法研究 (26)4.3 仿真测试结果分析 (27)4.4 仿真测试优化建议 (28)五、结论与展望 (29)5.1 研究成果总结 (30)5.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2)5.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3)一、内容描述本文档主要围绕“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搭建及其应用研究”展开详细的内容描述。

接下来是关于搭建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的具体内容。

需要确定仿真测试平台的核心硬件和软件组件,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图形处理器、仿真软件、自动驾驶算法等。

需要考虑如何搭建这些组件,包括硬件设备的选型与配置、软件的安装与调试等。

环境的构建也是关键的一环,需要模拟各种真实的驾驶场景,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以及各种复杂的交通环境,如雨天、雾天、夜间等。

关于应用研究部分,重点将探讨六自由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在自动驾驶系统研发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该平台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算法验证和性能评估将是重要内容。

如何通过该平台改进和优化自动驾驶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

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

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以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自动驾驶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而仿真试验是评估和验证自动驾驶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仿真试验,可以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1. 确定仿真平台:选择适合的仿真平台是进行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的第一步。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成熟的仿真平台,如CARLA、Apollo、LGSVL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仿真平台,并确保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建立仿真环境:在选择好仿真平台后,需要建立真实的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应包括道路、交通标志、车辆、行人等元素,并能够模拟不同的天气、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

建立仿真环境的过程需要借助地图数据、传感器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3. 设计测试场景:根据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和预期目标,设计合适的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可以包括日常驾驶、紧急避让、人行横穿等各种情况,以覆盖自动驾驶功能的各个方面。

测试场景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现实道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进行合理的抽样和分布。

4. 选择测试指标:为了评估自动驾驶功能的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指标。

常见的测试指标包括行驶里程、安全性、稳定性、燃油效率等。

测试指标的选择应与自动驾驶功能的特点和目标相匹配,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系统的性能。

5. 进行试验仿真:根据设计好的测试场景和选定的测试指标,进行试验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需要使用真实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算法,并将其输入到仿真平台中。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自动驾驶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二、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要求1. 真实性要求:仿真试验的结果应尽可能接近真实道路环境中的情况。

仿真环境应准确模拟道路标志、车辆、行人等元素,并能够模拟不同的天气、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

同时,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算法应与实际情况相匹配,以确保仿真试验的真实性。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技术(四):仿真测试流程及要求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技术(四):仿真测试流程及要求

⾃动驾驶虚拟仿真技术(四):仿真测试流程及要求⼀、⾃动驾驶仿真测试对象⾃动驾驶系统分为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执⾏三个⼦系统,三个⼦系统⼜由传感器模型、决策模型、控制对象模型及对应的软件和硬件部分组成。

图 1 ⾃动驾驶系统通⽤架构从V模型的⾓度,要完成⾃动驾驶系统的测试,就必须对其所包含的所有算法、软件、硬件、⼦系统、整车进⾏逐层的测试,以形成测试的全链条。

在测试⽅法选择上,仿真测试、场地测试与道路测试共同组成了⾃动驾驶测试的“三⽀柱”。

其中,场地测试与道路测试仅针对整车层⾯,且覆盖的场景⼯况有限,尤其是对于长尾场景,难以通过实车的⽅式进⾏测试。

⽽⾃动驾驶仿真测试可以很好地弥补实车测试的不⾜,除了场景覆盖度外,更是可以针对⾃动驾驶算法、软件、硬件、⼦系统、整车等不同层级的测试对象,形成全链条测试。

⼆、⾃动驾驶仿真测试流程根据不同层级测试对象的特点,可选择不同的⾃动驾驶仿真测试环境,通常来说:对⾃动驾驶系统的模型算法、计算平台、域控制器等依次开展模型在环(MIL)、软件在环(SIL)、硬件在环测试(HIL),之后对整车开展驾驶员在环(DIL)和车辆在环(VIL)测试。

具体仿真测试流程见下图2。

图 2 ⾃动驾驶仿真测试流程三、⾃动驾驶仿真测试执⾏环节⾃动驾驶仿真测试典型的执⾏环节包括:测试需求分析、测试配置、接⼝定义、设计测试⽤例、测试执⾏、测试结果分析及测试结束条件等。

图 3 ⾃动驾驶仿真测试执⾏环节1、测试需求分析仿真测试需求通常包括被测⾃动驾驶系统的功能及性能需求、对仿真结果的输出需求及仿真测试平台的⾃⾝需求等。

被测⾃动驾驶系统的功能及性能需求:功能规范、性能指标、架构框图、设计运⾏范围、测试范围等;对仿真结果的输出需求:输出的数据格式及内容、输出数据频率、结果分析;仿真测试平台的⾃⾝需求:同步性、实时性、稳定性等。

2、测试配置测试配置指根据测试项⽬和需求,对仿真测试平台进⾏参数配置,具体包括:车辆模型配置:主要设置空⽓动⼒学、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轮胎等;静态场景配置:主要设置道路参数,包括道路、标线、标志、护栏、植被、路灯、天⽓等;动态场景配置:主要是⽬标模型的输⼊,包括车辆、⾏⼈、动物及他们之间的动态关系;传感器模拟配置:根据摄像头、毫⽶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的物理特性进⾏建模;控制器配置:主要是设置供电配置电压、接⼝配置和协议配置。

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及对于其安全及可靠性的担忧。

虚拟仿真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验证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和经济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一、技术原理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通过建立车辆、环境和交通系统等模型,模拟真实道路条件下的行车情况。

其主要原理包括:1. 车辆动力学仿真:通过模拟车辆的运动学和力学特性,包括加速、转向和制动等,以及车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在不同场景下的动态行为。

2. 环境建模与仿真:通过建立道路、建筑物、交通标识、交通信号灯等模型,模拟不同路况和环境条件下的行驶情况,包括城市、高速公路、乡村等不同场景。

3. 交通系统仿真:通过模拟其他车辆、行人和障碍物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与周围交通系统的交互作用,测试其感知和决策能力。

4. 传感器模拟:通过模拟自动驾驶汽车所使用的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生成虚拟的感知数据,以评估传感器的性能和算法的准确度。

二、优势与应用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实地测试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安全性:虚拟仿真测试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不需要真实路况和实际车辆,避免了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同时,通过模拟各种危险情况和异常场景,可以有效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应对能力,提高其安全性。

2. 高效性:虚拟仿真测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通过灵活的参数设置,可以加速测试过程,提高开发和验证的效率。

3. 经济性:虚拟仿真测试不需要大量的实地测试,节省了成本和资源。

同时,通过模拟各种情况和场景,可以提前识别和解决问题,降低了开发和运营的风险。

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已经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和验证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 算法开发与优化:通过虚拟仿真测试,可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和验证,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表 3 车道类型技术要求
道路等级
车道类型和数量的具体要求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6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
高速公路主路 类型,并且具备超车道,应急车道、公交车道、自动驾驶专
用道等特殊车道类型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6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
快速路主路
类型,并且具备超车道、公交车道、自动驾驶专用道等特殊
城市其他道路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的车道类型
以上依据但不受限于 JTG D80、JTG D81、CJJ37 等标准规范,利用数值模型的方式在在模拟
仿真测试平台中实现。
5.1.3 交叉口
系统应具备不同类型和几何形状的道路交叉口,包括十字形、T 形、Y 形、X 形、错位及环形
交叉口。各类交叉口的功能和基本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城市快速路系统上的交叉口应采用立体交
叉型式,除快速路之外的城区道路上不宜采用立体交叉型式,具体要求见表 4 规定。
表 4 交叉口技术要求
交叉口类型
型式要求
主干路-主干路 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
表 1 测试场景技术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1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识别及响应
2
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及响应
3
前方车辆(含对向车辆)行驶状态的识别及响应
4
障碍物的识别及响应
5
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识别及响应
6
跟车行驶(包括停车和起步)
7
靠路边停车
8
超车
9
并道行驶
10
交叉路口通行
11
环形路口通行
12
自动紧急制动
13
人工操作接管
II
T/CMAX xxx-xx—xxxx

汽车驾驶者行为虚拟仿真试验测试系统技术参数

汽车驾驶者行为虚拟仿真试验测试系统技术参数

汽车驾驶者行为虚拟仿真实验测试系统技术参数本次招标采购的“汽车驾驶者行为实验测试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及相关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可在国内采购)构成,主要包括:交通场景仿真软件、仿真数据整合与分析平台、实验过程视频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每个部分的具体技术要求如下:1.交通场景仿真系统软件与硬件:软件应当可以实现编辑道路和动态场景等所有的要素,并实时反馈控制仿真硬件,通过与模拟驾驶的有关设备的连接,能采集所有行车数据和其他逻辑数据,并将其实时传输到数据整合与分析平台中,实现数据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同步采集和分析。

在仿真场景的编辑上应具备以下能力:可编辑的道路环境要素包括:高速公路,乡村公路,城市道路;自由定义车道数量和宽度、自由定义道路线形和转弯半径、自由定义交叉口、丁字路口、环岛、入口、出口、进出口匝道、十字路口、交通设施、建筑物、树木、施工的工地等等;动态场景编辑要素:自由定义交通元素的行为,并可重复,例如车辆(轿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等等)。

环境中交通量与驾驶员的行为互动,符合现实逻辑关系;气候环境要素:光线、白天,黄昏,夜晚、雨天、雾天等均可编辑设置。

相关硬件:能顺利运行上述系统的图形工作站2.仿真数据整合与分析平台:以TCP/IP协议,CAN BUS和FIELD BUS传输方式采集上述交通场景仿真系统与模拟驾驶设备的数据,能进行同步记录和分析。

能够在一个软件中完成所有人机交互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

可记录的数据应包括速度,转速,方向盘,踏板,车道,其它仿真系统可以输出的数据与试验过程的视频数据。

相关硬件:能顺利运行上述系统的工作站,关键技术指标最低要求如下:CPU: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3-1240 v5内存:16G硬盘:1 T光驱:DVD显卡:NVIDIA Quadro K1200 4GB系统:Windows 10 (64位)3.实验过程视频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记录被试的行为动作,支持事件行为编码分析。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发布会演讲稿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发布会演讲稿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发布会演讲稿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测试研究》。

首先看一下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自动驾驶汽车从技术成熟到产业化落地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测试评价。

测试评价是我们必须要走的流程,但是对于测试评价来讲,我们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

首先,左边是我们传统汽车测试评价的流程,这里很明显是一个二元独立的测试,也就是说人和机器是要分开进行测试的。

驾驶人要通过驾照考试,车要通过强检。

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假设,就是默认我们人是具有知识的推理和泛化的能力,我们只要通过驾照考试中这么几个典型的场景测试就可以拿驾照上路开车了。

而到了自动驾驶,就变成了人、车、环境、任务的强耦合系统,对于它的测试评价有非常多的新的挑战。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环境状态传感感知系统引入了复杂的行驶环境,人的驾驶功能不断被削弱,这就要求机器必须面对和处理更为复杂的行驶环境。

意味着在全自动驾驶的模式下,机器要能够处理所有复杂的行驶环境。

行驶环境的影响不断被强化。

具体来看,汽车的行驶环境包含行驶的道路,周边的交通和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这里面除了有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知性,还包含了环境感知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

行驶环境具有高度的不可重复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和不可穷尽等特征。

可以看到,整个汽车的行驶环境还包括许多危险驾驶或极限驾驶工况、特殊驾驶环境。

以雨雪为例,这些天气条件对自动驾驶汽车环境传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例如,雨滴多大多小对环境传感器的影响都不尽相同。

而实际道路测试中,我们很难定量的测量不同雨滴大小的影响。

总结来说,自动驾驶汽车单纯依靠传统的场地道路测试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其测试需求,必须要去开创拓展新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手段。

在模拟的环境下,将无穷的行驶环境映射到有限的场景库当中,利用驾驶场景数据库提取典型测试场景,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虚拟仿真测试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重要途径。

中汽协团标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 7 仿真测试 (征求意见稿)

中汽协团标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 7 仿真测试 (征求意见稿)

ICS43.040.1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团体标准XXXT/XXX-XXX-2020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第7部分:仿真测试Test methods for functions ofautomated driving systemPart 7:The simulation test(征求意见稿)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参考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我国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及用户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仿真Simulation (1)3.2仿真测试Simulation Test (1)3.3仿真模型Simulation Model (1)3.4测试场景Test Scenario (1)3.5测试用例Test Case (1)3.6软件在环测试Software-in-the-Loop Test,SiL (2)3.7硬件在环测试Hardware-in-the-Loop test, HiL (2)3.8车辆在环测试Vehicle-in-the-Loop Tset, ViL (2)3.9驾驶员在环测试Driver-in-the-Loop Test,DiL (2)3.10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ed Driving System (2)3.11精确度Accuracy (2)3.12逼真度Fidelity (2)3.13可靠性Reliability (2)3.14稳定性Stability (2)3.15验证Validation (2)3.16校核Verification (3)4自动驾驶功能仿真测试的目的 (3)5自动驾驶汽车仿真测试的内容 (3)5.1自动驾驶按系统组成分类: (3)5.1.1概述 (3)5.1.2感知系统仿真测试 (4)5.1.3决策控制系统仿真测试 (4)5.1.4控制执行系统仿真测试 (4)5.1.5端到端(end-to-end)仿真测试 (5)5.2按开发流程分类: (5)5.2.1概述 (5)5.2.2概念设计仿真 (6)5.2.3详细设计仿真 (6)5.2.4工程样机仿真 (6)5.2.5系统集成仿真 (6)5.3仿真测试场景 (7)5.3.1场景数据来源 (7)5.3.2测试场景构建 (7)5.3.3场景要素 (8)6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仿真测试接口需求 (8)6.1场景数据库接口 (8)6.1.1概述 (8)6.1.2内容及要求 (8)6.2仿真测试平台接口 (9)6.2.1概述 (9)6.2.2内容及要求 (9)6.3仿真测试结果接口 (9)6.3.1概述 (9)6.3.2内容及要求 (9)6.4自动化测试平台接口 (9)6.4.1概述 (9)6.4.2内容及要求 (9)7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仿真测试流程 (10)7.1概述 (10)7.2需求分析 (10)7.3仿真系统设计 (10)7.4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10)7.5仿真硬件设计与实现 (10)7.6系统校核与验证 (10)7.7仿真开展 (10)7.8仿真结果分析 (10)7.9仿真过程评测 (10)7.10文档 (10)8自动驾驶汽车仿真测试的一般要求 (11)8.1概述 (11)8.2系统级要求 (11)8.3仿真模型要求 (12)8.4仿真设施要求 (12)8.5仿真开展要求 (13)8.6仿真结果分析要求 (14)8.7文档需求 (14)8.7.1仿真系统设计报告要求 (14)8.7.2仿真大纲要求 (15)8.7.3仿真结果分析报告 (16)9自动驾驶汽车仿真测试方法与要求 (16)9.1数字虚拟测试 (16)9.1.1概述 (16)9.1.2目的 (17)9.1.3输入 (17)9.1.4输出 (17)9.1.5仿真要求 (17)9.2硬件在环仿真测试 (18)9.2.1概述 (18)9.2.2目的 (18)9.2.3输入 (19)9.2.4输出 (19)9.2.5要求 (19)9.3车辆在环模拟测试 (19)9.3.1概述 (19)9.3.2目的 (20)9.3.3输入 (20)9.3.4输出 (20)9.3.5要求 (20)10自动驾驶汽车仿真测试评价方法 (21)10.1概述 (21)10.2评价方法 (21)10.3通过性评价指标 (21)10.4性能评价指标 (21)11附录(参考场景) (22)12附录 (24)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第7部分:仿真测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仿真测试的目的、内容、工具链、一般要求以及不同类型仿真测试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仿真测试的评价方法。

《2024年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范文

《2024年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范文

《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篇一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汽车逐渐成为交通出行领域的焦点。

为了在真实的驾驶环境中验证自动驾驶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简称仿真器)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本文将详细概述仿真器的核心能力、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仿真器的核心能力1. 模拟真实驾驶环境仿真器能够模拟各种真实道路环境,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同时还可以模拟不同的天气条件(如晴天、雨天、雪天等),提供接近真实场景的测试环境。

2. 精确复现车辆动力学特性仿真器可以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精确复现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从而为车辆的行驶姿态和响应做出准确预测。

3. 评估算法性能仿真器可用来测试自动驾驶算法的性能,包括路径规划、决策制定、避障处理等,并能够通过多种指标对算法性能进行量化评估。

4. 高效的数据收集与处理仿真器能够高效地收集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便研究人员分析并改进自动驾驶算法。

三、面临的挑战1. 模型的复杂性及精度问题构建一个能真实反映道路环境复杂性的模型是仿真器的首要挑战。

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道路状况、天气变化、车辆类型等多种因素。

同时,确保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2. 算法的适应性及鲁棒性问题自动驾驶算法需要在各种复杂的驾驶场景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然而,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这需要研究人员不断优化算法,提高其适应性和鲁棒性。

3. 验证与实际驾驶的差距问题尽管仿真器能够模拟真实的驾驶环境,但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实际驾驶。

因此,如何确保仿真结果与实际驾驶结果的一致性,是仿真器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发展方向1. 更加真实的模拟环境未来仿真器将进一步发展,以模拟更加真实的驾驶环境。

这包括更精细的模型构建、更丰富的场景模拟以及更真实的物理引擎等。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 第5部分:人工操作接管(征求意见稿)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 第5部分:人工操作接管(征求意见稿)

ICS43.040.1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团体标准XXXT/XXX-XXX-2020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第5部分:人工操作接管Test methods for functions of automateddriving systemPart 5:Manual takeover(征求意见稿)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参考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我国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及用户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测试第5部分:人工操作接管1 范围本规范的制定是用于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人工操作接管功能进行测试。

本规范旨在测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最低安全性要求,以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能够具有最基本的安全性保证。

本规范适用于M类车辆和N类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 15173 声校准器3 术语除采用GB 5768和GB/T 6104-2005的定义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专门的定义:3.1车辆vehicle工作在陆地上的载人或载货的机械。

3.2 A声级A-weighted sound level声级是指与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相一致的物理量,单位为分贝。

A声级是声级计计权中的一种,A计权声级反映了噪声的客观强度与频率这两个因素在人主观引起的感受。

3.3方向盘steering wheel汽车操纵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

3.4制动踏板pedal brake制动踏板是汽车限制动力的踏板,即脚刹(行车制动器)的踏板,制动踏板用于减速停车。

《2024年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范文

《2024年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范文

《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篇一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综述_能力、挑战和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

而仿真器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其在能力提升、挑战应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的现状、能力、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器的能力1. 模拟真实环境:仿真器能够模拟各种真实道路环境,包括天气变化、交通状况、道路设施等,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提供多样化的场景。

2. 车辆动力学模拟:仿真器可以精确模拟车辆的动力学行为,包括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向等操作,为评估车辆的操控性能提供支持。

3. 算法测试平台:仿真器可以作为自动驾驶算法的测试平台,通过模拟各种驾驶场景,对算法进行验证和优化。

4. 安全性评估:仿真器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交通事故,评估自动驾驶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三、面临的挑战1. 模型精度与真实性的平衡:仿真器的模型精度和真实性是相互矛盾的。

过高的精度可能导致计算成本剧增,而真实性不足则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真实道路环境。

2. 数据质量与可用性:仿真器的性能取决于所使用的数据质量。

当前的数据集可能存在不完整、不准确或缺乏多样性的问题,这会影响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3. 复杂交通场景的模拟:复杂交通场景的模拟是仿真器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如何准确地模拟不同驾驶者的行为、交通规则的遵守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四、发展方向1. 深度融合的物理引擎与算法:未来的仿真器将更加注重物理引擎与算法的深度融合,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真实性。

2. 大规模场景和数据的支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仿真器将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数据和场景,提高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跨平台和跨领域的应用:未来的仿真器将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是可以应用于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实现跨平台和跨领域的应用。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介绍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介绍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介绍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是一种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的方法。

通过创建一个虚拟的驾驶场景,可以模拟各种道路和交通状况,并使用虚拟车辆进行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具有安全、高效和经济的优势,可以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覆盖率和快速迭代。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应用。

首先,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需要建立一个真实的驾驶场景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道路和环境,如城市街道、高速公路、隧道、天气条件等。

在模型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曲线和坡度等因素,以及其他车辆、行人和交通标志。

模型还可以包括感知传感器的物理特性,如雷达、摄像头和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其次,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需要定义一系列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描述了系统应该如何行驶和响应不同的场景和情况。

测试用例可以包括车辆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以及预期的驾驶行为,如加速、减速、转弯和避让。

测试用例还可以包括一些异常情况,如突然出现的障碍物、交通堵塞或紧急制动。

然后,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需要实现自动驾驶系统的算法和控制策略。

这些算法和策略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训练和优化。

在测试过程中,虚拟车辆将在模拟环境中按照预先定义的算法和策略进行行驶。

同时,系统会记录和分析车辆的感知数据、决策数据和控制数据,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最后,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估指标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驾驶精度、安全性、燃料消耗和排放等方面。

通过比较测试结果和预期结果,可以识别系统的缺陷和改进方向,并对算法和策略进行优化和迭代。

此外,虚拟仿真测试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批量测试,以验证系统在各种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除了测试和验证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还可以用于教育和培训。

通过虚拟仿真环境,驾驶员和维护人员可以学习和训练驾驶技能和应急情况处理能力。

他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和模拟各种情况,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
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车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的快速和可靠的自动驾驶车辆仿真测试平台对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自动驾驶车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对自动驾
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的编制。

二、技术要求
(一)仿真测试平台设计
1、基础设计:设计完整的仿真测试平台系统,包括车辆模型、控制
系统、仿真环境数据以及测试算法等,保证仿真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2、车辆模型设计:设计具有全面特性的自动驾驶车辆模型,实现自
动驾驶仿真测试;
3、仿真环境模拟数据: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根据实际道路环境设计
仿真模拟的真实场景;
4、参数优化:根据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确定参数化模型,实现仿
真测试的精确优化;
5、测试算法设计:根据现有的测试算法,优化并调整系统,实现更
加准确的测试效果;
(二)软件开发
1、软件架构:设计仿真测试平台软件架构,保证软件的可扩展性和
可靠性;
2、软件设计:根据仿真测试平台的要求,设计相应的软件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的通用要求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进行自 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的平台或系统,目的是指导模拟仿真测试平台进行规范化建设,平台的测 试对象主要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低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可参考使用。
表 3 车道类型技术要求
道路等级
车道类型和数量的具体要求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6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
高速公路主路 类型,并且具备超车道,应急车道、公交车道、自动驾驶专
用道等特殊车道类型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6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
快速路主路
类型,并且具备超车道、公交车道、自动驾驶专用道等特殊
城市支路 城市其他道路
≥50000 ≥50000
汽车、轻型载货汽车、 特种车辆
非机动车道
≥50000
自行车、电动车等
人行道
≥10000
行人
以上要素依据但不受限于 JTG D80、JTG D81、CJJ37 等标准规范,利用数值模型的方式在模
拟仿真测试平台中实现。
5.1.2 车道类型和数量
系统内各种道路应具备相应的车道类型和数量,具体要求见表 3 规定。
车道类型
城市主干路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类型,并 且具备公交车道、左转待转区、右转专用道、潮汐车道等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类型,并
城市次干路
且具备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道、行人专用道、路面停车位

城市支路
行车道具备双向 2 车道、4 车道等多种类型的车道类型
ICS 01.110 T04
T/CMAX
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T/CMAX xxx-xx—xxxx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automatic driving vehicle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模拟仿真测试 Simulation Test 通过传感器仿真、车辆动力学仿真、交通流仿真、道路建模等技术模拟真实测试环境,搭建相 对真实的驾驶场景,完成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工作的一种形式。 3.2 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 High Level Autonomous Vehicle 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下,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并且驾驶员不一定提供所有的 应答响应。 3.3 低等级自动驾驶车辆 Low Level Autonomous Vehicle 自动驾驶系统对横向和纵向控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操作提供支持,其余由驾驶员操作;或者自 动驾驶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驾驶员提供适当的应答响应。 3.4 数值模型 Numerical mode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7 道路交通信号灯 GB 50647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2 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3 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CJJ 15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3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A 47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GA 802 机动车类型 术语和定义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1
T/CMAX xxx-xx—xxxx
利用变量、等式和不等式以及数学运算等数学符号和语言规则来描述事物的特征以及内在联 系的模型。 3.5
实时仿真测试 Real-time simulation test 计算机模型与实际物理世界的时钟同速率的仿真测试方法。 3.6 单个场景输入测试 Single scenario test 利用单一的测试场景作为测试用例为被测对象提供输入的测试方式。 3.7 路网连续里程测试 Road network consecutive test 利用整个路网作为测试用例,为被测对象提供连续输入,并进行长时间连续度量的测试方式。 3.8 人机切换 Human machine driving switch 自动驾驶系统和驾驶员共同操作,并且在自动驾驶系统移交驾驶权利时,驾驶员应该进行接管 和应答响应。 3.9 标定 Calibration 对仿真系统进行校核、验证和确认,使其满足可信性要求并准确地表达物理模型。
2
T/CMAX xxx-xx—xxxx
的能力; 4.1.13 应支持运行数据的自定义组合分析,自动生成数据图表和分析报告; 4.1.14 应进行模拟仿真测试平台与实际路测标定; 4.1.15 同一场景多次重复测试时的一致性应不低于 99%; 4.1.16 具备高并发测试的能力; 4.1.17 测试过程中可显示仿真动画和数据仪表,支持多种视角切换,可单步运行; 4.1.18 系统应支持对测试过程的回放功能,支持对测试结果数据的下载功能; 4.1.19 系统应支持单个场景输入测试和路网连续里程测试等多种测试模式; 4.1.20 系统应具备评价模块,能够对被测对象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定,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是否违反
交通规则,是否发生碰撞等功能; 4.1.21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支持对被测对象不同的接入方式,同时具备相应的机制保证信息安全和
数据安全。
4.2 平台支持的测试场景
系统应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和已经公开发布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
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规范中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具体要求见表1规定。
4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通用要求
4.1 平台的完备性要求
4.1.1 应具备功能完整的算法测试能力,支持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决策、控制等算法进行测 试,可支持实时仿真测试,且具备多车并发测试的能力;
4.1.2 应具备支持多种类型的测试场景的能力,包括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等环境; 4.1.3 应具备复杂交通场景快速构建和批量生成能力,主要包含道路和道路网络结构、道路路面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发 布
目次
T/CMAX xxx-xx—xxxx
前 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通用要求 ................................................................................................................2 5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3
I
T/CMAX x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北京)智能网联汽车 研究院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大林、何丰、薛晓卿、魏利伟、吴琼、周文涵、高博麟、彭伟、周波、 张巍、徐志健。
和车道信息、地形、路边建筑物、可变的道路信息,信号灯、交通标识标线等; 4.1.4 应具备交通流仿真模拟能力; 4.1.5 应具备自然天气建模和渲染的能力,包括白天、夜晚、晴天、多云、阴天、雨、雪、雾、
沙尘等,具备天气条件和路面附着条件的关联能力,具备自然天气条件对传感器的关联能力, 可实时模拟路面积水、积雪、雨水浸润镜头等; 4.1.6 应具备传感器仿真建模能力,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 导航定 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等。其中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应能分别实现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原始信号 注入方式的仿真;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应能满足仿真通用雷达传感器的目标级信号,支持 多传感器分布式部署,支持不同类型和数量进行仿真配置; 4.1.7 可具备驾驶员仿真建模能力,驾驶员可控制测试车辆满足基本的驾驶行为测试,主要包括 但不限于车辆启动与停止、车速控制、轨迹控制、人机切换; 4.1.8 应具备车辆动力学仿真建模能力,支持外部车辆动力学模型设置和导入等; 4.1.9 应具备除车辆外的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仿真建模能力,包括摩托车、两轮电动车、自行车、 行人、动物等; 4.1.10 应具备对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能力; 4.1.11 应支持传感器套件和环境条件的灵活配置; 4.1.12 应支持多种不同的高精地图格式导入,同时应具备一次性导入道路总长度不小于 100 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