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3.元素、核素、同位素 书P4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
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 的一种原子。 决定核素(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 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判断条件:①质子数相同 ②中子数不同 ③同一元素的原子
根据以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B
)
A. 0.080nm B. 0.110nm C. 0.120nm D. 0.070nm 第四 2、 34号元素是第__________ 周期元素;族序数是
ⅥA +6价 。 _______; 最高正价是________
H2A 若用A表示该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练: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O2、、O3 、O4 ) D
40 42 (C)H2O、D2O、 T2O (D) 20Ca 和20 Ca
(B)H2、D2、T2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 39 A. 40 K 与 19 B.T2O与H2O K
19
C.
40 19 K
与
40 20 Ca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 周 期
周 期
长 周 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镧系元素:共15 种元素 锕系元素:共15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
除氖元素外,其他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有什置的描述?
第三周期VIIA族
第III周期 第3周期
第七主族
VII族
第三周期
VIIA族
小结: 7个周期分长短,3短3长1不全; 18纵行16族,7主7副Ⅷ和0。 镧系、锕系排下边。
淡黄绿色气 体 黄绿色气体 深红棕色液 体 紫黑色固体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 单质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和递变性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二、 元 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 、碱金属: 锂(Li) 钠(Na) 钾(K)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的组成 核外电子 原子 AX
质量用相对质量来表示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相对质量 1/1836 质子 Z个 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 相对质量 1.007 不带电荷 1.6748×10-27千克 相对质量 1.008
Z 原子质量数A
-7.2
-188.1 -34.6
58.78
黄绿色气体
深红棕色液体
I2
紫黑色固体
4.93g/mL
-113.5
184.4
卤族元素在物理性质上的规律
浏览P8资料片卡中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表,并总结 规律: 结论: (1)颜色 —— 浅 (2)状态 —— 气 深; 液 固;
(3)密度 —— 逐渐增大(自上而下)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都为 1个 。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 的原子结构中, 电子层数 增多。 依次
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氕 (氢)
(重氢) 氘
(超重氢) 氚
H、D、T这三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常见的同位素:
碳 碳-12
12C
6
碳-13
13C
6
碳-14
14C
6
氧 氯 铀
16O
8
17O
8
18O
8
35Cl
17 92
37Cl
17
234U
235U
92
238U
92
【同位素小结】
两同(同质子数、同一元素)
两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不同)
(2)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 、Na、K、 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 ,原子核 对 最外层电子 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 电子的能力逐渐 增强 。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增强 ,与水和氧气 的反应越来越 剧烈 ,生成的氧化物越来 越 复杂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 性越来越 强 。
第88号元素: 88-86 =2
第五周期第ⅦA 族。
第七周期第ⅡA 族。
第82号元素:
第六周期第ⅣA 族。
6、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 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A.0 11 18 19
C.
6 11 12 13 24
D.
6 14 31 32
7
7. 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A、B是同 周期,B、C是同主族。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 难易;
必修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概要: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常用的这种形式。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2)周期(3)族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5)认识周期表中元素相关信息随堂检测(一)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A.B.C.D.4.,同一周期ⅡA 、ⅢA 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6.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 ①0族 ②主族 ③副族 ④第Ⅷ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行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4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从原子结构上看: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元素周期律
=8
元素的金属 性、非金属 性强弱
性质反映结构
(3)位置反映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递变性
同主族
{
相似性 从上到下,递变性
决定 反映 结构
位置
决定 反映
反映
性质
决定
1、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 为4,则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4 B、 5 C、 6 D、 7
C
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 式为H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 式是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金属性依次增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6 7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B Al Si Ge As Sb Te Po
At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期第ⅠA族( 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F),位于第2周期 第ⅦA族(右上角)。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 定的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示意图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周期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Na中,Na11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2.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3+6H+=2A13++3H2O A12O3+2OH-=2A1O2-+H2O[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3H+=2A13++3H2O A1(OH)3+OH-=A1O2-+2H2O[原子序数为11—17号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至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某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3)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4)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大多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族]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类如下: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时又含有长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号“A”表示.主族有7个,分别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纵行).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号“B"表示.副族有7个,分别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纵行).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纵行共12种元素,叫做Ⅷ族.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称为0族(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8纵行).(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故又叫做过渡金属.(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与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族序数的奇偶关系](1)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奇数个电子,处于奇数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偶数个电子,处于偶数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a.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易到难;c.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a.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难到易。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得构成原子 A Z X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得质子与中子得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得数值,叫质量数。
XA Z ——元素符号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a ——代表质量数;b ——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请看下列表示a b+dXc+e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阳离子 a 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 b Y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得最小粒子;2、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得化学性质中得最小粒子;3、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一定数目中子得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得同一元素得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得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原子核核外电子 Z 个中子 (A -Z)个质子 Z 个②天然存在得某种元素,不论就是游离态还就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得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就是不变得。
练习:1、法国里昂得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得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与氢元素得质子数相同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得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得原子得核电荷数由大到小得顺序就是___________ 。
3、现有b X n-与aY m+两种离子,它们得电子数相同,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得就是( )(A)b-m-n (B) b+m+n(C)b-m+n (D) b+m-n4、某元素得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得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得中子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三、元素周期表得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得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用于描述元素的组成和性质。
接下来,我将对《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元素周期律的历史元素周期律最早由俄国化学家孟德莱耶夫于19世纪提出,他将已知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发现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
2.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称为核电荷数)为基础的表格。
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逐个排列,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主要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等方面的变化。
其中,原子半径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减小,电离能和电负性则随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金属性则随周期的增加而减弱。
4.元素分类元素根据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则相对较差,而半金属则介于两者之间。
5.钡行和铂系元素除了8个主族之外,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两个特殊的族:钡行和铂系元素。
钡行元素是位于周期表倒数第二行的元素,它们的电子结构较稳定,常见化合价为+2、铂系元素是位于周期表第八族的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通常用作催化剂。
6.化学键的特性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电子的转移产生的,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产生的,金属键是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的。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强度。
7.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和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对于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为元素间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依据。
8.伦纳德琼斯体系伦纳德琼斯体系是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划分为s、p、d、f四个区域的分类法。
根据该分类法,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方式有明显的规律性。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原子 AZ X 中,Z 为 ,A 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例:3717Cl -中的质子数是 ,质量数是 ,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
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
例:氕(11H )、氘(2 1D )、氚(3 1T )互为 (2012统测) C 126 C 136 C 146 互为二、元素周期表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 8- 。
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都是 ,这些元素的化合价都是 价,从锂到铯(从上到下):原子半径 Li Na K Rb Cs ; 金属性(或单质还原性)Li Na K Rb Cs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Li Na K Rb Cs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钠与水:2Na+2H 2O==2NaOH+H 2↑,钾与水:2K+2H 2O==2KOH+H 2↑,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这些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均为 价,从F 到I ,核电荷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从F 到I ,原子半径:F Cl Br I ; 非金属性(或单质氧化性):F Cl Br I ;与氢气反应的容易程度:F 2 Cl 2 Br 2 I 2;稳定性:HF HCl HBr HI ;还原性: F - Cl - Br - I -;无氧酸的酸性:HF<HCl<HBr<HI ;含氧酸酸性:HClO 4>HBrO 4>HIO 4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 (稀有气体除外)。
例:Na Mg Al Si , Na + Mg 2+ Al 3+(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 。
例:Li Na K , Li + Na + K +(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 。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微粒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 (1)质量关系①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2)电性关系①电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带电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具体如下表:(3)数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
3.符号A Z X ±c m ±n中各个字母的含义:规律总结组成原子、离子的各种微粒及相互关系知识点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电荷数。
②用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布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 Mg :――→-2e-Mg 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F :③离子结构示意图中,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且差值为离子所带电荷数。
④单个原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其最外层可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K 层为最外层时可形成2电子稳定结构)。
【特别注意】☆规律总结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几个特殊关系知识点三常见的等电子微粒1.常见的“10电子”粒子2.常见的“18电子”粒子(1)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等。
(2)阳离子:K+、Ca2+。
(3)阴离子:P3-、S2-、HS-、Cl-。
3 常见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2)元素符号周围各个数字的含义(3)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及其相互关系①核电荷数(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_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2.元素、核素、同位素注意: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中的数值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非核素(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目前已发现的110多种元素中,大多数都有同位素。
(4)一种天然存在的元素的各种核素分占的比例不一定相同,但所占的百分比不变。
【注意】同位素原子间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划分电子层数1234567符号K L M N O P Q离核距离近―→远能量高低低―→高(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____ 个(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____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3.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Na+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方法规律技巧1.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①如:氯元素的同位素35Cl37Cl 质量数35 37 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34.699 36.966原子百分组成75.77% 24.23%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34.699×75.77%+36.966×24.23%=35.45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5×75.77%+37×23.23%=35.5②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国际上统一的用某种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的绝对质量与12C原子绝对质量的112比较而得的比值。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中子N(核素) 原子核质子Z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决定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 运动速率高(近光速), 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核电荷数, 电子层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决定 编排依据 具体表现形式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 电子层越多, 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 核电荷数越多, 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Li<Na<K<Rb<Cs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组成1个单位正电荷,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荷,决定核素的种类)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数量关系(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由内向外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第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个)。
次外层电子数≤,倒数第三层电子数≤。
题型一: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例1 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3、核素和同位素区别(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如1H(H)、2H(D)、3H(T)就各为一种核素。
(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160、17O、180是氧元素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3)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4)同位素的特点: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题型二:同位素例2 下列各组微粒属同位素的是()①1602和1802,②H2和D2,③168O和1880,④1H2180和2H216O,⑤3517Cl和3717ClA、①②B、③⑤C、④D、②③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主、七副、八和零;三长、三短、一不完全。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周期序数=电子层数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三、元素周期律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本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4.原因:(1)同周期元素: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即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核对电子的引力越,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得电子能力越,金属性越、非金属性越。
高中化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对元素按照行和列组织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这些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变化。
下面是关于元素周期律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外电子的排布顺序)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子序数和符号。
周期表分为横行和竖列,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元素按照周期和族的位置可以分为s、p、d、f四个区域。
2.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中横行的元素称为周期,共有7个周期。
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半径趋于减小,电负性趋于增加,化合价数增加。
3.族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竖列的元素称为族。
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主要是由于具有相似的电子配置。
元素周期表一共有18个族,分别是IA、IIA、IIIB-VIIB、VIIIB、VIII、IB-IIB、IIIA、IVA、VA、VIA、VIIA、VIIIA。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和性质进行分类。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右侧,它们的化合价一般为周期数减2;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中间,它们的化合价变化范围较大;稀土元素位于f区,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周期表中元素的物理性质周期表中的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等。
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与原子半径类似,正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负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电离能指的是从一个原子或离子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电子亲和能指的是一个原子或离子吸收一个电子的能力。
6.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学性质周期表中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化合价、氧化还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数,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族别进行预测。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知识点
Z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答案:D
19
A.质子数为 7
B.最外层电子数为 2
C.核外电子数为 7
D.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解析:示意图中“+12”表示该原子质子数为 12,核外电子
共 12 个,电子排布情况为:最内层 2 个电子,次外层 8 个电
子,最外层 2 个电子,电子层数为 3,故应选 B、D。
答案:BD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4
典例剖析
【例 1·单选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位素3648Se、6380Zn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B.1210Na 与1119Na 互称为核素 C.氟元素的符号为197F D.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解析:6384Se、6380Zn 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A 错误;2110Na 与1119Na 互称为同位素,B 错误;氟元素的符号为 F,C 错误。 答案:D
2
6.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了解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 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 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了解 化学反应的本质。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___核__电__荷__数___(即__质__子__数__)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 2.核素 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质子数___相__同___而中子数___不__同___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互称为同位素。
17
3.共价键 (1)定义:通过____共__用__电__子__对__而形成的相互作用。非金属 元素原子之间一般形成共价键。例如,
(2)共价键的分类。 ①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 H-H 等。 ②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 H-Cl 等。 4.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推断元素位置、结构和性质
比较同族元素的 金属性
B 比 较 或 推 断 一 些 性 质
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Ba>Ca>Mg 非金属性 F>Cl>Br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KOH>NaOH>LiOH 氢化物的稳定性 CH4>SiH4
碱性: NaOH>Mg(OH)2>Al(OH)3 稳定性: HF>H2O>NH3 比较不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先找出与其同 周期元素参照)
+ ×
-
2+
.. .Cl:] [ ..
×
-
(原子的电子式) (化合物的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表示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①原子的电子式: ②阳离子的电子式:
③阴离子的电子式 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NaCl、CaO、CaCl2、Na2O、Mg3N2、 Na2O2、NH4Cl、Ca(OH)2
具有一定数目的 质子和中子的一 种原子
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
1 2 3 1 H, H, H 总称氢元素 1 1 12 13 14 6 C,6 C, 6 C 总称碳元素 35 37 17 Cl, Cl 总称氯元素 17
核素的种类由质子 同种元素的同位素 的种类由中子数决 数和中子数共同 定 决定
1 2 3 H, H, H , 1 1 1 12 13 14 C,6 C, 6 C , 6 35Cl, Cl 37 17 17
最外层电子数____ 相同 增多 从上到下 核电核数_____ 增多 电子层数______ 原子半径______ 增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____ 减弱 增强 失电子能力_____ 增强 增强 还原性______金属性_____ 得电子能力_____ 减弱 氧化性______非金属性______ 减弱 减弱
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HF、H2O、NH3
推断一些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思考:原子间为什么能相互结合?
三、化学键:物质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
(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称为化学键。 离子键 形成离子化合物
化学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1、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 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成键的微粒: 阴离子、阳离子 成键的本质(作用力): 静电作用(吸引和排斥)
D
金属性、非金属性、还原性、氧化性、氢化 物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概念: 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 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 性的变化 规律: 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渐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渐大。
元 素 周 期 主要化合价: +1 +2 +3 +4 +5 +6 +7 0 律 -4 -3 -2 -1
(1) 金属单质与水或者酸反应快慢 。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3)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非金属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
(2)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
(3)最高化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
(4)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原因: 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 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1~8)
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 化物的化学式为( B ) A. HX B. H2X C. XH3 D. XH4
2、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同一主族元素,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Rb 37铷 Cs 55铯 F 9氟 Cl 17氯 Br 35溴 I 53碘 At 85砹
元 2结构 素 族 周 期 表 3元素性质
变化规律
4.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 最高正价数+/最低负价/=8
练习:
1、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 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A) 2
3 11
4
(B)
2 10 11 18 19
19
(C)
核外电子有___个。 Z
3、相互关系 (1) 质量数= 质子数+中子数 (2) 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 阳离子中: 质子数= 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4) 阴离子中:
质子数= 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符号:
概念: 能量高低不同和离核远近不同的空间区域 K L M N O P Q 3 4 5 6 7
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O4>H2YO4>H3ZO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 ) A.非金属性X>Y>Z B. X、Y、Z形成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X>Y>Z D. X、Y、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
小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3.氢化物组成
递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变 化物”的酸碱性 性
3.氢化物的稳定性
1.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三)周期表的应用
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 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面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 大小顺序是B<A<C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 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激 烈反应的单质
222
A.136
B.50
C.பைடு நூலகம்6
D.222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 5.同位素: 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举例 元素
核素 …… 核素
(同位素)
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关系 元素平均相对原子量:A=A1•x1+ A2•x2+ A3•x3…… 原子近似相对原子量: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 概 念 特 点 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 。 核素 同位素 同种元素的不同 核素之间的互称
周期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O
1 2 3 4 5 6 7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
Al Si
Ge As
Sb Te Po At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小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
2、“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
质子数=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同位同化性;左右递 周期表位置 变性;上下相似性 1.主要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最高正价数 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决定得失 电子的难易、氧化性、还原性
元素性质
相 2.最高价氧化物及其 似 水化物的组成 性
2、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 形成的化学键。
问题1:哪些元素之间能形成共价键?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能形成 共价键。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把共价键分为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和 非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都是极性键 两个相同的原子间的共价键都是非极性键
78 C、 Se和 34
78 D、34
80 34
80 34
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周期 短周期 第1、2、3周期 长周期 第4、5、6、7周期 主族:IA~VIIA 副族:IB~VIIB 0族:稀有气体 VIII族 原子半径 同周期 化合价 同主族 得失电子能力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3)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能形成共价化 合物(除铵盐)。 (4)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表示
H2、 N2 、HCl、H2O、H2S、CH4、CCl4、 CO2、NH3、Cl2、H2O2、 HClO
3、化合物类型与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2)离子化合物: 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IA 和 IIA族 和活泼非金属 VIA和VIIA族 之间可形 成离子化合物(简单离子化合物)。
(3)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表示—电子式
.. Na ·+ · Cl: .. .. .. :Cl·+ Mg + · Cl: .. ..
× ×
.. Na [:Cl:] .... .] Mg [:Cl ..
6 11 12 13 24
(D)
6 14 31 32
7
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其中X为35的是 A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 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 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 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H :S: H
(D)H+[:S:]2-H+
: :
: :
︰
)
︰
四、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比化 学键弱的多。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点、沸 点、 溶解度等影响很大。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即F2<Cl2<Br2<I2 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电子层 电子层数: 1 2
划分
能量:
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