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合集下载

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不难发现,“提高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增加有序化功能”,而“增加有序化功能”就是“增加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增加价值量”。
六、信息的精确定义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提出了信息量的计算公式
P=-(1/m)Log(Pm+1) (3-1)
式中,P为信息量,m为状态数,Pm为某一状态出现的概率。
5、通常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一个由近至远、由浅入深而逐渐展开的过程,因此信息的丧失也是渐进的过程,信息的价值也是一个由大逐渐变小的过程。
七、信息的主要来源
信息的产生有两个来源:
1、生物进化。任何耗散结构都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它们在自组织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基因变异的方式来形成信息(包括正价值信息和负价值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择信息,并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生物信息的积累使生物组织之间、及生物个体之间能够产生越来强的相干作用与协调作用,各组织的结构越来越精细,个体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和谐。
如果认为价值包括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形式,并且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那么,这种观点必然会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哲学命题。
如果认为价值包括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形式,并且认为劳动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且也是一切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在原则上不能创造使用价值。那么,这种观点才能真正地认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哲学命题。
有些人认为,这个公式就是信息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事实上,它只是信息的数理逻辑量的计算公式,只能反映信息的结构特性,不能反映信息的功能特性,不能用以描述信息的价值量。由此可见,信息的价值量与形式模量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量,不可混淆。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价值性,因此只有系统的价值变量(即价值的增长量)才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协调作用和相干作用,才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系统的信息变化情况,因此信息的根本作用和本质内涵在于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由此给出信息的定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他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深刻批判的重要基础之一。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强调了劳动者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批判了无产阶级被剥削的现实状况,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性。

首先,劳动价值论强调了劳动在商品生产中的中心作用。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而是由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所决定。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生产是建立在劳动者的劳动之上的,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

因此,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劳动者的劳动被资本家剥削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存在的不公正性和剥削性。

其次,劳动价值论帮助人们理解了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但在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通过对商品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分析,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价格形成规律,揭示市场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机制。

此外,劳动价值论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内在存在着危机的因素。

当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时,劳动价值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周期性危机,这使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为研究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分析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和不公正现象,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劳动价值论不仅有助于批判现实中的社会不公和剥削现象,更是探讨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路径的重要理论基础。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理论,更是一种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吴剑
【期刊名称】《南昌高专学报》
【年(卷),期】2000(015)001
【摘要】价值是具有两层意义:一是以劳动作为实体,劳动是其唯一泉的价值本质,二是以财富度量尺度为内容的价值表象,研究价值,必须从区分价值的本质与价值的表象,劳动的本质与劳动公及形成财富的劳动在现今的具体表现着手,才能揭示价值的源泉,为财定的分配寻找依据,促进财的增长,在现今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直接形式的劳动已纪不再是价值的宏大基石,人们通过社会化的协作劳动共同成价值,劳动仍然是价值的唯一原泉,是财富分享的唯一依据。

因此,按劳取酬才是天经地义的。

【总页数】5页(P19-22,40)
【作者】吴剑
【作者单位】南昌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南昌3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4.31
【相关文献】
1.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驳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奇谈怪论 [J], 吴易风
2.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试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础及价值创造 [J], 王礼燕
3.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及其发展 [J], 肖万春; 吴焕新; 彭万力
4.新时代对《资本论》劳动价值理论的探究——"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问题分析 [J], 王洋
5.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李运福教授《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读后思考 [J], 顾钰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2009-03-03 12:43 提问者:xiewenbinvb|浏览次数:2787次需要自己的见解~三四百字左右我来帮他解答精彩回答2009-03-06 15:15财富的内容是使用价值(你可以理解为“有用性”、“实用性”)。

价值(即“有价性”)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

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

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

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他赞同威廉•配第的说法,“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的体现,正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

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

具体劳动的种类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劳动种类越多,意味着使用价值种类越多,社会分工越发达。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正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相互比较。

说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就是指抽象劳动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创造了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体现。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综上作如下总结: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并不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

用马克思引用过的威廉·配第的话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简单解释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简单解释

该表述本身是错误的。

正确的说法是: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仅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劳动(确切的说是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

详细的解说如下:1、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

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商品的这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例如,粮食能满足人们吃的需要,衣服能满足人们穿的需要,书刊能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机器能满足人们生产的需要,等等,这些满足人们吃、穿、学习、生产等需要的属性,就是粮食、衣服、书刊、机器等的使用价值。

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它首先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谁也不会去买它,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对物品的有用性,即其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从质的方面说,不同种类的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种类的物品又可能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

物品的多种使用价值,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被发现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原来人们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变得有用了,原来认为只有一种用途的东西变成多种用途。

从量的方面说,就是如何计量物品使用价值的数量问题,其计量的尺度,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各地区不同时期的习惯而定。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比如,1只绵羊可以换2把斧子,就是说,1只绵羊的交换价值等于2把斧子。

交换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呢?为什么1只绵羊的交换价值等于2把斧子?这个比例关系是由什么标准确定的呢?曾经有人认为,这是由交换双方的效用性决定的,即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就“1只绵羊=2把斧子”这一等式来说,是指1只绵羊的使用价值等于2把斧子的使用价值。

显然,这是背理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不能比较的,所以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能由使用价值来决定。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核心思想是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根本因素。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剥削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者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谋生,劳动力成为商品。

而在商品经济中,劳动力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然而,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劳动力进行剥削,以低廉的工资购买劳动力,超过工资的部分则成为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马克思用剩余价值理论深入剖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矛盾。

这对于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经济系统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价值的研究,构建了价值量的概念,作为商品交换的基础,为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

他认为,经济价值的产生不是完全根据个体的主观评价,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促进了经济学的深入发展。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考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的提高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然而剩余价值却流向资本家,使得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给社会带来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当代社会中的财富分配问题以及社会公正意义重大。

最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是剥削和阶级对立。

通过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人学意蕴及当代价值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人学意蕴及当代价值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主要是依据劳 动的复杂程度 的不
同 ; 劳 动 和 物 化 劳 动— — 主要 是 依 据 生 产 资 料 和 劳 动 力 活
调了人在实践 中的主体性 、 能动性 和创造性 ; 射了人 民群 折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需要特别说 明的是 : 笔者所使 用的“ 活
劳动 是 创 造价 值 的唯 一 源 泉 ” 观 点 的 内涵 , 苏 星 在 19 的 与 92
罗军伟
( 平顶 山 学院 , 南 平 顶 山 4 7 0 ) 河 600
摘 要 :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 的唯 一源泉” “ 作为一 个整体论 断, 体现 了人 在价值创 造 中的 主体 性、 造 创
性和能动性 ; 强调 了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 它突 出了劳动者在价值创造 中的主体地位 , 说明 了一切价值都是 劳动者创造的 , 彰显 了人在价值创造 中的作 用和 意义。这对今 天在 全社会 范围 内形成尊 重劳动、 尊重劳动者 的 氛 围, 重新发现 劳动的价值 ,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无疑 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马 克 思 的劳 动 价 值 论 在 其 一 百 多 年 的 发 展 中 , 败 了 挫
庸俗资产阶级经济 学家 的进攻 , 经受住 了时代 和实践 的检 验, 初步显 示 了其强 大 的生命 力 。然 而 , 新 的历 史条 件 在
下 , 克 思 的 劳动 价 值 论 正 面 临 着 来 自国 内 外 的各 种 挑 战 。 马 在 我 国 , 建 国 至今 也 展 开 了几 次 大 规 模 的 论 战 , 焦 点 集 从 其
第2 5卷第 3期 21 00年 6月
平 顶 山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P n d n s a ie st o r a ig i g h n Unv ri o y

劳动价值论资料

劳动价值论资料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

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资本论》也没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语句,只提到具体的人或者劳动者能创造价值。

商品交换中的交换是一种劳动(价值)而不是交换的不可度量的效用,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

配第认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1)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以商品作为分析起点关于以商品作为分析起点的原因,马克思这样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资本论》的逻辑固然要以资本作为中心范畴,但决不能把资本作为逻辑起点。

因为资本本身就需要论证和说明。

“资本,如果没有雇用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莫也不是。

”资本就会成为不可理解的具体。

因此,要揭示资本这个具体丰富的许多规定的全部内容,科学的方法就是按照商品—货币—资本这样的上升路线,从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发,才能在后面的上升过程中把构成资本总体的各个环节和内部结构复制出来。

使用价值及其特点关于使用价值,马克思是先从有用物的质和量的角度来讲的。

他这样写道:“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易错易混1.劳动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改: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2.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3.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改:同一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注意:公有资产不等于国有资产,包含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在国家发展的各行各业,国有经济都要占支配地位。

改: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7.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改:公有制为主体要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9.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0.私营和外资的混合也叫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改: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改: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_驳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奇谈怪论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_驳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奇谈怪论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驳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奇谈怪论●吴易风一、对劳动价值论的某些错误认识我国近年来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看法。

就多数人来说,这是认识问题。

通过学理论,摆事实,讲道理,这些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是不难纠正的。

问题是,我国经济理论界有少数经济学家刮起了一股怀疑、批判、修正以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风,并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个别经济学家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左”的思潮来批,当作“激进主义”来批,断言“极左思想”的根源就在于劳动价值论。

目前在国内常见的错误说法是,不是劳动创造价值,而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持这种生产要素价值论的经济学家在具体说法上不尽相同。

有的说,土地、劳动、资本三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有的说,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有的说,共同创造价值的不仅有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这几种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而且还有其他若干非经济要素。

宣传生产要素价值论的经济学家的目的何在呢?答案包含在他们的结论之中。

有的说,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各自都作出了贡献,因此,工资、利息、地租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作贡献的报酬,这是按贡献分配。

有的说,由于资本创造价值,所以,按资分配不存在剥削问题。

十分明显,这些经济学家否认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就在于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就在于否认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个别经济学家的目的恐怕还不止于此。

何以见得?请看一位经济学家的结论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估计和判断的失误,有其经济理论上的深刻原因。

……最重要的就在于作为马克思经济学基础的劳动价值论的偏颇。

”这一结论的另一种表述是:“劳动价值论的……偏颇,是导致马克思经济分析的激进主义结论的最主要的理论原因。

”这位经济学家还说,劳动价值论“极容易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极左倾向。

劳动意义和价值

劳动意义和价值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分别是:1、意义: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2、价值:劳动的根本作用和本质内涵在于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即劳动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生产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生产的本质力量。

劳动使人类产生使人类发展。

恩格斯认为,从本原上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相结合而构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古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形成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力形成的标志和历史上的开始。

从完全的意义看,所谓生产力,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塑造自我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在历史中的全部展开。

任何耗散结构都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它们在自组织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基因变异的方式来形成信息(包括正价值信息和负价值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择信息,并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

生物信息的积累使生物组织之间、及生物个体之间能够产生越来越强的相干作用与协调作用,各组织的结构越来越精细,个体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和谐。

用信息标准衡量,人类无疑是进化水平最高的生物,是生物进化藤蔓上最硕大的果实。

但是,人类的进化与生物的进化并不完全相同。

人类进化过程在基因重组和机体结构创新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创造的内容,并且随着进化水平的提高,文化创造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人类独占的文化积累模式使人类形成了适应自然的独特方式。

在人类独有的文化积累中,劳动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认为,手的使用和语言、思维的产生,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正是由于劳动,人才得以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等同于“提高有序性,“提高有序性”就是“提高功能有序性”,“提高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价值量”。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RT,请不要复制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套话(这样的我不会采纳)
希望了解的前辈能通俗易懂的解释,最好加上例子
我来帮他解答
满意回答
2012-11-04 16:42
比如说生产一个零件表现在具体劳动上就是生产者动脑设计动手生产,表现在抽象劳动上就是无论你怎么特别的设计特殊的生产方式它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你进行脑力体力的耗费这个共性,是所有社会劳动体现出来的,即抽象劳动。(有点类似与个性与共性)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是两种劳动,而是劳动的两个方面,或占在不同角度的看待方式,不能分割开来,具体劳动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抽象劳动是站在社会的
角度,这也是为什么说具体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被社会认可,还原为抽象劳动(获取价值)。
综上作如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并不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用马克思引用过的威廉·配第的话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商品价值的源泉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吗?
2005-11-12 14:48提问者:匿名|浏览次数:2338次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的体现,正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的种类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劳动种类越多,意味着使用价值种类越多,社会分工越发达。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2009-03-03 12:43提问者:xiewenbinvb |浏览次数:2787次需要自己的见解~三四百字左右

有益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有益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有益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能动的原始要素,唯有劳动要素才创造价值,要素价值论是站不住脚的。

在现代化商品生产条件下,只有与总需求相适应的社会必要劳动才是有用、有效劳动,才创造价值。

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用、有效劳动需要扩展为有益劳动,有益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标签:有益劳动;商品价值;原始要素一、劳动是能动的原始要素,唯有劳动创造价值威廉·配弟说得好:“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1]。

就物品和劳务的生产来说,劳动和自然资源是原始的要素。

社会财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皆源于劳动力和自然力。

尽管财富的取得,劳动和自然资源缺一不可,但劳动与自然资源相比,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第一,劳动要素是主动的,而自然要素是被动的,劳动者通过有意识的活动,改变自然要素的形态,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而自然要素天然成就,自生自灭。

第二,劳动者需要不断地消费物品和劳务,以保持和再生产劳动能力,所以需要不断地补偿,劳动能力的支出需要代价,换句话说,劳动力天生就具有“价值”。

当然不存在劳动力买卖的情况下,它不会表现出来。

而自然要素中,除可耗竭的资源以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要素的使用是无需付出代价的。

只是到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有些自然资源开始短缺,一些人凭借权力而占有了这些资源,使得使用这些资源的人也要付出代价。

所以自然资源有价,是后天产生的。

这样,人类通过劳动把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的过程,劳动者需要不断地得到补偿,人类和生产才能不断地持续下去,才有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自然资源通常是作为劳动对象来使用的,劳动对象中还有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手段通常为机器设备和厂房等。

它们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作为生产要素,与劳动和自然要素相比,纯粹是后生的。

由于人类的劳动凝结在其中,而且如果生产它们使用了有价的自然资源,那么使用它们当然就要付出代价,否则生产者的耗费就不能得到补偿,生产便无以为继。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吗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吗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吗
1.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种劳动。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分的。

2.不同性质的具体劳动,不同生产性质的使用价值,这表明怎样劳动和什么样的劳动;相同性质的抽象劳动形成相同的价值,这表明需要多少和多长时间。

本文由:【不知道北山晴不晴】发布。

本网站仅提供存储。

如有版权、错误、非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我们。

该网站将在一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

谢谢大家!。

八年级上册政治关于劳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关于劳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关于劳动的知识点政治课本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劳动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整理一下八年级上册政治课中关于劳动方面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的概念劳动是指人们为了生产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劳动的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接生产和间接生产。

直接生产是指人们直接从事农、林、牧、渔等物质生产活动;间接生产则是指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等非物质生产活动。

二、劳动的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价值是商品的重要属性,劳动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即为消费者提供了实际的财富;二是体现在产品的交换价值上,即决定了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

三、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重要性劳动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不鄙视任何一种职业。

同时,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社保待遇等也是必要的。

四、劳动保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生命健康。

比如在工作场所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及培训,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控制有害因素,保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性等等。

五、家庭劳动家庭劳动是指家庭成员为生产和生活所从事的劳动活动。

虽然家庭劳动不在市场交换中,但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十分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做好家庭劳动,并且平等分担。

家庭劳动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锻炼我们的生活技能。

六、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依靠自己的劳动力进行的小规模生产经济活动。

小农经济虽然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规模化的农业取代,但仍然存在。

小农经济的存在是有其客观需要的,而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支持和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七、劳动竞赛劳动竞赛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劳动竞赛为企业和员工都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

同时,劳动竞赛也应该遵循公平竞争、团结互助的原则,不应该以牺牲员工的合法权益为代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仇德辉如果简单地把价值看作是劳动价值,那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完全等同于“劳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循环的文字游戏。

显然,动物界只有极微弱的价值现象,或者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价值现象的,而人类社会特有的价值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由于人们通常认为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的使用价值是天生的,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因此许多人得出结论:劳动是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

笔者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然而要清晰地理解这一重要结论,就必须首先理解如下概念:一、重新确立劳动价值的度量方式长期以来,劳动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神秘、高度抽象的概念,除了政治经济学,几乎没有其他学科真正提及它,劳动价值论没有被其他学科所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成为了一门“孤花自赏”的科学。

事物之间必须具有某种“通约性”才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马克思根据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即任何劳动都需要耗费时间)来确定劳动价值的度量方式和度量单位,提出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价值,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并指出:劳动价值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具体概念,是由人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其结果就把劳动价值概念神秘化、模糊化了。

在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初期,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在体力劳动和大机器生产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劳动者个体,单位时间内所创造或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相差不大,且对“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的认定也较为容易,对于不同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之间的比较也较为直观。

但是,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在脑力劳动和信息生产过程中体现得越来越模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劳动者个体,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或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差异越来越显著,可能存在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差异,且对“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的认定也相当困难易,对于不同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之间的比较也几乎不可能。

然而,劳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通约性,那就是“投入通约性”,即任何劳动者在劳动前后或以及劳动过程中都需要消费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用以补偿劳动者在体力、脑力和生理力上的耗费,而且劳动条件越差、劳动强度越高、劳动复杂度越高,所需要补偿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就越多,具体体现为:劳动者的劳动量(或劳动价值量)付出越多,他所消费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档次就越高,所需要耗费的培养教育费用就越高。

可以证明,采用“社会必要的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 来度量劳动价值,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更高的准确性(详见《统一价值论》“劳动价值的辩证分析”一文)。

事实上,人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投入使用价值(以生活资料的形式),产出劳动价值(以劳动产品的形式),由于劳动价值将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一起产生相干作用而形成价值增值,因而显著地区别于一般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增值的使用价值。

如此一来,劳动价值就与使用价值一样,属于同一概念范畴中的事物,它们都是价值的基本形态,其中使用价值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作用程度,而劳动价值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程度。

正是由于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并在作用和转化过程中产生价值增值,才能不断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广义地理解人类劳动的基本形式在“人类劳动形式的新分类”一文中已经指出,人类劳动的基本形式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还有第三种基本形式——生理力劳动,它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1.恢复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恢复(含不可逆恢复)和补偿原有的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这类劳动者包括那些在有害或危险环境下的工作者、人体器官和血液的捐献者,在极端情况下还包括生命的奉献者。

2.加强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强原有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这类劳动者包括体育运动员、歌唱家、书法家、时装模特等。

3.生育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生产新生儿的生理力劳动,这类劳动者主要是指孕妇。

只有把生理力劳动纳入人类劳动的基本形式之列,才能真正囊括所有的人类劳动,才能真正囊括所有的劳动成果。

三、广义地理解劳动的作用对象由劳动力要素与生产资料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价值增值特性的物质系统,称为生产系统。

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生产系统分为三种典型形式:1.第一类生产系统。

一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系统称为第一类生产系统,它由一般劳动能力为作用力,以一般物质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为作用对象所构成的生产系统。

2.第二类生产系统。

内部信息的生产系统称为第二类生产系统,它以人的脑力和体力为主要作用力,以人类自身机体为主要作用对象所构成的特殊生产系统,它所生产出来的是机体内部的信息(包括生理信息、行为信息和思维信息),并全部凝聚于人类自身机体内部:其中,一部分信息用于提高人的消费熟练度和消费复杂度,称为消费信息;另一部分信息用于提高人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复杂度,称为劳动信息。

3.第三类生产系统。

内部生理性组织的生产系统称为第三类生产系统,它是以人的生理力劳动能力为主要作用力,以人类自身机体为主要作用对象所构成的特殊生产系统。

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体的组织、器官、体液及新生儿等。

例如,妇女所进行的人口生产过程以及那些出卖血液、人体器官的人所进行的生理力劳动等。

这三类生产系统各有其特点:第一类生产系统既可直接生产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需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也可生产出构筑新生产系统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从而间接地生产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第二类生产系统所生产出的信息产品,将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潜能,加入以后的劳动价值创造过程,其中,消费信息用于提高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转化效益,劳动信息用于提高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效益;第三类生产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人口,构成一个新生的劳动力,它所生产出来的生理性组织成为接受者的劳动潜能的一部分。

第一类生产系统称为外部生产系统;第二类和第三类生产系统均以人类自身机体为核心,因而称为内部生产系统。

这三类生产系统往往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人们在投入一般生产系统的生产时,往往伴随着自身劳动信息和消费信息的积累,还会伴随着机体的生理性组织的生长和强壮。

四、广义地理解劳动的成果形式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劳动所产出的使用价值成果主要有如下存在形式:1、生活资料。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的主流形式,生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出劳动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并投入下一个消费过程,以形成劳动者必要的劳动能力,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做准备。

2、生产资料。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外延向自然界的扩展形式,人们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以发展自己的消费能力与劳动能力,就需要生产出更多、更复杂的生产资料,以不断维持、发展和完善原有的生产系统,以确保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不断扩展。

3、科学技术。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内涵的扩展形式,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生产率,就必须不断探索、积累科学技术,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或者学会如何改造和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这些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软件”财富,并带动人类社会的“硬件”财富不断增值。

4、个体劳动信息和个体消费信息。

这是人类个体素质不断发展的集中体现,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不断积累消费信息使生活资料转化为更多的劳动潜能,通过积累劳动信息使劳动潜能转化为更多的劳动价值。

5.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的补充扩展形式,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是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形式。

实际上,生产环境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环境是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是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综合体现,它既制约着生产环境,又制约着生活环境。

资源环境主要是制约着生产环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变化,在本质上就是使用价值的变化,因此改善或发展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使用价值生产方式。

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显然,以牺牲生态环境或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等量使用价值的生产系统,其使用价值的增量为零,因此其生产效益亦为零。

由于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长效的、隐性的和非线性的,不容易被人们充分认识,有些生产系统所导致的环境破坏,产生了巨大的、长效的、隐性的和非线性的负值使用价值,足够抵销它所产生的正值使用价值,那么该生产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破坏性系统。

5.可利用自然资源类型和规模的扩展。

这是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补充扩展形式,这类劳动成果很容易看作是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而不容易看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显然,如果没有炼铁炼钢技术的发展,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许多食物都不具有任何使用价值。

因此任何自然资源使用价值的形成和扩展,都起源于人类对发掘和利用这类资源的科学技术的形成,都是人类劳动的重要成果,即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切自然资源能够拥有其使用价值的真正根源。

五、辩证地理解使用价值的基本分量在“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一文中,提出使用价值可以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耗散价值两个分量,它们分别用于描述事物内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于使用价值的影响程度。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于主体本质力量的绝对影响量,是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的代数和。

显然,当事物的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功能价值完全等于人在获取、利用和消费这一事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在对使用价值进行分解后,人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事物(如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价值却为零。

使用价值为零的事物并不等于人们不需要它,而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并不稀缺,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据“使用价值的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功能价值随着主体对它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当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增长到足够程度时,其功能价值趋近于耗散价值,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趋于零,这就是“使用价值零值定理”。

六、全面揭示价值增值的内在机理要深入探索价值的真正源泉,就必须彻底了解“价值”的真实内涵和“信息”的本质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