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样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奴隶制的五刑是指()。
A、墨、劓、刖、宫、大辟
B、墨、象、刖、宫、大辟
C、笞、杖、徒、流、死
D、鞭、杖、徒、流、死
2、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
A、束矢
B、钧金
C、质剂
D、傅别
3、春秋时邓析私造刑书,称为()。
A、刑鼎
B、竹刑
C、吕刑
D、禹刑
4、秦朝类似于后世法律解释的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封诊式
D、法律答问
5、汉代有“鞫狱”,是指()。
A、宣读判决
B、要求复审
C、审讯案件
D、监督审判
6、将刑名、法例合二为一,置律首的是()。
A、《晋律》
B、《北魏律》
C、《泰始律》
D、《北齐律》
7、“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
A、《大业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武德律》
8、宋太祖于建隆四年实行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
A、折杖法
B、盗贼重法
C、重法地法
D、刺配之刑
9、开创在法典中附载“六赃图”先例的是()。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大清律》
10、在明初最普及的法规是()
A、大诰
B、大明律
C、大明令
D、榜文
11、康熙年间没有完成修律,真正行用的是()。
A、《大清会典》
B、《大清律例》
C、《刑部现行则例》
D、《大清律集解附例》
12、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
A、流
B、充军 C 、发遣 D 、迁徙
13、1907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主要职责是()。
A、审判
B、复核
C、掌律令解释
D、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14、《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部门是()。
A、政治考察馆
B、修订法律馆
C、咨议局
D、资政院
15、《大清民律草案》编撰体例上依照了()。
A、英国式民法
B、法国式民法
C、美国式民法
D、德国式民法
二、多项选择题
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有()。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同姓不婚
C、六礼
D、五礼
2、李悝《法经》六篇,列于前面两篇的是()
A、具法
B、杂法
C、盗法 D 、贼法
3、为《晋律》作注的是()。
A、张斐
B、陈群
C、杜预
D、贾充
4、唐朝的法律形式有()。
A、格
B、比
C、科
D、律
5、清末修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编目是()。
A、总则编
B、债权编
C、亲属编
D、继承编
6、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
A、春秋决狱
B、服制定罪
C、亲亲相隐
D、秋冬行刑
7、秦代的连坐主要有()。
A、全家连坐
B、邻里(什伍)连坐
C、士卒连坐
D、官吏间连坐
8、《九章律》是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
A、户篇
B、厩篇
C、捕篇
D、兴篇
9、十恶罪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有()。
A、内乱
B、谋反
C、谋叛
D、不道
10、宋代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成立要件有()
A、输钱印契
B、过割赋税
C、先问亲邻
D、原主离业
三、文字解析题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重典,刑乱国用重典”
四、简答题
1、简述汉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2、简述唐律关于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论清末礼法之争
六、材料分析题
1、应劭《风俗通》云:“沛中有富豪,家资三千万,小妇子是男,又早失母,其大妇甚不贤。公病困,恐死后必争财产,男儿必不得全,因呼族人,为遗令,云:‘悉以财属女,但以一剑于男,年十五以付之。'儿后大,姊不肯与剑,男乃诣官诉之。司空何武曰:“剑,所以断绝也。限年十五,有智力足也。女及婿温饱十五年已幸矣。”议者皆服,谓武原情度事得其理。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汉代相关的继承制度并以此案为例分析中国古代法官断案的依据。
1、简释西周的“五听”制度。
中国古代的审判方式,始于西周。 2分
司法官吏审理案件用察言观色的方法,从五个方面审察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来判断案件的是非曲直。
2分
五听包括辞听\色听\气听\目听\耳听。 2分
这种察言观色的审判方法是心理分析方法在我国司法领域的最早尝试,对后世审判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2分
2、简述汉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第一阶段是汉高祖至文景帝时期。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为指导,实行“轻徭薄赋”、“约法省刑”政策,
并废除秦朝苛法,促进生产的发展。4分
第二阶段是汉武帝以后。汉武帝为巩固和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封建的大一统国家,采纳了“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以儒家思想并辅之法家思想,以“德主刑辅”为指导。
5分
3、简述唐法律关于自首案件的处理原则。
(1)唐律规定:“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可见,自首的前提条件是犯罪未被官府发觉或未被他人告
发。在这种前提下,一般可以免刑。(2分)
(2)但在具体处理时能够有以下情况:第一,自首不实、不尽,按照不实、不尽处理。(2分)
第二,自首可以免刑,但犯罪所的的赃物应归还官府或原主。(2分)
第三,有些犯罪不适用自首,如伤害人身、盗窃不准私人收藏之物、私度关、奸良人、私习天文等。(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题要点:
(1)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律大丞沈
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沈家本主张应大力引
进西方近代法律理论与制度,运用“国家主义”等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来对抗保守派的攻击。张之洞
等认为修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于一体”,尤不能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礼教民情”。这场争论体现了在皇权
专制下保守派与革新派之间的认识差异。(5分)
(2)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5分)
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存废;
关于”留养承祀”制度;
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
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
关于子孙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问题;
(3)争论妥协的结果(4分)
<暂行章程>规定了无夫妇女通奸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丈夫杀伤等
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丈夫对妻子杀伤等罪的刑罚等,以符合”凡我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的
宗旨。
(4)礼法之争充分表现出中华法系与近代资本主义法系的抗争。(1分)
2、答题要点:
(1)自夏商以来,历代统治者不断运用刑罚手段镇压一切反抗行为,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逐步积累了
不少的法制经验。至西周初期,统治者在政治上、法律上更加成熟,在总结前代立法用刑的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世轻世重”的理论,并用以指导周王朝的法律实践。刑罚世轻世重是西周法律适用的一项
重要原则,即法律的适用和刑罚的轻重应根据客观形势,考虑犯罪者的主观条件进而进行全面的衡量,强
调适用法律的灵活性,是“明德慎罚”思想的具体体现。(5分)
(2)刑罚世轻世重是指应根据时世的变化来确定用刑的宽严、轻重。具体内容是:刚夺取政权、建立国家
之初,立法用刑当偏于轻缓,以稳定人心;至国家安定之时,则应用刑平和,不偏轻也不过重,保持宽严
适中;当国家动乱不安,应“重典治乱世”,用严刑峻法来来维持社会秩序。(5分)
(3)这一原则将“明德慎罚”与“刑兹无赦”的法律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具有辨证统一关系的
整体,是西周法律思想、立法原则及刑事政策的具体化。(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