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3)喜雨亭记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
篇一:喜雨亭记苏轼的阅读答案
篇一:喜雨亭记苏轼的阅读答案
篇二:喜雨亭记苏轼的阅读答案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③忭:喜乐,欢欣。
④荐饥:连年饥荒。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是岁之春()
③以属客而告之()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以怪之矣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
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
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喜雨亭记〔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2023年】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2023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A.折腰(zhé) 折腿(shé) 佝偻(lóu) 伛偻提携(lǚ)B.分外(fēn) 鲜妍(yán) 冠冕(guān) 摇曳生姿(yè)C.旁骛(wù) 亵渎(xiè) 骈进(bìng) 强聒不舍(guō)D.箴言(zhēn) 桑梓(zǐ)坍塌(tǎn) 前仆后继(pú)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竟折腰风骚觥筹交错成吉思汉B.驰骋宽宥泉香酒洌相得益彰C.恪守惊骇自惭形秽彬彬有理D.脏物灰烬伛偻提携理至易明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C.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
D..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C.《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绩。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5、选出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是()A.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那里的农民要筹集几个钱,是多么难啊!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作两半使。
D.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出油了。
6、下面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园……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源头活水。
《喜雨亭记》阅读附答案
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8—11题。
(14分)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③忭:喜乐,欢欣。
④荐饥:连年饥荒。
荐,重。
【小题1】.(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4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是岁之春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固以怪之矣) 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小题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2分)今天不遗斯民【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小题4】.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小题1】(1)①到②这③同“嘱”④下雨 (2)D【小题1】今/天不遗斯民【小题1】(1) 引来了水,种上了树,把这儿当作休息的地方。
(2)略【小题1】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百姓同忧患、共欢乐的思想感情。
《喜雨亭记》节选阅读及答案
《喜雨亭记》节选阅读及答案《喜雨亭记》节选阅读及答案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②余至扶风之明年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示不忘一也/长烟一空B.以为休息之所/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为亭于堂之北/武陵人捕鱼为业D.五日不雨可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②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4.《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共通之处。
参考答案:1.①题名,命名②第二年2.D3.①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
②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4.关心人民疾苦(意思对即可)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2)王羲之
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2)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长,辩赡.赡:丰富B.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侯:问候,看望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书信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B.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作《师说》以贻之.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⑥止一吊,遂不重诣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喜雨亭记苏轼阅读答案
喜雨亭记苏轼阅读答案喜雨亭记苏轼阅读答案《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喜雨亭记苏轼阅读答案,一起看看吧!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③忭:喜乐,欢欣。
④荐饥:连年饥荒。
荐,重。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②是岁之春()③以属客而告之()④五日不雨则无麦()(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以怪之矣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2分)今天不遗斯民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7.(1)第二年。
这。
同“嘱”,嘱托,劝酒。
(2)C8.今天不遗斯民9.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像老鹰飞到天上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样的山峰,就会平息那颗追名逐利的心。
10.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王子》中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真理是:凡事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看的清楚,只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
B.《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C.《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的保姆,给“我”买回《山海经》,而“我”对阿长的感情也是从最初的“不大佩服”逐渐变化到最后的深切怀念。
D.《琐记》记叙了“我”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知道了“赫胥黎”,接触了“物竟天择”以及“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产大片《溜公河行动》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后,导演林超贤表示,会不会拍摄续集,关键看合适的题材。
(在“合适”前加上“有没有”)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把“扬长避短”改成“精益求精”)C.空军试飞员将驾歼-20飞机在第11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公开亮相。
(将“首次”移到“公开”前)D.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成败,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删去“和成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尚未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我们研究它,虽殚精竭虑....,却仍对它恋恋不舍。
B.他写了一部描写农村现状的小说《空槐》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又接连写了几部农村题材的小说,竟然成了作家。
喜雨亭记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开篇点题,为全文之纲。
第二段叙修亭经过,点明修亭之人、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
第二段写久旱民忧,大雨民喜,把修亭与喜雨联系起来,以忧衬喜。
第三段离议论于对话之中,进一步说出亭与喜雨之关系。
最后一段以歌作结。
喜雨亭记1,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志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志:记。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2,予至扶风(扶风:凤翔府。
)之明年(明年:第二年。
),始治(治:修建。
)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
)于岐山之阳,其占(占:占卜。
)为有年(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
既而弥(弥:整、满。
)月不雨(雨,下雨。
),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相与:汇聚。
)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忭:欢乐、喜悦。
)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适:恰巧。
)成。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喜雨亭记》阅读及答案
《《喜雨亭记》阅读及答案.doc》《喜雨亭记》阅读及答案1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yuedudaan/3419054.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喜雨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
《喜雨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原文:喜雨亭记(节选)苏轼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注释:①忭(biàn)欢乐②荐饥:连年饥荒③二三子:你们④优游:悠闲自得。
翻译: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
’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
’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
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既而弥月不雨( )③以属客而告之(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是岁?春,雨麦于岐山之阳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越三月,乙卯乃雨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3 喜雨亭记
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语文教案散文部分之三作者:宋彦喜雨亭记喜雨亭记》一、作者生平与创作1.作者生平苏轼(1037-1101),中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后人也有称他苏子的。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东坡一生经历过五位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
由朝代更叠如此频繁可以得知,这是一个北宋积贫积弱、逐渐衰微的时期。
纵观苏东坡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一生有过坦途顺境、荣耀和显赫,有过短暂的辉煌。
却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正像苏东坡自己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他的仕途上也是悲多欢少,阴多晴少。
苏轼幼承庭训,少年得志。
于嘉佑元年(1056年)首次出川应考,次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
苏轼深受欧阳修的赏识。
皇帝命欧阳修为主试官。
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
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
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卷首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佑2年(1057)4月14日,他那时才20岁,成为进士,在388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
欧阳修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华,据说有一天他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
30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他的话果然应验,因为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果然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在谈论苏东坡。
仁宗皇帝对苏氏二兄弟极为看好,曾对亲人说:我为我的后代找到了两个堪为宰相的人才。
然而尽管苏轼才华煜煜,在仕途上他仍需从低级做起。
英宗皇帝早闻苏轼才学,要破格拔擢,因宰相反对,遂委以史馆之职。
这时期苏东坡初入仁途,比较平坦、顺利。
神宗熙宁2年时,新党执政。
王安石任宰相。
由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批评新法,他自然不容于改革派。
于是,他申请外任。
先后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太守。
在湖州时发生了"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的监狱)。
在苏东坡调任湖州后,他在谢恩表中称某些人为"新进",得罪了当权派。
喜雨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喜雨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喜雨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喜雨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喜雨亭记文言文原文喜雨亭记作者:苏轼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⑥,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⑧不雨⑧,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⑨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⑩于野,忧者以⑾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⑿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⒀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⒁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⒃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东坡集》)喜雨亭记文言文翻译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喜雨亭记》经典赏析
《喜雨亭记》经典赏析《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亭以雨名,志喜也①。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③;叔孙胜敌④,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注释】①志:记。
②周公得禾:传说周成王曾赐周公异株合穗的谷子,为此,周公写下了《嘉禾》。
此文已佚,《尚书》仅有其篇名。
③汉武得鼎:西汉武帝于元狩六年在汾阴得一宝鼎,遂改年号为元鼎。
④叔孙胜敌:这里指春秋时鲁国的叔孙得臣率兵攻打狄人,俘获其国君侨如。
【译文】这座亭子以“雨”来命名,是为了记一件喜庆的事。
古代有了喜庆的事,就用此命名事物,表示永不忘记。
周公得到成王赏赐的一株异株合穗的谷子,就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在汾阴得到宝鼎,便以元鼎作自己的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就以“侨如”作他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庆之事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予至扶风之明年①,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②,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③,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
苏轼曾于宋仁宗嘉祐六年任凤翔签判。
②岐山:在今陕西岐山。
③忭:欢乐。
【译文】我到了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营建官府房舍。
在厅堂北面建了一座亭子,在亭子的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植树木,作为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一场麦雨,占卜的结果以为是丰年之兆。
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正为此着急。
过了三月份,四月初二才下了雨,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认为还没下足。
《喜雨亭记》古今对照
喜雨亭记古文: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⑥,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⑧不雨⑧,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⑨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⑩于野,忧者以⑾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⑿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⒀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⒁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⒃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东坡集》)译文[1]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杜畿传王冕喜雨亭记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 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 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 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 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 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 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 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 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 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 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 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 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 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 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 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 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 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 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 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 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 上来(再给他们讲)。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 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 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 子、贞妇、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 励他们。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牛、马,甚至养鸡鸭狗 猪等,都有规定。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杜 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于是在 冬天整治军队讲授武功,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 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
1.喜雨亭记
喜雨亭记〔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邪?”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
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天子曰不。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修建。
B.亭以雨名,志喜也。
名:命名。
C.雨麦于岐山之阳阳:山的南面。
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狱:监狱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惟江上之清风C.忧者以喜,病者以愈故为之文以志D.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喜雨亭记》一反亭台游记的通常写法,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交错并用,可谓运笔生辉,出手不凡。
B.下雨前,太守就已经开始修亭凿池,没有顾及到忧心庄稼的百姓。
亭成恰逢雨至,太守看到人民庆祝的场景,深为惭愧,将这一场喜雨归功于天子和造物主,并用“喜雨”来给亭子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3)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②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③,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④,其占⑤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⑥于野。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⑦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⑧。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⑨,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⑩,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背景材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
在思想上,儒释道三家,他能兼收并蓄,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在政治上,他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在仕途上,他既有通达(历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中书舍人、礼部尚书)又多坎坷(一次入狱、两度被贬)。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使他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
其文汪洋恣肆,又结构谨严,明白晓畅,呈现一派“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喜雨亭记》是苏轼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仅21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名震京师。
然此时,其母程氏病故,苏轼即与父亲、弟弟回乡奔丧,并在家守丧两年。
此后十年,苏轼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仅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判。
但家庭变故没有磨灭苏轼的勃勃英气,在签判任上,他力求改革弊政,“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所以其早期散文富含纵横之气,即如《喜雨亭记》等看似闲适的小品文,也能反映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
【文化小常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大致分人事记、山咏游记、亭台楼记等,一般写景记事,并在写景记事中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如本文,抓住“喜雨亭”三字,说古道今,文情荡漾,反复发挥,最后以“及时雨远比珠玉珍贵”的思想小结全文,表达作者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和与民同乐的为政思想。
【字词】①志——记。
②名——名词用做动词,命名,称呼。
③明年——古今异义。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雨:名词用做动词,下雨,这里是“落下”的意思。
岐山之阳:歧山的南面。
古代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称“山之北,水之南”为“阴”。
⑤占——占卜,古人遇见不寻常的事情常用龟甲或蓍草推算吉凶。
⑥忭——音biàn辩,解释为“喜乐”。
⑦属客——劝客饮酒。
属:音zhǔ,同“嘱”,嘱咐。
⑧荐饥——连年饥荒。
荐,重。
⑨盗贼滋炽——盗贼滋生、猖獗。
⑩太空冥冥——太空渺茫、深远。
【佳句赏析】1、亭以雨名,志喜也。
文章开篇并无太多的铺陈衬托,而是直入主题,、平实直白,一如苏轼之豪爽性格。
“志喜”二字,既能领起下文的说古道今,又直写胸襟,把境界拓展至极大,他所在意的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
2、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寄托着作者对广大穷苦百姓的深切关怀,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古人有得嘉禾而喜乐,有得宝鼎而喜乐,有得仇敌而喜乐,然而都不如我得及时雨而喜乐,因为及时雨可以令百姓衣食无忧,所以远比天上珠玉珍贵。
这样,一方面点明了把亭子命名为喜雨亭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作者的为政思想和胸襟抱负。
【总评】《喜雨亭记》看似在记写新落成的亭子,说明命名由来,实质是借“喜雨”二字抒写为政思想和个人胸襟。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
《春秋谷梁传》有:“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
”一个“喜”字,说明农业社会的人们对于雨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有云:“甘雨时降,万民以嘉。
”而《庄子》中,则有宋景公大旱三年不肯以人祀天终引来“天大雨方千里”的记载,说明好雨时至可以解救苍生于倒悬,与民生关系极大。
故历代诗人对此多有吟诵,然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却并不多见。
本文是苏轼于嘉祐六年(公年1061年)在陕西风翔府签判任上所作。
全文不长,共五百来字,四个小段,却显得别有韵味。
文章开篇直奔主题,将“亭”与“雨”和“喜” 紧密联系在一起。
先排比给出三个史实,如连珠炮齐发,说明古人有用“大喜”之事给事物命名的惯例,用以表明自己拿“喜雨”二字给亭子命名既不突兀,又可以让人记住、纪念喜事。
然而,就在这样的古今对比中,文章又翻转出了新的意味,试想“雨”何以能和“嘉禾”“宝鼎”和“敌国之君”相比?引人卒读。
第二段,作者叙述亭子兴建和人民遭遇大旱两件事情。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可以说乃人生一大乐事;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已然显现,偏是旱情加重,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但望眼欲穿中迎来了透雨——“乙卯乃雨”“甲子又雨”“丁卯大雨”。
好雨知时节,当时乃发生,突现了一个“喜”字,官吏喜,商贾喜,农夫喜,病夫喜,签判亦喜,真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
作者用朴素的叙述,巧妙地点扣题目,揭示以“喜雨”给亭子命名的深广的社会意义。
第三段,作者笔锋一转,以设问的方式,从反面入手来探讨“喜雨”之喜。
看似寻根溯源,实质是曲径通幽,翻空出奇,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巧设问答,令文章情思荡漾又顿开新境,“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言下之意是,我们做官吏的怎能忘记——我们的快乐优游来自于人民的快乐无忧啊!最后一段,也是曲尽其妙。
作者先用两个假设句,揭示全文的主旨所在,表达作者对广大穷苦百姓命运的关切——及时雨远比天上掉下珠玉都要珍贵,因为雨水可以令百姓衣食无忧。
接着,借写对“一雨三日”的感恩把造物、上天、天子、太守、百姓,与“喜雨”,与“亭子”联系在一起,有歌唱的味道。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亭子落成之喜”和“好雨时至之喜”两件大喜事上作者的真正的喜乐所在了。
然后再来反观其文,作者不写亭之体制,不写亭之景观,自是别具匠心。
《喜雨亭记》看似记亭,实质是借此表明作者的为政思想和胸襟抱负。
总之,全篇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巧用排比、对比、设问,反复铺陈渲染(“雨”字出现了十五次,有两次作动词使用,“喜”、“乐”共出现六次),传达出作者乐民所乐的宽广胸襟。
【译文】(这座)亭子以“雨”来命名,是为了记录下(当时下雨这一)喜事。
古代逢到喜事,就用(它)给事物题名,表示永不忘记。
周公得了“(嘉)禾”,(就)用《嘉禾》做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以元鼎作为他的年号;叔孙战胜了敌人,便以敌国国君的名字(“侨如”)作他儿子名字。
他们喜庆的事情虽有大有小不等同,但是用它来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开始营建官衙。
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开掘了一个池塘,引来了水,种上了树,把它作为休息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之南,(空中)落下了麦子,占卜认为是个有收成的年份。
不久,整整一个月不下雨,百姓正当因此而着急。
过了三个月后,(直到)四月的乙卯日才下雨,(九天后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认为还不足够。
(到)丁卯那天又下了大雨,(直下了)三天才停止。
官吏在衙院内相互庆贺,商人在市场里一起唱歌,农民在田头一起喜乐。
担忧的人因为(下雨)而高兴,患病的人因为(下雨)而痊愈,我的亭子(也)恰巧在这时候落成。
于是我在亭子里摆好酒宴,向客人劝酒,而且告诉他们(给亭子命名的事情),问道:“(如果)五天不下雨行吗?”客人们回答说:“(如果)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
”“十天不下雨呢?”客人们又回答说:“(如果)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
”“(如果)无麦无稻,年成就将严重饥荒,讼案就将频繁发生,盗贼也会滋生猖獗。
那么,我和诸位即使想在这座亭中悠闲地游赏玩乐,能办得到吗?现在,(幸好)上天不遗弃这里的人民,刚刚出现旱情就把甘雨赐给人们。
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又怎么可以忘记呢?”已经用“雨”给亭命名,接着又作歌唱道:“假如上天落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也不能用它来做棉衣;假如上天落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也不能用它来做粮食。
一连下了三天(的雨),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认为)没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说不是这样,归功于上天。
上天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归功于太空;太空太渺茫,不可能给它命名,我就用它(喜雨)来称呼我(这)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