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推拿技术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保定市“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编者按: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特编辑此文,以提高大家对此疗法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推动其发扬光大,造福社会。
因笔者掌握的资料和写作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望同仁指正。
“脏腑按摩”名词早已有之,但历史上一直没有以“脏腑按摩”命名的专门著作和相关的技法出现。
自2007年段朝阳先生著述的《段氏脏腑保健按摩》一书面世并在“百度百科”上注释了“脏腑按摩”一词的概念,并根据“脏腑按摩”的定义,把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已有著述的、与定义内容相符的“骆氏腹诊推拿术”、“脏腑图点穴按摩法”和“段氏脏腑按摩疗法”三个流派归为“脏腑按摩疗法”,自始“脏腑按摩”或“脏腑推拿”一词才广为流传,并被群众和专业人士采用和认知。
“脏腑按摩”的定义是:脏腑按摩又称作脏腑推拿,是指运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躯干部位(以腹部为主)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内科、妇科以及儿科等病症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按摩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笔者认为此类技法称作“脏腑按摩”应该最为确切,因“按摩”一词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按则气血聚”,“摩则气血散”,“按为静”,“摩为动”,两种操作手法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一聚一散,是此类技法的主要和常用两种操作手法,正适合于在人体的腹部操作,也符合腹部的生理结构的要求。
而“推拿”一词在明代出现小儿按摩技法时才出现,其最初主要用以对小儿按摩技法的描述,如明清流传下来的《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等书籍,多以“推拿”命名。
“推拿”一词的在小儿按摩中的引用主要因为是小儿按摩的操作部位多在手和前臂,多用“推法”,又因小儿好动,故在按摩时需要一手夹持其手臂防止其活动以便操作,故称作“拿”,二者合在一起命名曰“推拿”。
小儿捏脊疗法调理脏腑增强体质
小儿捏脊可调理脏腑增强体质在小儿推拿门诊,捏脊是最常见的一种。
小儿捏脊疗法主要是通过捏提等按摩手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总督一身阳气,膀胱经为脏腑背俞穴所在,通过捏脊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之气,可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目的。
该疗法比较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
对于健康的孩子,捏脊可使其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并可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和加强全身气血运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
此外,捏脊对于小儿的胆小、爱哭、咬指甲、脾气暴躁等症也有明显改善。
捏脊操作简单方便,效果良好,无副作用,越来越多年轻妈妈们爱在家里自行给小儿捏脊。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推拿科张士荣副主任中医师提醒:正确的操作手法非常重要。
小儿脏腑娇嫩,容易损伤,需经过专科医生辨证及培训、指导后才可在家中给小儿捏脊。
张主任介绍,捏脊操作的位置在背脊正中,尾骨末端长强穴至大椎穴处。
具体操作手法: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手心朝下,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
从小儿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由于长强不易取穴,实际操作时可从尾骨下开始),用双手的食指与拇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小儿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上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这叫捏1遍,如此捏6~7遍,在第4遍或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自下而上,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捏捻3下后提拉一下,直至大椎穴处,以加强刺激的疗效。
捏拿第6~7遍结束后,用双手的拇指腹部在患儿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
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张主任指出在小儿捏脊时应注意: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
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二)
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二)——为何脏腑按摩的最高境界是调肝编者按: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作为“段氏脏腑按摩”流派传承人特根据多年来自己对此疗法的感悟,撰写系列论述,意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推动其发扬光大,造福社会。
因笔者知识浅薄,见解难免有误,不妥之处还望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肝脏是人体最易变质的器官肝为形声字。
字从肉,从干,干亦声。
“肉”指“人身”。
“干”本指盾牌,引申指“防护”、“自卫”的意思。
“肉”与“干”联合起来表示“人体中的盾牌”。
本义:人体中具有防护自卫功能的脏器。
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
西医认为,肝脏是一个代谢系统,一个重要脏器,就像是我们人体的一个化工厂,它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所以它也是最易污染的部门。
中医则认为,肝脏是一个部位,它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疏泄,调畅气机,二是主藏血,生血。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总的是关系到人体全身的气机调畅。
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还是保持脾胃升降枢纽能够协调不紊的重要条件。
肝脏的这些生理功能也就决定了它在人体内工作最繁忙且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损害。
第一,肝脏是人体最为繁忙的器官,它既是人体内的一个“化工厂”,更是一个进入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厂”。
工作繁忙,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抵抗力下降,致使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于修复并加剧恶化。
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的大气、饮水和食物,长期或间断性大量饮酒,以及我们使用的药物,这些都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影响其结构及功能,致使肝脏受损。
肝脏解毒时由于血液在流动的关系,它不是把血液关起门来做这个工作的,而是边流动边解毒,解毒的同时身体的其他部位正常运转中还会继续产生代谢产物。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操作规范一、概述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证脏腑经穴推拿疗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痛症,如急性头痛、胸痛、腹痛,以及颈、肩、臂、腰、骶部的软组织损伤等。
此外,对膈肌痉挛、心悸、昏厥、胸闷、喘息、胃神经官能症等常见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三、操作方法1. 滑动指压法:用较强的压力抵紧胸穴,以穴位处的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为中心,顺着肋骨下缘或骨的表面来回滑动手指,使病人有较强的触痛感。
此法适用于重症、急症及对穴位按压不太敏感者。
此外,治疗软组织疾患时,在局部反应压痛点上用大幅度的较强滑动,其滑动方向与患处的肌肉走向呈十字交叉,称之为“大幅度滑动指压法”。
手指深入反应压痛点内,着力于深部,反复滑动,称之为“深部滑动指压法”。
2.持续指压法: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胸穴,不滑动手指。
此法主要适用于轻症、小儿、体弱者或对穴位过度敏感者。
3.其他:为使穴位保持较强的反应,用手指抵紧穴位可做持续震颤动作。
对于腰肢穴及位于肌肉丰厚处的经穴,必要时可利用短捧(一端圆钝,缠裹纱布)压迫代替指压。
四、禁忌症严重的肝病、出血性体质、脊柱及骨关节结核、妊娠期、过度疲劳者等慎用本疗法。
五、注意事项1.指压的时间越长,疗效越持久。
一般每次指压7~15分钟。
急性病每日2~3次,必要时可连续治疗2~3日,慢性病每日1~2次,7日为一个疗程,休息2~3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2.准确的取穴、足够的指压强度和维持一定的指压时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指压时,用力应先轻后重,逐渐加强,切忌用力太猛,以免因刺激过重使病人难以忍受而影响治疗。
3.指压胸穴,偶而有少数病人会发生眩晕、恶心、心悸、出冷汗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面色白、四肢厥冷、脉膊细弱。
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质太弱、疲劳过度、精神紧张或指压的刺激过强所致,只要停止指压,让病人平卧(头部稍低)片刻即可恢复。
脏腑经穴推拿技术
脏腑经穴推拿技术【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概述】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内脏与体表密切相关。
例如背部的背俞穴、胸腹部的募穴,就是脏腑的经气输注和聚集之处。
内脏病变,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胸、背体表;而胸、背体表一些部位的按压刺激,也能通过经络传导到内脏及有关部位而产生治疗效应。
根据这一原理,以手法推拿胸、背部的相应点(压痛点),即可通过经络而发挥其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并且还能治疗局部疾患及与脏腑有关的其他疾病。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基本内容】本疗法穴位的选择有一定的讲究,简要介绍如下:1.锁骨上部穴位(1)锁上1:位于胸锁关节处,锁骨内端的上缘。
将手指按入胸骨上窝,压向锁骨端。
主治心悸、偏头痛、眩晕、耳部疾患、恶心呕吐。
(2)锁上2:锁骨上缘中点向内一横指,在锁骨的内侧面。
将手指深入锁骨上窝,抵在锁骨内面。
滑动手指时有细条索状物滚动,并有颞侧胀痛感,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心悸、膈肌痉挛、眩晕;手指从锁骨上窝压向后下方再向内挤压,有麻胀感传至肩胛及上肢尺侧(小指侧),主治肩肿及上肢痛、落枕。
(3)锁上3:锁骨上缘与腋前线交点向内旁开一横指,垂直按压。
主治牙痛(上齿)、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2.肩臂部穴位(1)肩臂1:锁骨下窝处,在锁骨中线外一横指,皮下可触到一粗大的斜形肌束。
在斜形肌束的上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到上肢桡侧(大拇指侧);在斜形肌束的下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至上肢尺侧(小拇指侧);或压向锁骨转弯处,感应到肩前。
主治上肢麻木、疼痛、震颤、肩痛、落枕。
(2)肩臂2: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一指半处,向第l肋骨压。
主治肩臂痛(臂后区,尺侧)。
(3)肩臂3:锁骨与第l肋骨间,在胸骨旁线上,垂直按压。
主治臂痛(臂后区)、肩胛骨内侧缘痛。
(4)肩臂4:第2肋下缘,锁骨中线稍外方,抵紧肋骨下缘向外上方按压。
脏腑推拿现状及研究进展
脏腑推拿现状及研究进展脏腑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通过按摩和刺激腹部及相关脏腑部位,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脏腑推拿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首先,脏腑推拿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脏腑推拿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脏腑推拿在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脏腑相关疾病中有独特的疗效,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呼吸道感染等。
脏腑推拿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国内外学者对脏腑推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在机理方面,研究发现脏腑推拿能改善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
在疗效方面,研究表明脏腑推拿对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脏腑推拿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这些研究丰富了脏腑推拿的理论基础,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脏腑推拿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脏腑推拿的具体操作和技巧仍不够规范和统一,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性。
其次,脏腑推拿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此外,脏腑推拿虽然在治疗一些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急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弱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脏腑推拿的研究和探索,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果。
总之,脏腑推拿在中医推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规范化的操作和技巧,加强脏腑推拿的研究,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推动脏腑推拿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健康。
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六完)
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六完)——如何实现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编者按: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特根据多年来自己对此疗法的感悟,编写系列论述,意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推动其发扬光大,造福社会。
因笔者知识浅薄,见解难免有误,不妥之处还望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通六腑调五脏,生化气血,强健人体气机升降枢纽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将饮食物腐熟消化,传化糟粕,吸收精微。
所以《素问·五藏别论》篇说:“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六腑不通,不但会导致六腑生病,而且还会影响五脏。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
脏与腑之间气化相通,脏行气于腑,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
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是受五脏之气的配合才能完成。
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膀胱的排尿赖肾的气化作用等。
腑输精于脏,五脏主藏精气,有赖六腑的消化、吸收、输送水谷精微,需六腑传化物的功能活动相配合。
因此它们之间在病理上也是相关联的,如肺热壅盛,肺失肃降,可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大便秘结等。
反之,大肠热结,腑气不通,亦可影响肺气宣降,导致胸闷、喘促等。
五脏不平,六腑闭塞;反之,六腑闭塞,五脏亦病。
中医学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
脾主运化,就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这种脾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实际上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因此脾这种生理功能实际上包含了胃、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因此六腑的功能失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脾胃功能的失调。
脾胃是人体腹部的重要脏器,同属于消化系统,两者通过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推拿按摩调节脏腑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条经络,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推拿按摩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
作用。
脏腑功能失调后,所产生的病变,通过经络传导反映在外,出现精神不振、情志异常、食欲改变、两便失调、汗出异常、寒冷、疼痛以及肌强直等各种不同的症状,既所谓“有诸内,必行诸外”。
推拿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位、痛点或者疼痛部位,并通过经络的联络和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比如按揉脾俞、胃俞穴可以调理脾胃,缓解胃肠痉挛,止腹痛,一指禅腿法施于肺俞、肩中俞穴能调理肺气,止哮喘。
临床实
践表明,不论是阴虚、阳虚,还是阴盛、阳亢,也不论是虚证或是实证、寒证或是实证、寒
证或是热证,主要在相宜的穴位、部位上选用恰当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均可以得到不同程
度的调整。
如:肾阳不足可用擦命门穴达到温补肾阳的作用。
肝阳上亢者可以用强刺激点按
太冲穴,达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这说明推拿不仅可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而且对脏腑功能
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一种是直接作用,即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直接影响脏腑功能,另
一种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经络和脏腑之间的联系来实现。
脏腑推拿及正骨推拿技术的临床应用
腹部正中线(任脉)旁开,依次是0.5寸肾经, 2寸胃经,4寸脾经,肝经与脾经并行,胆经行 在侧方。
8
作用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腹部为除心肺以外的脏腑器官主要依存之所,腰椎及相关肌肉韧带组织又是人体支持核心, 针对腰腹的推拿治疗能够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脊柱等各部位的病变起到正向促 进作用。尤其对脾胃虚弱、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脊柱相关疾病等疗效 尤为突出。
[禁忌症] 1. 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者忌用脊椎扳法。 2. 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3. 有骨质病变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等禁用扳法。 4. 对于四肢关节外伤,骨折未愈合者禁用扳法。 5. 有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者慎用扳法。
19
拔伸法 [适应症] 本法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伤筋疾病:四肢各关节粘连、功能障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出症,四肢关节脱位,骨折等,如: 1.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椎病,宜用颈椎拔伸法,操作时注意根据颈椎的 正常生理屈度,调节拔伸的角度,避免触及颈部两侧的颈动脉窦;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常用腰部拔伸法配合腰部的拿法、扳法。 2. 肩周炎、肘关节强直等四肢关节粘连、关节功能障碍疾病:用相应的各关节的拔 伸法,配合关节的扳法、摇法等手法。 3. 广泛应用于各部的骨折、脱位的手法复位。
[注意事项] 1.摇法使用前应先用和缓轻柔的手法如,揉法、 拿法等,使肌肉放松,疼痛缓解后才操作摇法。 2.摇法的幅度要限制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及患者 能耐受的范围内,禁止使用暴力、蛮力。 3.摇转时速度应逐渐加快,不可突然快速摇动。 4.摇转时其运动轨迹是圆锥形,常用一手固定关 节的一端,另一手摇动;或以关节为中心,两手 同时做相向的环转运动。
中医适宜技术--脏腑推拿
什么是脏腑推拿是指运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躯干部位,以治疗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肥胖(脾虚湿胜)、内科、妇科等病症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按摩疗法的一个重要流派。
治疗机理通过手法作用,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尤其注重加强脾胃祛痰化湿的功能,推拿减肥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适合于局部肥胖的患者,尤其是腹部肥胖患者病因病机中医 认为 肥胖 病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痰湿中阻,脾肾阳虚,运化功能障碍,水谷精微停滞化为湿浊,精微物质或挟痰浊在体内积聚而发生肥胖。
辩证脾虚湿胜:身体肥胖,伴脘闷腹胀,肢体困重,面色萎黄,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小便量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脏腑推拿优势:即无药饵疗法之偏胜,也无外科手术之痛苦,并能与药物疗法相结合,在临床实践方面不仅对许多疾病有显著疗效,更有其他疗法所不能及的治疗效果。
推拿运用规律:1、自下而上、即指先揉小腹(下焦肠道)次揉脐腹(脐周)后揉大腹(中焦脾胃)。
2、左右逢源,是指即要揉腹左,又要揉腹右,左右开弓,自下而上,反复施术,目的平衡阴阳。
3、上轻下重,‘上’指大腹(中焦脾胃)宜轻,下指小腹(大肠)宜重,最耐受力,轻则病难除。
4、重点在其下,揉肚施术重点部位在下焦(大小肠),胃是疾病之家,但肠是胃病之根,肠道弯曲又长,最易受阻不畅,肠畅胃安,疾病自无。
:手法:按、揉摩、推法:取穴: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天枢:在腹部足阳明胃经,脐中旁开2寸。
大横:在腹部足太阴脾经,脐中旁开4寸。
带脉:足少阳胆经,侧腹部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直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注意事项1、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肠炎、痢疾、阑尾炎)2、心脏病、肝脏、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3、恶性肿瘤、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等。
小儿脏腑推拿方案课件
经,从上臂开始,至合谷穴时,点按一下此穴。
第十三式:让小儿俯卧位进行捏脊,一般为三遍。
6
小儿脏腑推拿
小儿脏腑推拿非常重视调理脏腑气分,使“轻清者上
升,重浊者下降”。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恢复 脏腑功能。其也非常重视先后天,通过养肾,开胃健脾来 增强体质祛邪。
主要治疗小儿的脾胃系统疾病、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 以及预防保健,增强体质。
小儿脏腑推拿
1
特殊的穴位
阑门穴: 脐上1.5寸。为大肠和小肠交会之处,水谷运化经过的暂停之 所。(通上下之气) 梁门穴: 脐上4寸,旁开3寸,左梁门在胃下口与小肠交会处。(脐中上 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右石关: 脐上3寸,旁开1.5寸,胃囊部位。(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 开0.5寸。)
2
小儿脏腑推拿
第一式:病人仰卧,解开衣带 ,暴露胸腹部。医生坐 在病人的右侧。对病人的腹部进行滚揉2~3分钟。 第二式:用左手拇指或中指迎住巨阙穴;右手的中指按
住阑门穴,旋转推按。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以指
下感到气通为止。 第三试:用左手拇指或中指迎住巨阙穴;右手的中指按 住气海穴,旋转推按。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以指 下感到气通为止。
通即止。 第九式:重复第二式和第三式。 第十式:两手提拿小儿腹部。
5
小儿脏腑推拿
第十一式:左手的中指和拇指分别按在胸部两侧的气户穴 上,用右手的手掌从胸部左侧的气户下往下捋,捋到左膝 盖上部时,用大拇指点按左膝盖内上面,右侧同理,最后 点按右膝盖外上面。 第十二式:医生分别用左右手同时拿捏小儿的左右手三阳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儿脏腑推拿
第四式:两手放两带脉。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 门、水分;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面带脉, 往里拢拨,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
小儿推拿退六腑的功能主治
小儿推拿退六腑的功能主治一、功能介绍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通过手法的施展刺激儿童体表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目的。
其中,退六腑是小儿推拿的一种常见手法之一,其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六腑经络,有助于调整六腑功能,从而对一系列儿童疾病有良好的功效。
二、主治疾病通过小儿推拿退六腑的手法可对以下常见儿童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1. 脾胃虚弱小儿脾胃虚弱常表现为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脾胃经络,促进脾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调整脾胃的功能平衡,从而有效缓解脾胃虚弱带来的不适。
2. 呼吸道感染儿童常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痰多、气促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肺经络,促进肺部气血循环,增强肺部的免疫力,有效缓解呼吸道感染带来的症状。
3. 泌尿系统疾病儿童的泌尿系统易发生炎症和感染,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肾经络和膀胱经络,促进泌尿系统的血液流通,改善肾脏的排尿功能,有效缓解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
4. 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常见有多动症、孤独症等。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心经络、脑经络等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经络,调整脑神经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促进神经发育和调节。
5. 肠胃功能紊乱儿童肠胃功能紊乱表现为肚子疼、腹泻、便秘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胃经络、大肠经络等,促进肠胃的运动、蠕动,调整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效缓解肠胃功能紊乱的症状。
6.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胆经络、小肠经络等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经络,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儿童的抵抗力,预防和缓解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疾病。
三、推拿手法小儿推拿退六腑的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捏揉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揉腑经穴位,可以适度加力,时间约为2-3分钟。
2.推拿手法:以手掌为主要工具,沿着腑经的走向进行推拿,力度适中,时间约为5-10分钟。
小儿推拿手法的肚脐部穴位培训与脏腑调理技巧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在脏腑调理中重要性
情绪对脏腑的影响
儿童情绪不稳定、易怒或忧郁等不良情绪会对脏腑功能产生负面 影响。
心理健康的维护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增强其抵抗压力和不良情绪的能力,有助于 维护脏腑功能的平衡。
情绪调理方法
通过亲子沟通、游戏互动、音乐疗法等方式,帮助儿童调节情绪 ,保持心情愉悦。
05
加强小儿推拿人才培养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小儿推拿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推拿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 水平。
推广小儿推拿适宜技术
积极推广小儿推拿适宜技术,将推拿治疗纳入公共卫生服 务体系,让更多的小儿患者受益于推拿治疗。同时加强与 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
THANKS
小儿推拿手法的肚脐部穴位培训与 脏腑调理技巧
目录
• 肚脐部穴位概述 • 小儿推拿手法基础 • 肚脐部穴位推拿实践 • 脏腑调理技巧与方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肚脐部穴位概述
Chapter
肚脐部穴位定义及作用
肚脐部穴位定义
肚脐部穴位,又称“神阙穴”,位于 腹部正中线上,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 重要穴位之一。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Chapter
成功案例分享及经验总结
01
案例一
通过肚脐部穴位推拿成功缓解小儿腹泻。在此案例中,详细介绍了推拿
手法、穴位选择、推拿时间和频率等关键因素,以及家长在推拿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
02
案例二
针对小儿消化不良的肚脐部推拿治疗。该案例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小儿
的具体症状进行穴位选择和推拿手法的调整,以及如何在推拿过程中观
演示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指、掌等部位按压施术部位的手法。指按 法接触面积小,刺激较强,一般多用于面部, 亦可用于肢体穴位;掌按法面积较大,沉实有 力,舒缓自然,多用于背腰部、下肢后侧、胸 部及上肢部;肘按法力大而刺激量大,可用于 腰、臀、下肢肌肉丰厚处。
1.指按法
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余四指张 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悬屈,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施力,做与施术部位相垂直 的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要稍停 片刻,即所谓的“按而留之”(参见清·张振 鋆《厘正按摩要术》),然后松劲撤力,再做 重复按压,使按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必 要时,也可双手拇指重叠进行按压,也可用手 掌按于指上助力按压。
脏腑推拿技术
脏腑推拿技术是以按法、揉法、摩法、振法等 手法作用于胸腹部、头面部等脏腑对应的体表 部位,使脏腑受到手法直接刺激的推拿医疗技 术。具有和中理气、通腑散结、行气活血等功 效。适应的病证主要包括内科、妇科、男科等 病证,如胃脘痛、腹泻、痛经、消渴、头痛、 眩晕等。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按法
2.掌按法
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利用身体上 半部的重量,通过上臂、前臂及腕关节传至手 掌部,垂直向下按压,施力原则同指按法。操 作时,也可双手掌重叠按压。
3.肘按法
屈肘,以肘的尺骨上端及鹰嘴部为着力部位并可 借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进行节律性的按压。
(二)点法
以指端或指间关节背侧垂直按压或冲击施术部位的手 法。以拇指指端、中指指端、拇指指间关节背侧或示 指指间关节背侧等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垂直用力按 压,使力向深部传导;或者,以拇指指端、中指指端 等部位自施术部位上部,快速冲击施术部位。点法还 可借用器具来操作,如点穴棒等。点法接触面小,刺 激强,易于取穴,故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在临床治疗的实际运用中,上述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可 以单独或复合运用,也可以选用属于脏腑推拿技术的 其他手法,比如振法、揉法、摩法、推法(含一指禅 推法)、扪法、拿法、插法、搓法、抹法等,视具体 情况而定。
二、常见疾病的脏腑推拿技术
(一)痛经(原发性痛经) 系由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素体不足,胞宫失于濡养,导致 经期或经行前后呈周期性小腹疼痛的月经病。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 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 腹痛。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通调气血。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位。 2.用摩法操作于腹部,以顺时针方向为宜。 3.用掌按法、振法等手法操作于小腹部。 4.用指按法或点法在气海、关元穴治疗。 5.患者俯卧位。 6.用按法或点法等手法操作于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 7.以擦法操作于腰骶部,透热为度。
(二)胃脘痛
胃脘痛系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胃脘部 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 劳》进 行诊断。 【治则治法】理气止痛。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位。 2.用轻柔的摩法、按法或一指禅推法结合四指摩法在胃脘部治疗。 3.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操作于中脘、气海、天枢等穴。 4.用振法操作于腹部。 5.用搓法操作于胁肋部。 三、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2.脏器有出血倾向或疑有出血。 3.肿瘤或感染。 4.女性经期或妊娠期。 四、注意事项 1.手法柔和,按压时要与患者呼吸配合,避免不适。 2.脏腑推拿技术常常与经穴推拿技术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