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学时学分】64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在市场营销、物流概论、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能运用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技能。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3.课程衔接
本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是在市场营销、物流概论、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后续课程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化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2、掌握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合同条款。

3、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方式、组织及运输单据的制作。

4、掌握国际货运保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掌握商品及格条款的内容。

6、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及流程。

三、课程设计
四、课程考核
1、过程考核与最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2、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单元测试根据学生提交的纸质版材料给学生打分,做为平时成绩,占40分。

3、期末综合考核,满分60分。

五、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室上课。

六、其它
1.本课程标准由物流教研室编写
2.执笔:崔大巍
3.审核:
4.时间:2015年12月1日。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总学时数:32学时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分析能力,能够判断、解决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为从事国际贸易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宏观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知识,便于今后学习具体的国际贸易职业课程,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外向型企业进口、出口、其他贸易方式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聘请了教育界专家和外贸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确立课程的培养要求,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由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开发与设计,做到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互融合进行,以项目及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考试标准和方式。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32学时,以实训课程为主。

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基本知识●理解与合同磋商有关的惯例与法律●掌握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基本知识●掌握商品的价格、支付方式、运输●掌握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和善后的有关国际惯例和法律●了解其他的国际贸易方式(二)专业技能目标:●能进行贸易磋商与合同订立的业务●能够从事催证、审证与改证的外贸单证工作●能够从事报检报关工作●能够进行租船订仓的船务工作●能够进行投保工作●能够从事议付核销退税的外贸财务活动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 贸易术语的用知识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法律、规则与惯例2. 掌握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3. 掌握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4. 理解主要贸易术语的风险,责任和义务的划分内容 能力目标: 1. 能熟练地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处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是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的目标旨在培养国际贸易业务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针对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培养学生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后续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制单、英语语音。

本课程在学生学完前续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之上开设,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各项操作技能,以工作项目为导向锻炼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并通过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制单、英语语音后续课程的学习,真正满足涉外型经济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二.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以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

把专业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对应外贸职业岗位需求,来设计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创新教学思路和方式。

在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理论和实务模拟应用技能两大部分,既要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操作应用,又要有对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基本指导。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范;掌握主要进出口贸易方式,了解国际贸易的其它方式,并结合我国方针政策和企业意图独立从事对外贸易活动,针对以上典型的工作任务,本课程主要以货物买卖为对象,以合同条款为中心,以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为依据,全面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的履行环节及一般的贸易做法。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报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报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整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国际贸易实务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外贸行业相关职业岗位高等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国际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报关、报检、外贸跟单、运输、国际商务单证制作等岗位操作课程的前续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岗位职业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外贸业务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S)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国际贸易交易准备、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岗位工作任务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在工作任务中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及模块选取的基本依据是外贸岗位业务流程,强调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内在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非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校项目的内容总量及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课程总学时为108节,学分6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会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业务流程、理会与国际贸易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活动各环节各基本工作要求、内容及方法等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根据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介绍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及其所涉及到的具体环节、技能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三个阶段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强、系统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着眼于如何完成进出口业务操作,其前设课程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经济学基础,为本门课程提供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其后设课程为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外贸单证业务、国际商法等。

1.2设计理念1.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根据外贸业务流程设置教学项目。

2.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模式组织教学。

3.能力本位的课程质量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建设终极目标。

1.3设计思路该课程基于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确定内容体系。

通过对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咨询、调查、研讨,明确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人员的职业能力,确定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体系,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操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业发布和点评等任务载体来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到课程要求符合专业要求,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理念。

课时设计:课堂教学,108学时集中实践:综合实训2周2、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报价核算能力、外贸函电处理能力、拟订合同的能力、信用证业务处理能力、跟单能力、单据处理能力,能进行各项业务的熟练操作,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2024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2024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概述与目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背景与意义01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2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提高其在国际经贸领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0102 03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和实务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国际贸易观念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与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等。

国际贸易实务包括贸易术语、合同订立、运输与保险、货款结算等。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包括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管理与防范。

国际贸易概述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

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等。

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包括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以及技术贸易的方式、知识产权保护等。

010203040506课程内容与结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强调各国在生产特定产品时具有绝对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可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发展,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通过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化。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相似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现象,强调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消费者偏好对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实务(国贸)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国贸)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操作流程和贸易术语,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2.课程设计课程能力层次的设计为(1)学生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2)具备独立分析和团队协作解决外贸业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3)能利用所学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外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4)熟练操作外贸业务流程,具备从事外贸业务的一般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知识能力层次的设计为(1)具有从事外贸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2)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为把专业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3.课程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国际贸易操作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报价核算能力、交易磋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从事国际贸易类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岗位标准1.课程对应(或服务或面向)的岗位:外贸业务员、外销员。

2.岗位标准(或工作内容、职责),技术等级标准。

备3.课程能力标准分解按照职业岗位标准进行能力归类、整合,确定课程能力,建立课程能力分析图表。

参考表之一如下:注:课程能力由若干个核心能力模块组成(或称一级能力),每项核心能力可分解为若干个单项能力,每个单项能力具备若干项技能(应会)和知识(应知)。

从而构成整个课程的能力分析图表。

四、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宏观的国际贸易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磋商能力、报价能力、运输及保险的协调统筹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信心,便于今后开展具体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课程学时/学期/学分:72/2/4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商贸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外贸基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开拓国外客户的方法、熟悉价格构成、与客户联系及磋商合同条款、订立合同及履行合同。

同时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外贸函电》《外贸单证》《报关实务》打下业务基础。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目标(1)了解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进出口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发展趋势。

(3)掌握贸易术语的含义、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风险划分。

(4)了解并掌握订立品名、品质、数量、包装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5)了解运输、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并掌握提单的应用。

(6)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含义,业务流程,并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

(7)了解有关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的基本概念。

(8)了解磋商的过程和履约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能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国外客户。

(2)能根据不同的贸易术语核算价格并灵活报价。

(3)能根据具体的业务制定包装条款并计算毛重,体积。

(4)能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正确确定货柜类型和数量,熟练计算运费及保险金额,保险费。

(5)能根据具体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及盈亏核算。

(6)能结合业务的自身特点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种支付方式或优化组合支付方式。

(7)能根据磋商的结果订立一份正式的合同或确认书。

3. 素质目标(1)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4)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以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切入点,从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业务资源,从教学角度出发,重新设计仿真出口业务项目,以磋商和履行合同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总学时数: 32 学时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分析能力,能够判断、解决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为从事国际贸易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宏观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知识,便于今后学习具体的国际贸易职业课程,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外向型企业进口、出口、其他贸易方式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聘请了教育界专家和外贸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确立课程的培养要求,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由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开发与设计,做到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互融合进行,以项目及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考试标准和方式。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32 学时,以实训课程为主。

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基本知识1理解与合同磋商有关的惯例与法律掌握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基本知识掌握商品的价格、支付方式、运输掌握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和善后的有关国际惯例和法律了解其他的国际贸易方式(二)专业技能目标:能进行贸易磋商与合同订立的业务能够从事催证、审证与改证的外贸单证工作能够从事报检报关工作能够进行租船订仓的船务工作能够进行投保工作能够从事议付核销退税的外贸财务活动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 贸易术语的选用知识目标: 1. 多媒体演示:教师将国际贸易1. 了解国际贸易法律、规则与惯例法律、规则与惯例概述;有关贸2. 掌握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贸易术3. 掌握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00 语解释通则2000 的介绍等内容4. 理解主要贸易术语的风险,责任和义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务的划分内容解。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及专业群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能力核心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汇兑与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性学科。

《国际贸易实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它以国际货物买卖的进出口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为主要的授课内容,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

此外,它又为广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学生对于后续等专业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单证》《外贸跟单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掌握交易磋商、合同条款拟定方法和技巧,具备与外商谈判和签约的能力;了解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具备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能力,从而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成为外贸战线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依据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交易磋商为起点,以一票完整的外贸业务为主线,以贸易合同为中心,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业务的主要内容和一般业务程序,并将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融合到各个项目模块的学习中。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本课程采用理实结合教学模式)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综合培养电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与进出口贸易的合同条款及基本业务流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并了解各种国际贸易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进出口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贸易谈判能力、价格核算能力和规范缮制各种结汇、付汇单证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一般问题等基本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趋势,以及当今国际形势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理解国际贸易术语的内涵和具体规定3.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换算4.理解商品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5.掌握进出口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的程序及步骤6.了解报关报检流程7.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8.了解国际贸易中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二)能力目标1.能制作国际市场调研报告2.能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出口3.能核算商品价格进行报价4.能拟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5.掌握办理国际货物海洋运输保险程序(三)素质教育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技能实践,使学生具有: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抗压心理素质;4.养成踏实严谨的作风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了解)第二章合同的标的(掌握)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掌握)第四章货物的支付(掌握)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掌握)第六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掌握)第七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了解)四、学时分配与建议五、说明教材主要围绕“够用适度”的原则,具有入门性质,内容编排完全体现职业性,运用大量案例配合理论进行教学,为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熟悉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包括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相关政策法规;3.具备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谈判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国际贸易业务;4.了解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和国际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的定义、特点、优势和限制等内容;2.国际贸易操作流程,包括国际贸易的主体、方式、程序和文件等;3.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谈判技巧,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价格策略和谈判技巧等;4.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和纠纷解决,包括风险防范、信用证操作和纠纷解决机制等。

三、教学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1.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2.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能够独立完成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3.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4.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意识。

四、评价方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平时成绩占比较大,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期中期末考试占一定比例,主要考察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务案例分析和报告占一定比例,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4.实习报告和答辩占一定比例,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

《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9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员、跟单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岗位的报价、成本核算、跟单等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商务礼仪,后续课程有商务单证实训,pocib创业课。

2.学习目标(1)总目标本课程通过授课、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分目标①、道德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及我国对外贸易各项方针政策,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②、知识目标具有从事国际贸易专业必需的贸易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

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具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价格及佣金的计算并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证具体操作能力,并能取得制单员、货运代理等相关的资格证书。

④、素质目的具有从事对外贸易专业所必需的贸易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所涉及的如贸易的洽谈、合同、发票、箱单及汇票等相关单证的缮制;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50104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授课单位:管理学院学分:3分学时: 5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邓志新,2020年2月20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外经贸从业人员进修提高所必需的课程,是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全国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单据和流程、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惯例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与外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课程关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才能开展对后续专业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学习。

1.2课程设计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一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2.1“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2“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的“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教学情境,使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反映。

《国际贸易实务》_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_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所属学院:国际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一、前言,1.课程标准设计思路1。

1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外向型企业进口、出口、其他贸易方式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确立课程的培养要求,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由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开发与设计,做到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互融合进行,以项目及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

1。

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外贸2.课程性质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考试标准和方式.二、课程目标A、能力目标: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订立国际贸易合同的各个条款并掌握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各项条款中的写作技巧;掌握进出口谈判的技巧、各项法律的环节和规则;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

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业务流程模拟工作和填单制单工作,以便为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中打下坚实基础。

B、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关国际贸易术语方面的国际惯例;了解四组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写法和基本规定;掌握国际贸易术语2000通则方面的最新变动情况;掌握三种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的风险、责任、义务划分及其相关问题。

主要贸易术语间的区别与联系;三种贸易术语的变形问题.2、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中商品品质、数量、包装条款的基本内容,规定商品品质、数量、包装条款时的注意事项;掌握合同中有关商品品质、数量、包装条款的写作技巧、运输标志及定牌生产和中性包装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商务管理、
会计、金融证券
编制人:方铮炀
编制单位:财经系
审核人:
系部主任:杨新颖
编制日期: 2014 年 12 月 30 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素质目标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五、课程内容标准
(一)课程总体设计
(二)项目(单元)设计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实施
(二)师资条件要求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二)网络资源建设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四)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九、其它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专业英语、涉外会计等其他涉外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

(二)课程基本理念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物流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
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
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分析能力,能够判断、解决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为从事国际贸易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准备
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
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宏观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知识,便于今后学习具体的
国际贸易职业课程,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内容为教学内容,按进出口业务流程组织教学过程,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课堂,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内容设计
按照对外经贸企业或岗位的业务工作内容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对从业人员基础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重、难点确定。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按照选用教材的章节顺序,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为主线,将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具体讲授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知识与流程、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操作技能与方法、国际贸易惯例的相关案例与规定。

(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既强调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操作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实训软件等教学手段,以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将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熟知
国际贸易惯例、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具备独立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技能,既能胜任外贸一线岗位,又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熟知外贸业务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通晓外贸业务操作的程序步骤和外贸合同的各项条件,理解国际法律法规及贸易惯例对外贸操作的主要规定。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磋商和订立外贸合同的方法,掌握出口和进口贸易的操作方法,具备独立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工作能力。

(三)素质目标
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操守教育,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严谨、高效的职业素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国际贸易实务》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同期课程有《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后续课程为《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国际商务谈判》等。

本课程在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对相关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具有直接影响。

五、课程内容标准
(一)课程总体设计(课时分配表)
(二)项目(单元)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概述
2、项目二:货物的品质、数量与包装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实施
1.教授方法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纽带,本学习领域课程安排了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等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从项目目标、项目任务、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实施步骤提出了要求。

2.学习方法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技能。

(二)师资条件要求
本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国际贸易知识,对国际贸易有深入的研究,熟练使用相关教学软件,同时具备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知识基础。

课堂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室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不论是选用还是自编教材,其基本原则在于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与实际工作相衔接,符合开设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符合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情况。

(一)主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赵慧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二)参考书
1.丁梅生主编:《国际贸易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袁永友:《国际贸易实务案例评析》,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3.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国际商会:《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信出版社,2000年
5.郭淳凡:《进出口作业英文信函格式范例》,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
6. 陈国武:《进出口业务300题》,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
7. 余世明:《国际商务模拟实习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余世明:《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辅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9. 郭义伟,程强,梁艳春:《实用商贸英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0.冼燕华:《国际商务英语函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二)网络资源建设
文字教材以及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课件。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及教学软件
(四)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选择部分外贸企业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考核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及表现、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平时测验等方面综合考量评定,占总评成绩的40%。

结果性考核采用书面考查或考试的方式测定,占总评成绩的60%。

九、其他说明
1、教师可根据学期实际授课时间长短相应调节课时计划或对个别章节选择讲解。

2、各种单据样本应该使用外贸企业现实单据,以增强实用性。

3、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在教学中应结合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及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本学科之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