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整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1 区别性2一贯性3 一致性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1内外
2稳定性
3控制点
印象管理
1自我提升的印象管理策略就是使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加出色或者试图增加自己对某个积极结果的影响作用。
2 防御式的印象管理策略就是尽量避免别人将某个消极结果的责任归因于自己。、
人格
人格也叫做个性,来源于希腊语中的Persona,它的本意是面具,后来转义成人格。人格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个体独特的、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区分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由先后天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大五人格模型
外向型-内向型
责任心
随和些
情绪稳定性
对经验的开放性
自我效能感
影响两个人成功完成任务的关键人格因素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班拉图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关于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通俗的讲,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职业人格理论
霍兰德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格特点与职业匹配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六种人格类型与职业关系的理论。
R-现实型I 研究型A艺术型S社会型E企业型C常规型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
1顺从阶段2认同阶段3内化阶段
价值观
价值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事物的价值的看法,它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价值的总的评价的看法。
价值观的形成
第一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一些被证明合理或有用的信念。
第二、来自于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经验。个体的价值观很大一部分是在早期的社会经验中习得的。
个体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行为,就是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也就是个体的所作所为。
个体的行为有一下几个基本特征
个体行为具有目的性
个体行为受到意识的调节
不同个体的行为具有差异性
个体行为具有可塑性,可以学习和改变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班拉图等人提出并发展的。
强化的策略
强化有四种基本策略: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心理契约
我们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体于组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责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包括员工期望组织为自己提供什么即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以及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即员工对组织的责任。
心理契约的作用和影响
一、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因为正式协议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
心里契约可以填补正式协议留下的空白;
二、可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组织成员以自己对组织所负的责任来衡量自己对待组织
的每一行为,以其作为调节自己行为的标准
三、心理契约也可以使组织不断地审视自己对员工所承担的责任和自己满足员工需要
的程度,更好地提高组织对员工的吸引力。
平衡交换关系
1现货交易式关系
2相互投资关系
不平衡的交换关系
1投资不足型关系2投资过度型关系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
工作满意度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1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2工作满意度与消极行为
组织承诺的概念
组织承诺通常是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
组织承诺内容的维度
1 感情承诺
2 继续承诺3规范承诺
影响组织承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员工期望的满足2愉快的工作经历3员工在组织中投入的多少
职业承诺与组织承诺
1职业承诺或者叫专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体对特定职业或专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或专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或专业的程度。
组织公平感
组织公平感是组织中的个体对组织中的制度、政策和管理活动的公平性的感知。
组织支持感知
组织支持感知是员工对于组织重视其贡献和关心其幸福感的一般感受。
组织支持感知的影响因素
1 组织公平感2来自上司的支持3来自组织的认可和工作条件
组织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组织社会化指的是员工学会组织中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真正的组织成员的过程。
组织社会化的内容
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工作掌握、角色澄清、文化调适和社会整合。
组织社会化的个人策略
1 反馈和信息搜集
2 关系构建
3 非正式的导师关系4工作改变谈判5积极构思6 参与工作相关的活动7行为的自我管理8 观察和模仿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1个体特征因素2工作特征因素3组织特征因素4领导特征因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五中需要之间的递进规律
一般而言,生存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方面的需要;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要。
人的需要的个体差异性
马斯洛认为,由于各人的需要结构发展的状况不同,这五种需要在体内形成的优势位置也就不同,但是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高层次的要求获得满足而自行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
群体动力论公式
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他借用物理学中的“磁场”的概念提出了“场”理论,以说明群体中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群体中个人的行为。
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
一类是群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成为工作任务型,另一类是群体成员对个人的行为,成为人际关系型
赫兹伯格的双因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首先提出的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弗隆的期望理论内容
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公式为M=V.E
M=激发力量V=目标效价E=期望值
亚当斯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由美国的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侧重于报酬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斯金纳提出的。这个理论是从动物实验中得出来的。
强化理论改造行为方式
1 正强化2负强化3 自然消退4 惩罚
麦克兰利的需求理论
麦克兰利吧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三种:成就、权力和归属。
工作压力及其来源
工作压力通常被定义为由于工作特征和个体特征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使个体产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
工作压力对个体的不良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生理健康问题行为问题
工作倦怠的概念
1情感耗竭2人格解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
组织在员工压力管理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1工作条件的改变或人员的重新安排2运用目标管理3改良组织系统4员工的心理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