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件 《朱子语类》三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到前面遇到荆棘杂草,却又心生后悔。这便是天理
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
的时候,就要克制自己。不可以姑且放过。这就要先
明白事理,接着勇敢地去做。
如果是圣人那样的资质,他就不用努力,自然按照天 理去做,而不会流于人欲。假如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 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只是他们需要 首先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假如是普通人 的资质,那就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克制自己的私 欲,那么,做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曾 子说:‘以实行仁德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不是很 沉重吗?为了这个使命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吗?’ 他又说‘正如《诗经》所说的那样,小心谨慎,好像 面临深渊,又好像在薄冰上行走。从今以后,我才知 道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刑戮的了!’学生们,应该要 这样下大功夫才行。”
第三则 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 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自 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 要自为己?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又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孟子曰: ‘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为时君言, 在学者亦是切身事。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 是生死路头!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 义为利在里。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 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于不肖之途。这里只 在札定脚做将去,无可商量。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 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见利思义。——《论语》 人到无求品自高。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本章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这 与前章的理欲之辨是相关的,也是儒 家思想当中重要的问题。
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 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 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孔子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看做是 君子和小人的分界。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这一则中,朱子讲读书方法。 在《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有“读书 法”两卷,朱子门人还将老师的读书法 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共有 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课文 所选的这一则语录,中心思想就是熟读 精思。
所谓得“真味”,即对书中的义 理有深刻的体会。朱熹所讲的读书方 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而 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主 张通过读书来“穷理”,来体认天 理 ,即人伦、圣言、世故等儒家所 讲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最终达到 道德品质的完善,提高精神境界。
翻译
第二则
(弟子)问道:“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
这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做事情时,却又被人欲所
引诱,事后却后悔莫及,怎么办呢?” 朱子回答说:
“这便是缺乏‘克己’的功夫。对待情况,特别需要
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就好像前面有一条大道,
又有一条小道一样。心里明知应该要走大道,却被小
道上的东西吸引着,自己不知不觉地走到小道上去了;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 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被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儒家代 表人物。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 “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 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 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岁 时父亲去世。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 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 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十八岁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 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
朱子语类 第一则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 看,则是於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盖人心 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 神,终日著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 义理!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 昏塞不通,可惜!
翻译:
第一则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才能领略 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 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它书来 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其实也 没有真正明白其中含义。人心是天理所在, 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果让头脑清醒, 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 理。如果懒惰,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 是如此昏昏沉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的是为了装点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孟子说:‘只
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虽然
这是对当时的梁惠王说的,但是,对学者来说也是切
身大事。
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 是最紧要的问题!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 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走向圣 贤之路,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 (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 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已经 认识清楚这个问题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 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翻译:
第三则
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
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
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
天自己暂且分辨一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自己,是要
求得别人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还是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
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又说:‘古代的
人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和充实自己,现在的人学习的目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认为“舍生取义”,要舍弃 利,选择义。
朱熹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 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一方面认为,作为 政府和地方官吏,应该实行奖励生产、开 荒救灾、薄赋赈济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等措施,这个角度的“利”不能否定;另 一方面,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应该 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
朱熹特别强调义利之辨,严守义利之 分别,还在于这是朱熹与其他学派论辩中 的主要问题。
在南宋的思想学术界,朱熹的理学虽然是 主要的一派,但同时还有其他不同的思想学派 存在,其中主要是浙东事功学派,陈亮(陈同 甫)(1143—1194)为代表。陈亮是朱熹同时 代的学者,他与朱熹因为对道的不同理解而展 开争论,其中义利问题也是双方论辩的一个主 题。朱熹是“谈性命而辟功利”,陈亮是“专 言事功”而“嗤嗤性命”。朱熹主张义利不两 立,陈亮则主张义利双行,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则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 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 此便是无克己工 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 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 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 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 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 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 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 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 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朱子语类 第一则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 看,则是於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盖人心 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 神,终日著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 义理!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 昏塞不通,可惜!
第二则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 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 此便是无克己工 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 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 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 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 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 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 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 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 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朱子语录》是朱熹 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是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所保 留下来的师生问答记录。 南宋景定四年(1263)由 黎靖德以类编次,咸淳六 年(1270)刊刻为《朱子 语类大全》140卷。语类 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 内容生动丰富,析理精密, 极具魁力,使朱子精深细 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 平易而实用。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宋代理学 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 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存天理,灭 人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 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 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成为巩固封建社会 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 年之久。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 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本则门人向朱熹问的是关于读书的问题,朱熹 却回答义利之辨,是否答非所问?
明确:朱熹回答义利之辨看起来好像是答非所 问,但其实是朱熹所认为的关于读书的大事情。 读书首先要明辨义利,是“为人”还是“为 己”,是为了成圣成贤,还是趋于愚昧不肖, 这是读书的原则,朱熹认为,这是个是非分界 的问题,不容讨论,认清了这个问题,读什么 书,“却好商量也”。所以,整段语录也是和 读书密切相关的,他说的是读书的一个原则性 问题。
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 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 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 欲也。”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 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 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 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 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 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 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 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第三则 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 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自 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 要自为己?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又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孟子曰: ‘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为时君言, 在学者亦是切身事。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 是生死路头!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 义为利在里。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 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于不肖之途。这里只 在札定脚做将去,无可商量。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 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
第二则讨论天理与人欲的问题。 天理与人欲,或理与欲的问题,是 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 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简单说, 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 系。
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 欲横行则天理灭。程朱理学继承并进一步发挥 和论证了这种看法。理学家所讲的天理,首先 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世界的根本规律,同时, 也指儒家所主张的伦理道德规范。理学主张的 人的修养目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 道德伦理学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用天理 格去人欲。又由于人对天理的禀赋不同,对于 普通的、大多数人来说,在后天的道德修养过 程中,就要更加用力,时刻要“克己复礼”, 以便不为人欲所牵引,这也就是后天修养功夫。